浓度问题(十字交叉法的巧妙运用)
十字交叉法解浓度问题

十字交叉法解浓度问题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溶液浓度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常用于计算不同浓度的液体或溶液的混合比例。
该方法基于比例关系,将给定的溶液容量、浓度和所需混合后的溶液浓度进行杂交,以找到所需的混合比例。
下面将介绍十字交叉法解浓度问题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确定所需的混合溶液浓度和容量首先需要确定目标混合溶液的浓度和容量。
这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或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需要制备100mL的20%浓度的溶液,那么这些信息需要在问题中明确给出。
步骤二:将浓度和容量写成比例式根据比例关系,将目标混合溶液的浓度和容量写成比例式,如下所示:目标溶液浓度/100 = X(所需体积)/与该浓度液体混合的体积例如,对于要制备100mL的20%溶液,可以写成:20/100 = X / (100 - X)其中,X代表所需体积,100-X代表与该浓度液体混合的体积。
步骤三:根据已知条件解出所需的体积将已知条件代入比例式中,解出所需的体积。
以制备100mL的20%溶液为例,可进行以下计算:20/100 = X / (100 - X)化简后得到X = 20mL通过这个比例式,可以得出制备20%浓度的溶液,需要取20mL的纯化液加入80mL的稀释液中。
步骤四:计算所需的纯化液体积根据已知条件和所需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纯化液体积。
对于上面的例子,需要取20mL的纯化液体,所以所需的纯化液体积即为20mL。
步骤五:计算所需的稀释液体积最后,开始计算所需的稀释液体积。
根据上面的例子,所需的总体积为100mL,其中20mL是纯化液体,所以所需的稀释液体积为80mL。
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就可以利用十字交叉法解决浓度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必须确保所使用的所有单位都是相同的,并且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检查,确保其正确无误。
总结十字交叉法是解决浓度问题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计算不同浓度的液体或溶液的混合比例。
公考十字交叉法技巧

公考十字交叉法技巧公考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而十字交叉法就像是我们手中的一件秘密武器。
这方法可神奇啦,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很多公考题目中的难题之锁。
咱们先来看看十字交叉法在浓度问题中的应用。
比如说,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水,一种浓度高,一种浓度低,要把它们混合成一个特定浓度的盐水。
这就好比把两个不同口味的果汁混在一起,想要调出一个刚刚好的新口味。
如果我们知道了两种盐水的质量和浓度,就可以用十字交叉法轻松算出混合后盐水的质量比例。
这就像是把两种果汁的量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这个比例就藏在十字交叉法的计算里。
你说神奇不神奇?再说说在平均数问题里的应用吧。
想象有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平均分高,一个班级平均分低,现在把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合在一起算一个新的平均分。
这就像是把两堆不同大小的果子混在一起,然后算平均每个果子的大小。
十字交叉法呢,就能帮我们算出这两个班级学生数量的比例关系。
这就好像是找到了一个天平,能精准地衡量出两边的分量。
那这十字交叉法到底怎么用呢?其实很简单。
就拿前面的浓度问题来说,我们把两种盐水的浓度写在左边,混合后的浓度写在中间,然后交叉相减,得到的差值之比就是两种盐水质量的反比。
这就像玩一个数字游戏,按照规则走,答案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在平均数问题里也是一样的道理,把两个班级的平均分写在左边,混合后的平均分写在中间,交叉相减得到的差值之比就是两个班级人数的反比。
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吧。
有A盐水浓度为30%,B盐水浓度为10%,混合后浓度为20%。
我们就按照十字交叉法来做,30%和10%写在左边,20%写在中间,30% - 20% = 10%,20% - 10% = 10%,这两个差值是相等的,所以A盐水和B盐水的质量之比就是1:1。
你看,是不是很简单?就像我们把不同颜色的积木按照一定的规则摆放,就能得出一个好看的造型一样。
十字交叉法在公考里可是相当实用的。
很多考生看到那些复杂的数量关系题就头疼,感觉像走进了一个迷宫,找不到出口。
浓度中的十字交叉法推导过程

浓度中的十字交叉法推导过程一、什么是浓度中的十字交叉法浓度中的十字交叉法呀,可神奇啦。
就好比是一个小妙招,能帮我们快速解决有关浓度混合之类的问题。
比如说,有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要混合,想知道混合后的浓度或者混合时两种溶液的比例之类的,十字交叉法就闪亮登场啦。
二、十字交叉法的推导过程1. 咱们先假设两种溶液设一种溶液的质量是m1,浓度为c1;另一种溶液质量是m2,浓度为c2。
混合后的溶液质量就是m1 + m2,浓度设为c。
2. 根据溶质质量守恒溶液1里溶质的质量就是m1×c1,溶液2里溶质的质量就是m2×c2,混合后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就是(m1 + m2)×c。
因为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呀,所以就有m1×c1 + m2×c2=(m1 + m2)×c。
3. 来推导十字交叉法我们把上面这个等式进行变形。
首先把等式展开得到m1×c1 + m2×c2 = m1×c + m2×c。
然后移项,m1×c1 - m1×c = m2×c - m2×c2。
再提取公因式,m1(c1 - c)=m2(c - c2)。
最后得出m1/m2=(c - c2)/(c1 - c)。
这个式子如果用十字交叉法的形式来表示呢,就是把c1、c、c2写成这样:c1 c - c2cc2 c1 - c就像一个十字交叉的样子,通过这个十字交叉的比例关系,我们就能轻松解决浓度混合中很多关于比例和浓度计算的问题啦。
三、十字交叉法推导的小总结这个推导过程其实就是基于溶质质量守恒这个原理来的。
就像玩搭积木一样,每一步都有它的逻辑在里面。
掌握了这个推导,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十字交叉法,在做浓度相关的题目的时候就可以更得心应手啦。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广泛应用

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广泛应用学过浓度问题的孩子肯定知道十字交叉,解题时非常方便。
但其实十字交叉法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先用方程看一下十字交叉的本质。
假设:有浓度为a的盐水X克,浓度为b的盐水Y克,混合成浓度c的溶液(a>c>b)根据浓度的定义浓度=溶质÷溶液列出方程(aX+bY)÷(X+Y)=c整理后 aX+bY=c(X+Y)得到 X∶Y=(c-b)∶(a-c)形如aX+bY=c(X+Y)的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来解决。
例如:浓度问题,平均量问题,利润问题,人口增长,初中化学的混合气体,求原子数比,平衡混合物等等都可以运用十字交叉。
今天用3个例子详细讲一下十字交叉的应用(浓度问题,平均数问题,利润率问题)①浓度问题(应用时,水的浓度可以当做0%,纯溶质的浓度可以当做100%)例题: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加大到10%,需要再加入多少克糖。
可知600∶X=90∶3 解得X=20(克)②平均数的相关问题(平均身高,平均分等等)例题:已知全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70厘米,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4厘米;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78厘米。
已知班级女同学有28人,求男生的人数。
先列方程看一下,设男生有X人。
178X+164×28=170(X+28)虽然178,164,170等不是百分比而是具体的数,但是只要能写aX+bY=c (X+Y)这种形式的都可以用十字交叉。
即X:28=6:8 解得X=21(人)③利润问题。
利润率的基本公式:利润=成本×利润率例题:某商场购进一种玩具,按照获利50%的利润定价,但是只售出了20%,为了把剩下的都卖出去,决定打折出售,这样全部售出后,总的利润率变成30%,问剩下的玩具定价的利润率是多少。
先用方程看一下,设剩下的玩具按利润率X%定价。
设总成本为M(M可以消掉或设单位1)。
50%×20%M+X%×80%M=30%M利用十字交叉20:80=(30-X):20 解得X=25,即利润率是25%。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十字交叉法

溶液浓度计算公式十字交叉法一、十字交叉法原理。
1. 适用情况。
- 十字交叉法适用于混合两种不同浓度(或其他类似属性,如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的溶液,求混合后溶液的浓度或者计算混合时两种溶液的用量比例等问题。
2. 推导过程(以质量分数为例)- 设两种溶液的质量分别为m_1、m_2,质量分数分别为ω_1、ω_2,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
- 根据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m_1ω_1 + m_2ω_2=(m_1 + m_2)ω。
- 整理可得(m_1)/(m_2)=(ω - ω_2)/(ω_1-ω)。
- 我们可以将这个比例关系用十字交叉法表示:- 把ω_1和ω_2写在左边上下位置,混合后的ω写在中间,然后交叉相减得到右边上下的数值,右边上下数值的比就等于m_1:m_2。
二、十字交叉法在溶液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1. 已知两种溶液浓度求混合浓度。
- 例:将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和质量分数为50%的NaCl溶液混合,若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3:2,求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 解:- 首先按照十字交叉法的形式列出:- begin{arra y}{ccc}20% 50% ω end{array}- 交叉相减:(50%-ω)和(ω - 20%)- 已知两种溶液质量比m_1:m_2 = 3:2,根据十字交叉法(m_1)/(m_2)=(50%-ω)/(ω - 20%)=(3)/(2)。
- 即2(50%-ω)=3(ω - 20%)。
- 展开得1 - 2ω=3ω - 0.6。
- 移项可得5ω = 1.6,解得ω = 32%。
2. 已知混合浓度和一种溶液浓度求另一种溶液浓度。
- 例:把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与另一种NaOH溶液混合,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混合溶液,已知两种溶液的质量比为1:3,求另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
- 解:- 设另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
- 列出十字交叉形式:- begin{array}{ccc}10% ω 20% end{array}- 交叉相减得(ω - 20%)和(20% - 10%)。
浓度问题 与 十字交叉法(精选.)

浓度问题与十字交叉法(注意与分数、比例问题的“十字相乘”法区别)专题简析:溶质: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溶解溶质的液体或气体。
溶液:包含溶质溶剂的混合物。
在小升初应用题中有一类叫溶液配比问题,即浓度问题。
我们知道,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
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甜的程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糖+水)二者质量的比值决定的。
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糖量或糖含量。
类似地,酒精溶于水中,纯酒精与酒精溶液二者质量的比值叫酒精含量。
因而浓度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解答浓度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浓度。
在解答浓度问题时,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寻找题目中数量问题的相等关系。
浓度问题变化多,有些题目难度较大,计算也较复杂。
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逐一分析,也可以分步解答。
十字交叉法可用于溶液浓度的计算,例如溶液的稀释、浓缩或混合等计算题。
使用此法,使解题过程简便、快速、正确。
下面通过例题介绍十字交叉法的原理:同一物质的甲、乙两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分别为a%、b%(a%>b%),现用这两种溶液配制百分比浓度为c%的溶液。
问取这两种溶液的质量比应是多少?同一物质的溶液,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利用这一原理可列式求解。
设甲、乙两溶液各取m1、m2克,两溶液混合后的溶液质量是(m1+m2)克。
列式m1×a%+m2×b%=(m1+ m2)×c%,把此式整理得:m1:m2=(c-b)/(a-c),m1:m2就是所取甲、乙两溶液的质量比。
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算,若用C浓代替a,C稀代替b,C混代替C如图十字交叉法(用于平均量混合的数学模型,比方程、特殊值法更快解题)包括5部分:1、部分平均量总体(混合)平均量交叉做差(十字相减)化成最简比实际量图例:班级50人考试,男生平均分80分,女生平均分90分,全班平均分:86分,问男女各多少人?模型特征:左边三列需十字做差,大数减小数,得出差的比,在化简(差的比等于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右边三列呈比例相等关系;实际量指男女生各自的人数,一个数乘9 的简便算法,错位相减,如图:例题2将20%的盐水与5%的盐水混合,配成15%的盐水600克,需要20%的盐水和5%的盐水各多少克?【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将20%的盐水与5%的盐水混合配成15%的盐水,说明混合前两种盐水中盐的质量和与混合后盐水中盐的质量是相等的。
数学运算之浓度问题及十字交叉法

一、十字交叉法十字交叉法是数算里面的一个重要方法,很多比例问题,都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很快地解决,而在资料分析中,也能够派上很大用场,所以应该认真掌握它。
(一)原理介绍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原理。
例: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
求该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方法一:男生一人,女生一人,总分160分,平均分80分。
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
方法二:假设男生有A,女生有B。
(A*75+B85)/(A+B)=80整理后A=B,因此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
方法三:男生:75 580女生:85 5男生:女生=1:1。
一个集合中的个体,只有2个不同的取值,部分个体取值为A,剩余部分取值为B。
平均值为C。
求取值为A的个体与取值为B的个体的比例。
假设A有X,B有(1-X)。
AX+B(1-X)=CX=(C-B)/(A-B)1-X=(A-C)/(A-B)因此:X:(1-X)=(C-B):(A-C)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抽象为:A C-BCB A-C这就是所谓的十字相乘法。
十字相乘法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第一点:用来解决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
第二点:得出的比例关系是基数的比例关系。
第三点:总均值放中央,对角线上,大数减小数,结果放对角线上。
(二)例题与解析1.某体育训练中心,教练员中男占90%,运动员中男占80%,在教练员和运动员中男占82%,教练员与运动员人数之比是A.2:5 B.1:3 C.1:4 D.1:5答案:C分析:男教练:90% 2%82%男运动员:80% 8%男教练:男运动员=2%:8%=1:42.某公司职员25人,每季度共发放劳保费用15000元,已知每个男职必每季度发580元,每个女职员比每个男职员每季度多发50元,该公司男女职员之比是多少A.2∶1 B.3∶2 C. 2∶3 D.1∶2答案:B分析:职工平均工资15000/25=600男职工工资:580 30600女职工工资:630 20男职工:女职工=30:20=3:23.某城市现在有70万人口,如果5年后城镇人口增加4%,农村人口增加5.4%,则全市人口将增加4.8%。
十字交叉法——溶液浓度的计算

十字交叉法的介绍十字交叉法可用于溶液浓度的计算,例如溶液的稀释、浓缩或混合等计算题。
使用此法,使解题过程简便、快速、正确。
下面通过例题介绍十字交叉法的原理。
同一物质的甲、乙两溶液的百分比浓度分别为a%、b%(a%>b%),现用这两种溶液配制百分比浓度为c%的溶液。
问取这两种溶液的质量比应是多少?同一物质的溶液,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利用这一原理可列式求解。
设甲、乙两溶液各取m1、m2克,两溶液混合后的溶液质量是(m1 m2)。
列式m1a% m2b%=(m1 m2)c%把此式整理得:m1m2=c-ba-c,m1m2就是所取甲、乙两溶液的质量比。
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算,若用C浓代替a,C稀代替b,C混代替C,m浓代替m1,m稀代替m2,把上式写成十字交叉法的一般形式,图示如下:图示中m浓m稀就是所求的甲、乙两溶液的质量比。
这种运算方法,叫十字交叉法。
在运用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斜找差数,横看结果。
十字交叉法的应用1.有关混合溶液的计算例1.现有20%和5%的两种盐酸溶液,若要配制600克15%的盐酸溶液,各需20%和5%的盐酸溶液多少克?分析与解:本题是用两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来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看似是求溶液的质量,实质是先求出两种浓度溶液的质量比,然后问题就迎刃而解。
用十字交叉法由图示可知,20%盐酸溶液与5%盐酸溶液的质量比应为2∶1∴20%盐酸溶液的质量600ⅹ23=400克5%盐酸溶液的质量600ⅹ13=200克2.有关改变溶剂质量的溶液浓度的计算例2.把20%的氯化钠溶液100克,加水稀释成浓度为4%的溶液,问需加水多少克?分析与解:本题是用水稀释改变溶液浓度的计算题,将水视为浓度为0%的溶液。
用十字交叉法由图示可知,20%氯化钠溶液与加入水的质量比应为m浓∶m水=4∶16=1∶4∴需加水的质量4ⅹ100=400克例3.现有200克浓度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使其浓度变为20%,则需蒸发掉多少克水?分析与解:本题是蒸发水改变溶液浓度的计算题,将水视为浓度为0%的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问题(十指交叉法巧妙运用)
如果题目中给出两个平行的情况A, B, 满足条件a, b ; 然后A和B按照某种条件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情况C, 满足条件c. 而且可以表示成如下的表达式.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判断式: A×a+B×b=(A+B)×c=C×c
用十字交叉法表示:
(一)基本知识点:
1、溶液=溶质+溶剂;
2、浓度=溶质/溶液;
3、溶质=溶液*浓度;
4、溶液=溶质/浓度;
(二)例题与解析
1. 甲容器中有浓度为4%的盐水250克,乙容器中有某种浓度的盐水若干克。
现从乙中取出750 克盐水,放人甲容器中混合成浓度为8%的盐水。
问乙容器中的盐水浓度约是多少?
A.9.78%
B.10.14%
C.9.33%
D.11.27%
答案:C
解析:
方法一:设乙容器中盐水的浓度为x
(250×4%+750*x)/(250+750)=8%
x=9.33%
方法二:设浓度为x
2. 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
问从两瓶中应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40克?
A 甲100克,乙 40克
B 甲90克,乙50克
C 甲110克,乙30克
D 甲70克,乙70克
答案:A
解析:甲浓度为40%,乙浓度为75%,
甲中取A,乙中取140-A
A:(140-A)=5:2
A=100
3、一杯含盐15%的盐水200克,要使盐水含盐20%,应加盐()克。
A.14.5
B.10
C.12.5
D.15
解析:假设加盐x克,15%的盐水200克, 100%的盐x克, 混合成20%的200+x.满足:
15%*200+100%*x=20%*(200+x),
所以可以用十字交叉法.
解出x=12.5克.
说明:浓度问题,无论是稀释、浓缩还是配制,一定要转化为甲、乙两种溶液混合成第三种丙溶液,方可利用十字交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