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案例分析.doc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内部控制风险---财务风险案例

财务风险案例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2000年,造假历史悠久的郑百文公司遭到证监会的处罚。

据查,郑百文在上市前就采取虚提返点、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需增利润,并据此制作了上市公司的申报材料。

上市后三年一直采取虚提饭点、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

据悉,为激励员工,郑百文公以“实现"销售收入为考核指标,完成指标者封为副总,可以自配轿车。

结果各销售网点为完成指标,不惜购销倒挂,商品大量高进低出,最终关门歇业,留下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

而任职几年的分公司经理,却开上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上百万的宝马轿车,住上了价值几百万的豪宅。

案例分析: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郑百文的内部控制严重缺乏,因此也给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郑百文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的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1)销售网点负责人为了增加销售额而搞购销倒挂,竟然没有人察觉和制止,说明其在销售定价方面的控制是相当薄弱的。

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施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制定价目表、折扣政策、付款政策等并予以执行。

在该案例中,销售网点的负责人明显违背销售定价的规律,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使其可以损坏公司利益而中饱私囊。

(2)根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的规定,企业应当加强对赊销业务的管理。

在案例中,由于没有建立涉小的审批和控制制度,许多形式上销售出去的产品实际上其款项的收回存在重大疑问,根本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条件,不应该确认为收入。

此外,对于郑百文留下了4亿多元的未收账款,在其内部控制如此薄弱、盲目扩大销售额的条件下,这笔庞大的未收账款究竟能收回多少实在难以预料,这将导致验证的资产和收入的虚增,最终将企业拖进了严重亏损的境地。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案例简介:据2010年10月5日的《新闻晨报》报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款480万元人民币的元北京市第六市政工程公司水电工程处主人沈某实行,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例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

案例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

案例民营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集团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

本文将以某民营企业集团为例,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探索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1. 市场风险:民营企业集团经营的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市场需求波动不定,企业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否则将面临销售不畅和市场份额减少的风险。

2. 资金风险:由于民营企业集团规模庞大,资金需求量大,而融资成本较高,如果企业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将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

3. 市场监管风险:民营企业集团的经营活动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一旦违反相关法规,将面临巨额罚款和经营受限的风险。

4. 人才风险: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旦人才流失,企业将面临业务操作风险和知识流失风险。

三、财务风险分析1. 债务风险:企业集团在扩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大量借贷,如果债务结构不合理或者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2. 财务造假风险:一些企业可能通过做虚假交易、隐瞒财务信息等手段掩盖真实财务状况,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但一旦被揭露,将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和经营活动受限。

3. 资产负债风险:若民营企业集团资产配置不当,资产负债率过高,将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债务、经营能力下降。

4. 货币汇率风险:如果企业集团在海外市场有业务,那么货币汇率波动将会直接影响收入和利润。

四、应对财务风险的策略1.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2. 多元化经营:企业应尽量避免过度依赖某个市场或产品,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3. 规范财务管理和报告: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并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避免财务造假风险。

【最新】财务风险案例-推荐word版 (14页)

【最新】财务风险案例-推荐word版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财务风险案例篇一:工程建设中财务风险案例分析工程建设中财务风险案例分析工程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风险管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工程建设涉及大量的资金流通,这就意味着财务风险的存在,因此对财务的管理成为各个工程建设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保证工程建设有充足的资金和稳定的财务环境。

这就需对工程建设的风险进行分析,了解风险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而实现对工程建设风险的有效控制,实现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工程建设企业中财务风险的概述(一) 财务风险的含义和特征财务风险是指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对财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的影响,是总的经营风险以财务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了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收益不一致。

财务风险表示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未与预期的结果相一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对工程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对财务风险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既有广义理解,又有狭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损失以及损失的程度,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资产跌价风险以及分配风险。

各种风险的成因和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会对导致工程建设的损失,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 财务风险的原因工程建设的财务风险的成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

前者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兑风险、竞争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多种,后者主要是筹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和投资风险。

利率的变化会对财务造成一定的影响,银行的加息会导致工程建设的成本和财务费用的增加,进而引发现金流入量减少,就会削弱建筑工程的盈利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外汇市场的变化引发了汇兑风险,由于与国外的市场的交往频繁,导致受外汇市场的影响,外汇市场的风险就会引发工程建设的风险。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内部管理不善、外部市场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等多个方面。

如果不能有效地识别和防控财务风险,企业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深入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原因和防控措施,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案例一:过度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一)案例背景_____公司是一家在行业内颇具知名度的制造企业,主要生产高端电子产品。

在过去几年中,公司业绩良好,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公司决定大规模扩张产能,投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二)风险产生原因1、盲目投资公司在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扩张。

新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短期内无法产生效益,导致资金大量占用。

2、融资结构不合理为了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公司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债务负担过重。

同时,公司没有合理安排长短期债务的比例,导致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3、市场变化在公司扩张期间,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产品价格下降,销售不畅。

公司的新增产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风险后果由于资金链断裂,公司无法按时偿还债务,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供应商也停止供货。

公司生产陷入停滞,员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重组。

(四)防控措施1、科学决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评估项目的风险和收益。

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扩张,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优化融资结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金需求和偿债能力,合理安排融资结构。

增加股权融资比例,降低债务融资比例,优化长短期债务的比例,降低偿债风险。

3、加强市场监测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市场份额和产品竞争力。

二、案例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引发财务危机(一)案例背景_____公司是一家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大宗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财务弊案案例分析报告(3篇)

财务弊案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财务弊案也层出不穷。

本报告以某企业财务弊案为例,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一、案例概述某企业成立于199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总额达到数十亿元。

然而,在2015年,企业爆发了一起严重的财务弊案,涉及金额高达数亿元。

经调查,该弊案主要涉及企业财务总监、财务部经理及部分财务人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业务、虚开发票、伪造凭证等手段,侵吞企业资金。

二、案例分析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该企业财务弊案暴露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首先,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对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

其次,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缺乏监管,导致财务人员有机可乘。

最后,企业对财务信息缺乏真实、准确、及时的披露,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2. 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该案例中的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各种手段侵吞企业资金,充分暴露了其职业道德的缺失。

一方面,财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财务人员道德素质低下。

3. 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也是导致财务弊案的重要原因。

首先,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功能不健全,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发挥不足;其次,企业高管层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利益输送,导致财务工作偏离企业利益;最后,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部分高管层和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企业利益。

4. 企业文化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该企业财务弊案反映出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企业缺乏诚信、敬业、创新等核心价值观,导致员工道德观念淡薄,对企业忠诚度不高。

三、案例分析结论通过对该企业财务弊案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导致财务弊案的主要原因之一。

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分析【篇一:企业财务风险案例分析】一、案情2008年10月20日香港恒指成分股中信泰富突然惊爆,因投资杠杆式外汇产品而巨亏155亿港元!其中包括约8.07亿港元的已实现亏损,和147亿港元的估计亏损,而且亏损有可能继续扩大。

中信泰富两名高层即时辞职,包括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和集团财务总监周至贤。

莫伟龙获任集团财务董事,负责集团财务及内部监控。

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股价开盘即暴跌38%,盘中更一度跌至6.47港元,跌幅超过55.4%,当日收报于6.52港元,跌幅达55.1%,远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已经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而由于中信泰富的股价在两天内已经跌了近80%,联交所公布的公告显示,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及母公司中信集团,于场内分别增持100万股及200万股,来维持股价稳定。

2008年11月香港中信泰富在炒外汇衍生工具录得巨额亏损后,终于获母公司北京中信集团出手相助。

中信集团向中信泰富授出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认购中信泰富发行的可换股债券,以及承担中信泰富在外汇累计期权合约的损失。

2009年3月26日中信泰富公布08年全年业绩,大亏126.62亿港元,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强调集团财政状况仍稳健,暂时无供股需要。

2009年4月3日中信泰富继早前被香港证监会调查后,3日再度接受警方调查。

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前往中信泰富总部调查,在逗留一小时之后运走大批文件。

2009年4月8日中信泰富在港交所网站发布公告称,荣智健卸任中信泰富主席,北京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接任。

二、原因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生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

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14年的牢狱之灾。

从30余年商战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

因此,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财务风险。

案例一:外汇风险某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频繁进行货币兑换。

由于不同国家的汇率波动,该公司面临外汇风险。

为了降低风险,公司决定采用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通过与跨境合作伙伴签订长期合同,固定了部分货币兑换交易的价格,从而降低可能的汇率波动风险。

其次,他们积极利用衍生品市场,如货币期货和外汇期权,通过对冲交易来锁定一部分货币风险。

此外,公司还进行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本地化,以减少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从而减轻汇率波动的影响。

案例二:信用风险一家小型企业向一家大型公司提供了大量产品,并同意以信用销售的方式进行交易。

然而,由于大型公司经营不善,无法及时支付欠款,小型企业面临着无法收回货款的风险。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他们可以与第三方担保公司合作,以确保收到付款。

其次,他们可以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减少一次性欠款的风险。

另外,提前进行客户调查和信用评估,选择具有可靠支付记录的潜在客户也是降低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

案例三:市场价格风险一家投资公司在股票市场中持有大量股票头寸,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为了管理这种风险,公司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同时投资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股票。

其次,他们可以利用衍生品市场,如股票期权和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交易以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此外,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和公司业绩,以及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调整,也是有效管理市场价格风险的重要手段。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几个重要原则。

首先,多元化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无论是外汇、信用还是市场价格风险,通过分散投资、多样化合作伙伴和产品组合,都可以有效降低单一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其次,及时的风险评估和控制至关重要。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防控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

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企业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和方法。

案例一:A 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危机A 公司是一家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在过去几年中,公司业务发展迅速,销售额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A 公司大规模扩张生产规模,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

然而,由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过于乐观,新生产线投产后,产品市场需求出现下滑,导致大量产品积压。

与此同时,A 公司为了建设新生产线,大量举债,债务负担沉重。

由于产品滞销,公司资金回笼困难,无法按时偿还债务本息,导致资金链断裂。

银行纷纷收紧信贷,供应商也停止供货,A 公司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

分析:1、盲目扩张:A 公司在没有充分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能过剩,产品积压。

2、资金管理不善:大量举债投资,没有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和还款计划,导致债务负担过重,资金链断裂。

3、市场预测失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过于乐观,没有及时调整生产策略,适应市场变化。

启示:1、谨慎投资: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避免盲目扩张。

2、优化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制定科学的还款计划,确保资金链的稳定。

3、加强市场预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

案例二:B 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B 公司是一家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商品的进出口业务。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B 公司采取了宽松的信用政策,对客户的赊销额度较大,账期较长。

然而,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评估不足,部分客户出现了拖欠账款甚至赖账的情况。

随着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B 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

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B 公司不得不向银行借款,增加了财务成本。

同时,由于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公司面临着坏账损失的风险。

分析:1、信用政策宽松: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账期设置不合理,导致应收账款规模过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风险案例分析
财务风险是企业各类风险的集中体现和导火索。

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提前识别和发现风险并尽早采取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财务风险管理案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1:
南方某加油站出纳的老公是个体油贩,利用老婆的职务便利,为他的客户提供发了个票,加油站上级管理部门对加油站进行例行的内部审计时发现:该加油站发了个票开具异常,开票率较高(使用额度占总营业额比例)毎到月底大额发了个票较多,于是,对该站开具的大额票据进行核查,而有些抬头在客户档案(掌握在油站经理手里)里面找不到,询问油站经理对部分客户不知情,于是报案,调查后,该出纳被劳教四年。

1、上级财务管理部门对加油站资金流、商品进销存、发了个票管控等财务行为有例行监督机制,并能够落实到位;
2、细化发了个票管理,把开票率作为KPI指标,每月进行统计;
3、对内部违法行为不姑息迁就,不是只做批评教育和罚款了事,发现事故苗头果断报警,杀一儆百。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2:
西门子集团最初的资金管理业务全部集中在集团财务部
(又称"中央财务部",CF),1997年,西门子将除集团金融政策制定职能之外的全部资金财务及金融业务职能完全从集团财务部分离出来,成立了西门子财务公司(Siemens Financial Services,SFS),作为负责集团具体金融业务动作的职能部门。

20xx年4月,SFS又从职能部门进一步发展成为集团100%控股的独立法人,以适应金融市场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SFS为西门子集团贡献了大量资产和稳定的高盈利:运作的资产平均在0亿欧元,占西门子集团总资产的15%。

20xx财年(20xx年10月1日到20xx年9月30日)西门子集团营业收入达到735亿欧元,其中西门子在中国的总营收达到63.9亿欧元。

财务风险管理案例篇3:
杜邦公司创建于220xx年前,由于它最初经营黑火药业务的高危险性,风险管理的意识早已深深融入了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中,使得杜邦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丰富化和多样化。

今天,杜邦公司已经成为一家经营场所遍布全球,能够生产多种产品的世界级大公司。

公司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使杜邦公司比以前更加重视风险管理的作用。

参考与借鉴其他公司风险管理机制,杜邦公司建立了三部分的风险管理框架:
(一)制定整个公司的风险政策
(二)制定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指导原则
(三)建立并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