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日常见过的鸟儿都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机灵的!
生:活泼的!
生:自由自在的!
生:欢蹦乱跳的!
师: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都是自由自在的,欢蹦乱跳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不一样的鸟儿,(出示图片)大家来看,这只鸟儿和你平日见到的鸟儿有哪些不一样?(生观察后回答)
生:我觉得这只鸟儿的眼神有些愤怒!
生:它的表情像是要复仇!
师:同学们,这只不一样的鸟儿名字叫精卫,它是从《山海经》里飞出来的。请同学们翻开传统文化19页,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一下《山海经》这本书。(指名读第一段)这部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就是其中的一个。(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思考后提问)
生:精卫鸟儿为什么要填海?
生:精卫是什么样的?
生:精卫在哪里填海?
师:答案都在文章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两名学生读,都读得很流利。)师:大家齐读一遍!
师:老师听出刚才有个同学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够准确,“常衔西山之木石”中的“xian”,“衔”是什么意思?
生:用嘴巴叼着。
师:刚才那个同学重读一边这句话。
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轻声读课文,看看你能弄明白什么?(生自由读,边读边看注释。)
师:读完了吗?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我们都弄明白了什么
生:我弄明白了这只鸟儿的样子。“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师对照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段话。)它的样子像乌鸦,脑袋上有花纹,嘴壳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
师:后边还有一句“其鸣自jiao”,这句话是说,它的叫声就像是大声叫唤自己的名字。
生:我知道了这只鸟儿在发鸠山上。“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这句话是说,发鸠山上长了很多柘木。精卫就在这座山上。
师:同学们真棒,还有谁弄明白了什么?
生:我弄明白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师:这句话讲的是精卫的来历。你继续说。
生:它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她去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师:同学们真棒!能自己弄明白这个故事的大体意思。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这个故事是说“发鸠山上长了很多柘木。山上有一只鸟儿,名叫精卫。它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她去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生:发鸠山上长了很多柘木。山上有一只鸟儿,名叫精卫。它的样子像乌鸦,脑袋上有花纹,嘴壳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它的叫声就像是大声叫唤自己的名字。它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她去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师: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它为什么要填埋东海?
生:它为了不让别人再淹死在东海,它很关心别人。
师:用个什么词语更合适?善良,是吧?
生:它很勇敢。
师:它明明明知道东海很难填埋,他却坚持去做?这是?生:不屈不挠。
师:对,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你从哪儿看到这个词语的?生:我在21页的“温馨点击”上。
师:来,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一段。(师生一起来学习)精卫鸟儿就是这样一个勇敢善良、不屈不挠的神话形象。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这篇文章吧。
教师范读。学生诵读。
师:大家能不能试着背诵一下?
学生练习背诵。
师:背过的同学合上书背诵。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照着书读。大家一起来一遍。
师:《山海经》除了《精卫填海》之外,还有很多个神话故事。看23页插图,大家能不能猜出是哪个神话故事?
生:第一幅图是后羿射日!
生:第二幅图是夸父追日!
生:第四幅图是愚公移山!
师: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真棒!第三幅图老师告诉大家,是神农尝百草。
师:《山海经》里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
去读一读。古文比我们的白话文语言更简练,意蕴更丰富。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丰富我们的头脑。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