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安风骨”是指建安时期和魏文帝、魏明帝时期诗歌的美学特征,又称“汉魏风骨”。
建安年间(公元196—219年)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时代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诗人。
“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
“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于建安前期先后投奔曹操,形成了一个以曹操为首的文学群体,共同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时期。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权臣,位至魏王,死后被儿子魏文帝曹丕追尊为魏武帝。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是建安文坛的领袖。
现存诗歌二十多首,全为乐府。
南朝梁的《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曹操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汉末长期战乱所造成的凄惨景象,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一百个人中只剩下一个),念之断人肠。
”曹操一生为天下统一而战,他的诗歌也抒发了这种理想和抱负。
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丕(公元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
公元220年称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所著《典论·论文》篇,是中国第一篇比较完整而有系统的文学批评论文,它论述了文章体裁、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以及文学批评等问题,把文学的重要性提到了“经国(即治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程度。
曹丕现存诗歌四十余首,大半是乐府诗,但多有变革。
在内容上,他由反映社会问题转向抒发个人感情,擅长写离别相思之情;在诗体上,他大胆探索,创作了中国第一首七言诗《燕歌行》和长达77句的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在语言上,他由质朴自然转向清丽文雅;在风格上,他由慷慨悲凉转向委婉含蓄。
他的诗歌已明显呈现文人化、个人化的趋势。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
他才思敏捷,很受曹操宠爱,几乎立为太子。
但他任性放诞,终于失宠。
曹丕称帝后,他备受猜忌和迫害,名为王侯,实同囚徒。
后来封为陈王,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一岁。
死后谥为思,世称陈思王。
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曹植确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诗人,现存诗约九十多首,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最高成就。
慷慨悲壮的情怀,爽朗劲健的形象,凝炼秀美的语言,大量运用比兴手法,形成了“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诗品》)的独特风格。
他的散文和赋也写得很好,其中《洛神赋》尤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