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和鲁迅笔下的农村有什么差别

合集下载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之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乡村题材小说之比较湖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0701班韩琼摘要:鲁迅与赵树理小说都表现出了对中国农村现状和农民命运的极大关注。

在致力于农村题材创作的发展上,他们前后相承,同时又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其主要表现在深沉的农民情怀、反封建的主题内涵、不同类型的农民形象塑造、对中外文化的批判继承等方面。

本文将结合以上几点,对鲁迅和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

关键词:鲁迅赵树理乡村小说比较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成果或许是最为坚实和发达的。

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初,鲁迅便以现实主义来描写农民和农村生活。

在他的引领下,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派”作家和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作家及部分京派作家,都着眼于描写农村题材方面的小说。

四十年代解放区新的政治环境及文化价值取向,无疑为作家提供了农村题材文学深化发展的良好契机,成长于解放区本土的农民型作家赵树理便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的又一拓荒者。

从这一视点出发,鲁迅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无疑具有很大的可比性。

本文试图从农民情怀、主题内涵、人物形象、文学通变等方面,对鲁迅与赵树理的小说创作进行总体比较。

一、农民情怀的一致性把农民放在作品的中心位置,这不仅仅是一个题材问题,更是同作家的立场观点紧密联系着的重要问题。

鲁迅与赵树理,都用各自的文学作品展示了他们关注农村现实的创作思想和深沉的农民情怀。

古老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

但令人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乡土中国的生存形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古代文学虽也存在一些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但留给后人的,多是诗歌中对于“自然美”的抒写或“农家苦”的悲悯等浮光掠影式的印象。

唐宋以后叙事文学的兴起,也未能彻底改变农民在文学中的边缘地位。

《水浒传》引入了农民作为描写对象,但作者并没有较多付诸笔墨于现实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也难以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场农民运动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红楼梦》中有个具有农民气质和农民眼光的乡下人刘姥姥,但不过是偶尔闪现于大观园的“天外来客”,成为贾府上下酒足饭饱后的笑料。

精彩纷呈 各树一帜——鲁迅、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作品特征评析

精彩纷呈 各树一帜——鲁迅、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作品特征评析

第29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V ol.29 No.22009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09收稿日期:2008-11-10作者简介:曾丽洁,女,1968年生,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精彩纷呈 各树一帜——鲁迅、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作品特征评析曾丽洁(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 潮州 521000)摘 要:鲁迅、赵树理和高晓声都是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然而三大作家的创作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深入文本,结合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人生经历探究三大作家创作特质及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可以让我们更明确地看到时代大环境和个体经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鲁迅;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09)02-0057-05Splendid Achievements and Being a School of Their Own: on Characteristicsof Rural Themes by Lu Xun, Zhao Shuli and Gao XiaoshengZENG Li-jie(Chaozhou Teachers' Colleg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 Chaozhou 521000, China )Abstract: Although Lu Xun Zhao Shu-Li and Gao Xiao-Sheng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ural themes, their writing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The three writers’ works share the common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第29卷58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imes.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ing style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life experience of the writer. By combining the background with life experience of the three writers, this paper doe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texts and explores their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orming of their writing styles, thus shows us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e ag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on literary writing.Key words: Lu Xun;Zhao Shuli;Gao Xiaosheng;rural themes;writing style文学创作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主观反映,作家所处的时代特点、人生经历都会影响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反映。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农村题材小说的比较当伟大的新文学巨匠鲁迅一反常规,把农民置于小说艺术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相貌时,便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惊叹。

新文学追求者们佩服鲁迅的眼光,并竞相效仿,推动了一代“乡土文学” 的振兴。

此后,农材题材小说一直在新文学中占有一定地位。

然而,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第二次勃兴,则是在强调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

当赵树理为翻身农民大唱赞歌,推出一批崭新的农民形象于新文学画廊之后,“山药蛋派”逐渐形成,并带动一批农材题材创作的成功,这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大收获。

鲁迅与赵树理在农村题材上的开拓之功,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鲁迅在农村题材小说中,有意识地把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作了艺术的联系和对比。

《风波》写辛亥革命的成功,就是革去了一条辫子,社会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

因为一次单纯的政权更替,名目翻新的政治革命运动,没有全民性的深刻的思想革命运动相辅助,是不能从根本上取得胜利的。

《阿Q 正传》着力描绘阿Q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并与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忽视农民革命要求的弱点联系起来,从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运动的角度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有力地表达了鲁迅高度重视思想革命的思想。

在其他小说中,鲁迅也常常把愚昧麻木的农民和其他民众放在辛亥革命后一潭死水似的社会环境中去刻划,用以说明中国迫切需要深刻广泛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若不伴随深刻广泛的思想革命,将会与辛亥革命一样半途而废。

赵树理一方面继承鲁迅小说的传统,善于把握农村题材,成功地写出道地的农民。

另一方面,他更多地是继承“左翼”文艺运动的精神,较多地注意了农民推翻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剥剥的外部解放,着力挖掘农民阶级的优良品质和革命热情并加以歌颂,同时鞭挞与之对立的反动的落后的东西。

他对由于经济地位的长期奴役造成的农民精神上的弱点,以及人的内部的解放——思想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所忽视。

因此,他的小说紧紧配合当时政治革命的形势,写农民已经或正在摆脱历史重压,在解放的道路上迅跑;刻划他们充满希望,为自由和幸福努力斗争的形象。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2019年文档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2019年文档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家,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第二位出色描写农民的作家。

二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都鲜活生动,都刻画出了我国农民的精魂。

比较后发现,二位大作家所处时代、出身经历、写作动机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各自笔下的人物命运和思想状态的不同。

千百年的封建社会造就了我国农民复杂的双重性格: 勤劳善良、节俭聪慧,但又保守消极、愚昧奴性。

对这样一个庞大而独特群体的描写,直到中国现代文学里才真正出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中,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家,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第二位出色描写农民的作家。

位作家都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农民形象,都刻画出了我国农民的精魂。

相比之下,二人笔下的农民既有一脉相承的一面,也有发展革新的一面。

下文就二人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和成因做一番探讨。

、所塑农民形象的差异1.人物命运不同:悲喜剧鲁迅笔下农民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社会黑暗,经济衰退,民族遭受外族的入侵,国家的未来一片渺茫。

鲁迅弃医从文,高扬反封建的启蒙大旗,决心用手中的笔当做利剑划破那暗无天日的夜空。

他将下笔的着眼点放在了中国的农民身上,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小说,刻画出了一系列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不觉悟的落后农民形象。

诸如,《阿Q正传》中的阿Q王胡、小D邹七嫂、吴妈;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柳妈、贺老六;《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风波》中的七斤、九斤老太;离婚》中的爱姑等。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闭塞农村的、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阿Q阿Q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却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麻醉: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从不了解革命到糊里糊涂的想要革命,从奴性十足到精神麻木,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如阿Q—般,鲁迅笔下的农民无一例外以悲剧命运收场,令人们投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眼光。

浅谈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

浅谈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

浅谈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作者:陆飞燕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1期在“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农村题材的文学是发展迅速而又繁荣的。

鲁迅是第一个自觉地去描写农民的作家,他用沉重的笔触去描写广大农民的疾苦,表达了对广大农民的关注。

20世纪40年代,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成长在解放区本土的农民型作家赵树理在描写农民这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两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都具有典型性,因此我认为有可比性。

一、两位作家都有意识地描写了大量的落后农民形象鲁迅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子,《离婚》中的爱姑等。

赵树理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登记》中的小飞蛾的婆婆,《三里湾》中的糊涂涂、常有理,《福贵》中的福贵等。

两位作家笔下的落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信、守旧、麻木。

《祝福》中的祥林嫂凄惨一生,但为了“赎罪”还要去土地庙里捐门槛。

鲁迅对他笔下的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点在落后农民身上更是让人深有体会。

《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受了一辈子穷,但他非但没有反抗的要求,反而还自轻自贱看不起贫苦农民。

落后农民遭遇悲惨,本来值得同情,可是他们迷信、麻木,让人又不自觉地痛恨起来。

两位作家虽然都重在描写落后农民形象,可他们笔下的人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鲁迅笔下的农民不仅落后,还不觉悟;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虽然落后,但他们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觉悟了。

阿Q、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至死都没有觉悟,他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太深,因此,鲁迅的小说多是悲剧。

三仙姑、二诸葛、福贵等人物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觉悟了,因此赵树理的作品多是喜剧。

鲁迅笔下多是落后农民形象,但赵树理笔下还产生了许多新农民形象,多了些翻身农民。

赵树理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意描写他们在政治上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

“丑陋中国人”

“丑陋中国人”

“丑陋的中国人”摘要:乡土小说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主流,构成了20世纪中国小说界的基本风貌。

鲁迅和赵树理作为乡土小说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不约而同的对落后农民形象进行了剖析和关照,这两位作家笔下的落后农民形象既有一脉相承的传承性,又各有特色,是同与异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鲁迅赵树理落后农民形象对比乡土小说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发展的主流,构成了20世纪中国小说界的基本风貌。

“鲁迅和赵树理是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以往整个文学史上分别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最高点,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全部热情去表现农民历史命运的两座高峰。

”本文拟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通过分析鲁迅和赵树理的写作特点,探究二人在描写落后农民形象上的传承性和差异性。

一、鲁迅与赵树理笔下落后农民形象的相似性(一)对封建思想捍卫者的严厉批判《祝福》中的柳妈是一个深受苦难的劳苦大众形象。

然而她对自己的不幸以及造成自己不幸的原因却无知无觉,仍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所宣扬的一切东西,并自觉地化身为封建思想的宣扬和捍卫者。

体现了作者对杀人于无形的封建幽灵的严厉批判。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同样对一系列封建思想的捍卫者进行了辛辣讽刺。

“二诸葛”是一个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的农民,同时也是封建迷信思想的忠诚捍卫者。

虔诚的迷信几乎成了二诸葛认识事物、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准和信条。

赵树理对农村中存在的封建残余意识,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与鲁迅在描写柳妈等落后人物的传承性一目了然。

(二)对愚昧国民的辛辣讽刺在鲁迅刻画的落后农民形象中,愚昧无知的阿q的形象,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具有永久艺术生命力的典型形象。

作为“人肉的筵宴”中的“被吃者”,阿q受尽了别人的奚落与欺凌,具有天然的革命性。

而阿q口中所谓的“革命”,纯粹是为了宣泄一己之私愤,报一己之私仇而已。

不难预见,即使阿q式的革命成功了,阿q们成为了革命的胜利者,世道也不会为之改变,甚至会更加暗无天日。

陈小元是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中的典型形象,曾几何时,他也是苦大仇深的劳苦农民,住在阎家山的贫民窟——村东头老槐树下的土窑里,受尽欺压。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姓名:李伟学号:200902010036内容摘要:鲁迅和赵树理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作家,两位作家都善于对农民形象进行塑造,并取得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

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和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分析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特点,并进而对其进行比较,浅谈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点。

关键字:批判精神传统观念现实主义农民形象在现当代文学中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品很多,其中以鲁迅和赵树理的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最为典型。

同时,鲁迅和赵树理也是描写农民形象最成功的两位作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们共有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描写出了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的命运,对落后农民的旧思想、心理、文化、习俗和麻木的神经进行批判。

两位作家都从了农民的精神层面、心理变化的视角观察了农民形象和农村社会。

董大中认为赵树理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

但赵树理有别于鲁迅的一点,是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鲁迅被誉为是中国现代为学史上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

鲁迅出生于封建地主大家庭,家道衰落后的他,开始对社会进行反思,发现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对农民的毒害,对农民身上的无知、落后、中庸和精神上的麻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等特点。

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农民形象。

作为一个处于封建时代,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阿Q,在被王胡子打后,用“精神胜利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体现出了落后的农民意识和愚昧思想。

小说《故乡》中的闰土,从一个儿时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位沉默不语的大人,《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了赎罪,去庙里捐门槛儿,《风波》中的九斤老太等,这些人物都是鲁迅笔下具有代表性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认为“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鲁迅通过其笔下的农民形象,批判了农民的劣根性,揭露了农民的精神创伤,唤醒了沉睡中的农民大众。

赵树理与鲁迅作品农村形象对比

赵树理与鲁迅作品农村形象对比

赵树理与鲁迅作品农村形象对比郝浩伟10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2班摘要:中国文学文化源远流长,但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在文学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直到五四时期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把农民作为文学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生活后,农民才开始真正走入广大文人的视野,赵树理是继承鲁迅之后最成功的农民作家,第一个在文学上成功塑造了新一批的翻身农民形象。

两位作家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农村现实,塑造农民形象最为杰出的代表,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同时由于各自出生环境、时代背景、对农民精神的关注角度的不同,鲁迅与赵树理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又有所不同。

关键词:封建思想时代精神农民形象唤醒新形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由于时代背景、历史使命等原因,文学的发展始终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相联系。

鲁迅和赵树理都出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内忧外患,国家贫弱的环境使他们都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拯救民族的愿望。

那么俩位作家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从作品内容上看,作为五四运动的主将,鲁迅从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角度思考着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中国人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他深切地关注着农民的命运,孜孜不倦的描写出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长期影响下的现实农村弊端,揭露着病态社会中的种丑陋漏现象,以此来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唤醒沉睡中的中国民众。

就像《阿Q正传》中的阿Q,不仅以污点为荣,以丑为美,而且受到欺负后只会找更弱的人去欺负来发泄,鲁迅描写阿Q 逃避现实,懦弱,麻木不仁,欺软怕硬,同时也是写当时千千万万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精神面貌。

作者对阿Q赤裸裸的、大胆的讽刺批判,不仅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农村现实,关注农民面貌,更是许多被封建思想禁锢却尚不自知的民众幡然悔悟,使更多的人起来反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

赵树理同样作为一个生活在革命年代的作家,继承了鲁迅为改变乡土文化面貌儿努力,以文笔来抒发着爱国情怀,拯救民族。

赵树理通过对封建守旧者的批判和对新一代农民在新生政权领导下的翻身解放斗争的歌颂,来激励更多的民众起来反抗封建传统,为自由而斗争,启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

品味鲁迅与赵树理作品中不同的农民形象发布时间:2022-09-22T07:27:00.706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期作者:刘茹玉[导读] 农民,是社会中职业分工中的一种。

他们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以继夜地努力耕作,养活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

刘茹玉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53007农民,是社会中职业分工中的一种。

他们的生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以继夜地努力耕作,养活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

那么这样一种伟大的职业,在作者们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鲁迅和赵树理先生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鲁迅先生,是稚子都耳熟能详的文坛大家。

那个时代,他深刻同情农民们的遭遇,他深知中国农民具有病态和孱弱之处,所以通过一个个农民形象的塑造,意在振动农民麻木的神经,揭示国民性的弱点,继而引起人们的自救自疗,激起中华民族的觉醒。

鲁迅笔下的农民是愚昧的,麻木的,安守本分的,仿佛认为自己的命运就该如此,继而不去斗争,死气沉沉。

比如《故乡》中的闰土一角,他也成为了中国小说中的典型农民形象。

闰土天真活泼,敢于同鲁迅玩闹,然后当他长大了,他身上的那种封建思想和等级观念就浮现出来了,活成了一个精神麻木,少言寡语的人。

闰土就是当时社会的农民的缩影,对此我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有的时候不能怪命运不公,而是这个人就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从未想过为自己抗争什么,争取什么,这便是思想的麻木了吧。

对此,鲁迅先生有批判,但更多的是同情,同情闰土,也是同情和批判那个时代的农民。

这与赵树理先生小说中的旧农民形象是相同的,比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锻炼锻炼》中的吃不饱。

他们精神麻木,封建迷信,身上都是封建社会带来的臭毛病。

无论是鲁迅,或者是赵树理都用辛辣的文笔狠狠揭露了那时候农民思想的劣根性,意图激励他们奋发改进,这是两位作者创作的共同点。

但两位作者塑造的形象又不尽相同。

鲁迅塑造的另一种农民形象是在《阿Q正传》中被塑造的淋漓尽致,阿Q与闰土的区别是:他进行了反抗,但是却是消极地反抗。

解读_农民意识_鲁迅_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

解读_农民意识_鲁迅_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比较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鲁迅是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 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 。毫无疑义 ,鲁迅最热烈 、最深 沉 、最诚挚的感情始终倾注在农民身上 。作为一个思想家
和文学家 ,鲁迅深入地考察了中国的国情 ,他着重剖析中国 封建制度和封建传统思想对人民精神的毒害 ,以及由此形 成的民族性格上的弱点 。鲁迅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包含着
·6 ·
人物 ,到地里工作在一块 , ……他们每个人的环境 ,思想和 那思想所支配的生活方式 ,前途打算 ,我无所不晓 。 ……我 既然这样了解他们 ,自然就能描写他们 。”[4 ] 他的作品塑造 出了地道的翻身农民形象 ,并揭示了农民在政治和精神上 翻身的艰难曲折 。在赵树理之前的第一代 、第二代新文学
[ 关键词 ] 农民意识 ;农民形象 ;比较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I207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 - 2323 (2005) 06 - 0006 - 02
中国是一 个 具 有 二 千 多 年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的 农 业 大
国 ,即使到“辛亥革命”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 ,农 民仍未摆脱以土地为主要关系的生产方式 ,土地仍是农民 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因此在这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迷信 、 保守 、固执 、目光短浅 、因循守旧 、自我愉悦等若干特征的
诞的 、不合理的却又是必然的 、历史的特定结合 。《故乡》中
的闰土曾是个天真 、活泼 、机灵 、淳朴的少年 ,成年后却变成 一个沉默 、迟钝 、衰老 、自卑 、精神麻木的“木偶人”。鲁迅深
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 “ : 饥荒 ,苛税 ,兵 ,匪 ,官绅”,几千
年的封建统治形成一种理论周详 、体系严密的封建意识形
2005 年第 6 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1 6 ,2005

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指导教师:***2000.4.1硕士学位论文论鲁迅、茅盾、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摘要)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导师:苏光文教授方向: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石世明{鲁迅、茅盾、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既相区剐而又有一定联系的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呈现出“旧式农民——朦胧的新人——新人”的形象系列,展现出半个世纪以来中111农村社会演变的图景和农民的·≮辱流程。

为我们探索农民的心理历程、生存状态和精神特质等方面提供了范本J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三部分论析鲁迅、矛盾、越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及其意义。

第一部分:鲁迅笔下的农民——“痛苦”中的“老中国儿女”。

f两干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始终处于社会底层,苦难深重,鲁迅首先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与反映。

他在作品中塑造了阿Q、单四嫂子、闰土、祥林嫂等一组安于现状却又苦苦挣扎的农晟二他们要么是落后者的挣扎。

要么是挣扎者的落后,都是“病苦”中的“老中国儿女”、旧式农民。

ry一,第二部分:茅盾笔下的农民——“朦胧”的“农村新人”。

f三十年代初,破产、凋敝、“丰收成灾”与农民负债、卖儿鬻女乃至流赢失所的触目侏心的社会现象,引起了茅盾的极大关注。

他以深刺的社会剖析肆光透视了灾难的现实,展望了大时代的变动。

揭示了农民心态的变化。

在他的“农村三部曲”中,塑造了一系列“新”与“旧”的农民。

这也正是茅盾独特的艺术视囊的体现。

茅盾的农民小说可以说是继鲁迅开拓的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有了阶级的社会的新变化。

广”V一第三部分:赵树理笔下的农民——“战斗”着的新型农民。

C,赵树理生长在解放区。

植根于农村的土壤。

他表现的农民也是曩贴近生活,襄贴近时代。

在新时代里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农民形象具有新的特质。

一是新时代里的新人,如小二黑、小芹、老杨等;二是新时代里农民背负的旧的精神重担及其与新的时代要求之问的距离和逐步获得的一点点新的变化,如二葛、三仙姑等;三是新时代里新人物的旧意识的萌生。

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比较

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比较作者:唐涛冰来源:《文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唐涛冰内容摘要: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的两位拓荒者,在他们的作品中,农民始终作为中心和主角被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但鲁迅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仍有诸多不同之处,如形象的性格不同,命运及结局不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不同,人物塑造的手法不同,而两位作家的伟大之处,正是各具特色地把不同时期农民形象的不同特点给形象地反映了出来。

关键词:鲁迅赵树理农民形象比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赵树理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的两位拓荒者”,在农村题材创作方面具有开拓性的双碑意义,是公认的两位对农民了解最深入、表现最真切的作家。

在他们的作品中,农民始终作为中心和主角被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赵树理继承了鲁迅热忱关注中国农民的传统,但因他们的时代文化背景、人生阅历和审美取向等原因,鲁迅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仍有不同之处。

一.农民形象的性格不同鲁迅生活的时代是清末至“五四”前后,其笔下的农民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活在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压迫下。

因此在鲁迅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灾难深重、愚昧麻木的农民,通过这些农民形象,写出了封建思想给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带来的精神枷锁。

如祥林嫂为了逃避婆婆令其不嫁的逼迫不惜轻生,却愈表现了她的愚昧,她还担心死后到地狱中,被劈成两半交给两个男人,所以把辛苦攒起来的钱捐门槛当是自己的替身以求赎罪。

幼年时代的闰土天真活泼,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已经把他“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了,但他却仍然没有忘记在帮助别人搬家时带回“一副香炉的烛台”,千百年来封建迷信传统思想始终主宰着他。

单四嫂子严守三从之规,儿子病了,她却去求神签、许愿、吃单方。

七斤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只是在城里勉强被人剪了头发,头发短了,见识却未长,听说皇帝坐了龙庭、皇帝要辫子,便惶惶不可终日,守着门槛坐着发呆,头脑中一片混乱,他也是一个愚昧无知、不觉悟的农民。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论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及成因
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们各自笔下的农民形象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我将从角度、时代背景和写作立场等方面分析这种差异及其成因。

鲁迅和赵树理对农民的角度不同。

鲁迅的作品主要集中于20世纪初的历史背景下,他描绘了贫困、压迫、愚昧以及农民的被压迫地位。

他以农民作为社会矛盾的折射,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群的困境。

而赵树理则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形象。

他倾向于描绘农民在新的社会变革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他赞颂农民的智慧、勤劳和抗敌精神,强调农民作为新中国建设的基础。

鲁迅和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差异还源于不同的时代背景。

鲁迅的作品大多写于清末民初,那时农民处于封建社会的底层,生活困苦,受封建制度的压迫,社会地位低下。

而赵树理则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写作,农民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他们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享受到了农村改革的成果。

因此,两位作家对农民的描绘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态度。

鲁迅和赵树理在写作立场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他们笔下农民形象的不同。

鲁迅是一位激进的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揭示社会的阴暗面,关注农民的疾苦和无助。

赵树理
则更多地以一种宣传性的角度写作,他的作品主要用来歌颂农民的伟大,鼓舞人民的士气,推动社会主义进步。

鲁迅和赵树理对农民形象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的角度、时代背景和写作立场的不同所致。

鲁迅揭示了农民的苦难和社会困境,赵树理则赞美了农民在新时代的成就。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地位和社会变迁的差异。

鲁迅与赵树理小说中的“旧人形象对比

鲁迅与赵树理小说中的“旧人形象对比

鲁迅与赵树理小说中的“旧人形象对比一、两种“旧人”鲁迅是开创一代“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人物,某种意义上,他对国民性的洞察和批判正是在对“旧人”即乡村中蒙昧的农民形象的刻画中得以显现。

不同于其他现代作家,鲁迅手握现代民主科学的灯盏走向了中国社会最晦暗混沌的地带――乡村,去烛照那一代代生生死死的农民,这正是鲁迅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智与情感在特定文学形态、特定文学人物中的反映。

相比鲁迅笔下的其他形象如知识分子,这些愚昧卑怯的“旧人”与倔强高傲的作家之间的对话和对照,碰撞出一种强烈的审美冲击力。

对“旧人”的描写主要见于鲁迅的乡土题材小说,如《阿q正传》《祝福》《故乡》《孔乙己》《药》《风波》《明天》《长明灯》《离婚》等,作品刻画了众多富有生命力和代表性的“旧人”形象,如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七斤、爱姑等。

这里的“旧人”还未具有马克思阶级论层面的意义,鲁迅也从未想到创造与之相对应的理想化的“新人”形象,他只是以一个伟大孤独者那颗悲凉的心,去体察在封建社会中蒙昧麻木的人们。

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致力描绘乡村最为成功的作家,二人笔下的“旧人”形象也具有某种意味深长的对照关系。

赵树理小说中主要刻画了四类人物,首先是反面人物,多是地主恶霸,凶险狡诈,阻碍或者破坏革命群众的生活;第二类是正面人物,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新人”,他们能够与封建势力作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第三类是中间人物,也即“旧人”,他们思想传统守旧,是乡村社会老一辈人的真实写照;第四类是蜕变人物,主要是思想变质的年青一代。

最值得回味和思考的便是其中的“旧人”形象。

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第一次塑造出一批活灵活现、富有个性特点的农民形象,比如“三仙姑”“二诸葛”“小腿疼”“吃不饱”“小飞蛾”等等。

这些人在乡土社会中的地位及处境和阿q、闰土、祥林嫂、柳妈、九斤老太相差无几,却呈现出全然不同的个性气质和美学特点。

如果说鲁迅描写的是在漫长凝滞的黑暗中昏睡的“旧人”,那么赵树理则表现了他们在曙光乍现之际的生活情状;如果说鲁迅看到的是“旧人”的精神与未来、理想之间深刻的隔离,那么赵树理则表现了新旧思想激荡斗争之时二者渐趋融合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和鲁迅笔下的农村有什么差别一、思想启蒙与问题观照鲁迅之所以要放弃曾为之奋斗的医学而转从文学,既不是因为自己对医学缺乏兴趣,或者学医无前途可言,也不是因为自己对文学情有独钟,而是因为文学是进行思想启蒙最佳的载体与途径,鲁迅想借文学实现其启发蒙昧、觉悟民众的理想。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当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没有农民的真正觉醒与革命,中国要新生那只能是痴心妄想,因此,农民理所当然地成了鲁迅进行思想启蒙的重点对象。

鲁迅笔下的农村题材小说,尽管言说的故事各各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毫不留情地将农民身上存在的愚昧、麻木等劣根性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正因如此,少年挚友闰土、殊堪可怜的祥林嫂、泼辣大胆的爱姑等等善良的人们都成了鲁迅严厉的解剖对象。

可以说,在鲁迅笔下,故事也罢,人物也罢,统统都是工具而已,启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之所在。

赵树理生长在风云激荡、新民主主义革命如火如荼的巨变时期,新生的、日益茁壮的中国共产党无疑是时占全国人口之绝对多数的劳苦大众的天才般的启蒙者、引路人,其势力所及,翻身求解救、自己当家作主成了时代的最强音,响彻云天。

在这狂飙突进的启蒙浪潮裹挟下,千千万万的受苦人前赴后继地奋勇跻身革命行列。

于鲁迅而言,以穿越黑暗、划破长空的振聋发聩之声惊醒那绝无窗户而又万难破毁的铁屋子中酣然昏睡的麻木民众正是时代所赋予的庄严而沉重的使命。

而于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赵树理来说,由于中国共产党已极其成功地唤醒农奴千百万,昔日逆来顺受的布衣百姓已不再是沉默的羔羊,因此,启蒙已非赵树理的当务之急,其首要任务是怎样做好当下的实际工作,正因如此,工作中所接触的各类具体问题水到渠成地成了赵树理创作所观照的对象。

提出问题并试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既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归宿点,赵树理凭借其第一线农村工作者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各种农村问题予以形象艺术的展示,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赵树理鲜明个性特色的问题小说,在其笔下,基层政权干部队伍不纯问题、干部蜕化变质问题、官僚主义工作作风问题、封建残余思想垂而不死问题、农村建设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等等都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反映,“使他的许多作品往往成为当时农村生活的启示录。

”二、先锋反叛与推陈出新为了思想启蒙之需要,鲁迅从载封建之道、传圣人之言的“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有摄取。

”他窃得思想进步、形式新潮的外国先进文学之圣火,创作了全然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学的思想反叛、形式先锋的崭新文学,从而使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也曾一度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迈上了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与世界文学的接轨。

总观鲁迅农村题材的小说,在思想层面,鲁迅对中国农民愚昧麻木的灵魂,对阻碍中华民族新生的国民劣根性予以了形象演示和严厉抨击,阿Q、闰土、祥林嫂等老中国儿女成了中国文学星空乃至世界文坛光彩夺目、魅力无限的不朽典型形象。

在艺术层面,鲁迅“实现了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性的突破,从而完成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

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而言,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中国传统小说头尾完整、环环相扣那种讲故事的框架在鲁迅笔下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选取几个细节或生活场面连缀成篇的“横切面”结构方式,即便有相对完整的故事,也是打破时空的顺序、按内容表现的需要去剪接场景和细节;以往之小说,其主角不是帝王将相,便是才子佳人,或者妖怪神仙,而在鲁迅笔下,“有的只是极其普通极其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普通人成了鲁迅小说最常见的主人公;以往之小说,大多以个人与个人间的利害冲突推进情节发展,按时间先后结构故事,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的叙事方式,而在鲁迅笔下,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为故事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叙述视角上,不但有第三人称的小说如《风波》,也有第一人称的小说如《故乡》,甚至还有第一、第三人称综合运用的小说如《祝福》;在时序安排上,有顺叙的小说如《阿Q正传》,也有倒叙的小说如《祝福》。

以往之小说,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是常用表现手法,而在鲁迅笔下,在批判性继承上述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心理描写获得了空前的开拓,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手法也被大量引入小说创作,《药》中的象征主义,《狂人日记》的意识流特征,《肥皂》中人物的潜意识心理活动,都堪称经典。

鲁迅小说尽管数量不多,但文体形式却是异彩纷呈,不但有一般意义上的小说作品,还有借鉴了诗歌、散文乃至戏剧的艺术特点并试图将他们熔为一炉的实验性小说体式,如诗化体小说《社戏》,散文体小说《故乡》,独幕剧体小说《风波》。

总之,鲁迅之小说,其体式手法变动不居,对中国传统小说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富有强烈的先锋性、实验性,诚如茅盾先生当年所言:“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许多人们上去试验”。

惊诧于诞生于“五四”的新文学因严重欧化而与中国广大百姓绝缘、被中国百姓拒之门外的严酷现实,立志做一名文摊文学家而非文坛文学家,决心为占当时中国人口百分之八九十的农民兄弟创作的赵树理,将“五四”新文学以及外国文学遗产抛之一边,执意回归到民族的、民间的文学传统,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大胆创新,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带有赵树理鲜明个人印记的新评书体小说。

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尽管书写的是当下发生的故事,描绘的是现时代的风云变幻,但其艺术风味确是古色古香的,富有传统之品格。

具体而言,赵树理之新评书体小说具有五大艺术特征:一是情节完整,故事性强。

情节完整,故事性强是中国传统小说一个显著的共同性特征。

创作时,赵树理舍弃了传统小说程式化框架的弊端,汲取其情节连贯完整之特点,使其小说具有强烈的讲故事之特点。

二是单线发展,扣子艺术。

传统小说采用的是有别于西洋短篇小说“横断面”作法的纵式结构,多为单线发展;为避免一线到底易造成的呆板、单调之缺陷,往往在行文中设置形形色色的“扣子”(悬念)以增强小说的波浪。

为适应中国百姓长期积淀而成的审美习性,赵树理之小说大多也采用单线线索结构故事,承用“扣子”(悬念)手法来增强文本的可读性与吸引力。

三是团圆主义,喜剧风格。

“大团圆”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学固有的风格,喜剧是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学的主流色调,正因如此,焦仲卿与刘兰芝今生难偕老,来世化作鸳鸯相向鸣;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举案齐眉,死后彩蝶双飞舞。

赵树理充分尊重中国百姓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审美取向,其作品大多以进步战胜落后、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而告终,从而在情节结构上凝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特点,这便是:‘团圆’式的喜剧结尾。

”四是言行画人,绰号手法。

与西洋小说擅长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心理分析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不同,中国传统小说善于通过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展示人物个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学还形成了借绰号以凸显人物特点的特殊手法,《水浒传》梁山108个好汉甚至人人有绰号。

赵树理在刻画人物时,“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方法,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及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即使是要揭示人物心灵的秘密,也极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言行加以含蓄地刻画;至于借助绰号以刻画人物,那更是赵树理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常有理”、“二诸葛”、“小腿疼”之类的绰号令人过目不忘。

五是群众语言,“说”的文学。

赵树理成功地将农民群众的语言提炼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不仅具有质朴、明快、晓畅的特点,而且充分口语化;不仅人物的语言是口语化的,甚至连叙述和描写的语言也是口语化的,从而使其小说既可以看,又可以说,达到了看与说的高度一致。

从赵树理新评书体小说的如上五大艺术特征可知,赵树理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学哺育了赵树理的茁壮成长。

然而,赵树理并非是对传统中国文学生吞活剥抑或全盘照抄,而是推陈出新,批判性地接纳,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与赵树理小说都有“大团圆”结局之显著特征,但传统文学中的“大团圆”是虚幻的,恰如鲁迅所言,是一种“瞒”和“骗”,而赵树理笔下的“大团圆”确是时代的必然,体现着时代的本质特征,梁山伯与祝英台死后化蝶比翼双飞这只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二黑与小芹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真实可求的。

三、形而之上与形而之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自觉地将农民形象引进小说领域,直面其生存状态,真诚而严肃地为其画像立传,走出了中国传统小说不是演绎帝王将相之故事,便是言说才子佳人风流韵事之桎梏。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最熟悉农民的作家,是毕生专心致志只为农民而创作的杰出而特殊的作家。

尽管二者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农民生活的一代大师,但所创作的农村题材小说的价值取向却是颇有些不同的。

鲁迅主要是对农民作形而上的审视,而赵树理则主要是对农民作形而下的观照。

鲁迅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以时代精英的身份,穿越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农民生活之表象,直接逼视农民的心灵世界,审判其委琐的灵魂,以达到其惊醒愚顽、催其振奋、死中求生之启蒙目的。

正因如此,在描写农村、反映农民时,鲁迅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避开对丰富多彩的农民生活表象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和精细描写,坚持在服从摸索中国农民的灵魂、表现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特征之需要的前提下,对农民生活的具象作惜墨如金的简要描述,此乃出于鲁迅农村题材小说选择形而上的叙述策略的审美需要。

另一方面,鲁迅农村题材的小说之所以选择形而上的叙述策略,还有其深刻的客观原因,是鲁迅的一种规避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一般人看来,鲁迅对中国的农民有着真切的了解,他之所以能写出精确反映农民的成功作品,乃是因为他真正地熟悉农民。

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有悖于实情的。

鲁迅一生,青少年时期曾因避难等偶然原因而一度生活在乡下的外婆家,故而得以有机会接触农村,了解农民,但自1898年考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后,鲁迅便一直生活于都市之中,混身于知识分子中间,永远地离开了农村和农民,成为乡村世界的隔岸眺望者。

即便是幼年时期有幸寄身乡村世界,然而让鲁迅刻骨铭心的却是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至于农民们的具象生活,则并未耳濡目染,镌刻于心。

鉴于此,我们可作如是言,鲁迅确实熟悉、了解农民,但他所熟悉和了解的主要是农民的情感世界、心灵秘密,而不是形而下的具体的农民生活。

正因如此,鲁迅很难具体生动地写出形而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地道的农民原生态生活,只能倾力揭示形而上的农民的精神面貌,着重暴露其心灵世界。

可见,对农村世界、农民形象作形而上的审美观照而非形而下的审美观照乃是鲁迅一种扬长避短的策略性选择。

赵树理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投身革命后,仍然与农村、农民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便是新中国成立、进京且任文化系统要职之后,仍隔三差五地下乡去,回到农村、农民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