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论文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离开农村,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祖父母照管的现象。
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道德价值观的淡化、品德修养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薄弱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意识。
尽管留守儿童不常与父母在一起,但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们同样需要接受道德教育。
培养孩子的道德意识与责任感,重视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
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其发展的基础。
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才艺表演、文化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增强自信心。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帮扶。
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倡导社会各界关注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发展需求。
建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用于改善他们的学校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与支持。
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应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了解和实施正确的育儿方式。
政府可以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他们的父母教育水平。
对策的实施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增加投入,完善制度和政策,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
学校要加强儿童的道德教育,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开展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活动。
家庭要重视亲子沟通,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引导,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社会各界应积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参与志愿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与父母同住,长期在家乡留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往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缺乏家庭的教育和熏陶,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或与老人相处,社交圈子狭小,缺乏对外部世界和社会的了解,容易产生偏执和孤立的心态。
他们往往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容易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影响,产生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呢?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和辅导。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员和专业人士,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陪伴。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志愿者和社工,与留守儿童建立起密切的关系,提供他们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增加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课程,教导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培养自律和自律的能力。
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交和交往。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和交友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力量,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走向光明的未来。
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论文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常常面临道德教育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
一、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独自生活在农村或城市的儿童。
他们缺乏亲子关系中的父母指导和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一些道德教育问题。
首先,留守儿童容易缺乏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父母的缺席导致他们无法从父母身上学到正确的道德观念,并缺乏良好的行为示范。
他们可能在学校或社区中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容易迷失自己的价值观。
其次,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着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长期独处的他们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情感的支持和安全感。
这种情绪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知产生偏差,逐渐形成不良的道德观念。
最后,留守儿童在独自生活的环境中可能面临着一些潜在的风险。
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照顾,他们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人员的利用和欺骗,甚至可能陷入违法犯罪的行为。
这对于他们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形成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加强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针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他们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范。
首先,学校应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力度。
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他们可以在学校中接受专业、系统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组织道德教育活动,开设道德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社区和家庭应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社区可以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或俱乐部,为他们提供课后托管和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社区居民可以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尽量回乡探亲,与孩子共度时间。
在与留守儿童相处时,家长应当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通过亲子交流和家庭活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保护与关爱。
留守儿童德育论文范文
留守儿童德育论文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许多农村家庭选择将父母扔下农田,亦或是父母出于工作考虑,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这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缺少关爱和教育的问题,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实施有效的德育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与问题留守儿童德育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来自亲人的良好家庭教育。
他们往往没有机会接受到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导致他们在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2. 缺少优质教育资源:许多留守儿童生活在农村地区,其所处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培养和德育引导,从而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孤独感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孤独、自卑等问题,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留守儿童德育解决方案针对留守儿童德育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具体方案:1. 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应加强联系,建立起家长和教育者之间的互动机制。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家长则可以参与学校的家长会等活动,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为留守儿童提供个别或集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困扰,增强心理抗压能力。
3. 加强德育教育: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培养和行为规范引导。
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品德素养。
4. 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并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5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论文1一、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普遍问题,留守儿童的本质是父母外出打工而无法将其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是亲子分离而形成的。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学业和个性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导致一些极端的事例的发生。
20xx年3月21日,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召开了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的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发布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学龄比例以及地区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统计。
《报告》是将20xx年全国1%人口作为调查对象,从《报告》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超过6000万人,在未成年不满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4000万以上,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69%。
尤其是在20xx年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及规模迅速增长呈直线上升。
在全国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3019%。
由以上的数据显而易见,农村留守儿童在全国农村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之高,且主要以低龄的留守儿童为主。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1)隔代家庭教育逐渐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的教育方式。
(2)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监护。
(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
二、东山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一)云龙县东山村概况东山村位于云龙县南部,距县城15公里。
交通较为方便,东山村是宝丰乡的一个自然村,现有农户416户,共有乡村人口169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1322人。
现今,东山村全村土地面积为6576平方公里,海拔1988千米,年平均气温为17度,年降水量为94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等农作物。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在中国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教育和德育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1.1 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的缺失。
他们缺乏父母关怀和教育的指导,无法形成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1.2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些留守儿童可能表现出厌学、自闭等问题。
1.3 道德观念缺失留守儿童无法亲身体验父母的教育和言传身教,缺乏道德观念的塑造。
这使得他们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缺陷。
二、留守儿童德育的重要性2.1 培养健全人格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德育对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
通过德育,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2.2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留守儿童往往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3 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德育的方式,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心态,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德育的解决方案3.1 家校合作模式建立起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家校合作模式。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形式,与父母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3.2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3.3 丰富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留守儿童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社区互动、艺术课程、实践活动等,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拓宽他们的视野。
3.4 引入德育课程学校应该引入德育课程,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留守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到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家乡长期独自生活。
这类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情感疏离、安全隐患等问题,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乡村学校普遍条件较差,教育质量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师。
2. 情感疏离问题。
由于长期与家人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情感缺失,缺乏家庭呵护和陪伴。
3. 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和关爱,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行为异常。
4. 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在农村村庄中独自居住,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人员的目标,面临被拐卖、虐待、性侵等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不仅仅是人口迁移背景下的一项紧迫任务,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教育德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
2.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 提高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留守儿童全面发展其智力、体质和美感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4. 保障社会稳定。
德育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预防和减少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途径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关注和解决:1. 政府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德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论文留守儿童德育教育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长期不在家陪伴儿童成长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照顾和指导,他们的德育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德育需求、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留守儿童的德育需求留守儿童生活在与父母分离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
长期的独处容易导致他们产生情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同时,得不到家长的教育和指导,留守儿童往往容易陷入道德沦丧、学习成绩下降等困境。
他们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以满足他们的德育需求。
二、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正面引导,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道德价值观不清、行为规范不明确等。
其次,由于父母无法给予他们及时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容易出现滞后,甚至辍学的情况。
此外,与同龄人的交流不足也使得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商发展受到限制。
三、提高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措施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德育状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关注,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度,呼吁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增加帮扶力度,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条件,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培养。
四、结语留守儿童德育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他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长时间独自在家,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容易产生品德和行为问题。
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作,采取综合策略,共同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的成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解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是导致其品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帮扶和指导,促进父母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
可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提醒父母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成长需求,提高其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
二、鼓励乡村教师参与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乡村教师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实施者,其在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可通过加强乡村教师培训,提高其品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价值观。
可以鼓励开展留守儿童的社区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或社会组织提供辅导和帮助,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
三、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政府可以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这些基地可以配备专业的教育人员和心理咨询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品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基地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和学校生活,培养健康的心理和品德素质。
四、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品德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开展品德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政府和学校可以建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品德教育课程和活动。
可以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课件,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可能性。
还可以借助手机App等新媒体平台,与留守儿童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定期发布品德教育信息和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生意等原因而没有时间陪伴在身边的儿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课题。
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缺乏性格塑造由于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独自生活中,留守儿童缺乏亲人的教育、互动,缺乏体验、锻炼的机会,导致他们性格上较为软弱,没有独立自主的思想品质。
二、缺乏家庭的安全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照顾和疏导,因而受到来自社会的一些攻击和被欺凌等;如果家庭未能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指导,这些攻击和欺凌的影响将更容易渗透进留守儿童的心里,并可能影响其未来的思想行为。
三、缺乏社交体验留守儿童由于独自生活较长时间,缺乏和人互动的机会,对人性智慧的理解力和交往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习得的经验略显不足,社交能力差,难以在人生中与别人交往和沟通。
四、缺乏情感张扬留守儿童因缺乏与家人亲密无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容易表现出对情感的压抑和抵制,无法分享心情,欠缺理解和宽恕的相互作用,大多会容易走向孤独自闭的路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强调亲情教育亲情教育是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
由于留守儿童与家人亲友的相处机会较少,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大减小,所以需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特别的亲情关怀和指导。
这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我们要注意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关怀,进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二、倡导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可以让孩子找到一个倾诉情感、释放焦虑的渠道。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心理咨询更是帮助孩子释放内心不安和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心理咨询,即使对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要提供情感支持和宣传心理咨询。
三、创建护佑群组护佑群组指留守儿童在社区里建立或参与的一个由志愿者、社区学院的学生,老师等组成的成人支持机构,这里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关注,也有年长者和青年们的陪伴和慰藉。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留守家中,而其中一部分留守者是未成年人,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的分离和孤独,以及家长的关注缺乏和家庭环境的萎缩等多种原因,往往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了道德问题,不少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品德低下、不尊重老师、不尊重父母等行为问题。
本文就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1.缺乏家庭教育对很多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往往导致他们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教育的第一道防线,但许多留守儿童因缺乏监管和引导,往往会放纵自己,不注重品德修养。
除了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留守儿童往往离开城市学校,回到乡村,他们接受的社会教育较少。
一些留守儿童长大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厚道”、“守信”,对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也不甚了解。
3.受欺凌和孤立的困扰留守儿童比较容易出现被欺凌和孤立的情况。
因为他们经常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中,受欺凌的可能性很大,导致他们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到其道德修养的培养。
4.缺乏关注和教育资源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常常缺乏资源和关注。
即使有些孩子有优秀的家庭教育,但他们的家长会因为忙于赚钱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
同时,在乡村地区,教育资源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城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
家长需要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联系,平常多跟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加强社会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外,社会教育也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育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强化留守儿童在社会教育上的资源和支持。
例如,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社会教育,组织孩子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提供与城市孩子相似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从而使留守儿童也能充分接触和感受城市文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精选4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1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诸多家庭的学生家长都纷纷外出打工。
可以预见,未来的农村将会出现规模更为庞大的留守儿童大军,随之而来的是出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加之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肯定会引起这些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出现品德和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影响这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那么,作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基本方面的每一位班主任和各课任教师,该怎么做好这项工作呢?一、帮助留守儿童确立远大的理想和近期的奋斗目标理想是行动的指南,理想是迈向成功的动力。
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主动帮助留守儿童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远大理想,同时还要帮助他们确定出近期目标。
在目标的确立上定位要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依据自身的现实条件确立。
这些留守儿童一旦有了奋斗目标,就能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他们在理想的指引下心无旁骛地前行,就会少走弯路。
面对“问题”留守儿童,这项极重要工作更不可忽视。
二、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平时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动态,多观察和了解这些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主动担负起家长的责任。
如发现在他们思想上有了偏差,要及时指正;行动上犯错误了,要及时帮助改正。
并时常教育他们在家要听监护人的话,在校要听老师的话,要遵守纪律,勤奋学习。
要多角度,多范围地正确引导,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负责,使学生始终行进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
三、帮助留守儿童学会生存生存能力只有在不断磨炼中才能得以培养出来,教师应加强有关的“教育”。
一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心态来摆脱精神上的不适与紧张,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指引其另寻途径来满足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如课前听听音乐,课余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等。
二要引导学生发现、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清楚自己的不足。
三在面对困难时,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应积极加以引导和意境学生开朗、乐观的性格,如通过学生读、教师讲中外名著《红岩》《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培养留守儿童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毅力。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2)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篇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措施目前我们国家农村的留守儿童有很多,他们大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所以经常需要自己担负家里的劳动,同时还需要照顾自己,遇到问题也不能很及时的和父母进行交流,所以留守儿童在课余的时间里除了去完成完成作业,几乎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的阅读。
目前该怎么对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提升,并且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培养进行探究。
一、举办野如何认识课外阅读冶的主题班会在班级的在班会上,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为什么要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有进行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成长有什么帮助和影响等。
在班会上对每一位同学都进行鼓励,使他们都可以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课外阅读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都可以说出来,同时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还有可以运用主题班会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不但能够对读书感兴趣,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应该读好书,读一些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有益处的书,比如《爱的教育》和《安徒生童话》,以及《成语故事精选》、《小故事大道理》和《三字经》等一些能给学生启迪的读本。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的阅读的计划,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监督。
真正地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让小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说这些都是提升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式。
二、运用晨读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在晨读的时候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
但是这需要同学的自愿,或是按照学生的推荐,事先一个星期就对晨读交流进行指导。
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要求交流的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且说出具体好在哪里,使同学之间相互真正地做到分享自己的收获。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2014-03-06 09:37 来源:留守儿童论文有20750人参与在线咨询第一篇一、目前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分析1.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留守儿童在山区农村往往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看护,他们的文化水平偏低以与文化觉悟不高,导致了留守儿童的成绩不好。
通过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问题,学习成绩好的留守儿童往往是因为他们的监护人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指导,让留守儿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学习成绩差的儿童,往往是监护人关心不足,认为学习是没有用的,不注意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没有让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认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不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这主要归结为留守儿童往往不听从年迈的监护人劝导,认为自己的爷爷奶奶不能理解自己,更有甚者不但不听从长辈的教导还顶撞自己的长辈。
大部分留守儿童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逃课上网,结伙闹事。
正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养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
3.情感教育的不足目前,留守儿童存在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爱的缺失。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并且会产生负面情绪,加之农村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让留守儿童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加之,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此外,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性格问题,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并对别的小伙伴存在敌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要归结为学校教育的不完善,无法与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让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1.学校因素留守儿童出现教育问题,主要归结为教育理念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不完善,如部分农村学校违背教学理念违规收取借读生,让留守儿童无法接受公平的教育,甚至部分贫困儿童无法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德育论文 留守儿童
德育论文留守儿童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提升,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远离家乡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或城市中寄宿于亲戚朋友、校外周转住处或孤儿院等地,与父母长时间分离生活的儿童。
他们的身心健康、教育、心理发展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情感孤独、交往问题和自卑感等负面情绪。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教育质量的下降等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1. 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的长期分离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亲情关怀。
2. 学校环境的差异:留守儿童在校园中容易遭受歧视与欺负,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3. 人际交往的不足: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4.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留守儿童所在地贫困程度高,教育资源匮乏,导致教育机会不足。
三、德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过程。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1. 培养良好的品德:德育教育能够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2. 提升自我认知:通过德育教育,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3. 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能够引导留守儿童热爱家乡和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德育教育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的作用1. 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能力。
2.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应提供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支持机制。
3. 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五、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与措施1. 建立家校联络机制: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定期开展家长会议、家访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儿童德育教育。
德育论文关爱留守儿童
德育论文关爱留守儿童德育论文关爱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将孩子寄养在农村,这些孩子通常被称为留守儿童。
他们在农村成长,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关爱。
针对这一群体,我们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为他们提供温暖与关爱。
一、认识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等亲属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长期生活在农村寄宿在亲友家或在家自行照料的儿童。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1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引起了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存在匮乏,常常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关爱。
这些现实的问题使得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生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德育需求留守儿童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常常面临着孤独、无助、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他们缺乏亲情关怀,无法得到及时的安慰和支持。
因此,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亲情关爱支撑系统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亲情关怀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保持联系,增强亲子沟通和情感交流。
同时,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合作,组织家长进校园活动,加强对留守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2. 培养自信心与合作精神留守儿童常常在照顾自己和解决问题时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团队活动和集体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留守儿童常常容易产生情绪失调和焦虑等问题。
学校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培养他们正确表达情感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
同时,鼓励留守儿童通过音乐、绘画、写作等艺术形式来发泄情感,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
三、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措施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一系列的德育措施,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主题德育论文
留守儿童主题德育论文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照料的儿童。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以及缺乏父母陪伴所带来的问题,对其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在德育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现状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往往无法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首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限制。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指导,使得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也面临一些问题。
这些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力常常低于其他儿童。
同时,他们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旷课、打架等。
二、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主要根源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因素是导致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无法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缺乏关爱和指导,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造成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容易受到消极的社会影响,导致行为失范。
三、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对策针对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我们应该从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努力。
首先,家庭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父母减少外出打工时间,增加与孩子的陪伴时间。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组织各类活动,提供关爱和帮助,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在学校层面,教育部门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建立完善的德育机制。
学校可以组织德育讲座、主题活动等,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家校合作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德育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德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留守儿童论文(5篇范文)
留守儿童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留守儿童论文留守儿童论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守儿童论文1摘要: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
让我们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把学校安全教育与家庭、社会紧密连接,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获得健康、愉快地成长,有利于满足个体素质发展需求,稳定农村家庭幸福,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时期的特殊群体,由于受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乏,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隐患。
从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频发、心理健康失衡等角度,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分析。
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留守儿童使学校的教育和教学遇到严峻地挑战。
我对班级中22名“留守儿童”作了调查:这些孩子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守着,首先隔代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从而容易让这些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
其次他们因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人,对安全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安全意识,很少进行安全教育。
当孩子有违纪现象时,有少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容和支持,这样,纵容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听话、打架、上网、逃学、撒谎等坏习惯,不利于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是这样做的:一、用师爱弥补父爱和母爱,关心留守儿童心里安全。
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然而,从他们平时的成长日记里,我看到了他们因为家庭的缺少关爱,心里存在着迷茫。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
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工作对此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年儿童个性发展的主导因素,它决定着培养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素质。
而当今社会,反诚信意识冲击着学校德育工作,种种不良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公德,使做人的准则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畸变:诚实守信反被某些人认为是“傻瓜”,投机钻营倒被一些人尊为“能人”,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做好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成为我们教育者非常棘手的一件大事。
在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他们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与呵护,迷恋网络游戏,网瘾特别大,加之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隔代教育无能为力,无法沟通,根本达不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更有个别留守儿童,无祖父母,自己当家作主,支配自己及弟妹的生活费用,要是没有按计划,提前用完了远在他乡打工的父母寄回来的生活费,饿饭一两餐,也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做弟妹的,年龄更小。
如是这样,家庭教育几乎降至零点,那么我们作老师的如何才能对他们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我认为,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形式下,我们教师也得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关爱学生不能仅停留在他们的学习方面,而应该是对他们付注于全面的爱,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
业成绩,更应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要把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生命,保护自身的安全当作第一重任,教育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健全的人格,接纳一些特殊学生,要多一些宽容,更多一点耐心,引导和帮助特殊学生确立自信心和自尊感,肩负起“代理家长”的责任,爱生如子,这样才能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而践其行。
二、从基础入手,从如何做人抓起德育工作
如何做人,这是一个最起码的教育基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进行教育的基础,看起来似乎比较简单,但做好它并且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却非常不易。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关注的也是做人,极为重视伦理道德,重视自身完善和精神境界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抓住少年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思想单纯,模仿性可塑性强,辨别是非、善恶能力差,艰苦创业意识差和自我约束力、承受挫折能力差的特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讲真话,办实事,信真理,懂礼仪,自觉、自重、自尊、自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的做人教育。
三、教书育人,抓好各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教育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正常渠道,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情操陶冶于一体。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之使命,如仅依靠一星期两节的思想品德课教育是难以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之长远目标的。
四、环境育人,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影响很大。
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学生自制力和分辨是非能力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必须加强学校小环境文化氛围建设,抵制庸俗低级下流的东西,增进积极健康有益的东西,使留守儿童能在优美环境中成长。
班主任重点进行“两个教育一个指导”工作,即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如何交友指导。
班主任可以通过墙报、黑板报强化总结宣传的教育形式及结果,适时予以表彰与肯定,还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成长的天地,也是精神文明的圣地,同时也是育人的摇篮,因此通过寓教于乐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总之,只有把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好了,他们才能更好的,更自觉的,更加刻苦的学习,才能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才能激活和带动其它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