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_周涛

合集下载

专栏评述

专栏评述

许小可率领的团队最终获得了唯一的一等奖。为此,我特意邀请小可撰写了 这篇文章,希望他能结合参赛 谈一谈网络科 学应用 的体 会。我们 坚信 ,在大数据时代 ,网络科学在现代服务 业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和深入 ,并将对人们 的生活 、学习与工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评 《 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工程 》
本期 “ 复杂性科学 ”
专 栏 评 述 ◆ 汪 小 帆 ◆
◎评 《 网络科学的发展新动力 :大数据与众包 》
2 0 1 3 年l 1 月1 1 日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 的光明顶的大屏幕不断实时显示着 “ 双十一”“ 购物狂欢节的天 猫交易数据。 这一天, 支付宝完成 了 1 . 7亿笔交易, 成交金额达到 3 5 0 亿,比去年同一天的 1 9 1 亿增长 8 3 %。
周涛等人在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 0 1 3年第 4期发表 了题为 人类行为时空特性 的统计力学》的长达
6 O页的综述,不少读者大呼过瘾。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则是第一篇把人类行为和交通 网络相结合 的综 述。文章的第一作者王璞博士 曾经是 B a r a b  ̄i 教授 的博士生,我最初是通过 S c i e n c e 上的一篇关于手机病毒 传播的文章( 即参考文献【 l 6 】 ) 注意到他的。 2 0 0 9 年夏天,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 N e t S c i 会议上,我和王璞第 次相见并有 了愉快的交流 ,他在会上报告 了这篇 S c i e n c e 文章,我还拷贝 了 他 的报告 P P T 。王璞在攻读博

士学位期 间的研究主要是 关于人类出行行为的。后来他回国到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工作并被聘为 “ 升华 学者”特聘教授。他在谈到选择去交通运输学院的原 因时就强调他希望 能够把人类出行行为与交通工程研 究相 结合。在短短不到两年 的时间里王璞博士就在两者的结合方 面取得可喜进展。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网 络科学在工程领域 的应用是非常值得期盼的。

2023最新-机遇与挑战并存议论文【精彩3篇】

2023最新-机遇与挑战并存议论文【精彩3篇】

机遇与挑战并存议论文【精彩3篇】演讲稿是讲给人听的,因此要了解听众对象。

演讲稿要把演讲者在头脑中构思的一切都写出来或者说出来。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机遇与挑战并存议论文【精彩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机遇与挑战作文篇一曾国藩曾言:“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那转瞬即逝,不可逆转的岁月留给每个人的机遇都是一样的。

而机遇往往只偏爱那些善于把握,勇于挑战的人。

时代就像筛子,筛得多数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何不以机遇为翼,凭挑战为刃,善面机遇与挑战,让自己成为那些少数人。

为什么要成为这些少数人中的一员呢?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一定有着“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决心,空有才华,不握机遇,最终你的才华会因为岁月的打磨而逐渐褪色。

一个勇于直面挑战的人,一定有着“更上一层楼”的自我期冀,一定深知只有挑战才能让鹅卵石臻于完美,在时代的潮流中仍能光彩夺目。

机遇给你展现的机会,挑战会突破自我,“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人生只有一个少年时,需把握机遇,勇于挑战,莫要白了少年头,再徒叹伤怀。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机遇也分大小,做事不能眼高于顶。

即使机遇再小,也是一次机会,既要把握好平常的,又要把握好特别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干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把握好每一次机遇,完成从火烛到太阳的蜕变。

黄渤从一个普通的群众演员到演技精湛的影帝,正是因为他正确对待每一次机遇,认认真真演好每个角色,即使这角色再脏再丑再没地位,他都能将自己融入进去,用心去对待每一次机遇。

导演管虎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眼里闪烁着特别努力的光芒,那是别人所没有的。

如果黄渤对每次小机遇都嗤之以鼻,那么今天的大机遇就不会叩响他的门,也不会成就如今光鲜耀眼的他。

《人间失格》中写道:日日重复同样的事,遵循着与昨日相同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诚然,平平淡淡过一生,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惊心动魄,这样未免不是一种幸福。

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合作网络图谱分析

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合作网络图谱分析

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合作网络图谱分析侯剑华【摘要】在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该领域国家合作-主题词混合网络知识图谱,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地域分布,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布局;分析中国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data o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from web of cience of ISI, U. S. A. Then it drew coun-tries collaboration - burst terms mixed citation network by CiteSpace software, in which we can analysis the countries col-laboration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research. It showed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distribution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detected the research focus and research fronts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in China and its level and effect i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research domain.【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32)009【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科学合作;信息可视化;合作网络;CiteSpace;科学计量【作者】侯剑华【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人文学部,辽宁大连1166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301科学合作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复杂性、技术的飞速变化和知识的动态增长以及高度发展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个体科学家通常不能支付全部的昂贵试验耗费和研究资源,必须通过合作来解决复杂的科学研究问题[1]。

周涛-复杂网络中信息过滤

周涛-复杂网络中信息过滤
arXiv: 1001.2186
Pinning Control Epidemic Spreading Navigation
Link Prediction
• It aims at estimating the likelihood of the existence of a link between two nodes. • It can help in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underlying network evolution. • It can help in evaluating various measurements of node similarity. • For biological networks, it may reduce the experimental costs. • For online social networks, it can generate good recommendations. • It can be applied in solving the link classification problem in partially labeled networks. • etc.
J. L. Herlocker et al., ACM Trans. Inf. Syst. 22 (2004) 5 T. Zhou et al., EPL 81 (2008) 58004 T. Zhou et al., NJP 11 (2009) 123008 T. Zhou et al., PNAS 107 (2010) 4511
400
300
200
100
0
0
100
200
300 object

互联网发展趋势解析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发展趋势解析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发展趋势解析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在未来的十年里,互联网将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呢?本文将对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解析,探讨未来十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1. 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十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能够享受到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2. 5G技术的普及:5G技术的到来将会给互联网带来巨大的机遇。

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将使得更多的设备能够连接到互联网,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同时,5G技术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加速互联网的发展。

3. 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未来十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将会将数据和应用迁移到云端。

云计算将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解决方案,为个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娱乐选择。

4.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

未来十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会在金融、物流、医疗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推动互联网的发展。

二、挑战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了互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

未来十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的大规模采集,数据泄露和隐私泄露的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任务。

2. 信息泛滥与虚假信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未来十年,如何过滤和筛选信息,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挑战。

3. 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就业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就业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涛:教授今年28_名人故事

周涛:教授今年28_名人故事

周涛:教授今年282010年1月5日,电子科技大学特聘周涛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目前,他是四川省最年轻的教授。

“天才神童”的离奇童年1982年4月,周涛出生在成都市一户普通人家里。

几个月就会说话,1岁多就会下棋、识字,2岁多看连环画,3岁开始打麻将,5岁就能看长篇小说……但是这位“天才神童”的童年相当离奇坎坷。

周涛幼年体弱多病,经常发高烧,医院曾两次下病危通知书。

因为身体差,周涛很少能下楼和其他小朋友玩。

爸妈上班去了,他只能把自己关在楼上屋子里,用一些独特的方式消磨时间——下棋、看连环画、打麻将、读小说。

一次,外婆教妈妈打麻将,他在旁边瞅着瞅着就学会了,带着智力训练意味的麻将成了他小学前最钟爱的游戏。

他和父母还“打钱”,每次他都赢,因为只要自己洗过的牌他几乎都能记住。

有时,别人点炮了他也不“和”,因为周涛知道再过几张牌就能自摸。

上学后,周涛表现出了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天赋。

一次,妈妈买了一个计算器,周涛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玩的东西。

于是,他自己出题,然后计算出结果,再用计算器来核对,乐此不疲。

6岁以前,周涛自学完了小学4年的课程。

他就读的东桂街小学,是一所计算机特色学校。

他很少听课,很多时间都花在攻克数学和计算机难题上了。

逃课“大王”2000年,周涛从成都七中毕业,进人中国科技大学为拔尖学生专门设立的零零班。

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时,周涛手里捏着一本Pascal语言的教材,找到教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老师,请老师为他勾画重点。

老师接过教材,看了一眼,对周涛说:“我们学的是C语言。

”那一刻,周涛尴尬至极。

因为周涛从未去上过这门课,压根儿就不知道。

第二天就要考试了,这几乎是最后的“垂死挣扎”。

可是,结果却让那位老师大为惊奇:周涛考了95分,全班110多名同学,他名列第一。

逃课分为两种:积极的逃课和消极的逃课。

前者是为了比上课更重要的活动,比如为学科竞赛和学术研究腾出时间;后者是为了偷懒为了玩,比如打游戏、睡懒觉。

网络时代的传播学挑战与机遇并存

网络时代的传播学挑战与机遇并存

网络时代的传播学挑战与机遇并存在网络时代,传播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空前扩大,传播形式和方式也日新月异。

传统的传播模式被颠覆,新兴的传播技术层出不穷,这给传播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为传播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网络时代的传播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信息过载。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信息量庞大且多样化,这就导致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信息过载不仅使人们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也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和焦虑,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传播学需要思考如何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更好地传播信息,提高信息的传达效果。

其次,网络时代的传播学面临的挑战之二是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问题。

在互联网上,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虚假信息、谣言和不实报道充斥着网络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传播学需要思考如何在网络传播中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加强信息的筛选和核实,确保人们获取到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此外,网络时代的传播学面临的挑战之三是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流通和传播变得越来越频繁,个人隐私面临着被泄露和侵犯的风险。

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网络黑客、病毒攻击等威胁不容忽视。

传播学需要思考如何在网络传播中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信息传播的安全可靠。

然而,网络时代也为传播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传播学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们的传播行为和偏好,深入研究信息传播规律,为传播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多样性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传播过程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

传播学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探讨信息传播的新模式和新趋势。

大数据时代作者周涛个人简历

大数据时代作者周涛个人简历

大数据时代XX周涛个人简历语:为你细心整理的大数据时代周涛个人简历,盼望对你有关怀! 假如喜爱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大数据时代周涛个人简历篇一:20XX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是由英国维克托麦尔·舍恩伯格等所著,由胜杨燕和周涛翻译。

这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大数据时代到临人们生活、工作与思维各方面所遇到的重大变革。

本书舍恩伯格在大数据领域是最受人敬重的权威发言人之一。

他二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XX络经济、信息与创新、信息监管、XX络规范与战略治理方面的讨论,从维也纳大学到哈佛大学,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到牛XX大学,世界上最有名的互联XX讨论学府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系统的学术造诣,更让他不断为企业与商业应用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他的咨询客户包括微软、惠普、IBM、亚马逊、fcebook、twitter、VIS等大数据先锋们,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他将把握的最前沿的大数据应用案例给予充分的分析,并对大数据的价值链与角色定位给予清楚的预见。

文中清楚的阐述了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列出明确的观点。

不管对于产业实践者,还是对于政府和公众机构,都特别具有价值。

将本书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上的三大转变:抽样=全体;要效率不要肯定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第二部分从万事万物数据化和数据交叉复用的巨大价值两个方面,讲解并描述驱动大数据战车在材质和智力方面向前滚动的最根本动力;最终一部分,描绘了大数据帝国前夜的脆弱和担心,包括大数据时代周涛个人简历篇二: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是由英国维克托麦尔·舍恩伯格等所著,由胜杨燕和周涛翻译。

是讨论大数据这方面的大师,译者也翻译得很有水平。

本书从思维、商业、治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大数据时代在下的变革,这些变革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其影响程度可以与两次工业革命相媲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 成都 611731; 2.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 杭州 310036; 3. 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 中国香港 九龙城区; 5. 上海大学数学系 上海 宝山区 4.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 闵行区 200240; 北京 房山区 102413; 430072;
230026; 13.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605; 14.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Yangpu Shanghai 200433)
解决的情况下,各种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就不是严 格的。
3 从网络科学到网络工程
针对具体的实际系统和实际问题,如实际交通 系统的优化、传染病的防控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 案,是网络科学产生社会经济影响的必要途径。在 这方面, 虽然暂时可能无法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以形成普适性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但是对于实际系 统的理解是一个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需要在这方 面进行逐步的探索,如实际遇到的超大规模网络、 智能电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的研究[8-9]。特别 地,复杂网络分析在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应该 大有可为! 网络科学与网络工程之间的连接桥梁是数学模 型的建立、分析与求解。真实网络首先在自然、社 会和工程中存在。为了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并描述 这些网络,人们开始建立各种各样的网络模型。有 了模型,数学分析、计算、仿真便可以进行。这些 科学研究结果被用来解释和预测真实网络的本质、 特性和行为,并建议改造、利用和控制真实网络的 策略。目前的研究尚停留在从真实网络到理论模型 建立和分析这个阶段,要回到网络工程去验证和实 现科学研究的结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 从大数据到好网络
随着我们能够收集的数据规模和种类的不断增 大, 如何从大数据构建合适的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 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网络结构数据?如何科学分析数 据质量?基于对不完整的网络结构数据所做的分析 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广到整个网络? 在这方面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抽样问题。2005 年《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篇论文[3],证明从 任何严格幂律分布的网络抽样所得的子网络都不是 严格幂律的。而实际上所用的数据大多都是抽样的 结果。反过来,抽样得到了一个具有幂律度分布的 网络,原网络的分布形式如何——这个问题也没有 严格清晰的答案。如何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设计合 适的抽样算法,以及如何从抽样网络中预测原始网 络的性质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因为不同抽样算法下 抽样网络和原始网络的关系也不同。与网络采样相 对应的一个问题是能否以及如何从不完整数据推得 原始实际网络的结构,特别是如何通过恢复丢失连 边和去除虚假连边来还原原始实际网络[4-5]。
(1. Web Sciences Center,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2. Alibaba Research Center for Complexity Scienc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3.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Kong Kowloon HongKong China; 4. School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inhang Shanghai 200240; 5.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Shanghai University Baoshan Shanghai 200444; 6. School of Systems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dian Beijing 100875; 7.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Fangshan Beijing 102413; 8.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pu Shanghai 200093; 9.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Department of Phys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inhang Shanghai 200241; 10.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11. Academy of Mathematics and Systems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2.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Haidian Beijing 100190;
200444; 6.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北京 海淀区 100875; 7.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
8.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杨浦区 200093; 9.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 上海 闵行区 200241; 10.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武汉 1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海淀区 13. 大连民族学院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 辽宁 大连 100190;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合肥 230026;
116605; 14.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上海 杨浦区 200433)
【摘要】该文是2013年在杭州师范大学组织下所召开的复杂网络研讨会基础上的总结和拓展,包含了与会多名学者共同 讨论修订后所认可的目前复杂网络研究面临的最主要的10个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当前复杂网络前沿研究的提炼,又结合了大 数据发展的宏观背景。该文旨在为对复杂网络研究感兴趣的青年学者们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关 键 词 大数据; 复杂网络; 功能; 结构 中图分类号 N94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001-0548.2014.01.001
第 43 卷 第 1 期 2014年1月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Vol.43 No.1 Jan. 2014
复杂网络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周 涛1,张子柯2,陈关荣3,汪小帆4,史定华5,狄增如6,樊 瑛6, 方锦清7,韩筱璞2,刘建国8,刘润然2,刘宗华9,陆君安10,吕金虎11, 吕琳媛2,荣智海1,汪秉宏12,许小可13,章忠志14
算法问题涉及非常广泛,包含网络结构和动力 学的基本分析工具[10]、社区挖掘问题[11]、图的匹配 问题[12]、图的模体识别和子图挖掘问题[13]等。可以 说,算法是进行网络建模和分析的技术基础,也是 包括信息推荐、人工智能优化等一系列具有极为广 泛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网络研究工具和手段[14]。 复杂网络的算法问题, 特别是算法复杂性问题、 快速近似算法问题、并行计算问题、分布式存储问 题等等, 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挑战——如何快速、 准确地处理包含数千万甚至数亿节点的超巨网络? 基于大数据的有效算法分析与设计将成为未来复杂 性科学研究的技术基石之一。
收稿日期:2013 11 15; 修回日期:2014 01 02 作者简介:周涛(1983 ),男,教授,主要从事网络科学与工程、信息挖掘、人类动力学和群集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2
电 子 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 学 学 报
第 43 卷
进入了大数据时代[1-2],基于海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 有可能重塑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 研究范式,与此同时助推复杂性科学和多个学科的 结合和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并推动大数据时代下 复杂网络的研究和发展,为复杂网络领域的年轻一 代指明研究方向成为了当务之急。 通过集中研讨和频繁的邮件交流,我们根据学 科特点和时代背景,拟定了大数据时代下复杂网络 研究所亟需解决的十大问题。这些问题旨在为对复 杂网络研究感兴趣的青年学者们提供具有参考意义 的研究方向和建议。当然,复杂网络的研究并不仅 局限于这些方向,更广阔的领域有待广大学者们在 实际研究工作中更深入地加以发掘和补充。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omplex Networks Research
ZHOU Tao1,ZHANG Zi-ke2,CHEN Guan-rong3,WANG Xiao-fan4,SHI Ding-hua5,DI Zeng-ru6,FAN Ying6, FANG Jin-qing7,HAN Xiao-pu2,LIU Jian-guo8,LIU Run-ran2,LIU Zong-hua9,LU Jun-an10,LÜ Jin-hu11, LÜ Lin-yuan2,RONG Zhi-hai1,WANG Bing-Hong12,XU Xiao-ke13,and ZHANG Zhong-zhi14
4
复杂网络算法分析与设计
2 网络科学的基本理论
目前关于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遇到了很多困 难,需要有系统且严格的理论去描述网络科学中的 概念及规律[6]。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幂律分布的 定义问题[7]。现在判断一个分布是否为幂律分布, 大多是观察双对数坐标下的分布图是否成一条直 线。 其实幂律分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严格幂律尾部、 具有幂律行为和广义幂律关系等,具体是从概率分 布、概率密度函数还是补分布来判断是否为幂律, 都需要数学论证。在这种严格的科学定义没有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