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发表时间:2019-04-22T16:43:44.03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4期作者:董纯秀[导读]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化学药物制剂有了全方位的研究和认识,对药物制剂的处方和工艺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
而保证化学药物制剂疗效的前提是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及工艺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在对药物制剂进行有效管理时,应该从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方面着手,是药物制剂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引言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对于健康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医药工作者在化学药物制剂方面不断努力,争取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药物制剂处方、工艺参数等进行有效管理,最终实现化学药物制剂的产业化发展。
想要加快化学药物的制剂的产业化建设,就应当进一步深化对制剂处方与工艺的研究。
1概述药物剂型种类很多,制剂工艺也各有特点,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
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剂型选择的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能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
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剂型的选择、处方研究、制剂工艺研究、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的选择、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等方面内容。
选择适宜的剂型是进行处方、工艺等研究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确定适宜的剂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临床治疗的需要,临床用药的顺应性以及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及生产成本等。
2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2.1处方设计处方设计是指在对药物与相关材料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临床学的引导,制定几套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筛选与优化的过程。
例如,原料药某些理化性质可能对制剂质量及制剂生产造成影响,如原料药的BCS分类、粒度分布、晶型、溶解性等,以及原料药在固态和/或溶液状态下在光、热、湿、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情况。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摘要:药物稳定性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如果改变药物的性质、质量,会严重影响其疗效,甚至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
化学药物的处方与工艺较为特殊,对其进行科学管控有助于提高化学药物制剂的生产质量,因此加强对化学药物制剂处方与工艺的研究十分重要。
但是目前化学药物制剂工艺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化学制剂生产质量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制剂处方技术发展现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近些年来化学制剂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制药工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明确用药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确保处方工艺和处方的合理性。
处方与工艺是确保化学药物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对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制剂生产质量。
基于此,本文对化学药物制剂处方与工艺展开分析。
1.化学药物制剂处方的研究1.处方设计处方设计主要指以临床为指导,在药物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多套设计方案,再进行合理筛选与优化的过程。
例如化学药物片剂类处方由稀释剂、黏合剂等组成。
研究人员研究处方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药物的溶解性较低,需要采用能够改善其溶解性的辅助材料,如果药物稳定性不佳,首先考虑采用金属离子络合剂进行调和。
制剂处方设计的原则十分简单,需要在确保药物功效作用的做题下简化设计方案,避免发生材料浪费情况,同时避免引入辅助材料对药物功效造成影响,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影响[1]。
1.2处方优化处方优化主要指对化学药物制剂在优化与筛选方面的研究,具体评估指标包括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临床效果等。
研究人员在研究化学药物制剂的过程中,如果采用的辅助材料存在指标异常情况,需要加强对辅助材料指标的控制,进一步保证药物的质量。
制剂基本性能评价是药物制剂的一项主要环节,因此在实际研究阶段,研究人员不但需要认真考虑主药的性质,同时还需要了解体现药剂特征的相关因素。
例如细菌内毒素、pH值以及不溶性微粒等。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不同类型药物制剂类型需要分析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比如说片剂中具有割痕并且能够分割的药剂,需要认真分析分割后药剂含量的均匀性;对混悬剂来说,需要加强对其分散性、沉降体积以及粒度的分析。
已上市化学药品工艺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7)
附件已上市化学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1—目录一、概述 (4)二、已上市化学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5)(一)持有人是生产工艺变更研究和研究结果自我评估的主体 (5)(二)全面、综合评估生产工艺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 (6)(三)研究用样品的选择原则 (8)(四)关联变更的研究原则 (8)三、变更原料药生产工艺 (9)(一)总体考虑 (9)(二)变更分类 (12)四、变更药品制剂生产工艺 (15)(一)总体考虑 (16)(二)处方变更分类 (17)(三)工艺变更分类 (25)原料药: (29)(一)品种概述 (29)(二)立题合理性 (29)(三)变更内容及变更理由 (30)(四)变更研究 (31)口服固体制剂: (38)(一)品种概述 (38)—2—(二)立题合理性 (38)(三)变更内容及变更理由 (38)(四)变更研究 (39)注射剂: (46)(一)品种概述 (46)(二)立题合理性 (47)(三)变更内容及变更理由 (47)(四)变更研究 (48)—3—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药品批准文号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已上市化学药品的生产工艺变更研究。
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是针对拟进行的生产工艺变化所开展的研究验证工作。
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本指导原则涵盖的变更及变更研究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和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工艺变更。
对于按化学药品管理的发酵类产品、胰岛素类产品等品种,持有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本指导原则或生物制品指导原则开展变更研究。
本指导原则在2008年版变更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变更部分进行了细化,主要阐述生产工艺变更时应进行的相关研究验证工作。
本指导原则中所例举的数据范围均仅具参考价值,持有人可结合产品具体情况,参考本指导原则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变更研究验证工作。
化学药品制剂处方工艺变更研究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
化学药品制剂处方工艺变更研究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主要内容:⏹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研究总体考虑⏹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研究分类⏹制剂生产工艺变更研究⏹化学药品注射剂处方工艺变更研究注意事项⏹制剂处方工艺变更不批准原因及分析⏹总结一、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研究总体考虑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变更分类变更辅料来源、型号及级别变更辅料用量变更辅料种类变更关联可能涉及上述多种情况的变更,需考虑进行各自相应的研究工作,但研究工作总体上应按照技术要求较高的类别进行⏹制剂处方发生变更后,需更具变更的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评估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影响⏹研究工作应根据以下方面综合进行变更的具体项目变更对药品的影响程度制剂的特性....................研究工作重点关注的方面辅料的性质是否影响制剂药物溶出/释放的关键性辅料非释药控制性辅料:如:填充剂、助流剂等释药控制性辅料:缓释材料种类或用量:调节渗透泵等药物释放物质种类或用量,经皮给药制剂中促渗剂种类或用量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等**影响药物稀释行为,进而可能影响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工作重点关注的方面生产过程乳剂乳化过程原料药加入顺序...............研究工作重点方面制剂特点不同特性制剂,处方、工艺变更对质量、疗效和安全性造成的影响释缓、控缓制剂一般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缓慢释放,生产、质控较普通制剂难度大一般认为缓控释剂工艺处方变更对产品影响较普通制剂大,对生物利用度造成的影响很难通过体外研究工作分析和预测,可能需要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证明研究工作重点方面药物生物学性质治疗窗窄的药物,处方变更可能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造成显著影响,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研究工作来支持比恩更的合理性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临床治疗剂量范围内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呈线性关系,且吸收完全药物为非线性动力学模式,处方工艺变更带来的微小变化可能造成体内血药水平显著波动,需进行全面研究研究工作重点方面研究用样品变更研究发生于产品已经获准上市后阶段,研究验证工作需采用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变更研究前后质量比较研究(如溶出度、释放度等)一般采用变更前3批生产规模样品和变更后1-3批样品进行二、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研究分类辅料变更分类Ⅱ类变更,属于中等变更,需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品质不产生影响Ⅲ类变更,属于较大变更,需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辅料变更分类Ⅱ类变更:有限定条件,一般可以通过药学研究证明变更对产品质量不产生影响,不需要进行体内研究变更辅料来源、型号及级别变更辅料用量变更辅料种类变更辅料来源、型号及级别(Ⅱ类变更)变更条件:辅料种类、功能和特性没有改变例如:植物源性或合成辅料替代动物源性辅料:玉米淀粉代替小麦淀粉,微晶纤维素PH200代替微晶纤维素PH101等(注意:辅料特性与功能变更的不属于此类的变更范围,例如淀粉变更为预胶化淀粉、羚甲基淀粉钠等)变更辅料来源、型号及级别(Ⅱ类变更)此类变更可能引起颗粒粉流动性,含量均匀度或重量变异、药物溶出度等方面的变化,需更具变更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研究验证工作此类变更一般认为不会对药物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二O一九年十一月目录一、概述 (2)二、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3)三、变更原料药生产工艺 (5)四、变更制剂处方中的辅料 (9)五、变更制剂生产工艺 (22)六、变更原料药生产场地 (28)七、变更制剂生产场地 (31)八、变更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供应商 (37)九、变更生产批量 (38)十、变更注册标准 (42)十一、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 (46)十二、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 (52)十三、增加规格 (54)附录一、药物溶出/释放比较研究基本方法 (56)附录二、属于治疗窗窄的部分药物目录 (65)参考文献 (67)名词解释 (69)著者 (69)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药品批准文号/登记号持有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已上市化学药品的药学变更研究。
根据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本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
重大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重大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中等变更是指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中度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微小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微小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属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部分。
变更及变更研究工作应以既往药品注册阶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数据积累为基础。
注册阶段的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对上市后的变更研究越有帮助。
持有人可以参考本指导原则对变更进行分类,也可以在对产品及工艺不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变更管理工具的运用,对变更进行分类和管理,这将更有利于持有人主动对已上市药品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本指导原则涵盖的变更情形包括:制剂处方中辅料的变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工艺变更、生产场地变更、生产批量变更、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供应商变更、注册标准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增加规格,并列举了每种变更情形下的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以及需进行的研究验证工作。
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的研究
当代化工研究Modem Chemical Research149 2021•门工艺与设备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的研究*王丹丹韩廷玉刘新娃(山东胜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250000)摘耍:在决定药物制剂质量和药效性的医药晶制剂研究中,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的研究是关键因素.因此,对进行化学制剂和工艺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药物制剂、制药工艺的现状,分析了研究开发过程中成本过高、信息交流不及时等缺点,并阐述了相应餉改善对策.最后,通过建立合理餉信息反馈机制,制定合理餉规定法规,确保医药品行业有规律的生产.关键词:化学药物;制剂;工艺;生产中国分类•号:T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Preparation and Technology of Chemical DrugsWang Dandan,Han Tingyu,Liu Xinwa(Shandong Shengfeng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Shandong,250000)Abstract:In the research of p 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hich determine the quality and efficacy of p 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the research of c hemical p reparations and technology is the key f actor.Therefore,it is of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hemical p reparation and technology.This p 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 harmaceutical p reparations and p harmaceutical technology,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high cost and untimely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d expound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Finally,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asonable information f eedback mechanism,formulate reasonable regulations to ensure the regular p roduction of p harmaceutical industry.Key words:chemical drugsi preparation^technologyi production引言⑵对制剂工艺的成本缺少科学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药行业也快速发展,国内制剂制造技术、医药品管理水平以及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开发和改善。
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的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的研究摘要:在医药品制剂研究中,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属于重要研究内容,其对药物制剂的药效及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因此为提高制剂质量及药效性,确保药物制剂在后续使用中能够发挥自身具有的重要作用,有效保证病人健康安全,本文特此对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进行研究,并围绕药剂工艺研发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从业人员进行医药品制剂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化学药物;制剂;工艺引言:在制药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对医药工业化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且对医药品制剂与工艺的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但通过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存在一定缺陷,尤其在化学药物制剂及其工艺方面,无法有效适应时代发展,造成医药品制造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发展现状化学制剂及其工艺的研发在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中属于重要内容,且是化学制备生产的先决条件。
在新技术与新器材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的背景下,我国医药品制剂过程正在不断充实,但通过对实际研究开发过程进行分析,可发现其设计思想具有缺陷,具体表现为:未对研究开发成本进行综合考量,且未详细做好数据及问题的记录工作。
例如在口服固体药剂方面,当前制剂工艺大多过于注重主要药剂与配料,未对裂纹及粘附性等现象加以重视,且未采取可靠的解决措施,导致化学制剂的工艺水平停滞不前[1]。
此外,在制药企业申请批准化学药剂时,医药品的应用效果、制剂质量标准将对制剂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制药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必须认识到药材原料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科学使用。
对于监管机构,其需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并确保企业能够在药品质量改善及工艺优化方面保持良好的积极性。
2.化学药物制剂及工艺研发中存在的困难①工艺缺少较为详细的参数信息。
部分药物的处方配比呈现简易化,未详细描述制剂的主要原料及辅助剂等方面的成分与用量,导致药剂制造工艺不具备主要参数。
此外,在丢失参数的情况下,制造的药物将与标准样品出现差别,例如原料及辅助剂量出现差异等。
化学药物原料药制备工艺变更的技术要求及案例分析
变更前后产品质量比较研究(如溶出度、 释放度比较实验)----
一般采用变更前3批生产规模样品和变 更后1~3批样品进行。
变更后样品稳定性试验----
变更研究是针对拟进行的变化所开展的研究 验证工作。
所涵盖的变更及变更研究项目:
变更原料药生产工艺 变更药品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变更药品制剂的生产工艺 变更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 变更药品注册标准 变更药品有效期和/或贮藏条件 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改变进口药品制剂的产地 变更进口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产地以及单独改变 进口的原料药的产地 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没有提供或不全面 特别对于一步成盐的工艺变更,由于起始
原料对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应根据起始 原料的制备工艺路线提供其详细的内控标准, 以及变更后原料药的杂质状况、结构和含量的 信息…
2)关注重点的错位
对原料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重大的技术革 新和技术创造创造,重视收率的提高、成本的 降低,忽视对产品的质量变化进行研究,对工艺 变更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溶出度、释放度、生物利用度等具体项 目,可选择适宜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
严格意义上,变更前后产品并不是保持完 全一致,而需保持等同、等效------
产品质量等同,
临床治疗等效。
(三) 关于研究用样品的考虑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发生在产品获准上 市后的生产阶段,研究验证应采用----
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
这也是变更研究工作的出发点
1. 评估变更对药品的影响
产品发生变更后,需通过一定的研究工作考 察和评估变更对产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 影响,包括-----
对产品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学、 生物利用度、或/及稳定性方面任何改变进行的 评估。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分析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分析摘要: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其工艺对医药领域来说至关重要,基于其特殊性,我们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这不仅是药物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同时还是广大患者疾病得以治疗的保障。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其对健康的关注度也有所上升。
医药工作者需要在化学药物研制工艺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这对于化学药物制剂的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化学药物;制剂;工艺;管理制药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药品研制技术、管理水平等也因此得到了良好提升。
如果要想使得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长期维持科学、有效的状态,关键点是保证其疗效稳定。
因此我们在对化学药物制剂实施管控时,应该将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工艺作为研究要点。
通过对二者进行严格监管,进而保证药物产业化顺利开展。
1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现状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在我国制药行业中是主要发展内容,这也是决定化学药物制剂生产情况的关键因素。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升,在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中,有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被投入使用,这使得其工艺水平得到了更好地完善。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无论是从工艺设计思想还是实际设计情况来看,研发成本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此外对于处方相关数据的备案也并不清晰。
以口服固体制剂为例进行说明,目前在工艺方面对辅料、主药等更为重视,但是面对其中出现的粘冲、弹片等情况,尚未得到确切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国在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方面还尚未发展成熟。
对于药物制剂管理工作而言,其负责的内容较多,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无论是药物制剂质量标准还是药物对病人的作用效果等都会对管理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我国在药物产业化审批方面流程较为复杂,因此一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审批时间而对辅料使用等环节进行一定的缩减。
监管部门不仅没有发挥出原本的管理作用,除此之外还会打击企业变革的积极性。
2化学药物制剂处方(1)处方设计。
处方设计指的是对药物及其材料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学的指导,设计出几种合适的方案,之后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优化。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二O一九年十一月目录一、概述 (2)二、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3)三、变更原料药生产工艺 (5)四、变更制剂处方中的辅料 (9)五、变更制剂生产工艺 (23)六、变更原料药生产场地 (28)七、变更制剂生产场地 (32)八、变更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供应商 (37)九、变更生产批量 (38)十、变更注册标准 (42)十一、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 (46)十二、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 (52)十三、增加规格 (54)附录一、药物溶出/释放比较研究基本方法 (56)附录二、属于治疗窗窄的部分药物目录 (65)参考文献 (67)名词解释 (69)著者 (69)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药品批准文号/登记号持有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已上市化学药品的药学变更研究。
根据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风险和产生影响的程度,本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
重大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重大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中等变更是指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中度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微小变更是指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具有微小潜在不利影响的变更。
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属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部分。
变更及变更研究工作应以既往药品注册阶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数据积累为基础。
注册阶段的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对上市后的变更研究越有帮助。
持有人可以参考本指导原则对变更进行分类,也可以在对产品及工艺不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变更管理工具的运用,对变更进行分类和管理,这将更有利于持有人主动对已上市药品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本指导原则涵盖的变更情形包括:制剂处方中辅料的变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工艺变更、生产场地变更、生产批量变更、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供应商变更、注册标准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增加规格,并列举了每种变更情形下的重大变更、中等变更、微小变更,以及需进行的研究验证工作。
已上市化学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已上市化学药品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目录一、概述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药品批准文号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已上市化学药品的生产工艺变更研究。
生产工艺变更研究是针对拟进行的生产工艺变化所开展的研究验证工作。
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本指导原则涵盖的变更及变更研究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和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工艺变更。
对于按化学药品管理的发酵类产品、胰岛素类产品等品种,持有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本指导原则或生物制品指导原则开展变更研究。
本指导原则在2008年版变更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变更部分进行了细化,主要阐述生产工艺变更时应进行的相关研究验证工作。
本指导原则中所例举的数据范围均仅具参考价值,持有人可结合产品具体情况,参考本指导原则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变更研究验证工作。
为便于把握变更可能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产生的影响,本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I类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II 类变更属于中等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III类变更属于重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变更类别划分考虑了目前药品注册管理对补充申请的有关规定,并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技术要求,目的是为了帮助持有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变更研究。
本指导原则所指变更是针对已上市化学药品提出的。
因此,变更及变更研究工作应以既往药品注册阶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研究和数据积累为基础。
研究工作越系统、深入,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数据越充分,对上市后的变更研究越有帮助。
本指导原则中提及的各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可参见已颁布的相关化学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或其他相关技术指导原则。
如果通过其他科学的研究工作所得到的结论亦能证明变更对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负面影响,在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上,可以不必完全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变更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变更研究(学习资料)
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变更可能只涉及生产工艺、处方、质 量标准等方面的某一项变更,但是一项 变更可能对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带来全面的影响。需要全面、综合评估 变更对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影 响。
变更种类的Ⅱ类变更
具体变更情况 ①增加或者删除着色剂、芳香剂、矫味 剂,但其在处方中含量不多于2%(W/W) ②固体制剂增加水溶性薄膜包衣材料或 者增加制剂外观抛光材料等
变更的前提条件
变更前后药物溶出/释放行为保持一致,
或与体内吸收和疗效有关的重要理化参 数或指标保持一致 除产品外形外,变更后药品质量标准没 有改变或更加严格
Ⅱ变更:变更辅料用量②
2.口服缓释/控释制剂、肠溶制剂 非释药控制性辅料:以原处方单剂量理 论重量计算, ±10% 释药控制性辅料:以原处方释药控制性 辅料总量计算±10%。对于治疗窗笮的 药物度±5% 删除着色剂或降低着色剂用量,删除或 减少着色剂中一种或多种组分
Ⅱ变更:变更辅料用量③
3.半固体制剂 包括凝胶剂、霜剂、软膏剂等无菌局部给药制 剂 删除或降低矫味剂、着色剂、香精用量 辅料用量±10% 4.非无菌液体制剂 删除或降低矫味剂、着色剂、香精用量 处方中增粘剂: ±10% 其他辅料:应不属于可能影响药物体内吸收的 用量变更幅度参照增粘剂用量变更
辅料变更Ⅱ类研究工作重点
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之二:
产品某一项变更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一项 变更可能伴随或引发其他的关联变更。 分别按照各变更项目研究的基本思路进行。 针对每一种变更项目,均需评估对药品质量、 安全性、有效性影响的程度。 研究工作总体上按照技术要求最严格的变更类 别进行。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引言化学药物制剂是指将化学药物以一定的剂型和工艺进行加工和制备,以便更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
处方和工艺的研究是化学药物制剂研发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药物的质量、疗效以及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处方研究处方研究是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基础,它涉及到药物的剂型、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等方面的探究。
通过合理的处方设计,可以确保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溶解性以及一致的释放速率。
在处方研究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剂型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进行研究。
常见的药物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剂型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药物的物化性质、口服吸收特点以及患者的用药便利性等因素。
2. 成分选择和配比合理选择药物的辅料和配比,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
在成分选择上,需要考虑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相溶性等。
在配比上,应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所需的剂型特点进行合理的比例。
3. 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制剂设计和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pH值、离子强度等参数的测定和评价。
4.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利用率和吸收程度。
通过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剂型的合理性。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体外释放试验、动物实验等。
二、工艺研究工艺研究是指在处方确定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的研究,制备出符合药物质量和疗效要求的制剂。
工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剂工艺流程设计制剂工艺流程设计是制剂研究中的关键步骤,它包括药物的加工顺序、加工条件、机械设备的选择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纯度以及工艺的可操作性。
2. 制剂工艺参数的确定制剂工艺参数的确定是制剂研究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包括药物的溶解温度、混合时间、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优化。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
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研究引言化学药物制剂是一种药物剂型,是用化学方法或工艺,将药物活性成分以及辅料制成适合人体使用的药物形式。
这些制剂需要经过严格的处方设计和精细的工艺制备,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探讨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及工艺制备的研究。
一、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1. 药物活性成分选择在进行化学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需要具有明确的药理学作用,并且在制剂中能够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也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剂量、毒性和副作用等因素,以确保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辅料选择除了药物活性成分外,制剂中还需要使用一些辅料来增强稳定性、改善外观、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等。
辅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其与药物活性成分的相容性、溶解性、稳定性等因素。
常见的辅料包括填充剂、粘合剂、分散剂、润湿剂、调味剂等。
3. 剂型设计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中的物理形态,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
在进行处方设计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选择适合的剂型。
也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服药途径等因素,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4. 质量控制在处方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质量控制的因素。
这包括药物的稳定性、纯度、一致性等。
需要确保药物在制剂中的含量和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以保证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化学药物制剂的工艺制备1. 原料的采购与检验在工艺制备中,首先需要进行原料的采购与检验。
这包括药物活性成分和辅料的采购,以及对其进行外观、纯度、溶解度、含量等方面的检验。
只有通过严格的原料检验,才能确保制剂的质量。
2. 工艺流程的设计制剂的工艺流程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到原料的混合、溶解、浸出、干燥、成型、包装等各个环节。
也需要考虑到温度、时间、压力等工艺参数的控制,以确保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设备的选择和维护在工艺制备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来完成制剂的生产。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旨在指导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的研究技术并确保变更后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指导原则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引言部分对指导原则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阐述。
已上市化学药品是指已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并批准上市销售的化学药品。
随着药物生产技术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已上市化学药品的研制和使用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稳定性、效价、制剂、原料药等变更需要进行药学研究评价等。
指导原则的制定旨在加强对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的研究技术要求,以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的持续稳定性。
二、指导原则重点介绍了已上市化学药品的药学变更类型、变更流程、研究技术要求等。
1.药学变更类型:指导原则列出了常见的药学变更类型,如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生产工艺变更、加工工艺变更、原辅料变更等,并对每个变更类型的研究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
2.变更流程:指导原则规定了已上市化学药品的变更流程,包括变更评价、研究方案制定、研究实施、数据分析等环节。
其中,变更评价是核心环节,需根据指导原则对变更类型进行评估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
3.研究技术要求:指导原则对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的研究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药物质量评价、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不良反应评估等。
其中,药物质量评价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需对变更后的药物进行严格的理化测试和稳定性研究。
三、指导原则还对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说明。
在药学变更之前,企业需评估变更对药品质量和疗效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药学变更之后,需要对变更后的药品进行监测,确保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
四、指导原则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机构。
指导原则适用于所有已上市化学药品的药学变更,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和组织实施。
通过遵循《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可以有效指导已上市药品的药学变更研究,确保变更后的药品质量、疗效和安全性。
已上市化学药品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3-1已上市化学药物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引原则(征求意见稿)四月一、概述本指引原则重要用于指引药物批准文号/登记号持有人(药物上市许可持有人、药物生产公司,如下简称持有人)开展已上市化学药物旳药学变更研究。
本指引原则合用于已上市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
根据变更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旳风险和产生影响旳限度,本指引原则对所述及旳变更分为三类:重大变更、中档变更、微小变更。
对药物旳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旳也许性为重大旳变更属于重大变更;对药物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旳也许性为中档旳变更属于中档变更;对药物旳安全性、有效性或质量可控性产生影响旳也许性为微小旳变更属于微小变更。
药物上市后变更管理属于药物全生命周期管理旳一部分。
变更及变更研究工作应以既往药物注册阶段以及实际生产过程中旳研究和数据积累为基本。
注册阶段旳研究工作越系统、进一步,生产过程中积累旳数据越充足,对上市后旳变更研究越有协助。
持有人可以参照本指引原则对变更进行研究和分类。
持有人也可以在对药物及其工艺、质量控制等不断进一步理解旳基本上,采用ICH 指引原则(如ICH Q12等)中旳多种变更管理工具,对变更进行研究和分类,这将更有助于持有人积极对已上市药物进行持续改善和创新。
本指引原则涵盖旳变更情形波及:制剂处方中辅料旳变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工艺变更、生产场地变更、生产批量变更、制剂所用原料药旳供应商变更、注册原则变更、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增长规格,并列举了每种变更情形下旳重大变更、中档变更、微小变更,以及需进行旳研究验证工作。
本指引原则列出旳上述内容为一般性技术规定。
持有人在进行变更研究时,宜结合品种特点和变更状况开展研究,并不局限于本指引原则列举内容。
同步,本指引原则不能涵盖已上市化学药物旳所有变更情形,对于未列举旳变更情形,持有人可参照本指引原则、根据变更具体情形开展研究。
本指引原则中提及旳各项研究工作旳具体规定可参照颁布旳有关技术指引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许真玉,女,硕士,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品的技术审评工作。
联系电话:(010)68585566-514,E 2mail:xuzhy@cde .org .c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十一)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许真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文中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对已上市化学药品的与处方工艺相关的变更研究,包括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关联变更的问题,注射剂处方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殊辅料的质控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已上市化学药品;处方;工艺;变更研究[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16-1496-04Var i a ti on research on the form ul a ti on and manufactur i n g processfor approved chem i ca l drugsXU Zhen 2yu(Center for D rug Evaluation,S ta te Food and D rug A dm inistration,B eijing 100038,Ch 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 r oble m s 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variati on research on the for mulati on and manufacturing p r ocess f or app r oved che m ical drugs on the basis of the “Guideline for Variati on Research on the App r oved Che m ical D rugs ”released fr om SF DA.The variati on research includes the concerns on the classificati on for variati on researches,related variati ons,and the quality contr ol of the s pecial exci p ients in the f or mulati on of in 2jecti ons .[Key words] app r oved che m ical drugs;f or mulati on;manufacturing p r ocess;variati on research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1]已于2008年5月13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 DA )正式颁布执行了。
在这篇指导原则中,从技术的角度对已上市化学药品的影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性的变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阐释,包括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药品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变更、注册标准变更、规格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进口药品产地变更、进口原料药产地和进口药品所用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等研究。
这里,笔者将结合实际审评工作对该指导原则的第四和第五部分,即与化学药物制剂处方工艺的变更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主要包括三个问题,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关联变更的问题,注射剂处方中可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殊辅料的质控要求。
1 确定变更分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这篇指导原则中,按照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所产生的影响,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I 类、II 类和III 类,其中I 类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II 类变更属于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III 类变更属于较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指导原则还明确说明了每类变更应进行的研究工作。
在第四和第五部分对处方工艺方面常见的变更情况按照I、II、III类变更进行了阐释。
在实际工作中,当产品的处方工艺发生变更时,可能有些生产企业习惯于将所发生的变更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对号入座后,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研究工作,无论研究工作的结果如何,都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其实是实际工作的一个误区。
当产品发生变更时,生产企业需要首先对变更进行研究,对变更对产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后才能判断其属于哪类变更,而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
笔者建议在判断所发生的变更属于哪类变更时,需要高度关注以下几点。
1.1 关注指导原则中提出的总体考虑 在第四和第五部分中,提及的处方工艺变更情况包括变更辅料来源、型号或级别,变更辅料用量,变更辅料种类,变更制剂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及限度,变更制剂的形状、尺寸、印记等。
但指导原则不可能穷尽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用变更情况,而且更重要的是制剂的特性不同,同样的变更对制剂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可能会不同。
对变更进行分类,并不是为分类而分类,而是通过确定分类的研究过程,进一步明确变更对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影响,从而进行后续的研究。
这种情况下,掌握如何对所发生的变更进行研究并确定其属于哪类变更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和第五部分中总体考虑正是阐述了在产品的处方工艺发生变更时,应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确定此种变更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影响,从而判断所发生变更属于哪类变更。
比如,对于处方的变更,指导原则指出研究工作可以综合变更的具体情况、变更对药品的影响程度、制剂的特性、辅料的性质等进行,对于工艺的变更,研究工作可以综合变更对药物的影响程度、制剂生产工艺的复杂难易、变更是否涉及生产的关键环节或者重要参数等进行。
如,某一仿制国外已上市的注射液产品,申请上市时参考国外上市产品的处方确定了自己产品的处方,工艺方面采用注射液常规生产工艺,将主成分与辅料一并溶解于水中制备而成。
后该产品通过补充申请变更生产工艺,变更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加入顺序,先将抗氧剂等辅料溶液于水中后,再加入主成分。
按照一般的理解,对于真溶液,生产过程中药物的加入次序对药品质量基本不会产生影响,所以上述申请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加入顺序的变更很容易被归属于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的微小变更,即I类变更。
但实际上,该产品生产企业之所以提出以上变更,是因为大生产样品的有关物质总是偏高,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主成分稳定性较差,易被氧化,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关的防止主成分被氧化的手段,如充氮、先溶解抗氧剂再溶解主成分等,故提出以上变更,并按照II类变更进行了相应研究。
这个例子中,正是通过生产企业结合主成分性质对产品处方工艺进行的详细研究,明确了物料加入顺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既说明了该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又明确了该变更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所归属的类别。
1.2 充分利用产品上市前研究所获得的信息 在变更药品制剂的生产工艺的总体考虑时提到研究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生产工艺变更是否涉及制剂生产的关键环节或重要参数,在处方变更研究的总体考虑时提到需要判断辅料的变更是否涉及影响药物溶出行为、释放行为,或者影响制剂体内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关键性辅料[2]。
如果产品上市前,研究者对产品的处方工艺进行了比较全面详细的研究,已经掌握了哪些是生产的关键环节、重要参数,哪些是处方中的关键辅料,那么,就非常有利于在发生变更时,对变更是否涉及这些关键点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如果产品上市前的研究中,研究者未对处方工艺进行过详细的研究,无法判断哪些环节是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哪些参数是重要的工艺参数,哪些是影响制剂溶出或者释放行为的关键性辅料,那么就有必要在发生变更时,结合变更情况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便判断出所发生的变更对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的影响如何。
如,某一已上市乳剂型注射液,生产企业提出变更处方,降低处方中的油酸的用量,理由是油酸可产生游离脂肪酸,使得该产品的游离脂肪酸量偏高,接近批准的质量标准的上限,提供了变更后的处方和变更处方后样品的质量研究。
在这一实例中,生产单位关注到了油酸可能产生游离脂肪酸而使得终产品游离脂肪酸偏高这一方面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油酸在处方中的重要作用,油酸作为辅助乳化剂,与制剂制备过程中乳剂的形成和稳定性密切相关,油酸的用量需要通过对处方工艺的详细研究确定,并通过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进一步确证,简单的为降低游离脂肪酸而降低油酸处方量是不妥的。
申报单位需要通过详细的处方工艺研究确定合理的处方和油酸的用量,如果研究结果提示油酸用量无法降低,则申报单位需要继续查找终产品游离脂肪酸偏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此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变更是由于申报时的处方工艺无法实现大生产,或者大生产产品的质量不符合获批的质量标准而提出的,所以生产企业在申请产品上市前,就需要对处方工艺进行全面的研究,掌握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处方工艺的因素,这样可以避免后续的一部分不必要的变更的出现。
1.3 关注指导原则中提出的前提条件 在指导原则中,对处方方面的II类变更、生产工艺方面的I类变更和II类变更分别列出了前提条件,这一点很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属于I类或者II类变更的情况,但研究结果显示不符合前提条件的,不能将其简单的归属于I类变更或者II类变更,而应该按照更高级别的变更的要求进行研究。
如,指导原则中将“缓释或控释片剂、胶囊、栓剂或阴道栓形状、尺寸变更”列为II类变更,但也同时说明对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制剂形状与药物释放行为有一定关系,因此,外形变化在某些时候对药物释放行为可能是有影响的,需注意对变更前后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较为充分的比较研究。
这种情况下,如果研究工作不能证明变更前后药物的释放行为一致,即不能判断这种变更是否符合II类变更的前提条件,则研究验证工作需要按照III类变更的要求进行。
2 关联变更产品的某一项变更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
在这篇指导原则中将一项变更伴随或引发其他变更称之为关联变更。
在制剂的处方工艺发生变更时,出现关联变更的情况非常多见,例如变更药品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可能往往会伴随制备工艺的变更、质量标准的变更;变更产品规格时,可能会伴随处方中辅料用量的变更。
对于关联变更,指导原则指出研究工作可以按照各项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分别进行,同时由于这些变更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影响程度可能不同,即关联变更中不同的变更可能属于不同的类别,研究工作总体需要按照技术要求较高的变更类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