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书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张伟湖州浙北明州医院心血管内科浙江湖州313000冠心病即人体心脏器官部位的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症状,导致动脉血管的管腔产生堵塞或者狭窄现象,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出现病变的疾病,该病病程较长,并且进展缓慢,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缺血性胸闷或胸痛,常表现为活动相关性或者情绪激动诱因下的心前区胸骨疼痛,性质为压榨样、紧缩感、烧灼样等,持续时间3~5min,一般不超过30min。
发病时伴随下颌、左上肢放射性疼痛,常在休息后得到缓解,或者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此外,冠心病也有非典型性症状,如呼吸困难、腹痛等。
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很多,同时极具危险性,目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等。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临床治疗需要应秉承早诊断、早治疗原则,若想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至关重要。
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时,需对患者病情有详细了解,方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上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一般采用的是心电图,该检查方法是评估患者心脏状态的良好检查方法,通过该检查结果控制冠心病病情继续发展,但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方面效果也有差异。
心电图可以检测人体多个部分心肌细胞兴奋状态中表达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电图检测,能够了解患者心脏每个部分兴奋状态、激动传播以及恢复过程。
不过相比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工作模式上有所改变,动态心电图能够长时间记录和编集人体心脏状态,并结合检测结果去分析出来诊断结论,这种方式已经在心血管领域检查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属于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时,通过12导联科学性分析检测资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这种方式相比于常规心电图不仅具有检测连续性的优势,更兼具心电图的无创性、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特点,并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冠心病的心电图学》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05月出版,作者是贾大林,齐国先。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75.007
Clinical Analysis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12
·论著·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姚 荥阳)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诊断冠心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针对从 2014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来我院心内科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 124 例,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均予以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 种检查方法对患者心肌缺血及各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做出相应的应用价值评估。结果 在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心肌缺血、房性期 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 89.52%、 84.68%、73.39%、16.94%、11.29%、4.03%、9.68%、8.87%、34.68%;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心肌缺血、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分别为 50.81%、49.19%、39.52%、2.42%、 3.23%、0.81%、2.42%、2.42%、1.61%。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及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更加准确,临床上应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提高检出率, 及时做好预防处理,防止因冠心病导致的猝死。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对比分析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对比分析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56例CHD心律失常患者先常规进行ECG检查,再接受DCG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DCG对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为78.57%,显著高于ECG的57.14%(P<0.05);DCG对于房性及室性早搏成对,房性及室性早搏2、3联律、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ECG (P<0.05)。
结论DCG对于CHD心律失常的诊断效能优于ECG。
标签: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CHD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性质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预后[1]。
临床研究发现,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相比于常规心电图(ECG)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效能,因其能够对心电信号进行24h持续监测,更为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心电活动,准确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2]。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ECG与DCG对CHD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CHD 患者56例,均符合WHO关于CHD的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40~75(47.73±1.25)岁;病程0.5~21(9.34±2.26)年;合并症:16例高血压,10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ECG检查后接受DCG检查,检查前3d停用相关药物。
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保持检查环境安静。
采用ECG进行常规检查,纸速设置为25mm/s,增益设置为10mm/mV。
以ECG检查显示T 波较痛导联R波降低1/10,并且ST段压低幅度≥0.5mV,判定为ECG的ST-T 段缺血性改变。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的诊断阳性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以及室性早搏成对等检出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诊断时,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可以评估心率失常的严重程度,对患者预后进行判断。
标签: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在临床上又被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诱发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不合理膳食、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肥胖等,在临床上表现为乏力、胸痛、惊恐、心前区不适以及发热等症状,中老年人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
当前临床上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诊断时,心电图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动态心电图可以在24h内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连续记录,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而言,能够使非持续性冠心病的检出率得到明显提高,尤其是运用在短暂性心肌缺血、一过性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为男性,34例为女性,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为(54.3±12.3)岁,其中35例为心绞痛,44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15例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29例合并高血压,16例合并糖尿病。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1.2方法1.2.1常规心电图检查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指导患者保持平躺姿势,尽量放松全身肌肉,保持愉悦的心情,按照常规方法,运用12导联连续描记,在心电记录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纸速,通常为25mm/s,检查的过程中,使GCG 基线保持平稳状态,不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图像质量清晰。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
2021年7月 第13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叶璐,刘宗军,沈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 200062【摘要】目的:探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诊断过程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入院后我院心电图室进行心电图检测,根据心电图类型分为常规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组(动态心电图)各90例,观察并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常规组中,诊断出心肌缺血32例(35.56%),动态组中,诊断出心肌缺血60例(66.67%),表明动态组在心肌缺血诊断方面诊断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在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及三联律、房性早搏二及三联律、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等的诊断率方面,动态组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对比,诊断效果更表现出直观性、确定性,能够有效提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而且无创伤,必须要重复检测,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541.4;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3-0155-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心电图室常常检测的一种疾病。
近些年来,在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和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冠心病发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等情况,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该疾病的死亡率也是极高[1]。
由于患者脂质代谢出现异常问题,血液中分布的脂质就会积累在原本具有光滑性的动脉内膜上,一些白色类似粥样物质的脂类物质形成斑块积累,在斑块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动脉腔狭窄,血流不通畅,受到阻力的硬性,导致心脏缺血的情况发生[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作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作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发布时间:2022-04-15T07:15:16.1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期作者:石金静[导读]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运用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石金静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新泰市 271219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DCG)与常规心电图(ECG)运用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
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期间医院接诊且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50例CHD患者,进行ECG检查、DCG检查,对组间诊断准确率、ST段检出情况、ST段检出部位、心律失常类型展开分析。
结果(1)DCG检查心肌缺血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CG检查ST段压低检出率、ST段抬高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前间壁、前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查下壁检出率、侧壁检出率均高于ECG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CG检查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阻滞(38.00%)、左束支阻滞、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检出率均高于ECG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于常规心电图,可提高阳性率及心律失常各指标检出率,同时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检出率可为心律失常提供及早诊断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引言冠心病(CHD)在医学中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以胸闷、胸痛、乏力、出汗、上腹部不适为主,尤其是在患者活动或劳累后最为显著,除此之外,患者的胸口后或心前区还会有紧缩感,且时间会持续3~5min,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心绞痛症状,疾病发生无确切病因,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如肥胖、遗传、高血压等。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3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5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两组患者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阳性患者124例,检出率为80.00%,对照组心肌缺血阳性患者72例,检出率为46.45%,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更优,能够更加准确诊断冠心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相关资料显示[1],我国冠心病城市患病率为1.58%,农村患病率为0.51%,且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同时冠心病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据相关资料显示[2],我国患该病城市居民,每10万人中会出现95例病死,农村则为72。
可以看出,冠心病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根本途径。
冠心病的检查手段较为多樣,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造影成像等等都可以作为检查方法,其中心电图检查方法引用最为广泛,我院就310患者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以下为分析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3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87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8.6±3.4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1.2±2.6年,女性患者123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9.2±4.7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10.5±2.2年。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态心电图能够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更全面、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心电情况;而常规心电图则是通过短暂的记录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心电图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更加敏感和准确,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
在临床应用中,动态心电图已经成为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
综合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更加具有临床参考意义和诊断重要性,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价值,临床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等。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非常重要。
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来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是两种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它们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的24小时心电活动,可以检测到患者平时容易漏掉的心电图异常,对于隐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心电图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心律情况。
本文旨在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差异,比较两者在心律失常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工具。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表 1 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对比(例)组别例数室性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实验组2815151714对照组277672t 4.377 5.723 6.76312.088P0.0360.0160.0090.005综合以上分析表明,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检测效果明显,在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检测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结果的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数据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杨雪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7):85-87.2 梁丽.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 8(1): 23-24.3 相丽华.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对比[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7(2): 42.4 溥俊. 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31): 104.专题论著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杨霞,姚启坤(中国贵航集团三〇二医院,贵州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心电图诊、动态心电图诊断。
结果动态心电图确诊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且心律失常各类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高,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价值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健康,临床诊断通常以心电图为主,有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方式,其中动态心电图可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变化,明确心律失常类型[1]。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2012年9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cg检测,同期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测,比较检查结果。
结果 89例冠心病患者予以dcg检测,检出心肌缺血呈阳性者72例(80.9%),常规心电图阳性者45例(50.6%),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mv ,并且同导联中t波低于r波1/10,则提示缺血性st-t改变。
(2)动态心电图:①以等电位线基线为准,st段呈现下降型或者是水平型下移大于0.1 mv;②下移持续时间需大于1 ms;③心肌缺血发作2次的间隔时间大于1 ms (以j点后80 ms 为st段的测量基准)。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综上所述,目前dcg对于监测心肌缺血的优势作用已被临床证实,是发现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重要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具有简便、重复性、无创,并且实时、准确、定量等优点,能准确地判断心肌缺血发作频度、严重程度以及其持续的时间、动态变化等,同时亦可用于对冠心病心绞痛类型的鉴别。
对心律失常检测的遗漏情况更少,dcg很少出现假阳性结果,对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实时的dcg检测,对隐匿型、心律失常型或者是心绞痛型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及时诊治,并可对疗效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1] 吴志红.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112-113.[2] 张长珍. 80例老年冠心病心电图异常表现与分析[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12):1761-1762.[3] 郑易,岑镇波,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39.[4] 叶慧恒,梁坚坚,刘鹰,等. 平板运动试验与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对冠心病的筛选价值[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4):515.[5] 侯琳.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76.[6] zellweger mj,hachamovitch r,kang x,et al.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symptoms versus objective ev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j]. eur heart j, 2006,25(7):543-550.[7] 庞志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外医疗,2009,13:3.[8] 季英敏,季文慧,王悦喜. 持续性 st 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探讨[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8):595-597.[9] gibson cm,ciaglo ln, southard mc,et al. diagnosic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ambulatory ecg(holter) momitoring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thromb thrombolysis, 2007, 23(2):135-145.[10] 董竞琳.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319-320. (收稿日期:2013-03-11)。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6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两种方法检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两种方法在诊断冠心病阳性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
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electrocardiogram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is. Method:68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enrolled,every patients was examined by electrocardiogram and dynamic electrocardio -gram,diagnost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Results:Two method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sitive rate(P>0.05);in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in pairs,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 in two,atrial premature beat trigeminy,paired,atrial premature beat trigeminy,two,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dynamic,two groups with signifi cant difference(P<0.05),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better than electrocardiogram. Conclusion: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cardiac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significance,worthy of popularization.[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Arrythmia;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Electrocardiogram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梗塞造成心脏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所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病变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症状[1],简称“冠心病”。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准确性评价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准确性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准确性。
方法以6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实施常规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结果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动态心动图诊断特异性是89.23%,敏感性是93.42%,均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可有效检出心律失常,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血管壁发生了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动脉血管腔狭窄、闭塞,进而造成心肌局部的缺血、缺氧,以致坏死的心脏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心肌的缺血、缺氧导致地心前区疼痛,如压榨痛、发作性心绞痛等,以及心律失常,严重者出现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出现大量坏死,使得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血管性疾病,其发生和多种致病因素有关,比如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等。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人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多,导致因冠心病死亡的患者也随之升高,造成了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加重。
有调查研究显示[2], 2013年以来我国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为2.9亿左右,每年因此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有300余万。
冠心病患者需及时诊断疾病,并给予有效治疗。
本文以6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6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开始时间为2021年3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3月。
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是45-71岁,平均是(61.27±4.86)岁;平均病程为(4.45±0.78)年。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病例标准:(1)以《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为标准,确诊疾病;病情稳定;(2)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比较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4期冠心病是当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对患者自身会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患者的病情分析工作,严重的患者可能存在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差的现象,考虑到疾病诊断的具体情况,在临床研究中需了解检查方式的注意事项和要求,只有做好诊断工作,才能满足要求。
为了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选择近1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近1年收治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别被用于以上两组,对结果进行研究。
两组均40例,甲组中男女比例2:3,年龄50~71岁,平均(61.2±0.5)岁。
乙组男女比例3:2,年龄51~72岁,平均(62.9±0.8)岁。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分析(P >0.05)。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方式进行诊断,选择平卧位姿势,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消除患者恐惧和担心等心理,在检查的过程中避免药物因素的作用。
采用NEC-3321型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连续描记,控制纸速25mm/s,需要保持基线的平稳和图像清晰。
考虑到T 波以及导线波等,提前进行诊断和分析。
乙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BI9800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记录患者24h 内的心电图变化,采用Biox Win 等软件进行分析,在检查过程中采用多体位的检查方式,避免受到影响。
心电图的ST 段明显移位后持续1min,有两次心肌缺血现象发生,每次间隔时间<1min。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双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两组患者诊断效果分析,乙组确诊率92.5%,误诊和漏诊率低;甲组确诊率85%,误诊和漏诊率高。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李欣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李欣摘要:目的:本文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介绍与对比。
方法:为了更好的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人员结合某医院在2011年-2013年中收治的220例心脏病诊断病例,对采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的不同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心电检查结果进行了记录。
结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对不同心电检查项目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的阳性率为63.6%,对照组诊断的阳性率为50%,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过对比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比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要高,而且诊断的阳性率也比较高,所以,可以在临床诊疗心脏病时大力推广这种心电检查方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脏病;应用价值;对比常规心电图是一种操作较为简单的心电图检查项目,这种检查方法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相比,有着一定滞后性。
两种心电图检查项目在应用价值方面,有着一定差异,动态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检出率比常规心电图要高,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进行24h监测,可以对患者在不同的状态下心电状况进行了记录,而常规心电图只能在静态状态下对患者心脏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其在临床诊疗心脏病的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笔者结合医院真实病例,对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以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某医院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共收治了220例心脏病患者,医护人员在对这220例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了常规心电图方法以及动态心电图方法,研究人员对这两种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并对治疗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了记录,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对比。
这220例患者中,男性为58例,男性为148例,女性为72例,年龄在4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能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检查结果。
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发作阳性率为82.02%,常规心电图检查心肌缺血发作阳性率为69.6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检查结果显示,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为78例,占比为87.64%,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诊断敏感度为87.17%、特异度为54.55%、准确度为83.15%;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的诊断敏感度为70.51%、特异度为36.36%、准确度为66.29%,动态心电图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常规心电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显著提升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检出率,便于医师依据检查结果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效能冠心病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阻塞,出现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所致的心脏病[1],患者主要表现出突感心前区疼痛等典型症状。
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为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多数患者发病初期并无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待其出现严重不适再就医时,多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加大猝死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2]。
因此,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患者给予有效的诊断,有利于医师及时制定治疗方案,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本文旨在对比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20年2月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21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65±4.41)岁,病程2~7年,平均(3.98±0.05)年。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目的探析冠心病心律失常运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种检查方法的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短阵室上速以及室性早搏成对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较常规心电图而言,动态心电图具有检出率高、心电信号准确等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率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
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冠心病并发症,但是症状不典型,不容易被察觉,所以尽早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运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为男性,30例为女性,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为(49.4±5.2)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病程为(9.6±3.5)年,其中25例合并高血压、12例合并高脂血症、10例合并糖尿病。
1.2方法检测心电图前3 d,所有患者均停止服用药物。
开始检测前,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放松全身,保持安静状态,先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将纸速设置为25 mm/s,增益为10 mm/mV,完成常规心电图检查后,再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即运用HS9514型记录仪设备对患者进行检查,监测患者24 h内的心率变化,完成检查后,通过电脑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观察指标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心律失常阳性率进行统计,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室性早搏早发、房室早搏早发、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心房颤动等各项检出率进行观察记录。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_0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比较。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救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对接受诊治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患者的房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早发及室上性早搏早发诊断进行比较。
结果在对所有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后得知,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检出率。
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诊断快速,无创,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冠心病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因患者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脂质沉着在患者原本光滑动脉内膜上,动脉内膜上出现白色斑块并增多令血流受阻,进而出现心绞痛。
当患者心脏正常激动来自窦房结,随着传导系统下传,并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达患者心房及心室,导致患者心脏收缩,舒张[1]。
一旦患者窦房结出现激动异常迹象,激动传到缓慢抑或异常通道传导,即会表现为心律失常。
由此可见,心律失常来源于患者心脏活动起源及传到障碍致使患者心脏搏动频率异常。
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性质,心功能,例如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没有明显临床表现[2]。
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出汗,低血压等症状。
临床上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全身性系统疾病。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救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齡27~78岁,平均(48.1±6.5)岁,病程1个月~22年,平均(47.3±6.5)年。
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9-06-12T09:40:45.333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03期作者:成亚芹王久雪龙海梅[导读] 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借鉴。
东部战区总医院第82医院 223001【摘要】目的:研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律失常检出率。
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9例(30.00%)、房性早搏二/三联15例(50.00%)、室性早搏成对14例(46.67%)、房性早搏成对14例(46.67%)、短阵室上速12例(40.00%)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房室传导阻滞15例(50.00%)和房性早搏早发16(5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借鉴。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临床效果冠心病属心内科常见疾病且多发于老年群体,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该病的主要诊断途径。
由于该诊断途径有创伤且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因此大部分患者对其耐受力偏低【1】。
随着医疗技术提升,心电图监测凭借其无创伤、重复性高的显著优势逐渐被用于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中。
为提升冠心病诊断方案的科学性,本研究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该病诊断效果,详情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熊曦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比较熊曦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比较2 组患者诊断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86.1%,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61.1%,2 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55.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44.4%)、室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50.0%)、房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41.7%)和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36.1%)等均高于对照组(25.0%、16.7%、22.2%、1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vixo怎么拔出手机卡冠心病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关于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不断升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等[1],该症状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较多见的有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等[2],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取该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
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4 例;年龄36~74 岁,平均(47.6±5.8)岁;病程2个月~30 年,平均(12.4±4.3)年;合并高血压14 例,合并高脂血症9 例,合并2 型糖尿病5 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和准确率对比观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和准确率对比观察摘要:目的:冠心病分别采用常规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我科的冠心病106例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动态组与一般组,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和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
结果:动态组和一般组诊断阳性、阴性率对照,动态组是75.47%、24.52%,一般组是52.83%、47.16%。
(x2=19.468,p=0.000),结果有差异。
结论:冠心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优良,可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主要是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这种诊断准确率高,并且操作简单,适合在诊断临床上普遍应用。
但是在冠心病患者实际诊断时,可以利用心电图诊断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临床上使用的常规心电图诊断;另一种是使用动态心电图诊断。
由于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电图诊断模式,导致患者诊断出冠心病结果不同。
为了获得最有效的心电图诊断模式,需要对以上两种心电图诊断方法研究,并且获得最佳诊断效果,以便在后期诊断临床上选择使用。
以此,本组对冠心病分别采用常规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效果[1]。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的冠心病106例患者作为分析目标,并且分成动态组与一般组。
动态组有53例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0.58±7.34岁,冠心病病程5.34±0.67年,男22例,女21例。
一般组有53例冠心病患者,年龄在60.47±7.25岁,冠心病病程5.69±0.74年,男21例,女22例。
(P>0.05),资料无差异。
1.2方法1.2.1一般组一般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在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心电图诊断知识,以便患者规避诊断影响因素,使其诊断质量提高。
患者在诊断时,使用仰卧位,将12导联心电图机和患者连接,并且观察心电图机变化,以此来诊断患者病情[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本文章意在比较分析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
通过该检测得出,在冠心病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
Effect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nd 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YAO Jun
(Xinjiang Yil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njiang Yili 835000,China)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
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49.8±2.3)岁,病程2~30年,平均(15.5±2.5)年;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37~78岁,平均(50.6±2.3)岁,病程3~30年,平均(15.8±2.4)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检测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应保持平稳的情绪,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的过程中采用专业的心电图设备,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取平卧位,给予患者鼓励,可以采取眼神鼓励或动作鼓励的方式,进而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在做心电图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在心电图所有流程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电变化状况予以科学分析。
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式。
采用的设备是专业的心电图设备。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电变化状况进行全天监测和记录,在监测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嘱咐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此外还应对患者的身体指标予以科学分析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及心肌缺血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患者33例,检出率为60.0%;观察组患者中共检出心律失常患者52例,檢出率为96.4%,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心肌缺血检出情况比较
对照组中,共有28例患者检出心肌缺血,占50.9%,观察组中共48例检出心肌缺血,占87.3%,观察组的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经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与很多因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遗传因素、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若患者发病,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会明显下降。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治疗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在临床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一方面能够更为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对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延误疾病的及时治疗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一般应以病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判断和治疗的依据,同时还可将其心电图作为诊断和治疗的辅助。
在心电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诊断方法。
尽管二者在应用时患者均可接受,能够重复操作,且操作都很方便,但是二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常规心电图可实现短期内对患者的心电变化予以有效记录,但是其无法对患者的心电变化予以全面的全天的记录,且只有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出患者心电的变化状况。
而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则实现了心电变化情况的24 h监测与记录。
此外,还能准确地捕捉到患者的异常电波,可以检出患者是否伴有心肌缺血和多种心律失常等情况,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后续治疗。
两种方法都能对冠心病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检测,但是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检测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这主要是由于动态
心电图能够对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予以全面观察,同时也能更好地收集患者心脏的信息,信息准确度也明显提高,也更好地保证了诊断的质量。
此外,动态心电图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观察心电变化情况。
所以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心电图检测的质量,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过程中导联相对较少,所以这种方式无法对心肌缺血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针对这一现象,在检查之前需要首先设置标准电压,切换导联后对其予以全面记录,从而更好地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无法记录心肌缺血的问题。
冠心病是当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冠心病予以科学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冠心病诊断中采取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诊断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多种病症,且其临床诊断率要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鞠华敏,曲迎军.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6,(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