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熟语课件2

合集下载

正确使用熟语57429共27页PPT资料

正确使用熟语57429共27页PPT资料

三、对象误用。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 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如:
7、三年下来了,而问题依然故我。
“依然故我”一般用于人,不用于事和物,例13将其用于“问题”显然用错了对 象。
8、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 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 目不暇接。
“美轮美奂” 整个成语是指新屋高大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高考专题----
正确使用熟语
熟语
熟语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是词汇是一 部分。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结构上的 稳固性,即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如“明日 黄花”不能改为“昨日黄花”;二是意义上的 整体性,即其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上 去解释,如“不刊之论”就不能望文生义,解 为“不能登载的言论”。
“心悦诚服”表示真心实意地服从或佩服。而在例中,只断取了“悦”的意义, 而忽视了“服”的意义,从而使得整个成语与语境中的“心情舒畅愉悦”之意相 左。
4、我叔叔退休后,还呆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 些重活,大家都称他年富力强。
“年富力强”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年轻,二是力壮。例中只断取“力强”的 意义,而忽视了“年富”的意义,因而该成语运用错误。
2、这篇文章写得实在糟糕,真是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是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 上,有错误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而例2中,由于望文生义, 把“刊”理解成“刊登、刊载”,导致了成语运用的错误。
3、他听着风吹树梢,听着小鸟欢噪,心悦诚 服,不原离开这个地方了。
16、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 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而例中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 词小用”的毛病。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成语)ppt2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熟语(成语)ppt2

常见熟语的基本类型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 深刻的固定短语 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是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 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 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结构上的稳固性 意义上的整体性 丰富的内容 精练的形式 很强的表现力
熟 语
谚语 惯用语 格言
【解释】A曾几何时曾: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指得是“过去到现在比较 短的一个时间段”。一是它指“过去”,二是表示“时间短”,运用时这两条件 缺一不可。 B举重若轻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 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C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 再用老眼光去看他。D拾人牙慧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 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 充栋。
栋:栋宇,房屋。运书很多累得 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 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熟语的含义有所侧重,适用对象范围也就不同。有的指个 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女的,有 的指男的,等等。如果考生对熟语所表达的习惯对象或范 围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和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 的现象。
【例题 1】 (2011· 辽宁卷)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 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 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 , 必须有制度化 .... 的举措。 解析 应用“死灰复燃”。 “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再次出来任
要职。也比喻失势后复起,重新得势。是中性词语,一般用于 人。
•【例题 4】 ( 重庆卷 ) 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 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 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 添了人文情趣。 •解析 “丰姿绰约”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姿态 柔美,只能用于女子,用于民族歌舞属适用 对象不当。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_ppt课件

“差强人意”,“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熟语是 说“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句②中却把它理解成了 “强人所难”的意思了,使用错了。
练习:
③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这点儿小错误,经理没 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来了。 大人不见小人怪:形容人有度量。望文生义 ④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 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 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 熟悉的人,而盲目地信奉外人的话。望文生义
围、对象。
例2 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 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 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全国Ⅰ卷)
【分析】春秋鼎盛:指正处在壮年。春秋,指年龄; 鼎,正当。例句中成语“春秋鼎盛”修饰的对象是“时 代”,对象用错
例3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 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 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全国Ⅱ卷)
4、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 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 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 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立创业, 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四川卷) 【分析】牛刀小试:比喻有大的才干,先在小事情上显 一下身手。而例句中“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可以说有 “大的才干”,但“自立创业”“开创一番新事业”并不 是小事,所以说不合语境。 例2: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 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 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正确使用熟语(2)

正确使用熟语(2)

10.【朝思暮想】
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
一般意义上的“想”。 误用示例: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
人朝思暮想的事。 . . . . 误用分析:句中的“朝思暮想”可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11.【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示例: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 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 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 . . .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寅恪先生讲课 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正确。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倚马可待】
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
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误用示例: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 倚马可待。 . . . . 误用分析: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5.【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示例:《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 . . . . 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 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误用分析: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
8.【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误用示例: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 噤若寒蝉。 . . . . 误用分析:该词和寒冷没有关系。
9.【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
大当,无所得。 误用示例: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
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
11.【涣然冰释】
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误用示例: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 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 . . . . 失所望。

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

正确使用熟语PPT课件

2、谚语:“说句俗话”
定义:民间广为流传的通俗简练而蕴义深广的固 定短语
内容:一是反映人生哲理的,二是反映生产经验 的,三是反映阶级斗争的。
如:“打肿脸充胖子”“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眉头一皱,计上心头”“纸包不住火”“只 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情人眼里出西
3施、”格“天言下乌鸦一般黑”
定义:广为沿用的富有劝诫、启发、教育作用 的短语。
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 历史事件: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愚公移山、鹬蚌相争 名言名句:老骥伏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
满招损谦受益 口头用语:七手八脚、欢天喜地、过河拆桥 流行用语: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 来自外语:火中取栗(法国寓言)、天方夜谭
(阿拉伯故事)
注意:成语在最初形成时,大都代表一定的 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 14
.
9
“正确使用”是指考查熟 语的使用能力,而不是机械地 考查熟语的字典意义,更不是 考查识记了多少个熟语。但是, 平时多练习,随时积累,掌握 好语义却是正确使用的前提。
.
10
对这一考点,重点在正确理解
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
境正确使用熟语。其中不仅有熟
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
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17
附:校园歇后语
1、诗词名句 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 批评--二月春风似剪刀
下课铃--忽如一夜春风来
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
2、流行歌曲 好成绩--《一生钟爱》 心理学--《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3、电视电影
物理--《神奇的电波》
外语--《天方夜谭. 》
18
开动脑筋:写出和下列成语或俗语意思相近 的俗语或成语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专题:正确使用熟语 PPT精品课件

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 构成,有点像猜谜语。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 后半截是说明或解释,像谜底。
歇后语分喻意和谐音两类。
喻意的歇后语,前面部分是一个比喻,
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解释。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老鼠钻进书箱里—咬文嚼字
谐音的歇后语,后面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
高考复习专题
点击考纲

“正确使用熟语”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考点,具体考查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 用两个层面,即能够正确理解熟语在具体语 境中的含义,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熟语。高考对 熟语的考查,以辨析成语正误为主,大都采用四选 一的客观选择题,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个别省份出 现了将熟语与成语结合起来的混合考查题,并出现 了一些主观题型。据此分析,熟语检测今后仍将是 高考命题的重点及热点之一,选材将会更加贴近时 代,同时,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的考查 也会浮出水面,使得语言材料更加生活化和通俗化 。
2.判别熟语运用的正误
选出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 ) A、我笑小贩将不知产地的果物都称之为“上海的”,其实我也 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我俨然已经将所有的樱桃,认为都 是来自玄武。 B、改革就是要敢想敢做,摸着石头过河,怕这怕那,只会耽误 时机,看着别人发展,怨天尤人。 C、主意是你出的,出了事儿你可吃不了兜着走。
八、双义成语
题型透视
依据高考,寻找规律
[命题剖析]
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2010年高
考全国共有 8 套语文试题考查成语。高考考 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 生僻,又非过于浅显。近年来有这样的趋势 ,即在四个成语中,有两三个是比较常见而 在使用时容易存在误区的,另有一两个是中 学生平时少见少用的。

《正确使用熟语》课件

《正确使用熟语》课件

熟语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 义的准确性,避免误用和滥用
熟语含义:熟语 是指在语言中长 期使用、约定俗 成的固定词组或 句子,具有特定 的含义和用法。
语义理解:在使 用熟语时,需要 准确理解其含义, 避免误解或误用。
语境考虑:熟语 在不同的语境中 可能有不同的含 义和用法,使用 时需要根据语境 进行选择和调整。
俗语等
正确搭配: 根据语境和 语义选择合
适的熟语
使用技巧: 注意熟语的 含义、用法
和语境
避免误用: 避免使用生 僻、不常见 的熟语,避 免使用含义 不明确的熟

学习途径: 阅读、写作、 交流等途径
学习熟语
注意积累: 在日常生活 中注意积累 熟语,提高 语言表达能

误用成语:将成 语的意思理解错 误,导致使用不 当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引出后一部分,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泥菩萨过 河——自身难保"等
惯用语:口语中常用的简短语句,如"马后炮"、"走后门"等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熟语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很强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熟语具有简洁、形象、生动、富 有哲理等特点
避免滥用:熟语 虽然具有固定的 含义和用法,但 在使用时也需要 注意避免滥用, 以免影响语言的 准确性和流畅性。
了解熟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误 用
避免使用生僻的熟语,以免影响 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注意熟语的语境和语义,避免歧 义
避免使用带有贬义或歧视的熟语, 以免引起争议
熟语类型: 成语、谚语、

熟语的正确使用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熟语的正确使用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校园歇后语
• 上学----再向虎山行。 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夜茫茫。 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 暗。 星期五-----归心似箭。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做作业-----真是烦死人。 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 泪。 老师来了-----这里黎明静悄 悄。 老师提问-----哑女。 老师批评-----被告席上。
农业、气象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春雨贵如油。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社会谚语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你逆耳利于行。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学习谚语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对于熟语,我们要了解的 当然远不止那么多,在未 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 家能够多多发现,注重积 累,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吧!
谢谢!
什么是熟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 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 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 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 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1、结构上的稳固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3、丰富的内容 4、精练的形式 5、很强的表现力
•被老师赶出教室-----快乐的 单身汉。 回到家-----被爱情遗忘的角 落。 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 语文-----老北京的传说。 几何-----黑三角。 代数-----R4之谜。 地理-----九州方圆。 历史-----华夏掠影。 化学-----精变。 生物-----血疑。 物理-----神奇电波。 英语-----鹦鹉学舌 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课件

考情分析
1.命题形式: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
(22.)看从角色色彩,(上忌辨4敬析选谦失1当 ),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4句、中白 用云于深修2处饰.有“人田家园命(生活题”属特望文)生点义。:(1)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
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
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解析】A项,“对于”应改为“对”,“对于”指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 “对”和“对于”的用法差不多,但是“对”所保留的动词性较强,因此这句 话中只能用“对”。B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 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C项,“积淀”指积累沉淀。合乎 语境。D项,惊世骇俗,常指人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一般人感到震惊。在这里 形容丑闻,犯了使用对象不当的错误,可用“骇人听闻”。 【答案】C
方面。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
A.早已高调宣布退休的达赖再次向其信徒发出号召,鼓动信徒参与“自
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等特征。
(2)所考熟语一般是常用且易误易混的。尤其突出 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三不辨”(不辨词义、不辨对象、不辨色彩)、 5、相逢何必曾相识 (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 “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 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 用贬义成语。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命题者有的 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考生要注意辨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上下文意,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处分别填入熟语, 使前后语意完整、连贯。(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别 的俗语)
1、他苦笑了一下说:冰__冻__三___尺____,非___一__日___之___寒_。这孩子堕落
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
2、在北京,申雪、赵宏博精彩演绎了全新的《胡桃夹子》,从众
天伦之乐:指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
天气豆伦宇蔻,轩年专昂华指::父指专子人、指精兄神十弟饱三、满四夫,岁妻气的等度少亲不女属凡关。的系样。子此。
语限用于家庭范围,除此之外不能使用。
对象不分:很多成语,在具体的使用对象 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 错对象。

“技压群芳”适用于女性。
(7)“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
百计等。
注:了解成语出处,对于把握其意义有重要
作用。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 用语。
例如:铁公鸡、戴高帽、一锅端、 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 罪羊、跑龙套、拍马屁、小心眼、耍嘴 皮、眼中钉等等。
注: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几 乎都是俗的,雅的极少数,而且贬 义的较多。
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简 练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 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5.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注:谚语大多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经验 和劳动经验,是生活的“大百科命”多指长辈对晚辈,上
级对下级,师长对弟子殷勤恳切的教导。 用于朋友之间不恰当。
(1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
邪,在一起玩耍。不能只用于男的,也 不能只用于女的。
(14)“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
危的病人治好。不可用于别的职业。
(15)“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失散或决裂后重又
靠什么活着?
1、望文生义 2、 误用褒贬 3、对象错误 4、重复累赘 5、搭配不当 6、谦敬错位 7、自相矛盾 8、形近混淆 9、轻重失当 10 、不合习惯 11 、理解片面 12 、胡乱模仿
1、望文生义
生产这么忙,他只请了五天假却久假不归, 实在可气。
七月的江城武汉暑热如火,我们坐在室内, 打开电扇,却如坐春风,十分惬意。
多选手中_脱__颖_而_出__、力拔头筹,假以时日,我们完全可
在2006年冬奥会上对他们寄予厚望 。
3、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___条___大__路___通___罗__马__,不一定是考上大学
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
吊死。
4、常言道:“_民__以___食__为___天____”,不让土地生产出五谷杂粮,我们
例如: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3.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4.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注:歇后语一般分为①比喻类,前半部分是一 个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②谐音 双关类,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 达意思;③故事类。
成语:成语是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经
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具 有简洁有力、凝练深刻、生动传神等特点。
成语来源有四个方面:
1.古代神话、寓言故事,如叶公好龙、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等。
2.历史故事,如破釜沉舟、完璧归赵、四面楚歌等。 3.古代诗文,如勾心斗角、闻过则喜、祸起萧墙等。 4.民间的口头俗语,如七上八下、狼子野心、千方
2、误用褒贬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 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 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 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是一个褒义词,此处误用为贬义。
褒贬颠倒: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 义、贬义和中性之分。在使用时如果不注意 与全句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褒贬失当。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概念]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为人们所熟习的、一般不能任意改变 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 [类型] 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 歇后语。 [来源](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 言;
(2)来自书面语言 [特点](1)结构上的稳固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如坐春风:原义为“像坐在和煦的春风里”,引申 开来,比喻“受到良师 教育与感化”。此处“春
风”指“良好的教化”,已非自然界的春风。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是 “借”,不是“请假”。
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
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 喻义、引伸义。
不通用于一般群众。
(8)“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
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9)“汗牛充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
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 多,而不能用来形容刻苦学习。
(10)“巧夺天工”指人工的技巧胜过天然,
不能指自然本身。
(11)“萍水相逢”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
遇。不用于已相识的人。
团聚。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16)“不耻下问”只能用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 己低的人学习,不能用于同事、亲朋好友及老师。
(17)“椿萱并茂” 椿,长寿的大椿,象征父亲;
常见的褒义成语: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一针见血 蔚然成风
常见的贬义成语: 八面玲珑 抱残守缺 半斤八两 处心积虑 飞扬跋扈 沽名钓誉 趋之若鹜 ……
褒贬两用的成语: 灯红酒绿 想入非非 谦谦君子 舞文弄墨
不刊之论 文不加点 ……
捕风捉影 翻云覆雨 好高骛远
如虎添翼 绵里藏针 ……
3、对象错误
元旦之夜,我班同学在校园草坪上载歌载 舞,尽享天伦之乐。
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事实胜于雄辩。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 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古今中外 的名人名言。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
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 在后半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