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案设计的艺术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整体式思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整体式思路)八、整体式思路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反复实践的问题。
在第二章《教材处理的艺术》的第一讲中,我们首先谈到的,就是教材的“整体处理”问题。
在本章前面的七讲中,简介了板块式、线索式、选点式、反复式、穿插式、迁移式六种教学思路的设计,这六种教学思路设计,也都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密切关联。
那么,为什么还要专门用一讲来介绍“整体式思路”呢?这是因为,“整体式思路”可以兼容前面的所有“思路”,它在创新设计上可以表现得更为生动活泼,更有魅力。
这是因为,“整体式思路”能直接用艺术的教学思路来表现人们反复强调的整体阅读教学,而如何进行整体阅读教学,仍是很多教师的迷惑之处。
这是因为,“整体式思路”是教学设计的一种“策略方法”,而前面的六种思路更多地表现为“具体方法”。
什么是“策略方法”呢?“策略方法”首先表现为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能指导、带动大面积的教学改革,让人们都来遵从并进行实践。
比如原来人们研究的“单元教学”,就是一种“策略方法”,它给人们“单元教学”的理念,指导着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现在,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不仅是进入了视野,而且得到了最为权威的支持和认定,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课标都明确地提到“整体”阅读教学的问题。
可以说,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是我们要非常注重的一种“策略方法”,它高于“具体方法”且能包容“具体方法”,因而更有研究价值。
它将从理念与方法上带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所以我们再用一讲来谈谈“整体式思路”的教学设计问题。
所谓“整体式思路”,就是从整体而不是从肢解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思路。
它着眼于在教学中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悟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研读课文,整体赏析课文;着眼于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死记硬背、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能非常有效地达到“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的教学要求。
余映潮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余映潮老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将介绍余映潮老师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
一、培养阅读兴趣余映潮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开展阅读俱乐部、朗读比赛、阅读评比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通过设置阅读目标,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引导他们有计划地阅读,树立阅读兴趣。
二、多种阅读形式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余映潮老师采用多种阅读形式,如课堂朗读、小组合作阅读、自主阅读等。
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理解文本内涵;自主阅读则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阅读材料余映潮老师精心选择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诗歌、科普读物等。
他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与他们经验相关的文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此外,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阅读,开展相关的学科拓展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阅读策略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文本,余映潮老师注重阅读策略的教学。
他引导学生掌握识记、推理、判断等阅读中常用的思维策略,如预测、提问、推测等。
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合理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五、激发思考与创造余映潮老师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和创造。
他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开展角色扮演、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评估与反馈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果,余映潮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他注重学生的阅读过程和阅读思考,而非只看结果。
通过积极的评估和反馈,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通过余映潮老师的小学阅读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在阅读中获得了乐趣,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设计为广大小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_之二_余映潮
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考试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比较容易考查,而对“情感与态度”不容易关注。
考试即使能考查“知识与能力”,但它所考查的对象也只是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能力构成中占极其细小的比重,很难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貌。
因此,考试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决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全部。
我们决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成绩来论学生的优劣,对学生的评价还要从思想品质、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特长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我们除了在微观上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以外,还要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质的评价。
二是把教学与考试错位。
过去教学围绕考试转,考试指挥教学转,考试就是方向灯,考试就是指挥棒。
其实,从本质上讲,考试只是教学检测的一种手段,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决不能把教学与考试本末倒置,使考试凌驾于教学之上;必须矫正自己的思维,让考试真正为教学服务,不能为考试而教学,而应该是为教学而考试。
为了真正达到“考试为教学服务,教学为开掘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的良性运作,我们必须在考试方法上、题型的设计上、设疑的角度上认真地研究与思考,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多学科地渗透整合,多项能力地组合链接。
这样,我们的考试评价才能真正符合“课改”的要求,才能真正促动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走进新课程是我们每一位实验教师肩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只有通过“改观念———清洗大脑,改教法———调整课堂,改学法———激活心智,改评价———服务导航”,我们的课程改革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演绎成学生人生旅途中最亮丽的风景。
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之二)◇湖北/余映潮 五、文言诗文的教学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
像所有文体的课文教学一样,文言诗文的教学需要我们研究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研究其个性问题。
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设计
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设计余映潮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教育家和教学设计师,他的阅读教学好课设计方法广受教育界的认可和推崇。
本文将探讨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设计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如何运用他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设计的特点余映潮的阅读教学好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通过创造性、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他强调了解学生的观点和兴趣,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背景。
二、余映潮阅读教学好课设计的优势1.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余映潮的阅读教学好课设计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
他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2.注重创新性教学余映潮的阅读教学好课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他倡导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3.注重启发性教学余映潮的阅读教学好课设计注重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他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三、如何运用余映潮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1.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通过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和资源,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开展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游戏、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提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水平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设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4.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分析文本结构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
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
实例分析
《羚羊木雕》 《秋魂》
3、难文浅教
所谓“难文”,有时是篇幅长、文字多的现
代文,有时是用语生僻、意思深奥的文言文, 有时是内容艰深的短课文;有时是看似优美 而连教师都似雾里看花的散文,有时是平白 如话而寓意难以琢磨的小说。总之,难以在 规定的课时中上完的或者难以让一定年龄层 次的学生理解的课文,就是阅读教学中的 “难文”。
扩读,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
式的艺术,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 度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 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就是由此及 彼,连类而及,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 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 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在一起 来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 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有规律 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 言。
操作技巧是将理读所得的“原始”材料根据一 定的标准加以分类。类读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由某 个角度直接切入教材的寻读活动,这时的操作技巧 是由某一个“点”出发,对同类进行粘连。 类读让教师把教材读“厚”,其目的是为了把 教材教“薄”。因为语言表达的规律、语言的精华 多从“类读”这种模式的积聚资料式的科学分析式 的阅读中产生。 善于类读的教师,往往是教学论文发表率较高 的教师。
1.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问,让同学们在自由地探求、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2.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既激发同学们探求的兴趣,又让同学们 在解决悬念之中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 3.就课文某个方面的内容,用规定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理解性 的说话活动,在众说纷纭之中完成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 4.要求对课文进行“概括”,进行“撮要”,进行“知识板块 集聚”,用这样的方法将学生引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5.用读一文写一文、读一文写几文的手段,牵动学生的思绪, 让他们的眼光在课文中逡巡,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再表达”达到对 课文的整体理解。 6.用多角度整体赏析的方法,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引入课文, 在欣赏课文不同角度的美点之中,对课文进行多角度的整体理解。 7.运用不同的调动手段,安排层次不同的教学问题,在逐层深 入之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理解课文,整体赏析课文。 8.用“探求”“发现”作为教学要求,用组织学生进行独立学 习、合作学习作为手段,在探寻、交流、讨论中整体理解课文。
余映潮 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针对余映潮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详细探讨,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
一、整体设计1. 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余映潮的作品风格和主题。
-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资源:- 余映潮的作品集。
- 教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习题和讲义。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阶段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与余映潮相关的短视频,展示他的作品及其影响等。
第二步:讲解阅读技巧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提问预测、关键词标记和段落摘要等。
学生通过实践和训练,逐渐掌握这些技巧,并可以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
第三步:阅读任务阅读任务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环节。
教师可以分发余映潮的一篇短篇小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
第四步:小组讨论与分享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情节、角色刻画和语言运用等。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篇短文重新创作、改编或朗读,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并接受同学和教师的评价。
这种展示和评价的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第六步:延伸阅读与拓展除了余映潮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文学作品,并引导他们探索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主题。
这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二、评估与反馈1. 评估方式:- 阅读理解题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来评估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 作品展示评估:通过对学生创作、改编或朗读的作品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再创作能力。
2. 反馈方式:- 口头反馈: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和作品展示过程中即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余映潮教学艺术手法
余映潮: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76)“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文课文在两千字左右、文言文课文在四五百字左右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弱势。
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
“长文短教”,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教材处理方式。
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较短的时间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二是取较少的内容教完篇幅较长的课文。
研究“长文短教”,有着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水平,二是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三是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四是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阅读探究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材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课文需要考虑“长文短教”的问题。
那么,“长文短教”需要哪些技术性的手段?教师要用心地精读课文,深读课文,多角度地研读课文,对教学内容进行提取、组合、提炼、选择。
不论什么样的“长文短教”,课始的阶段都应该有一个“文意整体把握”的教学环节,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长文短教”,由于“文长”,往往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问题没有来得及处理。
解决的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点有关内容的讲析,以求更好地对所需教学的内容进行覆盖。
“长文短教”讲究对教学内容的剪裁与选择。
或选取课文的某一个部位,如最精致的那一部分,最核心的那一部分,最难以理解的那一部分等;或确定某一个话题,以带动课文中“某个线条”内容的品读;或对某个知识点、能力点进行训练。
对此,我在《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有如下细化的阐释: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的角度来进行教材处理:1.紧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成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
余映潮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30课中,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9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长文,第三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8篇长文。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
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
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
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
但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
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1.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卸探獭?.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
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
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
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
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
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
浅谈余映潮的阅读教学艺术
浅谈余映潮的阅读教学艺术——拜师余映潮先生摘要:余映潮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创立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他全新的阅读教学艺术体系特别突出,充分展示了其教学艺术的魅力,对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与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教学设计很好地做到了创新,是值得我们反复探究与学习的。
关键词: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教学设计创新随着我国的语文教育迅速开展,随之出现了一大批的语文名师,比方小学的窦桂梅、李白坚等,中学的余映潮、程红兵、赵谦翔等人。
每个名师都在教学或研究中进展了相当大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具备一套教学模式。
本人在此选择了余映潮教师进展某些讨论与探究。
既然本文是谈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艺术,那么首先对余映潮先生进展一个简单的介绍:余映潮,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家国家级中学语文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
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
著述丰富,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1300余篇,出版了七本专著。
创立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
精彩的课堂教学受到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欢送。
余映潮教师有几个很重要的特色,板块式教学设计思路、“主问题〞提问设计以及诗意手法。
下面本人将从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三方面进展解读。
(一)板块式“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
这是一种群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构造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
1. 探究式教学:余映潮常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大量阅读:余映潮强调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崇学生大量阅读各种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任务驱动式教学:余映潮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4. 归纳总结式教学:余映潮注重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他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总结。
5. 情境教学:余映潮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境教学,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6. 强化性评价:余映潮强调强化性评价的重要性,他通过反馈和评价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二、提问设计的艺术“提问”或者“问题”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主要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
高质量的提问是教师研究教材与设计教学时思想的结晶,它们具有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上能够发挥出高质量的引领、激发、牵动作用。
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历来习惯于过多地提问,“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的课文阅读教学都充满“问答”,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内容过浅。
提问作为“弊病”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1.“步步为营”的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板书”设计靠近的阶梯。
2.“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绵延自己讲析的桥梁。
3.“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美感与激发力,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网络。
4.信口而来的“追问”在很多的时候窒息着课堂教学的气氛。
提问的繁杂细碎,成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研究提问艺术的意识,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下方面。
第一,要研究提问设计的丰富内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阅读教学新理念与新做法以蓬勃的生命力进入课堂教学,提问已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那种“问学生问题”的事儿。
提问设计的研究已经大大拓宽了“领域”,研究的视野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
综合起来讲,除了设计的手法之外,有如下一些重要内容需要我们进行关注:1、进行课堂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研究。
要研究怎样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欣赏的重要的提问。
如下面的提问就能够从整体上将学生深深引进课文:(1)《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
(2)《夏天也是好天气》这篇课文是怎样写夏天闷热的,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扣住标题写出了夏天的“好”?(3)《故乡》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
余映潮创新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创新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学设计在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余映潮老师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一、背景介绍余映潮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特的见解。
他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入多元化的素材和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得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阅读教学设计2.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余映潮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
他也鼓励学生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2 问题导向的阅读讨论余映潮注重提问技巧,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
他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情节、人物特点、主题等展开讨论,并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内涵和价值观。
2.3 创意阅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余映潮设计了一系列创意阅读任务。
例如,他会要求学生以某个故事的角色身份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或者要求学生改写故事结局,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力。
2.4 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余映潮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他常常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阅读和讨论,互相学习、启发。
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广度。
2.5 批判性阅读与评价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余映潮倡导学生针对阅读材料进行评价和批判性分析。
他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给予理性的辩论和解释,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三、教学效果与评价余映潮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鉴赏、思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心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四、结语余映潮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学范例。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余映潮)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作者:余映潮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080 更新时间:2009/3/24教学思路,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所酝酿、所设计的教学流程,即这节课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就像文章作者动笔之先所勾勒出的一个大致框架一样。
就阅读教学来说,我们用“思路”一词来概括对教学进行思考、进行安排的过程,也用它来分析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走向。
研究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帮助我们解决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无序”的问题;2.让我们懂得,对教师的评价,要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3.提醒我们不断地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4.促使我们对教学内容加强整合,从而简化教学头绪,突出教学重点;5.提高我们对课堂教学外在的形式之美和内在的细节之美的设计艺术和创新艺术。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学思路的安排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常说的“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就往往体现在这教学思路上。
由于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所以不管是从“科学”还是从“艺术”的角度,人们都可以从“思路”上体会到设计者的水平、风格、特色。
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中,教学思路设计的研究更加表现出其重要性。
课标要求我们应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探索,应进行“平等对话”式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应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并要求“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改革以讲析为主的教学,而代之以教学内容灵动、教学线条简洁、教学板块清晰、教学步骤明朗、学生活动充分的教学安排。
所以,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就成了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如下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板块式思路;线索式思路;选点式思路;反复式思路;穿插式思路;迁移式思路;整体式思路。
余映潮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
余映潮朗读教学的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朗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声音和语言的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设计艺术的精髓。
下面是一个设计艺术朗读教学的设计,总字数超过1200字。
设计艺术朗读教学的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设计艺术的美感和魅力。
2.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设计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4.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设计艺术概述和基本概念。
2.代表性设计艺术作品的朗读和讲解。
3.设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观看一些设计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
2.设计艺术概述和基本概念的朗读讲解让学生读出设计艺术的定义,并讲解设计艺术的基本概念,如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教师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基本要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代表性设计艺术作品的朗读和讲解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设计艺术作品,进行朗读和表达。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最能代表作品的核心信息进行朗读和表达。
5.设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朗读和讲解教师通过朗读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设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设计艺术作品,如日常用品、产品包装、广告海报等,进行朗读和讲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如何通过设计艺术的手法,提升生活的品质和美感。
6.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设计艺术作品的评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艺术作品,并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朗读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如觉得作品美观、有创意、符合人体工程学等,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建议和意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评价。
7.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设计艺术作品的朗读和讲解是否准确。
2.评价学生对设计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评价学生对设计艺术作品评价的深度和准确性。
余映潮老师阅读课堂教学艺术浅析
余映潮老师阅读课堂教学艺术浅析作者:袁卉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41期摘要:本文仅从“板块式教学思路”、“读写结合”和“主问题引领”三个方面粗略品评余映潮老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艺术。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思路”;“读写结合”;“主问题引领”引言: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说语文是一颗参天大树,那么阅读就是它的根!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大行其道之际,我们应该如何构建科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呢?余映潮老师用他独特的教学设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析余映潮老师的阅读课堂教学艺术。
一、“板块式教学思路”设计的新颖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讨论”中提问过多或讲析过多,整节课上下来,会感觉内容繁杂,时间冗长,课堂教学缺少节奏。
因此要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让课堂教学的步骤生动起来。
而由余老师首创的“板块式教学思路”,就使得整个教学思路简洁、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看看余老师在上《七颗钻石》这篇文章的设计思路:1、进入录音棚——让心情激荡(朗读)2、畅游智慧泉——让发现闪光(品析)3、来到创作室——让想象飞扬(表达)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精妙的语言无疑让我们感受到板块式教学设计所带来的美感。
板块式教学思路是余映潮老师的独创,也是其主流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清晰地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整堂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板块”与“板块”之间总是那样灵动,总是不见其“板”,板块式教学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是教学结构清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思路设计的诗意化。
再如,《我愿意是激流》的:“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整齐的句式,本身就像一首诗。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重要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四、课中活动的设计艺术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语文教师全部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一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践”一词出现了近30次,可见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强调。
对语文教学课中活动的设计,我们可重点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课中活动课中活动,指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进行有形式也有内容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操作演练。
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
我们应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阅读教学中的“课中活动”像一只美丽的万花筒,表现出丰富的艺术组合:1、从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有辅助性的课中活动,也有主体性的课中活动。
2、从训练的方法看,有常规性的课中活动,也有创造性的课中活动。
3、从课型的不同来看,有教读课文的课中活动,也有自读课文的课中活动。
4、从教学的手段看,有读、写、听、说等不同形式的课中活动。
5、从教学的目的看,有语言性活动、技能性活动、思维性活动、情感性活动、竞赛性活动等等。
6、从设计的形式看,有课中活动的形式,也有活动课的形式;有课文的阅读活动,也有生活或社会的活动;有班级活动,也有小组活动;有平实的活动,也有艺术性的活动等等。
语文教师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
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师的教材阅读,指的是对中学语文教科书的阅读,是对中学语文课文的阅读。
一般来说,从课堂阅读教学的角度出发,教材阅读应涉及如下层面的内容:全套特色,文体线条,单册内容,单元组合,单篇细节,知能训练,知识集纳,练习风格,量化指标,教学标高。
特殊地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
下面从对传统阅读方法进行创新的角度,介绍一个科学、实惠而又有一定创造性的阅读教材的方法系列,那就是:理读、类读、品读、扩读、巧读、助读。
一理读理读要求一个“细”字,它解决“进入课文”的问题,解决课文“精华是什么”的问题。
所谓理读,就是寻找式地读,清理式地读,整理式地读;就是细细地读,把落实基础知识、进行语言教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各个角落。
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地找寻,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以使做到教学时心中有底。
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对每一册教材,对每一学年的教材,对每一个学段的教材,也理应做这样的整理工作。
从理读的操作来看,理读有两个层面:一是专家阅读层面,是那些做教材分析工作的专家所进行的工作,他们用科学研究的思路,用理性分析的方法,编织出细致严密的教材分析提纲,对教材进行彻底的层次繁多的清理式阅读,对某一册教材的分析,甚至要细化到最长的课文有多少字、最短的课文有多少字、全册共有多少字的程度。
对于这样的理读,一般的教师不大可能去做,但可以从中看到一些理读的角度,学到一些整理、分析的方法。
二是教师阅读的层面,是教师为了理解教材、设计教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阅读整理工作。
它带有较为浓厚的教师个人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色彩,实用而不拘泥于某种模式,有一定的理性而又在阅读方向上显得灵活多姿。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课型设计的艺术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课型设计的艺术2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课型设计的艺术2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课型设计的艺术22.课型设计的艺术——自读课自读课,日常教学中开放、生动、活泼的最能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的课型。
与讲读课型一样,自读课型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的主流的课型。
它在教学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自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
自读课型与教读课型紧密相依,各司其责,相互配合,有机地协调着阅读课堂教学的课型变换。
设计、运用自读课型,其重要依据是由于不同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诸如阅读课文自读课文非基本篇目略读课文之类不需要进行比较细腻地讲析的课文。
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此类课文的比例占全部课文的30%一50%,在初中语文试修订本大纲中,曾要求教材中的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
因此,阅读教学中必然要使用自读课型。
但在日常教学中,自读课往往没有表现出本身的课型功能,自读课型有时被借用为讲读课,有时被变形为作业课,有时被淡化到没有教师的教学指导,其主要问题仍然是缺乏学生的各种充分有效的课堂活动,缺乏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与点拨,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所以,我们对自读课的性质、作用、设计技巧等还要继续加深体验,加强研究。
从新理念的角度看,所谓自读课,是教师少讲析或不讲析的课,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之主人的课,是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的情境的课,是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课,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课,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课,是学生进行自主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追求独特体验的课,是学生进行合作的、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是学生自主地组织学习活动,在论辩、讨论、创编、演读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喜悦的课,是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行学法实践的课,是提出学习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的课,是利用媒体手段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的课,是学生活动方式五彩缤纷的课……在这样的课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一般情况下,也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策划与参与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案设计的艺术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教案设计的艺术2四、“一课多案”的设计教案,课堂教学的蓝图。
好的教学方案,应该是一种创造,“一课多案”就是这样。
“一课多案”,指的是教师本人对一篇课文设计多种可运行的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没有进行过“一课多案”的探索,更谈不上有“一课多案”的设计习惯近年来人们已开始关注到这个方面的研究。
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上就开设有《教学设计ABC》这一个栏,其表现形式就是“一课三案”。
研究“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在现实的教改前景下,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其关键是它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艺术,养成教师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同时使教学更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教学智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设计、宏观构想的水平,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调控、应对、引导、撩拨、激励的微观操作水平,一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之中对教学内容恰到好处的处理。
“一课多案”的设计,能立体地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进行教学视点的变换、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教学角度的创新。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它表现出很大的牵引力,使得教师要关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1、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多维地表现课标对教学设计的新要求,如“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
2、教师要感悟诸如活动式、学长式、训练为主式、自学辅导式等有影响的教学实验与教学风格给自己以启示并进行实践与探索。
3、教师要注重对知名教育教学专家教学风格的前沿研究”,尽可能地吸收其新的美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教学设计手法。
4、教帅应在不同教学方案的对比施教中体味最优的设计角度和最好的课中活动方式,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设计水平。
5、教师要不断更新、调整教学设计的视点。
根据时代的进步与形势的正确发展,努力创新自己的阅读教学设计。
6、年轻的语文教师要追求变化,拓展思维,经受磨练,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素质,使自己有一些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艺术的学术背景。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并不要求语文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出几种详案,也并不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来进行“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
我们应当从教学科研的角度,从教学艺术的角度,从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角度来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表现形式:1、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详案。
2、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简案,乃至多种微型教案。
3、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详案,其他的为简案。
4、设计出几种教学方案,做到有一篇为主要方案,其他的为预备方案。
5、勾勒出多种教学设想,优化其中的一篇。
“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就某篇课文的教学,可以有如下思考角度:l、不同教学思路的“一课多案”。
2、不同教材处理的“一课多案”。
3、不同活动方式的“一课多案”。
4、不同教学手段的“一课多案”。
5、不同执行对象的“一课多案”。
下面是《散步》“一课两案”的教学设计。
教案一:设计角度:学生的语言学用活动。
课型设计:自读课。
课中活动:一读,二背,三写。
教学过程:l、学习内容之一:整体理解课文(理解一篇)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表现家庭生活、表现亲情的美文。
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一个句子介绍课文中的人物。
学生用不同的语言介绍课中的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指出: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然后用一个句子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如: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
教师完成板书:成熟的生命爱护幼小的生命善待衰老的生命责任…2、学习内容之二:品读记诵文段(记诵一节)导入:刚才我们说课文中写了景,写了情,写了事,写了意。
在写事之外,有两段文字十分重要,它们是……教师指导从不同角度品读下面两段文字: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学生自由背读这两段文字,老师对这两段文字“由实到虚”的结构略作讲析。
3.学习内容之三:学用文中句式(突破一点)导入:文章的情感,文章的情意,要靠作者的语言来表达。
这篇课文之所以人们觉得它“美”,就在于语言文字中渗透着“情”,在表“情”上,作者注意选用了精美的句式。
讲析:如比较句式: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如反复句式: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请同学们重点学习对称句式,如: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上面这些句子的特点有:第一,每个句了中都有一个分号,将句子分为明显的前后对称的两个部分,显得特别精练、精神,形式美观,是句式中的精品。
第二,这种句式讲究对称。
前后两个分句的音节和字数基本相等,不仅有一种格式之美,读起来传达出一种音乐美。
第三,它们除了用于记叙之外,还可以用于议论,用于写出精辟的警句、格言。
请同学们学用“对称句”,以“亲情”为话题,每人写几个这种形式的句子。
教案二:教学创意:对学生进行审美阅读的启蒙。
设计角度:学生的学法实践活动课中活动:品读文章,美点寻踪。
教材处理:联读课外美文《送小龟回家》。
教学过程: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导入:幸福的家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中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
进入《散步》的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
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同学们听读课文,感受体味文中的美。
同学们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再进行体味。
师生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2、品读课文,美点寻踪点拨: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
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等等内容。
教师举例说明对课文美点的寻踪: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
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美在文中对春景的生动描写;美在“小家伙”的话表现出儿子的天真可爱;美在生活的细节中表达出深爱的感情;美在文中表现出家庭的幸福、温馨;美在文章的语言:美在结尾段的最后一句话。
……3、迁移阅读,学法实践同学们轻读《送小龟回家》(作者:杨进):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
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
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
街上,流动着七色伞。
儿子在我怀中,小龟在儿子怀中,而妻,则依偎在我身旁。
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
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也不喝。
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
”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了城西的河边。
到了。
我们站在河岸。
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
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
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扩的脸。
他们在喝酒哩。
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
“小龟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
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
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
”儿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小龟放在河边,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
”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
我们耐心地等着。
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
水面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
儿子很兴奋地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我和妻相视一笑。
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
而妻,真的流泪了。
同学们进行自主的合作的学习,寻找《送小龟回家》中的美点:美在一把花伞下的温情的世界;美在微风、秋雨、夜色中的一片秋意;美在秋雨纷纷的夜晚表现出一种思家的氛围;美在对河上情景的描写;美在“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美在“水面上出现一圈美丽的涟漪”;美在儿子的欢呼;美在我的感动和妻子的流泪;美在故事的童话色彩;美在美丽的童心;美在爸爸妈妈理解孩子的童心;美在文中有一种思家之情、团聚之情;美在文章告诉我们从幼年起就应该培养孩子的善良……同学们进行课堂学习交流活动。
教师进行教学小结,总说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的角度。
如果要设计教案三,可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的建议,将《散步》与《三代》进行联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谈自己更喜欢哪篇文章。
如果要设计教案四,可以摘录语文报刊中对《散步》进行品析欣赏的文章片断,用“资料助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多角度品析。
五、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在教学艺术的海洋中,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永远是一片激荡美丽浪花的水域,奔涌的浪花永远不会平息。
可以说,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大多数内容,都与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有关,然而在即将结束全书的这一讲中,就此内容还可以再一次展开话题。
这是因为,在本章开始的时候说过,“教案,是从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的角度来表现时代教改意志的一种载体。
”试想,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果连教案的设计都不能进行创新,那么改革还有什么力度?所以,应该从表现新课程深度与广度的角度来看教学方案创新的问题,让教案成为落实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创新的真正载体。
在这个方面,没有更多的原则可言,也不必用大多的原则来限制教师的创新精神,总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
笔者认为,进行教学方案的创新,除了理念的更新之外,除了手法的变换之外,更应以思维创新为先行,用开放、灵活、深层的思维来引领教案设计的创新。
比如说,我们能不能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从下面一些角度来进行教案创新的思考与尝试:l、从学习与实践的角度编写“学案”。
2、为学生自主的阅读出“金点子”。
3、指导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
4、进行“师生对话型”语文教学新方案的设计。
5、从“实践活动课”的角度来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