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5楚大师登编钟浅说
曾侯乙编钟相关资料解读
曾侯乙墓编钟曾侯乙墓是公元前5世纪一位曾国国君的墓葬,墓主人叫“乙”。
所谓曾国,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根据性质明确的曾国青铜器推断,曾国存续于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之间。
1曾侯乙墓出土的楚王熊章镈有明确纪年,相当于公元前433年,属于战国早期偏晚。
2400年后,曾侯乙(公元前478—433年)墓内出土了许多无与伦比的瑰宝,那些瑰宝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由64件钟按音高秩序编排在一起的打击乐器。
曾侯乙编钟是迄今所知先秦时期件数最多的一套编钟,全套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
长架长748、高265厘米;短架长335、高273厘米。
上层分三组悬挂钮钟,中层分三组悬挂甬钟,下层则依长、短架分两组悬挂大甬钟。
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
最小钟通高20.4厘米,重2.4公斤,总重5000公斤。
编钟制作精良,全部用浑铸、分铸法铸成,并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
曾侯乙编钟每件钟均具备两个不同的音高,全套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
墓中还出土了用于演奏编钟的木槌和木棒。
这套编钟的钟及钟架、挂钩上共有3755字的铭文,内容为记录诸如音名、阶名、八度组等方面的乐律理论。
中国青铜钟的铭刻自商铙开始,整段成篇的钟铭最早见于西周钟,往往以单件铭和多件组合铭的方式,记录着祭祀、征伐、赏赐、册命、婚媾等事件,以彰显业绩和功勋,并明著后世。
在现知五百多件有铭文青铜钟里,绝大多数的铭文都与音乐无关。
如西周晚期南宫乎钟,甬部铭记:“司徒南宫乎作大林协钟。
兹钟名曰‘无射’”属于鲜见的实例。
曾侯乙编钟则出乎常规,其钟铭的内容除少量为记事之外,绝大多数是直接与编钟及其音乐相关的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并有钟声应证和诠注,还有同墓所出的磬铭互通互证。
这是一部声、文对应,文、文相合,内容丰富、金光闪烁的乐律经典,一部迄今仅见的先秦乐律专著。
其铭文的全部内容,在传世的文献中绝无仅有。
《曾侯乙墓》学界评价
《曾侯乙墓》学界评价
《曾侯乙墓》是一本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及音乐学家等多学科专家联合编写的关于先秦时期曾国的重要研究著作。
通过对曾侯乙墓的科学发掘及研究,揭示了当时楚国礼乐制度的丰富内涵,揭示了楚国音乐艺术与科技的伟大成就。
从该书中,我们了解到曾侯乙墓出土的大量文物,如编钟、琴、瑟、鼓、编磬、瑟等,其丰富的器物和系统深入的诠释,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曾国历史文化、礼乐制度以及音乐艺术的认识。
其中,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的“敬事天王”钟和信阳长台关2号墓出土的编钟是曾国乐器中的佼佼者,再次印证了楚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本书由多位专家联合撰写,其中包括湖北随州叶家山、文峰塔等曾国墓地中大量乐器的新发现者,充分体现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
这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曾国的历史文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和科技成就。
因此,《曾侯乙墓》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曾国的丰富知识和见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音乐艺术。
乐器学视域下曾侯乙墓乐器某些问题的阐释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李 虎:乐器学视域下曾侯乙墓乐器某些问题的阐释
65
分,可为四类,见表二:
表二音乐性能分类表
分类
节奏型乐器
旋律型乐器
节奏旋律兼备型乐器 校音器
特征
不能演奏旋律,在乐 有固定音高,能 既能演奏固定音高、 固定音高
队中起到规范节奏节 演奏旋律的乐音 旋律又能规范节奏节
拍的作用并通过体鸣 性乐器
拍且通过体鸣振动而
三、乐器的使用与组合形式
墓中出土的 125 件乐器的组合形式从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的“二重证据”视角审视可分 成:同类乐器的独奏、弹弦乐器组合、打击乐器组合、吹打乐器组合和吹弹乐器组合。
1、同类乐器独奏 编钟的独奏。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音乐性能最完备的编悬“金”类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李 虎:乐器学视域下曾侯乙墓乐器某些问题的阐释
6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3
振动而发音
发音
乐器名称 建鼓、有柄鼓、扁鼓、 十弦琴、二十五 编钟、编磬
均钟
悬鼓
弦瑟、篪、排箫 、
笙
出土件数 4 件
23 件
97 件
1件
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乐器的性能与功用: 1、节奏型乐器:不能演奏旋律,通过体鸣振动而发音,在乐队中起到规范节奏节拍控 制行乐速度等作用。墓中出土的“革”类乐器——鼓,一共有 4 件,墓中室出土有建鼓、有 柄鼓和扁鼓,墓东室出土有悬鼓。 2、旋律型乐器:有固定音高,能演奏旋律的乐音性乐器。墓中属于旋律型乐器的有“丝” 类乐器——十弦琴 1 张、二十五弦瑟 12 张;“竹”类乐器——篪 2 件、排箫 2 件;“匏”类 乐器——笙 6 件。 3、节奏旋律兼备型:既能演奏固定音高、旋律又能规范节奏节拍且通过体鸣振动而发 音的“金”类乐器——编钟 65 件;“石”类乐器——编磬 32 件。 4、校音器:“丝”类乐器——均钟 1 件。 以乐器的礼乐功能分类来看,墓中室及墓东室皆有乐器出土,中室出土乐器有:编钟 65 件(纽钟 19 件、甬钟 45 件、楚惠王赠镈 1 件)、编磬 32 件、鼓 3 件、瑟 7 件、笙 4 件、 排箫 2 件、篪 2 件,总共 115 件;东室出土乐器有:鼓 1 件、十弦琴 1 件、瑟 5 件、均钟 1 件、笙 2 件,总共 10 件。 曾侯乙墓的中室出土的乐器组合是以钟、磬乐悬领衔的“金石之乐”,应该是用于典礼、 宴享贵宾等礼仪性的场合;墓东室出土的乐器组合是以笙、瑟领衔的“丝竹之乐”在娱乐性 方面要求较多的“房中乐”。这种同一墓葬既有“金石之乐”又有“丝竹之乐”的乐队编制, 也许能窥探出从“金石之乐”的辉煌逐步走向“丝竹之乐”崛起的蛛丝马迹?
介绍曾侯乙编钟作文
介绍曾侯乙编钟作文
《曾侯乙编钟》
嘿,今儿个来给你讲讲那超厉害的曾侯乙编钟!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宝贝。
我记得有一次去博物馆,专门去看这曾侯乙编钟。
刚一走进那个展厅啊,就感觉进入了一个特别神秘的地方。
然后就看到了那巨大的编钟摆在那儿,就好像它们在等着我去发现它们的秘密一样。
我凑到跟前,仔细地打量起来。
那编钟一个个的可真大啊,上面还有各种精美的纹路呢。
我就想啊,在那么久之前,古人是怎么造出这么牛的东西来的呢,这得花费多少心思和力气呀。
我仿佛能看到当时的工匠们在那精心雕琢、打磨的场景,他们一定是带着无比的热爱和认真在做这件事。
然后我还注意到了编钟下面的架子,也是做得特别精致,和编钟搭配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
我就站在那,盯着编钟看了好久,想象着它当年奏响时是多么的震撼人心。
这曾侯乙编钟啊,它不仅仅是一堆青铜器,它更是古代文明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
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们对过去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真希望能穿越回去听听它奏响的美妙声音啊!
总之呢,曾侯乙编钟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欣赏。
好了,不说了,我还得再去回味回味呢!。
编钟研学报告
曾侯乙编钟——中国古代乐器之“瑰宝”内容摘要:曾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堪称“国之瑰宝”。
本文主要从结构、铭文、声音、工艺和价值等方而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还介绍了编钟的主人。
——曾侯乙。
本文最后谈到作者学习曾侯乙编钟示的感想、以及通过对曾侯乙编钟的学习。
给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小带來的影响。
关键词。
曾侯乙曾侯乙编钟价值感受一、曾侯乙曾侯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掘推定。
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
,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
现有文献资料鲜见其生平记载。
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播鼓墩、考古工作者对其墓葬。
后来证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青铜器等文物。
出土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工。
从橱惠王送给他的一件青铜钩上的三十一字铭文看。
曾侯乙死于公元询433年或稍晚、通过对英尸骸的碳14测定。
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 年到公元前400年Z间,他死时年龄在42 一45岁Z间。
综合考察其他材料。
曾侯乙应当生于公元前475年或稍晚。
约在公元前463年前后成为诸侯王、在位约三十年。
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也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
参考文献,郭漠若主编的《中国史稿》这位姓乙的诸侯墓葬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经测量、墓葬东西K20 米、南北宽16.5米。
据《湖北省随播鼓墩一号墓、即曾侯乙墓,调查勘播鼓墩一号墓、即曾侯乙墓,调查勘探与发展工作大事记要》记载。
“我国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木椁墓、比马王堆一号墓大6倍,比江陵风凰山168号墓大14倍,这种构筑在岩石上的岩坑竖穴。
在南方述是第一次发现”。
墓类的乐器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在他巨人的坟慕里专门有一个墓室,东室,陪葬着乐器,这些乐器有。
琴、筝、五弦各﹣件,瑟五件、笙一件。
【音画】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之声
【音画】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之声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之声——湖北编钟乐团战国早期编钟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1978年的夏季,在湖北随县(随州市)西北约3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一座战国早期的曾国国王曾侯乙的墓葬。
出土各类文物7000余件。
其中最珍贵的是124件各种乐器,计有巨型编钟一套65件,编磐一套32件,排萧2件,竹簧笙5件,横吹竹笛2件,建鼓一面,短柄双面鼓两面,悬鼓一面,10弦琴1件,25弦琴12张,5弦乐器1张。
曾侯乙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l件镈钟,共65件。
总重量达2500公斤。
按型制的不同。
全部编钟以大小和音高编成8组。
悬挂在钢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
钟上均篆书铭文,共2800余字,全面地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我国在乐律学上所达到的高度。
铭文内容除“曾侯乙乍(作)時(持)” 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上层19件钟铭文较少,一般仅标注音名,中下层的45件钟则不仅有标音铭文,而且有较长的乐律铭文,共计乐律名称53个。
其中有35个是过去不知道的。
将标音铭文与实际测音对照证明,编钟音律准确。
每个钟都能奏出两个乐音,其基调属现代“C大调”,总音域包括5个8度。
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备,全部音域的基本骨干是五声、六声以至七声的音阶结构。
这套编钟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音乐性能仍然很好,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变化音较完备。
古今中外乐曲均能演奏,用来伴唱,效果亦佳,令人叫绝。
曾侯乙编钟的钟架为钢木结构,由两列三层漆绘木质横梁,联结成曲尺形,全长10.79米,高2.73米。
横梁两端装饰有浮雕及透雕龙纹或花瓣形纹饰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3个佩剑铜人。
分别用头、手顶托,并通过横梁的方孔以子母榫牢固衔接。
在中部各有一铜柱,承托横梁以加固。
全套钟架由254个构件组成,可以拆卸,设计精巧,历经2000多年,出土时仍矗立如故。
这套编钟还反映了战国初期青铜冶铸业的生产技术。
钟体内外很少出现铸造缺陷,形制精确,因此保持了音律的准确。
关于曾侯乙编钟的描写
《神奇的曾侯乙编钟》嘿,咱今天来聊聊那超级厉害的曾侯乙编钟。
这曾侯乙编钟啊,那可是老有派头啦!咱先说说它的模样。
这编钟长得那叫一个壮观。
一大套钟挂在那儿,有大有小,整整齐齐的。
那大钟啊,就像个威武的大将军,个头老大了,看着就很有气势。
小钟呢,就像一群机灵的小兵,小巧可爱。
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军团。
再说说它的颜色。
那编钟的颜色古铜色的,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就好像是岁月给它穿上了一件特别的外衣,让它看起来更加神秘。
这颜色可不是一般的漂亮,它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宝贝。
然后咱讲讲它的声音。
哇哦,那声音可真是太绝啦!敲一下,那声音清脆悦耳,就像天籁之音。
高音的时候,就像小鸟在唱歌,清脆动听;低音的时候,就像大象在走路,低沉有力。
这声音能传得老远老远呢,感觉整个世界都能听到它的美妙旋律。
这曾侯乙编钟可不是一般的乐器哦。
它是古代人的智慧结晶。
在那个时候,能做出这么厉害的编钟,那可真是了不起。
想想看,那些工匠们得多用心,多有本事啊。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这么神奇的音乐宝贝。
而且啊,这编钟还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呢。
他们用编钟来演奏音乐,庆祝节日,或者举行重要的仪式。
这编钟就像是一个时光机器,带我们回到了古代,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欢乐和庄严。
咱现在看到这曾侯乙编钟,心里那叫一个佩服。
这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得好好保护着。
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美丽和神奇,听听它的美妙声音。
总之啊,曾侯乙编钟就是个超级棒的宝贝。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
嘿嘿。
子犯编钟铭文西之六师试解
子犯編鐘銘文“西之六師”試解趙曉龍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自張光遠先生在臺北《故宮文物月刊》發表了子犯編鐘的著錄情況後,引起了學界的激烈討論。
子犯編鐘共有銘文132字,銘文內容涉及到著名的城濮之戰有關,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本文僅對其中頗有爭議的“西之六師”問題試作以探討。
現綜合各家意見,先將銘文釋寫如下(隸定皆用寬式):唯王五月初吉丁未,子犯佑晉公左右,來複其邦。
諸楚荊不聽命于王所,子犯及晉公率西之六師博(搏)伐楚荊,孔休大功,楚荊喪厥師,滅厥禹(渠)。
子犯佑晉公左右,燮諸侯,俾朝王,克奠王位。
王易(賜)子犯輅車、四馬、衣、裳、帶、市、佩。
諸侯羞元金於子犯之所,用為和鐘九堵,孔淑且碩,乃和且鳴,用燕用寧,用享用孝,用祈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樂。
鐘銘“西之六師”試解學界關於“西之六師”的理解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觀點:一、認為“西之六師”是周王六師;[1]二、認為“西之六師”是晉國三軍和秦齊宋的軍隊;[2]三、認為“西之六師”是晉國軍隊[3]持第一種觀點的學者忽略了子犯編鐘的時代。
周王室的軍隊在西周文獻和銘文中常叫做“西六師”、“西之六師”,卻不見於東周銘文。
從文獻來看,東周王室的軍隊經常稱為“王師”。
由於王室衰微,每當王室發生內戰或受到外敵威脅時,就會向諸侯求救。
從《左傳》桓公五年周鄭交戰看來,王師只湊成中軍,規模應該不是很大,而且戰鬥力弱。
從《左傳》、《國語·晉語四》、《史記·晉世家》的記載來看,城濮之戰王師並沒有參戰。
持第二種觀點的學者顯然是受到《春秋》僖公二十八經文“夏四月己巳,晉侯、齊師、宋師、秦師及楚人戰於城濮,楚師敗績”的誤導,雖然湊足了六軍的之數。
但這裏經文與傳文記載互相矛盾,童書業先生在《春秋左傳研究》城濮之戰與晉文霸業條業已辯明,得出結論:“城濮之戰晉以自己七百乘獨當楚(包括申息)陳蔡三國聯軍,以寡勝眾。
晉方之宋、齊、秦,楚方之鄭、許,皆未參戰也。
”[4]可見經文不足為憑,故此說不能成立。
论宋代安陆出土“曾侯钟”之乐律标铭
论宋代安陆出土“曾侯钟”之乐律标铭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其钟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音律理论,也体现了当时如青铜编钟这般宏大的打击乐器可以旋宫转调的实际情形;通过对钟铭的研究,还由此涉及了一个历史悬案:宋代湖北安陆出土的2件“曾侯之钟”(或作“楚王禽章钟”)的铭文阐释。
笔者以为,对“曾侯之钟”上乐律标铭的解释,尚未因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而到“豁然冰释”的地步。
本文拟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曾侯之钟”的历史著录宋代湖北安陆出土的2件“曾侯之钟”,在当时的金石学著作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与王厚之的《钟鼎款识》中均有摹本。
(一)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的著录据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所载,当时在湖北的安陆出土的编钟有两件,即书中的“曾侯钟一”和“曾侯钟二”。
其中,(1)“曾侯钟一”条下,薛氏按:《古器物铭》云:政和三年,获于鄂州嘉鱼县以献,字画奇怪。
铭文云楚公下一字不可辨,必其名也。
自作按:楚自周成王时封熊绎以子男田居楚。
至熊渠立其三子为王,后复去其王号。
至熊通始自立为楚武王,则是楚未尝称公。
此钟不知何人所作,终要之,为楚武王之前器无疑也!曾侯钟一,方城范氏下为该钟两面的铭文。
其一面为:隹(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旃,楚王含(熊)章乍(作)曾侯乙宗彝,寞之于西殇,其永峙(持)用享。
文与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楚王镩铭文大同,不仅文字一字不差,字体与写法也基本一致。
“曾侯钟一”的另一面铭文为:穆商商(2)《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所载“曾侯钟二”条下,也为该钟两面的铭文。
其一面为“曾侯钟一”一面之记事铭文之后半部:乍(作)曾侯乙宗彝,寞之于西鸦,其永峙(持)用享。
“曾侯钟二”另一面之铭文为乐律内容:卜羽反宫反文末薛氏按云:右二钟,前一器藏方城范氏,皆得之于安陆。
《古器物铭》云:隹(唯)王五十六祀,楚王韵章。
按:楚唯惠王在位五十七年,又其名为章。
然则此钟为惠王作无疑也!方是时,王室衰弱,六国争雄。
楚风楚韵-拳拳匠心,复原铸制曾侯乙编钟记
楚风楚韵?拳拳匠心,复原铸制曾侯乙编钟记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擂鼓墩的曾侯乙编钟轰动全国、震惊世界。
这套编钟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于3层钟架之上。
钟体遍饰精致华美的蟠龙纹浮雕,每口编钟和钟架上还刻有乐律铭文。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音律最齐全的一套编钟,铸造精美、气势恢弘,堪称稀世珍宝。
1984年9月,在音乐科研和铸造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以曾侯乙编钟为母范的复制件终于面世。
这是我国传统铸造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不仅解决了编钟文物的妥善保护与使用演奏之间的矛盾,而且推动了我国民族乐器与民族音乐文化的复兴,为中华礼乐文化的传承与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古韻悠悠越千年走进湖北省博物馆编钟音乐厅,聆听曾侯乙编钟演奏的楚乐,那古韵悠悠的编钟之声,穿越千年时空,如天籁之音,久久回荡。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礼乐重器,是皇室贵族举行祭礼、宴饮时使用的青铜礼乐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庶民百姓是享受不到的。
曾侯乙编钟成功复制后,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了编钟乐团,以全套65件编钟为核心,辅以磬、瑟、埙、笙、建鼓、排箫等多种古代乐器,将两千多年前的宫廷乐舞盛况再现于今天的艺术舞台,向世人展示出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风貌。
能容纳400多人的编钟音乐厅内,座无虚席。
千载绝响在大厅里回荡,悠悠古韵拨动着观众的心弦,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古老的金石之乐使人们沉浸在美好的艺术享受和跨越时空的遐想之中。
模具设计制作。
曾侯乙编钟复原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由于先秦时期的政治原因以及科技工艺水平的局限,在编钟的编排序列、音律体系、冶金铸造和工艺美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与先秦编钟设计者原有的构思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在成功复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编钟复原研制工作。
复制文物,即是做旧如旧、仿残如残,最大程度地恢复或接近文物的原貌。
六年级叙事作文:编钟神韵_800字
编钟神韵_800字做为曾侯乙编钟故里的随州人,对于编钟一直充满好奇和神往。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以它独有的外形、恢弘的气势、绝美的音韵,吸引了全世界探寻的目光。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参观了坐落在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原址附近的随州博物馆新馆,亲眼目睹了编钟的神韵。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造,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1978年在我们随州发掘的曾侯乙编钟,是目前为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音域最广、音律最全、保存最完整的一套。
它以精湛的青铜工艺、“一钟二音三度音程”的绝妙设计、珍贵的乐律铭文,成为我国文物考古史、音乐史、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它的出土将中国音乐史提前了400多年。
(摘自史料)我们参观的是一套高仿真编钟(真正的曾侯乙编钟现存放于湖北省博物馆),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听导游讲,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再现。
这套仿真编钟共六十五件,总重量达2.5吨。
钟架全长10.79米,高2.73米,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着。
总重量达3500千克,分为上中下三层。
第一次见到编钟我心中万分惊喜。
编钟的神秘、盛气凌人的气势,让人不能不为之迷恋。
用木槌敲击,能感觉到它音色绝美、音质醇厚,而且高音昂扬,低音浑厚。
导游小姐给我们讲,编钟的表现力很丰富,比现代钢琴仅少最低和最高两个音阶,不仅可以演奏动听的古代乐曲,还能演奏中外现代流行音乐。
当亲耳聆听琴师现场演奏的一曲《春江花月夜》,更是觉得意蕴悠长,美妙绝伦,仿佛有一种神秘的穿透力,带我进入几千年前,使我不得不惊。
曾侯乙编钟ppt课件
作为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曾侯乙编钟的音乐传承对于理解古代音乐、乐器和乐理具有重要意义。
编钟的音乐传承与演奏
曾侯乙编钟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进步。
文化符号
编钟是王权、礼乐制度的象征,代表了当时社会等级的划分和权力结构。
象征意义
编钟的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
与礼乐制度的关系
曾侯乙编钟旅游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加强宣传力度
02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加大对曾侯乙编钟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
增加互动体验项目
03
在博物馆内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曾侯乙编钟的艺术欣赏
06
音乐性能
曾侯乙编钟具有出色的音乐性能,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能够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曾侯乙编钟的结构与组成
曾侯乙编钟的历史背景
02
1
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
2
3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乐器,如编钟、古琴、瑟等,它们在音乐演奏和创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也十分发达,如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现过程
揭示了春秋时期音乐文化的发达程度,为研究古代音乐、礼乐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现意义
发现过程与意义
结构特点
这套编钟分为三层悬挂,钟体上分别铸有楚惠王、楚武王等人的铭文,证实了这套编钟是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礼物
组成情况
曾侯乙编钟共有65件,其中钮钟21件,甬钟33件,鎛钟11件,按大小依次分为三层悬挂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24《编钟》课件5 语文S版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
钟青铜的特性是受敲击时能发出洪亮的声音。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 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 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 铜时代。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 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 时最先进的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 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 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二者的附 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形成了具 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青铜器文化体系。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而曾侯乙编钟里,铜、锡、前的含量达到 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 已经对合金成分与乐钟性能的关系有精确的 认识,正因为如此,铸出的钟才音色优美, 经久耐用。
楚大师登编钟浅说
楚大師登編鐘淺說(首發)日月上海博物館近年徵集了一套楚大師編鐘,共有九件,整理者已經對其做了很好的研究1。
我們讀後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茲參照各鐘銘文先寫出新釋文:隹(唯)王正月初吉庚午,楚大師登辥2(乂)3=(慎,慎)(淑)4(溫)龔(恭),武于戎工(功),用其吉金,自乍(作)鈴鐘。
龢鳴(且)(皇/煌),用宴用喜5,用樂庶侯6,及我父(兄),既(溫)既記(忌),余保辥7(乂)楚王,偯(殷)叚(嘏)屖=(遲遲),萬年毋改(已),子=(子子)孫=(孫孫)永寶鼓之。
整理者在“喜”、“侯”後面沒有加逗,在後面加了逗。
從該銘文多四字句以及韻讀來看,宜在“喜”、“侯”後面加逗,而在後面不宜加逗。
龔、工、鐘,東部;、、王,陽部,乃“東”、“陽”合韻8。
侯,侯部,與東部龔、工、鐘押韻。
喜、記、改、之,之部;屖,脂部,可以看作“之”、“脂”合韻。
辥(乂)(慎)辥,王國維先生認為其就是文獻中的“乂”、“艾”之本字9,訓為治。
從以前的金文資料看,辥後面的受事賓語通常是較具體的對象,如晉姜鼎(《集成》105.2826)“辥(乂)我萬民”,何尊(《集成》11.6014)“自之(辥,乂)民”,叔父卣(《集成》10.5428-5429)“敬辥(乂)乃身”,作冊封鬲(《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2期)“諫(辥乂)四或”,逑11盤(《文物》2003年第六期)“諫辥(乂)四方”。
而此銘辥(乂)後面接的是抽象的動詞“慎”,辭例奇特。
也許辥(乂)後面的“慎”不是作它的賓語,而是作它的補語。
《左傳·襄公三年》記楚將鄧廖侵吳之事,說明楚國士大夫中有鄧姓。
或說此鐘登讀為鄧,辥(乂)(慎)是人名,則“楚大師登(鄧)辥(乂)”是“國名+職官名+姓+名”的結構。
如此說屬實,則該鐘當稱為“楚大師鄧乂慎鐘”。
慎下有重文符號,作、、等形。
陳劍先生在《說慎》一文中認為郭店簡中的“”、“”、“”、“”都來源於西周金文中的“”與“”,同時也指出“”發展爲“”和“”,在字形演變上暫時缺乏中間環節12。
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的观
爱藏网()征购旧纸币,邮票,金银币,大炮筒,连体钞,纪念币等藏品
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的观望度
有人知道"编钟"是什么吗?我刚一看见这两个字的时候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从字面上可以知道,他是乐器,因为有钟这个字。
其实在网上就可以查到,古代科学不先进所以乐器也也显得笨拙。
在古代的电视剧里我们也应该看过这个乐器,在这个"编钟"的外形上有着精美的图案,在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是最受关注的。
这组编钟是非常大的,估计是发明最大的一组吧。
古代的科技虽然不发达但是人们还是很聪明的。
编钟和现在的钢琴是很相似的。
就是因为编钟的发明提现了当时人们聪明伶俐的头脑智慧,所以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才会受到追捧,以为在我国"编钟"是象征着权威和等级的,是有代表的。
虽然"编钟"是古时候人们发明的,但是他的音质却非常好听。
历史记载曾侯乙编钟曾经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这套邮票和大熊猫一样属于国宝,这枚邮票很有古朴感,艺术欣赏性十足。
在古时候各个地方都有钟,为什么只有在我国的钟才可以被制造成乐器呢。
主要区别是,我国的是扁扁的圆而不是正规的圆,所以才可以敲打出不同的美妙生音,这一点也是使T122M曾侯乙编钟小型张收到仰望的原因。
每个都想收藏精品,收藏少之又少的东西,很难找到的东西,有着特殊代表和含义的。
所以对于曾侯乙邮票就很抢手了。
他具备了很多符合收藏者投资的条件。
(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来源爱藏网。
)。
楚王酓章钟商穆试解
楚王酓章钟“商商穆”试解方建军天津音乐学院1978年发掘的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编钟一架65件,其中有一件楚王酓章为曾侯乙所作的镈钟,钲间纪事铭文如下(用通行字依原行款写出):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作器者楚王酓章即楚惠王,作器时间为楚惠王五十六年,即公元前433年1。
与楚王酓章镈同铭的编钟,北宋时在湖北安陆曾出土过两件,最早著录于宋代薛尚功的《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但只有编钟的铭文摹本,缺少铭文和纹饰拓本,也没有编钟的图形。
这两件楚王酓章钟,其中一件纪事铭文与曾侯乙墓所出楚王酓章镈完全相同,唯行款有异,铭文末尾尚有“商商穆”三字(图一)2。
另一件钟的纪事铭文为“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系全铭的后半。
此钟铭文的末尾又另起一行,直排书写“少羽反、宫反”五字。
图一楚王酓章钟铭文摹本薛书之后,宋代仍有其他金石学著作收录这两件楚王酓章钟,其中以王厚之的《钟鼎款识》所录最可参考。
此书收录具“商商穆”铭文的一件钟,并增印了这件钟的铭文和纹饰拓本(图二)3。
由拓本看出,“商商”二字分别位于此钟正鼓部花纹的上、下居中处,“穆”字则在编钟的右侧鼓部。
另一件钟的“少羽反”和“宫反”,虽无铭文和纹饰拓本,但据曾侯乙编钟标音铭文通例,应分别铸写于编钟的正鼓部和右侧鼓部。
图二楚王酓章钟铭文和纹饰拓本曾侯乙编钟出土之后,宋代所出楚王酓章钟再度引发学者的讨论。
目前,各家对于铭文“少羽反”和“宫反”的解释基本一致,即“羽”、“宫”分别为编钟正、侧鼓音的阶名,其音程关系为小三度。
“少”指高音区,“反”乃高八度之意。
但是,对于“商商穆”的理解则仁智互见,异说纷呈。
杨树达先生认为,“穆”应为变徵4;黄翔鹏先生认为,“穆商商”为楚国穆钟律(音高位置在bB)的商调之商5;李纯一先生认为,“商”、“穆”为编钟的正、侧鼓音,音程关系为大三度6;吴钊先生认为,“穆”应为“变徵”,“商”、“穆”二音为大三度音程7;曾宪通先生认为,“穆商商”应为“穆音商”,“即曾国穆音律之商音”8;王德埙先生认为,“商商”应为商音之上方大三度(#F),“穆”为“商商”的上方大三度(#A或bB)9;王子初先生认为,“穆”应为“穆钟之徵”,其音高位置为F,“商”、“穆”二音为小三度关系10。
楚王钟器主新探
隹 ( 惟 ) 王正月初吉 ,丁亥 ,楚 王 自 乍 定此钟的年代范围在公元前 678~前 600 年之间 ,
(作) 铃钟 ,其聿 (律) 其言 (音) [7 ] 。
曾考虑可能是楚王堵敖即熊 ( 艰) 之钟 。现在看
关于此钟的器Βιβλιοθήκη ,旧有七说 :来 ,年代似得稍早 ,也可能还要晚一点 ……我们认
检《史记 ·楚世家》文王“十三年卒 ,子熊 立 ,是为庄敖 。”《 ( 十二诸侯年表》作“堵敖”,索隐 作“杜敖”。) 集解引《史记音隐》云“ ,古 字 。”据 《说文》 “ ”从“堇”“ , 艮”声 。甲骨文作 :
[ 1 ] 张亚初 《: 论楚公家钟和楚公逆 的年代》《, 江汉考古》 1984 年 4 期 。
二 文字结构
子婴次 、王子申盏盂 、王子午鼎 、王孙遗者钟等
在进行文字比较之前 ,首先要弄清江仲 南 是其代表作品 。江仲 南钟虽属春秋中期偏早器 ,
钟的年代 。郭沫若云“江以楚穆王商臣三年 (前 623 然已见此风之端倪 。
年) 灭于楚 。此江 、楚尚通婚姻 ,自在亡国之前 。成
楚王 钟字体虽不及西周晚期楚铭文那么酣
按 ,楚王 钟铭文器主“ ”字以形体分析从
·楚世家》楚悼王名疑[10 ] 。
“页”“ , 今”声 ,明确无疑 。成王说改字为释 ,实不足
三 、共王说 (前 590~前 559 年) 。陈梦家云“楚 据 。郭沫若早已驳之 。悼王说以字形而论 “ , 类”与
王 ,余释为楚恭王 。今 、咸古音同”[11 ] 。周法高 “ ”相混 ,典籍并无故实 ;以器形而论 ,将此钟归
第 36 页 。 [ 7 ] 吴 生《: 吉金文录》2 卷 10 。
明 596 本从“堇”“ , ”( 鼓字初文) 声 。籀文作“ ”,
文物201501--楚公编钟及有关问题_高西省
楚公编钟及有关问题高西省(洛阳博物馆研究员)西周楚公编钟,据现有资料看,仅发现楚公逆、楚公两位楚国国君铸造的编钟。
楚公逆钟在宋代就有发现,著录于《钟鼎款识》,原书虽称为镈,但学者们已指出其为一件甬钟[1]。
另一次重要发现为1993年山西北赵晋侯墓地晋穆侯墓(M64)出土的一套楚公逆编钟[2]。
楚公钟目前仅见5件,其中3件收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1件下落不明,1件收藏于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楚公编钟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组合及纹样极富特色。
由于宋代著录的楚公逆钟未见图像,现又不知身在何处,故本文就晋穆侯墓出土的楚公逆编钟、现藏的楚公编钟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当之处,请同仁指教。
一楚公编钟的形制、纹样及组合特征楚公钟目前可见的资料共5件,其中4件出土地点不明,现有3件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1件下落不明[3];另外1件为1998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召陈村,现藏于宝鸡市周原博物馆[4]。
除一件形体不明外,现藏这四件甬钟的形体、造型均属于典型的周式风格。
体呈合瓦形,干旋齐备,平舞,两铣尖侈,于微弧,三十六二层台枚,体腔内有调音槽,钲、篆间均以粗凸棱线为界。
各钟铭文大意相同,但字数不同。
明显的区别在于局部纹样的不同,据其纹样差异可分为3式。
Ⅰ式2件。
均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其特点为:小环形干,旋上饰细阳线纹,舞部饰四组阴线卷云纹,篆间饰阴线云纹,正鼓部饰两组相对规整的阴线云纹,右鼓部饰有昂首翘尾的小鸟纹。
钲部均铸有完全相同的铭文“楚公自作宝大林钟孙孙子子其永宝”16字。
一件通高53.2厘米,重25.6千克;另一件通高36.7厘米,重10千克(图一、二)。
这两件甬钟与西周晚期同类甬钟风格几乎完全相同,唯其旋上的细阳线纹几乎不见于关中地区西周晚期甬钟,右鼓部昂首翘尾的小鸟纹与关中地区的小鸟纹也明显不同。
Ⅱ式1件。
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与Ⅰ式明显不同的是,其篆间饰斜角回首龙纹,右鼓部饰大象纹。
这种特有的纹样在关中地区西周编钟中是前所未见的,显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大師登編鐘淺說(首發)日月/SrcShow.asp?Src_ID=707上海博物館近年徵集了一套楚大師編鐘,共有九件,整理者已經對其做了很好的研究1。
我們讀後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茲參照各鐘銘文先寫出新釋文:隹(唯)王正月初吉庚午,楚大師登辥2(乂)3=(慎,慎)(淑)4(溫)龔(恭),武于戎工(功),用其吉金,自乍(作)鈴鐘。
龢鳴(且)(皇/煌),用宴用喜5,用樂庶侯6,及我父(兄),既(溫)既記(忌),余保辥7(乂)楚王,偯(殷)叚(嘏)屖=(遲遲),萬年毋改(已),子=(子子)孫=(孫孫)永寶鼓之。
整理者在“喜”、“侯”後面沒有加逗,在後面加了逗。
從該銘文多四字句以及韻讀來看,宜在“喜”、“侯”後面加逗,而在後面不宜加逗。
龔、工、鐘,東部;、、王,陽部,乃“東”、“陽”合韻8。
侯,侯部,與東部龔、工、鐘押韻。
喜、記、改、之,之部;屖,脂部,可以看作“之”、“脂”合韻。
辥(乂)(慎)辥,王國維先生認為其就是文獻中的“乂”、“艾”之本字9,訓為治。
從以前的金文資料看,辥後面的受事賓語通常是較具體的對象,如晉姜鼎(《集成》105.2826)“辥(乂)我萬民”,何尊(《集成》11.6014)“自之(辥,乂)民”,叔父卣(《集成》10.5428-5429)“敬辥(乂)乃身”,作冊封鬲(《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2期)“諫(辥乂)四或”,逑11盤(《文物》2003年第六期)“諫辥(乂)四方”。
而此銘辥(乂)後面接的是抽象的動詞“慎”,辭例奇特。
也許辥(乂)後面的“慎”不是作它的賓語,而是作它的補語。
《左傳·襄公三年》記楚將鄧廖侵吳之事,說明楚國士大夫中有鄧姓。
或說此鐘登讀為鄧,辥(乂)(慎)是人名,則“楚大師登(鄧)辥(乂)”是“國名+職官名+姓+名”的結構。
如此說屬實,則該鐘當稱為“楚大師鄧乂慎鐘”。
慎下有重文符號,作、、等形。
陳劍先生在《說慎》一文中認為郭店簡中的“”、“”、“”、“”都來源於西周金文中的“”與“”,同時也指出“”發展爲“”和“”,在字形演變上暫時缺乏中間環節12。
即金文中“慎厥德”等“慎”字通常从“斦”,而未見有寫作“幺”的。
整理者認為楚大師登編鐘上的紋飾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青銅鐘上流行的樣式,其時代應該在春秋早期。
該編鐘各個慎字兼从“幺”,正好可以作為金文中的“”等形演變為郭店簡中“”等形的中間環節。
字,整理者釋為裻,讀為“獨”,認為“裻”即“慎獨”。
從字形上看,釋“”為“裻”是可以的,但讀“裻”為“獨”不可從。
裻,端母覺部,獨,定母屋部,兩者語音上有一定距離。
並且和金文中从“弔”聲字的用字習慣也不相符合。
金文和典籍中多見“淑慎”的說法,大克鼎(《集成》5.2836)“(淑)慎厥德”,《詩經·大雅·抑》“淑慎爾止”,《儀禮·士冠禮》“淑慎爾德”。
“”从“弔”聲,也可以讀為“淑”,“(慎)(淑)”即“淑慎”之倒。
龢鳴(且)(皇/煌)正如整理者所說,詞例為金文首見。
《毛詩·周頌·有瞽》“喤喤厥聲,肅雝龢鳴”可以與“龢鳴(且)”對讀。
徐王子旃13(《集成》1.182)、沇兒鐘(《集成》1.203)、許子镈(《集成》1.154)、王孫遺者鐘(《集成》1.261)、王孫誥編鐘(《近出》1.60-85)均有“元鳴孔皇14”。
表面上看,“龢鳴”和“元鳴”結構應該一致,其實仔細分析,它們的構成方式有很大差別。
金文中有元子、元女、元孫、元日、元年,這些都屬於定中式偏正結構。
而元用、元武、元鳴,這些都屬於狀中式偏正結構。
也就是說金文中“元”幾乎都是修飾其後的中心語,“龢鳴”的構成方式與“元鳴”不一樣,“龢”不是修飾“鳴”的。
子犯編鐘(《近出》1.10-24)“孔淑且碩,乃龢且鳴,用宴用寧,用享用孝”,很明顯,這四個短語內部之間應該是一種并列關係或聯合關係,也就是“龢”與“鳴”應當是并列關係。
同樣,“龢鳴(且)(皇/煌)”中“龢”與“鳴”也應當是并列關係而非修飾關係15。
既(溫)既記整理者認為該句其義未解。
“既(溫)既記(忌)”之“(溫)”和本銘前面出現過的“(溫)龔(恭)”之“(溫)”意思相同。
王孫誥編鐘(《近出》1.60-85)“(溫)龔(恭)㝬(胡,舒)(遲),(畏)(忌)=(翼翼)”,王子午鼎(《集成》5.2811)亦作“(溫)龔(恭)㝬(胡,舒)屖(遲),(畏)(忌)=(翼翼)”。
兩者在相鄰的兩句中都涉及到“溫”和“忌”,這可以證明把“既既記”讀成“既(溫)既記(忌)”是可行的。
此外邾公牼鐘(《集成》1.149)、邾公華鐘(《集成》1.245)、陳簋蓋(《集成》8.4190)都有“畢恭畏忌”,其義和“溫恭畏忌”相近,這也可作為“溫”和“忌”兩者能連用的旁證。
保辥(乂)楚王金文中保、辥通常單用,“保辥”連用也數見。
如大克鼎(《集成》5.2836)“保辥周邦”、晉公盆(《集成》16.10342)“保辥王國”、()簋蓋(《集成》7.4076)“保辥()國”,但其後對象皆為方國。
楚大師編鐘“保辥”後面接人,此文例金文首見,《尚書·康誥》“用保乂民”後面也接人,與“保辥(乂)楚王”同。
偯叚屖=屖,整理者缺釋。
其實該字在第一鐘上比較清楚,作“”,除去左下重文號後,餘下部分可分析為从“辛”从“”16,乃屖異體。
屖=讀為遲遲,叚讀為嘏17,金文習見。
哀,影母微部;殷,影母文部,兩者可以陰陽對轉。
文獻中依與哀通、衣與殷通18,則偯有可能讀為殷。
殷有盛、大一類的意思,“偯叚”即“殷嘏”,也就是大福之義。
偯或可以讀為影母脂部的“伊”,《詩經·周頌·我將》有“伊嘏文王”,“偯叚”則讀為“伊嘏”。
但“伊嘏”之“伊”是一個虛字,似乎和其所在的銘文位置不合。
遲遲,《廣雅·釋訓》:“長也。
”《詩·小雅·采微》“行道遲遲”之“遲遲”,毛傳:“長遠也。
19”“偯叚屖=,萬年毋改(已)”就是“大福長久,萬年也不要停止”之義。
本銘有幾處辭例很特別,如辥(乂)(慎)、偯叚屖=20。
並且“偯”字也不好解釋,我們對“偯”字讀“殷”并沒有太多把握。
至於“偯”字如何具體落實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009、01、05初稿2009、02、23改1周亞:《楚大師登編鐘及相關問題的認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11期,第146頁—167頁,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0月。
整理者指出除第五鐘外均鑄有銘文,而第五鐘兩側鼓部及鉦部均有經過刮磨的痕跡,該鐘原先也應有銘文。
各鐘銘文內容基本相同,只是大鐘內容完整,小鐘內容有所節選。
下文引整理者之說均出自此文,不再注明。
2此字第四鐘銘文不从月,其它各鐘銘文从月。
3參看陳劍:《說慎》,《簡帛研究二00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又載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39頁-53頁,綫裝書局,2007年4月。
4字,劉啓益先生以為是“溫”之本字。
參氏著《釋》,1989年殷墟甲骨文發現90周年國際討論會論文(河南安陽),又《試說甲骨文中的字》,《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劉桓先生認為字應釋為“囚()”。
參氏著《釋》,《殷契新釋》174-180頁,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
劉釗先生認為即“”所從之“囚”,後分化出“”。
參氏著《釋慍》,《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479-480頁,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又載氏著《古文字考釋叢稿》第149-156頁,岳麓書社,2005年7月。
5“龢鳴(且)(皇/煌)”已經換用了主語,承前句的賓語而省略。
則“用宴用喜”等句的主語承後“余”而省。
6整理者說“庶侯”之“庶”和“諸”通假,“庶侯”即“諸侯”。
我們認為“庶”和“諸”通假不太符合用字習慣,但“庶”和“諸”音義相近,“庶侯”之義確實相當“諸侯”。
第六鐘“”字,整理者認為是“侯”衍文,不準確。
應該是書寫者在寫“侯”字時涉前面的“”底部而形成的誤字,所以在“”後面又寫了個正確的“侯”加以更正。
7和“登”後面的辥比較,此字形有所省略,从月从“”之變體“辛”。
8朱德熙先生在《壽縣出土楚器銘文研究》之“剛帀考”一節中認為“東陽二部通轉是古代楚方言的特徵”。
見氏著《朱德熙文集》第五卷第11頁,商務印書館,1999年。
關於東陽合韻是楚方言的特點,很多學者都提到過。
可詳參劉釗、葉玉英:《利用古文字資料的上古音分期分域研究述評》,《古漢語研究》第14頁,2008年第2期。
也有學者認為“上古東陽合韻可能不限於楚方言”。
參孟蓬生:《“牪”疑》,簡帛網,2007年9月22日。
9王國維:《觀堂集林》第279頁,中華書局,1959年。
10本文《集成》指《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指《近出殷周金文集錄》。
11此字之釋參看陳劍:《據郭店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2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又載氏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第20頁-38頁,綫裝書局,2007年4月。
12同注釋313或認為从同。
14許子镈、王孫遺者鐘兩者作皝,王孫誥編鐘作諻。
15但文獻中有些“龢鳴”是偏正關係。
與金文“龢鳴”是并列關係不同。
16叔弓鐘(《集成》1.272-285)也有从“辛”从“夷”字古文“”之“屖"字,舊多誤釋為“辟”。
參李家浩:《齊國文字中的“遂”》,《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第49-5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17《詩經》雖見“昭假遲遲”,但與本銘語境不合,則叚似不能讀為“假”。
18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486頁,齊魯書社,1997。
19“行道遲遲”之“遲遲”主要指空間而言,本銘之“遲遲”主要指時間而言。
20蔡偉先生提示筆者“偯叚=”可能讀為“威儀遲遲”。
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2月26日本文發佈日期為2009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