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

合集下载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中国文学渊源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中国文学渊源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中国文学渊源发布时间:2021-11-08T07:39:56.02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2期作者:刘梦玲[导读] 夏目漱石人生历程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学以及文化评析的逐步深入研究路径,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学渊源比比皆是,因此,夏目漱石的思想通过对中国文学的品读鉴赏也衍生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倾向。

刘梦玲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安庆市 246011摘要:夏目漱石人生历程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无不渗透着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学以及文化评析的逐步深入研究路径,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学渊源比比皆是,因此,夏目漱石的思想通过对中国文学的品读鉴赏也衍生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倾向。

关键词:夏目漱石;汉学修养;自我观;文学观;矛盾观一、自我观——自我本位、“则天去私”(一)生活经历夏目漱石出生于日本一个社会地位极高的“名主”家庭,不过好景不长,日本在其出生的第二年便废除了“名主”制度,家境每况愈下,实力猛然跌落谷底。

作为家里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遂被送去严原家当养子,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严原家经济条件不好,养父外遇,养父母感情不和,时常争吵,因养父工作的原因又经常搬家,不久后养父母离婚,夏目又被送回亲生父母身边,但因为夏目漱石比哥哥姐姐年纪小太多,经常感到孤独、彷徨、忧郁,幼年时期的辗转不定、童年时期与原生家庭的关系疏离给小夏目漱石带来的创伤让人动容,一度精神萎靡。

(二)汉诗研习夏目漱石混合了英国绅士的幽默与江户的洒脱,《草枕》是夏目漱石创作的中篇散文体小说,作品讲述的是青年画家为找寻“非人情”逃避现实世界,远离城市隐居山林而经历的一段旅程。

夏目漱石以自己所喜好之诗为例,对自己所追求的“非人情”作了以下定义:“我所喜好的诗并不是那种鼓舞世间人情的东西,而是放弃俗念(即使是暂时的也好),能用远离尘世的心境而咏出来的诗。

”这种诗并不是夏目漱石凭空想象之物,而是现实存在的,符合作者所想的便是中国汉诗。

浅析夏目漱石的心

浅析夏目漱石的心

浅析夏目漱石的心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备受赞誉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教育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着对人性、心理以及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浅析夏目漱石的心,探究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一、内省之心夏目漱石的作品常常以内省之心为基础,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独白的描写,展现出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心理世界。

比如在《我是猫》中,主人公猫屋敷文治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反思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猫的口吻揭示出现实中的虚伪和荒谬。

而在《坊っちゃん》一书中,主人公小坂祐治则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剖析,以及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出对日本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二、孤独之心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孤独之心。

他通过塑造孤独的主人公以及描绘他们内心的孤独和痛苦,表达出对现代社会的忧虑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在《心》一书中,主人公河合正则是一个在矛盾与孤独中挣扎的现代人形象。

他常常感到与人的隔阂,对现实中的虚伪感到无可奈何。

这种内心的孤独不仅是主人公的体验,也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

三、矛盾之心夏目漱石笔下的角色常常是矛盾的。

他们内心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追求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在《三四郎》中,主人公市之介迷茫于自己的未来选择,既渴望成为一名作家,又感到现实所迫需要追求金钱和地位。

这种矛盾之心既是人性的普遍现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对于读者来说能够产生共鸣。

四、悲剧之心夏目漱石的作品中时常弥漫着悲剧的氛围。

他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绘,展现出生活的残酷以及人性的悲哀。

在《明暗》中,主人公隆史的父母离异、祖母过世、父亲再婚,以及和继母的矛盾破裂,使得他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他的经历所展示的个人悲剧也揭示出了日本当时社会的缺陷与问题。

总之,夏目漱石在其作品中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种种复杂情感和思想。

他通过对内省之心、孤独之心、矛盾之心以及悲剧之心的描写,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内心的丰富与复杂,以及社会与现实对人的影响。

夏目漱石的文学伦理学

夏目漱石的文学伦理学

夏目漱石的文学伦理学作者:谭艳红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6期摘要:夏目漱石的《文学论》作为一部博大精深、体系严整、新意迭出的文学理论著作,对文学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也做出了独特的思考与回答,可以说形成了夏目漱石独特的文学伦理学。

关于文学的知识伦理,漱石提出过文艺的四种理想,这些理想旨归“如何生存为好”;关于文学中“人的伦理”,《文学论》阐述漱石在东/西方伦理、家/国伦理中如何冲突与选择;提出“道德是一种情绪”,认为“道德情绪”具有感性与复杂性,同时辨析文学鉴赏能否去除“道德成分”,分析读者的道德水准与作品的社会意义的关系。

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文学论》予以解读与阐发,对于夏目漱石文艺思想的理解,对于丰富与深化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建设,都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夏目漱石;文学伦理学;《文学论》;知识伦理;道德成分作者简介:谭艳红,文学博士,华侨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E-mai:****************;福建泉州 361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FJ2017B070 )中图分类号:I31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6-0128-10国内研究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学者屈指可数。

1998年何少贤《日本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与研究《文学论》和《文学评论》的著作。

2010年林少阳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夏目漱石《文学论》中“文”与“势”的概念。

2015年孟庆枢著文《夏目漱石文学理论再认识的价值与重新“发现”——以〈文学论〉为中心》着力从整体上探讨夏目漱石“以对抗西欧中心,追求独立文化身份的姿态,拒斥西方近代设定的‘文学’概念,以回归东方原典的思考,以‘文’的范式构想建立跨越东西的新文论”。

2016年王向远出版《文学论》的最新译本夏目漱石:《文学论》,王向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

关于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

关于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

关于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论文关键词:知识分子;文明批评;利己主义论文摘要:为了使从事夏目漱石文学的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漱石文学的主题思想,针对漱石的文学作品,采取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我是猫》等作品揭露了日本明治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痛苦,剖析了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利己主义。

分析结果表明:《我是猫》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

0引言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1867—1916)的《我是猫》不仅在日本文坛享有盛誉,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蜚声海外。

该小说于1905年1月至1906年8月连载于俳句杂志《杜鹃》上。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处女作,也是他全部创作中最杰出的小说。

目前国内学者就其创作手法、全篇洋溢的社会批判精神以及幽默讽刺的艺术特色等方面多有研究,但极少见与夏目漱石文学关系的论述,以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研究“盲点”。

本文拟从作品的主人公、对近代社会的批判及人的利己主义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1知识分子的世界夏目漱石发表的作品的主要人物都是知识分子。

《我是猫》虽然是由一只被拟人化的猫担任叙述者与评论者,但主要描写的是明治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

主人公珍野苦沙弥是一所中学的英语教师。

他是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知识分子,有时自相矛盾。

他教了多年英语,却常常写一些带有语法错误的句子。

他兴趣爱好广泛,“有时醉心于弓箭,学唱谣曲,有时还吱吱嘎嘎地拉小提琴。

然而遗憾的是,样样都稀松平常”。

另一位主人公牧山迷亭是个思想敏捷、善于辞令、才华出众的美学家。

他性情开朗,在生活中是个惯于说谎吹牛,玩世不恭的人。

如他要在庙里紫薇花开到花谢之间创作一部美学概论的谎言,吞吃面条的喜剧表演等等,正是上述性格的具体表现。

水岛寒月是一位研究“吊劲的力学”的年轻理学士,同时也是一名诗剧作家。

越智东风是写新诗的诗人,他和寒月一样同属年轻的一代。

《三四郎》的主人公小川三四郎是明治中期正在成长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

他是一名充满幻想的东京帝国大学的大学生,离开偏僻的乡村独身来到东京求学。

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
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是一篇充满着温度的传记文学,从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得出他的个性和世界观。

夏目漱石提出的“个人主义”是他的主张的核心内容,他坚持“首先它是拥有个人保护的道德权力,再说快乐是实现自由的最终目标”的理念。

在文中,他力主保护自由和尊重个人的权利,他认为存在着“最强大的不可逾越的境界”,这里涉及到了自己的信仰、尊重利益或理念,这是自由追求的基础。

同时,他强调了容忍和信仰,他主张“只有宽容和尊重他人,不是以动手来解决问题”。

他认为,必须建立一种让人们可以安全拥有个人权利的机制,这也是他的“宽容主义”构想的核心。

夏目漱石的“我的个人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他作为个人主义核心思想的强烈需求,他预言了它在现代世界中的重要意义。

夏目漱石提出的“个人主义”在当今社会仍被重视,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在今天,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被认为是一种道德和信仰,是实现个人目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理念。

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

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

I SS N 100928976CN 2221322/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卷第1期J.Changchun I nst .Tech .(Soc .Sci .Edi .),2010,Vol .11,No .1 32/381052107试论夏目漱石文学的基石收稿日期:2009-10-12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XQJR009)作者简介:孙苏平(1982—),女(汉),湖南祁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日本文学。

孙苏平(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摘 要:介绍了夏目漱石青少年时期接受汉学教育情况;结合他一生的创作来探讨中国文学对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贯穿夏目漱石作品的是一种入世的、重实际的、侧重于道德与伦理的文学观,这种经世济民、劝善惩恶的文学观与中国文学的思想根源———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学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基石。

关键词:漱石文学;中国文学;基石;儒家思想中图分类号:I 313.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976(2010)0120105203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与森鸥外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两座高峰,他的作品以及他本人对日本近代文学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夏目漱石是位大器晚成的作家,明治38年(1905)发表处女作《我是猫》时已经时年38岁。

他真正从事创作的时间只有短暂的12年,可就是在这段短暂而宝贵的艺术生涯中发表了《虞美人草》、《哥儿》、《三四郎》、《从此以后》、《门》、《行人》、《过了春分时节》、《心》、《道草》、《明暗》等中、长篇小说和《文学论》、《文学评论》两部文学理论著作。

此外还留下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诗歌、评论、讲演稿、书信、日记、小品文等。

夏目漱石早年接受过东方正统文化的教育,汉学造诣颇深。

后来考入东京大学英语专业学习英语,精通英国文学,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是一位同时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作家。

夏目漱石门读后感

夏目漱石门读后感

夏目漱石门读后感
夏目漱石啊,那可是文学界的一位大佬。

读他的书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再看他其他的作品,总能感觉到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笔下的人物就像是从生活里直接抓出来的,有优点,有缺点,不是那种完美的、假大空的形象。

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故事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

他好像有一种魔力,能把那些微妙的人际关系、复杂的情感纠葛都给摊在你面前。

我觉得夏目漱石就像是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生,不过他不是在给身体开刀,而是在剖析人的灵魂。

他把那些我们平时不愿意面对或者没察觉到的东西,一层一层地剥开给我们看。

读他的书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有点难受,因为他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或者周围人的那些不怎么美好的一面。

但是呢,又会觉得特别过瘾,就像是在闷热的天气里突然吹到了一阵凉风。

读夏目漱石的书,就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冒险。

你不知道他下一页会把你带到哪个思想的角落,但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让你有新的感悟,像是发现了一个隐藏在心底的小秘密一样。

他可真是个文学上的奇人,让我这个读者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本文从漱石的生平经历和作品中反映出的个人主义思想两个方面来探讨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一、漱石的生平经历1. 漱石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2. 漱石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演变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态度二、作品中反映的个人主义思想4. 个人放弃与社会价值的冲突5. 对死亡、爱情等问题的看法6.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自省7. 个人自由与自律的平衡8. 对传统道德和宗教的解构和重建9. 个人主义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实际上,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贯穿于他的一生和所有的作品中。

他反对束缚个人的传统道德与规则,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由创造。

而他深刻的对社会和人性的洞察和批判,又是其个人主义思想的根源和基础。

因此,探究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文学成就,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

1. 漱石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夏目漱石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的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母亲则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女性。

他从小就被父母的教育影响,读了大量的书籍和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个人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漱石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演变夏目漱石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主义的声音。

从他早期的小说到后来的小说、散文和日记,都可以看出他的个人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和深入。

3. 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态度夏目漱石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思考社会问题,对社会现状和人性的冲突进行探求和反思。

他不满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无道,对社会问题持批判态度。

4. 个人放弃与社会价值的冲突夏目漱石在文学作品中经常探索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他认为个人的自由和创造力是至高无上的,而社会价值则常常代替了个人价值。

他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5. 对死亡、爱情等问题的看法夏目漱石在作品中经常探讨生命意义的问题。

夏目漱石的作品

夏目漱石的作品

夏目漱石的作品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被视为日本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对于社会、人性以及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从夏目漱石的作品种类、主题以及风格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首先,夏目漱石的作品可以分为小说、随笔和翻译等多个类型。

小说是他最为擅长的领域,他的代表作包括《我是猫》、《三四郎》、《虚无的十字架》等。

这些小说通过对于日本社会现象、人性矛盾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想象力和对于现实的不同层面的思考。

随笔方面,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包括《吾輩は猫である》和《坊っちゃん》等,这些作品更多地关注了个人生活和思想的表达。

此外,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夏目漱石对于西方文化和文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将一些西方名著引入到日本读者的视野之中。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主题。

夏目漱石的作品主题复杂多样,与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人性和自我意识以及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他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于个人内心的揣摩,展现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夏目漱石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关系,特别是家庭、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与冲突。

他探讨了家庭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改变,以及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认同等问题。

夏目漱石的作品还反映了他对于日本社会现象的关切。

他通过对于教育、爱国主义、帝国主义和家族制度等话题的探索,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制度的弊端。

他通过对于现实社会的观察和对于人性的思索,呈现了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社会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的抒发。

在文学风格方面,夏目漱石以清新、富有幽默感和细腻的写作风格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和独特的语言组织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动的形象和绚丽的色彩。

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塑造人物的能力,让他的作品显得更加真实和引人入胜。

在文学史上,夏目漱石的作品也被称为“漱石文学”,他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日本,也渗透到了世界范围。

《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十三:夏目漱石

《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十三:夏目漱石

《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十三:夏目漱石日本文学之十三:夏目漱石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现代前期文学史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原名金之助,漱石是他的号,出生于江户(东京)一个没落官僚家庭。

他少年求学,深受汉文化的陶冶,1881年14岁时曾在东京二松学舍学习汉文。

1888年夏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

其间曾写了不少汉文诗歌,收入其《木屑录》一书里。

1893年,夏目漱石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曾从事了7 年教育工作。

1900年,他又被官派到英国伦敦留学,专攻英国文学。

其间他体会到了英国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对其' 金钱万能' 感到十分厌恶,对所谓的' 西洋文明' 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

所以,他对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斯威夫特、奥斯汀、梅瑞狄斯等人的作品非常喜欢。

另外,他还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收入他后来编成的《文学评论》(1908)和《文学论》(1907)两部专著中。

他在英国两年多的留学生活,对他世界观与文艺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1903年,夏目漱石学成回国,在东京帝国大学任教,并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1905年在《杜宇》杂志上发表《我是猫》第一章,得到好评,于是将其写成长篇小说,出版后在文坛引起极大反响,他也成为全国知名作家。

1907年,夏目漱石辞去教职,成为《朝日新闻》的特聘作家,他后来创作的10多部长篇小说就都先在《朝日新闻》连载。

1910年,夏目漱石由于不满时政,加之身患重病、爱女夭折,逐渐产生了悲观厌世情绪。

如他的汉文五言诗' 大风鸣万木,山雨摇高楼,病骨棱如剑,一灯青欲愁'。

就抒发了这种思想感情。

不过就在此时,他对社会仍持一种批判态度,曾点名批评高级官员,并拒绝官方授予的博士称号。

1916年12月9 日因病去世,享年49岁。

夏目漱石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一生创作了10多部长篇小说和大批中短篇小说,2500句俳句,208 首汉诗,以及大量的书信、日记、散文、评论、讲演稿、回忆录等。

夏目漱石的文学理念

夏目漱石的文学理念

夏目漱石的文学理念
夏目漱石的文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目的和文学类型的理解上。

他主张文学应该以“自己本位”为出发点,以追求“美、善、庄严”为理想。

“自己本位”的思想,究其根源,仍然是以东方儒家思想为基础的,西洋的思想观念、西方哲学的介入,只是为他选择人生道路、构筑文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方法。

夏目漱石一开始就讲明,他的这种“自己本位”不是那种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而是一种具备公平与正义的发展自我个性的道路。

同时,夏目漱石也十分看重以求真为目的的“挥真文学”,并认为这种文学理念是以“自己本位”为出发点来构造的。

总的来说,夏目漱石的文学理念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但同时又追求真实和美的文学理念。

对夏目漱石的评价

对夏目漱石的评价

对夏目漱石的评价
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深刻的心理洞察和精细的文学技巧而著称。

以下是对夏目漱石的评价:
1. 文学成就:夏目漱石的文学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充满了创新,他的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翻译及长篇小说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影响。

2. 心理洞察:夏目漱石的作品常常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对于人类的情感、欲望、焦虑和孤独等方面的描写十分细腻。

他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3. 批判精神: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尤其是对于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他通过作品表达出对这些制度的反感和不满。

4. 文化底蕴:夏目漱石的作品也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精髓,他对自然、人生、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5. 个人魅力:夏目漱石个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谦虚、正直、廉洁自律,他的言行举止都展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的风范。

总之,夏目漱石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高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普遍经验和情感,对于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学背后的故事:作家的生平

文学背后的故事:作家的生平

文学背后的故事:作家的生平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与灵感的结晶,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读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个出色的作品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家的生平。

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个人经验对于作品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

本文将以几位著名作家的生平故事为例,探索文学背后的故事。

一、夏目漱石:命运轨迹中的矛盾与挣扎夏目漱石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小说作品充满了现实主义风格。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夏目漱石的生平经历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武士家庭,面临着家族的压力和社会的变革。

在求学过程中,他经历了身份认同的困惑和辗转的求学之路。

这些个人经历和挣扎最终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成为他作品中独特的“漱石风格”。

例如,小说《坊っちゃん》中,主人公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和家族的期望,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使其内心不安和挣扎。

二、弗朗茨·卡夫卡:意识流中的绝望与困境弗朗茨·卡夫卡是20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主题而著称。

然而,他的生平经历充满了绝望与困境。

卡夫卡是一个犹太裔德国作家,生活在一个动荡和压抑的时期。

他在职业上遭受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生活不得志。

这些困境直接影响了他的作品,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卡夫卡主义”。

例如,小说《变形记》通过主人公葛雷格尔的变形和家庭关系的扭曲,揭示了卡夫卡内心深处的绝望和无助。

三、雨果:政治与浪漫主义的交织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巨人,他的作品融合了政治与浪漫主义的元素。

然而,他的生平经历与政治抗争息息相关。

雨果是一个积极参与政治运动的作家,他持有进步和自由的理念,反对社会不公和专制政权。

在流亡期间,他面临严厉的审查和政治威胁,但这并没有阻碍他的创作热情。

他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戏剧《诺曼底的人》等,都融入了他对政治事件的关注和浪漫主义的理念。

四、村上春树:追求个人自由与心灵探索村上春树是当代日本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叙事风格独特而闻名。

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which is basic to the formation of his literary view.It Was in the heyday of naturalism
that Natsume-souseki found his way into the literary circle.Pretty unsatisfied with the
总之,夏目漱石的作品充满智慧,道德观念强烈,入世而不媚俗,具有深刻 的思想性。他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出发,对人类、社会和未来进行认真的思考,这 种思考至今仍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认识价值,也形成了夏目漱石小说区别于其 他日本作家的重要特点。 关键词:夏目漱石;小说;文学观;思想内涵;人物形象;叙事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literary creation,Natsume-souseki stuck to his own ideas and lofty sentiments,rather
than drift诵th the mainstream.Furthermore.he is reputed.for the sharpness of his
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姓名:李光贞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高文汉
20061110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夏目漱石是大器晚成的作家,约三十八岁时再现了Et本明治维新后文明社会的丑恶,细 致地剖析了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反映出他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对精神家园、
ABSTRACT
Natsume-souscki did not establish his fame as a writer until he Was thi啊-eight.

举例说明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

举例说明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

举例说明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创作生涯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举例说明。

首先,夏目漱石的早期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评论,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我是猫》。

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只名叫“我”的猫对人类社会的观察和嘲讽,揭露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种种弊端,展现了夏目漱石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

其次,夏目漱石在其创作生涯中涉及了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他既擅长写实主义小说,如《三四郎》,又尝试了象征主义和内心独白的写作手法,如《心》。

这种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使他成为了日本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也与其对西方文学的研究和借鉴密切相关。

他曾经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如俄国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同时也受到了欧美文学的影响,这些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灵感。

最后,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也与其在文学评论和批评方面的成就密切相关。

他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文学评论作品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夏目漱石的创作生涯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他的作品涉及了多个领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试论夏目漱石_我的个人主义_汇总

试论夏目漱石_我的个人主义_汇总

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洛阳外国语学院李先瑞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

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

1914年(大正三年 11月25日, 夏目漱石以《我的个人主义》为题, 在学习院辅仁会上进行了讲演, 在此讲演中夏目漱石就自己“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实质进行了剖析。

通过阅读该文,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当今的角度对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重新审视, 下面是对漱石“个人主义”思想的具体分析。

一、漱石“个人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提起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就必然要联想到近代日本的文明开化, 因为漱石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明治维新后, 日本对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 不仅学到了其精华部分, 也吸收了其糟粕部分。

在这种大环境下, 漱石以其独特的思考警醒世人不要无条件地模仿西方, 并提出了自己的近代文明开化观。

他在著名的讲演《现代日本之开化》中就对日本近代化的模式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西方的开化是内发性的, 而日本的开化是外发性的”①, 内发性即自发性, 而“外发性”是指由于外部强加的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的开化形式。

西方的文明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日本的近代文明则是跳过来的。

日本在短时间内就全盘吸收了西方通过几个世纪才构筑起来的文明, 于是就出现了只从表面上机械地模仿西方而不求实效的现象, 因此, 漱石说道:“现代日本的开化, 一言以蔽之, 可以归结为表面上跑的开化”②。

漱石对日本吸收西方文化并不持反对态度, 但是他认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应该以己为中心, 对西方随声附和的态度在吸收外来文化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反映在文学作品方面, 其早期作品主要针对日本在进行文明开化之时出现的弊端进行了抨击, 特别对于滥用金钱和权利的拜金主义俗物进行了冷嘲热讽。

例如在其处女作《我是猫》中就对爆发户金田之流进行了讽刺与挖苦。

他的中期作品大都以写实的手法, 阐明了人若要忠实于自己的个性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就必须与日本近代社会的旧秩序、旧观念以及市侩道德相冲突。

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_愤怒的夏目漱石

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_愤怒的夏目漱石

2003年5月M ay.2003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Journal of T ianjin F oreign S tudies University第10卷第3期V ol.10N o.3收稿日期:2003-03-10作者简介:吕兴师(1957-),男,副教授,研究方向:日本文学论日本近现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前期创作———愤怒的夏目漱石吕兴师(丹东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辽宁丹东118000)摘 要:1904年至1908年是日本文学家夏目漱石从事专业创作的前期。

在此期间,他重视文学的伦理性,创作态度极为严肃,他发扬江户文学的“劝善惩恶”的传统,坚持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

《我是猫》、《哥儿》等一系列富于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是前期代表作。

他批判明治初年的所谓“文明开化”,揭露明治时代黑暗的教育制度,把锋芒直指混合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血液的明治社会。

其创作风格迥异于风靡当时文坛的自然主义流派,形成了前期“愤怒的漱石”的形象。

关键词:夏目漱石;愤怒;前期创作Abstract :The earlier period when Natsume ,a Japanese writer ,w orked as a professional writer was from 1904to 1980.During that period ,Natsume paid attention to the ethics of literature.He developed the literary tra 2dition of encouraging the g ood and punishing the evil ,and insisted on a civilized and s ocial criticism.He wrote a series of g ood w orks full of critical spirit such as I ’m a cat ,The Lord .He criticized s o -called“civilization ”in the earlier times of Meiji ,exposed the nasty education system in that period and criticized directly the s ociety of feudalism and capitalism.His writing style was different from naturalism which was popular at that time in literature ,and an image of “furious Natsume ”formed in the earlier period.K ey w ords :Natsume ;fury ;earlier w orks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03)03-0051-05 夏目漱石的正式创作生涯是从回国后开始的。

自我本位

自我本位

自我本位摘要:克尔凯郭尔认为反讽者必须“超脱万物,保持自己的独立”。

“自我本位”是夏目漱石思想的基石,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反讽观,鲁迅也以自己的言行表明了同样的立场。

“自我本位”首先体现在无所依傍的独立自由的精神,同时表现为决不被假象所蒙蔽并以锐利的目光穿透假象看清实质的非凡能力。

文章具体分析之。

关键词:鲁迅;夏目漱石;自我本位;反讽观文学是趣味的东西,在向置产兴业、富国强兵的国策迈进的明治20年代的日本,夏目漱石把文学作为职业虽然不为别人看好,但因为符合夏目漱石的性格,所以可以说是明智果断的人生选择。

夏目漱石文学研究的自我本位的立场,最早起源于大学时代对于英文学的学习产生怀疑之时。

漱石在《文学论》序言中说是抱着被英文学欺骗的感觉走出大学,抱着这样的不安,成为松山、熊本的英语教师,后来接受命令去伦敦留学。

夏目漱石在《默多克先生的日本历史》中说:“脑力、财力、体力以及道德水平非常悬殊的国民,面对面在一起的时候,低的一方就迅速失去了自我”。

文学领域也是如此,当时西方流行柏格森、欧肯的理论,日本人也就跟着西方人起哄。

“那个时代只要说这是西洋人说的,那就不管什么一律盲从,还自以为神气得很。

”夏目漱石把这称为“他人本位”,并解释说,所谓“他人本位”“就是请别人喝自己造的酒,然后听他的品评,以这个品评所定的是非为是非地模仿他人。

”夏目漱石说自己最初研究文学也不自觉地站在“他人本位”的立场,“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无论读多少书也不能解决问题。

夏目漱石的“自我本位”思想的确立始于英国留学(1900—1902年)时期,最初是为了解决文艺鉴赏中的问题,把这一原则当作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来对待的。

漱石在研究和鉴赏英国文学时常常感到困惑与迷茫,逐渐领悟到文学是个性化的东西,不可能像科学那样具有普遍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只有依靠自己的研究,根据自己的体会才能最终领悟文学的内涵,“自我本位”也就成为自己文学研究的方法论。

浅析夏目漱石与明治精神

浅析夏目漱石与明治精神

浅析夏目漱石与明治精神夏目漱石(1867年-1916年),是日本明治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日本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作品以反映现代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为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明治时期是日本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日本从半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型的阶段。

明治精神是指明治维新时期推崇的一种精神态度和价值取向,包括追求现代化、西化,注重实用和效率,强调个人才能和竞争等特点。

夏目漱石正是在这一时期成长和创作的。

夏目漱石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与明治精神的关系的是《我是猫》。

这部小说以猫的视角讲述了19世纪末日本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通过对人物思想、生活习惯等的描绘,暗示了明治社会中的冷漠、浮躁和虚伪。

小说中的人物被现实的利益关系所束缚,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这反映了明治时期社会关系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疏离。

夏目漱石并不完全否定明治精神,他既反对现代化带来的问题,又意识到日本社会需要与时俱进。

在《吾輩は猫である》中,猫通过对人类的观察,暗示了日本社会需要真诚和人性的回归。

夏目漱石通过对明治社会的剖析,试图探讨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人性和传统价值观。

夏目漱石的作品还关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的尊严。

他在作品中多次展现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并倡导了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夏目漱石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自我认知的挑战。

他的作品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个体的存在价值,对现实的残酷和虚妄进行了批判。

夏目漱石的作品在反映明治时期社会问题的也体现了他对明治精神的思考和呈现。

他既对明治社会的冷漠和虚伪进行了批判,又对现代化的价值和精神面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夏目漱石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个体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现实与理想等之间的冲突和关系,使他成为20世纪日本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并为后来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

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论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观点夏目漱石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之父”,其作品通常呈现出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思想上的探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其个人主义观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1. 个人主义的定义和核心理念个人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社会理论,注重个体的利益和权利,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决策的权利。

其核心理念是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强调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自主性,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

2. 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观点来源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观点来源于其对西方思想的接触和研究,特别是自由主义、唯物主义、进化论等方面。

3.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个人主义元素夏目漱石的小说和散文中总是贯穿着个人主义的思想。

比如《坊っちゃん》中,主人公坂口修造反抗了传统道德的束缚,坚持自我实现的原则;《我是猫》中,猫儿以自己的视角来探讨人类的瑕疵和愚昧,表达出对自身自由意志的追求。

4. 夏目漱石对社会保守主义的批判夏目漱石对当时盛行的社会保守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过于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而忽视个人自由和价值,这与个人主义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5. 夏目漱石对婚姻和爱情的看法夏目漱石在《远野物语》和《三四郎》中,分别对婚姻和爱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婚姻应该是基于自由意志和互爱的,而不是被家族利益和社会压力所左右。

爱情更应该是两个自由意志的交汇,而非社会规范的绑架。

6. 夏目漱石对个人道德的思考夏目漱石在作品中不断反思个人道德的本质和作用,强调要根据自己良知和独立思考来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精神追求来进行生活规划,而不是相互攀比或迎合社会。

7. 夏目漱石对艺术的态度夏目漱石在艺术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个人主义观点。

他认为艺术应该崇尚个性和独立思考,而不是流于形式主义和模仿风格。

他追求真正的艺术自由和独立性,抵制任何对创造性的限制和约束。

8. 夏目漱石对自我意识的反思夏目漱石在其创作生涯中不断反思自我,探索自我价值和存在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0 9—1 20 0—1 2
基 金项 日 :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青 年 科 学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 目 编 号 哈 项 2 0 X J 09) 0 8 Q R0
情况 ; 结合他 一生 的创 作 来探 讨 中国 文 学对 夏 目漱 石文学创 作 的影响 ; 出贯穿 夏 目漱 石作 品 的是 一 指
种入世 的 、 重实 际 的、 重 于 道德 与伦 理 的 文 学观 , 侧
这 种经世济 民、 善惩 恶 的文 学观 与 中 国文 学 的 思 劝 想根源— —儒 家 思想 是 一 致 的。从 这 个 意义 上 说 ,
小说 和《 学 论》、 文 学 评 论 》 部 文 学理 论 著 作 。 文 《 两
舍讲授 了《 日本外史》 《 、 十八史 略》 《 学》 《 、小 、 蒙 求》 《 、文章规范》 《 、 唐诗选》 《 子》 《 、孟 、 史记》 《 、 论 语》 《 、 唐宋八家文》 《 、 前后汉书》 【 除此 之外 , 等。 2

夏 目漱 石 在《 学 论 》 序 言 中 坦 籍 。尽 管 所 学 时 间较 短 , 在 阅读 但
《 左国史汉》 《 ( 左传》 《 、 国策》 《 、 史记》 《 、 汉书》 之 ) 中渐 渐 体 会 到文 学 的定 义 。 - 89年 在用 汉文 写 ”318 J 成的房总纪行文《 木屑录》 的开头部分他这样写道: “ 余儿 时诵 唐宋 数 千 言喜 作 文 章 。 ……遂 有 志 以文 立身。 他在《 ” 处女作追忆谈》 中也讲述 : 我十五、 “ 六
中国文 学是 夏 目漱 石 文学创作 的基 石。
夏 目漱石 在幼 年 时期就 对 中 国古 典文 学有 着特
殊 的爱 好 和情 感 , 读 了唐宋 的诗 歌 和史 书 。夏 目 熟 漱石 7岁进 入小 学 学 习 , 当时 的 小 学 课 程虽 然 已经
关键 词 : 石文 学; 漱 中国文学 ; 石 ; 基 儒家 思想
每 周都 做作 文 和作诗 的练 习 。夏 目漱石 的文 学素 养
在 此得 到 了进一 步 的提高 。
此 外还 留下 了大量 的短 篇小 说 、 歌 、 论 、 演稿 、 诗 评 讲 书信 、 日记 、 品文 等 。 小
夏 目漱 石早 年接 受 过 东方 正 统 文化 的教 育 , 汉 学造诣 颇 深 。后 来 考 入 东 京 大学 英 语 专 业 学 习英 语, 精通 英 国文学 , 受 了西方 近 代 思想 的影 响 , 接 是
很 早就广 泛 阅读 了汉 文 书 籍 。 17 8 8年 2月夏 目漱
夏 目漱 石 ( 8 7 1 l ) 日本 近 代 文 学 史 上 16 ~ 9 6 是 最杰 出的代表作 家 之一 , 与森 鸥 外被 誉 为 日本 近 他
代 文学 中的两座 高峰 , 的作 品 以及 他 本 人对 日本 他 近 代文学 与思想产 生 了深远 的影响 。
岁时 , 通过 阅读 汉籍 和小说 觉得 文 学很 有意 思 , 自己
也 想 尝 试 一 下 。 可 以 说 夏 目漱 石 通 过 大 量地 阅 ”
位 同时受东西 方文 化影 响 的作 家 。 日本著 名文 学
史家吉 田精一说 : 漱 石 和鸥外 一 样 , 为文 学 家 和 “ 作
作家, 是最 典型 的 ‘ 两条 腿 走路 的 ’ 物 。像 他 那样 人
( 9 5 发表处女作 《 是猫 》 已经 时 年 3 10 ) 我 时 8岁 。他 真正从 事创作 的时 间只有 短暂 的 l 2年 , 可就 是在 这 段短暂 而宝 贵 的 艺 术 生 涯 中 发 表 了 《 美 人 草 》 虞 、
《 儿》、 三 四 郎》、 从 此 以后 》、 哥 《 《 《门》 《 人 》 、行 、 《 了春分时节 》 《 》 《 草 》 《 暗》 中 、 篇 过 、心 、道 、明 等 长
3 /3 2 8 1 5. D o 17
试论夏 目漱石文学 的基 石
孙 苏平
( 哈尔滨 理工 大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哈尔 滨 10 4 ) 50 0

要 : 绍 了夏 目漱 石 青少 年 时期 接 受汉 学教 育 介
把东 洋 和西 洋在 思 想 深 处 浑 然 融 合 的 例 子 是 鲜 见 的。 【 么 , 国文学 在 夏 目漱 石 的文 学创 作 中究 ” 那 中 竟具 有怎 样 的地位 和 作 用 , 他 的文 学 创 作产 生 了 对 怎样 的影 响 ?本文 拟 围绕此 问题 进行 论 述 。
! 量
Q 1垒 2
C 2 12 / N 2 .3 2 C
长 春 工 程 学 院学 报 ( 会 科学 版 )2 1 社 0 0年 第 1 卷 第 1 1 期 JC aghnIs. eh ( o.e. d. ,0 0 V 11 , o 1 . hncu ntTc . S eSiE i) 2 1 , o. 1N .
夏 目漱 石 是 位 大 器 晚 成 的 作 家 , 治 3 明 8年
石 1 岁 时模 仿史 论 的体 裁写 作 短 文 《 成 论 》 1 正 。文 章通 过 武将楠 正 成舍 生 取 义 报 效 祖 国的 故事 , 扬 颂 了忠 义报 国的儒家 思 想 。1 8 8 1年 春 , 从东 京 第一 他 中学 退学 , 入 当时 有名 的汉 学 家 三 岛 中洲 创 立 的 进 汉学 私塾 二松 学 舍 , 此 共 学 习 一 年左 右。 二松 学 在
中图分类号 : l. 4 I 34 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8 7 (0 0 O -150 10 —9 6 2 1 ) l 0 -3 0
有算术 、 理 问答 、 理启 蒙 等 , 物 物 但其 核心 依 然 还 是 汉学 。教 材多 为 当时西洋 学 者翻 译西 方教 材 的直 译 汉文体 教 材 。夏 目漱 石 和当 时 的知识 分子子 弟一 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