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句法分析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句法分析

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与句法分析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可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分享知识。

而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包括语义学和句法分析。

本文将探讨语言学中的语义学和句法分析,并探讨它们在理解和分析语言中的重要性。

一、语义学:理解语言的意义语义学是研究语言中词汇和句子意义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语言中的意义构成和表达方式。

在语义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词汇语义和句子语义。

1. 词汇语义词汇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每个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词汇语义研究的是词汇的意义,包括词的定义、义项、义域等。

例如,词汇“猫”表示一种动物,而词汇“跑”表示一种动作。

通过研究词汇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和解释词汇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句子语义句子是由词汇组成的,而句子语义研究的是句子的意义。

句子意义的构成涉及到句子中各个词汇之间的关系和句子的结构。

句子语义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意义。

例如,句子“他是个天才”可以理解为对某人的赞美,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描述。

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语义分析、语义关系的建立和语义推理等。

通过语义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语言中的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二、句法分析:揭示语言的结构句法分析是研究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句子的组成和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

句法分析的目标是揭示语言的结构和规则,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句子的组成和意义。

1.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是指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句子结构可以通过语法规则和句法树来表示。

语法规则是描述句子结构的规则,而句法树是通过树状图的形式来表示句子结构的工具。

通过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和关系。

2.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

每个句子成分都有其特定的语法角色和功能。

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句子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和意义。

句法成分句法关系

句法成分句法关系

句法成分句法关系
认知语言学研究发现,句子能够表达的意思由各种语言单位组合
而成,如词、短语、从句等。

这些语言单位形成了句子中的句法成分,不同的句法成分能够承担不同的语法和语义角色。

句法成分之间的关
系则构成了句子的结构。

常见的句法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其中,主语、宾语和谓语构成了句子的核心成分,它们在句子中的位
置相对固定。

定语和状语则修饰核心成分,一般位于被修饰成分之前
或之后。

补语则能够对核心成分进行补充说明。

句法关系是指不同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
宾关系、定状补关系等。

其中,主谓关系是句子的主要语法关系,是
句子中最基本的结构。

动宾关系则是主谓关系之外的最常见的句法关系,它可以表示动作的执行对象或结果。

定状补关系则用于对核心词
进行修饰和说明。

在理解句子时,关注句法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
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语义价、句法向的相关考察

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语义价、句法向的相关考察

V 0 1 . 1 4 N o . 5 0c t . 2 01 3
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语义价、 句法向的相关考察
王 振
( 四川 大学 文 学 与新 闻学 院 , 四川 成 都 , 6 1 0 0 6 4 )
[ 摘 要] 文章以食 物加工制作类动词为研 究对 象, 旨在 对其语义、 句法层 面的配价情 况及其 相关规律做 深入 的多角度
表2食物加工制作类动词的句法向统计表动词词例饱和句例向量句法语义框架向质v1发面发了1当事v2回笼包子我已经回笼了2受事施事v3a杀这把刀我杀鸡3工具施事受事v3b包羊肉我包包子3材料施事结果v4a温煤气我温鸡汤炉子我温鸡汤v4b煎玉米面我煎饼小锅我煎饼v4c剁这把刀我剁猪肉这把刀我剁饺子馅猪肉我剁饺子馅3材料施事受事工具施事受事材料施事受事工具施事受事工具施事受事工具施事结果材料施事结果v5熬小锅妈妈熬粥大锅妈妈熬黄豆黄豆我熬粥大火我熬黄豆3工具施事结果工具施事受事材料施事结果材料施事受事可见对v1v2v3而言
本文 将其 看 做 材 料 格 ②。本 文 还 根 据 认 知 经验 , 把
材料 分 为 : 核心层、 次 核心 层 、 外 围层 。核 心层 就 是 食 物主要 的 、 直 接 的成 分 , 比如 “ 羊 肉包 子 ” 的核 心
层是 “ 羊 肉” , “ 排骨 汤 ” 的核 心 层是 “ 排骨” , “ 馒头”
的核心 层就是 “ 面粉” ; 次核 心 层 就是 制 作 食 物 常用
的“ 油、 盐、 酱、 醋、 水” 等; 外 围层 是 特 殊 的材 料 格
— —
的总和 , 句子借助于其他手段 表现出的语义联系只 是 语义 格不 是语 义 价 ; 句 法 向是 一个 句 法 结 构 中不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

浅论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关系[摘要]在一个句子中,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密切相关,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意义系统。

语法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义关系本身没有支撑形式,它可以无形式地存在于思维中,也可以借助语法结构来表达。

如果结构的内容和语法关系只存在于思维中,那就不是语法关系,而是语义关系。

了解语法、语义关系、句意和翻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理解语法、语义关系和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语法结构:在词汇内部结构之外,以词和屈折词缀为基础,按照语法规则组合而成的语言结构。

语法是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的统一。

语义关系: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包括思想、感情、意志)之间的关系。

语法意义:语法结构产生的高度抽象的意义。

句法分析中所说的语义关系,通常是指语法成分之间的具体语义关系,整体关系表现为具体的整体语义,整句表现为相对完整的具体语义。

单靠语法框架是无法表达一个句子的具体内容的。

语义关系属于语义学的范畴,语义关系可以是具体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关系(客观规律)。

语义关系可以用相应的形式表达句子的意思。

为什么要有语法?1.人说话,既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要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说,语法结构是整合了修辞效果的语言结构。

2.语法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从而可以形成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

如果只有具体的语言结构,而没有抽象的、没有共同特征的语言结构,那么语言结构的数量将是无限的,学习、研究、教授和掌握语言结构将是不可能的。

语法关系高度概括和厚实。

因为语法关系考虑到了修辞效果,所以有时和语义关系不一致。

语法关系不代表真实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语法关系不能检查结构本身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只有具体的语义关系才能检查是否符合逻辑。

句子内部的语义关系往往可以在语法结构的框架内确定。

(独立成分和分句的关系不在语法结构的框架内。

有时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决定了语法结构和具体的语义关系。

有时候,从语法结构中看不到显性的语法关系,只有从整个语法结构所表达的隐性语法关系才能知道具体的语义关系,理解句子的意思。

语法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课件

语法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课件

设置语境
• 设置语境的方法来加以分析: a.我买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她”) b.她已借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买") c.她已买了两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一件”) d.她已买了一件皮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毛衣”)
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
• 句法关系是句法关系,语义关系是语义关系, 这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例如: (1)小李吃了/苹果吃了 (2)吃饭了/来人了
• 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就可 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 (1)吃面条(动作受事)吃大碗(动作工具) 吃食堂(动作处所) 吃大户(动作依据)
• (2)妈妈在包衣服(施事动作受事) 他们在包饺子(施事动作结果) 外头包牛皮纸(处所动作材料) 礼品包小包(受事动作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谓词搭配也 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买毛衣(动作受事)
织毛衣(动作结果) 打人(动作受事)
来人(动作施事)
语义指向
•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份跟其 他成份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这种语义联 系同句法关系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例如: (1)月亮渐渐升起来了。 (2)妈妈高兴地点点头。
•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句子成份之间的 关系。例如: (1)王冕死了父亲。(王冕的父亲死了) (2)苹果吃了三个。(苹果中的三个吃了) (3)孩子被奶奶抱进了大门。(奶奶抱孩子]进 了大门) (4)奶奶哭瞎了眼睛。(奶奶哭+奶奶的眼睛瞎 了)
语义特征
• 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 的最小语义成份就是语义特征。例如,“揉” 这一动词要求与之搭配的受事词语必须具 有[+固体]、[+柔软]这样的语义特征,“衣服 ”、“皮肤”、“面团”同时儿有[+固体]、[+柔 软]这两个语义特征,因此可以同“揉”这一 动词搭配(“揉衣服、揉皮肤、揉面团”),但“ 泉水”不具备[+固体]这一语义特征,“石头”不 具备[+柔软]这语义特征,因此它们不能与动 词“揉”相搭配(“+揉泉水、揉石头")。

句法、语用和语义的相互关系

句法、语用和语义的相互关系

句法、语用和语义的相互关系
傅友相
【期刊名称】《红领巾:小学3-6年级》
【年(卷),期】2002(000)002
【摘要】句法、语用、语义分别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又要考虑语言单位中的所有因素在语言表意之间的联系.
【总页数】6页(P42-46,69)
【作者】傅友相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
【相关文献】
1.句法、语用和语义的相互关系 [J], 傅友相
2.论“语义特征”“句法结构”的相互关系对语法化结果的影响 [J], 徐今
3.\"X备至\"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J], 申延美
4.话语标记"你听着"的句法、语义及语用功能 [J], 张渝英;赵鹏程
5.副词依附性强弱的句法表现及语义和语用的制约 [J], 樊中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2.受事——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他吃了饭。 他把苹果扔掉了。 3.系事——联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与等事相对) 他是学生。 我成了北京人。 4.与事——动作行为的间接承受者 他送我一条领带。 他给我一个饼。 5.结果——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他织了一件毛衣。 我写了一篇文章。
6.工具——动作行为的凭借物。 我写蜡笔,他写铅笔。 小李吃大碗。 7.方式——动作行为进行的方法、形式。 今天考口试,明天考笔试。 我跳探戈。 8.处所——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起点、终点。 我住三楼。 食堂我吃不惯。 9.时间——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他在广州过“五一”。 他从星期一开始休假。
B.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动词搭配,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语 义关系。例: 打研究生 考研究生 住研究生 教研究生 当研究生 (2)名词与名词组合成一个句法结构时,也可能形成若干种语 义格类型。 玻璃 玻璃戒指——语义格:质料 玻璃工人——语义格:职业 玻璃商店——语义格:行业 玻璃丝袜——语义格:比喻
(2)语义指向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某些歧义现象 例: 他有辆自行车很骄傲。 他有辆自行车很别致。 他有个女儿很骄傲。 他有辆自行车 很骄傲。 他有辆自行车 很别致。 他有个女儿 很骄傲。
三、语义特征 (一)什么是语义特征 所谓语义特征,就是指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 特征的最小语义成分。 例: 吃 + 饭/水果/面条/糖 * 吃 + 水/汤/啤酒/饮料 喝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汤/啤酒/饮料 吃:[+动作,+对象为固体,+容器,+使事物消失,……] 喝:[+动作,+对象为液体,+/-容器,+使事物消失,……]
二、语义指向 (一)什么是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其他成分之间在语义上 的联系。 ①他香喷喷地吃了碗饭。 ②他吃了碗香喷喷的饭。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论“语义特征”“句法结构”的相互关系对语法化结果的影响

论“语义特征”“句法结构”的相互关系对语法化结果的影响

被 :十年 前事 已 悠哉 , 旋被 终声早暮摧。徐 寅 题泗 州

受:太皇 太后 曰:“ 岂可使我母 子受汉老瓯斟酌 。 ” 北
史 ・ 杨 播 列传 》
蒙:卿今 幸蒙尊神 所谴 。 太平广记 遭 :药栏遭鹿 践,涧户被猿 开。李端 《 得 山中道友 书寄
苗钱二 员外》 四个 词中,“ 被 ”早 已虚化为介词 ,“ 受、蒙 、遭 ”仍是 动词 。“ 受 、蒙 、遭 ”虽和 “ 被”的语义特 征相 同,也都进 入 了导致 “ 被 ”语法化 的句法结构 ,却没能开始语法化 的历 程 ,这充分 说明 了语义特 征和 句法结构会 对语法化 产生影 响, 起 一定的诱发作用 ,但这些因素和条件还不能看作语法 化 的直接 原因,即不能认为是语法化的机制 。 语法化 的机制 究竟 是什 么,是一个有待深入 思考 的问题 。石毓智 、李衲认 为语法化 的机制是 “ 类推和重新分析 , , f 4 】 , 沈家煊认为是 “ 隐 喻、推理 、泛化 、和谐 、吸收”【 5 】 。 二、语义特征相 同的词 ,处于不 同的句法结构 中,若语 法化 ,会产生 不同的语 法化结果 其一 ,句法 结构在 外部线形组合 的不同。 组合成分 的不 同,如 “ NP + V P”不 同于 “ VP + VP ” 。 组 合成 分相 同而 组合顺 序 不 同,如 “ NP + V”不 同于 “ V+ NP ” 。汉代 以前 的像义词 “ 如 、若 ”处于 “ V P / A P +( 像 义词 ) ”这样 的句法 结构中,如 “ 则邻 国之 民仰之若父 母 矣。《 孟子 ・ 公孙丑章句上 》 ” ,随着 N P 的失落 ,内部结 构重新分析 为“ V P / A P + 像义词 ” , 如“ 天下宴如也 。 《 史记 ・ 司 马相 如列传 》 ” ,“ 如 、若 ”便虚化 为副词或形容词词尾 。而 “ 像 ”在清初成为常用像义词 ,此 时汉语的修辞语 已从谓语 之后移到谓语之前 , 像 义词短语 完成 了下列语序变换:主语 + 谓语+ ( 像义词+ N P)一主语+ ( 像义词 )+ 谓语 。《 红

论句法,语义,语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句法,语义,语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论句法,语义,语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语义与语法、语用紧密相关,是语言研究的三大基本内容之一。

语法是指定义句子的结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规则,如句子结构、搭配关系、词性等。

而语义是指句子中单词或相互关系的涵义,它表示出句子的认知意义。

最后,语用是指语言的实际使用,即使用语言来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语法、语义和语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语义保证了句子的意义,而语法的正确合规保证了句子的准确表达;语用则是语义和语法的实际运用,必须使用准确的语法和句子并表达出正确的语义。

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达到沟通交流的效果。

总之,语法、语义和语用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若想要正确、准确地使用语言,必须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语法学基本问题之二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语法学基本问题之二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词序、词类序列
句法关系:由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诸如主谓、动 宾、偏正等。 语义关系:是对词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现实关系的概括,是实词跟 实词之间的语义联系,诸如施事跟动作、受事跟动作等。


二、语义关系的标记 现代汉语的介词有标记语义角色的功能 老板把他开除了。(受事) 他被老板开除了。(施事) 他用电炉炒菜。(工具) 但是,介词跟语义角色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一杯酒就把他喝醉了。(施事) 手脚被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工具) 句法结构关系是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现代汉语的语义 结构关系通常没有特定的外在标志,如果缺乏对客观事物本 身的认知,可能很难对语义关系作出判断: 海葵不吃了。 “海葵”可能是施事,可能是受事,也可能既可以是施事, 又可以是受事,决定于“海葵”这一特定事物本身的特性。

(二)结合语义分析区别不同的句型
1、 犯罪嫌疑人有权利提起申诉。
2、 犯罪嫌疑人有律师为他辩护。
第一例是连谓句,第二例是兼语句。



(三)结合语义结构的分析,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1、他喝光了酒。 句法结构模式相同 2、他喝醉了酒。 例1 他把酒喝光了。 酒被他喝光了。 例2 *他把酒喝醉了。 *酒被他喝醉了。 为什么变换结果不一样? 语义指向不一样: 他喝酒,酒光了。 他喝光了酒。

四、句法上的结合关系和语义上的结合关系存在不一致 的现象。如: 孩子们都来了。 “都”在句法上与动词“来”结合,构成偏正关系;在 语义上与前面的名词“ 孩子们”联系。再如: 1、圆圆地画了一个圈。 2、浓浓地冲了一杯咖啡。 3、薄薄地搽了一点粉。 按照句法分析,“圆圆地”“浓浓地” “薄薄地”都修 饰后面的中心语,构成偏正关系的句法结构体;在语义上,上 述三个修饰性成分却分别与“圈”“咖啡”和“粉”有直接关 系。

第八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

第八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

“VA了”述补结构可以表示两种语法意 义: (1)表示某种结果的实现. 洗干净了 晾干了 (2)表示某种预期结果的偏离 锯长了 买大了 (3)有的“VA了”述补结构可以兼表 以上两种意义。
• (1) • 你要我挖的坑儿我已经挖深了,你看 这样行吗? • 你的头发,剪短了好看。 • (2) • 你这个坑儿挖深了,得回填些土。 • 我觉得你的头发剪短了,留长一点儿 好看。
• 砍疼了(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 “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 “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这 是一个歧义结构。) • 砍坏了(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 “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 砍坏了”。这是一个歧义结构。)
• 以上区别,就是补语语义指向的不同, 即补语在语义上指向哪儿各不相同。 所谓语义指向就是指句中某一成分在 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通过分 析句中某一成分的语义指向来揭示、 说明、解释某一语法现象,这种分析 手段就称为语义指向分析法。
• 2.句法结构与语义指向未必一致 • 以上述述补结构为例,其中只有“砍快了” 中的补语成分“快”与动词“砍”在句法 和语义关系上是一致的,其他各例则不存 在对应关系。不是所有的句法成分都有必 要去考察它的语义指向,如“吃苹果”, 就没有必要去考察“苹果”的语义指向。 一般来说,补语、状语、定语的语义指向 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 ①当A2在语义上指向V本身时(如“走快了、 跑慢了、来晚了、来早了、等久了”等), 或者当A2在语义上指向V的施事或受事位 移的距离时(如“走远了、坐近了、踢远了、 搬近了”等),都能表示(1)义。 • 你来早了,现在牙科挂号不紧张,用不着 那么早来。 • 这次你又走远了,再往这里走几步。 • 过去他老迟到,经大家批评后,最近他来 早了。 • 她慢慢地走远了,消失在人群之中。

简述句法与语义分析及其关系

简述句法与语义分析及其关系

句 法 分 析 (as g 就 是 为 了 理 解 句 子 的 意 义 而 对 句 p rn ) i 子 结 构 进 行 的 分 析 (0 5 。 当我 们 把 一 个 句 子 的 词 语 放 20 ) 到 其 有 关 的语 言 范 畴 时 ,我 们 就 在对 一 个 句 子 进 行 句 法
分 析 。句 法 分 析 有 利 于人 们去 发 现 词 与 词 之 间 的一 些 句
行 的 ,句 法 模 块 按 照 句 子 构 成原 则 独 立 地 得 出 对 句 子 的 结构 分析 ,语 义 模 块 只是 对 已作 出 的结 构 分 析 进 行 语 义
们都需要决定把它放在我们正在建 立的句子结构的什么
位置 。ut C retr18 ) 为 , 们 遇 到一 个 词 时 , Js & a n (9 0 认 p e 我 就 即 时 作 出决 策 , 定 它 在 树 形 结 构 中应 处 的位 置 , 们 称 决 他 之 为 即时 原 则 ( m dayp nil) i ei r c e 。实 际上 , 们 在碰 到 m c i p 我
刘 潇
( 汉 理 工 大学 , 武 湖北 武 汉 402 ) 3 23

要 : 言 的产 生是 为 了传 递 信 息 , 人 类 能 够更 好 地 交流 , 此 能 够 正确 地 理 解 语 言所 要 表达 的 意 思 , 确 地 接 语 使 因 准
收语 言 所要 传 递 的信 息 , 而达 到 交 际 的效 果 也 是语 言 理 解 的 最终 目的 。句 子 是语 言 意 义表 达 的基 本 单位 , 篇章 分 析 的 从 是 基础 . 因此 句 子 理 解在 语 言理 解 研 究 中有 重 要 的地 位 。人 们 在 对 句 子 进 行 处 理 时 , 般 要进 行 基 本 的 句 法 分 析 和 语 义 分 一

“句法向”对“语义价”的反作用——以黄冈方言双宾句为例

“句法向”对“语义价”的反作用——以黄冈方言双宾句为例

“句法向”对“语义价”的反作用——以黄冈方言双宾句为

汪化云
【期刊名称】《语言研究》
【年(卷),期】2005(25)3
【摘要】句法向对语义价存在着反作用,在“取得、造成”义动词构成的类双宾句中,动词由“二价三向”向“三价三向”的发展就是其表现;产生这种反作用的前提是句式中存在“给予”义,这种句式意义来源于类双宾句原型中介词的省略和“给予、告知”义动词构成的B式双宾句的类化。

【总页数】5页(P39-43)
【关键词】黄冈方言;双宾句;语义价;句法向;句式意义;反作用
【作者】汪化云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H172
【相关文献】
1.Appl结构①,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图示与英汉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属性——兼论Appl构分析法及其对分析英汉语双宾结构的适用性 [J], 马志刚
2.黄冈方言中的类双宾句 [J], 汪化云
3.非宾格语素、题元角色交替与汉语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J], 马志刚
4.非宾格语素、复合中心语与汉语双宾句、双受事句的句法语义分析——与黄正德讨论汉语动词题元结构及其句法表现 [J], 马志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汉语通论》ppt 语法章 第八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通论》ppt 语法章 第八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四、语义特征
(三)语义特征的解释力 【1】有些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句子却有不同的变换式,对
这种现象可以从语义特征上加以解释。例如:
A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台上正在坐着主席团
B
台上唱着戏 →*戏唱在台上 →台上正在唱着戏
原因:A组(坐):【+静态附着】【-动态进行】 B组(唱):【-静态附着】【+动态进行】
【4】前指介词“把”的宾语。例如: 我 把 王群 满意地 打发 走 了。 ↑_____| 师傅们 把 水泥行条和楼板 纵横交错地 堆放 在 一起。 ↑_____________|
3.定语的语义指向
【1】后指中心语。例如: 他 昨天 买了 件 羊皮 大衣。 |____↑
【2】前指主语。例如: 他 做了 一个 惬意 的 梦。例如: ↑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句法指向)
妈妈 高兴地 点点头。
↑_______|
(语义指向)
三、语义指向
(二)语义指向的类型
1.补语的语义指向
【1】前指动词。例如: 你 砍 快 了,慢Fra bibliotek点! ↑___|
【2】前指主语。例如: 我 砍 累 了。 ↑______|
我 看 完 了《红楼梦》。 ↑___|
我 学 会 了 滑雪。 ↑______|
起来的关系。
施事
受事
敲打
工具
……
例:他 用手 敲打 桌子。(施事—工具—动作—受事)
2.语义关系与句法关系的关系
1
相同的句法关系可表 现出不同的语义关系。
挖野草 (动作—受事)
挖地道 (动作—结果)
2

语义配价、句法题元及其关系问题

语义配价、句法题元及其关系问题
 ̄ lb p 6  ̄ < T ,n e i Bb , ,H T CI  ̄ - ” ( eo 9 0 3 6 Meb ̄ r,H. Om rB 1 9 : 9 ),n o e p-
须 出现在词 的解 释中 , 例如 ,感谢 睛景 的必需参 与者有主体 、 “
客 体 和原 因 , 们 分 别 与 6 o ae 义 中 的 变 项 X, Z对 它 J  ̄ pn释 mr Y,
qc, pmHabTI rJ ,态 度 / 式 :TOHba( 6a Ir— aa n O BT p O ̄ 4 l 方 OHCTC 0pIab I.
莫斯科语义学派提 出的语 义配价的概念 , 内涵是语义 配 其
价 直 接 来 自于词 汇 意 义 , 价 的 内容 , 者 说 是 “ 色 ” 主 体 、 配 或 角 (
样 对 应 于词 汇释 义 中所 必 需 的 变项 。因 此 可 以 说 , 些 变 项 必 这
词的语义配价 。如果删除这些必须的语义要素 , 整个动词 的意 义将 会改变 , 句子 的意义也 不完整 。决定着这些成分在动词句 子中存 在必需性 的不是 别 的, 而是相 关动 词 的语义性 能规 定 的, 它们 是 动 词 词 义 的一 个 部 分 , 比如 HX , T 的 释 义 a OM I I  ̄ I
自于 句 法 的 规 定 , 而是 首先 来 自于相 关 动 词 的语 义 性 能 ( n e A p—
斯科语义学派 的观点试 图对语义 配价与 句法题 元 的概 念及其
相 互 关 系进 行 阐述 , 期 对 句 法 语 义 研 究 的方 法 进 行 探 讨 。 以
1 语义 配价 .
CH1 7 :3 ) q . 94 15 。表示时间 、 地点 、 目的、 动作 方式 、 状态评 价等 的语 义成分往往是动词情境非必须的要素 , 但在特定语义类动 词中 , 这些要素可 能恰恰是必不可少 的 。如表地点 的 :a( H n )且 — o TC OyH ba  ̄TT ) uc , 示 时 间 的 :l c ,L丑 a ba(q TTC ,OH'b B, y 表 a e romi p e B T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第八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

第八节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语义角色&语义指向)

• 1971年,发表了《格语法的一些问题》 年 发表了《格语法的一些问题》 (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 ) • 1977年,发表了《再论〈 “格”辨〉》 年 发表了《再论〈 格 (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 )。 • 他创立了系统的格语法理论。其中的“格” 他创立了系统的格语法理论。其中的“ 与传统语言学中的“ 不同。 与传统语言学中的“格”不同。传统语言 学中的“ 学中的“格”指某些屈折语中名词和代词 的形态变化, 的形态变化,表示这些词在句子结构中与 其他词语的关系。如俄语有六个格——主 其他词语的关系。如俄语有六个格 主 格、
• (三)语义角色的解释力 • 介词是一种格标记。 介词是一种格标记。 • 动词与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是 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 1.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 同一个动词, 同一个动词 搭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搭配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吃面条 吃大碗 吃食堂 吃包月 吃红利
• 13.致使: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可 致使:指动作行为使动的对象, 致使 引进。 用“使”引进。 • 我们又一次纯洁了队伍。 我们又一次纯洁了队伍。 • 我热饭去。 我热饭去。 • 孤立敌人 • 那条狗真烦人。 那条狗真烦人。 • 缓和矛盾 • 繁荣市场
• 14.对象:指动作的对象,也可用介词 对象:指动作的对象, 对象 引进。 “对(向)”引进。 学 • 想念父亲 • 怀疑他
• 砍疼了(补语“疼”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 砍疼了(补语“ 的受事, 把他的脚砍疼了” “砍”的受事,如“把他的脚砍疼了”; 有时可指向“ 的施事的隶属部分, 有时可指向“砍”的施事的隶属部分,如 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 “砍了一下午,我的胳膊都砍疼了”。这 是一个歧义结构。) 是一个歧义结构。) • 砍坏了(补语“坏”在语义上有时可指向 砍坏了(补语“ 的受事, 别把桌子砍坏了” “砍”的受事,如“别把桌子砍坏了”; 有时可指向“砍”的工具,如“他那把刀 有时可指向“ 的工具, 砍坏了” 这是一个歧义结构。) 砍坏了”。这是一个歧义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语义格”是对整个语言系统来讲的,而“语义价”是就某个具体的词来说的,它指不同语义格
类型能够与该动词组合的一种可能性,有几种可能性,就有几个“价”。
(二)体现“语义价”的语义成分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谓词性的,关键是该
(三)某个谓词的“语义价”至少是一个,没有语义价的谓词是不存在的,它也可以有二个至六个语义
(处所—结果):箱子里变活人
材料也可以和较多的语义格同现:
(材料—结果):毛线打了大衣 (材料—处所):旧布补外边但是有的语义格同现能力却很差,部
分甚至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
(等事—系事):同学等于兄弟 (领事—属事):他拥有小汽车
此外要讨论的是语义格同现的句法位置制约问题。在宾语位置,一般地说,总是只出现一个宾语。值得
“支配成分”、“必有成分”)和“非强制成分”(或叫做“说明成分”、“可有成分”)。所谓“强制成
分”是指“构成一个最小的意义自足的主谓结构所不可缺少的”,所谓“非强制的成分”是指“去掉它也不
影响主谓结构的成立”[④]。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强制成分”对偏重形式的印欧语来讲或许是适用的
,而对汉语却不然。“我吃了”、“饭吃了”、“我吃饭了”这些主谓结构都成立,而要用“语义自足”来
衡量,则更是困难,很难确立一个严格的标准;二是对哪些语义格算作“强制成分”,哪些语义格算作“非
强制成分”,各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地说,“施事”和“受事”算作“强制成分”不会有什么争论,
但是“对象”、“工具”就难说了,至于“方式”、“处所”、“时间”、“原因”等等语义格,看法的分
歧就更大。这说明在汉语中要区分“强制成分”和“非强制成分”带有极大的任意性。
语义格确定的核心问题是语义格由什么决定的。我们认为,假设有某个句法结构体XY,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是由X和Y共同决定,即它以人们对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的认知作为基础。无论改变X,还是改变Y,只要超出了X或Y的语义范畴,那么,X和Y的语义关系就可能发生变化,这是由句法结构中两个相匹配
的句法成分的“语义双向选择性原则”所决定的。[③]以动词“吃”与名词“研究生”分别为例,改变后面的宾语或者改变前面的谓词,语义关系都会发生变化:
为此,我们试图提出一个七大类二十四小类的分层次的语义格框架:
一、主体:1、施事:他吃了 2、自事:雨下了 3、等事:他是~ 4、领事:他有~
二、客体:5、受事:吃水果 6、系事:~是人 7、属事:~有钱
三、关涉:8:对象:送朋友 9、工具:吃大碗 10、方式:跳探戈
三价动词:背(施事—受事):他背着孩子 (受事—处所):箱子背肩上
搬(施事—受事):他在搬行李 (受事—处所):行李搬屋里
四价动词:安(施事—受事):他在安电灯 (施事—结果):他在安收音机 (施事—处所):电
灯安在墙上
拔(施事—受事):他在拔毒气 (受事—工具):病人在拔罐子 (施事—处所):他在
拔背后
五价动词:补(施事—受事):她在补裤子 (受事—材料):破的地方要补花布
(材料—结果):花布补了补丁 (材料—处所):花布补里边
摆(施事—受事):他在摆椅子 (施事—结果):诸葛亮摆了个八卦阵
注意的是双宾语结构,这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⑤]:
(对象—受事):送他一本书 (对象—结果):叫他大兄弟
(对象—原因):喜欢他大眼睛 (受事—工具):考他一道题
(受事—结果):打他一个落花流水 (处所—施事):去上海三个人
(处所—受事):写黑板上一个通知 (致使—结果):急了他一身汗
(一)一个动词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语义关系成分与之匹配;
(二)不同语义关系的成分出现的句法位置又有什么区别;
(三)什么样语义关系的成分可以在一个谓词结构中同现。第一个问题讲的是动词的语义格的数目,也就是“语义价”问题;第二个问题讲的是语义格对句法结构中充当什么成分的影响作用,也就是语义格和句法成分的关系问题;第三个问题则是语义格的同现,即动词的“句法价”的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宾语位置上最多也只能有两个宾语,而且也限于少数动词。换言之,动词后面基本上是
封闭的。所以当宾语位置已经由某个语义格或者某两个语义格占领时,而整个儿的陈述又要涉及动词其他的
语义成分,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一个或几个成分放到动词前面的主语位置上去。对汉语来说,动词前
面的主语是半开放的,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这一点,范继淹先生在《多项NP句》[⑥]中早就作了分
我们认为,对汉语来讲,区分“强制成分”和“非强制成分”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所有能跟谓词组合成
一个句法结构的语义格成分,都具有成为“同现成分”的资格,关键是它能够同该谓词组合成一个最简单的
为使用该语言的人们所能普遍接受的句法结构。
其次,要讨论哪些语义格成分可以同现。
施事的同现能力最强,几乎可跟其他所有的语义格同现,这已不必举例。然后是受事,例如:
吃面包(动作——受事) 考研究生(动作——受事)
吃大碗(动作——工具) 成研究生(动作——目的)
吃大户(动作——依据) 住研究生(动作——施事)
吃包月(动作——方式) 教研究生(动作——对象)
吃饭馆(动作——处所) 当研究生(动作——系事)
(1)类别比较少,无法涵盖所有的语义关系,显得不够全面;
(2)缺乏层次性,致使十四个语义格处于同一个层面上,显得不够准确;
(3)偏于名词性语义关系,对非名词性成分的语义关系没能予以考虑。
后来,鲁川又根据“格语法”理论对此作了一些补充和调整,提出了一个“谓词框架”,认为“谓词框架中作为外围概念的语义角色有32种”[②]。
、“男排”和“亚军”之间存在着领属关系,只是被施事隔开了。它完全可以变化为:“会员大会日程你安
《动词用法词典》是国内比较早按动词和后面的名词宾语的语义搭配关系来进行分类的,它一共分为十四个语义格[①]:
(1)受事 (2)结果 (3)对象 (4)工具 (5)方式 (6)处所 (7)时间 (8)目的 (9)原因 (10)致使 (11)施事 (12)同源(13)等同 (14)杂类 这一分类虽然相对比较简单,但基本上反映了汉语的实际情况,所以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价,受人类认知结构的制约,不大能超过七个。
(四)“语义价”在句法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宾语或者主语。有的语义格主要在主语位置出现
,有的语义格则主要在宾语位置出现,也有的两个位置都可以出现。如果借助于其它手段表现出来的语义联
系,它可以是一种语义格,但不是语义价。
3 “语义价”的同现条件
析。他指出:双项NP句常用,三项NP句少用,四项NP罕见。但是从语义价的角度分析,实际上最多也
只有两个成分可以和动词发生语义上的联系。例如:
会员大会你日程安排好了没有?
男排我们亚军还可能拿到
这篇文章我的意见最后一段你最好补充一点儿材料
前两例,从句法结构考虑,确实在动词前面有三个名词,但是从语义上考虑,“会员大会”和“日程”
“句法向”是以“语义价”为基础的,但是它必须符合“同现”原则,即在一个句法结构中最多可以同
时出现几个“语义格”。“句法向”不等于“语义价”,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语义问题,不只是一种可能性,
而是必须受到句法结构的制约,即表现为一种现实性。
首先,我们要研究一下什么样的语义格可以算作同现成分。有人把这些成分分为“强制成分”(或叫做
三种情况,也基本上限制在六个语义价之内。例如:
辩论1、施事:我们~一下 2、对象:这个人我们~过了
3、原因:~经费问题 4、行为:~什么时候动工
5、属性:~好坏 6、事件:~工作怎么开展
当然,也有极少数常用动词的语义格可能达到七个,但是,这种情况是极为少见的。例如:
11、材料:涂颜料
四、条件:12、处所:到北京 13、时间:过春节 14、范围:考数学
五、因果:15、依据:吃铁路 16、原因:避风头 17、目的:考大学 18、结果:打毛衣
六、伴随:19、致使:红了脸 20、数量:买三本 21、同源:说大话
七、情况:22、行为:喜欢跑 23、属性:爱干净 24、事件:希望他来
我考学生(施事——动作——受事) 考语文(动作——范围)
考笔试(动作——方式) 考一百分(动作——结果)
考大学(动作——目的) 考唱歌(动作——行为)
考他的学问怎么样(动作——事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出处】汉语学习
【地名】延吉
【期号】199604
【页号】3-9
【作者】邵敬敏
【标题】“语义价”、“句法向”及其相互关系[*]
1 “语义价”与“句法向”
自从汉语语法学界引入“配价”理论以来,对于“价”这一范畴属性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不小的分歧。目前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大部分的学者认为属于“语义平面”;第二,少数学者认为应该是“句法平面”;第三,也有人提出属于“句法——语义平面”。三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各人的理解和出发点不同,也说明现时“配价”理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这实际上涉及到这样三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对《动词用法词典》里的动词进行了逐个检验,发现一个动词至少有一个“语义价”,而且必定是
“自事”格,最多一般也不超过七个“语义价”。例如:
一价动词:奔跑(自事):他在奔跑 闭幕(自事):大会闭幕了
二价动词:包围(施事—受事):部队包围了敌人 爱护(施事—对象)大家要爱护公物
(受事—对象):衣服送了朋友 (受事—工具):面条吃小碗
(受事—方式):中饭吃包伙 (受事—处所):书包放床上
(受事—数量):晚饭吃三碗
处所的同现能力也很强:
(处所—受事):门外摆着花盆 (处所—材料):花园里浇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