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贡献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于1919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正因为如此,李大钊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和现代化意识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
他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在为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今天学习他的这篇经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收获:首先,李大钊严肃、认真、系统的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前,首先向人们表明了他学习和研究、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德国人说过, 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李大钊坦诚地表白,自己平素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 如果让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实在是一种“僭越”。
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 所以他要冒昧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学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严肃、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是出于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负责。
由于当时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学说涌入中国, 各派思想林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需要,哪一种更合理,都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
不仅要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还必须把它与其他学说进行分析和比较。
这样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使国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理论。
从这种态度出发,李大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李大钊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采取了较为严谨、系统的客观介绍和评论,而不是漫谈或宣布信仰及其理由的方式。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主要是通过李大钊等这样一批思想界的前驱,而传播开来的。
李大钊在一九一八年所写的几篇关于十月革命的著名论文(《法俄革命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内容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而且文字热情洋溢、从其内容来看也有些不够恰当的地方,但它们却在相当程度上表达了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应该看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一九一九年初,在李大钊所发表的一批文章中,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有着比较深刻的阐述。
例如,他发表的《大亚细主义和新亚细主义》(一九一九年二月),指出日本侵略者所提出的“大亚细亚主义”是“并吞中国主义的隐语”,是“大日本主义的变名”,并说:“这‘大亚细亚主义’不是平和的主义,是侵略的主义;不是民族自决主义,是吞并弱小民族的帝国主义。
在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民族自决,反对帝国主义,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有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这样的阐述问题。
再如,他在《战后之妇人问题》(一九一九年二月)中,谈的虽然是妇女问题,但明确地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阶级斗争的手段,推翻剥削制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同年五月,《新青年》出版了由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研究号”。
他在这一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这是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曾连载两期。
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如果说,李在一九一八年的几篇论十月革命的文章,还只是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观点的话,那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就是开始系统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标志了。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出版的《每周评论》,在其“名著”栏中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一段。
这一段的译文虽然比较生硬,但却是《共产党宣言》中极重要的一段,因为它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原(译)文写道:“劳工革命的第一步,我们所最希望的,就是把无产阶级高举起来,放他们在统治的地位,以图Democracy的战争的胜利。
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
始, 成为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有组织 、 系统传播 的最重要的阵地之 一, 有 其作 用与《 新青年》 比, 相 可以说毫
不逊色。在李 大钏的指导和帮助下 , 复刊 以后的《 晨报》 紧密配合《 新青年》 在《 , 晨报 副刊》 开始有组织 、 有 系统地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 的文章。正是在《 新青年》 和《 晨报 副刊》 的带
王宪明 , 杨 琥
摘
要 : 新 青 年》 李 大 钊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主 阵地 之 一 , 复 刊后 的 《 报 》 特 别 是 改 良 以后 《 是 而 晨 ,
的《 晨报副刊 》 则是他传播 马克思主 义的第二 阵地 。李大钊在《 晨报 》 所担 当的是一 个组织者、 协调 者的 角 色, 正是通过他 的杰出工作 ,晨报》 11 《 从 9 8年 l 2月 1日复刊 第一天开 始, 特别是从 次年 2月 7日开
一
时期 的积 极 译著 与李 大钊 的言论 背后 时隐 时现 的 , 日本 社 会 主 义 思 潮 的 勃兴 和 马 是
克 思 主 义 研 究 的发 展 。
般。
《 晨报 》 梁启 超 、 是 汤化 龙 等 为 首 的进 步党 的机 关 报 , 五 四时 期 中 国最 有 影 响 的大报 之 是
原 因外 , 应该指 出另 外一个 重要 原 因 : 还 他 身边有 陈溥 贤这样 的 为他提 供 日本社 会 主 义新刊 书报 的后援 者 。在 陈溥 贤五 四运 动
二 、 大钊是《 报副刊》 李 晨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主 动 人 物
众 所 周 知 , 大 钊 与 《 报 》的关 系 非 同 李 晨
从这一点考虑李大钊能够在1919年夏秋这一极早时期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021本文初稿曾于200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做过宣读交流特此说明
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
李大钊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李大钊的人物简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在被军阀张作霖捕后,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是伟大的革命先烈。
李大钊的主要贡献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
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
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王新城;琚春林
【期刊名称】《传承》
【年(卷),期】2022()4
【摘要】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立其基,导其先河”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首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方法论。
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立下了创始之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者,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李大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在方法论上为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
【总页数】6页(P57-62)
【作者】王新城;琚春林
【作者单位】中共唐山市委党校科研处;中共唐山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2.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
3.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4.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突出贡献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研究——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和李大钊的作用谢荫明2009年11月27日09:14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北京党史》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容上说有一个从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学说、政治经济学到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逐步深化过程;从规模上说,有一个从只言片语介绍到文章摘编、著作翻译的深入过程;从人员上说,有从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再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过程;从传播者的主体上看,有一个从个人、社团再到政党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当然,最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个从学理传入到行动指南,由单纯的理论研究到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在所有这些传播的转换中,李大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而他不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先躯。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内容上看,首先是由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学说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理论构成的科学的整体,它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革命和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任何理论的传播,都不可能完整地、一次性地为人们所接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体系的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传播者或接受者自身的立场和水平所限,对理论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所以,一种新的理论的传入,往往是以能否医治社会的痼疾为前提,也惟有这样的理论,才能引起世人的关注,才有植根的土壤。
在20世纪的初年,最为中国人所渴求的,是寻找迅速改变中国黑暗社会的利器。
中国人最早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是在介绍马克思和第一国际时提及的。
1901年1月留学生在翻译日本有贺雄的《近世政治史》中说到“西方学者悯贫富之不等,而为雇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谓之社会主义”。
1903年2月,马君武在留日学生办的《译书汇编》杂志刊文《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中更明谓“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内容摘要]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本文主要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的传播做一些介绍,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三个方面来阐述。
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在其于1967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一书序言中,阐述李大钊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时说:“现在,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和最伟大的烈士受到尊敬。
他不是中国的列宁,因为这个荣誉已属于毛泽东。
但是李大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他象征着老一辈东方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前期(1915-1919)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系。
在后者当中,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脱颖而出,出现了新一辈年轻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1927年后,他们掌握了党的领导权。
在中国共产主义者试图把中国历史前进的这个连续完整的链条中,李大钊正好是毛泽东之前的一环。
”他又说:“向为北京大学的历史教授和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是第一个声明拥护俄国十月革命的重要的中国知识分子,他还以中国共产党两主要创立者之一、以不幸的国共合作的主要设计者的身份著称于世。
然而,就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来说,与其说他是一个共产主义的政治领袖,还不如说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解释者。
李大钊最先承担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使它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
他不仅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且还对未来即将发生的变化作出预言。
他的著作代表着我们时代最易引起争议的革命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唯意志论解释与好战的民族主义的结合。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深深地影响着未来整整一代中国共产主义领导人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中最杰出的一个人是1918年冬至1919年春这段关键的日子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年轻助手——毛泽东。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冯 景 源提 要: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他的生平,而是探索他思想的逻辑历程;三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特征——“一个筋斗”的原因;四是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一个筋斗” 共产主义作者冯景源,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北京 10087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探究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缅怀其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什么定格在《资本论》上,它的主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一)李大钊生平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大钊是党成立后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他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明确提出“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
李大钊的十个丰功伟绩
第四部分,倡导新文化运动1918年1月,李大钊应约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以后又兼任北京五所大学教授。
他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里辛勤开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
李大钊的学术论著、与旧思潮激战的诗文,高扬了新文化的气势。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当世赞誉他为"道德文章之楷模"、"青年人的导师"。
第五部分,传播马列主义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李大钊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马克思的学说"真是拯救中国的导星"。
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论著,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以先驱者的坚韧精神,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形","并向实际的方向去做",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李大钊的革命实践,影响和教育了中国早期的一代共产党人。
第六部分,创建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组织上和思想上做了准备。
1920年,李大钊与共产国际联系,同陈独秀酝酿在地方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李大钊在北京领导党的北方工作。
派出同志在冀、鲁、豫、晋、陕、内蒙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发展党、团组织。
李大钊在党的创建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第七部分,促进国共合作1922年9月,李大钊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会见孙中山,商谈国共两党的合作问题。
孙中山十分赏识李大钊对时局的看法,对他倍加信赖,委以参与国民党改组和起草《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的重任。
1924年1月,李大钊参加了国民党"一大"。
在会上,他团结国民党左派,积极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他当选中央委员会执行委员,负责北京执行部的领导工作。
第八部分,领导北方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主要负责北方地区党的工作。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究
浅析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为更好的执政和服务人民,为更好的领导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指导。
而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思想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研究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无疑对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本文试从李大钊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李大钊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一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影响三个方面探究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以期通过对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早期提出的与中国实际结合的理论,为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提供原初理论借鉴。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具备与时俱进特色的先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等等。
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指导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执政方式,也使中国共产党更加游刃有余地领导中国人民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然而,饮水思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求索的结果,任何革命的成功都是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才形成了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非常重视这方面,使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好的与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结合起来,以寻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论五四时期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论五四时期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作者:白焱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年第06期摘要: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通过各种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中国,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文本从李大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培育了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
关键词:李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贡献“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向中国的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中国革命潜藏着的巨大力量,从理论与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改变命运,使得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五四时期,李大钊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等杂志为阵地,发表了多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
他最早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之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热烈赞扬俄国十月革命,指出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历史的潮流。
又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介绍,在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大钊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从理论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外,也从实践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
他通过课堂传授、图书馆投放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三次大论战和组织辩论会等进一步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此外,他更是亲自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农群众中去,让广大劳动群众也接触、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正是由于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宣传,从而推动了马克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于19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中国人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分析马克思学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共产党理论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该文“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不但表明李大钊完成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正因为如此,李大钊这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和现代化意识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学贯中西、有着深厚学术功底的学者。
他以这样的双重身份,在为中国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全面的、准确的、独到的认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今天学习他的这篇经典,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收获:首先,李大钊严肃、认真、系统的阐述了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阐述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之前,首先向人们表明了他学习和研究、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
”李大钊坦诚地表白,自己平素对于马克思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如果让他介绍马克思主义,实在是一种“僭越”。
只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注意,所以他要冒昧地向中国人民介绍这一学说。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严肃、认真和谨慎的态度,是出于对广大中国人民的负责。
由于当时国门大开,各种西方学说涌入中国,各派思想林立,究竟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需要,哪一种更合理,都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
不仅要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还必须把它与其他学说进行分析和比较。
这样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使国民获得真正有用的理论。
从这种态度出发,李大钊全面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李大钊写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采取了较为严谨、系统的客观介绍和评论,而不是漫谈或宣布信仰及其理由的方式。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者:范秀晖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3年第11期[摘要]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从日本归国来到北京居住的十余年间,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筹建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北方工人运动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突出贡献,在西城区的居住地正是他从事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的最好历史见证。
本文从李大钊在北京西城居住期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方式途径、主要内容、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等五个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李大钊;西城居住;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及启示[作者简介]范秀晖,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党校讲师,法学博士,北京 100000。
[课题]本文系2022年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结项成果,课题编号:2022DXDY004。
[中图分类号] B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1-0018-09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16年5月从日本归国后来到北京。
在居住北京的十余年间,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热情赞颂宣扬俄国十月革命,率先研究宣傳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一)国际背景: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暴露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李大钊等中国先进分子把目光从欧美转向苏俄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
一战时期,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资本主义大国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更加白热化,德国作为新起的资本主义大国,与法、英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残酷的战争使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一片颓废,社会经济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各国人民的生活陷入极其悲惨的境地。
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文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曾经对资本主义制度抱有极大希望的人们感到迷茫和困惑,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李大钊、红色之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
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2019年6月Jun.2019第19卷第3期Vol.19No.3李大钊、红色之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钟玉I,高龙彬2(1.潍坊广文中学,山东潍坊261041;2.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日本、法国和俄国三个渠道。
其中,俄国渠道既有理论传播,又有具体实践,是两者的结合。
中东铁路曾作为“红色之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一个通道。
哈尔滨是“红色之路”的枢纽。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李大钊发挥了主导作用。
李大钊在与哈尔滨、“红色之路”的互动中传播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关键词:李大钊;哈尔滨;红色之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图分类号:K87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288(2019)03-0076-04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中,李大钊与哈尔滨及中东铁路这条“红色之路”关系密切。
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李大钊即著文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并指出其对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
1924年5月,李大钊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往返途经哈尔滨时,他深入了解哈尔滨的工人运动情况并介绍苏联情况和宣传革命思想。
李大钊参与创办的哈尔滨东华学校,不仅是掩护各地共产党员开展革命活动的一个秘密载体,也是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场所。
一、李大钊、俄国十月革命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认知关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路径,学界基本有三种说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理论开始从欧洲向世界各地传播,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
大概就在20世纪初,这个理论也传到了古老的华夏大地,而且它的理论力量就体现在,它是多渠道传入。
从今天回头来看,大概至少有三个渠道。
最早的是我们称作日本渠道,20世纪初,一大批留日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陆续开始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他们的一些思想片段,包括《共产党宣言》翻译的一些片段传入中国。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统 介 绍 并 积 极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学 说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他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与介绍 主要集 中在
三个 层 面 :
( 一) 在 历 史影 响层 面上介 绍 与传 播 马 克 思 主 义
学说
学说在 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还是对于催生马克思主 义 中国化学说的历史生成 ,都作 出了巨大的历史贡
J UE CE CAN K AO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史的历史贡献
王浩 斌
( 中南 大学 , 湖南
[ 摘 要]
长沙
4 1 0 0 8 3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说史的发展 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他不仅在历 史影响、 学术研 究以及
实际应用等层面上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 而且深入地揭示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的精神 实质、 确立 了马克思主义 中
国化的基本原则、 明确 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根本方法, 并催生 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学说 的历史生成 。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
义 中 国化 思 想 无论 是 对 于丰 富马 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的理 论研 究 , 还 是 对 于促 进 马 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新 的历 史性 飞 跃 , 增 强 对
研究俄国革命 。在 1 9 1 7 年 3月撰写的《 俄国革命之 远因近因》 一文中 , 李大钊认为俄 国革命兴起的一个 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学说等 “ 革命 文学之鼓 吹” 。
当然 ,李 大钊 对 深 受 马克 思 主义 学说 影 响 的俄 国革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新 的历史 性 飞跃 ,增强 对 于实 现 中
主 义 中国化研 究 。
・
27 ・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
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20120062101 陶侃摘要: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本文主要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早期中国的传播做一些介绍,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轨迹、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具体容认识、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贡献三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大钊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贡献大钊是中国最早接触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研究、传播和运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十月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这段时期属于其早期,他初步接触和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对这一理论进展了学习、比拟、研究和积极传播;1921 年后到 1927 年其被害属于晚期,这段时期他一边继续宣传,一边把已经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实际,主要致力于中共早期组织建设、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等实际工作。
1本文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哪些传播与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等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突出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突出贡献地位。
大钊早期留学日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轨迹大钊是从一个爱国的某某主义者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
我们仔细考察其思想变迁的轨迹,不难发现他的思想转变的在因素是基于一腔爱国热情和激进的某某主义;外在动力是留日期间和五四前后受到的日本社会主义思潮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913 年冬,大钊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东渡日本求学。
留学期间,他勤于阅读各种书刊了解世界上各种新学说、新思潮,开始接触了日本学者翻译的一些社会主义论著。
当时流行于日本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国风起云涌的爱国运动使中国留日学生的思想发生分化。
1914 年 9 月 8 日,因早年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毕业资格得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承认,大钊未经预科考试直接进入了该校政治经济学部本科学习。
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案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课标要求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目标分解1.掌握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2.了解新思潮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史实3.掌握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毛泽东曾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大钊就是当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先驱者。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李大钊等人是如何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各种新思潮论战的?有何影响?本课关键是教师帮助学生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比较当时传入中国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分析各种思潮的不同结局,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学习思考、比较分析、反复探索和实践,最后确认为救国救民的真理,进而让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国革命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师尽可能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分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收集历史资料加深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了解。
以五四运动前后历史背景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运用概括、分析方法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另外,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了解和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
2.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梁启超:在1902年《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马克思,称他是社会主义鼻祖。
(2)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论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探索
论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探索近代中国面临生存的危难,全国上下都为了拯救中国的危亡探索一條正确的道路。
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主要人物李大钊,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有两方面不同的原因使得他坚持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将其传入中国。
对于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推动有了深远影响。
标签:李大钊;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党的建设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使我国不断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中国的危亡,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找适合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一、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一)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原因李大钊1913年毕业以后就开始东渡日本学习,出国留学期间正是社会动荡不安时期,虽对马克思主义不甚了解,但却是一位爱国志士,1915年日本对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李大钊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当中。
与此同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启发了李大钊的思想,他开始钻研马克思主义、努力搜集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相关的资料书籍,1916年还未从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他就毅然决定回国。
李大钊创办了《晨钟报》并担任总编辑,在此期间发表了多篇有关反动统治和反封建的文章。
为了拯救中国的现状,李大钊等一批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能力努力解决中国的问题。
(二)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原因李大钊早期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的是法学专业,对于历史和哲学等都有一定的兴趣研究,但还是由于现实的原因,李大钊深深感受到对于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不足,为了进一步学习才决定赴日继续学习政治经济学科,也正是因为李大钊个人对政治经济学一直的潜心研究和一直致力于对政治经济学的探索,从而成就了之后一系列的理论关键,这也就是李大钊能够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的贡献
作者:李娜
来源:《商情》2014年第33期
李大钊被称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赴日留学,学贯中西,加之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一、共产主义者李大钊
李大钊(1889.10.29—1927.4.28)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科学校,1913年毕业。
期间曾担任北洋法政学会机关刊物《言治》主编。
同年冬赴日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大政一科,由于曾参加反袁斗争,激烈抨击抨击日本帝国主义而被校方除名。
回国后先后主编《晨钟报》、《宪法公言》、《甲寅》日刊等报刊。
1916年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阐述为实现中华再造的呐喊。
随后投身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领导者之一。
期间,李大钊从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了一位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二、主要传播途径与方式
李大钊被称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从小接受传统教育,并赴日留学,学贯中西,加之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一是参与创立多种报刊并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撰写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二是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学术社团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译介和研究,比如亢慕义斋;三是通过演讲,辩论、开设课程等方式直接向民众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
笔者认为,在李大钊的著作中,集中体现他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发表在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马克思主义专号”上;《再论问题主义》、《阶级竞争与互助》、《由经济问题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发表在1920年1月1日《新青年》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发表在1920年12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4号上;1923年9月到1924年上半年撰写的《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等。
其中,《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被认为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研究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著作,标志着李大钊从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主要传播内容
(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
对于马克思的认识和研究,李大钊并非以零星的文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而是以整体的思维方式看待。
从整体的角度看,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其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即唯物主义历史论或社会组织进化论;其二是关于现在的理论,也即马克思主义学说里的资本主义的经济论;其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即政策论或者社会主义运动轮。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
李大钊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需围绕三个问题进行说明:
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经验的说明。
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介绍这一理论时,李大钊并非仅仅是直接引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观点,而是将之放在西方哲学的政体环境中,与当时涌入中国的其他思潮作对比,进一步分析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确性。
他指出“经济构造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但这经济构造本身,为他那最高动因的连续体式所决定。
”
其二是社会组织进化论。
也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通过引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共产者宣言》、《经济学批评》序文里的内容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并以此解释了社会革命的整个发生过程。
根据李大钊的理解,生产力与社会组织,生产关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社会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其三是阶级斗争学说。
社会革命的过程就是矛盾体不断被打破并建立社会组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阶级之间的竞争。
李大钊通过介绍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说明“这类的政治变动……其根本原因都在殊异经济阶级间的竞争。
”同样,李大钊并不是直接说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而是通过与庸俗进化论进行比较来论证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进步论。
其四是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观点。
李大钊在很多著述中都赞扬过马克思关于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的观点。
例如,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一文中,他就指出“我们要晓得一切过去的历史,都是靠我们本身具有的人力创造出来的,不是那个伟人圣人给我们造的,亦不是上帝赐予我们”。
(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贡献
李大钊认为,“马氏…经济论‟有二要点:一…余工余值说‟二…资本集中说‟。
前说的基础,在交易价值的特别概念。
后说的基础,在经济进化的特别学理。
”
李大钊所指的“余工余值说”也即我们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学说。
李大钊认为马克思的“余工余值说”源自他的“劳工价值论”。
他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余工”和“余值”,还进
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特色之一就是揭破了资本主义的秘密,“资本家的利益,就在增大余值。
他们想了种种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他说:“依马氏的解析,资本家增大余值的方法有二要素:一、尽力延长工作时间,以求增加余工时间的数目……二、尽力缩短生产工人必要的生活费时间。
”这就是李大钊对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概念的理解,并且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除去“余工余值”说,李大钊还用一系列数据阐释了“平均利润率论”。
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篇中,李大钊用论式解释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并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的分类与亚丹·斯密“资本”的分类的比较,进一步阐释了“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固定资本”、“流通资本”间的异同,据此而说明“马克思的不变可变资本说,则很多人攻击,甚或加以痛诋,我们殊为马氏不平!”
四、结语
李大钊被称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由于历史的局限,加之当时北洋军阀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封锁,种种原因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宣传还有不全面的地方,但是他在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