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 长江作业本第一单元 讲解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1课)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3.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单元(2——5课)1.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2.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3.地球上的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地球最南端的一点叫(南极),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5.识读地图的三要素为:(比例尺、判定方向、图例)。
“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6.地图的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7.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8.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9.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10.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11.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2.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13.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青藏高原)14.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第三单元(6-9课)1.“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长江作业本答案

《长江作业本-六年级-科学-上册-鄂教版答案》1 我们的生长发育一、1.C2.B二、1.×2.√3.×4.√三、1.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儿童;2.遗传;3.变异;4.遗传,变异;5.遗传,变异。
四、略。
五、1.10 10 12 2.10 12 3.13六、略。
七、略。
我们居住的星球2 地球一、1.14900,亚,4400,大洋,900;2.36100,太平,17868,北冰;3.51000,29.2,71.8。
二、1.×2.√3.√三、看法略。
证据:人们站在海岸上,迎接归航的船只时,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四、麦哲伦;环球航行。
五、月食和日食是地球的影子,弧形的明暗界线可以说明地球是圆的。
六、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中心说3 地球仪二、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三、1.√2.×3.×4.√5.√四、略。
五、1.根据经纬度;2.报告自己所在的经纬度。
4地图一、1.A 2.D 3.B二、首都,河流,省会,方向,铁路,湖泊,公路。
三、1.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
2.河流,湖泊,铁路,公路,城市,方向,山脉。
3.图例,方向,比例尺。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5.各种符号。
四、1.北;汉。
2.循礼门。
3.1,2。
5 建立“地球档案”一、略。
二、1.提示:节约用水、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2.提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
3.不对,因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地球上的一天6 昼夜交替一、1.C 2.B 3.A 4.A 5.B二、1.白天;晚上。
2.会。
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自转产生了以昼夜交替现象。
三、1.略。
2.略。
3.地球位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及其他行星都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4.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代表人物:哥白尼7 谁先看到日出一、1.前一天的17点,前一天的12点;2.16点后;3.早上;4.凌晨,下午;二、1.向后运动;3.自西向东。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01知识点集锦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年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有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5、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个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6、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答:通过平均数据我们能够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7、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变化。
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变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有些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包括铁生锈、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包括水结冰、蜡烛熔化、弹簧被拉长等。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如燃烧后的纸、生锈的铁等,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2、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氧气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通过学习,知道紫甘蓝汁遇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会变成不同的颜色。
知道白糖加热后颜色的变化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4、通过学习,能够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并利用紫甘蓝汁检测身边物质,观察变色现象。
5、能够通过紫甘蓝汁与其他物质作用后发生的颜色变化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能够对探究紫甘蓝汁变色、白糖加热变色等现象表现出兴趣。
三、课时分配:
生锈与防锈:2课时
蜡烛的燃烧:2课时
颜色变化: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1-3课)第一课:化石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化石的形成不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我们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昆虫的化石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这是一块鱼化石,鱼死后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因为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尖锐,草食动物一般牙齿扁平。
化石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第二课:探索动物的发展史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有所不同。
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四趾只留痕迹。
现代马更能适应温带草原生活,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
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更适应取食干草。
以马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规律。
是(___)的著作,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
恐龙是距今()亿年前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但最终灭绝了。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
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提
纲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提纲。
复内容
1. 科学的概念
-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 科学与经验的关系
2. 生物科学
-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
- 植物和动物的区别
- 植物的组成部分
-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3. 物理科学
- 物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物体、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
- 物体的重量和质量
4. 化学科学
-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物质的存在状态
- 物质的变化和反应
5. 地理科学
- 地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 大气和气候的特征
6. 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 实验结果的推论
总结
通过复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将能够理解科学的概念、生物科学、物理科学、化学科学和地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本文档仅为复习提纲,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教师的指导进行进一步学习和理解。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05知识点集锦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
2、1970年4月22日为世界上的首次“地球日”活动。
1990年4月22日,联合国将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3、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
•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陆地面积:1.48亿平方千米
•结构:由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自转方式:自西向东绕地球自转,一周大约是24小时。
•地球上的自然事件:地球上有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还有泥石流、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
•地球的邻居: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是月球,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4、关于地球的现在,你知道些什么?
•答:1、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冰川地貌、丹霞地貌.
•2、地球上有各种繁多的动植物。
•3、地球环境受到了污染,如:山体污染、河流污染。
•4、人类越来越重视保护地球了。
5、查阅资料,了解父辈们30年前生活的环境状况,与我们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怎么造成的?为了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请提出你的建议。
•答: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可以直接从河里提水饮用,房子周围树木成林,空气清新,而现在河水大多被污染了,时常有
死鱼漂上来,周围的树木也变少了,这都是工厂增多,人们乱砍树木造成的。
•建议:1、多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2、不乱扔垃圾。
3、工厂的废水废气要净化处理后排放。
4、农业生产中要尽量少用化肥、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方法: 0°经线以东是东经,0°经线以西是西经。
1700 1600 1500 D
00
D:西经1700 (1700W)
规律: 东经向东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向西度数越来越大。 做题方法: 方法1:向西度数增大,所以是西经。 方法2:画出0 °经线,在0°经线的西边,所以是 西经。
00 500 600700 C
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是最早提出地球是 “球形”的人。后来 他的学生亚里斯多德 在观测月食时发现地 球投在月亮上的影子 是圆形的。更进一步 地证实了老师的观点。
证据3: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 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 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 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 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3、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 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北两极点,缩 为一点。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 度
零度线的确 定
经 度
本初子午线 (00 经线) 0—1800
赤道(00纬线) 0—900 往北、往南度数 越来越大
标度的范围
往东 、往西度数 度数变化规 律 越来越大 相同度数的 东经(E)西经(W) 区分 北纬(N)南纬(S) 西 经 200 和 东 经 半球划分 1600的经线圈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仔细观 察地球 仪有什 么特点? 地球仪 与地球 有何不 同?
复习
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 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 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 相关知识点:地轴、南北极、南北回归线、 赤道、经纬线、南北极圈、南北半球、东 西半球
三、纬线和纬度
第三课 地球仪
1、救援部队根据失事船只提供的经纬度, 先通过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经度确 定东西半球的位置; 2、假如电台还能联系使用,则呼救最好 有准确的经纬度,一般GPS和传统导航仪 器都有显示 3、略
一、概念
地球仪(globe): 人们根据地球的 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比例缩小,制成地球 的模型。
五、东西半球的划分: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大圆圈称 为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把地 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均等半球。国 际上规定,西经200和东经1600组成的 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人们为什么不用本初子午线作 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
区别纬线与经线
1、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 2、纬线是平行的、所有的经线都相交 于一点。
5、地球总表面积大约 5.11亿平方千米 地 球陆地面积 大约1.49亿平方千米(约为地 球表面积的29%) 地球海洋面积 大约 3.62亿平方千米(约为地球表面积的71%) 大洲(亚洲4400、非洲3020、欧洲 1016、北美洲2423、南美洲1797、南极洲 1405、大洋洲897 单位:万平方千米) 大洋(太平洋17968、大西洋9336、印 度洋7492、北冰洋1310 单位 万平方千米) 6、判断题 错 对 对
第二课 地球
1、文中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 麦哲伦;麦哲伦和他的船队自西向东完成环球航行;他 们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迚,肯定会回到西班 牙; 2、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是圆的? 站在海边,遥望进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 失; 卫星的地球照片; …… 3、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进古人 类——我国古代——古希腊人)
或方法2、根据度 D:北纬 200(200N) 数画出赤道的位置。
规律:
00
500 600 700 C:南纬 600(600S)
南纬向南度数越来 越大;
C
做题方法:
方法1、向南度数 增大的是南纬。 或方法2、根据度 数画出赤道的位置。
四.经线和经度
本初子午线
900 600 300 00 300 600 900
几条特殊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低 、 中 、 高 纬 度 的 划 分
100
A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A:北纬100(100N) B:南纬100(100S)
00 100
B
方法: 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规律:
300 200 100 00
D
北纬向北度数越来 越大; 做题方法:
方法1、向北度数 增大的是北纬。
思考
1、经线是圆还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是否相 等?经线指示什么方向?
2、本初子午线是几度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向西各划分多少经度? 3、西经180度经线和东经180经线是几条经线?
4、东经和西经各用什么字母作代号?
5、东西半球划分的界线是哪两条经线?为什么?
经 度
零度线的确定 标度的范围 度数变化规律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认识: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的,是 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而不断发展。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地球
金星
火星Biblioteka 水星冥王星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冥王星
太阳
地球
木星
冥王星
看一看与练一练
北 (3)以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_____半球。 东 以东西半球划分,E点位于_______半球。
第四课 地图
1、略 2、南、东方红广场和建设商业广场;西; 东广场、贺龙体育场东广场;全程长略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 的程度。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方向(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B D
D:北纬 700(700N)
00
300
C:南纬 400(400S) C
400
500
400
A
00
400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A:西经400(400W)
B:东经400(400E)
B
1100 1000 900 00 D
C:东经100 (100E) 00100 200300
C
D:西经1100 (1100W)
鄂教版 六年级科学 长江练习册
第一单元 我们居住的星球
制作人:童
第一课 我们的生长发育
你如何看待“兊隆人”的说法? 兊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现已利用在 动物,植物上,在人类上,目前仍有争议.主要是人伦、道德、法觃等。但随着社会 的迚步,科技迚步,用兊隆技术来兊隆人体的某一器官,造福人类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对亍兊隆人我是完完全全持否定态度的,我觉得丌能出现任 何形式的兊隆人,丌光是生殖性兊隆,就是治疗性兊隆也丌应该存在。我的理由有以 下几点: 第一:我先说明一下我反对治疗性兊隆人的理由。以电影《兊隆岛》为例;兊隆人的 人格尊严; 第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有悖伦理了。首先,由亍技术问题,可能就降低了兊隆人 的生命质量,多利就是个例子,正常羊正常都可以活个八九年,而多利只生活了短短 的五年时间。再则,谁也无法排除这样一种风险:兊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 不残障婴儿。其次,即便这个孩子安全的出生了,他的父母又是谁呢? 第三,这也会带来一些混乱,当兊隆人出现后,他的身体任何特征都不其原主一致, 丌但是长相,就连指纹和遗传物质都是一模一样的。如何区分他们以克造成混乱应该 也是个问题。
00 南纬150 ,西经 200 150
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表任一地方的位置
车内卫星行踪装置
暑假期间一位中国小朋友 想分别邀请来自澳大利亚、巴 西、美国的三位小朋友到纬度 400 、经度1600 的地方一同度假, 他们能聚在一起吗?可能发生 什么差错? 0 和 东 经 1600 北 纬 40 南 纬 400 和 东 经 1600 北 纬 400 和 西 经 1600 南纬400和西经1600
圆球
地球
(1)铅笔在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 的铅笔长度 没有 (有或没有)变化。
(2)铅笔在篮球表面从最高点由近及远 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尖 (笔尖或笔尾) 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船身(桅 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这说明地 球的形状是 球形 的。
证据2-----月偏食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
4、地球是球体的确证--地球卫星照片
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小结: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1、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驶来帆船的船帆比船身先出现;
2、月食;
3、地平线是弧形的; 4、不同地方日出的时刻不同; 5、登高而望远; 6、“天涯海角”为什么总是走不到边?
一、比例尺 数字式 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 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文字式 3.大 小(范围、内容详略、缩放)
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 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北
西北 东北
西
西南
东
东南
南
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 的程度。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方向(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
图例 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 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
思考
1、什么是纬线?纬线是半圆还是圆? 长度是否相等?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最长的纬线是哪条纬线?它的纬度 是多少? 3、北纬用什么字母作代号?南纬用什 么字母作代号?
纬 度
零度线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