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100 学分:5.0 理论课学时:54 实验课学时:46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他运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寄生虫学等实验技术,通过显微镜、理学、化学、微生物学以及自动化仪器等检验方法,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简捷而准确的检测,将所获得的结果,作为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察病情或预后判断依据。

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与临床医学各项检查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医学检验中最常用的部分。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临床检验基础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对板书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图示以及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启用。

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标本、挂图图谱等,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实物教学,要求学生进行细胞绘图,强化记忆,各种方法学要进行比较,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早到医学检验室轮流进行学习,使之更好的配合好理论教学。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第一节血标本采集【掌握】血液标本的类型及抗凝剂的选择。

【熟悉】熟悉采血的方法。

思考题:1、常用抗凝剂各自有什么特点和用途?2、血液检验有哪些标本类型及其应用范围?3、如何保证合格的血液涂片质量?4、wright染色依据何原理?如何保证染色质量?第二节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掌握】血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

【熟悉】血液标本保存与处理。

【了解】患者采血的要求。

第三节血涂片制备与染色【掌握】血涂片的制备、血涂片的染色。

【熟悉】血涂片染色原理。

【了解】瑞氏染色染料的组成。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第一节红细胞检查【掌握】红细胞计数方法学的应用;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学(重点HICN)法;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设定是为适应我国检验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目前临床需要的检验专业专门人才。

临床检验基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与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选疾病的需求。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2.掌握检验的实践技能3.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4.掌握、了解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5.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三、时数分配四、考核要求按照掌握与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2填空题,3名词解释,4问答题实验考核占20%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与血涂片制备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及评价,抗凝剂的选择应用,血涂片制备方法与染色原理。

了解血液学概述与发展史。

课程内容一、血液标本采集与抗凝剂1.采血方法静脉采血法;皮肤采血法;真空采血法2.抗凝剂选择乙二胺四乙酸;草酸盐;肝素,枸橼酸盐二、血液涂片制备与细胞染色1.血液涂片制备:对一张好的血涂片的要求2.血液细胞染色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考核知识点一、采血方法二、抗凝剂选择考核要求一、采血的方法掌握各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二、抗凝剂选择熟悉各种抗凝剂的特点与掌握其适用范围三、血涂片制备掌握制备良好的血涂片应符合的要求,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注意事项四、血涂片染色掌握瑞氏染色的原理,掌握瑞氏染色的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瑞氏染色二、问答题:如何评判是否为一张制备良好的血涂片?第二章血液一般检查第一节红细胞检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点彩红细胞、血沉测定的原理、方法评价、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了解红细胞的生理与血红蛋白组成及红细胞检查的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总学时76 (理论学时:46 实验学时:30)学分:4.5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临床检验学(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这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

二、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医师。

三、实验要求:实验教学以临床检验基本技术和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临床检验基础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质量控制及方法学评价。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笔试,闭卷,100分记,占总成绩70%;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考核办法,主要以平时上实验课次数及实验效果记分,以100分记,占总成绩30%。

六、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基础所涉及的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测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要领、临床意义。

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一般检验、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尿液理化检验、尿沉渣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液检验、脱落细胞检查等。

重点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原理、操作方法、质量控制、临床意义。

难点是临床检验基础技术原理。

七、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1.概论【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生理概要。

1.熟悉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及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抗凝剂的作用原理及适用范围。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
总学时:132
实验学时:60/60
使用专业:三年制专科医学检验
实验教材名称:《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实验地点:临床检验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二、实验基本要求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技师。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最终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10%、实验操作成绩占30%、实验报告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40%。

平时成绩依据学生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得出;实验操作成绩依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思维辨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为、实验报告绩依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实验考核专门实施量化标准。

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守则,且实验课出勤率达三分之二以上,否则取消一切成绩。

四、主要仪器设备
电光源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水浴箱、血沉架、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分光光度计、烤箱、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项目一览表。

临床检验学教学大纲一

临床检验学教学大纲一

临床检验学教学大纲一一、绪论目的要求:一、了解临床检验基础现状和特点。

二、了解检验基础教学目的三、了解学好临床检验基础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主要内容:一、一般介绍临床检验发展史及临床应用。

二、详细讲解临床检验基础现状与发展特征。

二、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目的要求:一、掌握血液标本采集、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二、熟悉抗凝剂抗凝原理及应用,熟悉病人状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了解不同采血方法及操作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课。

主要内容:一、重点讲解血液标本采集、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及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

二、详细介绍抗凝剂的种类及应用,讲解病人状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三、一般介绍不同采血方法及操作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教学:一、血液标本采集、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与正常细胞形态识别。

三、血液一般检验目的要求:一、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及其参考值、临床意义和质量控制。

二、掌握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和质量控制。

三、掌握血小板计数以及参考值、临床意义和质量控制。

四、熟悉血液组成成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代谢与功能、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形态、血小板形态的检查、点彩红细胞计数,熟悉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的基本知识及临床意义。

五、了解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液一般检验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进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验课。

主要内容:一、重点讲解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白细胞形态检查、血小板计数原理及其应用。

二、详细讲解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代谢与功能、点彩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的基本知识及临床意义。

三、一般介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液一般检验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进展。

临床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教学大纲卫生检验专业用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检验教研室编20130818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检验(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iques)课程号(代码):504076030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要求临床检验是卫生检验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卫生检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临床医学检验的目的和用途,掌握临床常见指标的检测方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以及各检测指标所反映的临床意义,熟悉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掌握临床上血液学检查的方法和意义,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血糖、肝功、肾功等临床生化检验的原理、方法和意义,酶学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意义,为今后从事疾病诊断、治疗、卫生监督、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上的深入浅出,触类旁通,又要强调联系实验实习和具体案例分析等实践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也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进程,适当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

三、教学内容(下划双线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第一章临床血液学检验(9学时)第一节概论血液生理概要,血细胞发育与成熟,血细胞的增殖,血细胞的成熟,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抗凝,采血方法,抗凝剂选择*。

第二节红细胞检验红细胞发育过程*,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

第三节血红蛋白检验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及成分,血红蛋白的合成与代谢,血红蛋白的测定*,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红细胞比积测定仪器法,微量离心法,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

第五节红细胞参数平均值计算红细胞平均容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教学安排和时数分配内容授课时数实验时数血液一般检查(一) 4 4血液一般检查(二) 4 4尿液一般检查(一) 4 4尿液一般检查(二)脑脊液检查、浆膜腔积液 4粪便检查及其他 4精液、白带、前列腺液检查 4 4脱落细胞学总论 4脱落细胞学各论 4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4复习 2 ——————————————————————————————————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教学时数】讲授0.5学时【讲授内容】1.血液标本采集和抗凝剂(1)采血方法1)静脉采血法2)皮肤采血法3)真空采血法(2)抗凝剂选择1)乙二胺四乙酸2)草酸盐3)肝素4)枸橼酸盐2.血液涂片制备和细胞染色(1)血液涂片制备:对一张好的血涂片的要求(2)血液细胞染色1)瑞氏染色法2)姬姆萨染色法【自学内容】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

血液学与临床疾病、实验检验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瑞氏染色问答题:如何评判是否为一张制备良好的血涂片?第二章红细胞检验【教学时数】讲授3学时【讲授内容】1.红细胞计数1)检测方法2)参考值3)临床意义2.血红蛋白测定1)检测方法2)参考值3)临床意义3.红细胞形态检查1)红细胞形态改变2)临床意义4.血细胞比容测定1)定义2)检测方法3)参考值4)临床意义5.红细胞平均指数1)定义2)参考值3)临床意义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1)定义2)检测方法3)参考值4)临床意义7.网织红细胞计数1)定义2)检测方法3)参考值4)临床意义8.点彩红细胞计数1)定义2)检测方法3)参考值4)临床意义9.红细胞沉降率测定1)定义2)检测方法3)参考值4)临床意义【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血细胞比容简答题按MVC和RDW的变化,可将贫血按细胞形态学分为几类?各类的MVC、RDW有何变化特点?论述题试述血涂片检查的临床意义第二章白细胞检查【教学时数】讲授3学时【讲授内容】1.白细胞计数⑴检测原理⑵方法学评价⑶质量控制⑷参考值⑸临床意义2.白细胞分类计数⑴检测原理⑵方法学评价⑶质量控制⑷参考值⑸临床意义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⑴检测原理⑵方法学评价⑶质量控制⑷参考值⑸临床意义4.白细胞形态检查⑴检测原理⑵方法学评价⑶临床意义【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核左移2.核右移3.Dohle小体4.粒细胞循环池5.中毒性颗粒简答题简述白细胞分类计数质量控制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教学时数】讲授0.5学时【讲授内容】1.血液分析仪检验原理(1)血细胞计数原理1)电阻抗计数原理、仪器组成、血细胞计数原理、红细胞及血小板有关参数检测原理、2)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原理、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专科(DOC)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学时:总学时76 (理论学时:46 实验学时:30)学分:4.5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专科教材:罗春丽主编,临床检验基础,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临床检验学(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及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这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

二、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紧密联系临床,掌握有关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医师。

三、实验要求:实验教学以临床检验基本技术和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临床检验基础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质量控制及方法学评价。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笔试,闭卷,100分记,占总成绩70%;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考核办法,主要以平时上实验课次数及实验效果记分,以100分记,占总成绩30%。

六、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基础所涉及的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测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要领、临床意义。

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一般检验、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尿液标本采集及处理、尿液理化检验、尿沉渣检验、脑脊液检验、浆膜腔积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液检验、脱落细胞检查等。

重点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原理、操作方法、质量控制、临床意义。

难点是临床检验基础技术原理。

七、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1.概论【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生理概要。

1.熟悉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及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掌握抗凝剂的作用原理及适用范围。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Basis Examinations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4.5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基础检验主要包括血液常规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腔液检验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等内容,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l临床基础检验的现状和特点l临床基础检验教学目的l学好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了解临床基础检验的特点和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4学时)教学内容:1.1血液标本的采集1.2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1.3血涂片制备与染色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采血法、常用抗凝剂的抗凝机理和应用。

2.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10学时)教学内容:2.1红细胞检查2.2白细胞检查2.3血小板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参考值。

3.掌握红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

4.理解红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形态检查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5.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方法。

6.了解点彩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自学第三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5学时)教学内容:2.1 ABO血型系统2.2 Rh血型系统2.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教学要求:1.掌握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的特点。

2.掌握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

2014临床检验基础(医检)教学大纲

2014临床检验基础(医检)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编码:49023A02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供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用开课学期:11课程学时:总学时 112 学时(其中理论课 56 学时,实验课 56 学时)课程学分:7.0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诊断学、生物化学并修课程: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内科学、临床概论课程简介:一、性质临床检验基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和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检验医学筛检疾病的需求。

二、临床检验基础的任务1.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筛检或确诊的客观依据如将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有机结合,可提供全血细胞数量和质量(形态)众多的参数和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异常的最基本的实验诊断信息。

例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和血沉增高,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与心绞痛鉴别;显微镜发现病原体,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依据。

2.为疾病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动态变化依据尿液蛋白质检测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病情估计、网织红细胞计数对于进行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患者或贫血患者的骨髓功能,判断均具有可靠而实际的指导作用。

3.为预防疾病提供检测依据从标本中检出寄生虫,可对感染人群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或)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传染。

4.为科学研究提供检验医学基本数据、基本检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育目标理论授课以讲授本课程在临床医学中的位置和特点,发展概况和当代特点建立运用检验医学的正确观点,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讲课讲透大纲中应掌握的内容。

实验课以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

通过实验、示教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对实验注意事项、计算、结果判断、质量控制和报告方式有全面了解。

通过到临床检验科参观见习,让同学了解目前检验医学已发展为全面自动化。

大学医学院教案 临床检验基础-模板

大学医学院教案 临床检验基础-模板
2.临床检验百家争鸣2群QQ群号539640307
3.临床检验基础百家争鸣微信号:lcjy237972347
补充和更新
八、教学后记
(一)发现的问题与不足
1.学生与老师互动较少
2.
补充和更新
(二) 下一更新
(三)终结性考试的结果分析与运用
1.
2.
补充和更新
(四)学生调查与反馈
1.
2.
补充和更新
七、自主学习资源
(一)参考书、文献、网址等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卫生部医政司,第三版.
2.《临床检验基础》,刘成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补充和更新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等
1.临床检验百家争鸣1群QQ群号 237972347
补充和更新
(二) 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分析与运用
1.课前与学生交流了解白带、精液、前列腺液、痰液采集及组成的认识;
2.课中采用提问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将学习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检查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学习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课程中期采用考试系统进行学生调查,了解教学情况;
4.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
(一) 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引导式教学
2.实验实践操作
补充和更新
2. 教学实施步骤或流程图(各部分讲授的内容、时间、方法、衔接)
1.
补充和更新
六、教学效果评价
(一)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脑脊液常规检查程序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有哪些改变
3、膜腔积液常规检查程序
4、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
2.为学生提供课后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的机会;
1.培养医学人文的素养;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学习大纲..doc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学习大纲..doc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性质与目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借助细胞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寄生虫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病人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显微镜形态学等检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为适应我国检验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目前临床需要的检验专业专门人才而设定。

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基础中最常用的一般检验,但确是临床最需要的部分,通过这些实验而得到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选疾病的需求。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同时注重实践的课程,课程设置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向临床学习过度阶段,是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程,由医学检验系临床血液教研室负责教学安排。

课程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掌握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实验包括血细胞计数、血涂片检查、尿干化学检测、尿沉渣镜检、阴道分泌物检查、精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掌握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在1个学期内完成,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教学主体,安排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44学时。

本课程设定5学分。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平行进行,理论和实验课每次各安排4学时。

实验课以分组形式进行,每组5~6人,实验带教老师先进行讲解及演示,然后由学生单独操作或分工操作完成实验内容。

每位学生应参加每次实验,认真完成操作,并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

临床基础检验学教学大纲

临床基础检验学教学大纲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16 学分:1.0 理论课学时:16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临床实验室管理学是一门指导临床检验学生对实验室的建设、人员的管理,在检验中的质量管理,尤其对检验前、检验后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信息化管理等要求达到了解和熟悉。

通过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学习,要掌握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办法。

掌握检验质量保证中的检验前及检验后的质量影响因素以及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加强学生学习本书的重点和要点,便于学生深入学习和领会。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讨论和开卷考试等。

其中课堂主讲部分是通过教师结合临床实验室工作中实际的需要划定教材中需要讲授的各章节,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实际应用情况以启发式、举例分析式等教学手段讲解,以达到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为目的。

讨论是由老师举出具体实例、让学生结合实际在课堂进行分析、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

以达到我们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本科生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论第一节临床实验室定义、作用和功能【掌握】临床实验室定义,了解作用和功能第二节临床实验室管理及管理特性【了解】临床实验室管理第三节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政府管理【自学】达到了解为目的思考题:1、临床实验室的定义是什么?2、临床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3、临床实验室的工作准则是什么?第二章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一节医疗机构在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责任【熟悉】医疗机构的存在是为了解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第二节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熟悉】检验工作人员要重视人员、设备、环境、标准、室间质量评价、室内质量控制等检验中质量保证要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于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性质与目的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任务是借助细胞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寄生虫学、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先进的检测技术,对病人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显微镜形态学等检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为适应我国检验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目前临床需要的检验专业专门人才而设定。

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基础中最常用的一般检验,但确是临床最需要的部分,通过这些实验而得到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选疾病的需求。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临床检验基础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同时注重实践的课程,课程设置在学生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向临床学习过度阶段,是医学检验专业必修课程,由医学检验系临床血液教研室负责教学安排。

课程目的是使该专业的学生掌握临床检验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

实验包括血细胞计数、血涂片检查、尿干化学检测、尿沉渣镜检、阴道分泌物检查、精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常规检查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掌握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在1个学期内完成,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教学主体,安排在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

课程总学时90学时,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44学时。

本课程设定5学分。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理论课与实验课平行进行,理论和实验课每次各安排4学时。

实验课以分组形式进行,每组5~6人,实验带教老师先进行讲解及演示,然后由学生单独操作或分工操作完成实验内容。

每位学生应参加每次实验,认真完成操作,并客观、真实、及时地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

课程的教材课程理论教学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课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指导》。

建议将Henry’s Clinic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BY Laboratory Methods TWENTY-FIRST EDITION 作为参考书籍。

课程的理论课项目与学时数表一.教学理论时间安排课程的实验项目与学时数表二.教学实验时间安排课程的考核与评分本课程为考试课。

理论部分采取期末闭卷笔试考核,考试题型由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和问答题构成,考核内容所占比值和授课时数相应;实验部分采取期末操作实践考核。

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值,其中理论考核占80%,实验考核占20%。

教学内容理论课部分血液一般检查(1)【教学内容】1.血液标本采集和抗凝剂(1)采血方法:静脉采血法;皮肤采血法;真空采血法(2)抗凝剂选择:乙二胺四乙酸;草酸盐;肝素,枸橼酸盐2.血液涂片制备和细胞染色(1)血液涂片制备:对一张好的血涂片的要求(2)血液细胞染色: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3.红细胞计数: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4.血红蛋白测定: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5.红细胞形态检查:红细胞形态改变;临床意义。

6.血细胞比容测定:定义;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7.红细胞平均指数:定义;参考值;临床意义。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定义;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9.网织红细胞计数:定义;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10.点彩红细胞计数:定义;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1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定义;检测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目的要求】掌握:1.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及评价,抗凝剂的选择应用,血涂片制备方法和染色原理。

2.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点彩红细胞、血沉测定的原理、方法评价、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熟悉:1.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

2.红细胞的生理和血红蛋白组成及红细胞检查的质量保证。

血液一般检查(2)【教学内容】1.白细胞检查(1)白细胞计数: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2)白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3)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4)白细胞形态检查: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临床意义。

2.血液分析仪检验原理(1)血细胞计数原理:电阻抗计数原理、仪器组成、血细胞计数原理、红细胞及血小板有关参数检测原理;流式细胞术细胞计数原理、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

(2)白细胞分类原理:白细胞二分群及三分群原理(电阻抗法);白细胞五分类原理(VCS 法、SCC法、电阻抗与射频法、多角度激光法)。

(3)血红蛋白检测原理。

2.血液分析仪检验参数及临床应用(1)血液分析仪检验参数。

(2)检验参数的临床应用。

3.血液分析仪检验图形及临床应用(1)血细胞直方图及临床应用:白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血小板直方图。

(2)血细胞散点图。

4.血液分析仪性能评价和全面质量控制(1)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2)血液分析仪全面质量控制。

【目的要求】掌握:1.掌握白细胞计数、分类的方法原理、评价,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2.掌握血液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熟悉:1.白细胞检查的质量保证。

2.仪器所提供参数及图形的临床应用。

尿液一般检查(1)【教学内容】1.尿液的生成和检验目的(1)尿液的生成。

(2)检验的目的。

2.尿液标本采集(1)标本容器准备:采集容器的要求(2)尿液标本采集与运送:尿液标本采集;标记;运送的标准化。

(3)尿液标本的种类:各种尿液标本的概念及特点;采集方法及适用范围。

3.尿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1)尿液标本的保存:冷藏保存的作用;常用化学防腐剂及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尿液标本保存的质量控制。

(2)尿液标本的处理:尿液标本处理方法及结果。

4.尿液的理学检查(1)尿量: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2)颜色和透明度: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3)气味。

(4)比重:检测方法;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参考值;临床意义。

(5)尿渗量: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参考值;临床意义。

5.尿液化学检查(1)尿干化学分析仪:仪器组成;分析试带;仪器检测原理;检测参数;方法学评价。

(2)尿液试纸条检测各参数的检测原理、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掌握:1.尿液标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2.尿液理学检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3.尿液干化学法参数的分析。

4.尿液化学一般检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1.尿液的生成和生理。

2.尿液理学检验的质量保证。

3.尿液化学特殊检验项目;尿化学检验的质量保证和影响因素。

尿液一般检查(2)【教学内容】1.尿液沉渣检验方法(1)尿沉渣直接涂片法: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

(2)尿沉渣定量计数法:尿沉渣定量计数板法;尿沉渣定量分析法;方法学评价;参考值。

(3)尿沉渣染色法。

2.尿液沉渣形态学检验(1)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2)管型:管型形成的条件;管型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3)结晶:生理性结晶;病理性结晶。

3.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原理;检测参数;临床应用。

4.尿沉渣检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1)尿沉渣检验质量控制: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检验后质量控制。

(2)尿沉渣检验标准化:材料与仪器的标准化要求;尿液标本的收集及运送;尿液分析;操作规范。

【目的要求】掌握: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方法、临床意义。

熟悉:尿沉渣镜检的方法学评价及质量保证。

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查【教学内容】1.脑脊液检查1)标本采集:脑脊液检验适应证和禁忌证。

2)理学检查(1)颜色:红色;黄色;白色或灰白色;褐色或黑色。

(2)透明度、临床意义。

(3)凝固性、临床意义。

3)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参考值;临床意义(2)分类计数:直接分类和染色分类参考值、临床意义(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寄生虫病)。

(3)细胞学检查:细胞收集和制片;染色方法。

(4)临床意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寄生虫病。

4)化学和免疫学检查(1)蛋白质检查:Pandy蛋白定性试验;蛋白质定量;参考值;临床意义。

(2)葡萄糖测定:参考值;临床意义。

(3)氯化物测定:参考值;临床意义。

(4)其他测定: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腺苷脱氨酶、溶菌酶、免疫球蛋白测定、髓鞘碱性蛋白临床意义;蛋白质电泳参考值和临床意义;淋巴细胞亚群检查临床意义;抗结核抗体检查临床意义;神经性梅毒检查临床意义;脑寄生虫病检查临床意义。

5)病原学检查(1)微生物学。

(2)寄生虫学检查。

6)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检查特点。

2.浆膜腔积液检查1)标本采集与保存。

2)理学检查(1)颜色:红色、白色、绿色、棕色、黄色或淡黄色、黑色、草黄色(2)透明度(3)凝块(4)比密3)化学检查(1)蛋白质定量。

(2)葡萄糖定量。

(3)酶学检查:乳酸脱氢酶、腺苷脱氨酶、淀粉酶。

4)免疫学检查(1)C-反应蛋白。

(2)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癌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组织多肽抗原。

5)显微镜检查(1)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2)有核细胞分类: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浆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间皮细胞增多、其他细胞。

(3)细胞学检查。

(4)染色体检查。

6)病原生物检查(1)寄生虫及虫卵。

(2)细菌。

7)临床应用: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目的要求】掌握:1.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方法、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2.浆膜腔积液的一般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渗出液和漏出液鉴别。

熟悉:1.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脑脊液的形成、功能和成分。

2.浆膜腔积液的特殊检查。

粪便检查及羊水、胃液检查【教学内容】1.粪便检查1)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容器(2)标本采集:常规检查;寄生虫检查;化学法隐血试验;脂肪定量试验;粪胆原定量试验。

(3)标本检查后处理。

2)理学检查(1)粪便量。

(2)外观:性状;颜色;寄生虫;结石;气味。

3)化学检查(1)酸碱度检查。

(2)隐血试验: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临床意义。

(3)脂肪检查:检测原理;方法学评价;参考值;临床意义。

4)显微镜检查(1)盐水涂片检查:细胞;食物残渣;结晶;微生物学检查。

(2)涂片染色检查。

(3)常见腹泻病人的粪便检查特征。

2.羊水检查(1)标本采集和理化检查:标本采集;理学检查;化学检查(2)胎儿成熟度检查:肺成熟度检查;肾成熟度检查;肝成熟度检查、皮肤成熟度检查、唾液腺成熟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