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拓展八
六上拓展八日积月累成语解释

六上拓展八日积月累成语解释1雕梁画栋: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
栋:古代指房屋的脊檩。
梁上和栋上都雕刻和绘画。
形容建筑物的富丽堂皇。
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建筑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堪称人间仙境。
2巧夺天工:夺:胜过。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
精巧的程度胜过天然。
形容制作技艺高超绝妙。
象牙雕刻的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巧夺天工。
3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
具有巧妙的心思。
指在技巧或文学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从这片园林独具匠心的设计来看,当初这里的主人一定是个风雅之士。
4引人入胜:胜:佳境,胜境。
吸引人进入优美的境地。
形容风景优美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
苏州园林,格局很小,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
5古色古香:古色:古代器物的色彩。
古香:古代书画所散发的气味。
形容具有的古朴的色彩和古雅的情调。
走在长安城老城区里,道路两旁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物。
6余音绕梁:余音:乐曲结束后仍留在耳边的声音。
梁:房梁、屋梁。
乐曲虽然终结,却仍有悠扬的声音在屋梁上回荡。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听完你的古筝演奏,真是让人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啊。
7不落窠臼:窠臼:俗套子,旧格式。
不落在俗套子里。
比喻文章或艺术等独具一格不落俗套。
颐和园的设计风格真是独具匠心,不落窠臼。
8雅俗共赏:雅:文雅,指文化水平高的人。
俗:粗俗,文化水平低的人。
赏:欣赏。
文化水平高的人和文化水平低的人都能欣赏。
形容文学作品既优美,且通俗。
艺术的表现需要雅俗共赏,而非仅仅满足一部分人的胃口。
9美不胜收:胜:能够承受。
收:接受。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大自然有很多美不胜收的风景,闲暇时多去走走,可以开阔眼界,舒畅心情。
10脍炙人口:脍:切得很细的肉。
炙:烤熟的肉。
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
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都赞美。
记忆中荡漾在耳边的,是曲曲脍炙人口的童谣。
11曲高和寡:曲:乐曲。
高:高雅。
和:和谐地跟着唱。
寡:少。
曲调愈高雅,能够跟着唱的人愈少。
原比喻知音难觅。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进度表2014至2015上

十
11.3—11.7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五国我爱你,汉字
6
十一
11.10—11.14
中期质量监测
十二
11.17—11.21
17、地震中的父与子18#、慈母情深19、“精彩极了”
5
十三
11.24—11.28
20#、学会看病回顾·拓展六
5
十四
12.1—12.5
21、圆明园的毁灭22、狼牙山五壮士23#、难忘的一课
5
十五
12.8—12.12
24#、最后一分钟回顾拓展七
4
十六
12.15—12.19
25、七律·长征26、开国大典27#、青山处处埋忠骨
5
十七
12.22—12.26
28#、毛主席在花山回顾·拓展八
4
十八
12.29—1.2
选读课文
6
十九
1.5—1.9
期末复习
二十
1.12—1.19
期末测试阅卷总结工作
备注:每周规定上课7节,其中阅读4节,习作2节,写字1节。
5
五
9.29—10.3
国庆放假
六
10.6—10.10
9、鲸10#、松鼠11、新型玻璃
5
七
10.13—10.17
12#、假如没有灰尘回顾·拓展三13、钓鱼的启示
6
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20—10.24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5、落花生16#、珍珠鸟
5
九
10.27—10.31
回顾·拓展四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五国有趣的汉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
2014年8月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五单元 拓展链接 一个关于冒险的童话——《鲁滨逊漂流记》导读》公开课课件_3

探究提升,对话自我
读有所感,读后有悟,读完 鲁宾逊在海岛上探险和创造属于 自己的家园的内容后,同学们有 什么感悟或收获? (可从人物形 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结合自己的 生活或学习谈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总结评价,教师寄语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鲁宾逊漂流记》
中他在荒岛上的相关故事情节,体会到了鲁 宾逊积极乐观、敢于冒险、坚毅刚强的品质, 鲁滨孙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同 学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 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学会生存,学会向困难 挑战,争做生活的强者!
作品简介
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 了一位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不甘过 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 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在 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风,船翻了,漂流到一 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他战胜了种种困难, 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终于获救, 回到了英国。
探 究 学 习
1、速读、跳读第五到八章的相关内容,概括主要的 故事情节。 2、合作探究:抓住鲁滨逊性格中的一个或两个关键 词,并结合相关的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展 示 交 流
学生展示交流,以讲故事、表演、 朗诵或演讲的形式围绕鲁宾逊性格 特点中的一个或两个关键词介绍鲁 滨逊。
鲁宾逊性格特点
鲁宾逊:个性自由、敢于冒险,充满劳动热 情,积极乐观,勤劳能干,机智聪明, 坚毅 刚强,不向苦难屈服,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 精神,有坚定的意志和恒心,是新兴资产者 的英雄形象。
鲁 滨 孙 漂 流 记笛
福
——
读尤每 读其个 它是成 。男长
孩中 子的 都青 卢 应速读法:迅速地跳读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 的了解。 2、精读法:要感知具体内容,分析人物,进入 深度理解,需要精读,读书时要边读边做批注, 摘抄好词佳句,做笔记。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八(完整版)

我学习电子琴的故事 乐课,老师爱带我们去音乐室上,经过老 师的讲解和弹奏,我慢慢地对琴产生了兴 趣,琴声优美,能让人的神经进行休息。 在家里,我从学校学来的几首歌总是来家 里唱一下,爸爸妈妈看见我天天这样唱, 也知道了我对琴有点感兴趣便跟我买了一 架电子琴。刚买回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弹上 了,可是我真是乱弹琴,这时,爸爸叫我 静下心来,弹最简单的练习曲:《欢乐 颂》,可我总是静不下心来听、看,急急
我的美术之路
美术是我的最爱,在我无聊的时侯经常会 画一幅画。如今我六年级了,随着作业的增多, 我画画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画图给我看。她 画得栩栩如生。她画的白雪公主不但美丽动人, 还给她画了一件美丽的衣服。也许是那个时候 我爱上美术的吧!当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 父母就把我送进听潮六村的一位美术老师家学 美术。回想过去在老师家的快乐情景,不由得 拿出以前画的画。不由得发现我怎么以前画得 那么幼稚。而那时,父母却一直夸我画得
现在,我对学书法有一定的体会:写作要 做到“三心”。第一,要细心。汉字有点、横、 竖、撇、捺、横折勾、竖弯勾,写法都不同,还 有,笔画的粗细也不一样.因此,写字时要集中 精力,细致地区分。
我学习毛笔字的故事
第二,要耐心。因为毛笔是软笔,比较难掌 握,而且汉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撇捺交叉、 方框缩格等不同的写法。所以,写字要有耐心, 不能马虎潦草。应先写楷书,然后学行楷、行书, 基础打好了,最后才能学草书。
选题二:
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 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事例要完整,情感要真实。
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 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
起个好题目
奔马图 新年音乐会 看画展 看花展
……
精心选材,巧妙安排
一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事物来 写。安排材料时,做到主次分明。如写 一幅名画,我们可以先概括介绍画的年 代、作者以及它的社会价值,然后再具 体描述画面的内容,最后用精炼而包含 激情的语言概述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可以仿照《蒙娜丽莎之约》的写法,把 自己看到的与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 一起,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感人。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5 拓展阅读 丁丁历险记

丁丁历险记作者:埃尔热,真名乔治·雷米,比利时人。
生于1907年,1983年去世。
享年76岁。
埃尔热先生小时候各方面学习成绩都不错,唯独绘画不佳,被美术老师认为不会有‘出息’。
但是埃尔热先生凭着天赋和自己的努力还是于1926年他19岁时发表了处女作《冒失鬼巡逻队长托托尔》,丁丁这个人物的原形就是出自此书。
接着,埃尔热先生再接再厉,于是《丁丁历险记》便诞生且一发不可收拾了。
至今《丁丁历险记》被译成48种文字,已销售出1.44亿册,深受各州人民欢迎,并影响了好几代人。
前法国总统戴高乐也是《丁丁历险记》的忠实读者。
丁丁之所以受到大众的热爱,与埃尔热先生的疾恶如仇是分不开的,因此丁丁就是他的影子。
是和平、友谊和正义的象征。
游历中的“丁丁”与所到之处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作斗争;抨击金钱至上的军火商和毒品贩子,他讲友谊、重许诺,扶弱斗强,智勇双全。
针对某些大国的扩军奋战,“丁丁”从1975年起,改穿劳动布裤,佩戴和平徽章,骑着摩托宣传反战。
并于1950年先于任何人登上月球。
充分表达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心愿和希望。
当然,埃尔热先生对中国人民还是很有感情的,在《丁丁历险记·蓝莲花》里,丁丁来到了中国,帮助中国人揭穿了日本法西斯制造借口侵略中国的阴谋。
并与中国少年张仲仁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埃尔热先生的一生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评价。
法国文艺界将他与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齐名并提,称之为“名垂青史的漫画家”。
有的评论说他“将不被重视的连环画发展成了伟大的艺术,和电影并肩媲美”;在今天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广场和地铁站,还坐落着丁丁和白雪的雕像以及450.6英尺高的壁画。
而丁丁在布鲁塞尔原为虚拟出的住址拉布拉多路现在也成为真正的街名。
至于阿道克船长的住所马丁斯派克别墅更是被依着漫画的样子被建成。
丁丁历险记全套书目及简介一:《丁丁在苏联》这是丁丁历险记的第一部作品,叙述丁丁在共产主义国家苏联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故事。
拓展八 物质的化学变化(一)

状态 固体
物质 铜丝 钛合金 钨丝 活性炭 金刚石 石墨 生石灰
用途 作导线 制造火箭、航天飞机、人造骨等 作灯丝 吸附色素和异味、净化水、有害气体 裁玻璃、切割大理石 作电极、制铅笔芯 干燥剂
状态 固体
物质
用途
作炉具清洁剂、固体作干燥剂、制取肥 氢氧化钠
皂、造纸
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含酸量 氢氧化钙
常见物质的用途
状态 物质
用途
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氮气
制造氮肥,作保护气、防腐剂
稀有气体 霓虹灯、闪光灯、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
气体 氢气 一氧化碳
作燃料、冶炼金属 冶炼金属、作燃料
二氧化碳
灭火、作气体肥料、人工降雨
氦气
填充探空气球
状态 物质 水 食醋
液体 酒精 稀盐酸 浓硫酸
用途 最常用的溶剂 调味品、除水垢 实验室的常用燃料、作消毒剂 常用于金属除锈、除水垢 常用作干燥剂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
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可燃性、还原性、氧
性质内容 熔点、沸点、延展性、溶解性、 化性、稳定性、酸碱
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等
性、腐蚀性毒性等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考点解读
超标的污水、配制波尔多液
氯化钠 消除积雪、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
碳酸钙 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
硫酸铜 配制波尔多液
碳酸氢钠 焙制糕点、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
考点解读
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A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拍皮球
比赛紧张极了。有的把球拍的高,有的把球拍 的低,有的不留神把球拍到了别人脚底下,引 起了小伙伴们一阵欢笑声。小芳同学蹲着拍, 把球拍得矮矮的。“一、二、三、四……”随 着计数员大声报数,她全神贯注,眼睛盯着上 下跳动的皮球,头上渗出了汗珠。突然,她脚 下一滑,坐在了地上,那球也一下子蹦得老高 。正当同学们为她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她猛得 又站起身来,用手继续拍球。“71.72. 73……”计数员的报数声越来越响亮,围观的 同学不时地发出喝彩声和欢笑声。
如何描写场景呢?
第一个方法:先写点,然后写面。由点到面。 例如: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点)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 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面) 在“宣布成立”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 “点”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面”是什么? “面”是首都人民欢呼雀 跃
《菩萨蛮· 大柏地》 作者: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沁园春· 雪》 作者: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第三个方法:
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加活动人的心 情、神态表现,又要写出围观人的反映, 把场内外交织在一起写,才能更好地烘托 环境气氛。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 处地写出人物的感想、体会。这样有面上 的概括,有点上的详写,有内外的呼应, 有感情地表露,就能把一个场面描写得活 灵活现。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强化拓展答案苏科版0五网

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强化拓展答案苏科版0五网题型:选择题1、物理中,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A、温度B、力C、速度D、质量答案:C2、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
A、速度B、位移C、时间D、加速度答案:C3、已知质量为2kg的物体处于水平面上,受到的向右的力为6N,向左的摩擦力为3N,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A、 1m/s2B、 2m/s2C、 3m/s2D、 4m/s2答案:A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如果它的位移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均为90°,则它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是()。
A、90°B、45°C、0°D、180°答案:C5、物理中用于描述物体状态的物理量有()。
A、速度B、力C、加速度D、位移答案:B题型:填空题1、量纲是一个物理量的()符号。
答案:表示2、根据牛二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方向上相()。
答案:反3、时速为36km/h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其行驶速度的单位是()。
答案:m/s4、牛的质量是400kg,在重力场中它的重量为()N。
答案:3920N5、加速度是一个矢量量,物理量的量纲是()。
答案:L/T2题型:计算题1、已知质量为3kg的物体受到的力为5N,水平地被推移,如果物体的初始速度为2m/s,则是物体在5s后运动的速度是多少?答案:17m/s2、已知质量为4kg的物体用一根无摩擦细线悬挂,另一头绑一重物,重物重量为2N,求绳子的张力。
答案:20N3、质量为5kg的物体和质量为3kg的物体接触在一起,过程中有10N 的外力向右推,求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答案:1m/s24、在水平地上摆放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向左施加一个力6N,摩擦力为2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1m/s25、一辆汽车的速度从20m/s加速到40m/s所需要的时间为10s,求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2m/s2题型:应用题1、双人之间玩受力游戏,两个人分别站在1m宽的木板左右两端,手持长木棍,意图相互平衡,当两手持的木棍平行时,求双方手的力是多少?答案:两人各为400N2、本题中所说的斜面滑动和地球运动的形式有何相似之处?有何不同之处?答案:相同之处在于其加速度的方向均为竖直向下,不同之处在于斜面滑动的运动轨迹是直线运动,而地球运动的轨迹为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