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三单元课时备课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分数除法例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分数除法例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六单元三时间主备单位、教师课题分数除法(例3)课型新授课使用单位、教师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领会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
准备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填空
小时有()个小时,1小时有()个小时。

2、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学习什
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
1.孕伏铺垫,分散难点
(1)重点让学生理解要求3份是多千米就要先求一份是多少千米。

出示课件:一只蝴蝶1/3小时飞2千米,它每小时能飞多少千米?
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列式:(1)2×3=6 (2)2÷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一种方法用线段图说明理由。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课题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五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书上33页例题3及33页做一做内容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课前小研究分数除法混合运算和整数除法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一样吗?3223=48(12+18)2二、理解情境,解决问题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

3.(出示方法一)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4.(出示方法二)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5.上面的两种方法,请你用综合算式表示,并写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问题:1.你知道了什么?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3.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三)布置作业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7题、第8题。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六年级上册设计者:施教者:课题课时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六课时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学内容分数除法计算及四则混合运算(课本第3536页第6~1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对不懂的地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基础练习1、口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包括园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匆匆》,文章写什么匆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这一1.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完成下面要求。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课程整合点
与主题丛书第三本、第四本整合。
教学重点
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备课
单元
第三单元
单元
解读
本单元有两篇课文,两篇习作范文和一片习作。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选择一种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经过,回忆当时心情,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阅读习作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领悟作者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1、揭题
同学们,你们盼望星期天吗?星期天都干些什么呢?文中小作者的那个星期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第三单元单元概述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通过细腻委婉的语言,在不断地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深切情感。

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我”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详细刻画了“我”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表现了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别了,语文课》讲了“我”由开始“厌恶”语文课到后来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的教导而对语文课产生了“喜爱”之情,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表达了“我”强烈的爱国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记叙了“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两件趣事,表现了母亲和毕大妈生活的智慧和温暖的心,说明母亲就是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是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的来源。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重点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人教版)单元知识结构本组教材是以真情(心灵之歌)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那么歌颂了一群一般群众,专门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惜、鼓舞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名一般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欢乐与幸福的情形。

文中的这些人物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仁慈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世真情。

围绕本组主题,口语交际安排了“辩论:讲诚信与善意的假话”,旨在引导学生熟悉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假话。

本组习作要求学生写一写表现人们相互关爱的情形,引导学生擅长用灵敏的双眼发觉真情,体会到人世处处有真情。

“外书屋”向学生推荐阅读加拿大作者蒙格玛丽《绿山墙的安妮》等作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发觉人世真情,熏陶学生的情操。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把握的生字词。

2熟读文,明白得文内容,把握重点语句的明白得。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描述,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单元学情分析针对本组文来讲,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的时期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排除陌生感,帮忙学生更好的体会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堂实效。

另外关于六年级的小孩来讲,预习不该该只是读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忙下学会自己试探一些东西。

教学重、难点:一、熟读文,明白得文内容,感受人物那种淳朴仁慈、乐于助人、关切他人的美好品质。

(重点)二、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述,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思路:《穷人》: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

通过朗诵文,感受沙俄时期穷人的穷困,凄惨和渔夫夫妇的高贵品质。

《别饿坏了那匹马》:通过朗诵文,明白得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念书的良苦用心。

认真阅读关于人物语言、神态和心理描述的句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这也是课程改革理念在计算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例如教学例2,可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结合线段图分析,帮助学生通过对算理的理解,降低对中每个步骤含义的理解难度,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由“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过程。

3.引导类推,促进迁移,通过自主探究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对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材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三类,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升,各个例题既独立成题又相互联系,既承前启后又互为完善。

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分数除法计算方法提供了可能。

此外,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分数除法,在具体计算方法的推理时,都是结合分数的意义和直观图,实现分数除法由“除以一个分数(整数)”到“乘以这个分数(整数)的倒数”的转化。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充分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在充分地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猜想,理清数量关系。

完整地呈现例题信息,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分析关键的信息,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2.彰显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帮助思考的能力。

例如类似于例7中的抽象的“1”既可以是“一项工程”,也可以是“一段路程”“一池水”等,当学生无法发现习题中的情境与例7中工程问题的内在联系时,可通过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直观地发现相关习题与例7“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从而使他们明白利用画示意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增强学生自觉运用这一策略的意识。

3.开展充分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学时,要根据教材提供的一般步骤,借助线段图或主题图展开充分的讨论交流,理清条件与问题分别是什么,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可以建立怎样的等量关系等,回顾与反思环节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验证,如检验方程的解、检验是否符合题中的数量关系等。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精品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最新小学数学精品资料设计 1 三 分数除法新知识点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建议1.发展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

分数除法是分数计算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随着所学新知识的增多,学生往往会受旧知识的干扰,因此有必要将相近相似、易混易错的内容组织在一起,进行对比练习,以便进一步区别异同,在比较中鉴别,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对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同样要注意安排对比练习,使学生对它们的内在联系加深认识。

明确它们在解题思路上的共同点都是要认清以谁为标准,把谁看作单位“1”;不同点则是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合理、灵活的思维方式。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抄写数据、认真审题、认真书写、认真演算、及时检查验算的习惯,减少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此外,学生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即看到“简便运算”这一要求时,才会运用简便方法,如果没有这一要求,学生则可能不会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计算技能,更应通过教学计算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掌握基本简算技能的基础上,强化简算意识,创设简算与不简算的对比情况,将简便运算融入四则混合运算的研究中,先提供得到正确答案的多种方法,再优化出简便方法,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进行简算的意识,形成科学、合理、灵活的思维方式。

课时安排1 倒数的认识………………………………………………………………………….1课时2 分数除法…………………………………………………………………………….3课时3 解决问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1).能够用be going to 句型交流行事计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I’m going to the cinema.等。

2).能够用where,when 替换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中的疑问词what提问并予以回答,如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When are you going?I’m going at three o’clock..3).能够了解他人的行事计划并进行转述,如:He/She is going to …等。

4).能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购书、当小导游、采访等任务,熟练运用be going to 句型。

5)能够听懂、会唱歌曲What are you going to do?2.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A、B部分Let’s learn,Let’s talk中的四会短语和句子。

2)能够听、说、认读A、B部分Let’s learn中的三会单词和Let’s talk,Let’s read中出现的三会句型。

3) 能够理解并会根据指令操作Let’s play,Let’s chant,Group work等部分的内容。

4) 了解音标的音和形;能够区分音标发音不同。

5) 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的思想意识。

2)学习策略:关注小组合作与交流,加强自主学习。

3)文化目标:了解有关文字记载方式的学习。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重点询问并回答未来几天或周末的活动安排,主要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do?I’m going to…”要求学生能对句型中的主要信息进行替换,并能使用其他的疑问句,如when,where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第三单元3.解决问题 第2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备课)第三单元3.解决问题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应用问题教材第40~4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找准单位“1”及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头列式。

提问:这两道题属于什么类型的应用题?怎样解答?2.分析条件。

半场的得分×2=上半场的得分)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老师可以启发。

(3)问题是求什么?(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3.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根据题意,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应该怎样解答?(可以根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提问:根据题意,题中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解:设下半场得x分。

2x+x=423x=42x=42÷3x=1442-14=28(分)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

5.出示例7。

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一条隧道,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才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学生反复读几遍。

6.分析方法。

老师:题中这条路有多长没有给出,可以怎样来解答?(可以假设这条路的长度)学生1: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18 km。

7.小组讨论分析结果,集体汇报。

假设不同,算出的结果相同。

都是根据公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得出的。

在这三种假设中,把路程设为1最简单。

8.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

(1)学生画图后再解答,并说出等量关系式。

(2)学生独立解答。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填空。

四四维训练参考答案2. (1)✕(2)√(3)✕思维训练得分。

课后反思1.如何把“比一个数多它的几分之几”转化成“是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比较抽象,难度大,用画图法比较形象,易于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含4课时)教案一、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小结。

二、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能够独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引入问题•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习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答案。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入问题、启发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示范引导法:老师示范解决问题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解题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问题•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学生讨论问题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

第二课时: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理解问题:学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和要求。

2.分析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线索。

3.解决问题:学生根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

4.检验答案:学生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老师提供几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解决方法。

2.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答过程。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1.老师强调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方法。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分数除法例3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分数除法例3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学科数学年级六单元三时间主备单位、教师课题分数除法(例3)课型新授课使用单位、教师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让学生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领会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填空小时有()个小时,1小时有()个小时。

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学习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1.孕伏铺垫,分散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要求3份是多千米就要先求一份是多少千米。

出示课件:一只蝴蝶1/3小时飞2千米,它每小时能飞多少千米?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列式:(1)2×3=6 (2)2÷1/3教师引导学生将第一种方法用线段图说明理由。

学生讨论、汇报后,教师指着线段图规范:这位同学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已知1/3小时飞2千米,也就是其中一份是2千米,求3份是多少千米就用1份2千米乘3,就求出1小时飞多少千米?(2)重点让学生理解要知道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就要看时间的分母是几,就分几份。

出示课件:一只蜜蜂1/4小时飞3千米,它每小时能飞多少千米?学生可以用两种方法列式:(1)3×4=12 (2)3÷1/4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一种方法用线段图说明理由。

随后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也是把1小时飞多少千米看作单位“1”,但刚才那个题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而这个你为什么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学生指图解释后教师接着提问,(1)2/5小时飞3千米,需要分成几份?如何求一小时飞多少千米?(2)5/6小时飞3/4千米,需要分成几份?如何求一小时飞多少千米?随后,教师提醒学生:既然3×4和3÷1/4都表示1小时飞多少千米那这两个算式就应该相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备课

主题单元模块教学设计心灵之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太阳,是一股清泉,是黑暗中的一把火……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主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人物身份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学情分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自主阅读并搜集描写人间真情的诗句、故事以及人物,课上积极探究,注重学生个性化解读,使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畅所欲言。

同时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感悟中领悟作者在字里行间里尽头的情感。

在阅读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情节,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交流或网上查询验证,这种参与阅读的学习状态是值得推崇的。

基于以上对整组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1课时;引领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与《唯一的听众》两篇以及主题学习丛书陌路情深中《虚职求爱》整合为1课时;自读课将《穷人》与《用心去倾听》以及主题丛中陌路情深其他文章整合为1课时,课外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窗边的小豆豆》《根鸟》等文章两课时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7课时。

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这三方面,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

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快乐高效。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主题丛书,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上课教案 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上课教案 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

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教学难点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

2.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策略1.写作目的(1)激发学生吐露真心的欲望,知道写出真情实感易令人感动,也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2)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2.写作内容(1)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理清思路写下来。

(2)能够借助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还可以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心情。

(3)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并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相互学习。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图片展示猜心情1.看图片猜心情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慕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她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小朋友很开心,第二个小朋友是愁眉苦脸的。

生2:第三个小朋友伤心得哭起来了,第四个小朋友很愤怒。

师:同学们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

生1:第一个小朋友肯定是得到表扬了,或者妈妈给她买了喜欢的玩具,所以很开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计算及其应用以及整数除法的意义、解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完成了分数加、减、乘、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的四则计算,掌握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为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比和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倒数的认识、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一)倒数的认识新版教材将“倒数的认识”由原实验教材的“分数乘法”单元移至“分数除法”单元,并独立编排为一小节,作为分数除法的准备内容。

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由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是“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因此认识倒数的概念以及熟练求出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倒数,是学习分数除法的重要的知识基础;其二,这样编排,使本单元的知识呈现更有逻辑性、整体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顺序。

(二)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我们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乘法的逆运算。

但由于分数乘法的含义有了扩展,分数除法作为其逆运算,具体含义也自然有了扩展。

因此,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可以用“同数连加”的实际例子引出两道除法题来说明,也可以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题来说明。

在具体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时,实验教材重视相关知识的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采用整数与分数对比、乘法与除法对比的方式,揭示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而新版教材对于除法意义的教学,仅从编排上看,不再单独设置例题,只在练习中加以渗透,如教材练习七第1题根据乘法算式写出两道除法算式,第2题先看清左右两题之间的关系,写出得数。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My weekend plan第三课时教案一、课时内容B let’s learn Role-play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围绕“要够买的物品”这个话题展开,主要通过对话学习单词和词组dictionary, comic book, word book, postcard及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buy...的表达。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本课时的学习是为第四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本课时的重点是四会单词和词组的掌握以及能够运用四会单词和词组谈论和描述书店中自己要购买的物品。

本课时包括Let’s learn 和Role-play两个版块。

Let’s learn通过John和Jack在电影院前讨论下一步的计划的场景,呈现了单词及词组的词形和意义。

此话题与我们的学生的生活很密切,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Role-play版块是用于操练B Let’s learn版块中有关书籍的单词及词组。

通过学生在书店购书、买书的角色扮演,达到在真实的语境中交流的目的。

本课时的词汇中的词汇教学,要利用学生的迁移能力,结合学过的单词,用同类词归类或自然拼读法掌握。

句型的教学,不只是本课书上的知识,还要拓展句型,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采用儿歌、游戏、猜谜、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自主的学习。

三、课时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dictionary, comic book, word book, postcard2. 能够在情景中正确运用上述单词和词组讨论或描述自己书店中可以购买的物品。

3.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buy...就购买计划进行询问和作答。

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备课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备课教案

《分数除法》目标分解表格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从化市小学六年级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教学倒数的意义时,要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归纳的过程。

)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应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的机会,自行根据倒数的意义进行判断,并互相交流找倒数的方法。

(一)探究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算式。

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小组汇报交流。

.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是怎样理解互为倒数的呢?能举例吗?(二)深化理解。

.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第三单元第 3 课时课型:备课人:第三单元第 4 课时课型:备课人:涉及的信息比较多,“每天吃半片”这一信息又比较隐蔽,在理解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

、计算时,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老师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分析题目并解答提问:可以列综合算式吗?小组讨论并汇报,如何列综合算式。

板书综合算式。

第 三单元第 6 课时 课型: 备课人:94÷85+95÷85(1)教学时,要加强分数乘、除法相应问题的比较与沟通,突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体会到列方程解决这类问题最大的优势在于思维的顺向性,感受方程解法的重要意义,提高列方程的积极性。

第三单元第7 课时课型:备课人:第三单元第8 课时课型:备课人:白布长多少米?,白布长多白布长多少米?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学生独立完计算,并在小组内汇报,后全班集体订正。

学生在书本上完成,个别学生汇报,教师讲评。

小组内讨论分析完成功能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解法的多第三单元第9 课时课型:备课人:第三单元第10 课时课型:备课人:第三单元第11 课时课型:备课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 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 x。 3、教学例 3。 出示例 3:解比例 = 提问: “这个比例与例 2 有什么不同?” (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 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 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 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 5、P35“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P38 第 12、13 题。 2、4:8=12: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 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 少? 3、把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 15,请 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 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 0 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 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少 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 3 倍。请写出这个比例。 达标检测:配套 25 页 1、2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3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2.4 1、2.4:1.6 = 60:40 还可以写成 — 1.6 = 60 — 40
2、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导学反思:
2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主备人: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
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 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 力。 3、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 重点难点: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学具准备:
1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幅图说说图中的情景,并看下有什 么共同特点? (出示图一)生: “在天安门升国旗” (出示图二)生: “在学校升国旗” (出示图三)生: “学生在教室上课” (出示图四)生: “签约仪式” 出示四幅图在一起的情景,师: “有什么共同特点?”生: “都有一面国旗” 师: “刚才认真观察图的同学会发现,刚才那四幅国旗的长和宽是不一 样的,那究竟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国旗的长和宽。 2、课件出示:在学校升旗的国旗和在教室的国旗给出长和宽。 师: “我们先来研究这两幅图“ 小组讨论: (1)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并求出比值。 (2)求出它们比值后你有什么发现?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1
பைடு நூலகம்
比例的意义
主备人: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
学习目标: 1、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 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了解国旗的比例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学习重难点: 1、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 预习内容:带着问题预习课本 32——33 页 1、什么叫做比例? 2、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做成比例?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师: 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干什么?”生: “ “升国旗” 师: “那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 生: “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生: “国旗代表国家,应当尊重国旗” 师: “很好,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 家,希望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 设的更加美好!其实国旗和我们的数学也有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研究一下,这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
导学反思:
7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4
成正比例的量
主备人: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
学习目标: 1、 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预习内容:预习教材 P39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 1: 出示:一列火车 1 小时行驶 90 千米,2 小时行驶 180 千米, 3 小时行驶 270 千米,4 小时行驶 360 千米, 5 小时行驶 450 千米,6 小时行驶 540 千米, 7 小时行驶 630 千米,8 小时行驶 720 千米„„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板书: 两种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填表, 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即:路
2、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3 1 0.6∶0.2 和 ∶ 4 4 目标检测: ( 1、比表示两个数( ) 比例表示 ; ) 。 2、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10 和 9:15
1 1 : 和 6:4 2 3
20:5 和 1:4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比例的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节课你们 学到了什么? 1、什么叫做比例? 2、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做成比例?
8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学例 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 1 2 3 4 5 6 7 „„ 总价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 1、例 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 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 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看书 P39,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如果用 x 和 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 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 , 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x/y=k(一定) (5)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 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看书 P40 例 2。 (1)题中有几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体积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是什么?是不是一定? (3)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4)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5)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 7 厘米,那么水的体 积是多少?225 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P41 做一做 2、P43~44 练习七第 1~5 题。 目标检测:课本 P27 T1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5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3
解比例
主备人:
执教人:
课型: 新授
课时编号: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 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学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预习内容:P35 例 2 例 3 导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 和 8:4 : 和 :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 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 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 2。 (1)把未知项设为 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 X 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 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 可以求出未知数 X 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 “解:, ” 所以解比例也应写 “解:。 ”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4
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课件,投影仪。 预习内容:P34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 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 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 P34,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 项。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3.巩固练习。 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 能成比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4 和 6:8 能不能组成比例。 (2)P34“做一做”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P36~37 第 3~6 题。 达标检测:基训 P27T6 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 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