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资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1999 年,牛根生遭到伊利董事会免职,从此选择了自己创业的历程,同年8 月成立“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初的启动资金仅仅900 万元,通过整合内蒙古8 家濒临破产的奶企,成功盘活7.8 亿元资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 730 万元。

2001 年开始,他们开始考虑一些上市渠道。

首先他们研究当时盛传要建立的深圳创业板,但是后来创业板没做成,这个想法也就搁下了。

同时他们也在寻求A 股上市的可能,但是对于蒙牛当时那样一家没有什么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上A 股恐怕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蒙牛根本等不起。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

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资,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该公司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当某市市长而把这事又搁下了。

2002 年初,蒙牛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中国香港二板。

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

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通过相关关系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

见面之后摩根士丹利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中国香港二板上市。

众所周知,中国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都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

摩根士丹利与鼎晖劝蒙牛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中国香港主板。

牛根生是个相当精明的企业家,对摩根士丹利与鼎晖提出的私募建议,他曾经征询过很多专家意见,包括正准备为其做中国香港二板上市的百富勤朱东(现任其执行董事)。

眼看到手的肥肉要被私募抢走,朱东还是非常职业化地给牛根生提供了客观的建议,他认为先私募后上主板是一条可行之路(事实上,在这之前,朱东已向蒙牛提到过中国香港主板的优势)。

这对私募投资者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雷士照明股权之争

高盛 世纪集团
其他
股权占比 29.33% 7.74% *30.73% 9.39% 14.75% 8.05%
出资额
配发 326930股
3、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五次融资 2010年5月12日(除:其它)
IPO
股权所有者 吴长江 软银赛富
高盛 世纪集团
IPO
股权占比 出资额
22.33% 23.40%
7.15% 11.23% *23.85%
案例分析
1、作为创业者,吴长江过分自信,低估了资本引入的风险。
①自信的隐患
陷入股东困局前的吴长江,为人勇敢,控制欲极强, 并坚信自己可以左右时局。
“即使投资者拥有企业持股上的控股权,但是他们本 身不是做实业的人,他们需要自己这样的实业家带领雷 士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从雷士的投资上赚足利润。”— —吴长江
¥450,000 $32,000,000 $36,560,000
HKD 1,457,000,000
出资额(港元)
HKD 562,500
HKD 249,600,000
HKD 2 85,168,000
HKD 1,457,000,000
3、股权结构的演变过程
第六次融资 2011年7月21日(除:其它)
随着照明行业的变化,传统照明产品正在向节能产品更新换代。 为此,雷士引进LED照明领域翘楚法国施耐德电气作为策略性股东, 由软银赛富、高盛联合吴长江等六大股东共同向施耐德转让2.88亿 股股票。施耐德股份占比9.22%,因此而成为雷士照明第三大股东。
② 对资本毫无防范的心理。
吴长江的自信满满再加上对资本的毫无防范,此时 再引入法国施耐德,正中资本方软银赛富和高盛合谋的 陷阱,也让吴长江自己的局面更为不堪。

投资者关系优秀案例

投资者关系优秀案例

投资者关系优秀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投资者关系是一家公司与其投资者之间建立的重要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透明度,公司可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拥有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优秀的投资者关系案例,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信息披露吸引投资者,并取得成功。

1.苹果公司苹果公司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投资者关系成功案例。

该公司通过定期公布季度财务报告、举办投资者电话会议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沟通。

苹果还通过其官方网站提供详细的财务信息和业绩报告,让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表现。

这种高度透明度和及时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发展更加有信心,促使其股价稳步上涨。

第二篇示例:投资者关系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是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沟通和互动的桥梁。

优秀的投资者关系工作可以增加投资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提升公司的声誉和价值。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成功的投资者关系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这些公司是如何与投资者建立良好关系、维护关系和扩大投资者基础的。

第一个案例是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腾讯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其投资者关系工作一直备受股东和投资者的好评。

腾讯在投资者关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通过定期发布财务报告、召开股东大会、举办投资者说明会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沟通和互动。

腾讯还设立了专门的投资者关系团队,负责投资者关系工作,及时回应投资者的疑问和关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腾讯的股票一直备受市场追捧,其投资者关系工作功不可没。

第二个案例是苹果公司。

苹果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投资者关系工作也备受瞩目。

苹果公司的投资者关系团队定期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公布财务报告和业绩情况,并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展示公司的业务发展及未来规划。

苹果公司还倡导透明度和公开化,与投资者保持坦诚和真实的沟通,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苹果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公司的业务增长和股价表现奠定了稳固基础。

三九集团案例分析

三九集团案例分析
设有销售办事处和仓库,形成遍布全国的医药销售网络 三九集团所属企业医药产品涉 及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和制剂、 生物制品及医用卫生材料等多个领域。拥有包括三九 胃泰、三九感冒灵、参麦注射液、正天丸及壮骨关节丸在内的中药品种240多种
• 规模和质量优势公司主要单品种销售规模大,产品质量稳定。
三九医 药共计13家分公司或子公司。 “999”品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超过83亿元,位 居制药行业榜首。公司主导产品三九胃泰、999感冒灵、皮炎平、正天丸、参 附注射液等年销售额均超亿元。
二、总体战略成功的原因
• 多角化的经营既可以有效的分散经营风险增强适应
外部环境能力当时的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投资办厂的成本不高,
中药行业的进入壁垒很低。为了规避风险,当时的南方制药厂决定要 发展多种经营,既要以一业为主,也要有东边不亮西方亮的准备,因 此决定走出药品的范围,实施多角化经营。
• 有利于企业向前景好的新兴行业转移企业通过涉足各
曾几何时,三九集团一度拥有超过200亿元总资产、3家上
市公司和400余家子公司,涉足药业、农业、房地产、食品、汽车、 旅游等产业。不过今日,三九集团已经风光不再。2003年起,三九 集团陷入债务危机,有多达21家债权银行开始集中追讨债务并纷纷 起诉。据估计,到2005年,三九系深圳本地债权银行贷款已从98亿 升至107亿,而遍布全国的三九系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贷款和贷款 only. 180亿元。2005年4 担保余额约在60亿至70Evaluation 亿之间,两者合计约为 月28 日,三九集团将旗下上市公司三九发展卖给了浙江民营企业鼎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立建设集团,同一天,三九医药将“三九系”另一家上市公司三九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生化卖给了山西另一家民营企业振兴集团,标志着三九系历史的结 束。2005年12月23日,三九集团原董事长赵新先被批准逮捕,更 使三九集团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伊利MBO案例分析

伊利MBO案例分析

信托案例系列分析之一:伊利MBO案例分析——兼论信托在MBO中的适用空间和风险北方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研究所二零零五年一月MBO(Management Buy-Out)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降低公司治理成本的一种收购行为。

在“国退民进”的浪潮中,MBO曾被视为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的有效通道之一。

但在当前我国的法律政策环境下,MBO在股权定价、收购主体、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难题。

在“一法两规”颁布,信托回归主业后,信托被业内人士视为实施MBO的灵丹妙药。

海正药业、四川全兴、宇通客车等纷纷借道信托成功地设施了MBO,但在伊利事件爆发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信托在MBO中的作用和风险。

一、伊利事件回顾2003年7月,金信信托以10元/股、总价2.8亿元从呼和浩特市财政局手中受让的伊利股份14.33%国有股过户完成,金信信托正式成为伊利第一大股东。

在收购伊利时,金信明确作出了“收购人有意保持伊利公司在人员安排、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支持公司在现有管理层领导下按预定发展规划管理运作,原则上不干涉伊利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承诺。

到现在为止,金信信托确实也履行了该承诺,伊利股份没有任何一位金信信托委派过去的高管。

2003年10月,伊利董事长郑俊怀在董事会上提出购买国债的想法,11月开始,伊利分五次打入子公司牧泉元兴公司资金,用于在金通证券进行国债投资,共为2.8亿元,与金信信托付给呼市财政局的股权转让款相同。

2004年4月,伊利股份独立董事俞伯伟提出质疑:“伊利股份好像是宁可亏损也要买国债,是不是和MBO所需要的资金有关系,我怀疑国债投资是股份公司资金体外循环的通道。

”2004年6月16日,伊利股份临时董事会通过了罢免俞伯伟独立董事资格的议案。

2004年12月27日,伊利股份大股东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56057486股社会法人股,和呼和浩特华世商贸有限公司所持有的8448482股社会法人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因案件查办需要依法予以冻结,冻结期限从2004年12月24日起至2005年12月23日止。

投资案例分析

投资案例分析

一.背景青岛海龙商场准备融资人民币3亿元作为其在青岛奥运场区扩充第二商场(海龙2)的部分资金。

海龙商场于1997年7月1日正式营业,总投资1.8亿多元,经营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一个专营中高档国际名品、精品的大型高级百货店。

凭借高雅文化、高档特色定位和高效消费网络三架马车,海龙商场日臻完善,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牢牢树立起高级百货店的业界形象,在山东省商界已占据了高档商场的首位。

随着社会美誉度的提升,海龙商场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海龙商场在“精品名店,引领时尚”的现代商业理念的指导下,筑巢引凤,高屋建瓴,建成为汇聚世界精品、名品的大舞台。

这里精品荟萃:CARTIER、ZEGNA、VERSACE、BURBERRY、DUNHILL、MAXMARA、HUGO BOSS、AIGNER、ESCADA SPORT、AQUASCUTUM、TRUSSAVDI JEANS、VACHERON CONSTANTIN、PIAGET、ROLEX、OMEGA、MONTBLNC、SWAROVSKI、LANCOME、ESTEE LANDER、SK-II、SHISEIDO、CD、GUERLAIN、ELIZABETH ARDEN、LANCEL、S.T.DUPONT、TOMMY HIFILGER……尽情展现国际品牌的风采,ARMANI COLLEZIONI、星巴克即将进驻,未来的海龙商场将更是国际名牌真正的聚集平台。

经过九年的探索和发展,海龙商场已逐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精品名店的企业形象,并在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成为企业一笔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从目前的商业市场竞争状况来看,海龙商场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巩固现有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规模扩张,已成为海龙商场场的当务之急。

海龙2已在2006年7月1日奠基,计划2007年年底正式营业。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

跨国并购成功案例分析_跨国并购经典案例跨国并购是当代企业国际拓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把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开拓国际市场的新策略。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欢迎大家前来阅读!中国企业跨国成功并购案例分析篇12014年11月12日,锦江国际和美国喜达屋集团联合公布:双方就喜达屋资本出售卢浮集团和子公司卢浮酒店集团100%股权签署相关协议。

经此一役,锦江国际旗下酒店将超过2800家,34万间客房分布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并由此跻身全球酒店排名前8位。

卢浮酒店集团成立于1976年,是欧洲和法国第二大连锁酒店集团,其100%股权由喜达屋资本通过旗下私募股权基金持有,截至2014年6月,卢浮酒店集团布局全球46个国家,拥有、管理和特许经营1115家酒店,91154间客房。

6大酒店品牌覆盖1—5星级,在欧洲的核心市场具高知名度,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锦江国际与其谈判完成后,向旗下经营酒店的上市公司锦江股份发函征询是否作为收购方参与该项目。

锦江股份决定收购并在上市公司履行完成法定程序后即与喜达屋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

2015年1月14日,停牌两个多月的锦江股份发布公告,拟以百亿人民币巨资收购卢浮集团100%股权,以期拓展国际化战略。

这是国内酒店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也是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四季度放开上市公司现金并购政策以来,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

1月30日,锦江股份股东大会以高达99%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此项并购案。

锦江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弘毅投资当日表示,基于对有限服务型酒店行业的看好以及对锦江股份和收购标的管理团队的高度肯定,弘毅投资认可本次收购,并将在未来发展中积极履行股东职责。

“品牌管理协同和客源优势带来看点,通过跨国收购分享出境游市场蛋糕。

预计此次收购有望增厚锦江股份2015年净利润1350万—3800万欧元,按照最新汇率计算,可以增厚公司净利润0.96亿—2.71亿元人民币。

阿里巴巴--案例分析-战略管理

阿里巴巴--案例分析-战略管理

阿里巴巴案例讨论阿里巴巴案例讨论一、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股价下跌问题会不会持乐观态度?我们小组认为,投资者会持乐观态度,原因如下:1。

阿里巴巴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每一个成功企业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

阿里巴巴从来都不缺人才,这一点我们从很多事情上都可以看出。

今年二月份的欺诈门也很好的反应了阿里巴巴管理高层的应变能力,对待突发事情快速做出了反应,将阿里巴巴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投资者进行投资时,肯定会对企业的管理层的人员上进行考究,阿里巴巴在管理人员上肯定是过关的。

2。

阿里巴巴良好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早电子商务门户,其良好的企业文化已经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最不容易被复制超越的。

所以阿里巴巴在企业文化上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3.阿里巴巴的业绩、前景良好阿里巴巴虽然股价下跌了,但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收入和利润并没有受到股价的影响,收入和利润都是呈增长态势的。

即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阿里巴巴的业绩也是良好的,这无疑会增加投资者对阿里巴巴的信任度。

另外阿里巴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利润也是相当的客观的。

二、阿里巴巴应该怎样最好的利用募集来的资金在B2B电子商务市场上攀登新的高度?1。

如果能筹集足够的资金,阿里巴巴完全可以利用其十几年发展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内部优势,充分把握外部机遇来促进自身发展,即: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全力推动社会化物流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的战略合作,实现更广、更深层次的国际化。

2.随着资本的更多投入,互联网领域将会诞生新的商务模式,B2B市场也将进一步细分悄然形成规模。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则应该考虑深入到B2B市场某个细分市场,深挖这个细分的潜力,把它做深做透,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3.阿里巴巴目前在国内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江浙一带,中国内地很多地方对阿里巴巴还并不了解。

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募集来资金后,应该深入到二三级城市或者中西部市场去争抢客户,广泛挖掘中国内地和二三级城市这部分市场的市场潜力,以求在B2B电子商务市场上攀登新的高度。

十大经典投资案例

十大经典投资案例

十大经典投资案例1.长期投资: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沃伦·巴菲特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是长期投资,他主张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如财务状况、管理层和行业前景等,而不是短期的市场波动。

他选择的投资目标大多是具有稳定现金流、低负债、良好管理层和前景良好的公司,这些公司能够在经济波动中保持稳定,并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回报。

2.科技投资:彼得·蒂尔和Founders Fund彼得·蒂尔是硅谷的知名投资者和企业家,他创办的Founders Fund 专注于投资科技创业公司。

蒂尔的投资哲学是相信科技和创新的力量,他认为科技创业公司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他投资的公司包括SpaceX、Palantir、Airbnb等,这些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了领导者,并为投资者带来了巨额的回报。

3.房地产投资:唐纳德·特朗普和房地产信托基金唐纳德·特朗普是美国的房地产大亨,他通过建立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来进行房地产投资。

REIT是一种集合投资工具,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REIT的股票来间接投资房地产。

特朗普通过REIT收购、管理和运营各种类型的房地产,如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公寓等。

REIT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稳定和可观的回报,同时也降低了特朗普自身的财务风险。

4.私募股权投资:黑石集团黑石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专注于投资成长型企业。

黑石集团通过私募股权的方式投资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科技、媒体、医疗和消费等。

他们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通过收购、重组和出售企业来获取高额回报。

黑石集团的成功在于其专业的投资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资源整合能力。

5.对冲基金投资: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是全球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他的量子基金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

投资学案例分析

投资学案例分析

题目一:案例分析题1999年年初,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100多平米的家里,马云与最初的创业团队一同集资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

后来,当公司发展遇到瓶颈,依托创始人之一,蔡崇信的关系马云得到了富达的一笔“天使基金”500万美元,这让马云喘了一口气。

当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两年的熊市寒冬开始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关门大吉。

但是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融资。

尽管如此,阿里巴巴业务开展也十分艰难。

这时,马云提出关门把产品做好,等到春天再出去。

2004年2月17日,阿里巴巴再获8200万美元的巨额战略投资。

2005年8月,雅虎、软银再向阿里巴巴投资数亿美元。

之后,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创办支付宝,收购雅虎中国,创办阿里软件,2007年11月6日,全球最大的B2B公司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并且以280亿美元的市值超过百度、腾讯,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在电子商务时代,阿里巴巴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获得了富达第一笔风投500万美元,到2000年获得来自软银、高盛和富达投资等机构融资共2500万美金。

阿里巴巴创造的“网商”时代,成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强音。

这是中国互联网通过获得风投取得巨大成功案例,精准的眼光和大胆的投入也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请结合上述资料,剖析马云风险投资成功的原因。

题目二:案例分析题A公司是我国生产酒水制品的厂商,其生产的啤酒驰名中外,在建国后的国内啤酒市场中,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枝独秀”,名列榜首。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该厂商逐渐显出疲态。

近年,A公司开始转变公司经营理念,理顺管理体制,以期重铸辉煌。

改革开放后,我国啤酒行业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一些问题:规模小,产量低的啤酒厂商“遍地开花”,导致企业过度竞争。

面对这种市场格局,A公司认为,要想大发展,必须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整合手段,这样,企业才能驶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

雷军的投资策略与成功案例雷军是中国知名企业家,也是小米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CEO。

雷军的成功既来自于他的创业才华,也离不开他独到的投资策略。

本文将探讨雷军的投资策略,并通过分析他的成功案例来进一步了解他的投资理念。

一、雷军的投资策略作为一位成功的投资者,雷军有着独特的投资策略。

他注重长期投资,并且专注于创新和科技领域的企业。

下面是雷军的几个核心投资策略:1. 专注于创新——雷军相信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他更愿意投资那些具备创新能力和潜力的企业。

他喜欢关注新兴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的企业。

2. 投资者教育——雷军强调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教育好投资者,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因此,他会定期通过各种渠道分享投资经验,包括博客、演讲和公开讨论等。

3. 长期持有——雷军认为,对于有潜力的企业来说,长期持有是最好的策略。

他不追求短期利润,而是相信持有一家有潜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回报。

二、雷军的成功案例雷军作为一位优秀的投资者,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多个成功案例。

下面是其中两个成功案例的分析。

1. 小米科技——小米科技是雷军最为人熟知的创业项目。

作为创始人,雷军在小米的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成功的战略决策。

首先,雷军将小米定位为一家消费电子公司,专注于手机和智能家居领域。

其次,雷军注重产品的性价比,通过在线销售和直销模式,降低了渠道成本,使小米能够以更好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此外,雷军还对小米建立了强大的粉丝社群,并通过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与用户进行互动。

这些策略的成功使小米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

2. 投资特斯拉——雷军是特斯拉中国的早期投资者之一。

他对特斯拉前瞻性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可持续能源发展有着极高的信心。

雷军的投资使他成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并且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特斯拉目前是汽车市场的领导者之一,其成功也证明了雷军在投资决策上的准确性和眼光。

总结:雷军的投资策略以专注于创新、投资者教育和长期持有为核心。

太子奶案例分析

太子奶案例分析

5
二、背景分析
3、李途纯其人其事其言 、 ① 其人其事 ◆ 李途纯做过国有企业的干部,然后下海印过挂历、开过书店、酒店、录像厅, 李途纯做过国有企业的干部,然后下海印过挂历、开过书店、酒店、录像厅, 也给别人打过工、卖过粮油, 也给别人打过工、卖过粮油, ◆ 李途纯于 李途纯于1996年创立太子奶,以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启蒙者和推广者”自居 年创立太子奶, 年创立太子奶 以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的“启蒙者和推广者” ◆ 李途纯为人非常强势,也非常讲义气。 李途纯为人非常强势,也非常讲义气。 ② 其言 ◆ “在股权上我还是最大股东,这一点没变;在管理上我依然愿意去关注细节, 在股权上我还是最大股东, 在股权上我还是最大股东 这一点没变;在管理上我依然愿意去关注细节, 这一点也没变。 这一点也没变。” ◆ “淡化家族企业色彩没错,但从股权结构上看,我决不会放弃大股东的地位。” 淡化家族企业色彩没错,但从股权结构上看,我决不会放弃大股东的地位。 淡化家族企业色彩没错 ◆ 他(李途纯)甚至表示“太子奶有十大元老,百位终生员工,不管犯什么错误 李途纯)甚至表示“太子奶有十大元老,百位终生员工, 只要不触动太子奶根基都不会追究。 只要不触动太子奶根基都不会追究。”
8
三、故事
2、博弈各方的动机与行为分析 、
潜在的并购方: 潜在的并购方: 雀巢: 雀巢: ◆ 接盘太子奶优质的营销网络可弥补雀巢在中国的短板,有助于雀巢向中国 接盘太子奶优质的营销网络可弥补雀巢在中国的短板, 乳品业第一阵营迈进。 乳品业第一阵营迈进。 雀巢在此过程中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一直若隐若现、不急不缓, ◆ 雀巢在此过程中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一直若隐若现、不急不缓,似乎 胜券在握。 胜券在握。 方正集团: 方正集团: 据一位接近李途纯的人士称,方正集团是李途纯引荐过来的, ◆ 据一位接近李途纯的人士称,方正集团是李途纯引荐过来的,也是与有关 方面接触最早、谈得最久的潜在投资者。 方面接触最早、谈得最久的潜在投资者。 ◆ 方正集团作为IT企业与乳品行业格格不入,但是他们对投资太子奶表现出了 方正集团作为 企业与乳品行业格格不入, 企业与乳品行业格格不入 浓厚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 方正集图是否有能力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 ◆ 方正集图是否有能力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融资的案例分析(12页)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融资的案例分析(12页)

在投资人投资阿里巴巴的案例中,显然是运用了联合投资、 分段 投资的策略。分段投资体现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共进行了 三轮融资: 联合投资体现在阿里巴巴在上市前的第一轮和第三 轮融资,都是投资 者一起投资的,如第一轮是高盛、富达投资、 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 金等4家投资者一起投资,第三轮是软 银、富达投资、IDF、雅虎一起 联合进行投资的(第二轮是软银 单独进行投资的)。
的高回报的项目投资未来也可能上 市的一些公司为
投资对象。
私募要注意的事项:
(1) 关注战略投资者,潜在的竞争者。 (2) 关注风险资本的退出与公司发展可能出现的冲突 C3)分次融资的次数不宜过多。
私募的特点: (1) 融资不用抵押。 (2) 所需投资对象需要公司寻找。 (3) 融资分次实现。(阿里巴巴通过三次融资。)
第二轮融资:挺过互联网寒冬
马云和蔡崇信在东京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表示 将给 阿里巴巴投资3000万美元,占30%的股份。但 是马云认为, 钱还是太多了,经过6分钟的思考,马 云最终确定了2000万 美元的软银投资,阿里巴巴管 理团队仍绝对控股。
从2000年4月起,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长达 两年 的熊市寒冬开始了,很多互联网公司陷入困境, 甚至关门 大吉。但是阿里巴巴却安然无恙,很重要的 一个原因是阿 里巴巴获得了 2500万美元的融资。
这个创业团队里除了马云之外,还有他的妻子、他当老 师时的同 事、学生以及被他吸引来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首 席财务官蔡崇信, 当初抛下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的 头衔和75万美元的年薪,来 领马云几百元的薪水。
以高盛为主的一批投资银行向阿里巴巴投资了 500万美元。 这一 笔“天使基金”让阿里巴巴后来的账面危机得到了缓解。
2.新股发行(IPO)—公司上市后首次公开 向公众发行普通股募集资本的行为(公募融资)。

投资银行的案例分析

投资银行的案例分析

投资银行的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国美股权之争国美股权争夺战,这场由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战略投资者三方引发的利益博弈,已经成为中国商企的一个经典案例。

2010年之夏,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国美内部,陡然爆发了一场股权之争——为公司的“控制权”而战~一方是身获商业重罪、被判14年刑期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及其家族;一方是临危受命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及其团队。

两大阵营,外加强硬的国际资本贝恩介入,已然形成三方势力。

具体时间:2010年8月5日,国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对黄光裕进行法律起诉,针对其于08年1、2月前后回购公司股份中违反公司董事信托责任及信任行为要求赔偿。

一、背景介绍:黄光裕和国美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9日。

1986年,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

黄氏兄弟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1991年,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

很少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黄氏兄弟的电器店生意蒸蒸日上。

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国美电器连锁店发展至五六家。

但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黄氏兄弟产生分歧,被迫分家,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

24岁的黄光裕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和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

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

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风险投资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分析一:大鹏证券对奥沃国际的风险投资(千金难买牛回头我不需再犹豫)大鹏证券在1995年就开始涉足创业投资。

其涉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奥沃国际的伽马刀技术。

大鹏证券在奥沃国际公司注册成立当年就注资1000万与奥沃国际联手开发此项目。

即主要从事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开发、研制和生产大型放射治疗设备 OUR-XGD 型旋转式伽玛刀(头部伽玛刀)及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

1、大鹏证券为什么选择奥沃国际?大鹏证券决定注资1000万帮助奥沃进行项目开发,是因为认为该项目(公司)具有以下几点投资价值:(1)、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的领先性(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伽玛刀只是一把虚拟的手术刀,医学上称为“伽玛射线(X 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

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发出的X 射线通过精确的定位坐标系统对生物肌体(病灶)的定向照射而产生破坏作用以此达到摧毁病变组织的治疗目的。

作为对传统手术的一项突破,它实现了不开颅、不流血、无创伤、无痛苦地治疗脑瘤及其他疾病。

与传统手术刀相比,这就是其明显的附加值及技术领先性。

(2)、奥沃国际拥有一流的研发能力和人员伽马刀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项目,这一产品涉及众多尖端技术,应具备世界一流的科研开发能力(R&D),在这方面奥沃具有很强的实力。

在开发伽玛刀技术的过程中,奥沃国际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物理学家、核学家、计算机软件、精密机械、自动控制、同位素等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高素质、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和技术队伍。

他们先后与中科院高能所、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7家所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参与该项目研制的包括我国核物理、核医学、放射化学及计算机等领域的30多位科学家。

1996年该项目被国家科委确认为改进级科技攻关项目。

同年奥沃公司和国内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天坛研制成功了世界第一台旋转式伽玛刀。

其研发能力是过硬的。

(3)、产品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国的医疗器械虽有万余个品种,但总量仅为美国的1/10,我国医疗器械的总体水平比国际水平落后20年左右,主要医疗器械产品中己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

四个央企混改的经典案例

四个央企混改的经典案例

2016年第45期Cover ·Story封面文章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地方国企具有示范意义,在此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四个央企混改的经典案例。

国药集团混改案例国药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主要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股权激励、收购控股民营企业,从经营业绩和产业布局看,混合所有制贡献突出。

引入复星医药成立国药控股后,公司的医药商业在全国范围内突飞猛进,目前已成长为最大的国内医药企业。

通过收购盈天医药(现改名为“中国中药”)和同济堂,以及通过中国中药收购天江药业,在中药领域以及中药配方颗粒领域获得战略性布局。

2014年成为试点企业后,国药集团在国药控股的股权激励,以及国药股份、国药一致、现代制药、天坛生物的资产整合方面取得进展。

国药股份和国药一致是国药集团及国药控股内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在资产整合完成后,两家企业进一步的混合所有制举措值得期待。

另外,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中国中药等子公司后续是否进入国药集团的混合所有制试点单位也值得关注。

中国建材集团混改案例中国建材集团的混改是在联合和收购民营企业一起做大做强建材主业和构建大产业平台的过程中实现的。

主要形式是大胆引入民营资本,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在此过程中,通过系统的管理整合,将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优化重组,提高了经济效益。

从成效看,中国建材净资产为620亿元,其中,国有资本200亿元,超过三分之二是社会资本,实现了国有资本控制力的放大。

同时,中国建材利用自身强大的资源平台优势,通过混和所有制成功整合大批民营水泥企业,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也一定程度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对改变水泥行业过度竞争状况有积极作用。

2014年成为央企混改试点企业后,子公司中国玻纤(已改名为“中国巨石”)和北新建材成为中国建材集团内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首批试点单位,两家企业未来的混合所有制举措值得期待。

另外,2016年8月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后,两家央企如何整合也值得关注。

战略投资者案例分析

战略投资者案例分析

案例:吉林省一建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巩固国企改革成果吉林建工集团:(原吉林省一建集团)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由吉林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转制重组的多元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始建于1950年,注册资本13900万元,下设15个管理部门,下属26个分公司、10个控股子公司,总资产人民币20亿元,年营业额15亿元。

公司拥有土木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2个,拥有路桥工程,装饰装潢、机电设备安装、消防工程、房地产开发、商品混凝土等资质13项,通过了中建协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大管理体系认证。

历史沿革:(有关引入战略者前后)2001年8月公司改制为吉林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母公司组建吉林省一建集团。

2001年12月集团召开首次理事会,徐保政被推选为集团理事会理事长,高志昌为集团理事会秘书长.2002年7月吉林省一建集团登录因特网。

2005年12月18日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吉林省国资委签署集团公司产权转让协议,公司改制为三元股本结构的民营企业(即浦裕投资、企业管理层、职工持股的股权结构)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全民营资本为主要关系纽带,母子公司为主体的投资企业,于2004年4月5日正式成立。

主营业务为:资本投资、房地产投资开发及经营、实业投资、项目投资、企业管理咨询.经营领域涵盖:房地产投资开发业、旅游开发业、医药工业、建筑施工业、能源矿产开发业。

历史沿革:1997年,上海居益置业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和销售代理业务。

2002-2004年,成立上海汇裕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永裕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和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冠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润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召开股东会会议,由七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各公司联合体进一步发展的主体平台,着力向资本运作、资本投资兼顾运营管理的经营方向发展.2004年9月,参股“延边找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5000000元(占该公司注册资本的30%).2005年3月,决意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确立以房地产开发为经营主业,同时关注房地产开发相关的派生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吉林省一建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巩固国企改革成果
吉林建工集团:(原吉林省一建集团)
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由吉林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转制重组的多元投资主体的民营企业,始建于1950年,注册资本13900万元,下设15个管理部门,下属26个分公司、10个控股子公司,总资产人民币20亿元,年营业额15亿元。

公司拥有土木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2个,拥有路桥工程,装饰装潢、机电设备安装、消防工程、房地产开发、商品混凝土等资质13项,通过了中建协GB/T19001,GB.T24001,GB/T28001三大管理体系认证。

历史沿革:(有关引入战略者前后)
2001年8月公司改制为吉林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并以其为母公司组建吉林省一建集团。

2001年12月集团召开首次理事会,徐保政被推选为集团理事会理事长,高志昌为集团理事会秘书长。

2002年7月吉林省一建集团登录因特网。

2005年12月18日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吉林省国资委签署集团公司产权转让协议,公司改制为三元股本结构的民营企业(即浦裕投资、企业管理层、职工持股的股权结构)
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全民营资本为主要关系纽带,母子公司为主体的投资企业,于2004年4月5日正式成立。

主营业务为:资本投资、房地产投资开发及经营、实业投资、项目投资、企业管理咨询。

经营领域涵盖:房地产投资开发业、旅游开发业、医药工业、建筑施工业、能源矿产开发业。

历史沿革:
1997年,上海居益置业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从事房地产项目策划和销售代理业务。

2002-2004年,成立上海汇裕置业有限公司、上海永裕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和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冠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润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召开股东会会议,由七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各公司联合体进一步发展的主体平台,着力向资本运作、资本投资兼顾运营管理的经营方向发展。

2004年9月,参股“延边找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5000000元(占
该公司注册资本的30%)。

2005年3月,决意公司今后的发展方向,确立以房地产开发为经营主业,同时关注房地产开发相关的派生产业。

2005年6月,公司参股投资的牡丹江天裕医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2005年11月16日,召开股东会会议,统一公司收购吉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有的吉林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权,待条件成熟后,双方签订正式收购合同。

并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签订合同。

合作历程:
吉林一建集团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省属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经过55年的发展,形成了集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多元产业格局,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资质门类及等级在同行业同类企业中首屈一指。

与此对应,一建集团公司改制前有职工5546人,退离休职工2571人;截至2005年6月30日,公司经剥离调整后的净资产为2.6863亿元,改制成本总计3.0608亿元,改制成本缺口3744万元。

优势突出,包袱沉重,怎么办?吉林一建集团公司把选准战略投资者、保证重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企改制的关键。

战略投资者怎么选?实现强强联合,目光锁定“长三角”。

国资委和一建集团领导三赴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在多家“追求者”中广泛选拔,深入考察,最终选择了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原因是:正如上面基本情况中介绍的,上海浦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业的民营企业,总资产12亿元,净资产5.60亿元,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但产业链条不完整,建筑业方面的人力资源和管理比较薄弱;而省一建最终选择上海浦裕,恰恰在于它的“缺陷美”,和省一建形成了优势互补。

重组后,公司管理团队相对稳定,现有职工能够全部安排上岗就业,并依法保障员工权益。

除此之外,浦裕公司与一建集团公司可建立融资平台,运作BT项目,并可将一建集团公司带入上海和长三角市场,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合作之后吉林建工集团的新发展:
省一建集团公司改制重组为民营资本控股、企业经营层和职工参股的产权多元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改制过程中,共引进域外资金1.4亿元,解决了改制中急需的货币资金。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先后获得获“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工程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工程建设管理优秀企业、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吉林省明星企业、吉林省先进
企业、吉林省AAA级信誉企业、吉林省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吉林省模范集体、吉林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吉林省工程质量特别荣誉奖、吉林省优秀建筑企业等荣誉。

2006年12月18日,集团公司参加援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学院宿舍楼工程项目投标通过有限招标邀请。

2006年建成的一汽大众总装车间,获中国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

在2007年1月8日召开的吉林省对俄经贸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2006年度吉林省对俄经贸十佳企业荣誉称号。

2007年3月5日,集团公司与哈萨克斯坦СМП-А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建筑合同签字仪式举行。

2007年,集团接连中标工程项目。

自长春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中标后,又接连中标万盛中央一品4、5、11、12号楼,长春市12中学体育馆,一汽东机工减震器公司第二工场联合厂房、好景山庄2期25#、26#、49#、55#工程等项目。

2007年6月,集团公司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吉林省工商局向集团公司颁发的2005-2006年“AAA级吉林省守合同重信用”证书。

2007年6月,共计投标28个标段,中标17个标段。

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自建8.1万平方米。

合同价款1亿元。

自2006年以来,开发长春市宽平花园、城市花园、盛世地产170号楼等房地产项目若干。

重组后的建工集团全面提升了各项资质等级,借助控股方浦裕投资在房地产投资与开发领域的市场和经验,走出东北,努力打造建筑施工与房地产及周边产业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建立融资平台,运作BT项目,多层面、多触角、全方位进入国内市场并努力开发国际市场,延伸企业发展空间。

进而把集团公司打造成智力与资本密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建筑企业集团和区域建筑市场品牌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