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
2005年法学真题+答案
2005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专科毕业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考试法学基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3、税率的基本形式包括比例税率、税率和税率。
4、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年。
5、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
6、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和物上请求效力。
7、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周岁,女不得早于周岁。
8、当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9、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以下三个: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原则。
10、是行政法律关系必要的和永久的当事人。
11、和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两个主要途径。
12、在刑事审判中,书记员、翻译人员的回避申请由决定。
13、罚金判决和没收财产的判决,由执行;管制判决由执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的法律()A.—律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D.不2、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某商场夏季以低于成本价销售羽绒服B.有奖销售:买一台电脑赠一张软盘C.某厂承诺:买方一次付清货款,优惠20%D.某市政府规定:在满足本地企业生产需要之前,农民棉花不得销往外市。
3、某法人员有纳税义务,则该法人为( )A.纳税人B.负税人C.扣缴义务人D.纳税担保人4、著作权法不适用于( )A.口述作品B.摄影作品C.时事新闻D.计算机软件5、A厂与B研究所都研究出了一种新产品,A厂先研制成功并正准备投入生产,B所先提出专利申请。
则该专利()A.应授予A厂B.应授予B所C.应由A厂与B所共享D.A厂与B所均不能获得6、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人数应在人以上()A.3 人B.5 人C.2 人D.50 人7、发起人持有的公司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内不得转让()A.六个月B.一年C.三年D.五年8、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A.无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完全行为能力人D.部分行为能力人9、在我国,各种民事活动都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3)_司法_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3)70.王某系已取得美国国籍且在纽约有住所的华人,1996年2月回中国探亲期间病故于上海,未留遗嘱。
王某在上海遗有1栋别墅和2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在美国纽约遗有1套公寓房、2家商店、3辆汽车、若干存款。
王某在纽约没有亲属,其在上海的亲属因继承王某遗产发生争议,诉至上海某人民法院。
根据国家私法规则,我国法院应适用下列哪些法律审理这一案件?( )A.在纽约州的财产适用纽约州法律B.在上海的财产适用中国法律C.遗产中的动产适用纽约州法律D.遗产中的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71.朴某为韩国人,现在我国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因民事纠纷涉诉。
可以成为朴某诉讼代理人的有哪些?( )A.韩国公民B.以律师身份接受朴某委托的韩国律师C.中国律师D.中国公民72.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军舰在公海上发现其他船舶有下列哪些嫌疑,可行使登临和检查的权力?( )A.发现其他船舶拒不展示船旗B.嫌疑其他船舶贩毒C.嫌疑其他船舶从事海盗行为D.嫌疑其他船舶从事未经许可的非法广播73.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外国不得进行干涉?(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国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74.我国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相互尊重、相互配合C.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D.清正廉洁、遵纪守法75.某人民法院需要任免法官,根据《法官法》,下列哪些人不得担任法官?( )A.某甲,系某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曾担任过某律师事务所律师3年B.某乙,自学法律并通过自考获得本科学位,后在检察机关工作过,因参与赌博被开除工作已满4年C.某丙,美籍华人,精通美国和中国法律,被某知名大学聘为教授在中国讲授法律D.某丁,毕业D.于某大学法律系并在法院担任书记员工作5年,去年因车祸导致一只腿是哦航,走路略为不便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2005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答案
2005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答案法理:(1题—6题)1.D。
本题考查的是法的本质。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一般说的法的本质的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法的理论中的法的本质理论。
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也称法的官方性、国家性;法的本质其次反映为法的阶级性;法的本质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指法的内容是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的,最终也是由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是社会因素中相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次要的因素。
2.C。
本题考查的是法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形式。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的影响。
法的作用可以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二者之间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作用是目的,规范作用是手段。
在规范作用中又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和强制作用。
法的作用又是有限的,既要反对法律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法律万能论。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关于法律的作用的考查中,一般集中在规范作用中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指引作用是指法律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的作用,对人指引又两种形式:一种是个别指引,即具体指示对具体人的具体情况的指引;另外一种是规范性指引,即一般的规则对同类的人或行为的指引。
从立法技术上看,法的指引作用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确定性指引方式,即通过设置法律义务要求人们作出或者抑制一定的行为,使社会成员明确自己必须从事或不得从事的行为界限;另一种是选择的指引,即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3.D。
本题考查的是法对利益的调控,这是2005年考试大纲中新增的考点,应当引起重视。
法的价值包括自由、正义、秩序,一般被视为法的最基本价值。
但效率和利益也是很重要的价值。
按照一般的投入产出比的概念,效率很容易理解。
利益是人们的客观需求,法所体现的意志的背后是各种利益,法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离开了利益关系,法既无从产生,也无从存在。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一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中央企业: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精神,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指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化工生产的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强化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体系1.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全员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与相应的职务、岗位匹配。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其他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领导企业建立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履行安全监督与指导责任;定期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
分管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组织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排查和治理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正确答案:D解析: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利益是个客观范畴。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认识和实现过程要通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追求利益离不开人们有意识的参与,但利益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法律和利益存在如下关系:1、法律对于利益有积极的作用。
(1)法律通过权利义务的机制来确认、界定、分配各种利益,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
法律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的。
因此,A项正确。
(2)并非所有的利益都是通过法律的调整来实现的,道德、政策等也能分配、表达、调整利益。
但是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对利益进行选择。
因此,B项是正确的。
2、利益对法律的决定作用。
(1)在法律的起源时期,法律的产生是利益分化所致。
(2)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律的根本内容是由统治阶级利益决定的。
(3)法律的发展受利益发展的影响。
利益的发展影响和制约法律的发展方向和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因此,利益是独立于法律的,法律只是表达和调整利益,而不是决定利益的产生。
所以D项错误。
民法的诚信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诚实信用,不欺不诈,重信用,自觉履约。
该原则是对意思自治的反思和限制,强调当事人不仅通过意思自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讲诚实信用,不得侵害体现这些社会公德的社会利益。
2005司考真题答案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参考答案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D2. C3. D4. A5. A6. B7. C8. C9. D10. D11. B12. A13. C14. D15. A16. B17. B19. D20. C21. A22. D23. C24. D25. B26. C27. A28. B29. B30. D31. D32. A33. C34. A35. C36. D37. B38. C39. D41. B42. D43. C44. A45. A46. B47. A48. C49. D50.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51. CD52. BD53. ABC54. BC55. CD56. ABC57. BCD58. CD59. ABD60. ABCD62. ACD63. ABC64. ACD65. ABCD66. ACD67. AB68. BC69. AD70. AC71. ABC72. BCD73. BD74. CD75. ABCD76. ACD77. AB78. AB79. ACD80. BD81. BD82. CD84. ABCD85. ABCD86. AC87. CD88. ABCD89. ABCD90. AB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91. ACD92. D93. AB94. AD95. AD96. BC97. C98. ABCD99. BC100. AC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参考答案试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2. D3. A4. D5. B6. A7. B8. D9. C10. D11. B12. C13. B14. C15. D16. B17. D18. C19. A20. C21. D23. A24. D25. D26. C27. A28. D29. B30. B31. A32. D33. C34. C35. D36. C37. A38. B39. B40. C41. D42. D43. C45. B46. B47. C48. D49. D50.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P37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C)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D)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1)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法的本质,以下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也就是说法的本质最初表现为法的正式性B.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使得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法律的阶级性并不完全排除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律的内容是受一定社会因素制约的,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D.由于法律最终体现为法的社会性,所以法律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2.《合同法》第58 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A.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B.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个别性指引作用C.既体现了法律的确定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D.既体现了法律的选择性指引作用,又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指引作用3.利益是人们受客观规律制约、为满足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一定对象的各种客观需求。
下面各种说法哪一项是不符合法对利益调控的一般要求的:( )A.立法者应当坚持利大于害的选择,消除有利无害的幻想性选择B.立法者在进行利益表达时,是不能回避利益冲突的C.立法者应通过某些基本原则的规定和制度设计来协调利益关系,平衡利益冲突D.立法者可以解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也可以解决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冲突,但对于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冲突是无能为力的。
4.下面是甲乙两个同学关于法的分类以及法的渊源的辩论:甲认为:①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法的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2005年 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
2005年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39.县公安局以涉嫌强奸犯罪为由将张某拘留,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张某的逮捕。
3个月后,经张某亲属暗中查访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公安机关抓获了真正的罪犯,县人民检察院对张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遂请求国家赔偿。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县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B.县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没有违法行为,国家对张某不承担赔偿责任C.县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是对错捕行为的确认D.县公安局应当对错误拘留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义务40.按照律师法规定,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005年7月初,张某向省司法厅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厅的正确做法是:A.应当适用律师法,在3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B.应当适用行政许可法,在2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C.可以选择适用律师法或者行政许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作出决定D.因法律关于期限的规定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后再作决定41.张某委托刘某购书,并将一本存在1.3万元人民币的全国通兑活期存折交给刘某用于买书。
刘某在途中取出该存折的3000元用于购买毒品,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审讯中,刘某供述存折中余下的1万元仍打算用于购买毒品。
县法院对刘某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随后,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关于当场查获的3000元和存折内的余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存折内余款返还刘某B.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准备用于购买毒品的存折内余款C.将刘某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存折内余款返还张某D.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存折内余款返还张某42.田某对某市房管局向李某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不服,以自己是房屋所有权人为由请求法院判决撤销某市房管局的发证行为。
田某向法院提交了房屋所有权证,李某向法院提交了该房屋买卖合同,某市房管局向法院提交了李某的房屋产权登记申请、契税完税证等证据。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2005年国家司法考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05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法(1)
一、单项选择题。
1.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C.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答案]B[考点]刑法的(形式)渊源[解析]我国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和国际刑法。
其中单行刑法是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的某一事项的法律。
但并非只要冠以上述名称、与刑法相关的立法文件都是单行刑法。
单行刑法要么是针对刑法典的漏洞作了增加规定,要么针对刑法典的缺陷和不完善作了补充、修改规定,而不是对于刑法典已有规定的重申和集中归纳。
1997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 998年12月29日29日颁布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对于刑法典的第190条逃汇罪作了修改,增加规定了骗购外汇罪,无疑属于单行刑法。
但有的考友提出,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2月28日《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也属于单行刑法。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这个《决定》没有对刑法典中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进行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和补充,只是将刑法典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进行集中归纳并加以强调而已,所以不是单行刑法。
同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取缔邪教组织、防范和惩治邪教活动的决定》也不是单行刑法。
所以说,刑法典修改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只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
另外,迄今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99年1 2月25日、2001年8月31日、2001年12月29日、2002年12月28日、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五个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典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法定原则,_____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_____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_____和承担的_____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_____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200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1-4)套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 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05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
05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
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对象错误2.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两个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
晚上,某乙因腹部疼痛难忍,未到现场。
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万元。
事后,某甲分30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
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3.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故意伤害案件以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B.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C.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薛某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D.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逃离居住地藏匿4.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
服刑12年后(一直未获减刑),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
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A.应在9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5.居住在广州的林某伪造了大量的人民币,偷运至北京出售牟利。
林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A.伪造货币罪B.运输伪造货币罪C.出售伪造货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伪造的货币罪、出售伪造的货币罪6.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2)
2005年全国司法考试模拟题卷一(2)A.C公司可以免责B.A公司应向B公司提出索赔,因为其提供的货物与合同不符C.A公司应向C公司提出索赔,因为其没有尽到保管货物的责任D.A公司应向B公司提出索赔,因为其没有履行适当安排保险的义务4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承保的"违约险"中的"约"是指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种?A.东道国公司与外国投资者签订的契约B.东道国公司与外国投资者所属国政府签订的契约C.东道国政府与外国投资者签订的契约D.东道国政府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签订的契约43.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贸易需由卖方办理进口手续?A. FASB. DEQC. DDPD. DDU44.中国某进出口A公司与比利时B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进口合同,以信用证方式付款,价格条件为FOB。
由C公司承运,该批货物投保了一切险。
货到目的港后,中国A公司发现这批货物的内在质量与合同的质量要求不符,遂请求银行不要议付,而B公司提交的议付单据则与信用证的要求一致。
依《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号),下列选项哪项是正确的?( )A.银行可以不向B公司议付,因为B公司提供的货物的内在质量与合同要求不符B.A公司可以向C公司索赔C.A公司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D.只要单据与信用证一致,银行就应付款,A公司可以向B公司索赔45.根据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协议的规定,当世贸组织成员方之间发生贸易纠纷时,可采取的解决方式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双边磋商B.成立专家组C.上诉机构的审查D.上诉机构的调解46.依据《海牙规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承运人适航义务的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A.承运人应在整个航程中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B.承运人应在开航前与开航时谨慎处理使船舶处于适航状态C.承运人应适当地配备船员、设备和船舶供应品D.承运人应使货舱、冷藏舱和该船其他运载货物的部位适宜并能安全地收受、运送和保管货物47.下列关于法律职业道德表述正确的是:( )A.法律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法律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B.法律所规范的主体只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三类法律职业的专业人员C.法律职业道德属于社会道德的一种,因此不具有规范性D.法律职业道德只具有道德的约束性48.李法官于2002年4月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退休,在2003年5月,他可以从事下列哪些行为:( )A.以律师身份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B.以法定代理人身份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辩护人C.以律师身份担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辩护人D.以法定代理人身份担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办理案件的辩护人49.下列符合《检察官法》的检察官任职条件的是:( )A.王某,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从事法律工作满2年,任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B.李某,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法律工作满1年,任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C.张某,获得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法律工作满1年,任上海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D.丁某,获得法律专业博士学位,从事法律工作未满1年,任石家庄市某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50.犯罪嫌疑人王某原为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现因涉嫌贪污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王妻为王某委托张律师为其辩护,张律师接受了委托。
05司法考试真题解析-行政法(1)
一、单选部分:40.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
张某和李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
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C.李某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D.A幼儿园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答案:C考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许可的期限。
解析:依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四)项: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可提起行政诉讼。
故C正确。
依行政诉讼法57条: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可知,B不正确。
依行政许可法42条: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但是,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
因此可知A不正确。
D不正确,因为题目已说明,为满足需要等等条件,说明新设幼儿园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没有提示说侵犯了幼儿园的公平竞争权,故没有侵犯其法律上的权利,因此,幼儿园无权对此行政许可提起行政诉讼。
41.潘某不服某卫生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过程中,卫生局撤销了原处罚决定,潘某遂向法院申请撤诉,法院作出准予撤诉的裁定。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一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2005年 (1)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2005年(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50.00)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解析:[考点] 法律与利益 [解析] 利益是社会主体的需要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转化形式,它表现了社会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主动关系,构成了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利益是个客观范畴。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的认识和实现过程要通过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追求利益离不开人们有意识的参与,但利益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法律和利益存在如下关系: 1、法律对于利益有积极的作用。
(1)法律通过权利义务的机制来确认、界定、分配各种利益,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
法律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的。
因此,A项正确。
(2)并非所有的利益都是通过法律的调整来实现的,道德、政策等也能分配、表达、调整利益。
但是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对利益进行选择。
因此,B项是正确的。
2、利益对法律的决定作用。
(1)在法律的起源时期,法律的产生是利益分化所致。
(2)在阶级对立的社会,法律的根本内容是由统治阶级利益决定的。
(3)法律的发展受利益发展的影响。
利益的发展影响和制约法律的发展方向和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因此,利益是独立于法律的,法律只是表达和调整利益,而不是决定利益的产生。
所以D项错误。
民法的诚信原则要求在民事活动中,当事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诚实信用,不欺不诈,重信用,自觉履约。
该原则是对意思自治的反思和限制,强调当事人不仅通过意思自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讲诚实信用,不得侵害体现这些社会公德的社会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时间:2005-9-19 14:42:15 阅读344次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法律与利益有着内在的联系。
下列关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对社会的控制和调整主要通过对利益的调控而实现B.法律是分配利益的重要手段,法律表达利益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利益选择的过程C.民法的诚信原则在维护民事活动中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D.离开了法律,利益就无从产生,也无以存在2.出租车司机甲送孕妇乙去医院,途中乙临产,情形危急。
为争取时间,甲将车开至非机动车道掉头,被交警拦截并被告知罚款。
经甲解释,交警对甲未予处罚且为其开警车引道,将乙及时送至医院。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此交通违章的处理中,交警主要使用了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B.警察对违章与否的解释属于“行政解释”C.在此事件的认定中,交警进行了法的价值判断D.此事件所反映出的价值之间没有冲突3.黄某于2000年4月在某市住宅区购得一套住房,2001年7月取得房产证。
当年10月黄某将住房租借给廖某。
廖某在装修该房时损坏自来水管道,引起漫水,将楼下住户陈某的住房浸泡。
陈某要求廖某予以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黄某对自己所购买的住房仅有相对权,故其法律义务也是相对的B.廖某不是住房的所有人,故对陈某的损失不负法律责任C.此侵权案件首先应依据法律原则来加以处理D.此案件的处理应直接适用法的正式渊源4.陆某在一百货商场购买“幸福”牌电饭煲一台,遗忘在商场门口,被王某拾得。
王某拿至家中使用时,因电饭煲漏电发生爆炸,致其面部灼伤。
王某向商场索赔,商场以王某不当得利为由不予赔偿。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项表述能够成立?A.王某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应以与致损事件相关的法律规定为根据B.不法取得他人之物者应承担该物所致的损害C.由王某对自己无合法根据占有物品的行为承担损害后果,符合公平原则D.按照风险责任原则,陆某作为缺陷商品的购买者应为王某的损害承担责任5.某地电缆受到破坏,大面积停电3小时,后查知为邢某偷割电缆所致。
邢某被控犯“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以5年有期徒刑。
邢某不服上诉,理由是自己偷割电缆变卖所得仅50元钱,顶多属于“小偷小摸”行为。
二审法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维持原判。
对此,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A.法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邢某行为所作出的判断是一种事实判断B.《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司法解释C.在这个案件中,法官主要运用了“演绎推理”D.邢某对自己行为的辩解是对法律的认识错误6.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
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
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
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
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7.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
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8.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非常设机关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与其职权有关的法律草案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只能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的议案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B.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D.土地的所有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1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下列哪一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A.国家副主席B.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国务院副总理1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A.在不成文宪法的国家中,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法律B.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D.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12.人民代表应当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代表,终止代表资格B.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代表,终止代表资格C.因违法受劳动教养处分一年以上的代表,暂时停止代表资格D.因故一年内不能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代表,暂时停止代表资格13.关于宪法规范的特性,下列哪一项表述不成立?A.根本性B.原则性C.无制裁性D.相对稳定性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下列哪一机关不享有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权?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B.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C.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D.辖区内有自治州、自治县的省人民代表大会15.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
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
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
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B.按包庇罪论处C.与其丈夫同罪D.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16.南宋庆元年间,某地发生一桩“杀妻案”。
死者丈夫甲被当地州府逮捕,受尽拷掠,只得招认“杀妻事实”。
但在该案提交本路(路为宋代设置的地位高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区域)提刑司审核时,甲推翻原口供,断然否认杀妻指控。
提刑司对本案可能做出的下列处置中,哪一种做法符合当时“翻异别勘”制度的规定?A.发回原审州府重审B.指定本路管辖的另一州级官府重审C.直接上报中央刑部审理D.直接上报中央御史台审理17.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
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A.汉高祖规定“上请”制度B.汉文帝废除肉刑C.汉文帝确立“官当”制度D.汉景帝规定“八议”制度18.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
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A.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B.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C.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D.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19.某民办科研所与技术员周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由周某承担科研所的一个产品开发项目。
开发过程中,由于资金缺乏,项目被迫下马。
科研所决定与周某解除劳动关系。
对此,该单位法律顾问提供的下列哪一项建议不符合法律规定?A.告知周某当初聘用他的工作岗位已不存在B.至少提前30天向周某发出书面通知C.先安排周某到后勤岗位,如他拒绝就可以解雇D.如周某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可与单位签订解约协议,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如周某不同意签订解约协议,单位有权单方解约并不必支付经济补偿20.某建筑工程队低价招用20名学徒工,合同中规定他们每天必须从事高空作业或繁重搬运工作,否则不能结算当月工资。
用工当月,工程队因违反安全施工规定造成事故,致使学徒工多人伤亡。
有关部门经调查发现这些学徒工均是不满15周岁的边远地区农民子弟。
对此,劳动行政部门拟采取的下列哪一项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A.责令雇主解除劳动合同,遣返这批学徒工B.责令雇主承担遣返费用,并给予经济补偿C.收缴雇主在非法用工期间的经营所得D.告知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向雇主索赔的权利,并协助他们向雇主索赔21.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床罩。
为提高销售额,甲公司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
下列措施哪一项违反了法律规定?A.在摊位广告牌上标明“厂家直销”B.在商场显著位置摆放该产品所获的各种奖牌C.开展“微利销售”,实行买一送一或者买100元返券50元D.对顾客一周之内来退货“不问理由一概退换”22.钟某为其3岁儿子购买某品牌的奶粉,小孩喝后上吐下泻,住院7天才恢复健康。
钟某之子从此见任何奶类制品都拒食。
经鉴定,该品牌奶粉属劣质品。
为此,钟某欲采取维权行动。
钟某亲友们提出的下列建议哪一项缺乏法律依据?A.请媒体曝光,并要求工商管理机关严肃查处B.向出售该奶粉的商场索赔,或向生产该奶粉的厂家索赔C.直接提起诉讼,要求商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D.直接提起仲裁,要求商场和厂家连带赔偿钟某全家所受的精神损害23.下列哪一项个人所得不应免纳个人所得税?A.某体育明星在奥运会上获得一块金牌,回国后国家体育总局奖励20万元人民币B.某科学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每月200元人民币C.某高校教师取得一项发明专利,学校奖励5万元人民币D.李某新买的宝马车在某风景区停靠时,被山上落下的石头砸坏,保险公司赔付李某的6万元保险金 24.从事零售业务的个体户王某收到税务机关限期缴纳通知书的期限届满后,仍然拖欠营业税款2000元。
税务机关对此采用的下列哪一种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A.扣押王某价值2500元的营业用冷冻柜B.书面通知银行从王某的储蓄帐户中扣缴拖欠税款C.从王某的储蓄账户中强制扣缴拖欠税款的滞纳金D.为防止王某以后再拖欠税款,在强制执行王某的银行存款后继续扣押其冷冻柜6个月,以观后效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A.设计阶段B.可行性研究阶段C.竣工验收阶段D.投入使用阶段26.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建设用地项目不能取得划拨土地使用权?A.望湖乡政府办公楼建设用地B.西关镇人民医院建设用地C.南湖别墅区通往南山镇的道路建设用地D.民办北岭大学校区扩建用地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时的财产分配适用下列哪一种顺序? A.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B.清算费用,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C.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清算费用,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D.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清算费用,个人储蓄存款的本金和利息28.对于下列有关证券交易的问题,哪一个应该给以否定的回答?A.股票交易是不是只能在证券交易所进行B.证券交易能不能以期货方式进行C.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进行证券交易是否为法律所禁止D.证券交易所自主调整的交易收费标准是否违法29.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