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6 专题16 生物技术实践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坐标》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3第1讲PPT课件

《新坐标》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3第1讲PPT课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细胞增殖
1.细胞分裂图的辨析(下列是某二倍体生物的分裂图)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1)有丝分裂图像: 甲、丁 。减数分裂图像:乙、丙、戊、己 。 (2)排序减数分裂图像:戊→乙→丙→己 。 (3)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图 戊 所处的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 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 丙 所处的时期。 (4)图丁是有丝分裂后期的原因: 着丝点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 _色__单__体_。 (5)染色体和核 DNA 数目相等的图像: 丁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染色体分离,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①和④着丝点分裂为后期,③中染色体 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三看细胞质是否均等分配,⑤中细胞质不均 等分配,故为初级卵母细胞,结合题干“某动物体内”可知该动物为雌性,④ 中细胞质均等分配,应为第一极体。
【答案】 D
(4)图 2 中表示细胞分裂间期的时段为________,若该动物产生一个 Aab 的 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 2 的________段。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解析】 (1)①为有丝分裂中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
裂后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②中细胞质均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题组 1 细胞分裂图的辨析 1.如图是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016版·二轮专题复习

【课堂新坐标】2019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 生态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9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 生态 Word版含答案

阶段复习课生态生态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生物1.考查种群的概念、数量变化规律及应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呈现形式多为曲线图题。

2.与群落相关的题目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和演替的概念、演替类型的判断依据,对种间关系的考查常结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

3.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题目常综合考查,以食物和能量流动图解为依托或以简洁的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食物的条数、食物的绘制、种间关系、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等。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常以填空题形式呈现,考查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有关知识。

1.在一个简单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

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种群迁入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__。

(2)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

(3)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________ kg。

【解析】(1)由图甲可看出: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3~7月。

由于田鼠和鸟类与蝗虫种群对食物的竞争加剧(食物减少)、蝗虫种群被天敌捕食的数量增加,故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减小。

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和食物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2)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猫头鹰种群的数量会因食物链条数的减少而增加”,因营养级减少,能量损失减少,导致猫头鹰种群获得的能量增多而数量增加。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特训:专题6第2讲生态系统含解析

2017届高考生物(通用版)二轮特训:专题6第2讲生态系统含解析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2讲一、选择题1.(改编题)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D)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群落。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个体的总和,而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是同一物种。

群落由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种群组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解析:分析图形可知,该图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该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2017·衡水中学调研)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O、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 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只一种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解析:动物的营养级不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用标志重捕法,但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于N、P 处于同一营养级,M动物有可能处于第四营养级。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强化训练(一)含解析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强化训练(一)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满分9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湖南师大附中摸底)某植物种子萌发(呼吸底物为葡萄糖)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12~24 h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增加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D.P点对应时刻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解析在12~24 h期间,主要为无氧呼吸,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萌发种子呼吸作用的场所除了线粒体还有细胞质基质.答案D2.(2017·都江堰市首模)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哪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D.叶绿素a解析吸收光谱主要出现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说明色素的提取液为叶绿素.答案D3.(2016·贵州)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解析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应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基本条件,利用好氧细菌检测.为说明氧气来自水绵的光合作用,应隔绝空气进行实验。

答案B4.(2016·淮安市淮海中学月考)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以及某些过程。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H2O→[H]+O2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ADP→ATP发生在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图示的反应是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薄膜D.暗反应中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解析由对光的利用消耗判断,如图表示类囊体薄膜,反应过程为光反应,C项正确。

【导学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篇专题十实验与探究

【导学教程】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第一部分专题整合篇专题十实验与探究
菜 单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生物
第一部分
思 维 导 图 · 宏 观 把 握
专题整合篇
无水乙醇 层析液
溶解色素
溶解并分离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 二氧化硅(石英砂) 使研磨充分 防止色素被破坏 吸收空气中的 NaOH CO2 漂洗、培养生物 清水 材料等 主要作为溶剂配 蒸馏水 制一些溶液 0.9% NaCl溶液(生 维持人体细胞正 理盐水) 常状态等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 ( 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 ;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专 题 集 训 · 夯 基 提 能
考 点 整 合 · 通 法 悟 道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思路探究 ] 依据相应的实验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
专 题 集 训 · 夯 基 提 能
温度 是自 判断。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_____ 变量。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重铬酸
酒精 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 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 ______
绿色。盐酸在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 和 “
双缩脲试
考 点 整 合 · 通 法 悟 道
现用现配;水浴加热
剂 苏丹 Ⅲ (Ⅳ )
菜 单
②蛋白质 ______
先加A液,后加B液
脂肪 ③______
橘黄色( 苏丹Ⅳ比苏丹Ⅲ亲和 红色) 性高,染色更深
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生物
第一部分
思 维 导 图 · 宏 观 把 握
专题整合篇
甲基绿
DNA ④_____
专 题 集 训 · 夯 基 提 能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体能突破专项3回扣5生物的遗传名师课件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体能突破专项3回扣5生物的遗传名师课件

②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自由组合;
发生的具体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通过测交实验,如出现 1∶1∶1∶1 ,则符合基因
的自由组合定律;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9∶3∶3∶1及其变式比(如9∶3∶4或 9∶6∶1等),则两对基因位于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不符合9∶3∶3∶1,则两 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5.人类遗传病 (1)类型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等。 (2)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24 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即22条常染色体和X、 Y两条性染色体,因为X、Y染色体具有不相同的基因和碱基序列。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于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 ) 2.含A的精子和含a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叫基因重组。( × ) 3.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 精细胞有4种类型。( × ) 4.肺炎双球菌的两个转化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
(3)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一是通过控制 酶的合成 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 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 蛋白质的结构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伴性遗传 (1)概念: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称为伴性遗传。 (2)遗传特点:伴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所生后代男女发病率不 同,前者女性发病率 高于 男性,后者男性发病率 高于 女性。 (3)判断基因的位置: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 染色体上主要是看子代男女发病率 是否相同,前者所生子代男女发病率相同,后者不同。
一个 卵细胞
生殖细胞是否变形 变形
不变形
相同点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
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练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2017届高三生物二轮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练习:第一部分专题六变异、育种与进化含解析

第一部分专题六[满分9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6·海南)六倍体的普通小麦体细胞含42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小麦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锈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最多时含有42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紫外线诱发的突变,决定小麦向抗病的方向进化解析从题干先获取或提炼一些基本信息,然后再对选项分析判断。

由小麦为六倍体和体细胞含42条染色体推测,小麦的单倍体体细胞含3个染色体组和21条染色体;由对抗锈病植株X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抗病植株占50%推测,植株X发生了显性突变且为杂合子。

答案B2.(2016·黄石模拟)家蚕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下图所示为家蚕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第2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正常雌性家蚕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D.突变体Ⅲ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正常雌性家蚕产生的配子有AZ、AW、aZ、aW四种,A 项正确。

和正常细胞相比,突变体I的基因型由Aa变成aa,可能来自基因突变,B项正确。

突变体Ⅱ缺失基因A,可能来自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到,C项正确。

A和a本来在2号染色体上,结果突变体Ⅲ显示A基因迁移到W染色体上,说明发生了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不遵循分离定律,D项错误。

答案D3.(2016·济宁模拟)以下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其变异也不能遗传给后代B.取二倍体植株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皆为纯合植株,自交无性状分离C.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的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该变异为基因突变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其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技术遗传给后代,A项错误。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1 6大热点题型专攻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2部分 专项1 6大热点题型专攻 Word版含答案

专项一6大热点题型专攻热点题型1概念原理图类[类别和特点]1.集合形式-包含型(1)模型示例:图1图2图3图4 (2)题型特点:生物学概念间具有从属关系。

2.集合形式-交集型(1)模型示例:图1图2图3图4 (2)题型特点:生物学概念间具有公共交叉关系。

3.知识树形式(1)模型示例:①糖的种类及在生物体内的分布②细胞中部分生物膜之间结构和功能的联系③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的关系④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题型特点:呈现物质、结构和生理过程间层级关系,使分散的生物学概念系统化、条理化。

[命题人说法]第一步:从题干或设问中提取关键信息,即要考查的核心概念或生物学原理; 第二步:对接知识,即回顾教材对相关概念、原理的精确表述;第三步:将原理、概念的应用部分代入选项或对应设问进行筛选、验证。

[典题示方法](2016·北京高考)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并列关系。

3与4、5之间也是包含关系,4、5之间为并列关系。

对应选项分析可知,有丝分裂过程包括“2”分裂期和“3”分裂间期,但在分裂间期无染色单体分离行为,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分离行为。

【答案】 D对下列概念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甲图中若a、b、c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线粒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可能表示豌豆B.乙图中若a、b分别表示乳酸菌和蓝藻,则c表示细菌,d表示原核生物C.丙图中若a表示体液,则b、c、d依次表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D.丁图中若a表示生态系统,则b、c分别表示种群、群落【思维流程】甲图的阴影部分为a、b、c之间的交叉部分即属于交集型,而豌豆为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乙图中的d包括a、b、c,且c包含a,b与a、c 间为并列关系;细菌包括乳酸菌,原核生物包括图示的细菌和蓝藻;丙图中的b、d存在包含关系,而C项中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不存在包含关系;丁图中的b、c 为并列关系,群落应包括不同的种群。

2016版《新坐标》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6-第1讲

2016版《新坐标》高考生物第二轮复习 第1部分-专题6-第1讲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变式 项目 “J”型曲线的增长率与 增长速率 常见图示 变式图示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S”型曲线的增长率与增 长速率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1)其中 a、 、b、c、d 分别是 性别比例 、 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 迁出率与迁
入率 。
(2)调查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常用的方法: 样方法 和 标志重捕法。
2.种群数量的变化 (1)曲线比较 项目 前提条件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J”型曲线
“S”型曲线
理想状态: 资源无限 、 空间无限、现实状态:资源有限、 空间有限、 不受其他生物制约 受其他生物制约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1)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 A,对 A 种群的生存__________(填“有利”、 “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 A 摇摆身体为小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生态系 统中,信息对种间关系就有____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借助图示、图表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
1.(2015· 广东高考)下图表示在一个 10 mL 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 动态变化。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6版· 二轮专题复习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 Nt=N0λ t 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 值约为 120 000 个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3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3

高考仿真原创押题练3(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下列对小麦植株某些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叶绿体B.保卫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是因为其具有线粒体C.成熟区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是因为其具有大液泡D.分生区细胞能形成纺锤体是因为其具有中心体D[叶绿体是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保卫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B正确;渗透吸水条件之一是细胞具有大液泡,成熟区细胞具有大液泡,C正确;小麦是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有丝分裂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 错误。

]2.将甲种伞形帽伞藻的A部分与乙种菊花形帽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伞藻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B.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C.若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D.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只受细胞核控制D[两种伞藻都有细胞核,为真核细胞,因此,细胞均含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A项正确;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因此中间类型可能同时含甲、乙两种伞藻的蛋白质,B项正确;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为与甲相同的伞形帽,再次切除帽状体,长出的帽状体仍为伞形帽,C项正确;该实验证明了帽状体的形态建成受细胞核控制,也受细胞质影响,D错误。

] 3.下列有关实验变量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pH值是自变量B.在探究NaCl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Cl浓度是因变量C.在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是无关变量D.在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可以随意设定C[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A错误;探究NaCl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的实验中,NaCl浓度是自变量,B错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中,CO2浓度、温度是无关变量,C正确;探究氧气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氧气浓度,温度等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不能随意设定,D错误。

【课堂新坐标】2019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课时 生态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9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4 阶段复习课课时 生态 Word版含答案

阶段复习课生态(限时:20分钟)1.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1)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

【解析】(1)豌豆蚜的活动能力弱,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可采用样方法。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施用疏果剂后,豌豆蚜的种群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增长迅速,但由于环境资源有限以及种间竞争和捕食者的存在,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蝉大眼蝽取食利马豆,此时它处于第二营养级,同时蝉大眼蝽也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此时它处于第三营养级。

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随着粪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化合物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为根瘤菌提供营养,所以它们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4)分析表中对照组数据可知,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都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故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

【答案】(1)样方S (2)二、三分解者(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2.(2018·佛山市二模)回答下列与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1)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Ⅰ卷押题专练2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课堂新坐标通用版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Ⅰ卷押题专练2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Ⅰ卷押题专练2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限时:20分钟)1.(2016·福建质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2出现四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

产生上述结果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雌雄配子各有四种,数量比均为1∶1∶1∶1B.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C.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D.F2的个体数量足够多C[雌配子的数量比雄配子的数量少。

]2.(2016·湖北联考)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能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F2代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A错误;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不能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B错误;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能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错误;F2代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

] 3.(2016·上海嘉定一模)如表表示控制秃顶这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性别中的表现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秃顶性状的遗传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C.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基因型为Bb的男女表现型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D[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属于完全显性,A错误;由于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和Bb,正常的基因型是bb,所以秃顶性状的遗传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因此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不相同,B错误;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错误;由于基因型为Bb的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可推测该秃顶性状与性别有关,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D正确。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 调节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新坐标】2017届高三生物(通用版)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板块3 阶段复习课 调节 Word版含答案

阶段复习课调节调节类大题,一般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和植物激素调节任选其一,也有不少年份的高考试题中两类调节题同时出现,主要考查内容如下:1.神经调节一般围绕反射种类,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中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或在突触中的传递等知识点命题,试题大多以结构图或简单的文字表述或以实验设计的形式呈现。

考点集中,难度中等。

2.以下丘脑为核心,对甲状腺激素等的分级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较为常见,试题一般综合性不强,即选其中一个知识点进行基础考查,侧重于教材基础知识,尤其是结论性语句的表述等。

3.近几年高考对免疫的考查有所增加,主要涉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相关实验结果分析等。

4.关于植物激素调节,常借助生长素发现实验及生长素生理作用相关实验,考查实验思路和方法。

其他植物激素的综合作用的考查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频繁出现,主要考查各种激素间的联系,借助曲线图考查识图、析图能力。

制抗体产生的功能,淋巴因子IL-1能促进激素a的分泌。

请分析回答:(1)激素b是________,如图所示的激素分泌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2)当人受到惊吓时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直接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b通过影响________细胞的活动而抑制抗体产生,器官移植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________。

(4)淋巴因子IL-1由________细胞分泌,淋巴因子IL-1能促进激素a分泌的事实说明下丘脑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IL-1的________。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激素a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题图的激素分泌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

(2)下丘脑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属于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3)产生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浆(或效应B)细胞,器官移植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目的是抑制免疫应答。

2017《课堂新坐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2017《课堂新坐标》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2-第1单元-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菜 单
明 考 向 · 两 级 集 训
提 考 能 · 技 法 培 养
课 时 作 业
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研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①果蝇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 段: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Ⅰ)、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 (Ⅲ)和同源区段(Ⅱ),如右图。摩尔根假设果蝇的眼色基因 (R、r)位于________区。
菜 单
提 考 能 · 技 法 培 养
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研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2)摩尔根假设果蝇的眼色基因 (R、 r)位于Ⅰ非同源区 段。根据摩尔根的假设,F1果蝇雌雄 (XRXr× XRY)交配, F2 中果蝇的基因型和比例为 XRXR∶ XRXr∶ XRY∶ XrY= 1∶ 1∶ 1∶ 1。 (3)选择F3中的白眼雌果蝇 (XrXr)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 (XRY)交配,后代雌性为 XRXr,雄性为 XrY,子代的雄性均 为白眼、雌性均为红眼。假设眼色基因位于Ⅱ同源区,推出 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不相符合。说明眼色基因(R、r)不位于Ⅱ 同源区。
10
课 时 作 业
提 考 能 · 技 法 培 养

雌雄同株, 无性染色体

高三一轮总复习生物· 新课标
固 考 基 · 教 材 梳 理 研 考 点 · 核 心 突 破
摩尔根以果蝇为遗传实验材料,验证、完善和 发展了孟德尔定律。摩尔根科学思想的形成与下列实验有 关。请分析回答摩尔根实验的相关问题。 (1)1910年 5月,摩尔根的研究小组得到了一只白眼雄性 突变果蝇。 实验一:让这只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性果蝇交配, F1果蝇都是红眼,让 F1果蝇雌雄交配,F2果蝇中有 2 470只红 眼, 782只白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六生物技术实践考点串讲1| 微生物的利用和传统发酵技术1.(2016·全国乙卷)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胨中均含有氮元素,因此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和蛋白胨。

若要完成步骤②,需要进行倒平板操作,用到的是固体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要有琼脂。

(2)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为不进行处理的无菌平板,实验组的操作为将各无菌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相同时间。

(3)若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菌落,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污染现象。

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导致实验变量不唯一,不能确定实验组平板上的菌落是否仅由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微生物形成,因此不能求出实验组的菌落平均数。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不正确2.(2016·全国丙卷)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

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5482079】(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和________。

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这样既可避免杂菌污染,又可将乳酸菌分散成单个细胞,以便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2)乳酸的积累影响乳酸菌的增殖,加入碳酸钙可以中和乳酸菌代谢(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另外,乳酸和碳酸钙反应,进而导致碳酸钙分解形成透明圈,有利于乳酸菌的鉴别和分离。

(3)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在3 mL的甘油瓶中,装入1 mL甘油后灭菌。

将1 mL培养的菌液转移到甘油瓶中,与甘油充分混匀后,放在-20 ℃的冷冻箱中保存。

【答案】(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具有透明圈(3)甘油3.(2016·全国甲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

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

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解析】(1)图中过程①和②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乙醇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供酵母菌繁殖利用,故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更快。

(2)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因此,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酵母菌产生乙醇的适宜温度为18~25 ℃,第二阶段醋酸杆菌产生醋酸的适宜温度为30~35 ℃,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不含线粒体。

【答案】(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2)有氧(3)低于(4)原不含有4.(2014·全国卷Ⅱ)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

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

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

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解析】(1)为了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可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

0.1 mL稀释液中平均有(39+38+37)/3=38个活菌,则每毫升稀释液中活菌的数目为38/0.1=380,则稀释前每毫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380×100=3.8×104,则每升水样中活菌数目为 3.8×104×1 000=3.8×107。

(2)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以达到迅速彻底灭菌的目的。

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其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比较图A和图B可以看出:A培养基中细菌的分布呈线性,是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B培养基中细菌均匀分布,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振荡培养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因此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

【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4)溶解氧营养物质5.(2013·全国卷Ⅱ)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_______法或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 的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中对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2)若让已经获得的单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且均匀繁殖,常用涂布器把稀释的菌液均匀涂满整个平板。

(3)对某种抗生素越敏感的致病菌,在该抗生素存在的范围内,越不易生存,形成的透明圈就越大。

但是,如果在透明圈中还有菌落生存,则说明这个菌落的细菌耐药性很强。

(4)通过(3)可知,在应用时,要想杀死某致病菌,就得选择能使该致病菌大量死亡,即产生的透明圈大的那种抗生素。

【答案】(1)划线稀释涂布(或涂布)(2)涂布(3)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耐药菌(4)A1.理清微生物的培养的基本技术(1)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无菌技术①消毒: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以及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消毒。

②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取高压蒸汽灭菌;对接种环灭菌采取灼烧灭菌;对玻璃器皿灭菌采取干热灭菌。

(3)微生物的纯化技术①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其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