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掺杂英语成分

合集下载

对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

对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

对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思考【摘要】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全面淡化语法知识,导致现在的中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没有,更不清楚语法为何物。

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语法教学反而要从英语语法中引申出来才能让学生理解。

因此,语文教师重新注重汉语的语法教学,而让学生能学好语文语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讲的语法产生兴趣,只有产生兴趣了才有利于语法教学的开展,才能让语法教学逐步走向完善,才能让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困境;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面淡化语法知识,导致现在的中学生连基本的语法概念都没有,更不清楚语法为何物。

以下本人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1 语法问题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1.1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难以掌握。

当前的语文考纲中,逐渐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有这么几项内容成为了这两年中考考查的重点:正确使用词语,辨析修改病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概括材料的要点。

这些知识无疑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可是仔细看看这些知识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又无不和语法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比如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连贯的话就要考虑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的正确使用;病句的修改那就更要考虑句子成分,词语搭配等等一系列语法规则,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无不渗透着汉语的语法知识。

如果学生什么语法基础都没有,那这些基础知识怎么可能学好?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如何能提高?正如笔者在教学生修改的病句的时候,大部分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句子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如何划分句子主干成分及词语的搭配规则等。

在讲授具体题目时甚至要通过英语的语法知识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内容;而对部分完全没有语法概念的学生,只能让这部分学生背下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然后在答题的时候“对号入座”!这些现象的产生,完全是因为语法知识匮乏导致,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悲哀!1.2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论文:语文教学中其它学科的渗入

论文:语文教学中其它学科的渗入

语文教学中其它学科的渗入课本是课程资源的最核心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受到了局限。

而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材观,单纯的教材已经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科书是可变的、发展的、开放的,教科书只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教师应该根据实际和教学的要求,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融合、编排、取舍和调整。

现如今的语文教学早就突破了传统,它的教学范围远远超出它教科书的本身,也即我们现在经常叫的“大语文课堂”。

在所有的科目中最难讲的,最难讲好的课程我认为应该是语文了,主要的原因在于它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太广大了,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还应该具有多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其它学科做简要的分析。

首先,从文科方面来讲。

语文本身就从属于文科,那自然与其它各文科科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一,政治学科。

在教学中语文和政治有着重要的联系。

政治中的道德规范和哲学观点对学习语文起着指导方向的重要作用,而语文中美文也能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比如,在政治中要求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人,这在语文的课本中所选的篇目都是以这些道德规范为指引的,都是让学生要有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来面对人生,即使身受挫折也要坚定信念。

例如:语文课本中的《紫藤萝瀑布》、《走一步,再走一步》。

更有政治中的哲学观点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中,有让学生来分析《上网的利与弊》。

网络在当今的社会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

尤其对于学生,网络的危害已是不可忽视。

学生在认识的时候就应运到了政治的哲学中的辩证法。

第二,历史学科。

俗话说“政史不分家”,语文同政治联系紧密的同时必然也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语文中的许多课文理解都是需要和作者的时代背静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小学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及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及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及思考摘要: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陈旧,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不佳。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方案,探讨如何设计与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及如何评估教学效果并反思教学过程,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教学策略小学英语教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填鸭式教学、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和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与此同时,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如何将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更加高效和有意义,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1.1 填鸭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填鸭式教学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首先,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采取同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

填鸭式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对英语学习失去热情。

最后,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的是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填鸭式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了英语学习的实际应用价值。

1.2 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教学方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主要通过讲解、板书、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和学习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和疲劳。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实践性。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缺少实际的语言应用机会,只是被动的听、记、背和理解。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学思维的借鉴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学思维的借鉴

试析语文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学思维的借鉴作者:游晗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2期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他们体现的思维模式也各有千秋,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听说读写配合语法同步进行,慢慢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也逐步增加。

而且英语学科的思维是以求同和求异思维为主,在思维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适应逆向思维的思维模式。

语文学科在思维模式上相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更偏向顺向思维,习惯按照一定的阅读写作形式进行学习,在思维模式的变通上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可适当融入英语学科的逆向思维模式,形成一个可随时变化的思维模式。

一、创建排序、分类、归因的思维情境1.排序思维英语学科中的26个字母有依次的序列,正如我们的汉语拼音一样,而在单词的记忆法中,英语学科的单词记忆也可以按照单词序列来记忆,这种单种单类的思维同样可以运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高中生已经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会不自主的发现很多事情的规律,语文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排序解答的思维。

比如文言翻译训练,可以按照顺序先逐个理解古文单词的含义,再依次圈出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赋分点)进行重点理解,这样才能正确翻译文言句子。

2.分类思维英语学科中的每一章节都进行分类,比如说英语书本的目录就明确标注这一章节学习的内容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即分辨不同事物的特征,可以通过阅读学习,从不同事物中找到相同的地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同样的事情。

例如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高中阶段最朗朗上口的一段孔子论述,意思是学到待人处事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但是如果让学生进行无定义的分类,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鼓励型、教导型、督促型、反问型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归因思维归因思维是最容易理解的思维模式,在英语学科中存在多种句式,在阅读时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比如倒装句、疑问句、肯定句等,它们的句式结构不同,表达的意思自然也不同,快速判断句型需要利用英语思维中最简单的归因思维。

语文与英语中的句子成分详解

语文与英语中的句子成分详解

~ 语法 1~~ 在语文中 ~成分:基本成分主谓宾 +附加成分定状补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

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

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宾语: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 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

状语是置于谓语中心或句子前,以修饰、限定谓语中心或句子的句法成分。

在句法分析中,状语以〔〕标示,与其相应的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以——标示。

由副词, 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补语: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

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

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

句子: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分析: 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例:1定语:我的书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

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

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

LiberalArtsGuidance2024年第10期(总第514期)文理导航No.10,2024Serial No.514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摘要】在跨学科理念普及的今天,为了深化学科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课程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本文立足学科融合思想渗透视角,在对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简述基础上,提出一些学科融合策略,旨在为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英语学科;融合教学语文本身是一门集人文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尤其是语言元素基本上同英语、物理等这些学科之间都有紧密联系。

在新课标背景下,拓宽语文学科知识的运用范围,基于跨学科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以及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然而,以往语文课程同英语学科之间存在割裂的情况,无法满足跨学科教学的要求,影响了跨学科的教学效果,此时创新初中语文和英语学科结合教学模式,构建全新跨学科教学体系值得深入讨论。

一、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学科融合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学科彼此之间的限值,强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科融合是未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学科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以往的初中阶段课程教学多采取分科授课模式,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与渗透,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造成初中生所掌握的英语学科知识面存在单一化问题,无法有效调用学科联系、联系与融合方面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直接对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与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渗透与融合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与基本要求,通过突出学科本位,融合学科知识点来解决学科知识单独授课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可以紧密融合英语学科知识,那么可以为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保证学科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素养,这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新课改”背景下对英语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对英语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对英语语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在语文教学强调核心素养和情境化教学的当下,应试技巧与方法趋向简单化甚至是边缘化。

我们可以凭借学生同时学习语文与英语两门语言学学科的大前提,探讨英语语法在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语法;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是很长一段时间来非常重视的一个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反复强调与说明。

在这个大背景下,语文课堂逐渐轻视应试技巧与方法的教学,学生应试答题时依靠的更多是语感与经验而非技巧与方法。

这也导致了课堂教学与应试衔接不当,学生对语文的应试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由于语法是语文学科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加上由于汉语是学生母语的缘故,英语学科对于语法的重视程度要高于语文学科。

所以我们可以凭借高中学生同时学习语文与英语这两门语言学课程的大前提,探讨并摸索英语语法在语文学习方法中的应用。

一、语文的语法与英语的语法比较语法,定义是语言的行文法则。

如果说一个句子是一座房子,那么语法就是这个房子的框架。

中文与英文都是发展至高度成熟的两门语言,从思维本质的角度看两者大同小异。

而从语法角度看,主谓宾等句子主干成分的语言输出顺序二者是一致的,只不过在修饰语方面例如定语、状语、补语的成分顺序有一定程度上的出入与不同。

但这种不同却又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着巧合般的相似性。

所以在设计病句辨别、病句修改、语句衔接、文言文虚词词义辨别与文言文特殊句式等内容上,我们能够探究英语语法在语文学习方法上的应用。

二、英语语法的应用实例(一)英语语法在病句中的使用病句做题最核心的一步是成分分析。

从宏观看,病句分为语法病句与语义病句。

唯有从成分分析的角度去除一句话中的修饰语等多余的部分后,从句子的主干出发分析语法病句。

确认无误后,方可判断句子中是否有语义病句。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难以判断哪一部分是主干,所以我们可以用英语的方式来判断句子中的某一部分是属于哪一成分,例如:1.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

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

语文教学对英语教学在语文课上下功夫,让英语学习见成效【摘要】实现多学科教学间的协同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施力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着力点。

文教学与英语教学都是集工具性、审美性等于一体的人文类学科,在教学上有着诸多相通之处,从学习文言知识、诵读名句名篇、优化写作教学三个方面寻找语文教学与英语学习的融通点,能够助力学生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共通英语学习系统理论强调将教学系统从无序性到有序性的转变,强调利用学科间的共同点,发挥学科教学系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可见,研究各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增进对另一学科教学的理解,让这种学科间的相似性成为学科教学的共同资源。

1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都是集工具性、审美性等于一体的人文类学科,在教学内容基础、教学方法导向、教学评价方法上两门课程有着诸多共同点,语言的学习是两门学科的共同点,朗读、翻译等两门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口语交际、纸笔测试等是两门学科适宜采用的评价方法。

在育人价值上,两门学科在工具层面都强调语言符号的认识和利用,在意义层面都强调关注生活世界、在生命层面都注重培育宽柔精神。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下足功夫,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生动的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资源,让英语教学见成效。

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思索和教育实践,从学习文言知识、诵读名句名篇、优化写作教学三个方面,探索利用语文教学提升英语学习的三个立足点。

一、夯实文言知识,融通英语语法古代汉语中的文言知识英语语法既有着想通之处,也有着相异之处。

做到求同存异可以切实在夯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融通英语语法。

倒装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较难理解的一类。

现代汉语一般语序结构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这样两种,这里的具体应用是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

但这种一般语序结构在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基于古人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同样地,在英语语境中,存在着为了避免句子部分内容不必要的重复的倒装句式。

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

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

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研究【摘要】在跨学科理念普及的今天,为了深化学科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课程教学体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各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

本文立足学科融合思想渗透视角,在对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简述基础上,提出一些学科融合策略,旨在为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英语学科;融合教学语文本身是一门集人文性、艺术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学科,尤其是语言元素基本上同英语、物理等这些学科之间都有紧密联系。

在新课标背景下,拓宽语文学科知识的运用范围,基于跨学科知识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助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以及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养成与发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然而,以往语文课程同英语学科之间存在割裂的情况,无法满足跨学科教学的要求,影响了跨学科的教学效果,此时创新初中语文和英语学科结合教学模式,构建全新跨学科教学体系值得深入讨论。

一、初中语文与英语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学科融合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学科彼此之间的限值,强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与渗透。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学科融合是未来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学科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以往的初中阶段课程教学多采取分科授课模式,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彼此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与渗透,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造成初中生所掌握的英语学科知识面存在单一化问题,无法有效调用学科联系、联系与融合方面的观点来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会直接对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与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科渗透与融合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与基本要求,通过突出学科本位,融合学科知识点来解决学科知识单独授课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可以紧密融合英语学科知识,那么可以为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保证学科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素養,这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学科碰撞下的火花——浅谈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课堂融合

学科碰撞下的火花——浅谈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课堂融合

学科碰撞下的火花——浅谈语文和英语学科的课堂融合摘要:课程间相互联系渗透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目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而语文和英语同作为语言类学科,两者课堂融合具有天然优势,教师利用课堂融合,架起中西文化的桥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英语学科学科融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踏上讲台到如今已有14年,从最初青涩地照本宣科,到慢慢开始有意识地对教材深挖拓展,期间我也一直在思考、探索,怎样在有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多维度多层次地去呈现教学内容,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直到近些年,我开始接触到“学科融合”这个词,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

一.什么是学科融合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和英语学科融合对语文的意义当前我国教育教学中采用分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学科各自独立,割断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知识面单一,不能用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课程间相互联系渗透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目标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学科间相互联系渗透的形式就是课程综合化的体现。

因此现代语文教学要拓宽和其它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和其他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它学科与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培养复合型人才。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我们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架起一座桥梁,让我们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也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相似之处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奠定基础的学科,同时也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作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占有天然的优势。

论如何将语文教学法渗透英语阅读课程中

论如何将语文教学法渗透英语阅读课程中

论如何将语文教学法渗透英语阅读课程中作者:韦祖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3期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不同课程之间相互借鉴教学方法的现象也越来越频繁。

这既体现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反映出不同学科之间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语文教学法就是学科教学方法交流的一种形式。

通过语文教学法,能够使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更加深入全面,也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本文就语文教学法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英语阅读教学如何运用语文教学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法渗透英语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有序地开展和实施,为我国教育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力量。

中学英语阅读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有效地改革是促进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举措。

语文教学法充分总结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对中学语文教学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作用。

将语文教学法融入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学改革下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对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语文教学法概述教学方法不仅是教师组织和掌控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应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对相应的学习充满兴趣,还能够在学习中自主地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并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也能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形成有助于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

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教学成效都会形成好的影响,而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只会使学生在教学中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语文教学法是针对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情况,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利于推动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语文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采取的方法,包括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语文教学法包括很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语文教师能够对语文教学法进行有效地掌握和熟练地运用,对其有效开展教学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具有重要的影响。

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

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

浅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摘要:我国英语教育注重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活学活用,更忽视了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要想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语文教学”。

笔者将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涉及的和文化习俗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简单梳理,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借鉴。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语文教学”作为学习了多年英语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更多只是熟悉英语的语法和单词造句,而对于英语国家的习俗了解甚少,甚至都没有了解的意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更多注重实用性,忽略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没有具有特色的文化就没有相应的语言,两者就像一对孪生儿,密不可分。

独具特色的语言来源于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

所以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非常必要。

如果只是单独学习语言,并没有关注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那就等于建造空中楼阁,无法掌握好这门语言。

笔者想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文教学”。

这里所说的“语文教学”就是语言和文化的教育。

英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注定无法脱离文化教育。

现在的教材对文化教育进行了一些普及,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英文国家的习惯和文化历史,这样才能使学生克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可能换位思考,从而使英语学习更加顺利。

笔者认为作为英语教师,以下几个方面的“语言”教育必不可少。

一、中西方习俗的差异由于不同的人文背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习俗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对于还未走入社会的学生而言,往往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但是掌握好这些东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的形成,进而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了解最为广泛的便是“13”这个数字并不受西方人喜欢。

中国人更加喜欢数字“8”。

为什么西方人不喜欢“13”呢,如果教师能够展开来讲,那么学生就能了解到西方人的宗教观念,也会意识到宗教对于英语的深远影响。

句子成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句子成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句子成分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一、语感的形成,需要懂得分析句子成分。

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

它是一种修养,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

在这个定义中,很明显地说明了语感的养成,需要有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的前提条件。

在这里强调了两个词,一是长期,一是规范。

何为“长期”,就是说要形成强烈的语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多读、多写、多说。

何为“规范”,就是说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读书、说话、写作应该要符合规范的语法规则;而对于句子来说,也就是要符合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的语法规则。

所以,要养成良好的语感,应该从学习句子成分入手,如此的训练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学好文言倒装句式,需要懂得分析句子成分。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最让学生头痛的是对特殊文言句式中的倒装句的判断与理解。

在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目中,很多学生因为无法判断倒装句式,而出现了失分。

如果学生懂得分析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那么倒装句将不再是难题。

文言文为什么有倒装句式呢?其实,很简单的原因,就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句子的成分顺序与现代汉语的表述存在着位置上的差别,因此就出现了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复杂的具备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的句子是如此叙述的。

例如:【星期天】,我们的学习委员【在教室里】【一连】背<熟>了六篇作文。

这句规范的句子成分的先后顺序是: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这是完全符合“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的语法规则的,除了其中的“星期天”这个状语,是因为时间、地点、原因等状语可以提到一个句子的前面。

那么,在古代汉语中,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翻译习惯,与文言文句子成分位置存在差别,那么就存在着倒装的现象。

1、主语和谓语位置发生颠倒,那么就是主谓倒装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学中掺杂英语成分
作者:周家翠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01期
“Great,now,我们一起来show一下各自的作文”、“Let’s go to下一课”、“这个问题,Who来回答”……听课中,发现多位年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掺杂着英语,不伦不类,让人听来别扭。

语言之间本有相通之处,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为提高教学效率而想方设法,在需要用英语时灵活引入(如在引导学生欣赏英文佳作或比较一些中英文表达方面的差异时),笔者是赞赏的。

但如果不顾语文教学目的,率性而为,在语文教学中随意掺杂英语,笔者就要质疑:这是否恰当?
一、语文教学的目的与途径
语文课的目的何在?毋庸置疑,像其他课一样,语文课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思维训练的责任。

而既然是语文课,就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关乎听说读写等方面。

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揣摩。

叶老说过,因为我们平时说的语言往往是随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使用语言。

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在运用文字方面,不满足于停留在浅的和粗的方面,要对精的和深的也能对付,能驾驭,才算能够运用文字。

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
养成一种习惯:“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规范的古今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迪并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

要让学生听说读写的程度不断提高,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无穷的智慧,关键在于语言文字训练。

不言而喻,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生词的掌握、成语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规范等,都是在多次反复的语言实践中才能逐渐摸准它们的“脾性”的。

显然,语文教师为引导学生从语文课中“得到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首先不可缺少的就是语言文字训练。

要实现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增长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认识水平和领悟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并正确使用的目标,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要恭恭敬敬、一丝不苟。

语文课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得天独厚的场所,语文教师应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给学生练习、使用母语,力争每堂课都为学生理解、积累、使用祖国语言文
字提供一步步上进的台阶,提供扎扎实实的语文素养的基础,不应削足适履、掉以轻心。

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掺杂英语不恰当
如果语文教师因为方便、顺口或盲目赶潮流;或汉语差强人意,感觉不够用;或因为学生也常随意表达、为迎合学生喜好而在语文课堂上有意无意地掺杂英语,无视教学效果,率性而为。

笔者认为,那是语文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语文学习收获和语文课的使命,是其作风散漫、语文意识淡薄和责任感欠缺的表现,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要严肃认真对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随意掺杂英语,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语文学习时间,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又易产生一种恶性导向,使学生认为英语是优越于汉语的语言,意识上产生错觉,甚至潜意识里产生扭曲心态。

学生不尊重母语,鄙视母语,还何谈要学好语文,提高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热爱之情?试想,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语文作业中也大张旗鼓地掺杂无厘头的英语,那是什么感觉?不单是如眉清目秀的面孔上长了几个疙瘩,让人感觉不协调,不舒服。

更为严重的是,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侵占语文课堂这块净土,无异于给了学生某种肯定的暗示。

语文教师本该带头捍卫母语的地位,却不尊重母语,鄙视母语,扮演了带头污染母语的角色,情理何堪!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中提出的问题仍振聋发聩,他提到学生“花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我们语文教师真该好好检讨自己的语言教育!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探索阶段,对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未必有深刻的认识,再加上处于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并存,西方强势语言浸染的社会大背景下,如果语文教师不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性学习的引导,不注重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层次,不注重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耳濡目染的是夹七夹八的语言文字,何谈了解灿烂文化、增强鉴赏底蕴?何谈有汉语言文字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培养?教师们着实需要严谨对待语文教学,“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怠慢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同时要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力争用现成的、规范的语言,把语文课上得情趣盎然,确保语文教学能够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任编辑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