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癌手术切缘安全性的分子检测现状及展望
头颈部肿瘤的诊治进展
头颈部肿瘤的诊治进展引言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头颈部区域的恶性肿瘤,其包括口腔、鼻腔、喉和咽部等部位的肿瘤。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一、头颈部肿瘤的诊断1. 临床表现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此外,头颈部肿瘤还可能出现面部麻木、面部肌肉无力等与神经有关的症状。
2.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早应用于头颈部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X线片可以初步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2)CT检查CT检查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影像,对于肿瘤的位置、范围和侵犯深度的评估更为准确。
此外,CT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3)MRI检查MRI检查是目前诊断头颈部肿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其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肿瘤信息,对于血管的显示也更好。
3. 活检检查活检是确诊头颈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活检方法有细针穿刺活检和开放活检。
通过活检可以获取肿瘤组织的细胞学和病理学信息,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1. 手术治疗(1)根治性手术对于早期头颈部肿瘤,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治性手术旨在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以达到完全切除病灶的目的。
(2)保守手术对于晚期头颈部肿瘤,保守手术常用于减轻症状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保守手术主要通过减小肿瘤的体积或解除压迫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早期头颈部肿瘤的根治性治疗,也可以与手术联合应用。
放射治疗通过破坏肿瘤组织的DNA,阻止其生长和扩散。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头颈部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之一。
它通过应用抗肿瘤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化学治疗常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头颈部肿瘤。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新兴领域。
它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展望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患者的生物标本中的DNA、RNA、蛋白质等分子进行检测,以诊断疾病、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对于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领域1.肿瘤病理学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情况,从而确定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预后,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
例如,EGFR突变是影响肺癌治疗选择的重要因素,分子病理学技术可以检测EGFR突变情况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2.遗传学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在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变异可以通过PCR、测序等技术进行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可以诊断到一些早期病变或隐形基因突变,为治疗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3.传染病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在传染病的快速检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新冠病毒的检测方面,PCR技术可以快速检测患者口腔或鼻咽部的病毒基因,对于疫情防控和诊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检测技术1. PCR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通过扩增DNA分子来检测某个基因或者基因片段的存在或缺失。
PCR技术的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便捷等,被广泛应用于病原菌检测、基因突变检测和疾病诊断等方面。
2.测序技术测序技术是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是指通过测定DNA或RNA序列的方法来检测一些与疾病相关的分子异常情况。
现在的测序技术不仅快速而灵敏,而且还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等特点,它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肿瘤诊断和遗传学检测等方面。
三、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病理学检测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以下发展趋势:1.多元化技术的应用未来,随着多元化技术的不断应用,包括CRISPR等基因工程技术,这些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能够检测更多的分子变异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近年来,肿瘤基因检测技术成为了各大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肿瘤基因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癌症的防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一、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分析目前,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单个基因进行分析,另一类是对多个基因进行联合分析。
其中,对单个基因进行分析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对人类基因组数据库的检索和筛选,找出与癌症相关的突变基因。
而对多个基因进行联合分析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则主要是通过对不同基因组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挖掘出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集,并寻找其突变位点,进而提高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目前,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NGS技术。
NGS技术可以对一个样本内的所有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提供全面的基因突变信息。
同时,NGS技术的操作也非常简便,只需少量的样本即可进行测序,大大降低了成本。
因此,NGS技术在肿瘤基因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肿瘤基因是一类复杂的基因,其突变不仅是单一基因的突变,更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现有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单个基因分析准确度有限,多基因联合分析中需要相应的数据挖掘和算法支持,这些问题都制约了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
二、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未来方向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潜力,未来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1. 改进样本测序质量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都受到样本的质量影响。
因此,未来肿瘤基因检测技术需要在样本处理、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以提高样本测序质量。
2.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机器学习算法能够更好地挖掘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的关系。
因此,在未来肿瘤基因检测中,可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多维度大数据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肿瘤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未来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形成一个自动化的肿瘤基因检测系统。
癌症基因诊断的现状与未来
癌症基因诊断的现状与未来癌症基因研究的现状癌症的基因检测从上世纪癌病毒及癌基因的发现就已经开始了。
当时的研究已认识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其他致癌因素,后者可导致细胞自身的癌基因突变或表达,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癌基因理论的确立是癌生物学研究中一次革命性发现。
从劳斯肉瘤病毒到癌病毒基因的发现,以及最终细胞癌基因检测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并有多位科学家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诺贝尔奖。
其中包括洛克菲勒研究院的研究员劳斯,他发现了鸡肉瘤中存在的劳斯肉瘤病毒(RSV基因);加州理工学院Dulbecco实验室的蒂明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巴尔的摩发现了逆转录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毕晓普和瓦穆斯最终发现了细胞癌基因(原癌基因)发生的癌基因理论。
根据癌基因理论,正常细胞中都存在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基因在控制细胞的增殖、分化中起重要作用,一旦由于各种原因(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的作用等)导致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它们就可以引发细胞癌变。
也就是说,基因组医学理论目前认为,是由于这些原癌基因的突变或变异,最终导致细胞生长不受控制地生长或癌变。
这些理论可以假说癌症发生的机理,但由于无法从原理上完全解释癌症的病理、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因而无法提出治愈癌症的诊疗方案。
1990年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事实上也是针对癌症诊疗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HGP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
其目的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六十亿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HGP的完成,使得基因检测特别是测序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基因序列测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使得癌症基因检测成为可能。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相继开展并完成了癌症基因组项目或癌症基因组图集(TCGA)。
该计划运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通过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由来自16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已发现了近千万个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
癌症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癌症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近年来,癌症的治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创新,科学家们在癌症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癌症的新进展,并对未来的展望进行展示。
一、癌症预防的新进展癌症预防是重要的健康话题之一。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的发生,如戒烟、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等。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预防措施正在不断涌现。
1.1 基因检测技术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癌症基因变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现在,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个体是否携带与癌症相关的突变基因。
这种个性化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癌症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1.2 疫苗预防近年来,癌症疫苗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例如,宫颈癌疫苗和肝癌疫苗已经被证明可以预防相关癌症的发生。
这些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抵御病毒感染,从而降低癌症的风险。
二、癌症早期诊断的新进展早期诊断是癌症治疗的关键环节。
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为了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科学家们在各个层面进行了持续的研究。
2.1 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人员发现,在血液中存在各种与癌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量变化,可以提前发现患者是否存在潜在的癌症风险,或者已经患上癌症。
这项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改进早期诊断的能力。
2.2 显像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在癌症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技术的进步,医生们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和评估癌症病灶。
这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三、癌症治疗的新进展癌症治疗正在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逐渐向个体化、精确化和靶向治疗转变。
许多新的疗法已经被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3.1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抗癌疗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消灭癌细胞。
头颈部鳞癌TNM分期的进展与展望
510头颈部鳞癌TNM分期的进展与展望史 潇 综述,嵇庆海 审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 [摘要] 头颈部鳞癌的第8版TNM 分期在前版基础上做出了许多重要改进,进一步提高了该分期在评估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案方面的价值。
但很多研究表明,该分期的某些方面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该文将对第8版与第7版TNM分期的主要差异、仍旧存在的不足之处,头颈部鳞癌分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TNM 分期;预后因素 DOI: 10.19401/ki.1007-3639.2017.06.019 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39(2017)06-0510-06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TNM staging system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HI Xiao, JI Qinghai (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 Department of Oncology,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Correspondence to: JI Qinghai E-mail: jiqinghai@ [Abstract ] The eighth edition of TNM staging system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as made several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one, which further increases its value in evaluating prog -nosis and guid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However, results of some studies suggested that there’s room for improvements in some respects.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d th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ditions, the remaining disad -vantages of the current system,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nd its pote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NM staging; Prognostic factor通信作者:嵇庆海 E-mail: jiqinghai@《中国癌症杂志》2017年第27卷第6期 CHINA ONCOLOGY 2017 Vol.27 No.6 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指原发于口腔、咽喉等部位的鳞状上皮恶性肿瘤的总称,总发病率位居所有癌症第6位,占所有头颈部癌症的90%以 上[1-2],除鼻咽癌外,多与吸烟、酗酒密切相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也是口咽癌的重要危险因素[3](鼻咽癌由于在治疗方法、病因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本文暂不讨论)。
头颈部鳞癌的研究趋势及新进展
头颈部鳞癌的研究趋势及新进展张洪瑞,苏本香,庞艳,孙月茹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口腔教研室,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摘要]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为发生于口腔、咽、喉黏膜上皮的鳞癌,吸烟、酗酒与促进口腔及喉部鳞癌形成存在相关性,咽部鳞癌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头颈部鳞癌有多种治疗方式,特别是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代表的药物治疗快速发展。
本文具体探讨与分析了头颈部鳞癌的流行病学状况,阐述了头颈部鳞癌的形成机制,综述了头颈部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西妥昔单抗、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
[关键词]头颈部鳞癌;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1(b)-0194-05 Research Trends and New Advances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ZHANG Hongrui, SU Benxiang, PANG Yan, SUN YueruStomatology Department, Hulunbuir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21000 China[Abstract]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is a squamous carcinoma that occurs in the mucosal epithelium of the oral cavity, pharynx and larynx. Smoking and alcohol abus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of 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 oral cavity and larynx,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pharynx is associated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There are various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rug therapy represented b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This article specifically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tuximab, immune checkpoint molecular inhibitors, and bevacizumab. [Key words]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e checkpoint molecular inhibitors; Bevacizumab; Cetuximab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一组起源于口腔、咽、喉的鳞状上皮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当前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1]。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
•综述•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朱乔丹1 欧笛1 杨菁2 徐栋2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9.11.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137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SD19H180001)作者单位:310053 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 310022 杭州,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附属肿瘤医院 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癌症中心)2通信作者:徐栋,Email :xudong@近年来,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 ,TC )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位于第11位,而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则位列第7位[1-2]。
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占所有TC 的85%~90%。
PTC 中有20%~50%的病例有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 )的倾向,而在<5%的病例中会发生远处转移,多数研究认为CLNM 为是PTC 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3-4]。
PTC 患者是否需行预防性颈部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尚有争议,故颈部淋巴结的术前评估尤其重要。
超声是检查颈部淋巴结最方便的方法,但超声在识别PTC 患者CLNM (尤其是中央区淋巴结)时的敏感度偏低(敏感度为38.8%;中央区敏感度仅为 31.4%)[5]。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PTC 原发癌结节与CLNM 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总结PTC 原发癌结节的生物学特点及病理亚型、超声特点、实验室指标及分子标记物、图像处理及影像组学特点等,以期提高对PTC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判断,现综述如下。
一、生物学特点及病理亚型经过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生物学特点及病理亚型进行分析后得出,CLNM 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灶数量、肿瘤位置、钙化、包膜侵犯、部分病理亚型等有关。
病理报告切缘情况
病理报告切缘情况引言病理报告是一份重要的医学文档,用于描述和解释经过组织学检查的病理学结果。
在病理报告中,切缘情况是一个关键指标,用于评估肿瘤在切除过程中是否完整移除。
本文将重点讨论病理报告中的切缘情况,包括切缘的定义、切缘情况的分类和意义,以及如何解读病理报告中的切缘情况。
切缘的定义切缘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时,医生在肿瘤周围所切取组织的边缘。
切缘可以是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的交界处,也可以是切缘与肿瘤间的距离。
切缘通常是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下观察来确定。
切缘分为阴性切缘和阳性切缘。
阴性切缘表示在手术切除肿瘤时,切缘未检测到肿瘤组织,即完整切除。
阳性切缘则表示切缘上存在肿瘤残留或累及,即未完全切除。
切缘情况的分类和意义根据切缘情况的不同,可以将切缘情况分为以下几类:1.阳性切缘:切缘上存在明显的肿瘤残留或累及。
2.阳性切缘疑为肿瘤残留:切缘上存在可疑的肿瘤残留,但尚不明确。
3.阳性切缘疑非肿瘤残留:切缘上存在可疑的非肿瘤组织,但尚不明确。
4.阳性切缘不足:切缘未完全涉及肿瘤组织,但与肿瘤非常接近。
5.阳性切缘不足疑为肿瘤残留:切缘未完全涉及肿瘤组织,但存在可能为肿瘤残留的可疑区域。
6.阴性切缘:切缘未检测到肿瘤组织,肿瘤切除完整。
切缘情况在病理报告中的描述通常以简短的术语表示,如“阳性切缘”、“阴性切缘”等。
准确定义和描述切缘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切除情况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解读病理报告中的切缘情况解读病理报告中的切缘情况需要结合临床背景和其他病理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切缘情况解读及其意义:1.阳性切缘:阳性切缘意味着肿瘤在手术过程中未完全切除,可能存在肿瘤残留。
这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措施。
2.阴性切缘:阴性切缘意味着肿瘤在手术过程中被完全切除,是良好的预后指标。
3.阳性切缘疑为肿瘤残留:阳性切缘疑为肿瘤残留表示切缘存在可疑的肿瘤组织,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4.阳性切缘不足:阳性切缘不足意味着切缘与肿瘤非常接近,可能导致肿瘤残留。
癌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癌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前景癌症,一直是人类面对的严重疾病之一。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社会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
对于癌症来说,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寻找新的癌症诊断技术和手段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癌症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一、现有癌症诊断技术目前,常用的癌症诊断方式包括X线放射线、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检查和血液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癌症病灶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但它们不能提供癌症细胞的分子信息,这是准确诊断和分析癌症的必要条件。
此外,这些技术需要进行多次扫描,有时会产生较为显著的辐射伤害,对人体有害。
针对上述局限性,近年来,医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癌症诊断技术和手段,其中最为先进的是分子诊断技术。
二、分子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可以确定癌症分子信号的技术。
在分子水平上,分子诊断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特定的肿瘤类型,预测疾病的发展和转移,以及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
目前,分子诊断技术已经应用于临床,成为了检测和揭示癌症分子机制的重要手段。
分子诊断技术在分子水平上可以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分子标志和突变,确定癌症细胞的不同类型。
例如,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蛋白质芯片(protein microarray)和基因芯片(gene microarray)等技术可以检测具有不同医学意义的分子标志物和基因异常。
这些分子的存在突出了癌症细胞对这种生物标志物的关注和受损。
这可以预测癌症的发展和转移,并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整个医学领域的面貌,因为现代医疗治疗越来越依赖于个性化医学和经典化学治疗。
此外,分子诊断技术的发明也有望推动整个医疗行业向更为高级和可细化的护理和治疗领域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三、前景: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分子诊断技术的出现,将有望成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突破。
相较于其他的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检测,有更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头颈肿瘤手术切缘净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头颈肿瘤手术切缘净度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渠晨晖;杨静;王海峰;王晓明;张超;郭志娟【期刊名称】《疾病监测与控制》【年(卷),期】2017(11)11【摘要】目的通过头颈肿瘤手术切缘净度与肿瘤复发率、患者生存率、肿瘤转移率等因素相关性研究,寻找获取头颈肿瘤外科手术干净切缘可靠方法,提高头颈肿瘤患者的预后水平。
方法回顾总结近3年头颈肿瘤手术切缘的术中冰冻、术后石蜡病理情况分析不同部位、种类、肿瘤分期的头颈肿瘤手术切缘净度与复发率、生存率、转移率等患者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探讨术前充分评价、术前系统的影像学检查、必要的活检和相关检查、理想的手术入路以及术中冰冻等临床手段与获取头颈肿瘤外科手术干净切缘的相关性。
结果切缘阳性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明显高于切缘阴性的患者,而三年生存率小于切缘阴性患者。
术前经过充分评价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活检、术中冰冻及选择理想的手术通路的患者的切缘阴性比例也较高。
肿瘤相关蛋白P53、P16、Survivin、COX-2、e IF4E在切缘阳性患者中的比例亦高于切缘阴性患者。
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皆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头颈部肿瘤切缘阴性的患者预后明显高于切缘阳性的患者,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和判断有着积极意义。
【总页数】3页(P876-877)【关键词】头颈肿瘤;切缘净度;预后【作者】渠晨晖;杨静;王海峰;王晓明;张超;郭志娟【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口腔科;抚顺市中心医院内镜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相关文献】1.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与照护者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瑜;李再元;胡雪琴2.保乳手术阴性切缘切取次数与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J], 钱炜伟;倪毅3.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股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J], 苏艳玲;刘铁梅4.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与照护者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研究 [J], 徐文兰5.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切缘状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孙树军;李文美;赵立民;王洪增;郭美红;刘清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c】头颈癌研究现状与展望
头颈癌研究现状与展望L头颈癌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邱蔚六审校9.9/(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民医院.上海200011)... 关键词:墨翌塑/馥堡垒鳞状细胞癌;头颈肿瘤/洁疗;蔓童堕芝中囝分类号:R739.9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t692(20.30)06042904 1临床病理学特征lI.最近对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中头颈癌资料进行的分析,显示了近10年来美国头颈癌的构成情况,临库病理特征,治疗及结局.这些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头颈癌的病因,发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5~1995年,登记的头颈癌病例共295022例,在NCDB病例中占6.6.为了进行比较,分为早期(1985~1989)和近期(1990~1994)两个时段.早期病例118292例,近期病例176730例.年龄,性别分布基本稳定,高发年龄为60~69岁(27).男女之比为1.5:1.按照解剖部位,头颈癌的发病顺序依次为喉.占2O.8,口腔及唇17.6,甲状腺15.8,口咽123,大涎腺肿瘤4.5,鼻咽2.6,下咽4.3.咽(未细分)1.5,副鼻窦3.0,眼及附属器3.2,其它144.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占58;腺癌19.4,疣状癌0.6,癌(未细分)2.6,恶性淋巴瘤151,其它6.5.腺癌在2个时期的比例变化最大,由182上升至20.3.甲状腺癌比例也有上升,恶性淋巴瘤比例由14.7升为154,其中发生于黏膜衬里和邻近涎腺的比例升高较为显着.发生于黏膜表面的癌多为鳞癌,腺癌主要见于甲状腺(92.O)和大涎腺(55.4).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于头,面,颈部淋巴结(79.8).其次为眼及附属器,大涎腺,副鼻窦和鼻咽.口咽癌中恶性淋巴瘤比例最高(68)癌(未细分)最多见于喉和甲状腺,但在鼻咽癌中所占比例最高(15.1)疣状癌最常见于口腔(20)和喉(1.0).病理分级中,I级253,Ⅱ级44.5,Ⅱ级25.8,Ⅳ级收稿日期:200~03—06作者简赍:郑家伟(1964一).男.山东淄博^,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尤其是血管瘤的综合治疗研究4.4.未分级4.44.头颈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保持稳定.在分期明确的2H519例病例中.大多数病例为I期.0期2.7,I期36.2,I期19.2.Ⅱ期16.5.1V期25.4(按AJCC病理分期).分期不明确者8O503例.占总病例敦295022的27.3.晚期病例中男性居多.甲状腺癌以早期为主多发子女性I期最多见于40岁以下病人,Ⅳ期多见于j0~69岁中老年人.病理分级与分期密切相关,分化良好者.早期(I,Ⅱ期)与晚期(Ⅱ,IV期)比例为2.4:1;分化不良者,早期与晚期比例为0.5:1.喉,甲状腺,唇,涎腺,眼及附属器多为I,Ⅱ期,而副鼻窦,咽更多为晚期(Ⅲ,期).口腔癌早期与晚期各占1/z.鳞癌,癌(未细分)最多见为IV期,而腺癌,疣状癌和恶性淋巴瘤I期最常见.浩疗方法主要有3种,单纯手术32.4,单纯放疗189,单纯化疗54.手术加放疗25.oH,手术加化疗2.1,放疗加化疗6.0.三联治疗2.5,未治疗6.2,不明确1.5,事实上,1985~1994年间,治疗方式无实质性改变.但接受化疗加放疗的病人比例升高,由早期的5.5上升到近期的6.3.手术是唇(83.2),甲状腺(54.8),眼及附属器(50.6)及口腔(462)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t放疗是鼻咽(37.5),喉(33.0),口咽(27.3)癌最常用的方法.大诞腺(42.4),下咽(29.9)癌以手术加放疗应用最多.23.5的鼻咽癌,l3.2的下咽癌和114的口咽癌接受化疗联合放疗,只有3.的喉癌病人接受放疗联合化疗转归早期病例的息中位随访期为37个月.近期为1o个月.因近期随访时间较短,故仅对1985~1989年间登记的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至随访末,早期病例中49.8死亡.存活病人中,60.5未出现复发,其中位随访期为44个月.1985~1989年间所登记病例的5年生存专率(disease-specificsurvival 妊如§430rate)为64.0.按解剖部位分析.唇癌病人的生存率最高/91.1),下咽癌最低(31.4),见表1.按病理类型分析,腺癌和疣状癌的5年生存率最高,分别为87.6和78.6,癌(未细分)和鳞癌的生存率最低,分别为47.4和569/表2J.表1不同部位癌息老的生存率表2不同病理类型癌患者的生存率虽然近年来头颈癌治疗方法的变化不大,但采用放疗,化疗保存喉,咽或舌功能的概念已越来越被接受.辅助化疗并未能改善大多数头颈癌的治愈率, 但辅助化疗对于鼻咽癌有较大价值,治疗失败的头颈部鳞癌病人,通常在治疗后2年内复发.如2年内未复发,其以后复发的机率变小,但发生第二原发癌的危险性增大.因此,对于鳞癌病人,随访2年或3 年而评价其治疗效果比较可信,但腺癌病人必须随访更长时间(10~15年).鳞癌发生的部位越靠后和越往下(喉癌例外),其预后越差这种差别部分与解剖位置有关(淋巴引流,是否易切除),也可能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及范围有关2综台治疗早期头颈癌无论采用手术或放射治疗,都能取得良好效果.而晚期头颈癌仅采用单一治疗,疗效很差,必须采用综台治疗或序列治疗(sequentialtreat—merit).治疗的目的是尽可能根除肿瘤,保存或恢复功能及美观,防止肿瘤复发,预防新癌产生.肿瘤的部位,类型不同,治疗方案也有差别.无论如何,综合治疗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多学科协作(team approach)治疗方案,而不是一种随意性治疗头颈癌有计划的序列治疗仍待深入研究21以手术为主的综台治疗60~70年代的研究报告表明,一些看似彻底切除的早期及大多数晚期头颈癌病人,往往出现局区ofPracticalOneolOEyV ol15N0S20,90复发(1ocoregionalrelapses).纽约纪念医院所作的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显示,对于颈部高危复发的口腔和喉鳞癌病人.术前给予中剂量的放射治疗,可显着降低复发率后来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术后放疗比术前放疗更能降低复发率.这些研究确立了口腔,喉癌的标准辅助治疗,即术后6周内给予60Gy的放射治疗.即使一些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术后放疗也可使残存肿瘤消失.术后放疗的适应证包括:/1)临床I,Ⅱ期病人(T.或T:N.):其切缘不彻底;多个淋巴结转移或有结外扩散;未作预防性颈淋巴清扫术,但有淋巴结隐匿转移的高度可能.(2)肝有临床Ⅱ,Ⅳ期病人.2.1_1切缘的重要性切缘不彻底,即使病人立即再行手术.通常难免复发.切缘阴性在I,Ⅱ期病人预示极大可能的肿瘤控制,但在Ⅲ,Ⅳ期病人则不尽然.肿瘤范围越大,病理科医生评价切缘状况的难度越大.晚期头颈癌术后即使病理报告切缘阴性,复发并不少见.Looser等发现,约40的Ⅱ,Ⅳ期表皮样癌病人看似切缘满意,但后来原发灶复发而切缘阳性者,复发率高达80Jacobs等的研究表明,晚期头颈癌病人术后辅助60Gy的放射治疗后,切缘阴性者,复发率为11;而切缘阳眭者为26%.切缘不彻底预示肿瘤有残存,Vikram等在缝合部位以I作问质内放疗,配合外束照射,发现这种方法对降低复发率相当安全和有效,只有7的病人原发灶复发.除临床分期和切缘状况外,标本内出现神经周围或淋巴血管浸润者,复发的危险性也增高.2.1.2辅助性颈部放疗颈部临床阴性的口腔与喉癌病人,存在隐匿转移者为数不少.如仅治疗原发灶,数月后很可能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当怀疑有淋巴结隐匿转移时,即使是T或T病人,通常需作预防性颈部{林巴结清扫(颈清)(单侧或双侧,改良根治性或选择性).因为目前的影像技术(CT,MRI,超声,淋巴造影)尚不能准确判断淋巴结的隐匿转移.换言之,这些技术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和较低的敏感性.如高度怀疑颈部淋巴结隐匿转移,而病人囡种种原因未作颈清,此时应考虑作颈部预防性放疗,一般5周内给予50Gy.在某些病人,可仅作颈部放疗根据Strong的研究,颈清标本中发现转移淋巴结但未作辅助治疗者,54术后颈部复发.术前放疗/20Qy)可使复发率显着下降在颈部有多个平面转移的病人,复发率从71%下降至37.单一平面转移的病人,复发率由36下降为280.术后放疗5o~60Gy,可使复发率进一步降低,仅为10~了■■■?;爱.蠢翻i鞋耋{馨l繁酸15因此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人,术后均应补充放疗.淋巴结有包膜外扩散者,放疗剂量应达6oGy 以上.术后放疗应争取尽早施行,以手术后6周内开始放疗的效果最好,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足量放疗对于口腔癌患者,手术后至放疗结束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0O天,2.1.3辅助性化疗尽管采用了术后外束照射.仍有20~2j的Ⅲ,Ⅳ期头颈癌病人出现局区复发或远处转移.为进一步提高疗效,过去对术前化疗, 放疗前化疗或放疗后化疗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虽然诱导化疗的缓解率很高.但对提高生存率或局区控制率的作用不大.有些研究显示,化疗后远处转移率有所下降.据报道,同期化疗,放疗对晚期头颈癌有很大价值.一项研究采用丝裂霉素,发现局区控制率改善;另一项使用顺铂,生存率有所提高上述结果2.2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部分晚期头颈癌病人仅行放射治疗,唯其疗效不佳.即使故疗后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人仍摆脱不了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终至死亡的命运这其中的例外是鼻咽癌,其外束照射及问质放疗的局区控制翠较高应用化疗防止远处转移的效果令人鼓舞,几项前瞻性随机研究未能证明序列化疗和放疗比单纯化疗更有效,但同期化放疗的效果(缓解率,局区控制率) 优于单纯放疗或序列化疗,放疗,其药物组台,剂量及方案尚待探索.Vikram发现,同期化疗,放疗6周内临床缓解率的高低,预示着复发及死亡可能性的大小.临床完全缓解的病人,应当补充其它治疗(如颈部清扫,原发灶切除或问质内放疗)除化疗,放疗外,生物治疗是另一种需要大力研究开发的辅助治疗,传统中医药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有待深人挖掘随着治愈后头颈癌病人生存期的延长,发生第二或多原发癌的机会增加.为了预防新癌发生,应该强调去除一切不利外界因素,尤其宜大力宣传戒烟. 据报道,放疗期间仍吸烟的病人.比不吸烟或已戒烟的病人预后差(2年生存率分别为39和66),而且吸烟使病人处于发生第二原发癌的高危状态.对博莱霉素不敏感的不吸烟者,发生头颈癌的危险眭极低.而对博莱霉素敏感的重度吸烟者.发生率增加近0倍另有研究显示.胡萝『,素,B一顺式维甲酸,维生素A等药物,也有防止第二原发癌发生的作用, 431?3展望}]纵观头颈部鳞癌治疗方法的演变,从单纯手术.到术后追加放疗,新辅助化疗,化疗联合放疗等,但遗憾的是,病人的总生存率没有获得实质性提高.改善手术技术或应用现有的术后治疗,已不可能进一步提高局区控制率,因为这些方法受到正常组织耐受力及重度并发症的限制.综合治疗产生了一定疗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综合治疗的目的是保存功能,改善局区控制和降低远处转移率,其方案有多种,全身或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如何.尚需深八研究尽管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晚期头颈部鳞癌局区复发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方面,同期化疗与放疗可能有一定作用.从已发表的资料可知,放疗前的新辅助化疗或同期化疗加放疗在功能保存方面大大优于单纯放疗非手术治疗与手术同时应用. 获得的局区控制率和生存率最高.同期化疗加放疗后,约2/3生存的晚期病人可保存器官功能当然.同期化疗加放疗也有并发症和代价,为了提高疗效, 减少并发症,同期化疗加放疗的药物筛选,化疗加放疗的剂量,方案等仍需进一步探索对于病变不能控制的头颈癌患者.应设法改进姑息治疗措旋,缓解症状,尽量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加强公众教育,落实预防措施,特别是戒烟,可大大减少头颈部鳞癌的发生率.因此目前仍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基园制图.将能够发现并确定高危人群,实行定期监测.在癌前状态进行分子干预,在癌前期切除靶组织,从而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个体基因构成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将被进一步阐明,并能产生许多逆转癌变过程的新奇方法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人们对恶性肿瘤基因组与表型组特征的认识大大丰富.现已发现并定量测出多种基因及其突变型,将来,宿主与肿瘤的基因指纹(ge neticfingerprints)将被用于协助诊断及制定分期.因为TNM系统虽然沿用多年,经过时间考验,但它是一个初步的,大体的方案,有待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癌变过程中分子事件的阐释,将使治疗方法的选择更具科学性.针对生长固子,基因组分子事件和酶通道的靶向治疗.将取代现今的治疗手段;!瓿l囊拳乱∞如|_‰辍嚣赫432?参考文献:[13HoffmanHT.KarneULH.FunkGFetalThenational cancerdatabasereportoFacanceroltheheadandneck[J_ArchOtolaryngo[HeadNeckSurg,1998.124(9): 951—962.[2]FremgenAM.BlandKZ,MeGinnisJrLS,eta1.Clinical [3:[4]ournalofPractkalOnc0l0zyv15No62000 highightsfromthenationalcancerdatebase1999[J:. CACancerJClin,1999.49(3]:145一l98.VikramB.Adjuvanttherapyinheadandneckcancer].CACancerJClin.1998.48(4):199—210GoepfertH.SquanloLiseell~srcinotnaofthehendand neck:pastprogressand{uturepromiseEJ]CACancer JClin.19S8.48(4):195—198(上接第4-'28页)从公开发表资料看仍不普遍.若能收集较多家系与病例将会发现我国的临床特点,从而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基因组变异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2V asenHFA,WatsonP,MeeklinJP.eta1.Newclinical cdteriafor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 (HNPCC.1ynchsnydrome)proposedbytheintema—tionalcollaborativegrouponHNPCC[J_Gastroen—terology,1999,116(6):l蛎3—1456.[2]VasenHFA,bleckiinJ-P.MeeraKhunP,etalThe1n—ternationa[collaborativegrouponhereditarynonpolylx> siscolorect~lcancer(ICG—HNPCC)EJ].DisColonRee tum,I991,34(4);424—425.E3]MecklinJP,SvendsenLB,PeltomakiP,etalHereditarY nonpolyposmcolorectalcancer[J].ScanJGastroen terol,l994,29(5):673—677.[4]VasenHFA,WlinenJT,MeukoFH,etat.Cancerrisk infamiheswith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can—cerdiagnosedbymutationanalysis[J_.Gastroentero- [ogy,1996t1lO(4):l020—1027.[5LinKM,ShashidharanM,TernentCA,eta1.Colo㈣etl andextracoloniccancervariationsinMIH1MSH2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orecta[cancerkindredsand thegeuera[population[J:.DisColonRectum.1998,41【4)一428—433.r6WeberT.ClinicalsurveillancerecommendationsadoptedforHNPCC[J_Lancet,1996,348(9025):46j一466.[7ParkJG.V asenHFA,ParkKJ.etaiSuspectedhereditarynonpolypoaisco]oreeta[ca~ger:internationaleollab orativegrouponhereditarynonpo]yposiscolorecta[can—cer(ICGHNPCC)criteriaandresultsofgeneticdiag—nosis[J]DisColonRectum1999,42(6):7l0—716Ca]YingYuan.HyeJung.ShuZheng.Oermlinemutations.fhMLH1andhMSH2genesinpatientswithsuspect edhereditarynonpolyposiseolorectalcancerandsDo_radi~early—onsetco[orecta[cancer[J].DisColonRee—turn,l998,4l4(4):434—438.[9:袁瑛,郑树.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的临床诊治lJ]实用肿瘤杂志,l998.13({):253—255.[1O]袁瑛.郑树.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遗传学基础[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9,l6(3):Z28—231_[11]郑树.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及我国研究简介[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l999.16(3):193—194.更正启事本刊2000年第l5卷第5期323页"子宫内膜癌中细胞凋亡和bcl一2,bax基因的表达"一文,第一作者姓名应为张葵,误为张龚,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读者表示歉意.本刊编辑部{,一一;囊豁ji一插。
P53和P16在喉癌及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P53和P16在喉癌及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头颈肿瘤外科指导教师:屠规益;唐平章1999.6.1P53和P16在喉癌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摘要手术是治疗喉癌尤其是非早期患者的主要手段。
术后局部复发和颈部转移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是为探讨p53和p16蛋白裹达与喉癌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而设计一的。
本文选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自1980~1992年间手术切缘为阴性但术后复发的病例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分型、TNM分期、病理分级、术前放疗剂量等匹配因素选择相应的对照组。
在对照组中,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无复发。
在病理医生复查手术切缘为阴性后,对两组手术切缘和肿瘤标本同时行p53和P16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以探讨其在两组肿瘤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的病理分级、肿瘤生长方式,尤其是与局部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
从实验中发现:1.p53和P16蛋白表达的异常是喉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D53和P16蛋白水平都不能单独反映手术切缘粘膜上皮的病理状态;2.手术切缘粘膜中p53和Pl6蛋白的同时异常或者手术切缘中粘膜上皮以外有P16和/或p53异常染色的细胞都与局部复发有关:3.p53和P16蛋白异常同时存在的喉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和较高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
i、、~本研究结果表明,p53和P16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肿瘤阳性手术切缘的检出率,为术后高危局部复发病例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正确选择术后放疗提高治愈率奠定了基础。
Thestatusofp53andp16examinedbyIHCinthelaryn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andthesurgicalmarginsanditsclinicalsignificanceABSTRACTItiswidelyacceptedthatthepatientswithpositivesurgicalmargin(s)willpracticearatherpoorprognosiscomparingwiththoseofnegativeoneslargelybecauseofhighriskoflocalrecurrence.Infact.eveninthepatientswithSOcallednegativesurgicalmarginsexaminedwiththeroutinepathologicmethods,abouthalfofthemalsosufferfromtheproblem.Inordertominimizethedangerofrecurrencetreatedafteroperation,IHC(immunohistochemistry)forP16andp53,whichplayaveryimportantroleincarcinogenesis,areexercisedwithapurposeofsomemoreinsightintotheSOcallednegativesurgicalmargins.Anumberof100patientsfromtheHcadandNeckDepartmentinourhospitalfromI980to1992wereincludedinthisstudy.Amongthem52caseswereonesWithrecurrence,andtheremainderwasselectedasacontrolgroup,inwhichafollow—upforaperiodofatleastfiveyearswasavailableineverycase,Themajorobjectiveofthisstudywastoevaluateanumberofparameterstoestablishtheirrelativeprognosticvaluesinpredictinglocalrecurrenceandregionalordistantmetastasis.Thepresenceorabsenceofstaininganddepthofcolorwerenotedwhentheresultswereevaluated.Multiplevariablesincludedinourstudyhavebeenanalyzed.Thisanalysisofmultipleclinicalandhistologicparametersdemonstratedthat2P53P16在喉癌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therewasaincreasingpercentageofpositivestainingforp536protein,butadecreasingpopulationofnegativestainingforP1lesionoflarynxprogressedfrommilddysplasiaproteinwhenthetoinvasivecancer,whichwasconsistentwiththeresultsofothers.Despitethisfinding,wefound13.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setWOdifferentgroupswhentheresultsfromIHCforp53andP16wereconsideredalone.Butadifferenceofstatisticalsignificancewasachievedwhentheywerestudiedincombination.Preoperativeradiationseemedtobearnoeffectontheresults.Thecorrelationbetweenthegrowthpatternofthetumoranddegradeofdifferentiationestablishedinotherliteratureshasalsobeenconfirmedinthispaper.Itcouldbeconcludedfromourstudythatthepatientmightsufferagreatriskofrecurrenceunderthefollowingconditions:1.thepresenceofp53positivestainingandtheabsenceofP16positivestaininginthesamepatient;2.cellsbeingpositivestainingforp53proteinand/ornegativestainingforP16productexistedoutsidethemucosaadjacenttothesurgicalmargin(s);3.thepatternsoftumorgrowth,nottheresultsofIHCforp53orP16,correlatedstronglyandindependentlywiththelocalrecurrenceandtheregionalmetastasiS.P53P16在喉癌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献综述肿瘤分子学与肿瘤治疗一手术切缘在头颈肿瘤治疗中的意义对于绝大多数头颈肿瘤而言,尤其是较晚期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头颈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头颈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头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虽然现在的治疗手段已经很多,但是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基础研究的不足,头颈癌的治疗一直存在很大的挑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头颈癌分子标志物得到发现和研究,给头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近的头颈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一、EGFREGFR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头颈癌的一个重要分子标志物。
过去的研究中,EGFR的高表达常常会揭示出预后不良的患者,而低表达则与良性病变相关。
现在的研究中,EGFR的靶向治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利用针对EGFR的单克隆抗体Cetuximab进行治疗已经在晚期头颈癌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二、HPV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头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最近的研究发现,HPV阳性和HPV阴性的头颈癌具有不同的分子表型,因此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
HPV阳性头颈癌常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而因为其对较多化疗药物敏感,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化疗或者放疗为主的治疗方案。
而HPV阴性头颈癌则常常抗药性强,需要更加细致的治疗方式。
三、miRNAmiRNA是一种重要的非编码RNA分子,在头颈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某些miRNA可能能够作为头颈癌的早期检测标志物。
例如,miRNA-137的下调与头颈癌的恶化相关。
此外,miRNA-10b和miRNA-21也被发现与头颈癌的恶性转化和浸润有关。
针对这些miRNA的治疗策略也逐渐得到发展,例如采用siRNA对某些miRNA进行靶向治疗。
四、PD-L1PD-L1是一种免疫抑制分子,在头颈癌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采用针对PD-L1的免疫治疗,可能成为头颈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例如,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 等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已经在一些非手术治疗的头颈癌患者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在总结这些最近的头颈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时,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头颈癌分子标志物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使得临床治疗更加精准、个性化。
头颈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P53表达及意义
头颈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P53表达及意义李超;张兵;陈锦;王朝晖;李伦;姜庆华;宋宇峰【期刊名称】《肿瘤防治研究》【年(卷),期】2010(0)1【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学参数和局部复发的关系。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82例头颈鳞癌手术切缘标本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局部复发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在82例头颈鳞癌患者中,切缘突变型P53阳性表达率为59.76%(49/82)。
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切缘上皮基底细胞核。
突变型P53蛋白在头颈鳞癌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
头颈鳞癌患者手术切缘突变型P5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局部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
结论切缘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与头颈鳞癌术后肿瘤的进展有关,它有望成为判定肿瘤局部复发的预测因子。
【总页数】4页(P52-55)【关键词】头颈鳞状细胞癌;P53;切缘组织;局部复发【作者】李超;张兵;陈锦;王朝晖;李伦;姜庆华;宋宇峰【作者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头颈外科;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病理科;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91【相关文献】1.p53和头颈鳞状细胞癌切缘局部复发的关系 [J], 蔡永聪;李超;樊晋川2.头颈鳞癌切缘突变型p53表达与肿瘤局部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J], 李超;陈锦;王朝晖;陈建超;张兵;李彬;王少新;江庆华;宋宇峰3.STAT3在喉鳞状细胞癌及手术切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王菲;王斌全4.头颈部皮肤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HE染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 [J], 靳书滨; 李强; 焦建军5.手术对喉鳞状细胞癌血清中抗survivin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与p53和c-myc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意义 [J], 冯明亮;周建荣;张跃东;杨璇;薛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分子病理学则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细胞内分子的表达或异常变化的研究,以及遗传物质的突变与失衡等因素的研究,来探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本文将对目前分子病理学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一些探讨。
一、分子病理学研究的现状分子病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
在分子病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癌症的研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肿瘤细胞的基因异常变异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为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基因测序技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肿瘤细胞的精准识别和定位、对致癌因子及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对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探究等方面有了很大地突破。
这些研究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并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来预防和治疗肿瘤疾病。
另外,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也涉及到遗传性疾病的研究,如囊性纤维化、先天性发育不良、遗传性肿瘤等。
通过对遗传物质基因的研究,与人类基因组测序的推进,人们已经找到了很多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基因变异。
因此,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也集中在如何解析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如何做好良性和恶性基因变异的临床预测、如何开展个性化治疗等研究方向。
二、分子病理学发展的未来目前,分子病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同在。
一方面,分子病理学的研究仍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如如何更精准地判断基因突变、如何更准确地定位癌细胞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如单细胞测序技术、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编辑技术等,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疾病的本质机制、预测个体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和提供个性化精准的治疗,分子病理学还需要不断发展、更新。
未来,分子病理学既要继续在癌症、遗传性疾病的基础研究上努力深入,也需要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发展更多新技术和新模式,并将这些技术手段应用于疾病的监测、预防和诊治体系中。
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
2019年11月护理学报November,2019第26卷第21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26No.21【文献研究】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研究进展隆莉芝,袁玲,严婷婷,方丽(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综述患者报告结局在头颈癌的应用进展,为相关的临床研究和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复习近年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工具介绍、应用进展进行分析和归纳。
结果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工具包括通用工具和特异性工具,即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头颈部模块,埃德蒙顿症状评估系统,安德森症状量表-头颈部模块,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等。
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的应用包括症状监测、营养评估、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结论患者报告结局可用于监测治疗进展,评估疾病的复发,并给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然而把患者报告结局应用于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患者报告结局测量工具有待研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提出了新挑战等,有待未来深入研究。
[关键词]头颈癌;患者报告结局;生活质量;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21.026头颈部因其解剖结构与呼吸、发声、进食和吞咽的功能相关,常出现影响其功能状态的相关症状。
接受放疗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疼痛、进食困难、睡眠障碍、口腔干燥症,出现吞咽、说话困难和体质量减轻,并增加了罹患口腔感染和龋齿的风险[1-2]。
同时,手术可以加重与皮肤伤口相关的疼痛和症状,产生与切除相关的特定功能问题,并导致或加剧毁容,给患者带来一系列心理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此,除肿瘤控制外,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功能症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患者对其整体健康状况、症状、负担和治疗反应的看法———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它提供患者的独特信息[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NG C il NO a —i I a—i , NG Xio l n
(eatetfOa adMaioai ugr, opt t tl y G agi dc nvri, D p r n r n xlfca S rey H silfSo oo , unx Meia U iesy m o l l l a o ma g l t
理学 检查 后 .结果 显示 为无 癌 变患 者仍 然具 有 较高 的复 发率 . 因此 . 临床上 迫切 需要 一 种更 为精 确 而敏 感 的技术 手段 .手 术切 缘 的分子 检测 在鉴 别 患者 的 局部 复发 高风 险 和肿瘤 相关 死 亡上更 优 于组 织 病理 学检 查 近年 的研 究显 示 了分子 标 志物识 别 具有 恶
包 含 切缘 有 肿瘤 生 长或 肿瘤 距 离切 缘 < 1mm.这 种 情 况下 . 瘤极 易复 发 在 肿瘤 和切 缘 间 1 5m 的 肿 ~ m 距 离 即灰 色 地 带 , 于 上 述 两 者 之 间 . “ 险 区 介 即 危 域 ” 通 常认为 .含 瘤生 长 ” “ 险地 带 ” “ 或 危 的切缘 与 较 差 的预后 相关
口腔 颌 面 外 科 杂 志 2 1 0 2年 6月 第 2 2卷
第 3期
J u a o a adM aioail ugr o. .Jn .02 o r l f l n )Ⅱ f a S re V 1 2No3 u e2 1 n or ( c y 2
・ 23・ 2
头颈 癌手术 切缘 安全性 的分 子检 测现状及展 望
头颈 癌位 于世 界十 大 常见肿 瘤之 列 .新 技术 和 新 药 物 的应用 使治疗 方 法有 了长 足 的进步 .但 患者 的 5年生存 率 并没 有显 著 的提高 _ 其 中一个 重要 的 1 1 . 原 因就是局 部 的复发 率 较高 由于基 因改 变 先 于表 观 改 变 .在 表 观上正 常但 分 子水 平 已经有 变 异 的上
N n ig5 0 2 , un x h agAuo o o s go , hn) a nn 3 0 1 G ag i un n m u in C ia Z t Re
【 ywo d 】 e d a d n c acn m ; ugc l ri ;m lc lr ee t n bo r e Ke r s h a n e kc rio a s ria mag n oe ua tc o ; i k r d i ma
能 遗 漏一些 隐 匿 的肿 瘤 细胞 。 因此 。 对手术 切 缘 的变 异 细胞 .临床上 需要 一种 更 为精 确而灵 敏 的检 测 方 法 本 文综 述头 颈癌 患者 外科 手术 后局 部 复发 的机 制 .以及 目前应 用分 子技 术检 测 分析 手术 切缘 的有 关 动态
1 手 术切 缘分 子检 测 的意 义及现 状 外 科手 术切 缘 的分子 检测 在确 立手 术 切缘 上扮
蒋 才 丽 ( 述 ) 农 晓琳 ( 综 审校 )
( 西 医 科 大 学 E腔 医 院 口腔 颌 面外 科 , 西 南 宁 5 0 2 ) 广 l 广 301
【 关键词】 头颈癌 ; 手术切缘 ; 分子检测 ; 生物标志 [A 【 文章编 号】 10 .9 9 2 1 )30 2 .4 0 54 7 (0 20 —2 30
3 头颈癌 切 缘分 子检 测常 用分 子标 志物
3. e _E 1 l4
演着 一个 重要 的角色 常来 说 . 通 外科 医生 对术 中手
术切 缘做 组织 病理 切 片检查 以判 断 原发 肿 瘤 的手术 切 除是 否充分 然而在 对 大量 的手 术切 缘 组织 行病
真 核 生 物 翻 译 起 始 因 子 4 ek ro c E f ayt u i
di 1. 6 0i n10 -9 92 1.3 1 o: 03 9 .s. 54 7 . 20 . 8 9 s 0 0 0
M o e u a t c i n o u g c lM a g n e u iy i e d a d Ne k Ca c r t t s a d P o p c l c l r De e t f S r ia r i s S c rt n H a n c n e :S a u n r s e t o
t nl i iai co E eF E . r s t ni t t nf tr . I4 ) 是蛋 白质生 物 a ao n i o a 4
合成 翻 译起 始 的 限速 因子 .它 的异 常 表达 可 能引起 正 常细胞 的恶性 转化 或 异 常生长 状 态 。 同时 。I4 eF E 也是 一种 原癌 基 因 .它在 人类 肿瘤 中的过度 表 达通 常与 预后 差相 关 N ta a n等[] 1 9 h 5于 9 7年 报 道 了头 颈 部 鳞 癌 中存 - 7 在 eF E过 度表 达 .而 相似 部位 良性病 变及 正 常组 I4 织 中无 eF E的过 度表 达 .提 出检 测 eF E在鉴 别 I4 I4
皮 细 胞被遗 留在患 者体 内 。 此外 , 规 电镜分 析也 可 常
变潜 能 细胞方 面 的应用 前 景 。 2 外 科手 术切 缘 的界定
现 在 .对 肿 瘤 切 缘 距 离 的 分 级 基 本 达 成 了共
识【 2 “ 瘤 生 长 ” 缘 主 要 是 指 癌 与 切 缘 的距 离 _ 无 边 > 5mm. 也有 部分 学者 提 出 3或 1 含 瘤生 长 ” 0mm “
收 稿 日期 :2 1 - 9 2 0 10 . 3 作 者 简介 : 蒋 才 丽(9 2 )女 , 州 省 都 匀 市 人 , 士 研 究 生 1 8一 , 贵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