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合集下载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掌握递延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掌握递延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 除的金额
或者=取得成本-以前期间税法已累计税前 扣除的金额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用公式表示即为: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 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确认与偿还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损益,也不会影响 其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 可予抵扣的金额为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
有些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 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但出于各方面考虑,所得税准则中规 定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三、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 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 因税收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 率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 税负债按照新的税率进行重新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 得税负债的金额代表的是有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 性差异于未来期间转回时,导致企业应交所得税金额的减少或 增加的情况。适用税率变动的情况下,应对原已确认的递延所 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进行调整。
二、递延所得税
❖ 企业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一般应当记入所得税费用,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
❖ 一是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 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 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 二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 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 的商誉或是记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由税收法规与会计准则确认时间或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有“时间性差异”和“其他差异”之分。

前者源于会计准则对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期间不同于税收法规要求的申报期间;后者则源于会计准则对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的确定不同于税收法规规定的收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不仅影响当期的应税收益,而且影响以后各期的纳税额。

因此,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账务调整。

暂时性差异的种类暂时性差异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种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是站在当期这个时间点来看,某一项资产或负债在以后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增加的事项,也就是会产生需要多纳税的金额。

简单的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是导致未来期间多缴税的差异。

2.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对应,意思相反。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站在当期这个时间点来看,某一项资产或负债在以后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有导致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的事项,也就是会产生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

简单的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导致未来期间少缴税的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可以税前抵扣的前提一定是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才能被抵扣,如果企业在对应期间都亏了或赚的钱(就是应纳税所得额)不够抵扣的话,就抵扣不了。

需要缴税的金额都没有或没有那么多,那去抵扣什么呢?3.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有些事项本身不属于资产,也不属于负债,但是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在以后期间税前抵扣,站在当期这个时点来看,会导致未来期间少纳税,就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这类特殊情况主要有两种:(1)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一般情况下,这些费用在发生时计入销售费用,与资产和负债无关。

但是,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

也就是说,未来期间可以少缴税,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何区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如何区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 基础知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责;1,暂时性差异:指会计核算的所得税费用与税法核算的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异是暂时的,以后会一致;2,永久性差异:指会计核算的所得税费用与税法核算的应交所得税之间的差异永久的;3,可抵扣晢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理解记忆为:所得税费用按会计准则核算,但是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核算,两间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应递延所得税负责;5,永久性差异要调整应纳税所得,但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责;即永久性差异直接调整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科目的金额;一, 进一步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责1,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把资产和计税理解为所得税金额,以资产账面金额为要交的所得税;比如资产账面200>计税100 ,理解为应交纳200,会计按200交,会计问题,但是税局按100收,收少了,以后会收回,所以确认负责,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同理,比如资产账面100<计税200 ,理解为应交纳100,但是税局按200收,收多了,以后会退回,所以确认资产,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递延所得税资产”;1,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把资产和计税理解为所得税金额,负责要以计税金额为要交的所得税;比如负债账面200>计税100 ,理解为应交纳100,税局按100收,税局没问题,但是会计按200交,交多了,以后会收回,所以确认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即“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目录概念差异分类相关关系产生原因主要作用概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差异分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差异分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关关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的关系:实务中,人们往往难以区分三个差异,只有弄清三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从原有的所得税会计处理中摆脱出来,更好地理解新的会计准则。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的确认、计量、报告的依据不同,二者必然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

按照差异对会计报告的影响期间划分,可以分为永久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所谓“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益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

永久性差异只影响当期的应税收益,不会影响以后各期的收益,因而,永久性差异不必作财务调整处理,各种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对永久性差异的处理相同。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时间性,也就是说随着时间推移,该项差异会消失。

这是与永久性差异根本不同之处。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关于二者的关系,目前有两种误区:一是把二者溷为一谈;二是认为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笔者认为二者既有联系,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会计收益可以用收入减支出来计量,也可以用净资产来计量。

若不考虑企业所有者本期追加投入的资本和企业本期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企业本期的会计收益等于期末净资产减期初净资产,而净资产又是资产减负债的结果。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有哪些

企业所得税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有哪些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成为新准则体系中实施难度最⼤的准则之⼀,该准则明确指出所得税会计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理念发⽣了重⼤变化,⽽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确认则是关键所在。

⼀、确认计税基础采⽤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分别根据会计准则与税法的不同要求进⾏计价,简称会计计价基础和税法计价基础。

会计计价基础即账⾯价值,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在账⾯上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额;税法计价基础即计税基础,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根据税法规定,为计算应交所得税所确认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也是申报所得税时该资产或负债的计税⾦额。

(⼀)确认资产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额。

显然,资产的计税基础是税法允许未来抵税的资产价值,即未来不需要纳税的资产价值,即现在不能税前列⽀抵扣的⾦额,也是现在需要纳税的资产价值,可⽤以下公式表⽰: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的⾦额=成本-以前或现在已税前列⽀的⾦额具体确认资产计税基础时,应区分不同情况进⾏处理:(1)资产计税基础等于账⾯价值。

如果该资产所产⽣的未来经济利益不需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价值。

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

(2)资产计税基础与账⾯价值不等。

通常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因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计税基础与账⾯价值的差异。

例如,各项资产如发⽣减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应当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税法规定企业提取的减值准备⼀般不能税前抵扣,只有在资产发⽣实质性损失时才允许税前扣除,由此就产⽣了资产计税基础与账⾯价值之间的不等。

在资产计税基础与账⾯价值不等的情况中有⼀种特殊情况需引起注意,即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主要在与某项资产相关的收⼊享受免税或按收付实现制征税时产⽣,则该资产的计税基础为0。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微方法:暂时性差异性质的判断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微方法:暂时性差异性质的判断

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微方法:暂时性差异性质的判断
分析教材上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预计负债等几个例题时,对暂时性差异是应纳税还是可抵扣的分析,过程很复杂,而且速度很慢,而且很可能出错。

介绍一种简便方法,无需大量分析判断思考的方法。

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有资产和负债等两类,暂时性差异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即资产产生的差异;另一类是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即负债产生的差异。

暂时性差异的符号与性质
计算公式作如下规定:
资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
负债差异=(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1)(注:乘以-1 表示与资产相反)
则计算结果正负符号与暂时性差异性质相对应:
正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正号表示应纳税;
(正号就是加号,增加纳税,即应纳税)
负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负号表示可抵扣。

(负号就是减号,减少纳税,即可抵扣)
符号表示性质。

第十九章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第十九章所得税-暂时性差异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第十九章 所得税知识点:暂时性差异● 详细描述: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来多交税)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其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大于其计税基础(60万)。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未来少交税)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小于其计税基础(150万元)。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2.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但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与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例题: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或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B.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D.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正确答案:D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C不正确。

解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解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得额 , 则未来少 交税 , 产生递 延所得税 资产 。
【 】 例4 甲公 司2 0 年 预计负债账面金 额为 10 07 0 万元( 预提
产 品保修 费用 )假设 产品保修费用在 实际支付 时抵 扣 , 预 , 该
计负债计税基础为0 。 分析 :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 10 0 万元 >计税基础0 表明预计 ,
试 探 长期 股权 投
熊 程


长 期 股 权 投 资初 始 成 本 确 定 的 变 化
2非企业合并形成 的长期股权投资 , . 初始投 资成本的确认 同非 同一控制下 的企业合并形 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按 照实
根 据新 准则 的规定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 抵扣暂时 眭差异 , 乘以税 率计 算得 出递 延所得税 资产 ; 负债账 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乘 以税率计算
28
在未来清偿债务 时发生的流出,将来支付时不能抵税的金额。
维普资讯
王珍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其确定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
维普资讯


得 出递延所得税 资产 。


应 纳税 暂 时性 差 异及 其确 定
根据新会计 准则 的规定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 生 应纳税暂时 眭差异 , 乘以税率计算得 出递 延所得税 负债 ; 负 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乘以税率 计算得 出递延所得税负债。
能作 为应纳税暂时 眭差异 。( ) 3 本期发生的暂时性差 异 , 会造 成“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 或“ , 应交所得税小于 当 期所得税费用” 。 2应纳税暂 时眭差异的类型 :1 . ( )资产 的账面价值大于计 税基础 。( ) 2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 3常见的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 : 1 . ( )固定资产当期折 旧费小 于税法规定扣除的折 旧费。( ) 2 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符合资本化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也称为税前净利润与税法净利润之间的差异,是指企业在会计利润和纳税利润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可能导致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税务负担存在差异。

本文将重点讨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定义、分类、计算方法及其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在会计利润和纳税利润之间产生的差异。

会计利润是指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而纳税利润是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会导致企业在两者之间存在暂时性差异。

根据差异的性质和影响的时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以分为两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未来能够抵扣的差异,例如由于营业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费用支出确认时间的差异等。

而不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不能在未来抵扣的差异,例如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对特定项目的处理方式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计算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将会计利润调整为纳税利润来实现。

具体而言,需要将会计利润中与纳税利润有差异的项目进行调整,以获得纳税利润。

这些调整可以是增加或减少会计利润的项目,例如调整非居民所得税、折旧费用、坏账准备等。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企业的纳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不同,企业可能需要承担更多或更少的税务负担。

例如,如果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确认收入时,但税法要求在收到款项后确认收入,那么企业可能需要在会计利润中确认收入,而在纳税利润中推迟确认收入,导致暂时性差异。

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会计期间支付更多的税款,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量。

在管理企业税务风险和合规性方面,企业需要认真处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了解和遵守当地的税法规定,合理利用相应的税收政策,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税务纠纷。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税收筹划策略,合理安排业务和财务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税务名词解释

税务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税务会计对象: 是税务会计的客体,是纳税人因为纳税而引起的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罚款等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2.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3.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4.资源税:资源税是对自然资源征税的税种的总称5.增值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6.关税: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国所征收的税收。

7.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8.印花税: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9.税务会计:税务会计是进行税务筹划、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的一种会计系统10.小规模纳税人:(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11.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12.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它是税务代理机构可从事的不具有鉴证性能的业务内容之一13.混合销售行为:所谓混合销售行为是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劳务。

一文理清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

一文理清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

一文理清企业所得税的税会差异本文旨在用最通俗的表述和案例,让读者一次性看懂什么是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暂时性差异、永久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并在财税工作中举一反三地应用。

一、应纳税所得额相较农业税、关税、印花税等历史悠久的税种,企业所得税(Corporate Income Tax)的出现不算早。

它的计算方法,说简单,也挺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公司利润为基数,乘以税率即可得到应纳税额。

说复杂,也挺复杂,三两篇文章肯定讲不完,因为会计和税法两种视角下,对利润的认定存在差异,涉及到的调整事项非常多,实务中遇到的情形也各种错综复杂。

为了让不熟悉它的人最直观地明白怎么算所得税,我们来搭建一个简易模型,帮助理解其中的细节。

主题干:A公司202X年收入100万,成本60万,费用10万。

适用所得税税率25%。

应纳税所得额,就是税法视角认定的利润额。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A 公司202X年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均为【(100-60-10)=30】万元,应纳税额为【30*25%=7.5】万元。

(接主题干)A公司202X年的100万收入当中,有4万元是国债利息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是免征企业所得税的。

因此,尽管税前会计利润仍是30万元不变,但应纳税所得额需调减4万元,变成【30-4=26】万元。

这是因为国家鼓励购买国债,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需要交所得税,这是一个纳税调整项。

那么第二个基础概念呼之欲出:税会差异的存在,是由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导致的。

公司财务报表说“我今年赚了30万利润”,税务局说“公司购买国债是为国家做贡献,对应的利息收入不用交税”。

这就是税会差异的众多表现形式之一。

再来看下一个例子:(接主题干)A公司202X年的10万元费用当中,有4万元是坏账信用损失。

针对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信用损失,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估计事项。

怎么评估,计提金额多少,虽然准则中有规定,但受主观判断的影响仍然较大。

第A127讲_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资产的确认和计量1

第A127讲_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资产的确认和计量1

第三节暂时性差异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一)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零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例如,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该类费用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的差异形成暂时性差异。

【教材例2074】A公司20X7年发生了2OoO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

A公司20X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

【分析】该广告费支出因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

因按照税法规定,该类支出税前列支有一定的标准限制,根据当期A公司销售收入15%计算,当期可予税前扣除1500万元(10000X15%),当期未予税前扣除的500万元(2000-1500)可以向以后年度结转,其计税基础为500万元。

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0与其计税基础500万元之间产生了500万元的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在未来期间可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处理上的联系与区别

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处理上的联系与区别

应纳税暂时性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会计处理上的联系与区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价值,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价值,也就是说从现在看来是造成“少缴税”,而以后要补上的——这个是“应纳税”的理解;比如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按10年,而税法要求按5年,折旧使得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价值了。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都可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当于你账面要交的大于税法规定要交的税,而我们是按税法规定交税。

我们实际交的少了,所以两者之间的差额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用税率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我们负债了,应交未交,以后还得补交。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影响的是企业的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和未来的应交所得税,不影响本期的应交所得税,关于这点一定要记住。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常见的情况有:固定资产中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发生公允价值上升的情况,另外是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中会计上一次性确认收入而税法以后年度确认收入的情况;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情况,会计在当期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要求是在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时候确认为投资收益的实现,所以这里形成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是税法允许当期进行纳税调减处理,在未来额时候要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对于该项实质的理解要重点把握一下。

因此所谓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者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都是因为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差异问题,高清楚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掌握了暂时性差异的实质,而不需要通过所谓的计税基础的方法来判断。

应该说,计税基础的计算方法在判断暂时性差异余额方面是比较方便的,而在确定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方面是很复杂的。

所以建议大家要正确看待计税基础的分析方法,本质还是在于掌握税法和会计的处理差异,掌握了这个差异才能准确的把握税法上允许未来扣除的金额,这其实也是确定计税基础的根本所在,因此水团还是建议大家从会计和税法的处理差异入手来理解暂时性差异,而不是单独从计税基础的概念入手来理解这个问题。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会计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在税前利润和纳税所得额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可以在未来的纳税期间中进行抵扣,从而降低纳税负担。

这种差异通常是由于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引起的。

在理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会计和税法知识。

首先是税前利润。

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在计算纳税所得额之前所得的经营收入减去经营成本、折旧、摊销等费用后的剩余金额。

税务部门根据这个金额来计算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

而纳税所得额则是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上加上或减去某些特定项目后的金额。

这些特定项目包括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收优惠和税前捐赠等。

纳税所得额是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来计算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

在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会产生。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会计准则对某项收入或费用的确认时机不同于税法规定,或是会计准则对某些项目进行了资产减值计提而税法未予考虑,还有可能是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方式与税法不同等。

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企业在会计准则下确认了一项暂时性减值准备,但税法并不允许该减值准备的扣除。

这时,企业可以通过将这项暂时性减值准备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所得额,降低所需缴纳的税款。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税务筹划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可以在未来的纳税期间中降低纳税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然而,企业在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需要遵守税法规定,确保合规运作。

合理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策略需要综合考虑税务和会计的因素。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税务规定,寻找最有利的抵扣方式。

同时,企业也需要定期审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情况,确保在应用中符合相关规定。

总之,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一种企业可以在未来纳税期间中抵扣的差异金额。

它是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

合理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纳税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什么是暂时性差异【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什么是暂时性差异【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什么是暂时性差异【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根 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 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 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 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 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暂时性差异是指企业在税务与财务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暂时性差异。

这些差异是由于在税法和会计准则之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导致企业在税务和财务会计中对同一交易或事项进行不同的处理。

其中,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当前会计期间中,在计算税务所得额时,企业利润额与税收利润额之间的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以后计算税务所得额时,可以从以后的税收利润额中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企业在当前会计期间中所计算出来的,它反映了企业在财务会计中认可的收入、费用、损益的时间与税法所要求的时间的不一致。

这些差异会导致企业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与财务会计利润额之间的差异。

一般来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包括了税前收入与税法所要求的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税前费用与税法所要求的费用确认时间的差异,以及税法所要求的特殊报备、资产评估、跨期往来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企业一般会在财务会计中按照实际收入确认的时间来计算利润额,而在税务会计中则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来确认收入。

这就导致了收入确认的差异。

同样地,企业在财务会计中会计费用的时间可能与税法所要求的时间不一致,也会导致费用确认的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以后计算税务所得额时,可以从以后的税收利润额中抵扣的暂时性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资产的折旧、减值、坏账及其他暂时性差异的存在而产生的。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通过建立递延税款资产或递延税款负债来进行抵消处理。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暂时性差异的处理,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例如,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企业需要根据税法以及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披露。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企业可以选择建立递延税款资产或递延税款负债,通过抵消这些差异来实现税务负债的推迟或减少。

总的来说,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企业在税法和财务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这些差异的处理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和披露。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通俗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会听到“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这个术语,但在会计和税务领域,它可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

为了让大家能更轻松地理解它,接下来我会用尽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为您解释。

咱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

假设您开了一家小商店,今年您为了扩大生意,花了一大笔钱买了新的货架和设备。

这一笔支出在会计上被记为成本,因为它是为了经营而发生的。

但是在税务上,可能规定这些新的货架和设备不能在今年一次性全部抵扣税款,而是要在未来几年里逐步抵扣。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差异。

在今年,会计上认为您的成本增加了很多,利润减少了;而税务上却没有认可这么多的成本,认为您的利润比会计上算出来的要高。

这个差异,就是我们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简单来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就是在某个时间点,按照会计的计算方法和按照税务的规定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不一样,而且是会计上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比税务上的少。

这种差异只是暂时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在税务上是可以抵扣的。

再举个例子,您的公司今年计提了一笔坏账准备。

在会计上,这减少了公司的利润。

但税务上可能不承认这笔坏账准备,觉得只有当坏账真正发生的时候才能抵扣税款。

这就又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那为什么会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呢?这主要是因为会计和税务的目的和原则不太一样。

会计的目的是要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所以,会计会遵循一些谨慎性的原则,比如提前预计可能的损失。

而税务呢,它更关注的是保证税收的稳定和公平。

所以,税务的规定可能会相对严格一些,有些在会计上被认可的支出或损失,在税务上不能马上被认可。

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呢?从短期来看,因为税务上认为企业的利润高,所以企业可能要交更多的税。

这对企业的现金流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

但从长期来看,因为未来这些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在税务上抵扣,所以会减少未来的纳税额,相当于给企业节省了税款。

比如说,一家企业今年因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多交了10 万元的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项资产的确认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使用或最终出售该项资产时会取得的经济利益的总额,而计税基础代表的是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扣除,两者之间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一项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而其计税基础代表的是账面价值在扣除税法规定未来期间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之后的差额。

因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则意味着就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以税前抵扣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调增,增加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从经济含义看,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少,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多,则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并减少应交所得税。

(2)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实质上是税法规定就该项负债可以在未来期间税前扣除的金额。

一项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意味着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构成负债的全部或部分金额可以自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减少未来期间应税所得和应交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余额。

若税率调高,应该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账户原有方向的余额;若税率调低,应该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账户原有方向的余额。

例如,调整前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在借方,调增余额时,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调低税率时,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前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余额在贷方,调增税率时,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调低税率时,借记“递延所得税负债”。

从另一方面讲,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余额=累计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累计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具体确定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

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影响结果。

即按照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所确认的所得税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如下: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确定了当期应交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期产品成本及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除在建工程人员)(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