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课文知识梳理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二苏教史记选读课件 第3课鲁周公世家
(5)乃 ① ④ ⑤② ③乃 今 然奸 见.王 其 后周 神发 智 是公命不非 乃 祷者.如反 乃 书乃..旦不 定旦 ,多能也 乃.材及 _泣_多__副___艺___词____连____副副,____词_____词词用_____,_____,,于_____表代_____却才判_____顺词_____,断_____承,_____竟句_____,你_____然中____就们____,____的____就____(____是__)___
(2)相 ①② ③ _④_使 _于 王 若__太是 侯 望_的_保卒 将 仆__召不相 相最. .__公成 宁 相高.__先王 有 师官__之种_吏_洛乎 __副____相 __词.______土_动,________名词____偏_____词____,动指____,____辅词一________辅佐____,方____助____勘,____君____察有______主___称___掌___代__管__作___务_用
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 事迹。
本文选自《史记·世家》第三篇,详细记述了西周开国 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 主、历时一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周公是我国政治史、 文化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
一、Leabharlann Baidu音
籥.(yuè) 钺.(yuè)
衅.社(xìn) 敷.佑四方(fū)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备课精品:鲁周公世家(课件+教案等,6份)鲁周公世
鲁周公世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 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9课 孔子世家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通假字
1.几.然而长
同“ 颀 ”,译为“ 长、高 ”
2.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3.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4.周监.二代 5.约其文辞而指.博 6.意者吾未知.邪 7.然心乡.往之
同“ 欤 ” 同“ 非 ”,译为“ 不是 ” 同“ 鉴 ”,译为“ 借鉴 ” 同“ 旨 ”,译为“ 意旨 ” 同“ 智 ”,译为“ 聪明 ” 同“ 向 ”
读《孔子世家》,不仅可以大致了解孔子的一生,还可以深切 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歆羡他的博学多才,更叹服 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的理想主张绝不放弃的精神。
本文通过记述孔子的生平活动和各方面的成就,突出表 现了他学而不厌、乐学会学、深思善悟、博学多才、因材施 教、穷且益坚等优秀品格,以及他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和教 育家,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传统所作出的巨 大贡献。
孔子被困,弦歌不衰 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断粮多日。弟子们都饿得站不起身。 子路、子贡甚至开始怀疑他的学说、主张的正确性。孔子却处变 不惊“讲诵弦歌不衰”。 应 用 角 度 : 这 则 材 料 可 用 于 与 “ 坚 强 ”“ 乐 观 ”“ 坚 持”“毅力”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
[精彩片段]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仁政的理想,带着弟子周游列国, 挫折、屈辱以及生死考验一直伴随着他周游的路途。孔子困 于陈蔡,断粮七天;孔子到郑国,穷困得累累若丧家之犬。 可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孔子前进的步伐,他的足迹踏遍了 神州大地,也顺便把他的文化随手一撒,让它们在大地上开 花。对于孔子,我们是熟悉的,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 精神永远烛照着我们中华民族一路前行。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讲义:02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放言(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内容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深刻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借用比喻和历史故事,说明了辨别人才好坏的方法。特别是三、四两句,作者举出了两个例子,说明辨别事物真伪,评述历史人物功过,往往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考验,才能判断出是非,得出可靠的结论来。后四句诗,过去常为一些小说引用。例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写曹操大宴铜雀台,对诸文士谈到自己的生平志愿之后,作者就引用了这四句诗。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谮.(zèn)大钺.(yuè)箕.子(jī)
笃.仁(dǔ) 商纣.(zhòu) 践阼.(zuò) 开籥.(yuè) 有瘳.(chōu) 吐哺.(bǔ)逋.逃(bū) 糗.粮(qiǔ) 召公奭.(shì) 昃.不暇食(zè) 敷.佑四方(fū)
鸱鸮
..(chú)(jiāo)
..(chī)(xiāo) 刍茭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缪”同“穆”,虔诚)
(2)旦巧能,多材多艺(“材”同“才”,才能)
(3)无坠天之降葆命(“葆”同“宝”,宝贵的)
(4)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奉送)
(5)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
(6)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
(7)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背叛)
(8)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同“避”,逃避、躲避)
(9)武王蚤终,成王少(“蚤”同“早”)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第4课鲁周公世家讲义
孔子心中的圣人——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
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继位,平定管、蔡之乱。为稳定东方,他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据说“封建(分封诸侯国)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同时,他还推行宗法制,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后来,他又制定了“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形成,也具有开山意义,从而把我国第一个文明社会的形成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成功地塑造了周公的形象,热情赞颂了西周时代以周公为代表的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精神,揭露并鞭挞了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淫乱、凶残、猥琐的丑恶行径。
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同“穆”,译为“虔诚”
2.无坠天之降葆.命同“宝”,译为“宝贵的”
3.我以其璧与圭归.同“馈”,译为“奉送”
4.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同“柜”,译为“柜子”
5.成王少,在强葆
..之中同“襁褓”
6.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同“避”,译为“回避”
7.武王蚤.终同“早”
8.唐叔得禾,异母.同颖同“亩”
9.东土以.集同“已”,译为“已经”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4课 鲁周公世家
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周公为臣。 ____________ (3)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为政不简便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情色彩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
现象。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卑”是指地位低下,“鄙 ” 是指知识浅陋,并没 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已变为贬义词。 (5)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
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名词作状语,向东 (1)东伐至盟津:_________________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公,是Leabharlann Baidu高爵位,一般授予功勋卓著、身居高
位的天子重臣,唐朝时有国公、郡公、县公三级。 3.诰书 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 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 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 除授、大赏罚用制诰。
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ppt7 苏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 呦呦鹿鸣,食野之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诗人由眼前的歌舞酒宴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并由此而引 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他决心以周公“一饭三吐哺”的虔诚之 心来招纳贤才,来使国家安定统一。
朗读第4、5、6、7段原文和译文,注意 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 果率淮夷而反——放蔡叔——以奉殷祀— —宁淮夷东土——毕定——天降祉福—— 异母同颖——嘉天子命——为诗贻王—— 未敢训周公——王朝步自周——相土—— 营成周洛邑——卜居焉——遂国之——南 面倍依以朝诸侯——北面就臣位
• 依:通“扆”(yǐ, 椅)
• 作《立政》,以便百 姓百姓说
• 诞淫厥佚 • 岁则大孰
• 飨:通“享”,享有。 • 说同“悦”。 • 佚同“逸” • 孰:同“熟”,丰收。
注意难读的字
• 笃() 伐纣() 大钺() 召公() 箕 子() 曲阜() 秉圭() 罔() 俟() 开龠() 瘳() 伯禽() 大诰() 祉 福() 贻王() 鸱鹗() 洛邑() 谮 () 飨国() 鳏寡()嗣王() 诞淫厥 佚() 缪卜() 甲胄() 伤牿() 逋 逃() 攘() 峙尔刍茭() 糗粮() 桢干() 肸() () 炀公() 濞()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 教案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之鲁周公世家教案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集解】:谯周曰:“以太王所居周地为其采邑,故谓周公。”【索隐】:周,地名,在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後以为周公之菜邑,故曰周公。即今之扶风雍东北故周城是也。谥曰周文公,见国语。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索隐】:邹诞本“孝”作“敬”也。笃仁,异於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正义】:卫州即牧野之地,东北去朝歌七十三里。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於少昊之虚曲阜,【正义】:括地志云:“兗州曲阜县外城即鲁公伯禽所筑也。”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集解】: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集解】:孔安国曰:“戚,近也。未可以死近先王也。”X玄曰:“二公欲就文王庙卜。戚,忧也。未可忧怖我先王也。”周公於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集解】:孔安国曰:“璧以礼神,圭以为贽。”告于太王、王季、文王。【集解】:孔安国曰:“告谓祝辞。”史策祝曰:【集解】:孔安国曰:“史为策书祝也。”X玄曰:“策,周公所作,谓简书也。祝者读此简书,以告三王。”“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集解】:徐广曰:“阻,一作‘淹’。”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於天,以旦代王发之身。【集解】:孔安国曰:“大子之责,谓疾不可救也。不可救于天,则当以旦代之。死生有命,不可请代,圣人叙臣子之心以垂世教。”【索隐】:尚书“负”为“丕”,今此为“负”者,谓三王负於上天之责,故我当代之。X玄亦曰“丕”读曰“负”。旦巧能,多材多,能事鬼神。【集解】:孔安国曰:“言可以代武王之意。”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集解】:马融曰:“武王受命於天帝之庭,布其道以佑助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集解】:孔安国曰:“言武王用受命帝庭之故,能定先人子孙於天下,四方之民无不敬畏也。”无坠天之降葆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集解】:孔安国曰:“言不救,则坠天宝命也;救之,则先王长有所依归矣。”X玄曰:“降,下也。宝犹神也。有所依归,为宗庙之
高中语文《孔子世家》文言知识汇总素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孔子世家》文言知识汇总
一、实词
已而去.鲁()
请与孔子适.周()
弟子稍益.进焉。()
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丘未得其志.也()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周室微.而礼乐废()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
..矣。()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后有王者举.而开之。()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
..于夫子,可谓至圣矣!()二、虚词
之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予一以贯之()
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
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而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学案第4课 鲁周公世家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鲁周公世家
【学习导引】
本文记载了西周时的诸侯国鲁国历经34代国君,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兴亡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鲁国开国之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周公旦的生平事迹,重点突出了他幼时的笃仁纯孝,辅佐武王时牺牲个人的义无反顾,辅佐成王时代理国政的忍辱负重,平定叛乱时的坚定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
然而,节选部分文字艰涩,篇幅较长,给同学们阅读带来困难。那么,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学有所得呢?
1.采取先看译文,后看原文或者边读原文边看译文的办法,整体把握内容,重点把握他作为一个辅臣如何执政,做了哪些事。
2.有所取舍。全文共15节,对于叙事性强、文字平易的章节边疏通文字边概括大意,慢慢理解;对于较难的第9节、14节、15节可略读,甚至可以不读。
【文本卡片】
一、背景资料
鲁,始建国于公元前11世纪,是周朝诸侯国之一,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鲁国的第一代国君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到第33位国君顷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周公,名姬旦,亦称叔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后世尊为周公;他辅佐武王灭商,建西周王朝,“制礼作乐”,有功而受封于曲阜,虽然他未到封地而留佐武王,但其封国在鲁,又称鲁周公。周公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文化理念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基础知识(答案)
溧阳市竹箦中学洪超
⑴一词多义:
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辅翼:佐助辅弼。
已杀纣,周公把大钺:把:手持。
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衅社:衅,杀牲血祭,社,地神
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继殷祀傅:辅助。但这种辅助又有教育及监视的意思。未可以戚我先王。戚:忧愁悲伤。此处指感动。
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戴:顶着。秉:手持。
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策祝:将祈祷之辞写于简策之上而祝告于神。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用:因而。定:安定。下地:指人间。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即命:听命。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屏:藏而不给
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即:靠近,到
发书视之,信吉信:确实
王亦未敢训周公训:责备。
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相土:堪察地形。
周公之代成王治治:处理政务,管理国家。
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让:谦让。
⑵古今异义
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集,安定
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敷:普遍。
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阻:遭到困厄。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行政:国政
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奸:gān,干犯,冒犯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筑,培植
⑶通假字:
太公、召公乃穆卜。缪通穆
无坠天之降葆命葆通宝
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匮,同“柜”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通避
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通“扆”(yǐ,椅)
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享有。
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2、文言虚词
以继殷祀介词,来
以夹武王,衅社介词,来
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介词,拿,把
苏教版语文高二-2.4鲁周公世家课文梳理素材苏教版《史记选读》
2.4 鲁周公世家课文梳理素材
一、梳理课文
讲读课文第1 段
问:周公少年时代具有怎样的品性?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什么?
明确:
周公少年时代具有笃仁纯孝,武王时代他主要功绩是辅佐武王,翦灭殷商。
讲读课文第2 段
问:第二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以身为质,祈武王康安。
讲读课文第3 段
问:第3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周公忍辱负重,代成王处理政事。
问:文中“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一句,曹操在《短歌行》中是如何说的?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课本第24页)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表达了曹操急于招贤纳士,建功立业的心情。
讲读课文第4-6 段
问4-6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周公平定叛乱,营建洛邑。
讲读课文第7-10 段
小结:
7-10节主要写周公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讲读课文第11 段
这节写周公临终遗言,归葬成周之地。
讲读课文第12-15 段
小结:
12-15节,叙述周公逝后之事。
①成王感动,褒周公之懿德。
②后世无道,衬周公之美德。
总结课文
思考以下问题:
A 、周公的身份和地位如何?
B 、文中正面写了周公的哪些事?
C、从文中找出侧面描写周公的内容。周公身份和地位高贵显赫
1、幼年时代笃仁纯孝
2、辅佐君王忠心耿耿
3、牺牲私利义无反顾
4、代理国政忍辱负重
5、平定叛乱坚定果断
6、辅佐成王鞠躬尽瘁
7、治理国家仁爱尽职
正面描写
1、风雷示警,
金滕书感动周成王。
2、原始察终,
后世主愧对鲁周公
侧面描写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件:2.2 鲁周公世家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3.解多义 (1)笃 旦为子孝,笃仁(形容词,忠诚,厚道) 孙权病笃(形容词,病重) 武王克殷二年(动词,攻破,战胜) (2)克 克己奉公(动词,克制) 与克期俱至(动词,约定) 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副词,确实) (3)信 言必信,行必果(动词,讲信用)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名词,信物)
鲁周公世家
-1-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鲁,建国于公元前 11 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今曲阜。 公元前 256 年为楚所灭。 本文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 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 历史发展过程。作者饱含深情地叙写了周公辅政、制作礼乐的功绩以及礼 贤下士的气度。
K课前学习 K课堂深入
EQIAN XUEXI
ETANG SHENR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5.辨活用 (1)以续 殷祀(续,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延续) . (2)未可以戚 我先王(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动) . (3)卜居焉,曰吉,遂国 之(国,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国都) . (4)周之官政未次序 (次序,名词作动词,安排得系统、合理) .. (5)以明 吾不敢离成王(明,形容词作动词,表明) . (6)以明予小子不敢臣 周公也(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 . (7)成王与大夫朝服 以开金縢书(朝服,名词作动词,穿好朝服) .. (8)昔周公勤劳 王家(勤劳,为动用法,为……辛勤劳苦) .. (9)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 祭文王(郊,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 (10)鲁后世其北 面事齐矣(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 (11)东 伐至盟津(名词作状语,向东) .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 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浙江省奉化中学高中语文《鲁周公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传记文学选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鲁周公世家》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能够分析鲁周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历史地位。
能够欣赏传记文学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鲁周公的形象特征。
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鲁周公的忠诚、智慧、勇敢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理解忠诚、敬业、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 《鲁周公世家》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2. 鲁周公的形象特征及其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
1. 鲁周公的政治思想及其在古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2. 传记文学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鲁周公世家》文本、相关参考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鲁周公世家》,了解其主要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史记》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出《鲁周公世家》的学习。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鲁周公世家》,理解文本内容,概括鲁周公的形象特征。
3. 课堂讨论:
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鲁周公的形象特征,分享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
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深入分析鲁周公的形象特征及其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5. 案例分析:
对比分析其他传记文学作品,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6. 课堂小结: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一精品教案之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浅易的句子。
2、体会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文题、背景。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范读课文。
1、注意字词读音、断句,扫除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三、给加横线的词正音并释词。
笃(dǔ)仁钺(yuè)召(shào)公名奭(shì)缪(bù)卜归(kuì) 开籥(yuè) 金縢(téng)匮(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践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终祉(zhǐ)福鸱(c 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谮(zèn) 严(yǎn) 奸(gān)神命飨(xiǎng)国鳏(guān)寡诞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百姓说(yuè) 将没(mò) 肸(bì) 伤牯(g)ù寇攘(rǎng) 歭(zhì)尔刍茭糗(xiǔ)粮濞(bì)立
高中语文《〈史记〉选读》文言知识点整理
《〈史记〉选读》文言积累点整理
班级姓名
《太史公自序》——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
司马氏去.周适.晋
年十岁则诵古文
..。
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小子不敏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
..之德
余所谓述故事,整齐
..其世传
退而深惟.曰
(涵混太虚
..,呼吸万壑)
《夏本纪》——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女其.往视尔事矣。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鲁周公世家》——
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
武王有疾,不豫
..
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
明日,武王有瘳.
周公乃践阼
..代成王摄行政当国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
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
周公在丰,病,将没.
无敢寇.攘
无敢不逮.
《河渠书》——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
此损.漕省卒,益肥关中之地
岁因以数不登.
《六国年表》——
僭.端见矣
晋文中国侯伯侔.
诸侯晏然
..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
《高祖本纪》——
岁竟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沛公引.兵西
夺其军,可.四千人
并攻昌邑,昌邑未拔.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座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系颈以组.
乃以秦王属.吏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
..
今则.来,沛公不得有此
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非有功伐.
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示.鲁父老项羽头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
项羽妨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今某之业孰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周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音:dǔ;义:忠诚厚道】仁,异于群子【句式:状语后置】。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义:主持朝廷政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义:向】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武王克【义:战胜】殷二年,天下未集【义:安定】,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通假:通“穆”,虔诚】卜。周公曰:“未可以戚【义:此处为感,动之意】我先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史策祝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义:辛劳】阻疾。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义:事奉】鬼神。乃王发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义:普遍】佑四方,用【义:因而】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义:无,没有】不敬畏。无坠【义:丧失】天之降葆【通假:同“宝”】命,我先王亦永有所依归。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尔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通假:同“馈”奉送】,以俟【义:等候】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义:确实,果真】吉。周公喜,开籥【音:yuè】,乃见书遇吉。周公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义:刚才】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句式:宾语前置】。兹【义:此,这】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音:téng】匮【通假:同“柜”】中,诫守者勿敢言。明日【义:第二天】,武王有瘳【音:chōu】。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通假:同“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通假:通“叛”】,周公乃践阼【义:登上帝位】代成王摄【义:代理】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义:名作动,散布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句式:状语后置】。”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音:sh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通假:同“早”】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义:最终】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义:去】鲁,慎无以【义:因为】国骄【义:骄慢】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义:平定】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天降祉【义:福】福,唐叔得禾,异母【通假:同“亩”】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义:安定】,周公归报成王,乃为【义:作】诗贻王,命之曰《鸱鸮》【音:chī xiāo】。王亦未敢训【义:责备】周公。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义:朝拜】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洛相土。其三月,周
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义:建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义:名作动,面向南方】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音:qióng】如畏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音:j iǎn】其蚤【通假:同“爪”】沉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音:gān;义:干犯,冒犯】神命者乃旦也【句式:判断句】。”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音:zèn;义:说坏话诬陷别人】周公,周公奔【义:逃跑】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通假:同“返”,这里是“召回”的意思】周公。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毋逸》称:“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故昔在殷王中宗,严恭敬畏天命,自度【义:法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故中宗飨【通假:同“享”享有】国七十五年。其在高宗,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义:贫民,百姓】,作其即位,乃有亮暗,三年不言,言乃欢,不敢荒宁,密靖殷国,至于小大无怨,故高宗飨国五十五年。其在祖甲,不义【义:以……为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于外,知小人之依【义:依靠】,能保施小民,不侮鳏寡【义:鳏寡孤独之人】,故祖甲飨国三十三年。”《多士》称曰:“自汤至于帝乙,无不率祀明德,帝无不配天者。在今后嗣王纣,诞【义:放荡】淫【义:过分,无节制】厥【义:其】佚【通假:同“逸”安乐】,不顾天及民之从也。其民皆可诛【义:讨伐】。”“文王日中昃【义:太阳偏西】不暇【义:有时间】食,飨国五十年。”作此以【义:来】诫成王。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义:安排得系统,合理】,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义:死】,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义:以……为臣】周公也。
周公卒后,秋未获,暴风雷,禾尽偃【义:倒伏】,大木尽拔。周国【义:国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通假:同“质”,人质】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义:确实】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义:而】泣,曰:“自今后其【义:表猜测】无缪【通假:同“穆”虔诚】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义:下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通假:同“熟”丰收】。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活用:名词作状语,在郊外】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义:用来】褒周公之德也。
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初受封之【义:到】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义:快】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其【义:将要】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曰:“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义:盗窃】,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歭【义:储备】尔刍茭、糗【音:qiǔ】粮、桢干,无敢不逮【义:及,达到】。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鲁公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