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详解

合集下载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作为其中的两种重要形式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本文将对这两种计划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意见。

一、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受益计划是指员工按一定比例缴纳一定数额的费用,由企业将这些费用托管给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投资运作,以实现对员工的养老和其他保障。

在会计处理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计入企业成本或费用
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或费用,将受益计划费用列入相关应付账款或长期待摊费用中。

对于使用受益计划获得的资产或收益,应该通过成本或费用进行确认。

2、披露相关信息
企业应该在报表中披露受益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计划的基本情况、资产的组成、管理人和托管人的信息、计划的财务状况等。

这样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的信任。

3、评估风险和效益
企业应该根据受益计划的实际情况对风险和效益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控制风险,确保计划资金的安全、稳健增值。

3、维护账户的安全和完整
企业应该加强对提存计划账户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账户的安全和完整。

对于发现账户存在异常情况的,应该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确保员工的利益得到保障。

总之,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需要企业采取适当的会计处理方式。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加强对计划的监督、管理和风险控制,以实现企业和员工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会计知识点】设定受益计划

【会计知识点】设定受益计划

【手写板】注:1.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2.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3.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2×14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890贷:应付职工薪酬 890同理,2×15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借:财务费用89贷:应付职工薪酬89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980贷:应付职工薪酬 980以后各年,以此类推。

【例10-9】假设甲企业在2×14年1月1日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并于当日开始实施。

该设定受益计划具体规定如下:1.甲企业向所有在职员工提供统筹外补充退休金,这些职工在退休后每年可以额外获得12万元退休金,直至去世。

2.职工获得该额外退休金基于自该计划开始日期为公司提供的服务,而且应当自该设定受益计划开始日期起一直为公司服务至退休。

为简化起见,假定符合计划的职工为100人,当前平均年龄为40岁,退休年龄为60岁,还可以为公司服务20年。

假定在退休前无人离职,退休后平均剩余寿命为15年。

假定适用的折现率为10%,并且假定不考虑未来通货膨胀影响等其他因素。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如表10—2所示。

计算职工服务期间每期服务成本如表10—3所示。

表10-2 计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及其现值单位:万元退休后第1年退休后第2年退休后第3年退休后第4年……退休后第14年退休后第15年(1)当年支付 1 200 1 200 1 200 1 200 …… 1 200 1 200 (2)折现率10% 10% 10% 10% ……10% 10% (3)复利现值系数0.9091 0.8264 0.7513 0.6830 ……0.2633 0.2394(4)退休时点现值=(1)×(3)1 091 992 902 820 ……316 287 (5)退休时点现值合计9 127假设该企业2×17年因经营困难需要重组,一次性支付给职工退休补贴2亿元。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受益计划是指公司为其员工设立的退休、医疗保障等利益计划。

这些计划的各项费用
需要进行会计核算,以确保公司能够在目标时间内为员工提供充足的福利。

第一步:确定受益计划类型
受益计划的类型各不相同,有退休保障、医疗保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

因此,
在进行会计核算前,需要首先确定公司设立的受益计划类型及相关法规。

在明确受益计划类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公司需要承担的相应费用。

这些费用
通常包括雇员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预算、保险费用等。

第三步:计算受益计划的现值和未来价值
现值和未来价值是受益计划的重要概念。

现值是指将来的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贴现率
转换为现在的价值,未来价值则是指未来的现金流量总额。

计算现值和未来价值需要考虑
多种因素,例如工资增长率、健康状况等。

总资产和负债的计算是受益计划会计核算的重点。

资产包括雇员的贡献、投资收益等,而负债包括公司需要担负的雇员福利成本。

计算总资产和负债需要遵循特定的会计准则和
规定。

第五步:记账处理
在进行核算后,需要将计算结果记录进公司的会计账簿中。

这涉及到账目的分类、对
账科目的确认等,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例如计算方式、法规标准、会计核算
规则等。

合理的会计核算将对公司的运营和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和使
用资金。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设定受益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或者管理层设立的一种长期福利计划,旨在激励员工,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设定受益计划的过程中,会计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展开讨论。

首先,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涉及到成本的确认和核算。

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计划的受益对象、受益方式以及受益规模。

在确定这些因素后,企业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确认并核算设定受益计划的成本,包括计划的预期支出、资产的净额、负债的金额等。

这些成本的确认和核算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因此需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其次,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费用的确认和摊销。

设定受益计划的成本并不是一次性支出,而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发生的。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在每个会计期间确认并摊销相关的费用。

这些费用的确认和摊销将直接影响企业当期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会计处理。

再次,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涉及到资产的管理和披露。

设定受益计划将涉及到一定的资产,包括现金、股票、债券等。

企业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性和流动性。

同时,在财务报表中需要对这些资产进行准确的披露,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最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涉及到风险的评估和控制。

设定受益计划虽然能够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设定受益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企业充分重视。

只有做好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工作,企业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时,务必加强对会计处理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其合规、准确、透明。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是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会计处理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讨论这两种计划的会计处理方式。

第一部分: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受益计划是指企业向员工或其他组织提供一些福利,例如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这些福利计划往往长期持续,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投资和管理。

因此,企业需要采取专门的会计处理方式来记录和管理这些计划。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受益计划信托基金,用于管理和投资这些资金。

企业需要将一部分资金转移到信托基金中,并将其视为信托基金的资产。

同时,企业需要在负债方面建立一个受益计划负债账户,用于记录企业对员工的承诺。

这个负债账户应该与信托基金的资产相对应,并根据业绩评估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披露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信息。

通常,企业需要在负债方面披露受益计划的义务和预计退休福利支出。

在资产方面,企业需要披露受益计划信托基金的资产价值和投资收益情况。

提存计划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福利计划,它要求员工将一部分薪水存入特定的账户中,以用于将来的退休或其他用途。

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会计处理方式来记录和管理提存计划的交易。

企业需要建立一个特定的提存计划负债账户,用于记录员工的存款和企业的匹配款项。

企业需要把这些存款视为提存计划的资产,并在负债方面建立一个对应的负债账户。

这个负债账户应该与员工的为期存款相对应,并根据员工的存款率和企业的匹配率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是两种不同的交易形式,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应该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建立适当的账户,记录和管理这些计划的交易,并在披露财务信息时透明、准确地披露这些计划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解析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解析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解析
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步骤多,又需运用精算假设,且有可能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因而处理较为复杂。

2014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进行了修订。

为了对企业职工薪酬的核算进行较为系统的规范,新准则首次引入了设定收益计划,并对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确认、变更及结算进行了阐述。

这使得设定受益计划成为新准则的亮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会计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此后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对其后续处理又进行了说明。

至此,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已经形成了明确架构。

因此,在新准则出台后,有必要对其实务应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解读,以提高财务人员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理解,同时正确地引导企业在新准则下作出合理的会计实务操作。

本文结合案例对其会计流程做一简单梳理。

薪酬核算催生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企业会根据一些标准,比如职工工作年限、年龄等确定职工的福利水平,承诺职工退休时支付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因而风险由企业承担。

这是许多发达国家主要的养老金计划,我国只是刚刚将其引入。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设定收益计划。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第13条至第19条,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首先,要对职工福利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算,并进行折现。

其次,把折现后的金额平均分摊于职工提供服务的各个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最后,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
1。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摘要】本文将探讨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在简要介绍了设定受益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中,分别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确认方式、会计准备计提规定、会计披露要求、会计监管要求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和规定,有助于提高企业对受益计划的管理水平和透明度。

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强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和监管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确认方式、会计准备计提规定、会计披露要求、会计监管要求、总结1. 引言1.1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简介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指为员工或受益对象设立的计划,在计划生效时要对其进行会计核算处理。

这种计划通常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福利计划等。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准则,以确保计划的资金充足、运作顺畅。

在进行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时,公司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准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处理方法包括计提准备金、确认受益义务、披露相关信息等。

监管部门也会对这些计划进行严格监管,以保障受益对象的权益。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对于公司和受益对象都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公司合理安排和管理资金,还能为受益对象提供稳定的收入和福利。

公司在进行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对计划的运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审计。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受益计划的长期稳健运作。

2. 正文2.1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后进行的会计核算和处理程序。

在实际操作中,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企业需要确定设定受益计划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包括计划的受益对象、计划的计提基准和计提金额等。

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

贷 :银行存款
10
【例 】 甲 公 司 在 2 0 X 5 年 1 月 1 日为
⑶计划资产的利息收入
管理层人员设立了一项设定受益计划,经
外 部 独 立 精 算 师 精 算 ,提供如下资料:
“20X 5 年 1 2 月 3 1 日 设 定 受 益 计 划 )
目前,我国一些大企业存在设定受益 计 划 。如,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对于 2007年 3 月 3 1 日前退休的职工提供除国 家规定的保险制度以外的补充退休福利。 二'会计科目设置
“应 付 职 工 薪 酬 一 离 职 后 福 利 (设定 收 益计划/ 义 务 )”,通常余额在贷方,反 映设定收益计划义务的现值。精算风险通 常在该科目中反映。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 简 写 为 “应 付 职 工 薪 酬 (离 职 后 / 收 益 / 义 务 ),,
/义务)
12
贷 :应 付 职 工 薪 酬 (离 职 后 / 收益
(2) 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
/义务) (3)
0.4
借 :财务费用
重新计算计划义务的精算损失
0.84(22 X 3.8%=0.836 0.84)
=22-(10+0.4+11)=0.6 万元
本 准 则 规 定 ,离职 后 福 利 计 划 分 设 定 受 益 计 划 和 设 定 提 存 计 划 。设定提存计 划 ,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 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 利 计 划 。设定收益计划是 指 除 设 定 提 存 计 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由此可见,设定受益计划精算风险和 投资风险由企业承担,而设定提存计划精 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个人承担。
財會聲f
ACCOUNTING LEARNING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受益计划,即离退休计划,是雇主为员工在其退休或者离职后提供养老金、医疗补贴以及其他福利的一种计划。

雇主通常会为受益计划设立一个专门的基金,用于支付将来员工退休或离职时应享受的福利。

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指对受益计划资产和负债进行核算、评估和披露的过程,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进行深入分析。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评估方法的选择、会计披露等。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需确认和计量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

受益计划的资产通常包括基金资产(一般指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和应交的退休福利支出。

基金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而应交的退休福利支出则要按照预估的现值进行确认和计量。

受益计划的负债通常是指根据企业承诺为员工提供的未来养老金和医疗福利的预估义务。

这些预估义务的现值需进行确认和计量,通常采用折现技术,以反映时间价值的变化。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需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在受益计划中,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于确认和计量资产和负债至关重要。

对于基金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通常采用市场价值或者公允价值作为评估依据,因为这可以更好地反映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

对于未来退休福利的预估义务,通常采用折现技术进行评估,因为这可以更好地反映预估义务的现值。

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受益计划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还需进行合适的会计披露。

在财务报告中,企业需要详细披露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评估方法和假设、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假设的变化对未来负债的影响等相关信息。

这些披露可以使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受益计划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做出更准确的投资决策。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之一。

通过确认和计量资产和负债、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合适的会计披露,可以更好地反映受益计划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是公允价值原则。

根据会计准则,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即根据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可观察到的价格进行计量和确认。

这是因为设定受益计划的资金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用于支付离职或者退休员工的福利待遇,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资金积累和管理。

按照公允价值原则进行核算可以更好地反映资金的实际价值和变化情况,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为准确的福利支出和收入预期。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包括确认义务、确认资产和确认相关费用。

确认义务是指确认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支付给员工的一种长期债务。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预期确定员工的福利待遇,并将其计入负债或者长期负债中。

确认资产是指确认企业为支付设定受益计划的费用而投资的资产。

企业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各种金融产品或者其他能够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工具,以保证需要支付的费用得到充分的保障。

确认相关费用是指确认企业为支付设定受益计划所需的管理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资产管理费、财务咨询费、税务规划费等,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予以确认和计入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核算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多方面。

需要关注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企业应当选择低风险和高流动性的投资工具,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和随时使用。

需要注重费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企业在确认相关费用时需要充分考虑费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做好费用核算和结算工作,以保证费用的合理使用和透明披露。

需要关注企业和员工的权益保护。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原则进行核算,以保证员工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保证企业的合规运营和税务合规。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企业福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按照公允价值原则进行核算,并注重资金安全性、费用合理性和员工权益保护。

通过会计核算可以规范福利支出和经营管理,促进人才留存和吸引,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企业价值。

希望本文能够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有所帮助,为企业的福利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设定受益计划是一种企业为员工提供福利的方式,通常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残疾保险等,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正确地核算设定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在核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I.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1. 会计确认设定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确认。

资产部分通常包括投资组合、保险合同等,而负债部分包括提供给员工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福利。

企业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这些资产和负债确认并进行详细的披露。

2. 估算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估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福利通常是长期性的,因此涉及的金额较大,企业需要进行合理的估算。

在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估算时,一定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并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3. 报告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结果需要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进行披露。

通常会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设定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同时在注释中对相关的信息进行详细说明。

还需要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上进行相应的披露,以便让利益相关方全面了解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在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一定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

会计准则对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企业应该严格依照要求进行核算,以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定受益计划的资产和负债需要进行估算,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估算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期进行推算,并在估算过程中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以确保估算结果合理可靠。

3. 注重披露4. 预防风险在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还应该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设定受益计划涉及的金额通常较大,企业需要认真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因为核算错误导致的潜在风险。

III. 结语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合理估算资产和负债,并进行充分的披露。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常见的一种管理和财务手段。

它们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对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其实施过程中会计处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设定受益计划是企业为员工、管理人员或者其它特定群体设定的一种奖励制度,它可以通过提供股票期权、股票奖励、利润分成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在会计处理方面,设定受益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股权激励成本的确认对于通过设定受益计划提供的股票期权或股票奖励,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上确认相关的成本。

在会计准则下,企业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股权激励计划的成本,并在员工获得激励权利时确认为费用。

这就涉及到了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费用的确认。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通过合理的估算和评估,特别是对于尚未上市的企业来说,公允价值的确定更加困难。

而对于费用的确认,需要考虑到员工获得激励权利后,企业需要确认相关的费用,并在期间内逐步确认为费用,这就需要对未来的现金流进行合理的估计。

在进行股权激励成本的核算时,企业需要明确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选择以现金流量法进行核算或者直接法进行核算。

现金流量法是通过估算未来现金流来确定相关的成本,而直接法是通过未来市场价格的变动来确定相关的成本。

在确定股权激励成本的核算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到财务报表用户的需要和经济实际,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上进行充分的披露,以保证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在财务报表上,企业需要对股权激励成本进行充分的披露。

披露内容包括成本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成本的确认方法、成本的核算方法、成本的金额和相关的期间确认情况等。

通过充分的披露,可以使财务报表用户了解到企业的股权激励成本情况,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2. 储蓄奖励的支付对于设定提存计划所提供的储蓄奖励,企业需要在员工达到提存目标时支付相关的奖励。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计划,旨在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受益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类福利待遇,如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提存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额外的储蓄计划,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存入的金额。

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需要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原则。

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时需要确认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 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时,需要根据计划的特点和条件确认相应的负债和费用。

根据IFRS规定,企业应当在确认职业年金义务时采用“积极义务方法”。

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根据计划的特点和条件估计未来可能发生的现金流出,并将其折算为现值,确认为负债。

2. 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
提存计划是一种额外的储蓄计划,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存入的金额。

企业在设定提存计划时需要确认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1)确认提存计划负债:根据员工存入的金额,确认相应的负债。

(2)确认提存计划费用:根据每期存入的金额确认相关的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需要及时、准确地估计和确认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相关的负债和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设定受益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或受益对象设定的一种长期福利计划,用于为其提供养老金、医疗保险、残疾保险或其他形式的福利。

这些计划通常由企业向基金或投资组合投入资金,以便在将来为员工提供福利。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需要对这些设定受益计划进行正确的处理,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和完整。

本文将介绍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1.计提相关成本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时,需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相关成本进行计提。

这些成本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残疾保险等福利的提供成本,以及对投资组合的投资成本。

计提这些成本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估算,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2.确认相关资产和负债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还需要确认相关的资产和负债。

资产主要包括投资组合、保险产品、银行存款等,而负债则包括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准备的资金。

这些资产和负债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披露,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在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中,还需要进行资产减值测试。

由于投资组合、保险产品等资产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可能存在减值风险,在确定相关资产价值时,需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减值测试,以便及时调整资产价值,确保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和准确。

4.记录相关损益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需要记录相关损益。

当投资组合获得投资收益时,需要记录相应的收益;当投资组合发生减值或是保险产品出现损失时,需要记录相应的损失。

这些损益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披露,以确保公司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注意事项1.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在进行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时,企业需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计提成本、确认资产和负债、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记录相关损益等各项会计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2.合理进行成本计提企业在进行设定受益计划的成本计提时,需合理估算相关成本,并留有合理的准备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波动。

工作计划之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

工作计划之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

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摘要:自2014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抽象,不易掌握。

本文通过设置科目和举例等从操作层面解析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

关键词: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我国财政部2014年修订后的职工薪酬准则,新增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充实了离职后福利的内容,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同时进一步维护职工权益。

一、设定受益计划概念本准则规定,离职后福利计划分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收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由此可见,设定受益计划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企业承担,而设定提存计划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由个人承担。

目前,我国一些大企业存在设定受益计划。

如,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对于2007年3月31日前退休的职工提供除国家规定的保险制度以外的补充退休福利。

二、会计科目设置“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义务)”,通常余额在贷方,反映设定收益计划义务的现值。

精算风险通常在该科目中反映。

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义务)”“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资产)”,通常余额在借方,反映设定收益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

投资风险通常在该科目中反映。

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为“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资产)”“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收益计划/资产备抵)”,主要反映当设定收益计划的盈余大于资产上限时其差额,通常余额反映在借方,为负数。

该科目在以下分录中简写“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备抵)”三、设定受益计划具体会计处理(1)当期服务成本借:管理费用10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收益/义务)10期末设定收益计划义务现值=10万元。

期末设定收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0万元。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受益计划是一种雇员福利计划,旨在为公司员工提供退休保障、医疗保险、残疾保险以及其他福利。

因为这些计划会涉及到大量的员工和雇主资金,会计核算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以下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

首先,公司需要确定这些计划的财务责任。

公司需要预估未来资金流量,以估算雇员福利的金额和公司后续承担的责任。

这些责任通常表述为“现在的义务”或“现在的法定义务”,且需要列入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中。

其次,公司还需要衡量计划的实际资金流量。

这主要包括根据计划条款进行的支付,即福利金支付和保险金支付等。

公司需确保计划资金的充足性,并准确记录计划资金的流向。

第三,公司还需要确定计划的投资收益,并记录这些收益。

一般情况下,这些收益加入计划资金,以支持计划的未来责任。

公司也需要记录计划的投资资产及管理费用等。

另外,公司还需要记录这些计划的实现及变更。

当计划产生实际权益时,需要确认权益,并将其记录为公司的负债或权益。

同时,如果计划发生变更,公司需要记录这些变更。

最后,公司应该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或国家会计准则,以确保计划的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且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了公司的负债和权益情况。

综上所述,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 确定计划的财务责任;2. 记录计划的实际资金流量及投资收益;3. 记录计划实现及变更;4. 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或国家会计准则。

总之,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准确记录资金流动情况,评估公司面临的责任和义务,并按照规范要求正确处理会计核算,才能保证公司财务稳健可靠。

ifrs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ifrs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

ifrs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你有没有想过,退休之后的钱从哪里来?是不是经常听到“养老金”这几个字,心里又有些没底?想象一下,有朝一日你年纪大了,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甚至想着旅游看看世界,吃吃好吃的,过得像个小皇帝一样。

那可得有一笔稳定的收入支撑才行。

不过,今天我们不聊退休旅行这事,而是讲讲那个背后的东西——受益计划。

嗯,就是“企业给员工搞的福利计划”!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没那么高深,今天我们就把它讲透了,大家一听就懂。

咱们得明确一点,“受益计划”到底是个啥?好吧,简单点说,它就是公司为了让员工退休后能过上舒适的日子,提前给他们准备的一笔钱。

这笔钱呢,基本上是公司为员工的未来考虑的一部分福利,像“养老金”那种,咱们可以叫它“退休福利计划”或“福利支付计划”都行。

反正就是给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想:“我这工作还没找到呢,退休那啥的,先不想吧。

”嘿!是的,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公司的会计处理,讲到这里,你就会发现这事儿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一点。

咱们进入正题,既然是受益计划,肯定涉及到钱。

那这些钱公司得怎么做账?嗯,这可是个技术活。

比如说,公司要按照某个时间段,估算出为员工未来支付退休福利的金额。

哦,别以为这估算是小事,估算出错的话,哪天养老金没着落,员工就得站起来找公司了。

所以公司必须小心谨慎地按照一定的方法做账。

要是公司是搞的“确定受益计划”,那么它就得负责将来支付员工养老金的费用,不管未来经济环境如何变动,公司都要有准备。

这就有点像是“先做个大储蓄,等以后花”,这笔钱得逐年按计划存起来。

接下来说说这个会计处理。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来讲,公司要估算未来需要支付的退休福利。

这就像是你在超市里买了个大礼包,袋子里装的都是未来要发放的福利,但是你得先知道这些福利是什么样子的,得算出一个大概的金额。

而要做到这一点,公司通常会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以及退休时的预计生活标准来做一些数学上的推算。

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收益计划设定收益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或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养老金以及提取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

会计核算设定受益计划,是在企业年金计划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职工服务年限、工资水平等)确定每个职工退休后每期的年金收益水平,由此倒算出企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

由于职工在退休后每期所能获得的年金是固定的,年金缴费和投资运营的风险都由企业承担,因而也称作“待遇确定型计划”。

特点(一)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特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比较麻烦,《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职工福利(IAS 19 Employee Benefits)》大篇幅都在介绍设定收益计划的确认、计量与列报方法,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设定受益计划里,企业需要通过精算假设来计量每期的应计年金负债和年金费用。

精算假设是对确定企业年金费用各种变量的最佳估计(IAS 19),包括统计假设和财务假设两种。

前者主要包括死亡率、职工离职率以及职工寿命等;后者主要包括折现率、未来的工资水平以及年金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等。

2.设定受益计划经常会产生精算损益。

精算损益是由于精算假设变动以及已实现损益等原因产生的应计年金负债的变化(IAS 19),主要包括对职工离职率的调整、对折现率的调整、职工寿命超出预期产生的差异以及年金基金实际投资回报与预计投资回报的差异等。

3.在设定受益计划中,应计年金负债是一项长期负债,反映企业根据年金计划确定的期末对职工未来应付年金的现值,需要选择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4. 企业年金费用的确定比较麻烦,一般与企业当期缴费的金额并不相等。

所以设定提取计划的实施需要精算师参与。

精算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当前环境下依据一定假设对每位职工的年金价值进行合理的精算,并采用专门的方法(通常有应计退休金估价法(PUC)、累计收益法( ABM)和等额缴费法(LCM)三种),确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设定受益计划和设定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研究
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是企业为提供福利或退休金等长期权益而设立的一种制度,具有重要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意义。

本文将对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受益计划指的是企业为员工提供一定福利,例如退休金、养老金、医疗补贴等,在员工离职或达到特定条件后支付给员工的一种长期权益计划。

受益计划的设立对企业来说,既是员工福利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留住和激励,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和财务管理。

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计提和披露。

企业在设立受益计划时需要计提一定的预计义务,并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

计提过程包括估计未来支付的金额和时间,以及计算相关的负债和费用。

企业需要估计未来员工离职或达到特定条件后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并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假设进行计算。

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受益计划的相关信息,包括计提金额、计提方法和假设条件等。

这样可以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受益计划,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风险有更清晰的认识。

提存计划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种储蓄计划,旨在帮助员工积累资金用于退休或其他特定目的。

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同样需要进行计提和披露两个方面的工作。

除了计提和披露外,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的会计处理还需要对投资收益和负债进行管理和监控。

受益计划和提存计划的资金往往用于进行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

企业需要对计提的负债进行管理和监控,以确保相关义务的兑现和财务稳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详解作者:杨文杰来源:《会计之友》2017年第20期【摘要】 2014年1月我国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引入设定受益计划会计规范。

由于设定受益计划下的会计处理本身非常复杂,并涉及到保险精算方面的知识运用,相关企业如何做到对新政策和新规定的把握和成熟运用也就迫在眉睫。

通过对东方宾馆实施设定受益计划的案例分析,把握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是精算假设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计划资产没有在表外进行披露。

最后提出了解决和改进问题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精算假设【中图分类号】 F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20-0032-06一、引言2014年1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版)(以下简称“新9号准则”)。

新9号准则对职工薪酬的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扩大,对短期薪酬及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同时新增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内容,并首次提出了“离职后福利”的定义及会计核算规范,将原准则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医疗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进行核算。

与原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引入了设定受益计划。

新9号准则对职工离职后福利进行区分,拟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并对设定受益计划的确认、计量与披露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而原准则中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仍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范围。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只承担按一定提存比例向独立的基金上缴固定金额的义务,在支付离职后福利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补偿义务的福利计划,企业不用对未来的提取金额做出保证。

而受益计划则是指企业在职工退休离职后,采取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的方式,给予一定金额的补助,在提存时,是否按时提存及提存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提存金额不固定,而未来的提取金额是一定的。

我国目前实行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将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与职工在职期间的缴费水平直接挂钩,企业仅承担定期按固定金额或比例支付养老保险金的最低法定义务,没有进一步的支付义务[1]。

新准则将离职后福利计划进行区分并分别核算,从而清晰地界定了福利类型,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确保离职后福利会计处理更平衡、统一;从财务报告功能来看,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薪酬对于企业经营现状、财务成果以及现金流动的影响情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引入了设定受益计划,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同时也给企业会计工作者的理解和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职工薪酬准则修订的大背景下,针对新增加的设定受益计划规范,结合真实案例,对案例企业实施设定受益计划的职工薪酬计算和相关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与讨论,试图得出在实务中企业实施设定受益计划会面临的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将要实施该计划的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理论及会计准则规定(一)离职后福利计划相关概念1.离职后福利定义根据新9号准则定义:所谓“离职后福利”指的是职工在企业工作享受的服务,在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或退休离职后,向离职对象提供的后续福利及报酬,另辞退及短期职工除外。

从其定义可知,离职后福利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具有排他关系,三者都是企业薪酬的一部分,但所核算的内容并不相同。

为了更清晰明了地理解离职后福利的性质,现将其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分别进行对比。

所谓的“短期薪酬”指的是“企业在职工完成全年工作后12个月内,必须全部支付的薪酬种类,因劳动关系解除的补偿性开支除外,按照其具体种类可区分为工资、津贴、奖金以及补贴、医疗保险、职工福利等社会性保险费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以及其他短期性质的薪酬结构”。

因此,从“短期职工薪酬”可以看出,短期薪酬是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提取,而离职后福利是依据企业自行制定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进行提取,两者所依据的标准明显不同。

[2]“辞退福利”指的是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若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因政策裁减而鼓励员工主动接受离职给予的适当补偿。

而从企业的视角来看,企业为达到终止劳动合同的目的而必须付出的补偿被称之为辞退福利,企业为达到取得职工所提供的服务的目的而支付的补偿称为离职后福利,两者虽都是向职工支付补偿,但支付目的不同[3]。

如果企业支付的某项福利是为了获取职工在未来期间内所提供的服务,则应将该项福利纳入离职后的福利范围加以核算。

2.离职后福利计划的两种模式按照模式区分,离职后的福利计划可以分为设定受益计划及提存计划两种。

从最新的“职工薪酬”定义来看,设定受益计划指的是“在设定提存计划之外的福利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指的是“将费用缴纳给第三方基金后,企业将离职后支付义务完全脱离的福利计划”。

相应的,从会计核算角度来看,离职后福利计划的会计处理也应分为两种。

第一种离职后福利计划是由企业将其定期按固定金额提取或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养老金上缴到独立的第三方养老保障基金中并由该基金独立进行运作,若基金独立运作后盈利,则职工在离职后所获得的福利金额较多,若基金独立运作后亏损,则职工在离职后所获得的福利金额就少,这种模式下,职工离职后的收益风险完全由其自己承担,这种会计处理方法即为设定提存计划。

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基金大多属于设定提存计划,该类型基金的运作模式为由企业向社保机构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社保机构对基金资产进行市场运营,并由社保机构定期向参保职工发放养老金,不单单社保基金大多为设定提存计划,我国大部分商业保险也属于设定提存计划,职工在服务期满后,由保险公司直接向其发放福利[4]。

另一种是由企业事先对企业职工承诺,在职工服务期满后向其支付金额确定的补偿。

为了能让职工在其退休后获得固定金额的收益,企业根据职工退休时的工资水平和工作年限、企业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人数、工资增长率、死亡率、预定利率等的预测,预先确定其养老金支付金额,依照确定的支付额,依照精算原理计算出各年企业应当缴费的数额,企业职工在服务期满后,由企业向其发放一笔确定金额的资金收益[5]。

而采取这种方式,其资产运作风险则由企业全部承担,而该做法对于职工福利能够起到最大的保护作用。

3.设定提存计划与设定受益计划的比较通过表1对比,可以发现与设定受益计划与提存计划相比,企业往往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

首先,依据设定受益计划,职工服务期满时所能获得的福利金额是依照其工作服务年限、工资水平等来确定,与其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直接相关,同时参与福利计划的员工事先能够确定所获得的福利金额,不同于设定提存计划下职工的福利金额与其所提供服务不挂钩且职工直到退休时才能知道个人账户累计额,这种更加透明、确定的核算方法有助于对职工进行长期激励,从而能够保证职工人数的长期稳定性。

其次,由于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承担了全部的投资风险与精算风险,因此职工的离职后福利更加安全且更加确定,这对职工而言更具吸引力。

最后,在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有更自由的缴费方式,企业给付和缴存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而设定提存计划每期都向独立基金缴纳固定的金额,因此设定受益计划下企业投资运营的灵活性更大,企业能更自由地控制资本的流动。

(二)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1.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1)原国际会计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方法1999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以下简称“原准则”)规定了企业在实施设定受益计划下的义务是为现有的及以前的雇员提供已同意的福利,福利的支付义务由企业自行承担,而支付的资金来源可由企业内部积累,也可自外部筹集,精算风险和投资风险也实质上完全由企业承担。

基金的到期支付金额与企业补偿基金资产短缺的能力(或意愿)紧密相关,而不单只与基金的财务状况和投资业绩相关。

因此企业所确认的费用金额并不一定是企业本期应当提存的金额。

依照原准则的规定,企业对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核算分以下四个步骤:①运用精算技术对设定受益义务金额进行估计,将估算金额在当期与以前服务期间进行分摊。

运用精算技术时,需要对影响离职后福利金额的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做出估计,统计变量一般包括职工的离职率、健康状况、伤残比率、死亡率等,财务变量一般包括折现率、计划资产预期回报率等。

②运用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对未来福利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将未来福利现金流量在退休日的现值进行分摊从而确定当期应确认的服务成本。

如果企业职工因付出劳动而导致以后的福利水平远远超过以前年度,则企业可以应用直线法将高出的福利在职工首次出现因服务而导致福利水平上升至福利不再有显著增加期间进行摊销。

③确定计划资产的公允价值。

④确定精算利得和损失。

如果精算假设发生未预计到的变更,就会产生精算利得或损失,针对精算利得或损失应选定一种确认方法,确认方法包括直接计入损益表、走廊法计入损益表或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2011年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的变化原准则中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并不规范,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11年发布了修订后的新准则,新准则针对设定受益计划会计处理中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并做了更详实的规定。

具体如下:①原准则中并未规定企业在设定受益计划改变时立即进行会计处理,这会导致利得或损失的“递延确认”,这会让使用者难以理解财务报告中的设定受益计划金额,因此在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中要求企业采用立即确认法,一旦设定受益计划发生变动,立即对其产生的损益进行确认,而不再保留可选择用区间法这个规定。

②原准则中对精算利得与损失的处理方法有三种,并未强制规定企业应选用哪一种,由于企业拥有不同选择权,这使不同的企业之间很难比较设定受益计划的影响。

新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首次对企业的设定受益计划成本组成部分的列报进行了规范,要求企业在对设定受益计划成本列报时,将精算损益部分区分为服务成本、设定受益负债或资产的利息净额以及重新计量三类进行列报。

③原准则中披露的内容过多,但却未能充分反映出该受益计划存在的风险。

所以,在新准则当中,适当增加设定受益计划在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的内容,具体包括增加了企业应当对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重大风险及精算损益变动进行披露;增加了应当对精算假设及其敏感性分析等进行披露。

④对短期职工福利有了全新定义,并将其与长期福利计划进行区分,同时将长期福利成本的构成进行分类。

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及评价我国在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中首次提出了设定受益计划的概念,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及披露都做了规定。

(1)会计处理的规定及评价新职工薪酬准则要求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期间,将职工应得的计划福利金额确认为设定受益计划负债。

其会计核算主要分为五个步骤:①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职工服务期满后应获得的未来福利金额进行估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