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宗法制的瓦解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 分封制的推行D. 王位世袭制的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之下的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宋、晋等国,C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A选项排除。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B选项排除。

王位世袭制的表现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分封制之下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卫晋宋等国家。

2.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策总基调是中立。

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放弃中立,要求维持清政府的统一稳定,并借师助剿太平军。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英国A. 在列强瓜分中同中处于劣势B. 欲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C. 不满太平军把矛头指向自己D. 积极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由“中立”到“借师助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对华政策,无法得出列强瓜分中国的结论,A选项排除。

英国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是被侵略的对象,B选项排除。

太平军的矛头是清政府,C选项排除。

3.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广家的田租借买卖,由他做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

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9)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铁犁牛耕的产生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 单位产量的提高D.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答案】D【解析】左图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右图是曲辕犁,说明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D正确;A是春秋战国时期;B属于小农经济,并没有改变;C中粮食产量无从体现。

2.下列引文中,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即土地归周王所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的是土地归周王所有,故A项正确;“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故B项错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的是土地兼并,故CD项错误。

3.下列现象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特征的是A.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 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C. 均有无而通万物D.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C.均有无而通万物,反应的是商业的发展。

D.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反应的是纺织业的发展;B.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反映的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故此题应选B项考点:小农经济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示范高中联考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宗法制的瓦解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 分封制的推行D. 王位世袭制的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之下的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宋、晋等国,C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A选项排除。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B选项排除。

王位世袭制的表现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分封制之下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卫晋宋等国家。

2.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策总基调是中立。

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放弃中立,要求维持清政府的统一稳定,并借师助剿太平军。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英国A. 在列强瓜分中同中处于劣势B. 欲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C. 不满太平军把矛头指向自己D. 积极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由“中立”到“借师助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对华政策,无法得出列强瓜分中国的结论,A选项排除。

英国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是被侵略的对象,B选项排除。

太平军的矛头是清政府,C选项排除。

3.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广家的田租借买卖,由他做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答案

安徽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答案与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从材料可以看出,三人都主张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这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A项。

材料中没有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耕作技术的创新,排除C项。

材料只是说明了人如何把田地种好,并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排除D项。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

从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工商食官”是夏商周时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盐铁专营”,由国家来垄断盐和铁这两项关乎国计民生的物品经营;“漕运制度”,国家控制着全国的粮食贸易;“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体现都是官营手工业。

综上,这些专有名词基本都体现了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故选C项。

3【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江南市镇的佃户携米……购买……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等可知,江南市镇上的佃户用米来换取生活用品,店铺将这些米转运到城市卖出,然后再换取商品贩卖,这说明粮食成为联系城镇两级市场的媒介,故选C项。

从材料看不出商品交易规模大,只能看出生活用品种类多,故排除A项。

依据材料“将这些米集中运至杭州、苏州等城市‘粜钱,复买物归售’”可排除B项。

D项材料无从体现。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明朝的经济。

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大量引种高产粮食作物和棉花经济作物广泛种植,这与明朝以前相比,农产品结构有了新变化,故选A项。

其它选项从材料信息难以充分体现。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清的商业经济。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商人往往通过对于官员们的经济资助或者联姻以取得与官员结盟,以作为自身经商的权势保障,故选B项。

A项错误,“空前提高”夸大了史实;C项从材料信息难以充分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而且仅就材料难以得出这一结论。

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洋务企业,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的能力。

安徽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一下学期阜铜联考等记载。

这一现象客观上()B. 改变了北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D. 隔断了南北区域经济文化交流B. 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D. 统治者限制商业发展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B. 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D. “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B. 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D.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个明代最差一朝。

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

”对材料藏。

祖父或以子母息(本息)匄(给予)贷于人而道亡,贷者业舍之数十年矣,子孙生而有知,更焦劳B. 合伙经营诚信为本D. 采用雇佣劳动关系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

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B. 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D. 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这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因为()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椐是()员的百分比)。

这种趋势()B. 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D. 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B. 医疗技术的进步D. 工业革命的推动象的。

”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

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获胜主要得益于()局——使工业资本主义能以世界性的规模起作用。

这导致了对世界物力、人力资源的远为广泛、协调B. 殖民扩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D. 殖民扩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B. 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 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为,14世纪后期意大利地区农民的肉食和糖类的摄入量和贵族基本相当。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B. 新航路开辟推动物质生活进步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贵族衰落料就剧增到7000吨。

材料反映了()B. 葡萄牙在殖民掠夺中地位凸显D. 世界贸易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B.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D. 粮食大量出口到国外自己就能安装。

安徽省滁州市示范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示范高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滁州市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9年是十二生肖传说中的猪年,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十二生肖的传说源自A.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 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 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小农经济是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为主,十二生肖的传说源自与古代的农业文明,B正确;神话传说不符合材料的主旨,A错误;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均不符合农业文明的信息,C和D项错误。

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 北方人民容易满足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C.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D. 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信息强调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正确;北方人民容易满足不符合材料中本质特征,A 错误;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错误;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说法不符合材料的信息,C错误。

3.下面左图到右图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A.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革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

从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农业工具从石器到铁农具,再到曲辕犁,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所以答案选D。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

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形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4.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下图中扶犁的应是A. 齐桓公B. 汉武帝C. 孝文帝D. 唐太宗【答案】D【解析】【详解】图示中是曲辕犁,应该是唐朝时期发明,因此发明时期扶犁的应是唐太宗,D正确;齐桓公是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A错误;汉武帝和孝文帝时期尚未发明曲辕犁,B和C 项错误。

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示: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且用2B 铅笔把对应的准考证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A. 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推广了B. 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C. 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D. 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的数量比重较大,说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出现并应用于生产部门,故C正确。

依据表格中出的地点,可以看出铁农具辽宁、山西、湖南和广西使用,但是还不能说明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推广了,故A错误。

水力鼓风治铁技术出现在东汉时期,与表格的时间“战国时期”不符合,故B错误。

材料看出广西、湖南都不是中原地区,无法证明在中原地区最为广泛。

D错误。

2.在中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

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A. 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B. 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C. 重视水利灌溉事业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答案】A【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第一〜二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登。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宗法制的瓦解B.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 分封制的推行D. 王位世袭制的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之下的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宋、晋等国,C选项符合题意。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与宗法制无关,A选项排除。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B选项排除。

王位世袭制的表现是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分封制之下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主要国家有齐鲁燕卫晋宋等国家。

2.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政策总基调是中立。

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放弃中立,要求维持清政府的统一稳定,并借师助剿太平军。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英国A. 在列强瓜分中同中处于劣势B. 欲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C. 不满太平军把矛头指向自己D. 积极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对太平天国政策由“中立”到“借师助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对华政策,无法得出列强瓜分中国的结论,A选项排除。

英国改善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是被侵略的对象,B选项排除。

太平军的矛头是清政府,C选项排除。

3.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广家的田租借买卖,由他做主;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

这一指示的贯彻有利于A. 巩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B. 开启农村根据地的建设C. 消除中共内部“左”的倾向D. 推动国民革命深入开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1年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毛泽东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政策;根据材料“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可知毛泽东的政策有利于巩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A选项符合题意。

1928年井冈山会师之后,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已经建设,B选项排除。

消除中共内部“左”的倾向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选项排除。

国民革命时期是在1924——1927年,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材料“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闭体也不得勒捐”体现的是毛泽东的指示有利于巩固“工农武装割据”。

4.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谈到,“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但不参加战争,“表示中立”,所以“我们不能采取敌对态度”,可以与其做朋友。

为此,中国A. 要求遏制资本主义阵营B. 积极倡导和参与万隆会议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以务实理念改善对欧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谈到,“一些民族主义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我们不能采取敌对态度”,可以与其做朋友。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的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C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可以与部分友好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无法得出遏制资本主义阵营的结论,A选项排除。

万隆会议的召开时间是1955年,B选项排除。

此时处于美苏两大阵营对峙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改善对欧关系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得到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和完整体现,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5.下面是《十二铜表法》主要内容的结构示意图。

据图中内容可知,《十二铜表法》A. 遵循了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B. 利于调解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C. 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D.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第五、六、七、八表的内容: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可知,《十二铜表法》主要是利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得出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则,且罗马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A选项排除。

自然法的出现标志罗马法学高度成熟,C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十二铜表法》协调的是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D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主要协调的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是罗马公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在华盛顿、汉密尔顿、麦迪逊等人看来,“显然再没有其他政体符合美国人民的天性,符合革命的基本原则,或者符合鼓励每个自由之士把我们的一切政治实验寄托于人类自治能力基础之上的光荣决定了”。

为此,他们的选择是A. 抵制欧洲列强的入侵B.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C.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D. 建立了联邦共和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显然再没有其他政体符合美国人民的天性,符合革命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政体是民主共和政体;根据材料“或者符合鼓励每个自由之士把我们的一切政治实验寄托于人类自治能力基础之上的光荣决定了”可知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原则,也就是联邦制,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抵制欧洲列强入侵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

美国的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且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美国联邦制政治体制,体现的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原则,C选项排除。

7.巴黎公社规定:“选民不受任何不合理条件,诸如财产、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民族等的限制,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表明巴黎公社A. 贯彻了民主集中制B. 内部阶级矛盾已消除C. 具有普遍的民主性D.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全体劳动群众、旧政府职员以及一切不采取公开对抗行为的敌对者,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知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具有普遍的民主性,C选项符合题意。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材料与民主集中制无关,A选项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巴黎公社内部阶级矛盾已经消除的结论,B选项排除。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建立社会主义民主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

8.—些政治漫画常常带有讽刺性意味。

下图是冷战时期苏联画家绘制的题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的漫両。

据图可知,该漫画的寓意是A. 经济危机导致欧洲经济震荡B. 马歇尔计划利于欧洲经济复兴C. 讽刺美国财大气粗掌控欧洲D.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而动摇【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冷战时期苏联画家绘制的题为《窒息的英法意市场》”体现的是讽刺美国财大气粗掌控欧洲,C选项符合题意。

冷战期间欧洲未发生大规模的经济危机,A选项排除。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的经济复兴计划,有利于稳定欧洲的政治局势,促进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便于控制欧洲进而遏制苏联,但是材料与马歇尔计划无关,B选项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美国的经济实力的强大,D选项排除。

9.古代中国农民在日常耕作中创新了一系列农具,如四齿钉耙、耧车、锄头等。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A.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B. 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 农耕技术缺乏进步D. 小农经济较为分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精耕细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工具的改进,B选项符合题意。

四齿钉耙、耧车、锄头在农业社会是相对比较先进的工具,A选项排除。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注重改进农耕技术,C 选项排除。

材料无法得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的结论,D选项排除。

【点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精耕细作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10.北宋李觏认为:“一夫之耕,食有佘也;一妇之蚕,衣有余也。

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者,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

”由此可知,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的负担较重B.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 小农经济的脆弱D. 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以给吉凶之用,外以奉公上之求也”可知农民赋税负担过于沉重是造成“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A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得出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结论,B选项排除。

脆弱性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C选项排除。

自然灾害的破坏不是农民“衣食且有余而家不以富”的主要原因,D选项排除。

11.下图是云南出土的战国时期滇同王侯贵族所用的铜扣饰,这两枚铜扣饰中,前者镶嵌宝石和玛瑙,后者运用鎏金、金银错技法。

这表明战国时期的铜扣饰A. 技术高超B. 数量庞大C. 分工细致D. 种类丰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前者镶嵌宝石和玛瑙,后者运用鎏金、金银错技法”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高超,A选项符合题意。

数量庞大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

分工细致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种类丰富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

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A. 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B. 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C. 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D. 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府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可知浮梁瓷局是官营手工业的代表,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B选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