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林之翰《四诊抉微》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葛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推荐】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推荐】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推荐】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

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 诊脉部分详于脉理,并结合诊断介绍治 法。该书盛赞张介宾的“十问篇’’详 略得中、纲举目张,推崇李时珍的《濒 湖脉学》为脉书之翘楚。此外,陈修园 的《医学实在易· 四诊易知》,论述四诊 简明扼要,可为后学程式。
四诊的综合研究
• 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望诊专著,如汪宏的 《望诊遵经),搜集历代有关望诊资料, 从眼睑、口舌、唇、齿、须、发、腹、背、 手、足等部位的形容、色泽和汗、血、便、 溺的稀稠有无等,通过分析比较,以辨别 病证的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并预计 其顺逆安危,内容精要而实用。又如周学 海的《形色外诊简摩》,内容亦很丰富, 足资临床参考。
(二)晋唐宋金元时期
• 自两晋、南北朝至唐 宋金元,中医诊断学有着 很大的发展。 • 古代有关脉学的专书虽 然名目不少,但多已亡佚。 西晋王叔和撰集《内经》 以来扁鹊、张仲景、华佗 等诸家关于脉学的论述, 撰成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脉经》。
《脉经》
• 该书阐述了脉象产生之原因,两手寸关 尺所主之脏腑,24种脉象的区别与所主 病变,并联系外感、内伤、妇儿 疾加 以论述。《脉经》对世界医学有着广泛 影响,早在公元六世纪,脉学便传到朝 鲜、日本等国。到17世纪,《脉经》已 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欧洲流传

早在商代,中医 诊断已具有一定水平, 对疾病的分类较细, 能够根据人体不同部 位来命名疾病。甲骨 文卜问疾病的记载, 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 始的病历。其中公元 前十三世纪的武丁期 卜辞中“有疾齿住蛊” 的记载,比《史记· 扁 鹊仓公列传)中提到龋 齿要早一千多年,比 国外早七百年以上, 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
• 隋代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 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全书分 67门,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20条,其中内 科疾病最多,外科仅金创就有27种,眼科 38种,妇科140多种,内容丰富,诊断指标 明确;同时,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 妇科病、儿科病等的诊断,更有不少精辟 的论述。 • 《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对疾病 的病因、证候的辨别,大都以此为据。

中医诊断学绪论

中医诊断学绪论

疖 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三)以常衡变
“五色脉变,揆度奇恒” 《素问·玉机真脏论》
以正常的状况为标准,发现太过或不及的异常变化
原理:以健康人体的标准或状态去衡量病人,
发现病人异常之处及病变之所在
中医诊断学
四、中医诊断的原则
(四)因发知受
发: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 受:感受的邪气和机体的状态。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4.病案
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病人诊治情况的书面 记录。病案是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中医诊断学
二、中医诊断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三)病、证、症三者的关系
病是独立的临床单元,它涵盖了从发病、发展及结 果等病变全过程。
证是病所处某一阶段的变化反映,是病在这一阶段主 要的变化。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一)司外揣内
整体观念 普遍联系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丹溪心法》
望面色
听声音 问二便
病人的外部表现
司外
揣内
切脉象 触肌肤
体内的病理变化
中医诊断学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二)见微知著
局部的、微小的变化
整体的、全身的病变
酒糟鼻 肺胃湿热侵入血络
•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应是我国最早的病案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六经为纲辨伤寒,以脏 腑为纲辨杂病,奠定辨证论治的基础。
中医诊断学
一、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三)晋唐时期
•西晋王叔和: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确定寸关尺 三部诊脉部位,明确24脉名称,提出相类脉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如何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获取病情资料、判断病证的学科。

它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经过综合分析,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

中医诊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那个时期,人们在与疾病的斗争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逐渐积累了一些对疾病的初步认识和诊断方法。

例如,通过观察身体的外部表现来判断健康状况,注意到某些症状与特定疾病的关联。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诊断学有了显著的发展。

《黄帝内经》的问世,为中医诊断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书中对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强调了“四诊合参”的诊断原则。

同时,对脉象的研究也有了初步的成果,提出了多种脉象,并阐述了其与疾病的关系。

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将中医诊断学与临床治疗紧密结合。

他通过对大量病例的观察和总结,提出了六经辨证的诊断体系,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不仅详细描述了各种病症的表现,还根据脉象、症状等进行了精准的辨证论治,为后世医家提供了宝贵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晋代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该书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脉学理论和经验,对脉象的分类、脉象与病症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脉诊成为中医诊断学中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诊断方法。

隋唐时期,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和证候学的专著。

该书详细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候,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宋代,医家们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更加深入。

例如,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了“三因学说”,即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为病因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

明清时期,中医诊断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在诊断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并对脉象、舌象等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中医诊断学总结[优质文档]

中医诊断学总结[优质文档]

第一章、绪论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以识别病证,推断病情,给防治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0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通过“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

0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串了诊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特别重视脉诊,其提出独取寸口诊脉法。

03、西汉·淳于意(仓公)创立“诊籍”04、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创始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0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06、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0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

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08、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著.0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10、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1、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将病因归为三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为不内外因;12、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南宋·施发《察病指南》为诊法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13、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中诊绪论

中诊绪论
姜涛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绪 论
中医诊断学是根 据中医学的理论 体系,研究诊察 病情,判断病种, 辨别证候的基础 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的一门 学科。
诊:诊察了解。 断。 分析、综合,判断病类和证候。 (分、归、综、判)。 诊断:通过对病人的询问、检查,医以掌握病情 资料从而对病人的健康状态和病变本质进行辨识 , 并对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
2、舌诊方面 (1)、元·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舌诊十二 图,论舌第一部专著。后经清· 杜清碧整理为《敖 氏伤寒金镜录》,为现存第一部舌诊专著。36图 (2)、清· 张登《伤寒舌鉴》120图。 (3)、清· 梁玉瑜《舌鉴辨证》149图。 (4)、民国(1917年)曹炳章《彩图辨色指南》 集舌诊之大成 (5)、现代· 陈泽霖《舌诊研究》。
(三)诊病
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特点和规律的概括 与抽象,如咳嗽、喘、感冒、头痛、腹泄、 痢疾。 诊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 诊资料,判断病情,得出病名诊断的过程。
(四)病案
病案是临床诊病 情况的书面记录, 包括病人详细病情、 病史、诊断和治疗 情况,是临床医疗、 科研、教学的重要 资料。
3、四诊方面 (1)、南宋· 施发《察病指南》最早诊法专著。 (2)、清· 吴谦《医宗金鉴· 四诊心法要诀》,便 于习诵。 (3)、清· 林之翰《四诊抉微》,舌脉并重,四 诊互参。 (4)、清·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5)、清·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四诊易知》。 (6)、清· 汪宏《望诊遵经》。
“症”,包括症状和体征。 症状:指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现象,如 头痛、咳嗽、胸闷、失眠、口渴等单个现 象。 体征:指他人或医生感知的异常表现, 如面红、舌红、苔黄、脉数。 症状是疾病反映的表面现象,是辨病、 辨证的主要依据,有时不一定反映疾病的 本质。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兀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翼 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 《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陈泽霖《舌诊研究》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 《中医诊断学》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 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 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 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 并预测其顺逆安危, 为 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喻嘉言《寓意草》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近现代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西汉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西晋
王叔和《脉经》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 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晋代
曷洪《肘后备急方》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 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者,后经清•杜清 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 镜录》

中医诊断学完整笔记

中医诊断学完整笔记

中医诊断学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诊法诊法:四诊(指望、闻、问、切)(二)辩证症:即症状,包括症状和体征。

前者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如头痛、咳嗽、胸闷等;后者是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如面色白、舌质红、脉弦滑等。

症是通过四诊获得的最有价值的病情资料,是中医诊断病证的基本依据。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不同程度地揭示出患者当前的病机(由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力等综合而成)。

如肝胆湿热证,临床表现为胁肋灼热胀痛、厌食腹胀、口苦尿赤或黄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其病位在肝胆,病因在湿热,病机是肝胆湿热。

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该病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

例如,温病是以急性发热。

口渴尿黄等临床特征的外感性病,一般表现为由卫气证、气分证、营血证及血分证前后衔接组成的病变全过程。

辩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判断其证候类型的思维过程,即确定现阶段属于何证的思维加工过程。

(三)辨病辨病,亦称识病,是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即作出病名的诊断。

(四)病历古称医案、诊籍,是关于病人诊疗情况的书面记录。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对中医学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医家和医著,应有所了解。

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与疾病进行斗争,逐渐积累丰富的医疗知识,总结诊察疾病的方法,掌握疾病变化的规律。

中医诊断学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发展史简表:
商代甲骨文记载疾病的卜辞,可看作我国现存最原始的病历
周朝《周礼》
公元前5世纪扁鹊
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淳于意"诊籍"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华佗《中藏经》
三国时代《难经》
自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金元,中医诊断有着很大发展
明清时代(包括建国以前)在诊断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问诊、舌诊、切诊(脉诊、按诊)与辨证四个方面,此外,在四诊及望诊的综合研究方面,亦有不少专著
近百年来,中医诊断学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中医诊断——精选推荐

中医诊断——精选推荐

中医诊断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1.《阴阳脉死候》最早的诊断专书2.东汉医家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创始⼈3.西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4.隋代-巢元⽅《诸病源候论》我国第⼀部论述病源和病候诊断的专著5.宋元-敖继翁《⾦镜录》我国现存最早的第⼀部⾆诊专著6.刘昉《幼幼新书》现存最早的⼩⼉指纹诊法⼆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诊法症状:患者对痛苦或不适的⾃我感觉,如头痛,⽿鸣等;体征:医⽣运⽤四诊等⽅法获得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客观征象,如⾯⾊⽩,⼤便腥臭等。

2.诊病3.辩证证:包括证名,症候,证型,证素等证名:将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本质,概括成⼀个诊断名称,如痰热壅肺证等。

证型:临床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证。

证素:证的要素,包括病位和病性。

4.病历淳于意创⽴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1.司外揣内2.见微知著3.以常衡变4.因发知受四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1.整体审察2.四诊合参3.病证结合4.动静统⼀第⼀章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充⾜,避免⼲扰2.充分暴露,排除假象3.以常衡变,动态观察4.有机结合,综合判断1.1 全⾝望诊⼀望神(⼀)神的概念⼴义之神,即“神⽓”,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望神的原理与意义神的产⽣来源于先天之精,⼜必须依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维持健旺的神⽓状态,其次,⽓、⾎、津液等精微物质,均是神的物质基础。

(三)望神的主要内容1.望神的重点(1)两⽬(2)⾯⾊(3)神情(4)体态2.神的判断得神-有神少神-神⽓不⾜失神-⽆神假神⽬光两⽬灵活两⽬晦滞两⽬晦暗原本⽬光晦暗明亮有神⽬光乏神瞳神呆滞突然浮光暴露神情神志清晰精神不振精神萎靡本已神昏表情⾃然思维迟钝意识模糊突然神识似清⾯⾊⾯⾊红润⾯⾊少华⾯⾊⽆华本为⾯⾊晦暗含蓄不露⾊淡不荣晦暗暴露突然颧红如妆体态肌⾁不削肌⾁松弛形体羸瘦久病卧床不起反应灵敏动作迟缓反应迟钝忽思活动语⾔语⾔清晰声低懒⾔低微断续本不⾔语对答如常⾔语失伦突然⾔语不休饮⾷饮⾷如常⾷欲减退毫⽆⾷欲久不能⾷突然索⾷变现健康病多轻浅,预后良好轻病疾病恢复期素体虚弱病情危重临终征兆失神:1.精亏神衰⽽失神: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暗睛迷,瞳神呆滞,或⽬翻上视;⾯⾊晦暗⽆华,表情淡漠;肌⾁瘦削,⼤⾁已脱,动作失灵;循⾐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清代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论脉诊的著作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载有120图
梁玉瑜《舌鉴辨正》
载有149图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南宋
崔紫虚《崔氏脉诀》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施发《察病指南》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金元之世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对脉学颇有贡献
滑寿《诊家枢要》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刘昉《幼幼新书》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李时珍(李濒湖)

中诊

中诊

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望神的要点
• 目光(重点)、神情、气色
• 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
(二)得神、失神与假神
1、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2)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面色淡青或青黑-阴寒内盛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 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心阳暴脱 眉间、唇周青灰-小儿惊风 急惊风:见于小儿高热引起的抽搐,两目 上视。为高热耗津,引动肝风
慢惊风:见于小儿无热,而时时手足搐搦。 为脾虚肝乘
五色主病
2、赤色 主热证,亦可主戴阳证 实热:满脸通红、目赤 虚热:午后颧红 戴阳证:面红如妆
2、形态变化与意义:
鼻红肿生疮──胃热、血热 鼻端色红生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 鼻柱塌陷,眉毛脱落──麻风恶候 鼻煽──肺热、哮喘、肺气将绝(久病)
望口与唇
1、色泽
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 淡白──血虚、气血两虚(血不上荣)
深红──实热 深红而干──热盛伤津 赤肿而干──热极
紫暗或暗黑──瘀血
2、涎与唾
口流清涎量多──脾胃虚寒(脾冷)
口中时吐粘涎──脾胃湿热(脾热) 不自主流涎──中风后遗症 “滞颐”(小儿口角流涎)──脾虚、胃 热虫积
(二)望呕吐物
呕吐物清稀无臭──寒呕 呕吐物秽浊酸臭──热呕 呕吐物酸腐食物──食积
(二)润枯
皮肤润燥── 干涩:津液已伤 如鱼鳞片:肌肤甲错

中医诊断学上篇笔记

中医诊断学上篇笔记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汉华佗《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着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着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着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辨证求因病证结合,以证为主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

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闻—听声音、嗅气味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切—诊脉和按诊第二章四诊第一节望诊望诊注意事项:(1)光线(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3)有步骤、有重点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第一节全身望诊一、望神二、望色三、望形态四、望姿态一、望神(一)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二)望神的原理和意义•先天之精→神←滋养后天之精•神、精、气三者同盛同衰•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神旺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三)望神的要点•目光(重点)、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得神失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失神假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颧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假神1、神气不足:轻度失神虚证患者2、神志异常癫--抑郁型(湿痰蒙闭)狂--兴奋型(痰火扰心)痫--发作型(肝风挟痰上扰)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2、做到神形合参•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二、望面色•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中医诊断发展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医诊断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诊断方法和体系。

中医诊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时期。

据说黄帝时代,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来推测疾病的发生和预测疾病的转归,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中医诊断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逐渐形成了以“望、闻、问、切”为基本方法的中医诊断体系。

在古代,中医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观察来进行。

医生通过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这种经验性的诊断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准确判断疾病,但也存在主观性和局限性的问题。

到了宋朝,中医诊断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伤寒杂病论》是宋代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书,其中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的诊断要点和方法。

他提出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并进一步细化了诊断的内容和步骤。

这一时期的中医诊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后来的中医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期,中医诊断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和理论。

明代李时中提出了“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强调了四诊的综合运用。

清代张琦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脉诊的理论和方法,并撰写了著名的《脉经》。

这一时期的中医诊断方法更加系统和完善,为后来的中医诊断奠定了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诊断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20世纪以来,中医诊断逐渐引入了现代医学的科学仪器和技术,如电子脑图、超声波等。

这些仪器和技术的应用,使中医诊断更加客观和准确,提高了中医诊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现代中医诊断已经形成了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综合运用。

通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脉诊等多种手段,配合现代医学仪器的应用,可以全面、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变化。

同时,中医诊断还注重患者个体差异的综合分析,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体质、病因等因素相结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发展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

中医诊断发展史中医诊断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下面将从古代到现代逐步介绍中医诊断的发展史。

古代中医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方法。

望即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以判断疾病的表现和病因。

闻指医师通过听取患者的言语、咳嗽声等来判断病情。

问是医师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饮食情况等来获取诊断信息。

切是指通过对患者脉搏的触诊来了解病情。

古代中医诊断主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观察力,缺乏科学的依据,但在当时的医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诊断逐渐发展完善。

在宋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观点,强调了四诊相结合的重要性。

他还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编写了《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对后世的医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诊断也逐渐引入了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例如,脉诊仪的出现使得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观察患者的脉搏变化,从而判断病情。

电子舌诊仪则可以对患者的舌苔进行分析,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情况。

此外,一些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如CT、MRI等在中医诊断中也得到了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更直观的诊断依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医诊断也开始引入了一些智能化的辅助系统。

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临床数据的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

这些智能化的辅助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中医诊断发展经历了从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到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智能化辅助系统的过程。

中医诊断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诊断的优势、如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等。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中医学的深入研究,中医诊断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文章摘要】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
【中国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B55
【文章后源】医学美容教育网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

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

《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

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1739论。

唐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

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

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极为有益。

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

李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
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27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在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

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

传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知觉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

明清重《伤寒论》,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

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苏集》等等。

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

1917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多为经验之谈。

中国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

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

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