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哲学的纠葛: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

合集下载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以四大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为例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以四大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为例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以四大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为例发布时间:2021-09-03T14:07:41.107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0月上作者:赵紫薇[导读] 艺术是人类感性层面最高的表现形式,哲学是人类理性层面最高的表现形式。

河北师范大学赵紫薇摘要:艺术是人类感性层面最高的表现形式,哲学是人类理性层面最高的表现形式。

艺术中渗透着思维方式、概念认知;哲学中散发着对人生的探索、对情感的归纳、对世界的再开发;艺术与哲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在艺术史的长河中,艺术流派层出不穷,其主张思想都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也体现了当时的主流哲学思想及主张。

关键词:艺术哲学;四大艺术流派;泉;拾穗者一、引言艺术的本质是表现反映现实又高于现实生活。

只有这样,艺术才能起到感染人、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

哲学家不仅认为艺术中包含着哲学,而且现代西方哲学家还认为正是艺术才能弥补哲学中的不足,只有在艺术的帮助下,哲学才能澄清一些复杂的问题;而艺术家也并不对哲学反感抵触,相反的,普遍艺术家以其作品中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为荣,甚至认为那些哲学家没有照顾到的地方该由艺术家来做补充。

由此可以看出,哲学和艺术在某些方面其实是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的联系。

二、欧洲的四大艺术流派19世纪正是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大革命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贫穷与富贵之间的鸿沟、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摩擦都在这一时期发生,因此,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产生了划时代的思想理念,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观念、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洗涤着人们的内心。

(一)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美术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并迅速扩散到欧美地区。

新古典主义不屑于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繁琐华丽,寄希望于通过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审美来反对当时盛行的世俗享乐主义。

运用古典时期的美学规范,表现理性美,选取古希腊罗马严肃宏达题材的历史和神话题材;人物体现了在共和国的斗争中勇敢争取自由的代表,充满英雄主义色彩;风格简约古朴、庄重典雅,强调素描关系而轻视色彩,边缘线清晰,形体优美流畅,追求构图形式上的完美。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是文化历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人们就开始对艺术、审美、美学等问题进行探讨。

西方哲学中的艺术哲学包括对艺术作品本身的研究,对艺术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艺术家的创造过程的研究等方面。

在古希腊时期,艺术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审美经验和艺术品的本质,例如柏拉图对于美的哲学思考。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超越人类感性经验的超验形式存在,艺术品只是对这种形式的模仿。

他的这种思想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及现代主义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哲学开始转向对具体艺术家以及他们创造的艺术品的研究。

例如,达芬奇被视为艺术创作与科学思考的典范,这种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思想对于当时的哲学家以及现代艺术家有着深刻的启示。

18世纪是哲学研究的高峰时期,出现了众多艺术思想家,例如黑格尔、康德等。

在康德看来,美学是关于感知的规则与原则的探讨。

而黑格尔则强调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品是民族文化和历史精神的体现。

这些思想为现代艺术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流派和思想。

20世纪是艺术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现代主义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艺术强调表现形式与表达手段,反对传统艺术形式和主流文化。

这种思想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盛行于欧洲,并传播到全球。

例如,抽象表现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艺术家们追求极富动感、流畅感的创作,在形式上不断实验和变革,不断拓展艺术的表现力。

总之,在西方艺术史中,艺术哲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从古希腊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家们对于艺术的定义、意义和价值等问题的不断反思和探讨。

这些思想不断推动着艺术的发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

古典文化对西方艺术与哲学的影响

古典文化对西方艺术与哲学的影响

古典文化对西方艺术与哲学的影响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古典文化一直以来对西方艺术与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故事,理念和价值观穿越时空,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的血脉之中。

在许多领域中,古典文化的精神都孕育了西方艺术与哲学的发展。

在艺术领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影响触及了西方艺术的方方面面。

古希腊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自然主义和人体解剖的兴趣,它的经典形象如雅典娜,阿波罗和赫拉克勒斯成为西方艺术的设计灵感。

古希腊的先哲们相信人类思维和艺术的力量,这种信念形成了西方艺术创作的基础。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今天,古希腊雕塑的理念和姿态被无数艺术家借鉴和模仿。

古罗马以其独有的雕塑设计和建筑风格亦不可忽视。

罗马人痴迷于力量、胜利和征服,这种情感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古罗马的建筑设计风格也是西方艺术的里程碑,罗马的剧场、斗兽场和神庙依然耸立于大地之上,为后来的文化遗产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在古典文化中有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那就是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通过充满冲突和悲情的故事情节,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深深影响了西方戏剧和文学的发展。

从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到现代电影,在艺术的表达形式和情节上,都潜藏着古希腊悲剧的影子。

悲剧中关于人性的思考和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探索,也使得古典文化成为西方哲学的源泉。

哲学领域受到古典文化的影响同样深远。

古希腊哲学家以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哲学原则,为西方哲学奠定了基石。

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与伦理学说,古希腊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哲学在逻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方面的的成果不仅为西方哲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展现了古典文化中关于人类生活的智慧与思辨精神。

但古典文化的影响远不仅仅止步于艺术和哲学领域,它还延伸到法律、道德和教育等方面,深深植入西方文化的基因。

古典文化中尊崇的民主、公正和自由观念,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哲学是对艺术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学科领域,它研究的是艺术的本质、理论和价值。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涵盖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期以及现代艺术等各个历史时期和学派。

在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艺术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模仿,艺术家是灵感的媒介,但他也对艺术表示了质疑,认为艺术可以引起人的激情和欲望,是对人灵魂的诱惑。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看重艺术的表达和创造力,认为艺术可以通过模仿提供对人性的理解。

中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哲学主要侧重于宗教和神圣的表达。

在这个时期,艺术主要是为教会服务的,艺术家们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和宣扬宗教信仰。

在他们看来,艺术是接近神圣的一种方式,而艺术家则是神的代言人。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对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中。

这一时期的艺术哲学研究主要关注艺术的美、形式和技巧。

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家达·芬奇提出了“般配”的概念,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有机而和谐的结合,他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和对形式比例的追求,使得他的作品更加真实、生动。

启蒙时期的艺术哲学研究则关注了艺术与审美的关系。

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们认为艺术应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宗教或神圣。

英国哲学家伯克认为,艺术应该能够引起人们审美的愉悦,并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出人的情感和理性。

在现代艺术领域,艺术哲学研究更加复杂而多样。

现代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观念。

一些哲学家认为艺术应该是自由和开放的,艺术家应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受任何限制。

而一些哲学家则质疑现代艺术的真实性和意义,他们认为现代艺术变得过于艰深和难以理解,失去了与观众的沟通和共鸣。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学派中呈现出不同的关注点和理论观点。

无论是对艺术的本质、形式、技巧、审美还是对现代艺术的讨论,这些研究都为我们理解和欣赏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考。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艺术哲学是一门研究艺术本质、艺术价值和艺术美学的学科,它在西方艺术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古希腊哲学家开始,艺术哲学就成为西方哲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审视并理解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希腊开始,追溯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古希腊时期,艺术哲学的思想开始萌芽。

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艺术被认为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艺术作品是不完美的影子,无法达到真理的标准。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对柏拉图的批判,他认为艺术是通过模仿来创造出新的东西,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和对艺术价值的矛盾讨论,为后来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时期,艺术哲学受到了基督教的深刻影响。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下,艺术成为一种宗教表达和神圣的媒介,艺术家将神圣的事物通过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宗教的意义和价值。

这一时期的艺术哲学思想强调了艺术与信仰的紧密联系,对于艺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精神追求提出了新的议题。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艺术哲学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的自我意识和对人性的探索,艺术家成为了新的焦点,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得到了重视。

在这一时期,艺术哲学开始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艺术的自由表达和独立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杰罗姆·博斯和莱昂纳多·达·芬奇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深刻的艺术哲学家,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对自然、人性和美的探索,为艺术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艺术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批判了基督教的宗教观念,提倡人文主义和自由主义。

在这一时期,艺术哲学开始从宗教和神学的影响中摆脱出来,倡导理性的审美观念和个体的审美自由。

康德的审美哲学是艺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他对审美的定义和审美经验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了审美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西方艺术史上,艺术哲学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它试图回答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意义是什么、艺术的价值和美学等。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艺术哲学就与美学紧密联系,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希腊哲学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于艺术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是远离真理的产物,没有实际的存在价值。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追求真理和合理性。

在他的哲学中,艺术被贬低到了边缘地位。

而亚里士多德则对艺术持相对开放的态度,他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模仿自然界来表达美感。

他将艺术划分为两种:诗歌和戏剧,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应该首先考虑观众和受众的审美体验和接受能力。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和神学开始影响艺术哲学的发展。

在基督教文化中,艺术被用来绘制宗教场景和神圣形象,以表达信仰和教理。

这种信仰导向的艺术哲学被认为是一种宗教启示,艺术家的创造力源于上帝的恩典和启示。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哲学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艺术家开始对经典文化和人文主义进行探索,通过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来丰富自己的创作。

此时期最重要的艺术哲学家可能是杜勒斯和莱昂纳多·达芬奇。

杜勒斯将艺术看作是现实的再现,认为艺术家应该透过事物的现象来寻求真理。

达芬奇则关注美学和色彩理论,将色彩视为艺术中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

启蒙时期,艺术哲学发生了新的变革。

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和科学方法来探索艺术的性质和意义。

康德认为艺术的价值源于它本身的美学特性,而不是对观众的感受。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自由和真实,将自己的灵魂投射到作品中。

黑格尔则在康德的基础上,将艺术看作是人类思维和自由创造的表现,艺术家的创造力源于自身和艺术的历史传统。

现代艺术思潮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传统的艺术哲学思想遭到了挑战和审视。

现代艺术家开始挑战传统的美学标准和艺术形式,试图表达新的思想和感受。

在现代艺术研究中,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为了热门话题。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是对艺术与哲学之间密切关联的探究。

在一个广泛的视野中,它涵盖了从古希腊时期的辩论哲学到现代传媒时代的美学,包括了各种思想方法、理论框架和文化传统。

艺术哲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审美经验和艺术鉴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感知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史,深刻理解艺术和人类存在之间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和投影,它只能展示表面的现象而无法揭示真实的本质。

他认为,只有理念才能够真实反映世界的本质,艺术则只是一种落后于哲学的粗糙的形式。

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他认为艺术是人们想象力的体现,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思维过程,具有生动实际的表现性。

这两种哲学在西方艺术史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思想,即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促进了哲学和艺术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岁月在萨沃纳罗拉、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身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也为艺术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修昔底德提出了鉴赏论,认为美的价值应该通过人类感性经验的感知来论证。

让-雅克·卢梭认为艺术是人类自由创造的产物,无论是制作还是欣赏,都基于一个契约,即保证自由和平等。

康德则关注美与审美经验之间的道德因素,认为美的判断和欣赏应该在道德立场上进行,而不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趣味上。

现代美学则更多地关注对艺术和文化形态的批判性分析。

例如,弗洛伊德提出了幽默理论,认为幽默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解构和颠覆。

贝多芬引起了人们对音乐审美的深刻反思,他的诗意理论强调了音乐的音乐性、逻辑性和象征性。

阿道夫·路斯洛夫斯基则关注了艺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力量,能够反映和塑造社会历史的事实和改革。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在西方艺术史中,艺术哲学研究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开始,西方文化中对艺术的哲学思考始终贯穿对艺术的定义、意义、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对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进行一番探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艺术哲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艺术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再现。

但柏拉图也批评了艺术的模仿,认为艺术作品只是虚幻的影子,无法达到真理的境界。

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与形象”的对立观点,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对真理的模糊映射,而真理只存在于理念的世界中。

柏拉图的这一见解对后世的艺术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艺术史中的重要思想遗产。

另一位对艺术哲学有重要贡献的古希腊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系统阐述了自己对艺术的观点。

他认为艺术不仅是模仿,更是一种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表达。

亚里士多德将艺术分为史诗、戏剧、音乐等不同形式,对它们的特点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强调艺术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品味生活。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观念对西方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艺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点。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兴起对西方艺术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基督教对艺术的态度一直很复杂,一方面它认为艺术可以用来表达对神的敬畏和对信仰的追求,另一方面又对世俗艺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排斥。

中世纪的艺术家们经常在宗教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他们创造了许多宗教主题的艺术作品,如教堂壁画、雕塑等,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基督教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督教信仰的象征和表达。

中世纪的艺术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艺术的探讨和解释上,探讨艺术是如何展现神圣和超越的。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哲学研究的重要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艺术和哲学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哲学传统,重新发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艺术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艺术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艺术与哲学的辩证关系艺术和哲学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和情感传达方式,为人们提供了难以言喻的精神愉悦和深刻的人生体验;而哲学则以其深刻的思辨和理性探索,引导人们探究世界、人生和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和哲学全球友好:艺术可以激起哲学探究的欲望,同时哲学可以提供艺术启示和深度理解。

然而,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内在矛盾,否则我们也不会说二者有着“辩证关系”。

一方面,艺术的基本属性就是感性和直观性。

艺术作品不需要思辨能力来欣赏和欣赏,其表现形式具有直观性和情感性,而非抽象和理性。

例如,一个美妙的音乐、一个精美的绘画、一部动人的电影等,都有着独特的氛围和质感,可以引起人们感性的共鸣,甚至激起无法言语的情感。

另一方面,哲学则强调理性和思辨。

哲学家们运用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探究人类存在的本质、世界本原、道德体系等深层次问题。

这种思维过程是抽象和理性的,而非感性和情感的。

然而,艺术与哲学的辩证关系意味着它们之间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艺术能是哲学走得更远,哲学能够让艺术更富有内涵。

首先,艺术作品通过独特的感性和直观表达方式,提供了哲学思辨的启示。

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美感体验,也可以是一种思考的引子。

例如,一位哲学家在欣赏一部电影时,也许会因其剧情中散播的深刻思想而启发自己进一步思考。

一首诗歌、一幅画作、一个雕塑以及任何形式的艺术,都可能在他们的创造和诠释中反映出哲学思考和理性思维,为哲学家们凭借感性直观更好的探究人类存在意义等问题。

其次,哲学能够让艺术更多元化和富有内涵。

不论是形式、内容、风格都能受启发。

哲学家的理性分析提供了艺术创作的诸多思想方向。

以抽象琼斯稀奇古怪的视角出发,瞻慕艺术品能够产生更多的维度,从而使艺术作品能够更精彩纷呈,并且用一种更加强有力的方式表达世界的多样性。

相比于艺术需要创造形式表达的传达,哲学家们可以为艺术提供一个基于理性深层次的思想内核,使艺术更具有丰富的内涵。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古希腊是西方艺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家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影子”的产物,是“假真实”,仅仅是现实世界的模仿。

他的《理想国》中提出了“理想形式”的观念,认为真正的现实并非来自艺术作品,而是来自超越现实的理念。

而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模拟”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再现,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

这种对艺术的不同理解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使得艺术与宗教结合,艺术的创作受到了宗教的限制,主题受到了严格的控制。

这时期的艺术哲学主要体现在对于艺术与神圣的关系上。

圣奥古斯丁认为,艺术是神启的产物,它可以唤起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和虔诚。

而托马斯·阿奎那则将艺术作为宗教的辅助手段,认为艺术可以通过形象向普通人传达神圣的信息。

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的个体性和自由,并开始走向自然和人文主义,艺术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通过对人体结构和运动的研究,使得传统的宗教艺术向更加逼真的人文主义艺术转变。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哲学家也开始提出新的关于艺术的思考。

伽利略认为科学和艺术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而维特鲁威则提出了艺术的灵魂论,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神圣的灵感。

艺术家不再是简单的手工艺人,而是有着创造力和灵感的天才。

随着现代性的到来,艺术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定义变得更加模糊和多元化,艺术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在庞德看来,艺术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的不断表达,马克思则将艺术视为对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批判。

尼采通过“审美的意志”理论,表达了他对于艺术的本质的独特看法,在他的思想中,艺术是抽象思维的表达,是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进入当代,艺术哲学思潮更加多元化,各种不同的艺术理论迅速涌现。

从波德里亚的模拟理论,到多德的美的感受,直到福柯的权力技术,都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摘要】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自古希腊时期便有着深厚的根基,通过对自然、美与真理的探讨为艺术注入了哲学的思考。

文艺复兴时期的贡献在于将艺术提升为一种精神追求,并开启了艺术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启蒙运动中的艺术哲学思想强调理性和现实主义,为艺术注入了新的思想火花。

19世纪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对艺术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现代主义艺术哲学的发展则将前人的思想进一步推演,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对于理解艺术发展和人类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将继续关注艺术哲学的趋势,促进对艺术本质的深层理解。

【关键词】西方艺术史、艺术哲学、古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代主义、重要性、趋势、结语。

1. 引言1.1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艺术哲学便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们探讨过艺术与真理、美和善的关系,奠定了后来欧洲艺术哲学的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古典艺术理论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发展,为艺术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启蒙运动中,艺术哲学思想逐渐与政治和社会议题相联系,反映出人类理性和自由的探索。

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将情感和想象力置于艺术创作的核心,影响了后来现代主义对艺术的重新审视。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对于理解艺术创作的价值观和意义至关重要,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家和评论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

未来的艺术哲学研究将继续关注艺术与社会、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关系,探索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欣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贡献。

2. 正文2.1 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哲学探讨古希腊时期是西方艺术哲学探讨的开端,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对艺术的批评和思考,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本身并非完美,因此艺术作品也只能是虚幻和不完美的。

简述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简述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简述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哲学和艺术,这俩玩意儿,听起来像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其实它们就像火锅里的底料和配菜,缺一不可。

你想啊,哲学就像是那火锅底汤,深邃又丰富,给人一种“我在思考生命意义”的感觉。

而艺术呢,就是那些五颜六色的菜,调味了生活,给人一种“哇,这世界真美”的体验。

你看哲学家们总是喜欢讨论那些大问题,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艺术家们则是在用画笔、乐器、舞步来表达这些抽象的思想,简直就是在用心灵的声音对话。

艺术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哲学的一个表达方式。

画家拿起画笔,脑子里想着“我想表达自由”,结果画出的却是鸟儿展翅飞翔的样子。

这一笔一划,其实都在传达一种哲学思想。

音乐家用琴弦拨动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在和听众的心灵对话。

“嘿,听着,这里有快乐、悲伤、思考,来,跟我一起感受。

”你看,艺术就是把哲学变得生动、具体,让人们能更直接地体验那些高深的道理。

就像人们说的,“画龙点睛”,艺术就是那一笔,让哲学的思想活了起来。

再说了,艺术也能激发哲学的思考。

你在画展上,看着那幅抽象画,心里不禁冒出“这是什么鬼?”的想法。

然后你开始想,艺术家到底想传达什么?难道这幅画是在说“生活就是一团糟”?这种疑问就像在拨动你心里的开关,让你思考生活、存在和一切。

哲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更深的理解。

而艺术就是那扇门,带你走进去,看个究竟。

咱们平时逛博物馆,往往都是在和艺术对话,这种对话又会激发我们的哲学思考,真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哲学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是老朋友,一言不合就开始争论。

想想那些著名的哲学家和艺术家,比如尼采,他可是个很有艺术感的人,不仅写了哲学书,还写了诗。

他告诉我们,“上帝已死”,这句话让人觉得超震撼,但其实他的很多思想都被后来的艺术作品不断解读、演绎。

有的艺术家甚至把哲学家们的理论拿来当灵感,创作出让人捧腹大笑或是泪流满面的作品。

哲学在艺术里不断被重新诠释,而艺术又让哲学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这种互动简直妙不可言。

古代希腊的哲学和艺术

古代希腊的哲学和艺术

古代希腊的哲学和艺术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西方哲学和艺术的发源地。

在古希腊,哲学和艺术被视为人类思维和创造的至高境地,对整个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希腊的哲学与艺术,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

哲学家们开始思考宇宙的本源、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道德的规范等深刻的问题。

他们以理性思维和严谨的推理方法探索真理,并试图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本质。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为人类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古希腊哲学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辩论和对话的方式追求真理,他的思想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对话法”。

柏拉图则将哲学与数学、形而上学相结合,提出了“理念论”和“理想国”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则关注实证研究和逻辑推理,他的思想被视为中世纪欧洲哲学的奠基石。

二、古希腊艺术的辉煌古希腊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人文思想而闻名于世。

古希腊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等多个领域,它们既体现了古希腊民众的审美观念,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理解。

在建筑方面,古希腊人创造了众多宏伟的神庙和剧场。

这些建筑以其精致的几何比例和优美的外观风格成为后世建筑的经典典范。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雅典卫城,它展示了古希腊人对城邦的崇尚和对神圣的追求。

在雕塑艺术方面,古希腊雕塑以其独特的理想化表现手法和完美的人体比例而闻名。

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真实与理想的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米罗的《维纳斯像》和菲迪亚斯的《帕台农神庙雕像》。

古希腊的绘画注重人物形象的描绘,以及场景的逼真展现。

尽管古希腊的绘画作品大多已经失传,但从陶器和壁画中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对人物形象的精细刻画和对色彩运用的独特见解。

古希腊戏剧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分为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剧本的表现,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悲欢离合以及社会道德的反思。

古典音乐与哲学的关系

古典音乐与哲学的关系

古典音乐与哲学的关系当我们提及古典音乐,那优美的旋律、复杂的和声以及精妙的结构仿佛能够引领我们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哲学,作为对世界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以其深邃的思考和智慧的探索,启迪着人类的心灵。

看似分属不同领域的古典音乐与哲学,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古典音乐常常被视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艺术的创造,然而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并非仅仅是随意地组合音符,而是受到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人生、社会、自然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所驱动。

比如贝多芬的音乐,充满了对命运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命运交响曲》那激昂有力的旋律,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人类不屈服于命运的决心,这种对命运的思考和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哲学观念的体现。

哲学为古典音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

许多哲学流派的观点和理念,都在古典音乐中得到了反映。

存在主义哲学强调个体的存在、自由和选择,这种思想在一些古典音乐作品中有所体现。

作曲家通过音乐表达了对个体存在的独特感受,以及在复杂世界中寻找自我的探索。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强调情感的抒发和个人内心世界的表达,这与当时哲学思潮中对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的重视是相一致的。

从形式上看,古典音乐和哲学也有相似之处。

古典音乐有着严谨的结构和规则,如同哲学中的逻辑推理。

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音乐结构,就如同哲学中的论证框架,有着明确的开端、发展和结局。

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主题的变化、对比和统一,与哲学中观点的阐述、辩论和综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而且,古典音乐中的和谐与不和谐、平衡与不平衡,也反映了哲学中关于矛盾和统一的观念。

古典音乐还能够引发听众的哲学思考。

当我们沉浸在一首动人的古典音乐作品中时,我们不仅会被其美妙的声音所打动,更会不由自主地思考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意义和价值。

例如,莫扎特的《安魂曲》,那庄严肃穆的旋律,让人不禁思考生死的奥秘、生命的意义以及灵魂的归宿。

艺术与哲学的交叉探究

艺术与哲学的交叉探究

艺术与哲学的交叉探究艺术和哲学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艺术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想法的方式,而哲学则是一种解答人类存在和意义的问题的方式。

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和哲学都是关于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究。

在本文中,将探讨艺术和哲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促进和影响。

1. 艺术的哲学意义艺术被认为是一种富有哲学意义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思想和情感常常涉及到一些哲学问题。

例如,艺术家可能通过作品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对自然的感知,对政治的看法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不仅是一个表达者,也是一个哲学家,他们的作品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因此不仅仅是为了赏心悦目而存在的,还具有深刻的意义。

2. 哲学的艺术意义同样,哲学思考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的主题。

许多艺术品,例如音乐、文学和绘画,都围绕着哲学思考展开。

著名的绘画《卡拉瓦乔的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品通过生动鲜明的细节,提出了有关存在主义和疏离感的哲学。

3. 意义的探究艺术和哲学都是关于人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究。

艺术家和哲学家都试图回答一些大问题,例如人类的存在意义、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类自由意志的本质等等。

这些问题也是自古以来哲学和艺术的基本问题。

哲学家通过分析和思考来回答这些问题,而艺术家则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和哲学相互影响和补充,哲学与艺术共同探究人类生命的意义。

4. 形式与内容艺术和哲学在表达方式上有不同的特点。

艺术通过形式来表达其特殊的内容,而哲学则重视逻辑和思考过程。

艺术家通常透过“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音乐、绘画、雕塑等等。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因此它们也可理解为一种语言。

哲学家则透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更注重思考过程,更注重思考方法的正确性。

哲学具有更加抽象和理性的特点,它通过思考和分析来探求哲学问题,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哲学的基础。

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范文_毕业论文范文_

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范文_毕业论文范文_

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范文长期以来,由于艺术理论过多地依附在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门下,以致其自身的独特性被消解或遮蔽。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

受此影响,大多数艺术理论著述往往侧重于思想史或理论史的逻辑演绎和体系建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被稀释蒸发,进而导致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以及艺术经验的断裂阻隔。

因此,研究艺术理论的人缺少艺术实践经验,其理论多沦为体系或概念自身的抽象演绎;而从事艺术实践创作的人往往不屑于光顾理论,视理论为空洞的说辞。

美国艺术史家罗伯特・威廉姆斯所著《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一书的出版,使上述现象得以改变。

罗伯特・威廉姆斯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擅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经验融合的视域阐发艺术理论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与其他艺术理论著作不同的独特魅力。

该书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实践、艺术经验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既摆脱了以往艺术理论的抽象概念化倾向,又将艺术史、艺术实践、艺术经验赋予理论化、观念化的阐释表达,是一部特色鲜明的艺术史理论著作。

从西方思想传统看,艺术理论的源头离不开古希腊哲学的知识,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哲学思想对艺术理论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罗伯特・威廉姆斯在书中指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在古代也很常见,而且经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发展,尤其是它暗示的艺术和知识的关系,成为后来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思想的决定性因素。

”[1]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史理论叙事,罗伯特・威廉姆斯从艺术史经验出发反思了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哲学理论与艺术理论长期存在的矛盾纠葛,对于我们认清西方艺术史理论在自身发展中始终存在的内在冲突及结构动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罗伯特・威廉姆斯从一开始提及柏拉图时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众所周知,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是出了名的有问题。

”并列举了柏拉图对艺术的蔑视与攻击。

威廉姆斯的叙述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事实,艺术学知识的确立乃是建立在攻击或蔑视艺术的哲学家观念之上的,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西方艺术史是世界上最悠久和丰富的艺术传统之一,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雕塑和建筑,一直延续至今的绘画、雕塑、建筑和艺术设计。

这个丰富的传统不仅包括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表现形式,还包括了对艺术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探讨。

艺术哲学是对艺术现象和艺术实践的哲学反思,旨在探讨艺术的本质、价值和功能。

在西方艺术史中,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哲学家,他们对艺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对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对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进行探讨。

古希腊是西方艺术和哲学的发源地,古希腊哲学家对艺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探讨。

其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强调艺术的模拟性质,认为艺术作品只是现实世界的影子,是虚幻和不真实的。

他主张艺术应该受到严格的约束,必须符合理性和道德的规范。

而亚里士多德则对艺术作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再现,艺术家通过模仿和表现,可以表达出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真理和普遍性。

他还提出了“悲剧”和“史诗”等艺术形式的理论,成为后世艺术批评和美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深远地改变了艺术的形式和功能。

基督教视觉艺术成为了信仰和教育的工具,大量宗教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出现。

在这一时期,艺术哲学主要由宗教哲学家和神学家来进行,他们强调艺术的服务性质,认为艺术家应当臣服于宗教和道德的权威,要为上帝的荣耀和信仰的传播而服务。

这种观念在整个中世纪的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被挑战和改变。

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伴随着人类学术界对古典艺术和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艺术家和学者开始对艺术本身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

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重要的艺术哲学家,分别是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和杰拉尔德·德·尼萨罗。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是一位绘画大师,他在《绘画大全》一书中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绘画理论和技术,并提出了“透视”和“比例”等绘画原理。

哲学与艺术创作的交融

哲学与艺术创作的交融
艺术家对哲学思想的理解和吸收
• 学习和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和思想
• 将哲学观念融入艺术创作过程
艺术家运用哲学思想进行创作的方法
• 以哲学观念为导向进行艺术创作
• 将哲学思考融入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家运用哲学思想创作的案例
• 卡夫卡和贝克特的荒诞主义作品
• 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
艺术作品中的哲学观念表达
艺术作品中的哲学观念
• 哲学关注人类思考和心理活动
• 心理学是哲学的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
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
• 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 艺术创作中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因素
哲学与心理学的发展
• 跨学科研究中的哲学与心理学
• 艺术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和创造力培养
哲学与教育学:艺术教育的哲学
思考与实践
01
哲学与教育学关系
哲学思考对艺术创作的价值
哲学思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提供思想资源和价值导向
• 提高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和审美价值
• 艺术风格中的观念艺术和跨媒体艺术
• 拓展艺术创作的思维空间和表现手法
• 促进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
• 艺术与哲学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04
哲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哲学与美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

哲学与美学关系
• 哲学关注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
• 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
哲学与美学的研究与实践
• 哲学与美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
• 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观念和审美价值
哲学与美学的发展
• 跨学科研究中的哲学与美学
• 美学教育中的哲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哲学与心理学:艺术创作与认知过程的探讨
哲学与心理学关系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艺术的探讨和理解渗透着对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思考。

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哲学研究是一个深邃而丰富的领域,它涵盖了从古希腊时期到当代的众多哲学家、艺术家和评论家对艺术的思考和论述。

通过对艺术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启迪和反思。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西方艺术哲学的先驱之一,他在《理想国》中论述了他的“理想之州”理论,他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影子,而真正的现实世界是理念的世界。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是一种诱惑和欺骗,它让人们沉迷于感官世界的追求而忽略了理念之美。

柏拉图的艺术哲学反映了他对理想之美的追求和对感官世界的怀疑,同时也为后世的艺术理论和审美哲学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思考则呈现出了与柏拉图之不同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技术,是一种达到特定目的的手段,他将艺术定位于实践和行动的范畴中。

在他的《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将艺术分为史诗、戏剧、音乐和舞蹈四大类,并对它们的本质、特点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对艺术的理解和评价,他的“模拟”理论和对戏剧的肯定在西方文化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艺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艺术和哲学的复兴与创新成为了当时西方文化界的主要趋势。

伦勃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了当时的核心价值观,他们通过对古代艺术作品的研究和模仿,使得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

文艺复兴时期也涌现了一大批艺术理论家,如亨利·德·梅迪奇、杰罗姆·博斯、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和基列尔莫·荷尔加等。

他们对古典和当代艺术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形成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艺术哲学理论。

文艺复兴时期也是西方美学哲学兴起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哲学的纠葛:西方古典艺术学源流作者:宋音希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05期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罗伯特·威廉姆斯著,许春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长期以来,由于艺术理论过多地依附在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门下,以致其自身的独特性被消解或遮蔽。

受此影响,大多数艺术理论著述往往侧重于思想史或理论史的逻辑演绎和体系建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往往在这一过程中被稀释蒸发,进而导致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以及艺术经验的断裂阻隔。

因此,研究艺术理论的人缺少艺术实践经验,其理论多沦为体系或概念自身的抽象演绎;而从事艺术实践创作的人往往不屑于光顾理论,视理论为空洞的说辞。

美国艺术史家罗伯特·威廉姆斯所著《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一书的出版,使上述现象得以改变。

罗伯特·威廉姆斯长期从事艺术史研究,擅长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经验融合的视域阐发艺术理论的诸多问题,表现出与其他艺术理论著作不同的独特魅力。

该书将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实践、艺术经验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既摆脱了以往艺术理论的抽象概念化倾向,又将艺术史、艺术实践、艺术经验赋予理论化、观念化的阐释表达,是一部特色鲜明的艺术史理论著作。

从西方思想传统看,艺术理论的源头离不开古希腊哲学的知识,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哲学思想对艺术理论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罗伯特·威廉姆斯在书中指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在古代也很常见,而且经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发展,尤其是它暗示的艺术和知识的关系,成为后来关于…什么是艺术‟的思想的决定性因素。

”[1]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史理论叙事,罗伯特·威廉姆斯从艺术史经验出发反思了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哲学理论与艺术理论长期存在的矛盾纠葛,对于我们认清西方艺术史理论在自身发展中始终存在的内在冲突及结构动力,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罗伯特·威廉姆斯从一开始提及柏拉图时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众所周知,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是出了名的有问题。

”并列举了柏拉图对艺术的蔑视与攻击。

威廉姆斯的叙述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事实,艺术学知识的确立乃是建立在攻击或蔑视艺术的哲学家观念之上的,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美学史家鲍桑葵也曾评论说:“在柏拉图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完整的希腊艺术理论体系,同时又可以看到一些注定会使它破产的概念。

”[2]按鲍桑葵的说法,在西方艺术理论史上,其开端同时也即意味着破产,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许多艺术理论家都注意到这一奇异的开端。

从理论层面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无疑来自哲学概念化与艺术感性化之间的天然对抗;从伦理实践看,第一位艺术理论体系的建立者反而是对艺术家十分反感的人,以至于在建立理想国时宣布诗人艺术家为不受欢迎的人。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柏拉图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深刻地影响着古典艺术学理论的发生和发展?这种影响对于当代艺术学理论建构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这是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对此,威廉姆斯写道:“柏拉图对模仿性艺术所需要的那种知识的蔑视必须结合他对于…知识是什么‟这一激进又有深远影响的概念来理解。

”[3]这为我们进一步反思西方艺术理论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众所周知,柏拉图不仅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开创者。

正如后人所言,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所做的工作都难逃“柏拉图的注脚”的命运,西方古典艺术学理论的命运也大致如此。

正是由于柏拉图的影响,西方古典艺术学形成了在哲学、美学的视野中进行艺术反思的坚固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柏拉图关于艺术的思考与其哲学、美学思想紧密相关,也就是说,柏拉图的艺术学思想始终隶属于他的哲学和美学。

这一点对后来的西方艺术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柏拉图之后,几乎所有的艺术学理论都必须有自己的哲学基础,或者构成某种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干脆就将有关艺术的理论思考统称为“艺术哲学”。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难以想象一种缺少哲学思维的艺术学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正如威廉姆斯所指出的那样,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柏拉图建立了哲学与艺术学、美学与艺术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是他的哲学思维方式奠定和塑造了西方的知识形态,全面渗透和影响了哲学、科学、政治、艺术等各个领域。

换言之,柏拉图对艺术理论的影响并不在表层上,而是在建构西方思维方式和知识形态的意义上对艺术理论产生了更为深层的影响。

从哲学的层面上,柏拉图所构筑的知识形态主要是“本质论”,也被后人称之为本质主义。

这种柏拉图主义意义上的本质主义的主要特征在于,认为本质高于现象,由此规定了知识或理性的任务,即探寻事物存在的本质。

柏拉图把事物划分为本质与现象两部分,现象虽然是本质的表象或表现,但由于现象具有芜杂变异性,因此不能直接地显现出本质,有时,现象还极有可能成为迷惑人的假象或幻象。

威廉姆斯在书中列举柏拉图关于骑手、工匠和画家究竟谁真的“懂得”马具的论述。

在柏拉图看来,制造马具的工匠要比画家更懂得马具,“工匠的知识更胜一筹:他必须对其功用、零件、材料以及如何组装它们有些了解;画家只需要知道成品看上去是什么样。

但比工匠的理解更高级的是专业骑手的理解,他明白如何正确使用马具来驾驭马。

他把马具放在了一种更综合的知识体系之内来理解。

柏拉图因此在三种不同的认识模式、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构造出一种等级关系:骑手、工匠和处于最底层的画家。

”[4]显然,这是一个与“柏拉图的床”相类似的例子(“理式的床”“现实的床”与“画中的床”)。

无论是画中的床,还是画中的马具,从柏拉图本质主义的知识论立场上看,都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知识。

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柏拉图从本质主义知识论立场出发为贬低艺术的认知功能找到了理论支撑。

在西方艺术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本质化”“理论化”“概念化”倾向始终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难题。

因为,文学艺术主要以具象化的审美方式诉诸人的情感心理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较大思想深度”追求的放弃或缺失。

也就是说,无论文学艺术如何张扬审美自律性特征,但思想性表达从未彻底远离艺术家的关切。

然而,文学毕竟不是哲学理念或政治观念,也不是这些理念或观念的图解,因而思想性之表达如何超越抽象的逻辑概念的有限性,就成为一直以来困扰诸多艺术家的难题。

从哲学思维方式上看,概念化实质上表征着一种形而上学的顽症。

传统形而上学追求思想的单一明晰性,要求思想表达诉诸抽象的逻辑概念,以使人获得某种永恒不变的公理、公式或教条。

与哲学或科学相比,艺术以其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方式而存在。

艺术最忌概念化和抽象化,艺术所表达的并非是一种理念、一种概念或一种抽象,它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人类生存的世界。

对于艺术来说,个别性、具体性、多样性、生动性才是其具有永久魅力的源泉,一旦取消或忽视了这些艺术本有的特征,艺术势必会丧失掉自身存在的理由。

而在柏拉图的哲学理解中,个别性、具体性、多样性、生动性都不过是虚假或虚幻的现象,最高的本质真实乃是概念、逻辑、理念。

如此说来,柏拉图最后得出驱逐诗人的结论,无疑是“本质主义”的必然逻辑。

柏拉图之后,另一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开始扭转柏拉图过于贬抑艺术的倾向,试图弥合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知识、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分裂状态。

威廉姆斯指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将艺术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但他有对模仿的一种总体上更积极的看法,以及对自然——柏拉图非常不信任的那个不断改变的、具有欺骗性外表的不完美的领域——的一种更积极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的理论与柏拉图不同。

柏拉图强调外表与本质的截然区分,亚里士多德则描述了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体验到我们对另一事物的理解逐步发展过程。

”[5]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努力为诗辩护,可以说是对柏拉图观点的反驳。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威廉姆斯看来,亚里士多德虽然将艺术提升到一定的位置,但是并未动摇柏拉图奠基的形而上学知识论传统。

也就是说,亚里士多德哲学思维和知识理想的深层结构依然是柏拉图式的。

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以形式逻辑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在知识论上,他以探究“是之所以为是”或“存在之所以存在”为终极追问,进一步确立了“本体论”或“本质论”的知识范型;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等概念,进一步规定了美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虽然努力弥合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分裂,但依然视哲学、科学为最高的知识形态。

在他的努力下,艺术虽得以跻身于知识系统之中,但依然处于较低的层次。

威廉姆斯认为:“亚里士多德在认知的各种方式间创建了一种等级关系,并清楚地界定了艺术的地位。

……哲学,正确地说,属于第一类,即最高的一类;艺术属于最后和最低的一类。

……尽管亚里士多德将艺术放在了最低的位置,他却坚定地将艺术确定为一种认知方式:柏拉图有意地将艺术与知识分离,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将两者联系起来。

”[6]对此,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中指出:“对柏拉图来说,艺术既无特别之用(画出来的床并不能用来睡觉),在严格的意义上说也无真实可言。

亚里士多德为艺术辩护而提出的那些理由并没有对柏拉图的以下观点形成真正的挑战,即所有艺术皆为精巧的以假乱真之物,因而是谎言。

然而,他的确对柏拉图的艺术无用论提出了异议。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不管艺术是否是谎言,都具有某种价值,因为它是一种治疗方式。

亚里士多德反驳道,毕竟,艺术是有用的,在唤起和净化危险情感力量方面有医疗作用。

”[7]无论是桑塔格,还是威廉姆斯,既看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承继关系,又指出其不同之处。

总之,知识论立场对古典艺术学的影响依然存在,本质主义知识论哲学的阴影始终覆盖在西方艺术理论前行的道路之上,哲学与艺术理论的纠葛成为一个耐人寻思的理论现象。

亚里士多德之后的西方古典艺术学,一方面,在柏拉图奠基的哲学思维和知识范式中继续追问艺术的最高本质;另一方面,在亚里士多德所突破的方向上继续为艺术辩护。

两者越来越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由此规定了古典艺术学发展的总体趋势:艺术的地位越来越高,艺术本质的哲学追问也越来越逻辑化,艺术学理论经由美学逐渐成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辟或奠基的路向上,西方世界对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使之逐渐成为一门可登大雅之堂的高深学问,艺术理论方面的著述也层出不穷、蔚为大观。

大致可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是沿循形而上学的哲学路向,继续探寻美和艺术的存在本原或终极本体。

其中,中世纪前后,以新柏拉图主义为代表,将“理式论”引向神秘超验,美和艺术的魅力与上帝存在和光同尘、融通一体,代表性作品有普洛丁的《九章集》、奥古斯丁的《论秩序》等。

从文艺复兴运动经如火如荼的启蒙运动一直到18世纪,宗教祛魅、人性觉醒、理性高扬、科学兴起、寻求美和艺术的理性根据的热情也随之高涨,以美育代宗教,促成美学作为近代意义上的一门学科正式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