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

”材料中的“此制”( )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C.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2.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D.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3.“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君主立宪制B.第二次工业革命C.1832年议会改革D.责任内阁制4.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道:“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5.根据中国国情, 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

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B.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6.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朝尊崇神鬼,国家统治者处理国家大事,平民百姓处理日常大事,常以占卜的方式询问神鬼之意,然后决定行动。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导致人们重新思考商朝统治者所宣扬的“其命在天”的神佑理论,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

这体现了A.用超自然的力量治理国家B.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转向C.神治与人治相结合的实践D.国家管理机制的道德构建2. 同《楚辞》相比,《国风》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

这一对比常被理解为,楚地风尚独特,人民信鬼好巫;北方则若一整体,民风质朴。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国风》作者多为贵族阶层,《楚辞》多为平民所作B.北方封国注重宗法,语言雅驯,排拒地方怪力乱神C.北方经济相对发达,南方尚未大规模开发,经济落后D.北方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文化较南方先进3.汉晋时期,官府祈雨的常见运作模式,是地方官向山川之神祈赛,若灵验得雨,往往重修祠庙,建立碑刻,颂扬纪念。

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地方长吏率领僧人在泉源之地祈雨,应验后兴造石窟作为“袛报”的新现象。

这种祈雨运作模式的变化反映了A.佛教信仰取代民众传统信仰B.佛教开始与地方信仰相融合C.地方官吏治理传统发生异变D.传统祈神求福心理仍然延续4.顾炎武认为西汉的刺史监察制是“传车周流,匪有定镇”,“其善者在于一年一代”,“监临之任,不可以久也。

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因此成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可见顾炎武认为监察制度的实质是A.官员流动的任官形式B.隔绝官场的利害关系C.监察官员的道德威望D.官场权力的相互制衡5.《宋史》评论武将,“大抵武夫悍卒,不能无过,而亦各有所长;略其过而用其长,皆足以集事。

”史官对宋代武人的态度反映了A. 重文轻武观念的盛行B.武夫低贱地位的转变C. 重其所长的务实人才观念D.允文允武的包容社会风气6.元人常常将杂剧溯源于儒家经典,认为“有乐府、有五言、有歌、有曲,为诗之别名矣”,或将元杂剧与唐诗、宋词并列,其目的在于A.表明元曲受理学影响B.扩大元曲受众的需要C.说明元曲艺术之雅正D.提升杂剧的社会地位7.1904年商部向清廷奏定《商律》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前者将公司分为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4种;后者规定设立注册局,“无论现已设立与嗣后设立之公司及局、厂、行、号、店、铺等,均可向商部注册,以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有人将“分封制”称为“封建制”,是指古代帝王列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

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侄子刘濞为吴王C.明太祖封四子朱棣于燕地D.康熙封四子胤稹为雍亲王1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14.史籍记载,西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可见该时期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B.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C.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D.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15.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皮子文薮·汴河铭》中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运河开通后,江都(今江苏扬州)出现许多货场、旅店等,搬运业、商业也开始繁荣起来。

由此可见开通运河的直接影响是A.农副产品成为商品B.邸店柜坊开始出现C.沿岸城镇兴盛起来D.国内市场逐渐形成16.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17.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A.4个B.3个C.2个D.1个18.2010年11月16日,经由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第五次会议24个成员国共同审议,中国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1.有史学家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经历了夏商两代邦联式统一、周代分封制统一(联邦式统一)和秦汉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周代的分封制统一至少是与秦帝国的中央集权制统一具有同等意义的。

这主要是因为分封制A.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政治上建立了君臣关系C.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D.确立了周天子的宗主地位2.司马迁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意,成就了《史记》这史学丰碑,引得后世史家争相仿效。

这说明A. 史家阅历决定其史识之境界B. 史著的写作方法决定其影响C. 儒家观念影响着史著的写作D. 史著贯穿着史家对规律的把握3.家族受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国号,这是家族的历史。

后来家族有人做了皇帝,家族变成了王朝,原来的国号成了新王朝的国号,这叫“化家为国”。

下列朝代不属于化家为国的是A.秦 B.汉 C.曹魏 D.北宋4.宋太祖于乾德四年(公元966年)下诏:“所在长吏,告谕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垦荒田者,并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这一诏令A.有利于抑制大地主势力 B.客观上加剧了北宋的土地兼并C.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D.削弱了文臣武官的势力5.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

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

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6.梭伦在当选首席执政官后曾说:“在雅典做不过一日的僭主,然后我被剥皮,我的后代被消灭。

”此言论反映出当时雅典A.特权阶层基本消亡 B.民主政治达到顶峰C.民主秩序得到拥护D.民众仇视统治阶层7.古罗马裁判官法规定: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其他监护人就职时,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VI)24.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B.讲究胸怀宽容博大C.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D.提倡政治参与意识25.两汉和魏晋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

而唐代规定,士子可以自带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

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B.选官不受身份限制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 D.宗法关系仍受重视26.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

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 B.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27.早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政府就将部分税粮折为白银征取;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被迫宣布弛用银之禁”,于是“朝野率用银,其小者乃用钱”。

这一现象说明A.税制改革推动白银普遍化 B.明政府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经济发展促进政府政策的调整28.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

”这主要反映出A.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 B.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 D.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29.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表1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30.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开展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将第Ⅰ卷、第Ⅱ卷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含答案选项符合题意)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1.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 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2.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4.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①泥活字版②《四书集注》③《全宋词》④柳公权《玄秘塔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5.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6.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

”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7.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doc

2019-2020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面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内忧外患的艰难国运,中华民族奋起抗争。

回答1~3题。

1.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是()A.仅看到现象而没有抓住本质问题B.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D.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2.恩格斯在甲午战争进行时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你认为“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强资本输出,将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A.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目标B.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与妥协性C.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D.革命不彻底,没有推翻君主制度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阶段。

回答4—7题。

4.下列事件中能够充分体现“五四精神”主旋律的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强调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②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大声疾呼:“胶州亡矣,山东亡矣!”③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啮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公之于众④浙江海宁县召开万人国民大会,决定开除陆宗舆县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美国新闻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

2019届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届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届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30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1、商王武丁时期起,商王朝经过百多年战争,征服众多方国,将其变为纳贡和派兵从征的,与商王朝存在隶属关系的侯国。

这与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封国()A.本质一致,都是中央王朝的地方政权B.有所不同,其隶属关系缺乏制度保障C.生成同源,都是军事征服的直接产物D.功能相近,代表中央控制力大为强化2、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

2019-2020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一、选择题(45分)1. 从《1876~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进口数量(担) 进口价值(两) 出口数量(担) 出口价值(两) 1876~1881(平154 148 596 571 1 007 572 2 662 237 均)1882~1891(平155 029 748 712 1 000 667 2 617 646 均)1892~1901(平1 706 981 8 312 830 722 566 2 403 042均)1902~1911(平4 658 185 22 538 554 307 256 1 200 921均)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增强C. 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D. 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 阅读《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表》。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 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D.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3. 下表为《某一时期重庆地区重工业发展状况统计表》。

导致这一时期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统计项目1937年1942年工厂占全国工厂总数比例18% 58%资本占全国资本总额比例 4.4% 78%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比例7.3% 49%A. 重庆成为通商口岸工业发展迅速B.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 企业内迁以及政府实行战时体制D. 国民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4. 1929年7月(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次年二月又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

这些做法( )A.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B. 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 发挥了政府的经济职能D. 限制了官僚资本的膨胀5.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几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9高三历史期中考卷考试范围:原始文明——1900年;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避免灾难。

与此相比周人有着明显的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教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2.唐代有“出将入相”的惯例,人们认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俗语。

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数官员来源于武将 B.宋代文化相对于唐代更为发达C.社会观念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D.科举制度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3.(题文)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A.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消除了财政危机D.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4.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 B.重文轻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C.为防范割据而人事变动频繁 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5.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一变化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6.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人教版新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殷墟甲古文中有“(王)大令众人曰,恊田”的卜辞,“恊”字在甲骨文中象形成三耒共耕。

该甲骨文反映的殷商时期农业发展的信息有①已经使用耒耜的耕作方式②当时是集体耕作方式③证明商代已有井田制了④商王朝非常重视农业生产A.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2.下面是某学者对古代中国主要朝代耕地、粮食及人口的信息统计表。

对表中信息合理的解释是A. 抑商政策阻碍了农业商品化发展B. 耕地增多推动人口增长C. 明清时南北方经济发展严重失衡D. 人地矛盾逐渐得以缓解3.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

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哪项较为合理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於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人的描述多不精确,不适合运用在历史的讨论4.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

该技术有助于A. 打破西方科技垄断B. 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C. 中国农业技术革命D. 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5.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

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

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A.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6.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

北信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北信附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北信附中2019~2019学年第一学期入学考试试卷高三历史(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西周初期分封制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王室衰微 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2.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共同特点是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缓和了社会矛盾C. 打破了世袭特权D. 推进了民主进程3.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这一评价主要是指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4. 右图描绘了中国古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铁器开始使用 B.注重精耕细作C.牛耕尚未推广 D.仍旧刀耕火种5.《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

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6.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②③④7. 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朝尊崇神鬼,国家统治者处理国家大事,平民百姓处理日常大事,常以占卜的方式询问神鬼之意,然后决定行动。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导致人们重新思考商朝统治者所宣扬的“其命在天”的神佑理论,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

这体现了A.用超自然的力量治理国家B.政治思想的人文主义转向C.神治与人治相结合的实践D.国家管理机制的道德构建2. 同《楚辞》相比,《国风》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

这一对比常被理解为,楚地风尚独特,人民信鬼好巫;北方则若一整体,民风质朴。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国风》作者多为贵族阶层,《楚辞》多为平民所作B.北方封国注重宗法,语言雅驯,排拒地方怪力乱神C.北方经济相对发达,南方尚未大规模开发,经济落后D.北方地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文化较南方先进3.汉晋时期,官府祈雨的常见运作模式,是地方官向山川之神祈赛,若灵验得雨,往往重修祠庙,建立碑刻,颂扬纪念。

南北朝以后出现了地方长吏率领僧人在泉源之地祈雨,应验后兴造石窟作为“袛报”的新现象。

这种祈雨运作模式的变化反映了A.佛教信仰取代民众传统信仰B.佛教开始与地方信仰相融合C.地方官吏治理传统发生异变D.传统祈神求福心理仍然延续4.顾炎武认为西汉的刺史监察制是“传车周流,匪有定镇”,“其善者在于一年一代”,“监临之任,不可以久也。

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因此成为“百代不易之良法。

”可见顾炎武认为监察制度的实质是A.官员流动的任官形式B.隔绝官场的利害关系C.监察官员的道德威望D.官场权力的相互制衡5.《宋史》评论武将,“大抵武夫悍卒,不能无过,而亦各有所长;略其过而用其长,皆足以集事。

”史官对宋代武人的态度反映了A. 重文轻武观念的盛行B.武夫低贱地位的转变C. 重其所长的务实人才观念D.允文允武的包容社会风气6.元人常常将杂剧溯源于儒家经典,认为“有乐府、有五言、有歌、有曲,为诗之别名矣”,或将元杂剧与唐诗、宋词并列,其目的在于A.表明元曲受理学影响B.扩大元曲受众的需要C.说明元曲艺术之雅正D.提升杂剧的社会地位7.1904年商部向清廷奏定《商律》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前者将公司分为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4种;后者规定设立注册局,“无论现已设立与嗣后设立之公司及局、厂、行、号、店、铺等,均可向商部注册,以享一体保护之利益。

”由此可见晚清政府A.试图转变政府经济政策B.已沦为洋人利益代言人C.以保护商人利益为宗旨D.鼓励私人企业自由发展8.1921年8月28日,孙中山在回复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齐契林的信中表示:“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苏维埃底组织、你军队和教育底组织。

我希望知道您和其他友人在这些事情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方面所能告诉我的一切。

”孙中山的对苏俄的态度A.表露了师法苏俄的意向B.推动了苏俄革命方法的引进C.实现与世界革命相联的愿望D.增进了国共合作的共识9.十月革命成功以后,瞿秋白等先进知识分子认定十月革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俄罗斯,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是世界的社会革命的开始。

” 可见当时中国先进分子意在A.揭示十月革命引起的世界时代变化B.彰显十月革命具有的世界意义C.为中国革命的正当性寻找理论支撑D.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寻找成功案例10.右图是1946年廖冰兄创作的漫画《教授之餐》,以教授家庭吃书来表现国统区人民的饥饿状态,夸张的笔调让读者感到寒心,这反映了A.国统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B.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混乱C.内战消耗巨额财富而人民饥饿D.战争使国内流通不畅物资匮乏11.有学者认为,中共八大有许多非凡之举,比如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分析,对经济发展方针的调整,对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等。

由此可见,中共八大主要目标是A.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D.寻找突破苏联模式的路径1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人对“市场取向的改革”提出质疑,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在“左”的积习束缚下,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中国发展的脚步迟缓下来。

这表明,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需要进一步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国有企业活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3.公元前5世纪,雅典刚从传统制度之中蜕化到一个新社会,在此背景下出现大量的悲剧家,他们把阻遏人的自由意志的客观障碍看做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名之为“命运”,大量以命运为主题的剧作,在观众内心中唤起来的不是一种人生应当俯首听命的感想,而是一种对敢于抗拒命运者的同情和赞叹。

此时雅典的悲剧反映了A.个人自由意志解放的要求B.社会转型中人内心的苦闷C.新制度下社会矛盾的冲突D.民众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14.罗马帝国时期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创建了系统的神学法律理论体系,他认为在“遵从上帝的人那里,心灵统治身体,理性依照法律秩序充满信仰地统治罪过”,圣奥古斯丁的法律理论A.解决理性与信仰间的联通问题 B.依靠宗教稳定帝国社会的功能C.利用理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D.使法治思想臣服于宗教的神圣15.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是一种感官艺术,虽然它很多主题都与宗教有关。

可是,对健美的人体的描绘成为这一时期绘画的一大特色。

这突出的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A.仅仅是感官艺术B.腐蚀了宗教伦理C.重现了人性之美D.体现了高尚主题16. “虽然马丁·路德神学给人的感觉是忠于《圣经》的,但他的解释潜意识里仍留有中世纪后期的传统。

他的民族主义使他成为近代人,他的神学却属于信仰时代。

”下列他的主张或行为最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将《圣经》翻译成德语B.主张国家行政应附属于教会C.主张教士可以结婚D.主张教会内部平等17.“科学的进步使实验室的权威超过了牧师的权杖,经济生产机械化提出了机器物质的哲学,教育助长了对宗教的怀疑,道德规范逐渐失去超自然的支持力量。

”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科技进步造成了信仰的缺失B.生产机械化推动了哲学转型C.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宗教权威D.工业革命改变了秩序和规范18. 1832年6月,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议会改革法案由英王威廉四世签署,正式生效。

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A.使选举权从财产资格转向身份资格B.把议席全部分配给新兴的工业城镇C.中等阶级的多数获得了议会选举权D.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共享改革成果19.以下是美国、英国和德国劳动力人口失业率变化对比表。

这表明——摘自罗伯特•W•斯特雷耶《世界之道:一部基于资源的简明全球史》A.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就业率持续上升 B.英国的失业率没有受到经济危机影响C.德国在1932年以后就业率持续上升D.三国为应对高失业率走上对内改革之路20.美国史家帕尔默说:“政府对那些同意削减农业生产的农场主给予补助,甚至对销毁庄稼和牲畜给予补助……当城市居民缺衣少食的时候,政府竟然削减耕种面积和销毁农产品,这看起来确实是自相矛盾的事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浪费B.政府调整供求关系以稳定农产品价格C.罗斯福新政进一步加剧美国农业危机D.政府对农业干预举措违反了经济规律21.欧洲复兴计划作为一项耗资巨大的对外援助政策,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发表的一系列公开演讲中,他并不刻意揭示欧洲所面临的经济困难,而是疾呼“自由”遇到了巨大威胁。

这表明美国政府A.经济利益服从意识形态B.塑造政治政策的正当性C.鼓吹集权主义的威胁性D.维护美国宪政传统特性2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8月,尼克松宣布美国放弃金本位,准许美元随其他货币汇率浮动。

日本称这两件事为“尼克松震撼”。

“尼克松震撼”直接A.引导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B.导致日本对华政策匆忙转向C.导致日美同盟关系迅速恶化D.导致美国越南战争提前结束23.萨斯基亚·萨森《全球化及其不满》载:“全球经济漫长历史的当前阶段有一个重要特性,即信息技术的兴起,资本流动性及变现性随之上升,并导致民族国家相对于其重要经济部门的管制能力的下降。

”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加深了经济全球化程度B.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危害很大C.民族国家主导着资本的全球扩张D.经济全球化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4.右图《平衡的世界》是1996年的作品,它最有可能艺术地表达了A.经济全球化出现了逆转B.美国主导着经济全球化C.经济全球化的不稳定性D.世界经济平衡力度加大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荒政是历朝历代比较关心的现实问题,它不仅是一国兴旺之所系,也是体现国家制度之完善的一项重要指标。

材料一宋代荒政较之前代的荒政,有一个根本方向上的发展变化,即从行政性措施向市场性措施的转变。

比如罢官籴、弛禁榷、招商、以工代赈、禁遏籴等等。

这些措施多为宋人首创,即便是前朝所创者,在宋代才得以大规模实施。

同时,在王安石主政期间,国家职能开始发生转变,即从纯道德角度向功利角度转变。

…南宋以来,中央财力日益匾乏,不足以单方面承担赈灾救荒的重任,民间救荒力量开始壮大起来。

正是由于民间救荒力量的不断壮大,才弥补了由于中央的控制力下降导致的救荒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对地方救荒事业的强力支持。

—— 魏伟《宋代荒政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赈灾救荒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2分)材料二义赈,主要指的是绅商自发的民间救济行为,大规模发展始于1877 年。

(19)纪80年代起至清朝覆亡,晚清赈济体系不仅萌生了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在传统官赈的同时,(传教士)教赈与义赈的规模愈加壮大,民间救济机构与地方自治合流,还有红十字会的产生,这都极大丰富并发展了晚清赈济体系。

—— 吴昊沐《晚清赈济体系初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赈济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

(9分)材料三从改革开放前坚决拒绝救灾外援,到如今从容开展救灾外交,中国政府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演变,透过一个侧面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的不平凡历程。

——李天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应对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演变及其评价》(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救灾外交的意义。

(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17世纪中叶英国社会开始流行“壮游”( Grand Tour)。

这种发源于16世纪丹麦的游学文化传统,在“三十年战争”( 1618-1648年) 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新贵族青年前往欧洲大陆度过的重要人生经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