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寒法之讲究

合集下载

学好温病,就必须要学好伤寒

学好温病,就必须要学好伤寒

学好温病,就必须要学好伤寒

清代名医吴鞠通,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是“温病四大家”之一,后辈称其号以表尊重。《温病条辨》是吴鞠通的代表作,是他汇集历代医家精华,尤其是张仲景和叶天士的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于1798年(清嘉庆三年)著成的。

可以看得出,温病大家学伤寒可是不比伤寒一派差得了多少的,笔者受恩师一直以来的教诲,认为学不学得好伤寒不是看临床是不是只用仲景经方,而是能够懂仲景方药之义理而不拘于方药组成不变,可以在临床上灵活变通救治病人。

初学温病的第一课,就是老师在台上对我们说“要想学好温病,就必须要学好伤寒”,中医学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这样的精神,要继承、要创新,中医治疗有优势病种,但不能就止于这些优势病种了呀,总还有短板,总还有我们这些后辈可以挖掘的地方。

《温病条辨》此书一直被奉为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被誉为“治温之津梁”,当中名方颇多,诸位有注意到薏苡竹叶散这个良方吗?它是治疗白㾦的专方,亦是辛凉淡法与轻以去实法的代表方,书中记载本方对应的临床表现多为“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白㾦)”。这白疹“小粒如水晶色”(《温热论》),突出于皮肤表面,

形如粟米,内含浆液,消退后有很薄的脱屑,多由湿热郁蒸肺卫,卫气失司而致腠理开合失常,故而汗出不畅形成这白㾦的。

身热身痛这些症状又是为何出现呢?外感湿邪,经脉为之闭阻,汗出过多则表阳开散,身痛则表邪郁闭,表阳开散,表邪不解,其为风湿。风邪为阳,不能一汗而解,湿为阴邪,虽有汗而不能解,为风湿相搏。

这病机乃肺卫湿热,所以白㾦的治疗忌用纯辛发表,也忌用纯苦清热,原文就提出用“辛凉淡法”,即清宣、疏解、淡渗并用,组成为:薏苡五钱,竹叶三钱,飞滑石五钱,白蔻仁一钱五分,连翘三钱,茯苓块五钱,白通草一钱五分;共为细末,每服五钱,日三服。

【《伤寒论》治疗温病】

【《伤寒论》治疗温病】

【《伤寒论》治疗温病】

《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

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素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包括湿温、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是继承《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写成的。因此,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仲景在太阳篇中将表证分为三类,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其本身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仲景伤寒包括温病,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根据陆九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大体上可概括如下:

太阳病,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里热轻者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里热偏重者,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

兼阳明里结者,用大胡柴汤阳明病。

阳明实热内盛,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用白虎汤;

兼伤气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

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

热结肠中,证见便闭不通,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

者,酌用三承气汤。

阳明发黄,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

温病在三阳的证治大体如此。温病转入少阴,由于患者体质有别,故有寒化和热化的转归。

从寒化者,则按三阴虚寒证论治,与一般狭义伤寒治法无异。

从热化者,在少阴则成阴虚于下,热盛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

在厥阴则成热伏于内,四肢厥冷的四逆散证,或用白头翁汤所治的热痢证;

对于温病后期,阴津已虚,余热未净,可用竹叶石膏汤调治。

为了正确理解伤寒法可以用于治疗温病,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极不公正的看法,即有个别医家未能全面掌握《伤寒论》的精神实质,滥用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泛治一切太阳表证,如用大剂量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流脑,以致造成严重医疗事故,故有人据此否定伤寒法治温病。

《温病条辨》:五个加减正气散

《温病条辨》:五个加减正气散

《温病条辨》:五个加减正气散

五个加减正气散均为“湿温之邪,蕴结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所以治以祛湿除满,芳化渗泄,虽均用正气散为主方,但由于湿温病中的湿重、热重,在脾,在胃,在肠,在经的不同,方剂加减亦随病机有所差别。而五个加减正气散治疗各有所侧重,即一加减调升降,二加减宣经络,三加减利湿热,四加减运脾阳,五加减和脾胃之不同。

1、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一加减正气散(苦辛微寒)

藿香梗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陈皮一钱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浊,厚朴、广陈皮、茯苓皮、大腹皮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2、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上条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为要。此条脘闷便溏,中焦证也,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则经络证矣,故加防己急走经络中湿郁;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也;大豆黄卷从湿热蒸变而成,能化蕴酿之湿热,而蒸变脾胃之气也。

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钱广陈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3、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温病条文

温病条文

湿热论叶天士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病大纲)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

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邪在肺卫)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于温合,蒸

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邪在肺卫)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

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邪入营血)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

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

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温病寒法之讲究

温病寒法之讲究

实践证 明, 中西 医理论互相渗透 , 治疗 手段互相 补充 , 是降低 神犀丹等 , 能加强 醒脑开 窍、 通腑泻 热之力 ; 急性 肾功衰少尿 、 无 急性重症肝炎病死率十分关键的一环。 尿期 , 呕恶症状更重 , 用苦寒降浊 , 采 活血解 毒药物保 留灌肠 , 不 根据西医理论模式 , 近几 十年来 , 不少 临床工 作者通 过实验 仅不受体液出入 的限制及苦寒败 胃之弊 , 而且 药物直接作用于局 室研究 , 对大量 的中草药物进 行 了筛选 , 实 了许 多药物能 打断 部 , 证 加快 了水 毒 , 淤血的排泄 。 重症肝炎的病理循环 。据报 道 , 陈 、 杖 、 蓝根 、 茵 虎 板 大黄 、 黄柏 、 4 结 语 坚持辨证论治 , 整体 观念是治 疗急 性重症肝 炎的基本前 提 ; 贯众等对肝炎病 毒及免疫功 能有抑制作用 ; 丹参 、 柴胡 、 赤芍 、 连 翘、 甘草等药物有抗肝细胞坏死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 陈 、 强化祛除邪热 , 于抑 制毒邪 蔓延 , 茵 在 打断病情 传变 。中西结 合对 连翘 、 栀子 、 黄芩 、 郁金 、 田基 黄等具有 降低血清胆红素 的作用 ; 五 于辨证治疗思想 , 加强应 急措施 , 高疗效有 十分重要 的临床意 提 味子 、 虎杖 、 柴胡 , 板蓝根 , 酱具有 减轻 肝实 质炎症 , 败 降低谷 丙 义 , 革 剂 型 及 扩 大 用 药 的 途 径 是 提 高 辨 证 治 疗 疗 效 的 基 础 , 改 也 转氨酶的作用 ; 丹参 、 芍 、r 、 赤 JI 当归 、 仁 、 花等有 改善微 循 是 适 应 急 性 重 症 肝 炎 病 理 急 速 衍 变 的 必 要 保 证 。 芎 桃 红 环 , 止 肝 细 胞 缺 血 缺 氧 及 播 散性 血 管 内凝 血 等作 用 ; 黄 , 明 防 大 玄

【《伤寒论》温病治法】

【《伤寒论》温病治法】

【《伤寒论》温病治法】

伤寒温病临证常用总结:

1、无表寒,内热初起,有汗,咽干,手足心热,鼻孔出气热:小阴旦汤+丹皮生地

黄芩9 白芍9 生姜6 炙草6 大枣12 丹皮6 生地12

2、无表寒,内热重,有汗,咽痛,低烧,或咳或喘:麻杏石甘汤

麻黄6 杏仁9 生石膏24(先煎)生甘草6

3、表寒轻,无汗,咽痛,低热: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6 杏仁9 生石膏24(先煎)生甘草6 炒栀子12 薄荷6(后下)

4、表寒重,无汗,高热,体痛,烦渴:大青龙汤

麻黄6(先煎)桂枝6 杏仁9 石膏30(先煎)生甘草6 生姜6 大枣6

内热轻,可用黄芩丹皮白芍

内热重,必用麻黄杏仁石膏

表寒轻,可用薄荷

表寒重,用桂枝+生姜+大枣

咽喉肿痛,加栀子射干玄参鱼腥草

咳黄痰,加贝母半夏

口气热,加芦根白芍淡竹叶

口渴重,加天花粉

常用的加味药列表:

黄芩:清热,去心肝肺之火

丹皮:凉血

桔梗:化痰

贝母:滋阴润肺,化热痰

鱼腥草:消炎肿

半夏:降逆化痰

白芍:凉血,止痛

干姜生姜:温胃散滞,反左,以防清之太过;

双花:清热解毒

射干:咽喉肿痛

玄参:滋阴,降火,解毒

芦根:清肺养阴

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去心肝肺胃之火

淡竹叶: 清肺气之热

天花粉:止渴生津

附 1 :桂林古本伤寒论温病篇

伤寒杂病论卷第四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4.1】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

【4.2】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4.3】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刘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景源温病的主要治法

温病的主要治法,是指各种温病所出觋的各种主要证候的具体治疗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十类。

1.解表法

解表法,是祛除表邪,解除表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宣通腠理,:疏通气机,使邪气外达的作用,笼统地说,解表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但是温病的解表与伤寒不同,治疗伤寒病用辛温解表法发汗散寒,当然属于汗法.而温病的解表法并不都是指发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邪气导致的病种不同,采用的解表法也不一样,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疏风透热法疏风透热法,是用轻扬宣透的药物组成辛凉解表之剂,就是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这种方剂具有味辛、性凉,质地轻的特性,能够疏散风热,使风热邪气向外透而解除表邪,适用于风温病初起,风热邪气侵袭肺卫,导致卫外失司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代表方剂如银翘散。

(2)解表清暑法解表清暑法,是用解表散寒、清暑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外散表寒,祛暑湿的治法,适用于夏季外感寒邪,但体又蕴有暑湿而致的寒邪束表,暑湿蕴,表里同病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代表方剂如新加香薷饮。

(3)宣表化湿法宣表化湿法,是用辛温宣透、芳香化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以宣透在表之湿邪的治法,所以又称为辛宣芳化法,适用于外感湿热邪气,初起以湿邪为主,热蕴湿中,热象不显的,证候。临床表现是: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缓等。代表方剂如藿朴夏苓汤。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

赵绍琴:分辨温病和伤寒的要点

展开全文

赵绍琴

分辨伤寒和温病的要点:

1、伤寒,寒邪自皮毛而入,首先犯表,故其病机为寒邪束表;温病,温邪自口鼻入,先犯肺金。

2、初起证候特点不同。伤寒初起,症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口不渴,苔白润,脉浮紧,尤以恶寒重,口不渴,苔白润为辨证要点;温病初起,症见发热恶风,咽红咳嗽,口干口渴,舌红且干,脉浮数,其恶风寒较轻微,咽红甚或肿痛,口干或渴,舌质红苔干可为辨证眼目。

凡属温热性温病,都是由于温热邪气引起的,其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急,热变快,易伤阴;凡属湿热性温病,都是由湿热邪气引起的,其特点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缠绵难愈。

(三)论温病初起证属热郁不可言表

温病初起,其病机病性为何?按传统的观点,常以“表证”二字概括之。如称为“风热表证”、“热邪在表”等等。既是“表证”,就当解表,是以中药中有辛凉解表药,方剂中有辛凉解表剂,治法中有辛凉解表法。甚至在《温病学》教科书中也明文规定,温病初起的治疗当用辛凉解表法。辛凉解表作为一种治法,固有其适应范围。但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来规定为温病初起的主要治法,就未必合适。因为温病初起证属郁热,不可言表。这是温病和伤寒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伤寒初起,乃由风寒之邪从皮毛而入,足太阳经络受病,腠理闭

塞,寒邪客于肌表,故称表证,必得发汗解表方愈。温病初起乃温热之邪从口鼻吸受而来,必先犯肺金,肺主气属卫,其合皮毛,故温病初起多现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其状有类表证但决非表闭,乃热郁于肺,肺气失宣,故又多见咳嗽,咽红且痛,舌干或渴,一派热郁之象。若以表证视之,则必以解表应治,临床上因此而致误者多矣。

《温病条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温病条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温病条辨》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无怪见驳于方有执、喻嘉言诸公也。然诸公虽驳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虽立治法,仍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弊与叔和无二,以致后人无所遵根据。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议,而瑭得以善其后也。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气也。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二、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未尽其义。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脏一腑主表之理,人皆习焉不察。以三才大道言之∶天为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之肺亦属金,肺主皮毛,经曰皮应天,天一生水;地支始于子,而亥为天门,乃贞元之会,人之膀胱为寒水之腑;故俱同天气,而俱主表也)!治法必以仲景六经次传为祖法。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

读懂《伤寒论》之温病

读懂《伤寒论》之温病

读懂《伤寒论》之温病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胡希恕注:上文论述疾病刚刚开始,这节讨论疾病发展到两三天的时候,如果内传他经,一定会有某些征兆,由表传内,传至阳明经则会有阳明经见证,传至少阳经则会有少阳经见证,阳明、少阳证都没有,那就是不传。

这两段看的是以脉、证对太阳表证的轻重缓急、传与不传进行判断。在临床上,最常见到的就是太阳病二三天时,传入少阳经,高烧不退,身倦乏力,胸胁满闷,呕逆,脉浮细。患伤寒经过二三日时,如其要传,亦必当必有预兆,若毫不见阳明和少阳证的出现,则肯定其为不传也。

按:伤寒证轻者,治之得当,则于太阳病的阶段可以治愈;重者,即便依法治之,也只能在太阳病时挫其凶势,一般多愈于少阳病的末期,或阳明病的初期。不过若经误治,虽不传的轻证,亦可使之内传。若在重证,那就不堪设想了。此虽论述伤寒病,但其他急性病的初期,亦多发作太阳病,当亦不逾这种规律。轻病重病,传与不传,医家必须心中有数。

冯世纶解读:按语是胡老多年亲身体会,认清疾病发展规律,对指导临床及认识六经有重大意义。本条又重申传与不传是根据症状反应,因太阳病二三日以传阳明、少阳为常,未见阳明证或少阳证,可以判定病未传变。反之若见阳明证或少阳证则判断为传变,言外之意,若见少阴证、或太阴证、或厥阴证亦可判定为传变。亦可知,传变与否,是由六经提纲来判定,不是依据日期循经络相传。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

《温热论》温病大纲12条文

《温热论》温病大纲12条文

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胃,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3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不尔,风夹温热而躁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和,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辨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邪从汗出。解后卫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内经温病伤寒

内经温病伤寒

(一)太阳病

一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辨传经和不传经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太阳病本证

1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予桂枝汤则愈。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

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3 桂枝汤禁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4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温病条辨条文、方、剂量、用法

温病条辨条文、方、剂量、用法

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1.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桂枝汤方

桂枝(六钱)芍药(炒,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

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2.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辛凉轻剂桑菊饮方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3.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辛凉重剂白虎汤方

生石膏(研,一两)知母(五钱)生甘草(三钱)白粳米(一合)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病退,减后服,不知,再作服。

4.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5.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方(辛凉合甘寒法)

生石膏(一两)知母(四钱)元参(四钱)细生地(六钱)麦冬(六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钟服。

6.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犀角地黄汤方(见下焦篇)

张锡纯: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张锡纯: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张锡纯: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解

张锡纯张锡纯经验汇集 2022-09-30 00:00 发表于天津

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至其病之所受,则皆在于足经而兼及于手经,乃今之论寒温者,恒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夫人之手足十二经原相贯通,谓伤寒入足经不入手经者,固为差谬,至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者,尤属荒唐,何以言之?《伤寒论》之开始也,其第一节浑言太阳之为病,此太阳实总括中风、伤寒、温病在内,故其下将太阳病平分为三项,其第二节论太阳中风,第三节论太阳伤寒(四节、五节亦论伤寒,当归纳于第三节中),第六节论太阳温病,故每节之首皆冠以太阳病三字,此太阳为手太阳乎?抑为足太阳乎?此固无容置辩者也,由斯知中风、伤寒、温病皆可以伤寒统之(《难经》谓:伤寒有五,中风、温病皆在其中),而其病之初得皆在足太阳经,又可浑以太阳病统之也。盖所谓太阳之为病者,若在中风、伤寒,其头痛、项强、恶寒三证可以并见;若在温病,但微恶寒即可为太阳病(此所谓证不必具,但见一证,即可定为某经病也),然恶寒须臾即变为热耳,曾治一人,于季春夜眠之时因衾薄冻醒,遂觉周身恶寒,至前午十句钟表里皆觉大热,脉象浮洪,投以拙拟凉解汤一汗而愈,又尝治一人,于初夏晨出被雨,遂觉头疼周身恶寒,至下午一句钟即变为大热,渴嗜饮水,脉象洪滑,投以拙拟寒解汤亦一汗而愈。至如此凉药而所以能发汗者,为其内蕴之燥热与凉润之药化合,自然能发汗,又少用达表之品以为之引导,故其得汗甚速,汗后热亦尽消也。此二则皆温病也,以其初得犹须臾恶寒,故仍可以太阳病统之,即其化热之后病兼阳明,然亦必先入足阳明,迨至由胃及肠,大便燥结,而后传入手阳明,安得谓温病入手经不入足经乎! 由斯知《伤寒论》一书,原以中风、伤寒、温病平分三项,特于太阳首篇详悉言之,以示人以入手之正路,至后论治法之处,则三项中一切诸证皆可浑统于六经,但言某经所现之某种病宜治以某方,不复别其为中风,伤寒、温病,此乃纳繁于简之法,亦即提纲挈领之法也。所尤当知者,诸节中偶明言中风者,是确指中风而言;若明言为伤寒者,又恒统中风、温病而言。以伤寒二字为三项之总称,其或为中风,或为伤寒,或为温病,恒于论脉之处有所区别也。至于六经分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匮要略》并列为四⼤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于经典,本⾝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以看出其价值所在。

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科、⽪肤科、⽼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温病的卫⽓营⾎、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难经·五⼗⼋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义伤寒,泛指⼀切外感病,⽽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将外感分为五⼤类,温病⾪属于⼴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种。

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汗出,⾝重,多眠睡,⿐息必鼾,语⾔难出。若被下者,⼩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者,微发黄⾊,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熏之。⼀逆尚引⽇,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治疗伤寒的⽅法来治疗。

温病条文

温病条文

温热论1.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仿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既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温病寒法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对于温病的治疗,寒法乃其主要治疗大法之一,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鉴于温病在发病各时期的特点差异,在寒法的运用上别有讲究,而非概以苦寒之黄芩、黄连等统论之。

1 温病“以寒为补”

阴主要包括津液和血液,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温为阳邪,其性属热,每易化燥耗伤阴液,正所谓“盖热病未有不耗阴者”。迨至阴津殆尽耗竭,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故历代温病大家均十分重视保护阴津,如吴鞠通有言“夫春温、夏热、秋燥,所伤皆阴液也,学者苟能时时预护堤防,岂有精竭人亡之虞。”叶天士在《温热论》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可见津液作为阴类物质的重要性,所谓“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治疗始终以养阴护阴为法。

温病“以寒为补”,实际是指“寒以养阴”“寒以救阴”的护津救液思想。

所以寒法不仅在清热方面发挥着重要祛邪的作用,且同时亦起着滋阴扶正的作用。即,以寒撤热而存阴,以清滋养而充阴液。

2 温病寒法的分类

温病在不同病理阶段各有特点,且不同脏腑阴伤特点亦有别,故寒法亦有异。如有:辛寒法、甘寒法、苦寒法、酸寒法、咸寒法等。其中,辛寒法与苦寒法,是以清为主,通过祛邪以救阴液;甘寒法、酸寒法以及咸寒法,是以滋为主,直接补充阴液。如叶天士提出胃津亡者,主以甘寒;肾阴亏者,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为甘寒法,治肺胃津伤;加减复脉、二甲复脉、三甲复脉、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为咸寒法,治肾液亏竭。此外,还有咸寒苦甘法之增液汤;酸甘化阴之连梅汤;苦甘合化之冬地三黄汤、加减黄连阿胶汤等。是故对各寒法的把握,当明辨其各自立法之目的,治疗之偏重,用药之特点,以灵活运用于临床。

2.1 辛寒法(辛凉开达)辛,指辛透;寒,指寒泄。辛寒法是用辛寒之品,透热外达,大清气分邪热。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者,症见壮热,汗出,心烦,渴欲饮冷,苔黄,脉洪数等。药如石膏等,方如白虎汤。

2.2 甘寒法(甘寒养液)指用甘寒之品清养以救液,起到清滋的作用。主治热伤肺胃气津者,一为直接补充阴液,如雪梨浆、五汁饮、牛乳饮、西瓜等,一为间接滋液生津,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汤、三才汤等均寓此意。

2.3 苦寒法(苦寒直降)苦寒法,又名清热泻火法,以苦寒之品直清里热,泻火解毒。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者。症见身热,口苦而渴,心烦不安,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苦寒之力轻者如黄芩汤、栀子黄芩汤,黄连解毒汤较重,三黄石膏汤尤重。

2.4 使用注意辛寒、甘寒与苦寒的区别在于:“清热之法,首用辛凉继用轻清者,所以清肃气分之浮热也。终用甘寒者,所以清滋气分之燥热也。”“未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火盛则燥也,当用苦寒清火为主;已经汗下和解而化燥者,液涸则燥也,当以甘寒滋燥为主。”(《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凡温热病宜于辛凉开达者,早用苦寒直降,即为误遏,冰伏其邪而内陷;宜于苦寒直降者,但用轻清甘寒,只能清热,不能退火。”(《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即,凡温热病之宜于苦寒者,切忌早用甘寒,盖因苦寒为清,甘寒为滋,若医以鲜生地、石斛、玄参、麦冬等之清滋法,误作清泄法,则会出现热益壮,神益昏,其弊由甘寒清滋之药,得大热煎熬,其膏液即化为胶涎,结于脘中,反致伏火不得从里而清泄,从此为闭为厥,为痉为痫,甚则为内闭外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