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四十四)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专项强化练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散文内容要点概括题”针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米的恩典甘典江①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
②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
《说文解字》曰:“米,果实也。
象禾实之形。
”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
③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
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
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
④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
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⑤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
《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
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
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
⑥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
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
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
⑦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
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
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
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⑧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
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
⑨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
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望,日益膨胀。
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
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
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
高考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题解题指导与练习(附答案解析)【解题指导】一、段(层)意概括题(1)摘取法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或尾或中间。
尤其要注意其中抒情或议论性(表明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归纳概括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
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二.特定内容概括题(1)原因概括①辨明因果关系很多散文,作者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表明某种道理,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
这个“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文的叙事、描写、回忆等。
②近远结合原则即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
凡是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出现的地方,所以要“就近”。
其他一两个要点分散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就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
③显隐结合原则既要注意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点。
“隐性要点”往往隐含在较含蓄的叙述和描写之中。
(2) 特点概括①直接摘录词句法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呈现,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的组合。
②拼接改写法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③综合句(3)(层)意法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①分析句子关系,梳理出答案要点。
散文概括分析形象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精讲精练一本通(全国通用)原卷版
散文概括分析形象练习(原卷版)姓名:分数: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文本一:孑孓李路平①开会始终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②地点总是那间办公室,座位也是固定的。
灰色的窗帘时而拉紧,时而打开,打开的时候,可以看见外面的一排老单元楼。
房顶为了装饰,建有一些梁柱,横摆或斜靠在一起,贴着颜色不一的瓷砖。
正对窗口的部分,远远看去,很像一张小人的脸,脸上的眼睛直愣愣地看向这里,好像很好奇会议的内容。
办公室狭小,但总还是有点样子,除办公桌外,靠边摆着书橱,中间是茶几和简易沙发,几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像一家人,又全然是同事关系。
茶几上有时候放着杂志或稿子,大多时候只有绿植。
枯燥的办公生活,似乎只有绿色能够带来安慰。
绿萝都带水,装水的玻璃瓶,就是平时喝完牛奶的瓶子,圆润小巧,很容易就冲洗干净。
绿萝的根系不发达,透明的水里只有几根白色的根芽,其余的地方空空如也。
③开会时看着对面人的脸,是最尴尬的。
每个人都试图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动作,靠背,低头,看手机,假装记笔记,需要议论时,才会抬起头。
但总有人的目光游移不定,在房间里的各个角落扫视着:轻风拂动的窗帘,桌上积蓄经年的灰尘,米色沙发的弧形把手,一小盒从未开封的普洱。
④透明的瓶身被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见一个小黑点,在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前,曲着身子,一闪而过。
细看起来,却不止一只,好几个黑点在清澈的水中无规律地浮沉。
⑤会议还在继续,枯燥的内容令人意欲逃离。
瓶中的黑点似乎不想错过这些高光时刻,被一双或无数双眼睛注视。
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
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
⑥由于距离太远(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身形太小),它们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外部特征,除了细瘦、黝黑。
更像是被截断的蚯蚓,由于疼痛扭动着身子,想要摆脱敌手,摆脱死亡的命运。
⑦但它们的扭动并非疼痛造成的。
它们在掠取、追逐和吞噬着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
高考语文检测(四十四)“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专项强化练含答案
检测(四十四)“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专项强化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高雄素描许知远①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
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家叫鸭脚的海鲜店里吃螃蟹,老板祖籍江苏,他的父亲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
“能统一,”他听说我来自北京后说,“柏林墙两边能统一,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行?”②也是在风雨中,我来到鼓山上游览“打狗”英国领事馆。
“打狗”是原住民的发音,英国人将之拼写成“Takow”,汉字则成了“打狗”。
那是个满是农业气息的台湾,北部的基隆被称作“鸡笼”。
当日本人入侵之后,“Takow”变成了高雄——“Takow”的发音与日文中“高大”“雄伟”的发音近似。
③“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卷入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遗产。
我坐在露天平台的阳伞下,看着雨打院子里的海棠树叶,红楼旁的一面米字旗,被雨淋湿垂落在那里——帝国的年代早已退却。
④才过下午5点,天已近乎全黑。
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
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
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夜雨》。
⑤在高雄的捷运站(地铁站)里,我碰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
我们正在找高雄县体育馆那一站。
“是在凤山站下,你们是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吧,我也去。
”他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上面青春痘的痕迹尚未褪尽,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窄边眼镜,一脸学生的稚气。
⑥在车厢里,他坐在我们对面。
得知我们来自北京后,他的谈兴变得浓烈。
他今年25岁,刚刚从东沙岛服兵役归来,之前他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而现在,他正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他想当一名消防队员。
⑦“我喜欢苏东坡,”他说,“他写诗、旅行、喝酒,还修缮了西湖,活得真是潇洒。
”5年前,他去过江南的苏州与杭州,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和房屋上翘的飞檐,他也发现,上海很现代,比台北的楼更高,灯光更明亮,更富现代气息。
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高考散文阅读归纳、概括内容要点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都市里的野菊花罗捷媚在桂城居住十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去过了,唯独紫荷苑没有去过。
每次经过门口,只是扫一眼,以为那不过是个普通的公园,没什么好看的。
一个深秋的午后,风轻云淡,阳光煦暖。
应好友之约,到紫荷苑赏睡莲。
走进去,里面是一个狭长的湖,湖面满是睡莲,却都没有睡,都在艳艳地绽放着各自的花朵。
淡紫、深紫、全紫,如一大片彩云被碧绿的莲叶映衬着,煞是美丽。
“看,野菊花!”正当我陶醉在这紫花绿叶之中时,好友惊喜地叫道。
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只见一丛野菊花正从矮矮的篱笆后面探出头来,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很纯正。
在墨绿的花茎上,一圈浅黄的花瓣含着金黄的花蕊,宛若含笑的亭亭少女。
阳光透过高处灌木的缝隙,洒在它们身上,星星点点地晃动着,有一种律动的美。
走近细看,绿叶之中,有的正在怒放,有的微微露出笑意,有的才羞涩地露出一点金黄。
微风轻拂,清香淡淡,令人神清气爽。
真没想到,在繁华的都市里还能遇见我儿时再熟悉不过的野菊花!小时候,一到秋天,漫山遍野都是黄得耀眼的野菊花,它们黄得纯粹,黄得灿烂。
它们从不在意恶劣的环境,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小路边、石隙间、山坡上,一株株一丛丛,相依相偎,欢快热烈地沁吐着芬芳。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野菊花,不是因为“此花开后更无花”,而是因为它是一种药材,摘下来晒干能换钱。
那时生活贫困,野菊花给了农家人一个生钱的机会。
每年中秋以后,大人们开始忙着收割晚稻,孩子们就开始采摘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深秋的清晨,野菊花的花瓣上都染了一层淡淡的霜,太阳出来后,霜渐渐变成露珠挂在金黄的花瓣上,像晶莹的钻石闪闪发光,煞是好看,滴到手上冰凉冰凉的。
山上的野菊花长得很密,每次弯腰采摘,都要跟花朵进行一次亲密接触。
采着采着,衣袖和头发也就粘上许多花瓣,看着同伴的头发和衣服满是缤纷的“落英”,有的连睫毛上都有,便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山野间充满了我们欢快的笑声。
高考语文“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 (普通高中适用)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普通高中适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父亲的树陈忠实又有两个多月没有回原下的老家了。
终于有了回家的机会,也有了回家的轻松,更兼着昨夜一阵小雨,把燥热浮尘洗净,也把自己都记不清的烦扰洗去。
进门放下挎包,先蹲到院子拔草。
这是我近年间每次回到原下老家的必修课。
或者说,每次回家事由里不可或缺的一条,春天夏天拔除院子里的杂草,给自栽的枣树柿树和花草浇水;秋末扫落叶,冬天铲除积雪,每一回都弄得满身汗水灰尘,手染满草的绿汁。
温习少年时期割草以及后来从事农活儿的感受,常常获得一种单纯和坦然。
前院的草已铺盖了砖地,无疑都是从砖缝里冒出来的。
两月前回家已拔得干干净净,现在又罩满了。
我的哥哥进门来,也顺势蹲下拔草,和我间间断断说着家里无关紧要的话。
我们兄弟向来就是这样,见面没有夸张的语言行为,也没有亲热的动作,平平淡淡里甚至会让人产生其他猜想,其实大半生里连一句伤害的话从来都没有说过,更谈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事了。
世间兄弟姊妹有种种相处的方式,我们却是于不自觉里形成这种习惯性的状态。
说话间不觉拔完了草,之后便坐在雨篷下说闲话,想到什么人什么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从雨篷下透过围墙上方往外望去,大门外场塄上的椿树直撑到天空。
记不清谁先说到这棵树,是说这椿树当属村子里现存的少数几棵最大的树,却引发了我的记忆,当即脱口而出,这是咱爸栽的树。
我便说起这棵椿树的由来。
大约是在“三年困难”中最困难的一年,我正上高中,周日回到家,父亲在生产队出早工回来,肩上扛着镢头,手里攥着一株小树苗。
我在门口看见,搭眼就认出是一株椿树苗子。
坡地里这种野生的椿树苗子到处都有,那时椿树结的荚角随风飘落,在有水分的土壤里萌芽生根,一年就可以长到半人高的树秧子。
这种树秧如长在梯田塄坎的草丛中,又有幸不被砍去当柴烧,就可能长成一棵大椿树;如若生长在坡地梯田里,肯定会被连根挖除晒干当作好柴火,怕其占地影响麦子生长。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一、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
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
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
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
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
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保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1.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答:示例: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淳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
丢失的脚步王开岭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
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
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1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样、视自己为棋子了。
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喷”激起的那种。
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
散文“形象概括分析题”跟踪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文本一:流水函关沈念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
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塬,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
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
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
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修建。
关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
在古代,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
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15华里,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
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
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
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
西汉贾谊在名篇《过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好一个“逡巡而不敢进”!然而到了公元前209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
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
再去拨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大战,闯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1927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1944年5月中国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
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
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
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
高中语文专项复习之“散文分析概括形象题”配套检测
“散文分析概括形象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水袖之痛肖复兴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
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
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
六年前,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
坦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
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苦练的功夫。
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
水袖是青衣的看家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
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做水袖。
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
但关键问题是,那时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
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了。
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
他想得很简单——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亲买件生日礼物。
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
已经不能讲话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
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
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
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针对训练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针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葛水平①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向更远处四散而去。
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好做了羊们的口粮。
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蜿蜒,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
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②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
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
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
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③它魅惑了天地两界。
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④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⑤河谷两岸没有人烟。
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
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
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
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的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
“源”至此而出。
⑥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
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
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
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
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别有一番模样。
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⑦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
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
散文阅读形象概括鉴赏题使用本
[晚间大自习 P444]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综观全文,请 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①平和谦卑;②内敛刚强;③文采斐然;④ 热爱自然、热爱乡土;⑤孤独寂寞;⑥追求真善美。
[例二]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目。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 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 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 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 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 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 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 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 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 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 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 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 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 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 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 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 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 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 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 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 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 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沈从文先生墓前龙良骅①天空飘着小雨。
早春的雨,带着寒意,若雾,若烟,轻轻地来,像几声嫩嫩的鸟鸣,像几朵怯怯的蓓蕾。
②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
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③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
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
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
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
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生机。
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
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④墓在山腰。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
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
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⑤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
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
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
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强化训练40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
专题强化训练(四十)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春即兴小品肖复兴老钟是我少年时期的偶像。
那时候,老钟爱好朗诵,常模仿当时颇为流行的“星期天朗诵会”,朗诵一些诗歌。
老钟读高三那年,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初试通过了,这让他扬眉吐气。
复试需要面试,我看得出他很兴奋,也很紧张。
面试那天,老钟把自己打扮得油光水滑,早早地骑着他爸的那辆飞鸽牌自行车,去了电影学院。
那天下午放学见到他,问他:“考得怎么样?”他眉毛一扬说:“没得说!”他告诉我,先要他朗诵一段自选的篇目,他朗诵了《林海雪原》攻打奶头山的一段。
这一段他轻车熟路,得到考场老师的好评。
接着,老师把桌上一个墨水瓶递给他,让他以此为小道具,表演一个即兴小品。
这是面试的重头戏。
看得出,他很得意,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即兴表演。
我催他赶紧说说他是怎么演的这个小品。
他说:“我先朗诵了一段《囚歌》,朗诵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的双眼紧盯着面前的老师们,停顿了好半天。
你知道为什么这时候我要盯着他们停顿吗?”我说:“不知道。
”“这就是艺术了,知道中国画里的留白吗?停顿,就是留白。
坐在前面的那一排老师,我把他们想象成高叫着要给我自由的人!我就有了一种现场感。
你懂吗?现场感,是表演情境中最重要的,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说里最重要的。
”听着他这番慷慨陈词,知道他还沉浸在白天的面试里呢。
“那你不能朗诵完这首诗就齐活了吧?那个墨水瓶呢?”我催问他,这是考试关键的地方。
他瞅了我一眼,颇为得意地说:“这就吃功夫喽,道具不论大小,得用得恰到好处,秤砣虽小压千斤,知道吗?我边朗诵着,边拧掉墨水瓶的盖儿,最后我把诗句给改了一下(此时,他特得意),我朗诵道‘让我把这活棺材和你们一起烧掉’;同时,我把手里的墨水瓶朝那帮老师扔过去。
”尽管我非常佩服老钟面试考场上出色的即兴表演,但最终他没考上电影学院。
他说:“是那个墨水瓶让我倒的霉,我没处理好!毕竟墨水把人家的白衬衫都给染了。
菲翔学校高考一轮复习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检测含解析试题
墨达哥州易旺市菲翔学校“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留在窑洞安宁①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②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亮堂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
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拾掇得干干净净。
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
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突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
尽管庭院遗世HY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唧唧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活力勃勃了。
③每年寒暑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
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
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
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
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挑拣出来,积攒得多了,拿到山下卖掉。
④在我们跟老人聊天的时候,男孩更多的是蹲在墙根下,看着对面绿意葱茏的大山发呆。
我猜想那时的他,什么也不想,关于高考,关于镇上边打工边陪读的父亲,关于做村HY的母亲,关于里喧哗的微信,或者者网上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八卦,他统统都不关心。
天空蓝得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云朵是大片大片的,他就像某一片自由舒展的云,在难得的暑假,飘回这片世外桃源中,安静幸福地发一会儿呆。
至于我们这些路人,当然更与他无关。
所以我们聊些什么,都不在他的关注内。
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
其实我也很想像他一样,蹲在阳光盛烈的墙根下,看着面前亘古不变的山林,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浙江专版精练:“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留在窑洞安宁①在白大路村的窑洞里,遇到祖孙两代人。
②村民都已搬迁到山下明亮的砖瓦房里了,只有两位老人,因为习惯了杏林掩映下的窑洞,便一直留了下来。
尽管窑洞有些旧了,但是他们又粉刷了墙面,并将依山而建、没有院墙的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从山下开车上来,大约要十几分钟。
汽车在曲折的山间小路上兜兜转转,忽然间就驶入这片开阔平坦的庭院,便很有闯入世外桃源般的“豁然开朗”。
尽管庭院遗世独立般地隐匿在杏林之中,但因有二十多只鸡,一只健硕的大狗,一头哼哼唧唧的母猪,飞来飞去的鸟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和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妇,便显得生机勃勃了。
③每年寒暑假,少年都会来山里陪爷爷奶奶。
见我们来,少年有些羞涩,打了招呼,便转身不知去向。
十几分钟后,他拎了一大袋黄杏进屋。
那杏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打药,所以许多掰开来,会看到小小的虫子,我小心地将虫子剔掉,咬一口,酸甜可口,美味极了。
而更多的杏,因为来不及采摘,或者被鸟啄食,被虫啃噬,纷纷坠落在地,他们便捡了,堆在粗陶大瓮里任其腐烂后,再将杏仁挑拣出来,积攒得多了,拿到山下卖掉。
④在我们跟老人聊天的时候,男孩更多的是蹲在墙根下,看着对面绿意葱茏的大山发呆。
我猜想那时的他,什么也不想,关于高考,关于镇上边打工边陪读的父亲,关于做村干部的母亲,关于手机里喧哗的微信,或者网上年轻人追逐的明星八卦,他统统都不关心。
天空蓝得像无边无际的海洋,云朵是大片大片的,他就像某一片自由舒展的云,在难得的暑假,飘回这片世外桃源中,安静幸福地发一会儿呆。
至于我们这些路人,当然更与他无关。
所以我们聊些什么,都不在他的关注内。
甚至我问他成绩如何,明年是否有信心考入大学,他也只是羞涩地笑笑,回复我一句“还行”,就不再多言。
其实我也很想像他一样,蹲在阳光盛烈的墙根下,看着面前亘古不变的山林,而后慵懒地融进这纯粹深邃的蓝色绿色白色和金色之中。
高三散文阅读自检与强化训练 试题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一、高考现代文散文的特点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⑴“散〞主要表如今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效劳。
⑵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开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是、空间。
⑶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察评价鉴赏才能,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才能。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察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察,有的间接考察。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察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构造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察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比拟、反衬等。
考察方式,一般不要求识别,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那么经过多年的命题理论,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才能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那么的。
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五点:⑴尽量使考生可以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根本材料。
高三散文阅读自检与强化训练 试题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高考现代文散文的特点1.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聚〞⑴“散〞主要表如今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的运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
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
它是内在的,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效劳。
⑵散文选用的材料靠线索贯穿全文,线索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必要条件,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开展的脉络。
它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件,作者的感情,还可以是时间是、空间。
⑶阅读散文,一要抓住线索,二要把握“神〞,三要注意体会意境。
重点是把握“神〞。
方法有:寻找文眼,品味抒情;抒情的方式有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等几种。
阅读散文,用心体察、品味到了作者的感性,就等于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交融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如身临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
2.高考散文阅读测试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察评价鉴赏才能,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才能。
(1)分析评价思想内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每次必考,只是考察的形式不同。
有的直接考察,有的间接考察。
材料是文章思想内容的载体,所以对文中所用材料的分析评价也是每次必考,只是题目难易度不一,考察形式不一。
(2)分析归纳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趋势的形象说法,构造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高考对此项的考察形式多种多样。
(3)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以及人称运用等。
全国卷每次考的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比拟、反衬等。
考察方式,一般不要求识别,而是分析鉴赏,即分析运用某种技巧的作用、好处、效果等。
3.命题所遵循的原那么经过多年的命题理论,文学作品命题技术日趋成熟。
命题者对阅读才能测试试题的设计是遵循一定的原那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四十四)“散文形象概括鉴赏题”专项强化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高雄素描
许知远
①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
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家叫鸭脚的海鲜店里吃螃蟹,老板祖籍江苏,他的父亲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
“能统一,”他听说我来自北京后说,“柏林墙两边能统一,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行?”
②也是在风雨中,我来到鼓山上游览“打狗”英国领事馆。
“打狗”是原住民的发音,英国人将之拼写成“Takow”,汉字则成了“打狗”。
那是个满是农业气息的台湾,北部的基隆被称作“鸡笼”。
当日本人入侵之后,“Takow”变成了高雄——“Takow”的发音与日文中“高大”“雄伟”的发音近似。
③“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卷入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遗产。
我坐在露天平台的阳伞下,看着雨打院子里的海棠树叶,红楼旁的一面米字旗,被雨淋湿垂落在那里——帝国的年代早已退却。
④才过下午5点,天已近乎全黑。
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
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
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夜雨》。
⑤在高雄的捷运站(地铁站)里,我碰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
我们正在找高雄县体育馆那一站。
“是在凤山站下,你们是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吧,我也去。
”他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上面青春痘的痕迹尚未褪尽,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窄边眼镜,一脸学生的稚气。
⑥在车厢里,他坐在我们对面。
得知我们来自北京后,他的谈兴变得浓烈。
他今年25岁,刚刚从东沙岛服兵役归来,之前他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而现在,他正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他想当一名消防队员。
⑦“我喜欢苏东坡,”他说,“他写诗、旅行、喝酒,还修缮了西湖,活得真是潇洒。
”5年前,他去过江南的苏州与杭州,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和房屋上翘的飞檐,他也发现,上
海很现代,比台北的楼更高,灯光更明亮,更富现代气息。
⑧他说,很遗憾对这些了解得太少了。
10年前他上中学时,台湾的教科书开始不断压缩中国历史的内容,台湾的内容则不断增加,中国变得日益抽象。
⑨“北京好像大得不得了。
”8月份时他还通过谷歌地图来寻找鸟巢,结果发现这个著名的建筑在北京地图上是那么不起眼的一点。
⑩我们还谈起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最近的访问。
他不喜欢发生在圆山饭店前的大规模示威,因为那不符合“待客之道”,他也说两岸之间沿袭了共同的语言与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与协商。
我喜欢他谈话的方式。
或许他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却很愿意坦诚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你的意见。
台湾南部的高雄,30年前(1979年),正是一群青年,在此进行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挑战国民党当局的行动,开始了台湾的民主之旅。
在一张当时的黑白老照片上,我看到了大批手持火把的游行群众,他们脸上是特定时代、特定年纪的意气风发。
⑪我和年轻人在凤山站分手了,他打开随身带的折叠自行车,约好我们待会儿在会场见面,然后消失在雨夜中。
走前我问他的名字,他说:“叫我鲔仔好了,不是梁朝伟的伟,是鱼字旁的那个,你们好像是叫金枪鱼。
”
⑫演出因为雨而推迟了,我没见到鲔仔,却一直在想他的父亲必定是位渔民。
高雄体育馆前站着另一些青年,穿着黄色的雨衣,正对每一个试图进场的人说抱歉:“演出改成明天了,请到时候来。
”我跟着其中的一位进入他们的休息厅,更多的年轻人拥挤在那里,潮湿、嘈杂,还有青春的活力塞满了每个角落。
灯光昏暗,我分不清谁是舞者,谁是工作人员。
林怀民,这位善于用现代舞蹈来演绎中国古典故事的舞蹈家,原定今夜的这场演出,吸引了附近的两万名观众。
我不禁会想,那些儿童的、少年的眼睛,看到舞台中央的表演,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反应,或许他们此刻懵懂无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
(摘编自《台湾素描》,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中所写的海鲜店老板和后文出现的年轻人鲔仔是高雄人的两类代表,他们对
两岸关系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第②段介绍了高雄名字的变迁,这一段名字的变迁史其实也是高雄历史的缩影。
C.第⑤至第⑪段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描绘了一个高雄年轻人形象。
D.第⑧段“他说,很遗憾对这些了解得太少了”,这句话一方面批评台湾当局在教育上的“去中国化”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暗示两岸应加强联系和沟通,以增加彼此的了解。
E.第⑪段“叫我鲔仔好了,不是梁朝伟的伟,是鱼字旁的那个,你们好像是叫金枪鱼”,这句话看似闲笔其实意味深长,这里暗示着两岸因某些原因存在着许多语言、习惯以及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解析:选AC A项,“他们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解有误,二者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并不对立。
C项,分析有误,文中无心理描写。
2.(物象概括题)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高雄?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6分) 答: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可知本题为物象概括题,作答时可先按照文章的结构思路,筛选出与之相关的语句,然后再加以归纳整合,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
如从文章第②段中高雄名字的由来可看出高雄融合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从第④段中“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可看出高雄商业的发达。
参考答案:①高雄市既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又深受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影响。
②对外商业交流发达,文化活动活跃热烈。
③民风淳朴热情,开放兼容。
(每点2分) 3.(形象特点概括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年轻人的形象。
(6分)
答:
解析: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先要从文中找到与人物有关的诸如外貌、语言、动作等
描写内容,仔细阅读,品味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要注意作者直接对人物的描写,比如文中的“一个热心的年轻人”,从中可以很容易得出他热心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①热心助人;(1分)②年轻,带有学生的稚气,有理想;(1分)③热爱中国传统文化;(2分)④关心政治,关心两岸关系,并有自己的主见。
(2分)
4.请结合文本,探究结尾画线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的意蕴。
(8分)
答:
解析: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句子的关键是“美”。
“美”是对林怀民舞蹈艺术的赞美,他的舞蹈艺术因蕴含中国的古典文化而美,观众欣赏后会内化于心,之后又会外化于他们的言行。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它是两岸中国人的精神养料。
参考答案:①对林怀民舞蹈的肯定,认为他的舞蹈是在传播美,这是一种更有价值的东西。
(2分)②这些舞蹈中所蕴含的美与文化传统,会外化成观众的言行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也是一种美和传统文化的展现和传播。
(3分)③中国传统文化,对两岸的中国人来说都是精神的养料,它是两岸人民彼此认同的重要原因。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