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
汇景实验学校郑文富
一、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单元,意义非同寻常——说教材
1、新课标要求我们做什么?
(1)“课程目标部分”直接关于文言文学习的只有两条三句话:“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但是,我们却要注意,在“实施建议部分”,却没有直接关于文言文教学的建议: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为什么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对文言文的要求并不比现代文的要求低(或说单一),文言文的阅读也要达到或关涉到以上要求。
这时再回顾“课程目标部分”关于阅读的一些内容,我们的压力就抖然增大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文言文的教学并没有躲出“三维”目标框架,再加上文言文自身固有的非直接理解性特点,要完成教学就必须想点办法了。
(这也是我们教学中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先解释后理解,课时不够;课前探究,课上交流,比较理想,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认真去做;理解后再解析,不现实。怎么办呢?)
再来看教材,是不是有这么样的要求呢?
2、教材希望我们做什么?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介绍》中讲:
“这套教材阅读部分的编排,外在线索是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内在线索是阅读能力的发展。每个单元的阅读专题的设计,两条线索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全套书的阅读部分,从外在线索说,是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繁难。从内在线索说,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七年级上、下册为第一阶段,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揣摩语言、筛选信息、质疑问难、发表见解、作出评价等。八年级上、下册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结合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为第三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作品和议论文的文体、语体的特点,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至于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则贯穿全套书始终。可以看出,在内在线索上,也是由易到难、从浅入深的。”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介绍》中讲:
“七年级教材出于和小学衔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文言文分量较轻,只占百分之二十;但是,学生要培养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培养文言语感,必须集中学习文言文。语文课程标准对七~九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规定的目标是: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所谓“观千剑而识器”,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阅读量。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大家的共识是减少烦琐的讲解;注重朗读、背诵;注意字词的迁移运用;培养文言语感,而要使这种新的教学观念见成效,学生就必须接触较多的文言诗文。当然,学习文言诗文,意在了解和吸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
素,比如《桃花源记》表现出的对美好社会的赞美和向往,《陋室铭》和《爱莲说》乃至《湖心亭看雪》等表现出的文人孤芳自赏式的清高等,在今天都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
……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五、六单元指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
在这份基本上代表了“官方”意见的文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八年级对文言文教学、学习的要求已经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一方面要像“传说”中那样完成“读读解解背背”,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另一方面已经要求“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甚至还要求学生能够“对诗文中所含的应该被扬弃和否定的因素”,“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要求低吗?一点不低,而且我们已经接受了。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我们会要求学生分析“桃花源“美在哪些方面(风景美、风情美等),要求学生谈一谈他们如何看待“桃花源”(不存在,只是代表了作者的理想,不要盲目寻求),这不就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上面的要求吗?
(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中说: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当然,全套六册书的教学目标,都是按照这三个维度设计的,然而,各有所侧重。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来说,七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体验情境、质疑问难。八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的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八年级下册,侧重培养的是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一单元,传记、回忆录,属记叙文;第二单元,散文诗,属抒情文;第三单元,科学散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多数属记叙文;第四单元,散文、小说,多数属记叙文。第五、六单元,文言诗文。阅读这些文章,除了注意一般的理清思路、把握意蕴、体验情境等以外,希望结合文体、语体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以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到这里我们才明白,阅读“浅易文言文”,并不等于浅层次地阅读文言文,浅文深读,短文宽读,可能反倒是编书者的一个心愿。
(4)《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