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下卷第一编第三章古代西方

合集下载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总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编:中国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1、奴隶社会建立的保傅教育制度中,设有“三公”“三少”教育子女,三公是指什么? (太保、太傅、太师;少保、少傅、少师)2、慈幼机构的建立开始于何时?(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当时建立的主要慈幼机构有哪些?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3、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l)思想品德教育1 )孝悌;2)崇俭;3)诚信; 4)为善(2)生活常规教育1)礼仪常规的训练;2)养成卫生习惯;(3)文化知识教育——识字、书写、听解《四书》、诗、赋、格言等。

(4)身体保健教育4、封建社会用作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教材主要有哪些?(周兴嗣作的《千字文》、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5、封建社会用作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教材是什么?《四书》《五经》6、封建社会用做诗赋教育的主要教材有哪些?《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1、贾谊的早期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早谕教;选左右;重儒术2、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提倡及早施教;主张慈严结合;要求均爱勿偏;主张博习致用;重视风化陶染。

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是谁的语言?4、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什么?——《颜氏家训》5、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重视蒙养教育;要求慎择师友;强调学“眼前事”;提倡正面教育为主;6、朱熹为儿童编写的教材有哪些?《小学》与《童蒙须知》7、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哪些内容?“知行合一”、顺导性情,鼓舞兴趣;循序渐进,量力而施;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全面诱导,不执一偏。

8、评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9、述评张履祥的“耕读相兼”理论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1、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什么?《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章程”),它是清政府1903年命张百熙、张之洞、容庆等人制定并于1904年颁布实施的。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课件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课件

第三章学前教育史课件教案:第三章学前教育史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三章,学前教育史。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学前教育、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以及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等;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如戊戌变法时期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等;西方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如德国的幼儿园制度、法国的学前教育等。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以及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2. 掌握各位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并能进行简单的评价。

3. 能够分析不同时期的学前教育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和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重点:各位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课件、教案、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and arous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等。

2. 讲解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如戊戌变法时期的学前教育、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等。

3. 讲解西方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如德国的幼儿园制度、法国的学前教育等。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以孔子、孟子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以戊戌变法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什么?(2)戊戌变法时期的学前教育有哪些特点?(3)德国的幼儿园制度是如何起源的?2. 学生互相讨论,老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的学前教育特点及其影响。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02学前教育史

00402学前教育史00402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史上编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第二节古代的胎教第三节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古代的蒙养教育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第二节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第四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第二节外国教会在华的学前教活动第四章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西方学前教育思想的引入、传播与学前教育思潮第二节学前教育制度的演进与实施第三节学前教育的实验与探索第四节学前教育法规的颁行第五节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第五章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第一节蔡元培的学前教育思想第二节陶行知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节张雪门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第四节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五节张宗麟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第六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一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至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学前教育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二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第三节古代西方国家的学前教育目录第四节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思想第八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第一节中世纪学前教育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第九章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第二节法国的学前教育第三节德国的学前教育第四节俄国与苏联的学前教育第五节美国的学前教育第六节日本的学前教育第十章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第一节卢梭的学前教育理论第二节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第三节杜威的学前教育理论第四节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第五节克鲁普斯卡娅的学前教育理论第六节皮亚杰的学前教育理论第七节加德纳的学前教育理论上编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I 公育慈幼观念与礼俗是中国古代幼儿教育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

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中国学前教育史思考题上圈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A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2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基础是:DA勤俭 B 诚实 C 守信D 孝悌3我国最早记载较为系统的学前教育计划的《礼记?内则》产生在:BA商代 B 西周 C 汉代D 唐代4 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手段是:AA言传身教 B 直观教学 C 多媒体教学D 远程教学5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CA公育制度 B 保傅制度 C 备三母制度D 保育制度6我国学前教育实行公养公育形式主要是在:AA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D 近代社会7 我国古代较系统的按年龄划分的学前教育计划最早记载于:BA《大戴礼记?保傅》B《礼记?内则》C《尚书?大传》D《大学章句序》8 我国古代宫廷挑选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王子职责的制度是:BA公育制度 B 保傅制度 C 备三母制度D 保育制度二、名词解释1、保傅制度:所谓的保傅制度,是指我国古代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2、“备三母”制:所谓的“备三母”制,是指我国古代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三、简答题1、我国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第二,原始部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第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第四,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2、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第一,打破了过去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第一编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编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

第一编外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一、填空题1.世界的幼儿教育随着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

2.前氏族时期,对儿童实行。

3.母系氏族社会,男女儿童在8岁以前,一般不分性别而生活在一起,统一由负责照管。

4.父系氏族社会,对幼儿的教育一般是由来进行的。

5.教育为满足军事民主制的需要,重视和加强了对全体部落成员的训练。

6.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2)的养成;(3)训练等。

7.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示范与;(2)观察与;(3)奖励与。

8.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式是同生产劳动和紧密结合的。

9.教育是一种现象,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

二、简答题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有哪些?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有哪些?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具有哪些重要特征?第二章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一、填空题1.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为埃及、、印度和中国。

2.古埃及的是融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为一体的一种教育形式。

3.古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和性。

4.古埃及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和性。

5.古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实行家长制加。

6.古代人的早期教育颇受重视,它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为整个民族起着一种先导的作用。

7.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家庭教育从儿童幼年开始,最主要的是传诵《》经。

8.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是古印度的教育。

9.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所统治。

第三章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1. 人教育的任务是把全体斯巴达奴隶主后代培养成身体健壮、性格坚强、仇恨奴隶、顺从长老的勇士。

2. 人的教育是使儿童逐步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

3. 人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奠定了西方教育发展的基础。

4. 7岁前的雅典儿童,一般要在 里接受良好的养护和教育。

5. 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罗马的教育实施一种 的家庭教育。

自学考试外国学前教育史1-3章

自学考试外国学前教育史1-3章

四、小结 古罗马学前教育特点: (一)家长制; (二)家庭负责; (三)法制及道德教育; (四)在人生早期奠定德行、智慧基础; (五)教育内容及形式岁社会风气改变。
五、基督教的兴起对罗马学前教育的影响 (一)基督教的产生、发展 (二)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积极:保护婴儿 2.消极:原罪论、赎罪论、禁欲主义、体罚
(二)世俗封建主的学前教育 1.西欧中世纪的状况: 基督教与贵族依存;等级制度 2.宫廷学校教育
3.骑士早期教育 • 性质:集封建思想意识的熏陶与军事体育训练于 一体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 三个阶段: 出生至7岁为第一阶段; 幼儿教育时期;家庭中;父母是教师; 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识,培养道德品质和身 体养护。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一)“吠陀时期” (二)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二、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一)婆罗门教源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 《吠陀》经为经典; (二)三大主神和三大纲领 (三)家长制,指导子女记诵吠陀为经典; 教育内容: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 规范和风俗习惯,传颂《吠陀》经典;军事,农 业,手工等实际知识; 方法:耳口相传、死记硬背。
三、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一)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 军事等; (二)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家长制(学徒 制)、体罚。 萌芽阶段;形式(多样性和等级性); 内容(实践性和职业性);方法(身心受摧残)。
第二节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 一、古代希伯来 (一)公元前1220年,摩西 (二)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 二、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 (一)家庭教育时期(公元前1300~前586年) 1.长期动乱,家庭的重要性,父亲负责教育的责 任; 2.内容上:宗教神学的灌输(《圣经》);宗教 道德的教育; 3.方式:家庭诵读经典、参加宗教节日;培养宗 教信仰。

自学考试外国学前教育史1-3章PPT课件

自学考试外国学前教育史1-3章PPT课件
通过对外国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可以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外国学前教育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
机遇
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度提高、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等。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等人的推动下,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兴起,强调教育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20世纪初学前教育改革…
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改革运动对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进程。
03
04
05
20世纪初的学前教育改革运动
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学前教育逐渐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以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为主的学前教育体系。
蒙台梭利教育法
强调儿童的自由和自发,通过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和教具,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和情感发展。
华德福教育法
注重儿童的个性和精神发展,通过灵活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评价
发展适宜性教育
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各种理论和思潮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从蒙台梭利教学法、行为主义理论到发展适宜性教育,我们看到了不同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和影响。这些理论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但都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教育环境的适宜性。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为儿童提供更加全面、适宜的教育。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反思和总结经验,推动学前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教会学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品质,通过宗教仪式和活动进行。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三章

《中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三章

四、早期知识教育
• 古代普遍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并且把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提前至 学前阶段进行传授。
第4节
古代学前宫廷教育
(一)君主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保傅制度 (三)“备三母”制
第 5节
古代学前教材
• 一、古代学前教材概况 • 比较著名的教材有:《仓颉篇》、《爰历篇》、 《凡将篇》、《急救篇》、《三字经》、《百 家姓》、《千字文》等 • 二、幼儿诗歌 • 诗歌主要有三类:训诫类;知识掌故类及识字 类 • 三、幼儿故事 •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书言故事》、《日记故 事》、《蒙养图说》、《二十四孝图说》等 • 四、歌舞和游戏
儿童的心理特点
• (一)喜好活动和游戏 • (二)模仿性强 • (三)行为受真实情感支配 • (四)记忆力好 • (五)注意力容易转移
三、慈幼的社会责任观(略)
四、“早谕教”的学前教育观
• • • • (一)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 (二)早期教育对德育的影响 (三)早期教育对智育的影响 (四)对早期教育的批评之声
第2节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颜氏家训》成书背景 在战乱纷争时代,由于亲眼目睹了许多 士大夫家破人亡,因此为保证颜家的传 统和地位,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成 此书,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 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 我们研究其家庭教育思想、学前教育思 想的主要依据
二、 选左右
• 主张建立保傅制度,设置“三公”、 “三少”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 • 师、保、傅的选择标准为“天下之 端士,孝悌博闻有术者”
三、重儒术
• (一)主张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早期教育的主 要内容。 • (二)在文化知识教育方面,注重《诗》、 《书》、《礼》、《乐》、《易》、《春秋》 等儒家经典的传授。 • (三)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张使太子从小形成 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 • (四)在治国方面,主张德刑并举的治国方略 • (五)他还主张教养结合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七章古代学前教育教学目标:1 了解古埃及、古希伯来、古印度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2. 比较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异同。

3. 理解中世纪的儿童观,并做适当评价。

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经历了数百万年漫长的历史时期。

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对这一时期幼儿教育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古学家发掘的文物资料及人种学者对现存的、具有原始性的民族的教育活动进行的观察与描述来推断。

少数古代典籍特别原始社会的追记也可提供材料。

一、原始社会(远古时期)学前教育的实施历史学家将这一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前氏族社会时期(原始杂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原始杂婚、血缘婚)、母系向父系过度、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多偶婚(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婚】、军事制时期。

根据摩尔根和恩格斯就家庭婚姻的研究,将家庭分为原始杂婚、血缘婚、多偶婚(普纳路亚家庭)、对偶婚和一夫一妻之家庭。

相应的会产生不同的家庭及家庭教育方式。

(一)前氏族社会时期在这段时间人们实行的是(杂婚)群婚制,婚姻集团按照辈分辈分划分,所有的兄弟姐妹都是夫妻,如女娲伏羲既是夫妻也是兄妹,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很多女子生了孩子以为是感天地而生。

如《史记.补三皇本记》记载:“炎帝神农氏,姓,”孩子实行的是公养公育。

分为年轻力壮和老弱儿童,老弱就成为教育儿童的主要实施者。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这时实行的是普纳路亚婚或叫多偶婚,只有外族才能通婚。

这段时期,女性有至高的地位,人们没有认识到男子在升值中的作用,对女性奇异的生殖能力具有具有朦胧的痛疼和信仰,产生了省直崇拜,把女性的生殖器予以神话,在氏族生活中,女人是组织者、领导者、具有无上的权威,这是母权盛世时期,根据母系建立氏族家庭,男子外出打猎,女子留在家中照料儿童,孩子属于母系所有。

男女儿童在8岁之前,不分性别地生活在一起,统一由母亲负责照管。

“一个婴孩属于共同喂奶并设照护所有儿童的、该群的全体母亲们,不管她们向婴孩的个人关系如何。

学前教育史(外国)

学前教育史(外国)

外国学前教育史第一编外国古代学前教育第一章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认识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了解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一般特征,及对后世学前教育的影响。

1. 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是如何产生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在原始社会早期属于群婚制,按辈份建立起一个个大家庭。

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实行公养公育。

史前社会是一种共同劳动、共同享用,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形态,人类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开展对大自然的斗争。

在这种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就产生了人与人,人与集体的相互关系,促进人们需要了解日常生活的知识和生产斗争的技能,而这些品质并不是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必须从学习中获得。

年老的一辈就自然承担起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责任,教育也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也包含对幼儿的教育。

2. 史前社会分为那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幼儿教育有何变化?史前社会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前氏族时期:属于群婚制,按辈份建立起一个个大家庭。

实行儿童的公养和公育。

为了谋求生存和照顾老幼,青壮年捕猎、摘果;老人和体弱者照料年幼的儿童,这是最初的幼儿教育形式。

(2)母系氏族时期:男子外出捕猎,女子留守照顾儿童兼顾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

儿童在8岁前一般不分性别生活在一起,由妇女负责照管。

8岁后男儿跟随男子们外出,学习应做的事情。

女孩仍由妇女教养,开始学习农业和畜牧业的技能。

(3)父系氏族时期:儿童的教育改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在以男子为核心组成的一夫多妻制大家庭中,对幼儿的教育一般由成年妇女来进行。

有时祖父母也来协助。

(4)军事民主制时期:这是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私有制产生,在氏族部落里出现了两个首领,酋长负责组织安排日常生活,军事长官负责作战。

形成了“军事民主制”。

在教育上,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学习使用武器和作战方法,锻炼强健的体魄。

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也注重于这一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2版)陈文华主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2版)陈文华主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开始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春秋战国 时期,开始走出宫廷。
2013-09-19
14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取代学前儿童社会公育; 奴隶贵族垄断受教育的权力,学前教育局限于 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之中; 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有了较为明确的年龄划分; 学前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开始出现于儿童 年龄相关的学前教育计划; 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 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2013-09-19 11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记载了西周王公贵族在家庭中实 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2013-09-19
12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教育
保傅教育制度 三公:师、保、傅 乳保教育制度 三母:子师、慈母、保姆
2013-09-19
13
2013-09-19
30
三、重儒术
1.企望以儒家思想统摄皇太子的心,以儒家学说作为太子 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2.对太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贾谊主张注重《春秋》、 《礼》、《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 3.道德教育方面,贾谊主张应使太子自幼形成儒家倡导的 忠、信、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在他看来,具有此 “圣人之德”的人,就是道德上的完美者,也即具备儒家 理想人格者。“将学趋让,进退即席不以礼,登降揖让无 容,视瞻俯仰、周旋无节”。 4.对太子传授“君国畜民”之道是绝不可少的。 5.主张教养结合,即除进行道德与知识教育外,并须由少 保负责健养其身体。
《中外学前教育史》
目录

外国学前教育史古代、文艺复兴.到现代教育

外国学前教育史古代、文艺复兴.到现代教育

06 外国学前教育史一:古代、文艺复兴第一章,史前幼儿教育.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P294史前社会分4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P294-295.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军事体育训练,宗教、唱歌、舞蹈等内容。

P295- P296△△.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示范与讲解,观察与模仿,奖励与批评。

P296-297.下面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是( )P296-297A.示范与讲解B.实验与讲解C.奖励与批评D.观察与模仿.史前社会幼儿教育随着下列哪一项的变化而变化?家庭模式P29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P297A.在家庭中进行,并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B.公养公育,民主平等C.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D.老人即专职教师史前幼儿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P297【2004.4】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1)特征:a、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b、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c、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d、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

(2)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的社会性质、家庭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2 ,名词解释: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1,是史前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2,私有制萌生,部落战争出现,氏族部落出现了由推选或选举产生的酋长和军事长官两个首领。

3,为满足军事民主制的需要,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成员的军事体育训练。

4,学习使用武器和作战方法,锻炼强健的体魄,成为每个氏族成员的必修课。

第二章,古代东方学前教育【古埃及】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

△△. 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军事等。

P301.古代埃及学前教育从形式上看,特点:多样性、等级性。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1-5章(下编)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1-5章(下编)

学前教育史考纲整理1-5章(下编)第1章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一、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二、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实行公养公育三、史前社会分4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四、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是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儿童从幼年开始就从旁观察成年人生产劳动过程,从中探询劳动技能,并在游戏中模仿联系。

五、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社会的道德观念的养成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实行的是公养公育制度。

培养儿童尊敬长辈,遵守礼法,具有氏族部落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

六、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是简单的军事体育训练军事体育训练尤其在军事民主制时期,孩子从小就习弄弓箭、学射鸟兔等,通常在三、四岁时,就练习打猎,稍大一点时儿童还组织小队,练习作战或进行宿营游戏等。

七、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是原始宗教、歌唱、舞蹈等其他原始社会幼儿教育除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外,其他还有宗教、审美、唱歌、游戏、舞蹈等也占有一地位。

八、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1)特征:1. 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2. 幼儿教育公养公育,民主平等;3. 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4. 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十分简陋。

(2)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及相应的社会性质、家庭模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九、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之一是示范与讲解示范与讲解这种长辈的言传身教、启发诱导是史前社会对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十、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之一是观察与模仿观察与模仿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过程中观察、模仿长辈的言行举止,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的知识和生活出世经验。

十一、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之一是奖励与批评奖励与批评对儿童的奖励,赞誉及批评、警告等作为激励机制,以便诱发儿童积极向上和克服不良之举。

十二、史前社会的教育方法是以人为师,能者为师,以老带小进行十三、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特征与社会特征相一致在史前社会末期,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氏族社会制度逐步解体,私有制开始萌芽,出现了少数特权任务,这些人在占有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占有精神财富,从而也就改变了人人享有教育权的局面,专门致力于脑力活动的人逐步增多,教育与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紧结合的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一种新的社会、教育制度和幼儿教育模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

学前教育史-外国史部分第一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1、史前社会的四个时期⑴前氏族时期,群婚制⑵母系(或母权)氏族社会⑶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以男子为核心组成的多妻大家庭⑷军事民主制社会2、史前社会实行儿童公养公育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⑴劳动技能教育——从旁观察,在游戏中模仿⑵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了解家庭惯例,认识亲属、血缘关系,其目的在于培养尊敬长辈,遵守礼法,具有氏族部落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为之奋斗的精神⑶军事体育训练——目的在于驾驭自然的能力,保卫氏族的利益,内容包括军事技能和打猎⑷其他,宗教、歌舞等。

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⑴示范与讲解⑵观察与模仿⑶奖励与批评5、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具有以下重要特征⑴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模式的变化、发展而相应得到改进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和同步的。

⑵儿童是公养和公育的,体现出民主、平等的性质。

⑶教育方式是同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内容简单。

⑷不可能出现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家庭及其周围驻地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二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1、学校的类型⑴宫廷学校,用来教育皇子皇孙和皇亲国戚的子弟⑵职官学校,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⑶寺庙学校,培养僧侣⑷文士学校,培养一般文秘人员。

2、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⑴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祭祀、医学、建筑、农务⑵方法:家长制加体罚3、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的两个阶段: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4、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与佛教幼儿教育的区别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盛行家长制,教育内容除了身体养护和传授生活知识、行为规范和风俗习惯外,最主要的是传诵《吠陀》经。

主要方法是口耳相传,死记硬背。

刹帝利、吠舍种姓的子弟,学习有关军事、农作、手工方面有用的实际知识。

首陀罗中性的孩子,被完全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佛教反对婆罗门第一,佛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传播教义、广招信徒,要求人们藐视显示、吃苦修行,同登虚幻彼岸,主要在信仰方面、公德意识的养成方面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资料第一编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远古社会至鸦片战争前)第一章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第一节慈幼观念的产生及原始氏族社会的儿童公育制度一、慈幼观念的产生二、慈幼与最古老的儿童教育机构--“庠”的产生先秦时期文献记载,最早出现的学校明叫“成均”和“庠”。

“成均"被称为五帝的大学;“庠又叫“米廪”.它是中国学校的萌芽,及时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优势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幼儿童的场所。

“庠”的出现,便是中国最早慈幼观的体现。

三、儿童公养公育的实施“庠"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当时仍是“天下为公”。

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对儿童实施公养公育便成为院士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慈幼观念的发展、政令与机构一、慈幼观念的发展、慈幼政令措施二、慈幼观念的发展与家庭教育古代慈幼观念的发展,总观沿两个方向:一是强国、治国;二是家庭教育。

公元前21世纪前后,中国今日私有制阶段。

原始的“天下为公”儿童公养公育,变成“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儿童变为家庭所有,为家庭养育.韩非从母爱和家庭教育的角度阐述慈幼问题,他指出母亲都是爱孩子并把慈爱给予孩子,“爱子者,慈于子"“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父母都盼望幼儿能“得福免祸”。

他认为母亲以慈爱之心,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便可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慈幼与禁溺女婴四、慈幼机构的建立与法令措施我国古代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

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慈幼局遍设于北宋京畿郡府,其主要职能是收养失去父母或贫家无力供养的弃儿。

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

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代。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在康熙元年始建于北京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著名学者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

第三节慈幼礼俗与婴儿养护一、慈幼礼俗(一)生子(二)试儿(三)命名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一)穿勿过暖(二)食勿过饱(三)任其啼哭(四)安全避险(五)避免惊吓。

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二、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
(一)封建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 (二)蒙养院制度的确立 1903年,由张百熙、容庆、张之洞重定学堂章程,即《奏定学堂章程
》,也叫癸卯学制。 1904年,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内容: 1.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之第一基址。 设置蒙养院为学前教育专门机构:招收“3-7岁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学前教育必然走向社 会教育。这种必然性体现在下列方面: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给 自足 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不少妇女走进工厂。这 就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动,必然 引起思想 文化领域的波动。从地主阶级的开明知识分子,到资产阶 级维新派,都积极介绍西方儿童教育。他们提出的建立学前教育制度 的主张,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
其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尤其重要。他们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并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还主张建立资本主 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 的培养奠定了舆论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派有关学前教育的主张: 1、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2、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前教育的科学化 3、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体系 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的培养奠定舆论基础
” 2.蒙养院的设置 3.蒙养院保教要旨:身心健康发展 4.蒙养院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 5.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来源:育婴堂的乳媪、警节堂的节妇 培训:选识字妇女为教员,教材是《孝经》、《列女传》等官编教科书 6.蒙养家教合一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

学前教育史第三、四、五章第三章:学前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其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首先,我们会回顾古代文明中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初步认识和实践,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育观念。

接着,我们将重点研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的变迁,以及启蒙运动如何为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奠定基础。

在本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讨论19世纪工业革命对学前教育普及的影响,以及20世纪初教育改革者如何推动学前教育成为公共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此外,本章还将概述二战后学前教育的全球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及情况和政策支持。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本章将介绍学前教育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教育哲学,分析它们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我们将从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等角度,探讨儿童如何学习和发展,以及这些理论如何指导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此外,本章还将讨论关于游戏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游戏来促进学习。

我们也会探讨多元文化和包容性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实施这些理念。

第五章: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法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会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设计课程,确保课程内容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接着,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教学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以及它们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知识体系和社交技能。

本章还将分析家庭和社区参与对学前教育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成长。

最后,本章将讨论当前教育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数字工具和在线资源的使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学习体验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教育技术的挑战和限制,以及如何在保护儿童隐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资料总汇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资料总汇

00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1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

P6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 p6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p7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P19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P23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p26-30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

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

P26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 p27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 p31-32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P34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

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P36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P38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 P38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 p40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

P46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 p51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

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00402《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学前教育史》核心知识点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一节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一、慈幼观念的演变p30二、慈幼与学校的起源1、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

2、“庠”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农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有一定的剩余产品②氏族成员共同劳动,财产共有,儿童公育③实行较为严格的族外婚制三、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1、宋代的慈幼机构①慈幼局:主要职能是收养弃儿,雇请乳媪鞠育②举子仓或予惠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其职能与慈幼局略同2、唐鉴创办的及幼堂: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四、慈幼礼俗p321、慈幼礼俗:是慈幼观念与文化在民间普遍流行的通俗形式①试儿(抓周)②洗儿会③命名仪式第二节古代的胎教胎教:是指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一、胎教的作用①被看作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②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③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二、胎教的内容p33-35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目不观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3、注意环境的影响(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第三节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一、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①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②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③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二、家庭学前教育的规划①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自己吃东西的时候,教给他使用右手进食②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革,女鞶丝。

男孩子应声“唯”发声较直。

女生应声“俞”声音委婉。

男孩子学习佩戴革制衣袋,女孩子学习佩戴丝质衣袋③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六岁,学习简单的数字与辨别南北方位的名称④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七岁开始男女不能坐同一个席上,不能共用一个食具⑤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三)论学前教育 •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第一个时期的幼儿教 育又可以分为儿童出生前的胎教;出生~5岁的婴 幼儿教育和5岁~7岁的儿童教育三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下卷 第一编
• • • •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二、西欧中世纪学前教育的实施 (一)基督教会的学谦教育 1、学前教育的目的 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读圣经,以求做一 个合格的基督徒。这种教育从幼儿开始,基督教 会的学前教育就是从小要把他们训练成为一个个 笃信上帝、服从教会的“圣童”,从而为培养一 个真正的基督徒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的学前教育 二、雅典的学前教育
雅典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方面的,不仅 要培养应用善战的兵士,更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 为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能说善辩的思想家、精 明能干的商人和善于出谋划策的国家各级统治人 才。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下卷 第一编
• • •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一)性恶论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地位独尊,鼓吹由于儿童是带有 “原罪”来到人世的,故生来性恶,人人必须历尽苦难生 活的磨难,不断赎罪,才能净化灵魂。为了得到未来天堂 的幸福,人人应当听从教会的训诫,常年敬畏上帝,实行 禁欲;应当从幼年起就抑止儿童嘻笑欢闹、游戏娱乐的愿 望,并严厉措施来禁止这类表现。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哲学观与政治观 • 1、论儿童的优生优育 •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 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的问题。他主张任 何人都得过集体的公共生活。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 • • •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一、共和前期的学前教育
家长制、小农经济和战备要求,决定了这时期罗马 的育实施一种“农夫—军人”的家庭教育。男孩在幼年起 就跟父亲学习农时耕作和军事本领,同时还要接受精神方 面的教诲。儿童在家中也学习阅读、书写、计算以及骑马、 游泳、作战和使用武器。真正成为一名农夫或军人为止。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 • • • •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2、论学前教育内容 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形成儿童的符合将来国家 保卫的者的良好品德。 柏拉图主张要严格选择寓言、诗歌、文学的 内容。音乐对于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柏拉图也十分重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哲学观与政治观 1、论儿童的优生优育 应使婚姻成为高尚的事业,明确婚姻的目的 是生育优秀的后代;任何个人无婚姻自主权,婚 权在于执行者,执行者为成人选择配偶。为了保 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同统一设置育儿院, 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 3、论儿童心灵教育和体育教育 • 柏拉图强调儿童的心灵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 一种和谐的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 乐来陶冶心灵。”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 • •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的学前教育 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此外,在品德和性格方面,则要孩子始终保持知足 和愉快,还要不怕孤独和黑暗,并经常带他们到公共娱乐 场所去观赏和聆听关于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学习英雄 们的伟大言行。这给孩子们灌输了斯巴达人的人生理想和 道德,以使他们逐步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 品德,并为7岁后进入正规的国家教育场所接受严格训练 打下基础。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论教育的年龄分期 •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身心自然发展 特点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 的阶段并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任 务。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 第三,如果儿童在幼年时期遭受体罚,长大 以后往往更难以驾驭。 • 第四,体罚只能造就奴隶的性格,而不能培 养雄辩之才。 • 第五,体罚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情沮丧压抑, 经常感到抑郁,产生恐怖心理。
下卷 第一编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 • •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式的爱情到底还是用来崇拜的,要 不然人世间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失落感。 热恋期的人才会想要时时刻刻粘在一起,爱 情的终点就应该是彼此不再想要探究对方 的秘密,乐于给彼此最多的自由空间,看到对 方做着自己想做的,就很开心,而不是勉强自 己,或是控制对方的心。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 • • •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1、论儿童教育及早受教育 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 而开始的。 2、论游戏 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这一儿童喜爱的活 动方式,把它既变成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学习, 又是一种教育的活动形式。
二、共和后期的学前教育 儿童在家庭中接受初等教育,学习阅读、书写和计算、 “十二铜表法”等课程。在思想意识上,则要求儿童养成 对共和国负责与效忠的感情,发展其勇敢和坚强的意志, 养成整洁、谦逊和节制的习惯,提高其自尊心。有时还组 织儿童访问裁判所、军营和元老院,使他们从小懂得一点 有关宗教信仰、军人品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初步知识。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 • •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四节 西欧中世纪的学前教育 一、西欧中世纪的儿童观 (二)预成论
按照预成论的观点,儿童与成人不应有重要区别,从 幼儿开始,儿童的身体和个性已经成人化了。 • 预成论的要点时否认儿童预成人在身心特点上的差异, 也否认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节律性、阶段性。 • 由于受预成论的影响,人们无论是在社会教育以及家 庭教育中,都忽视儿童的身心特点,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 要,对儿童的要求整齐划一,方法简单粗暴。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 。 • 3、论记忆力和创造力 • 幼儿教育的主要职责在于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和创造欲。 • 4、论娇惯儿童的危害及榜样 • 昆体良坚持父母本身应成为孩子们的有效榜样。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 5、论体罚昆体良竭力反对儿童教育中的体 罚现象,提出对幼儿的体罚更要禁止。还专门给 体罚列举了五大罪状: • 第一,体罚事实上无疑是一种凌辱,是一种 残忍的行为。 • 第二,盛行体罚,而孩子一旦对鞭打习以为 常,教育就难以起到作用。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 二、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 (一)论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 教育应成为国家的重要事业,由奴隶主国家 统一管理,决不能让私人插手,并要求把教育作 为国家公共要务,专门制订有关法律,明确规定 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给予的教育。 强调“教育应由法律规定”。这也是西方教育史 上“教育立法”思想的开端。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二、共和后期的学前教育 培养雄辩家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根本目的。家庭幼儿 教育的性质、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家庭中出现了乳 母和希腊保姆以及希腊教仆。他们共同照管孩子和帮助儿 童学习希腊文、拉丁文。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 • • • •
第三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6、论儿童的看护者和教师 昆体良认为必须慎重选择儿童的看护者和教 师。他们必须身体健康、说话清楚正确。 第一,教师要热爱幼儿。 第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和了解儿童。 第三,教师要正确运用批评和表扬。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
三、帝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教育目的是培养效忠于帝国的官吏和进行文化思想灌 输的教师,教育成为巩固其政权的重要手段。为此建立起 了一套国家教育管理体系,采取用国库资助教育的措施, 把一切教育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系:唐家业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古希腊的的学前教育
下卷 第一编
第三章 古代西方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的的学前教育 一、斯巴达的学前教育
斯巴达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提出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