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图形的全等单元检测试题4
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下4.2《图形的全等》习题含详细答案
《图形的全等》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的矩形是全等形B.所有的五角星都是全等形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形D.周长相等的正方形是全等形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全等形B.图形的面积相等的图形叫全等形C.部分重合的两个图形全等D.两个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3.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全等图形的是( )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C.两个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4.如果△ABC与△DEF是全等形,则有( )(1)它们的周长相等;(2)它们的面积相等;(3)它们的每个对应角都相等;(4)它们的每条对应边都相等.A.(1)(2)(3)(4)B.(1)(2)(3)C.(1)(2)D.(1)5.如图,已知△ABC≌△CDE,其中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C=CEB.∠BAC=∠ECDC.∠ACB=∠ECDD.∠B=∠D6.如图,△ABC≌△CDA,AB=4,BC=6,则AD等于( )A.4B.5C.6D.不确定二、填空题7.在如图所示的2×2方格中,连接AB、AC,则∠1+∠2=_____度.8.由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五寸照片和七寸照片_____全等图形(填“是”或“不是”).9.下列图形中全等图形是_____(填标号).10.如图,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格点图中,∠1+∠2+∠3=_____度.三、解答题11.如图,某校有一块正方形花坛,现要把它分成4块全等的部分,分别种植四种不同品种的花卉,图中给出了一种设计方案,请你再给出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案.12.找出图中全等的图形.13.周长相等的两圆相同,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相同,那么,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14.如图,一块土地上共有20棵果树,要把它们平均分给四个小组去种植,并且要求每个小组分得的果树组成的图形、形状大小要相同,应该怎样分?15.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1)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2)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3)周长相等的菱形;(4)所有的正方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解答】A周长相等的矩形不一定重合,错;B所有的五角星不一定重合,错;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也不一定重合,错;D周长相等的正方形边长一定相等,则周长相等的正方形一定是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一定重合,正确.故选D.【分析】全等的图形是指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按定义逐个验证可得答案.2.答案:D解析:【解答】A、如果形状相同而面积不同,则不是全等形,错误;B、如果面积相等,而形状不同,则不是全等形,错误;C、根据全等形概念,强调是完全重合,错误.D、正确.故选D.【分析】要判断选项的正误,要以全等形的概念为依据,结合各选项认真验证,与之相符和是正确的,反之,是错误的.3.答案:D解析:【解答】A、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B、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C、两个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故两圆一定全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性质分别判断得出即可.4.答案:A解析:【解答】根据全等形的概念可以判定:(1)(2)(3)(4)都成立.故选A.【分析】全等的图形是指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图形,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则它们的周长、面积、对应角、对应边一定都对应相等.5.答案:C解析:【解答】∵△ABC≌△CDE,AB=CD∴∠ACB=∠CED,AC=CE,∠BAC=∠ECD,∠B=∠D∴第三个选项∠ACB=∠ECD是错的.故选C.【分析】两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6.答案:C解析:【解答】∵△ABC≌△CDA,∴AD=BC=6.故选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找到对应边即可解答.二、填空题7.答案:90°解析:【解答】在△ACM和△BAN中,AN=CM,∠AMC=∠BNA,CM=AN∴△ACM≌△BAN,∴∠2=∠CAM,即可得∠1+∠2=90°.【分析】根据图形可判断出△ACM≌△BAN,从而可得出∠1和∠2互余,继而可得出答案.8.答案:不是解析:【解答】由全等形的概念可知:由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五寸照片和七寸照片,大小不一样,所以不是全等图形.【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图形重合的是全等形,不重合的不是全等形.9.答案:⑤和⑦解析:【解答】由全等形的概念可知:共有1对图形全等,即⑤和⑦能够重合.【分析】要认真观察图形,从①开始找寻,看后面的谁与之全等,然后是②,看后面的哪一个与它全等,如此找寻,可得答案.10.答案:135°解析:【解答】如图所示:∠2=45°,在△ACB和△DCE中,AB=DE,∠A=∠D,AC=DC∴△ACB≌Rt△DCE(SAS),∴∠ABE=∠3,∴∠1+∠2+∠3=(∠1+∠3)+45°=90°+45°=135°【分析】首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1+∠3的值,即可得出答案.三、解答题11.答案:见解答过程.解析:【解答】设计方案如下:【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①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②作一组对边的平行线也能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矩形;③连接一组对边的中点,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矩形,再作矩形的对角线就把每个矩形都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这样就分成了四个全等的三角形;④过正方形的中心做互相垂直的两条线也能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四边形.12.答案:见解答过程.解析:【解答】如图所示:1和2全等,3和4全等.【分析】利用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进而判断即可.13.答案:不一定全等.解析:【解答】不一定全等,例如,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均为10,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3,3,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4,4,2,这两个三角形显然不全等,但当两个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定全部相等,可得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14.答案:见解答过程.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分析】一共有20棵果树把它们平均分给四个小组去种植,每一个小组平均5棵,再根据条件“分得的果树组成的图形、形状大小要相同”进行分割即可.15.答案:(1)全等(2)不一定全等(3)不一定全等(4)不一定全等.解析:【解答】(1)全等.理由:等边三角形各角都是60°,各角对应相等,周长相等即边长相等,各边对应相等.(2)不一定全等.理由:由已知条件,只能得到一组直角对应相等,其余的角和边不能确定是否相等.(3)不一定全等.理由: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由周长相等只能得到四条边对应相等,不能确定四个角是否相等.(4)不一定全等.理由: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所有的正方形的角对应相等,但边长不能确定.【分析】根据多边形全等必须同时具备各边对应相等,各角对应相等.若不能确定都相等,则两个多边形不一定全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4.2《图形的全等》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4.2图形的全等
1.观察如图5—34所示的各个图形,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2.如图5—35所示,判断各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全等图形.
3.如图5—36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全等;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若全等,请说明怎样做才能使它们重合,
4.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与其全等的图形.
5.画一个长方形,再用尺规作一个图形,使它们成为全等图形.
6.在一个梯形上画出你喜爱的图形,然后复制6个并拼成一个较大的图案.
7.用相同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2:1)尽量拼成几种不同的图案.8.如图5—37所示,把梯形分割成两对全等的图形.
9.按下列步骤设计图案.
①画一个ΔABC,其中AB=AC;
②去掉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l,2,并且BD=CD′;
③将三角形1,2分别放在3,4的位置,其中AE=BD=AE′.
参考答案
1.解:①和⑥,②和⑤,③和⑧分别为全等的图形.
2.解:甲不是,乙是.
3.解:两个图形全等;折叠能使它们重合.4.略.5.略.6.略.7.略.
8.解;如图5—38所示.
9.解:如图54—39所示.。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章 图形的全等 单元测试A卷(含答案)
七(下)数学下第11章图形的全等 A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全等图形是指两个图形( )A.大小相同B.形状相同C.能够重合D.相等2.如图,△ABC≌△ECD,∠A=48°,∠D=62°点B.C.D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ACE的度数是( )A.38°B.48°C.132°D.62°3.下列各组的条件,能判定△ABC≌△A′B′C′的是( )A.AB=A′B′,AC=A′C′,∠C=∠C′ ;B.AB=A′B′,AC=A′C′,∠B=∠B′C.AB=A′B′,AC=A′C′,∠A=∠A′ ;D.∠A=∠A′,∠B=∠B′,∠C=∠C′4.如图,已知AB=AC,BD⊥AC于点D,CE⊥AB于点E,图中全等三角形的组数是( )A.5B.4C.3D.25.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角及这个角的平分线以及这个角所对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C.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一边及该边上的高和中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D.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和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二.填空题(第6~10题,每题4分,第11题8分,共28分)6.已知,如图,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______对全等三角形.7.如图,△ABC≌△ADE,则,AB=_________,∠E=∠________.若∠BAE=120°,∠BAD=40°,则∠BAC=_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点E,DF⊥AC于点F,图中有_________对相等的线段,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两根钢条AB′.BA′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如图,若测得AB=5 cm,则槽宽为__________cm.10.如图,在△ABC和△ABD中,∠C=∠D=90,若利用“AAS”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________或________;若利用“HL”证明△ABC≌△ABD,则需要加条件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11.如图,已知∠ACB=∠BDA=90°,要使△ABC≌△BAD还需要增加一个什么条件?把增加的条件在横线上,并将相应的根据填在后面的括号内.(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第12.13题,每题8分,第14~17题,每题9分,共52分)12.如图,∠A=∠D,∠C=∠F,要使△ABC≌DEF,还要增加什么条件?试说明你的理由.13.如图,△ABC≌△DEF,∠A=25°,∠B=65°,BF=3 cm,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14.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试说明AD⊥BC.15.如图,A.B两点是湖两岸上的两点,为测A.B两点距离,由于不能直接测量,请你设计一种方案,测出A.B两点的距离,并说明你的方案的可行性.(8分)16.已知:如图.AB=CD,AF=CE,BE=DF,试说明∠B=∠C.你认为本题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尽可能多地写出来.17.将一个正方形分割成4个全等的部分.你有几种分割的方法?在每一种方法中,每一个全等部分是怎样得到另一个全等部分的?请你至少提供三种不同的方案.参考答案—.1.C 2.B 3.C4.B5.B二.6.3 7.AD,∠C,80 8.5,AB=AC.AE=AF.BE=CF.BD=CD.DE=DF9.510.∠CAB=∠DAB,∠ABC=∠ABD.AC=AD,BC=BD11.AC=BD,BC=AD,SAS∠BAC=∠ABD,AC=BD,ASA;∠BAC=∠ABD,BC=AD,AAS;AC=BD,HL三.12.只要增加一对边相等即可,利用“AAS”或“ASA”证明两三角形全等.13.∠DFE=90°,CE=3 cm14.由已知得△ABD≌△ACD,则∠ADB=∠ADC,进而得AD⊥BC15.构造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以及这个三角形的全等三角形,如过A作河岸的平行线AC,过B作AC的垂直线BD.AC.BD交于点O.在OC上取点C使OC=OA.过C作∠ACD=∠BAC.CD交BD于点D.由“ASA”得△OCD≌△OAB,则有AB=CD,只要测量出CD的长,即可. 16.由AF=CE,得AE=CF,则可证△ABE≌△CDF,即∠B=∠C还可以得到∠D=∠B,∠AEB=∠CFD17.分割成如图1.图2或图3均可(答案不唯一).其中图1.图2的全等部分可以看作是平移得到的;图l.图3的全等部分可以看作是旋转得到的.。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_图形的全等_测试卷
2014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符合图示胶滚涂出的图案是( )3.如图,AB//CO,且AB=CD,AC交DB于点O,过点O的直线EF分别交AB、CD与点E、F,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6对B.5对C.4对D.3对4.如图,在△ABC中,F为AC中点,E为AB上一点,D为EF延长线上一点,∠A= ∠ACD,则CD与AE的关系为( )A.相等B.平行C.平行且相等D.以上都不是5.如图,在△ABC中,∠ABC=∠BAC,D是AB的中点,EC//AB,DE//BC,AC与DE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C=DE B.AB=ACC.AD=EC D.OA=OE6.如果Rt△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那么这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其中一边的距离是( )A.1 B.2 C 2.5 D.37.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售,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N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8.如图,在, △ABC 与△DEF 中,给出以下六个条件:①AB=DE; ②BC=EF ;③AC=DF ;④∠A=∠D ;⑤∠B=∠E ;⑥∠C=∠F ,以其中三个作为已知条件,不能判断△ABC 与△DEF 全等的是 ( )A .①②⑤B .①②③C .①④⑥D .②③④9.如图,∠1=∠2,AC=AD ,增加下列条件:①AB=AE ;②BC=ED ③∠C=∠D ;④∠B=∠E .其中能使△ABC ≌△AED 的条件有 (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10.如图,∠DBC 和∠ECB 是△ABC 的两个外角,点P 是∠DBC 、∠ECB 两角的平分线的交点,PM 、PN 、PQ 分别是P 点到AB 、AC 、BC 三边的垂线段,PM 、PN 、PQ 的数量关系为 ( )A .PM>PN>PQB .PM<PN<PQC .PM=PN=PQD .PM=PN>PQ11.如图,△DAC 和△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E 、BD 分别与CD 、CE 交于点M,N ,有如下结论:①△ACE ≌△DCB ;②CM=CN ;③AC=DN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12.如图,在△ABC 中,AB=AC ,∠BAC=90o .直角∠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PE 、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E=CF ;②△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 四边形AEPF =12S △ABC ;④EF=AP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3.已知△ABC ≌△DEF ,△ABC 的周长为100 cm ,DE=30 cm ,DF=25 cm ,那么BC= 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若△ABC ≌△ADE ,∠EAC=35o ,则∠BAD=________.15.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边AC 、BC 上的点,若△ADB ≌△EDB ≌△EDC ,AB=10cm ,则BC=__________cm .16.如图,AB ⊥BD 于B ,ED ⊥BD 于D ,AB=CD,BC=DE ,则∠ACE__________. 17.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AM 折叠,使D 点落在BC 上的N 点处,如果AD=7 cm ,∠DAM=15o ,则AN________cm ,∠NAB______________.18.如图,在△ABC中,∠A:∠ABC:∠ACB=3:5:10,若△EDC≌△ABC,则∠BCE:∠BCD=___________.19.如图,△ABE和△ACD是△ABC分别沿着AB、AC边翻折180o形成的,若∠BAC= 150o,则∠θ=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E=∠F=90o,∠B=∠C,AE=AF,给出下列结论:①∠l=∠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写出正确答案的序号)21.在如图所示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___________.22.BD、EH分别为△ABC与△DEF的高,且AB=DE,BC=EF,BD=EH,若∠ACB =60o,则∠DFE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56分)23.(4分)如图①,把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请在图②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24.(6分)如图,△ABO≌△CDO,点B在CD上,AO//CD, ∠BOD=30o,求∠A的度数.25.(7分)如图,AB//ED,点F、C在AD上,AB=DE,AF=DC试说明BC=EF.26.(7分)如图,在△ABC中,点E在BC上,点D在AE上,, ∠ABD=∠ACD,∠BDE=∠CDE.试说明BE=CE.27.(7分)如图,在△ABC中,∠ACB=90o,AC=BC,AE是BC边上的中线,过C作CF⊥AE,垂足为F,过B作BD⊥BC交CF的延长线于D.(1)试说明AE=CD;(2)若AC=12 cm,求BD的长.28.(7分)如图,延长△ABC的各边,使得BF=AC,AE=CD=AB,顺次连结D、E、F,得到△DEF为等边三角形.(1)试说明△AEF≌△CDE;(2) △ABC是等边三角形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9.(8分)已知AD为△ABC中线,∠ADB和∠ADC的平分线交AB、AC于E、F.试说明.BE+CF>EF.30.(10分)如图①,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②,在△ABc中,∠ACB是直角,∠B=60o,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2)如图③,在△ABC中,如果∠ACB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在(1)中所得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第十一章图形的全等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C 2.A 3.A 4.C5.B 6.A 7.A8.D 9.B10.C 11.B12.C二、13.45 cm 14.35o 15.20 16.90o 17.7 60o18.1:4 19.60o 20.①、②、③21.315o 22.60o或120o三、23.答案不惟一,如图所示:24.∠A=30o25.解析:可以先说明△ABC≌△DEF,再确定BC=EF.26.解析:可以先说明△ABD≌△ACD,则BD=CD.,再说明△BDE≌△CDE,从而确定BE=CE.27.(1)解析:可以说明.△ACE≌△CBD,则AE=CD.(2)6 cm解析:由(1)可以知道BD=CE=12BC=12AC=6cm.28.(1)因为BF=AC,AB=AE,所以FA=EC因为△D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F=DE.又因为AE=CD。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ACB≌A’CB’,∠A’CB=30°,∠ACB’=110°,则∠ACA’的度数是______度.【答案】4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对应角都减去∠A′CB得到两角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答】解:∵△ACB≌△A′CB′,∴∠ACB=∠A′CB′,∴∠ACB﹣∠A′CB=∠A′CB′﹣∠A′CB,即∠ACA′=∠BCB′,∵∠A′CB=30°,∠ACB′=110°,∴∠ACA′=(110°﹣30°)÷2=40°.故答案为:402.【答题】△ABC中,∠BAC∶∠ACB∶∠ABC=4∶3∶2,且△ABC≌△DEF,则∠DEF=______.【答案】40°【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要求∠DEF即要求∠ABC,分别设出△ABC对应的角度,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列方程解出未知数即可.【解答】设∠BAC=4x°,∠ACB=3x°,∠ABC=2x°,所以4x+3x+2x=180,x=20,∴∠ABC=40°,∵△ABC≌△DEF,∴∠ABC=∠DEF=40°.故答案为40°.3.【答题】如图,△ABC≌△DEF,线段AD=5,DE=3,则BD= ______.【答案】2【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ABC≌△DEF,DE=3,∴AB=DE=3,∵线段AD=5,∴BD=AD-AB=5-3=2.4.【答题】如图,△ABC≌△ADE,若∠BAE=120°,∠BAD=42°,则∠DAC=______.【答案】36°【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ABC≌△ADE,∴∠BAC=∠DAE,∴∠BAC﹣∠DAC=∠DAE﹣∠DAC,∴∠BAD=∠CAE=42°,∴∠DAC=∠BAE﹣∠BAD﹣∠CAE=120°﹣42°﹣42°=36°.故答案为:36°.5.【答题】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交DA于F,交DE于G,∠D=25°,∠E=105°,∠DAC=16°,则∠DGB=______.【答案】66°【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CB=∠E,再求出∠AC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BC≌△ADE,∴∠ACB=∠E=105°,∴∠ACF=180°﹣105°=75°,在△ACF和△DGF中,∠D+∠DGB=∠DAC+∠ACF,即25°+∠DGB=16°+75°,解得∠DGB=66°.故答案为:66°.6.【题文】如图,ΔABC≌ΔD EF,∠A=25°,∠B=65°,B F=3㎝,求∠D FE的度数和E C的长.【答案】∠D FE=65°;E C=3㎝.【分析】根据已知条件,△ABC≌△DEF,可知∠E=∠B=65°,BF=BC,可证EC=BF=3cm,做题时要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解答】解:△ABC中∠A=25°,∠B=65°,∴∠BCA=180°-∠A-∠B=180°-25°-65°=90°,∵△ABC≌△DEF,∴∠BCA=∠DFE,BC=EF,∴EC=BF=3cm,∴∠DFE=90°,EC=3cm.7.【题文】如图,△ACB与△BDA全等,AC与BD对应,BC与AD对应,写出其余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点进而得出对应边与对应角关系.【解答】解:∵△ACB≌△BDA,∴AB=BA;∠CBA=∠DAB,∠CAB=∠DBA,∠C=∠D.8.【题文】如图,已知△ABD≌△CDB,∠ABD=∠CDB,写出其余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点进而得出对应边与对应角关系.【解答】解:∵△ABD≌△CDB,∴∴AB的对应边是CD,AD的对应边是CB,BD的对应边是DB,∠A的对应角是∠C,∠ADB的对应角是∠CBD,∠ACB的对应角是∠ECD.9.【题文】如图,已知△ABC≌△EDC,指出其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对应点进而得出对应边与对应角关系.【解答】解:△ABC≌△EDC,∴AB的对应边是ED,AC的对应边是EC,BC的对应边是DC,∠A的对应角是∠E,∠B的对应角是∠D,∠ACB的对应角是∠ECD.10.【题文】如图,已知△ABE≌△ACD,∠1=∠2,∠B=∠C,指出其他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答案】见解析【分析】先根据△ABE≌△ACD,可以确定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C,点D的对应点是E,然后根据对应顶点,结合图形即可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解答】解:∵△ABE≌△ACD,∠1=∠2,∠B=∠C,∴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C,点E的对应点是D,∴∠BAE与∠CAD是对应角,AB与AC,BE与CD,AD与AE是对应边.11.【题文】如图,已知△EFG≌△NMH,∠F与∠M是对应角.(1)写出相等的线段与角.(2)若EF=2.1cm,FH=1.1cm,HM=3.3cm,求MN和HG的长度.【答案】(1)EF=NM,EG=NH,FG=MH,∠F=∠M, ∠E=∠N, ∠EGF=∠NHM (2)MN=2.1cm,HG=2.2cm.【分析】(1)因为△EFG≌△NMH,故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因为△EFG≌△NMH,故EF=NM,,即可求出各自的长度.【解答】解:(1)△EFG≌△NMH,∠F与∠M是对应角在△EFG和△NMH中,有EF=NM,EG=NH,FG=MH∠F=∠M, ∠E=∠N, ∠EGF=∠NHM ;(2)∵由(1)可知,EF=NM,EF=2.1cm ∴MN="2.1"又MH=FG=3.3 FH=1.1∴=3.3-1.1=2.2cm.12.【答题】如图,已知B,C,E在一条直线上,且△ABC≌△EFC,∠EFC=60°,则∠A=______;【答案】30°【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全等可得:∠ACB=∠ECF=90°,∠B=∠EFC=60°,则根据△ABC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180°-90°-60°=30°.13.【答题】如图,△ABD≌△AC E,A E=3cm,AC=6 cm,则CD=______cm.【答案】3【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ABD≌△ACE,∴AD=AE=3cm,∴CD=AC-AD=6 -3=3cm,故答案为:3.14.【答题】如图,△ABD≌△EBC,AB=3cm,BC=5cm,则DE长是______cm。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4.2 图形的全等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4.2 图形的全等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B)2. (C)3. (D)4. (A)5. (C) 6. (C)7. (A) 8. (D)9. (B) 10. (D)11. (D) 二、填空题
2. (1)和(9);(2)和(3);(4)和(8);(5)和(7);(11)和(12). 3.∠M=40°,∠B=105°.14. 70°. 15. 27cm. 三、解答题 6.解:因为△DEF≌△MNP,∠D=48°,∠E=52°,MN=12. 所以∠P=∠F=180°-48°-52°=80°, DE=MN=12. 17.解: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 .
.
第 11 题
第 12 题
第 14 题
15.如图是由全等的图形组成的,其中 AB=3 cm,CD=2AB,则 AF=
cm.
三、解答题
16.已知△DEF≌△MNP,∠D=48°,∠E=52°,MN=12,求∠P 的度数和 DE 的长.
解:
17.沿图形中的虚线,分别把下面图形划分为两个全等图形.
B.2 对
C.3 对
D.4 对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6. 如图,已知△ABC≌△CDE,其中 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C=CE
B.∠BAC=∠DCE
C.∠ACB=∠ECD
D.∠B=∠D
7.如图,△ABC≌△BAD,A,C 的对应点分别是 B,D.若 AB=9,BC=8,AC=6,则 BD=(
A.6
B.9
C.8
D.无法确定
8.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 的度数是(
)
A.72°
B.60°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4.2图形的全等 同步测试(原卷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4.2图形的全等 同步测试(原卷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 )A .B .C .D .2.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 )A .大小相等B .完全重合C .形状相同D .以上都不对3.如图所示,下列图形中能够重合的图形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4.若△ABC △△DEF ,且△A =60°,△B =70°,则△F 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5.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A .150°B .180°C .210°D .225°6.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凸四边形,拼法共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7.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去B. 带△去C. 带△去D. 带△和△去8.如图,△ABC △△ADE ,点E 在BC 边上,△AED =80°,则△CAE 的度数为( ) ② ①③ 7题A.80°B.60°C.40°D.20°9.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1+△2+△3的度数是()A.90°B.120°C.135°D.180°10.如图,△ABC△△ADE,若△B=80°,△C=30°,△DAC=25°,则△BAE的度数为()A.55°B.75°C.105°D.115°11.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 B.点C C.点B D.点A12.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CA,若△A=30°,△CGF=88°,则△E的度数是()A.30°B.50°C.44°D.34°二.填空题13.下列图形中全等图形是(填标号).14.已知△ABC△△DEF,若AB=5,则DE=.15.如图,在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网格中,△1+△2=°.16.如图,在孔雀开屏般漂亮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17.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BC△△ADE,△BAC=28°,则△B的度数是.18.如图,△ABC△△ADE,△EAC=35°,则△BAD=°.三.解答题19.沿着图中的虚线,请把如图的图形划分为4个全等图形,把你的方案画在图中.20.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21.如图,△ABC△△DBE,点D在边AC上,BC与DE交于点P,已知△ABE =162°,△DBC=30°,求△CDE的度数.22.如图,ΔABC△ΔD EF,△A=25°,△B=65°,B F=3㎝,求△D FE的度数和E C 的长.23.如图所示,已知△ABC△△FED,AF=8,BE=2.(1)求证:AC△DF.(2)求AB的长.24.如图,△ABC△△DBE,点D在边AC上,BC与DE交于点P,已知△ABE =162°,△DBC=30°,AD=DC=2.5,BC=4.(1)求△CBE的度数.(2)求△CDP与△BEP的周长和.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4.2图形的全等同步测试答案提示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解:A、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C、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2.全等形是指两个图形()A.大小相等B.完全重合C.形状相同D.以上都不对解: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故选:B.3.如图所示,下列图形中能够重合的图形有()A.1对B.2对C.3对D.4对解:仔细观察图形可得只有一对全等形(最右边的一对直角三角形).故选:A.4.若△ABC△△DEF,且△A=60°,△B=70°,则△F的度数为()A.50°B.60°C.70°D.80°解:△△A=60°,△B=70°,△△C=180°﹣60°﹣70°=50°,△△ABC△△DEF,△△F=△C=50°,故选:A.5.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A .150°B .180°C .210°D .225° 解:由题意得:AB =ED ,BC =DC ,△D =△B =90°,△△ABC △△EDC (SAS ),△△BAC =△1,△1+△2=180°.故选:B .6.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凸四边形,拼法共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解:可拼成如上图所示的四种凸四边形.故选:B . 7.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去B. 带△去C. 带△去D. 带△和△去解答:因为第△块就能确定所需要玻璃的大小,故选C .② ①③ 6题8.如图,△ABC△△ADE,点E在BC边上,△AED=80°,则△CAE的度数为()A.80°B.60°C.40°D.20°解:△△ABC△△ADE,△AED=80°,△△C=△AED=80°,AE=AC,△△AEC=△C=80°,△△CAE=180°﹣△C﹣△AEC=180°﹣80°﹣80°=20°,故选:D.9.三个全等三角形按如图的形式摆放,则△1+△2+△3的度数是()A.90°B.120°C.135°D.180°解:如图所示:由图形可得:△1+△4+△5+△8+△6+△2+△3+△9+△7=540°,△三个全等三角形,△△4+△9+△6=180°,又△△5+△7+△8=180°,△△1+△2+△3+180°+180°=540°,△△1+△2+△3的度数是180°.故选:D.10.如图,△ABC△△ADE,若△B=80°,△C=30°,△DAC=25°,则△BAE的度数为()A.55°B.75°C.105°D.115°解:△△B=80°,△C=30°,△△BAC=180°﹣△B﹣△C=70°,△△ABC△△ADE,△△DAE=△BAC=70°,△△DAC=25°,△△EAC=△EAD﹣△DAC=45°,△△BAE=△BAC+△CAE=70°+45°=115°,故选:D.11.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MNP△△MFQ,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 B.点C C.点B D.点A解:观察图象可知△MNP△△MFD.故选:A.12.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CA,若△A=30°,△CGF=88°,则△E的度数是()A.30°B.50°C.44°D.34°解:△CD平分△BCA,△△ACD=△BCD=△BCA,△△ABC△△DEF,△△D=△A=30°,△△CGF=△D+△BCD,△△BCD=△CGF﹣△D=58°,△△BCA=116°,△△B=180°﹣30°﹣116°=34°,△△ABC△△DEF,△△E=△B=34°,故选:D.二.填空题13.下列图形中全等图形是△和△(填标号).解:由全等形的概念可知:共有1对图形全等,即△和△能够重合.故答案为:△和△.14.已知△ABC△△DEF,若AB=5,则DE=5.解:△△ABC△△DEF,△AB=DE=5,故答案为:515.如图,在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网格中,△1+△2=45°.解: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CE与△ABD与△ACF全等,△AB=AC,△1=△CAE=△ACF,△△CAE+△DAC=90°,△△1+△DAC=△BAC=90°,△△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CF=45°,△△1+△2=45°,故答案为:45.16.如图,在孔雀开屏般漂亮的4×4正方形网格中,△1+△2+△3+△4+△5+△6+△7=315°.解:在△AEF和△LBA中,△△AEF△△LBA(SAS),△△7=△EAF,△△1+△7=90°,同理可得△2+△6=90°,△3+△5=90°,而△4=45°,△△1+△2+△3+△4+△5+△6+△7=90°+90°+90°+45°=315°.故答案为315°.17.如图AB,CD相交于点E,若△ABC△△ADE,△BAC=28°,则△B的度数是48°.解:△△ABC△△ADE,△AE=AC,△△AEC=△ACE,△△BAC=28°,△△AEC=△ACE=(180°﹣△BAC)=76°,△△ABC△△ADE,△BAC=28°,△△B=△D,△DAE=△BAC=28°,△△B=△D=△AEC﹣△DAE=76°﹣28°=48°,故答案为:48°.18.如图,△ABC△△ADE,△EAC=35°,则△BAD=35°.解:△△ABC△△ADE,△△BAC=△DAE,△△BAC﹣△DAC=△DAE﹣△DAC,△△BAD=△EAC,△△EAC=35°,△△BAD=35°,故答案为:35.三.解答题19.沿着图中的虚线,请把如图的图形划分为4个全等图形,把你的方案画在图中.解:如图所示:20.找出下列图形中的全等图形.解:由题意得:(1)和(10),(2)和(12),(4)和(8),(5)和(9)是全等图形.21.如图,△ABC△△DBE,点D在边AC上,BC与DE交于点P,已知△ABE =162°,△DBC=30°,求△CDE的度数.解:△△ABE=162°,△DBC=30°,△△ABD+△CBE=132°,△△ABC△△DBE,△△ABC=△DBE,△C=△E,△△ABD=△CBE=132°÷2=66°,△△CPD=△BPE,△△CDE=△CBE=66°.22.如图,ΔABC△ΔD EF,△A=25°,△B=65°,B F=3㎝,求△D FE的度数和E C 的长.解:根据已知条件,△ABC△△DEF,可知△E=△B=65°,BF=BC,可证EC=BF=3cm,做题时要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ABC中△A=25°,△B=65°,△△BCA=180°-△A-△B=180°-25°-65°=90°,△△ABC△△DEF,△△BCA=△DFE,BC=EF,△EC=BF=3cm,△△DFE=90°,EC=3cm.23.如图所示,已知△ABC△△FED,AF=8,BE=2.(1)求证:AC△DF.(2)求AB的长.证明:(1)△△ABC△△FED,△△A=△F.△AC△DF.(2)△△ABC△△FED,△AB=EF.△AB﹣EB=EF﹣EB.△AE=BF.△AF=8,BE=2△AE+BF=8﹣2=6△AE=3△AB=AE+BE=3+2=524.如图,△ABC△△DBE,点D在边AC上,BC与DE交于点P,已知△ABE=162°,△DBC=30°,AD=DC=2.5,BC=4.(1)求△CBE的度数.(2)求△CDP与△BEP的周长和.解:(1)△△ABE=162°,△DBC=30°,△△ABD+△CBE=132°,△△ABC△△DBE,△△ABC=△DBE,△△ABD=△CBE=132°÷2=66°,即△CBE的度数为66°;(2)△△ABC△△DBE,△DE=AC=AD+DC=5,BE=BC=4,△△CDP与△BEP的周长和=DC+DP+PC+BP+PE+BE=DC+DE+BC+BE=2.5+5+4+4=15.5.。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章节测试习题(4)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所示,若△ABC≌△DEF,则∠E等于()A. 30°B. 50°C. 60°D. 100°【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及三角形内角和即得结果。
由图可得∠∠∠,△ABC≌△DEF,∠∠,故选D. 。
2.【答题】如图,已知≌,下列选项中不能被证明的等式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即:,∴选项、、均正确,只有C中结论无法证明是成立的.选C.3.【答题】如图,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其中一些角和边的大小如图所示,那么的值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由三角形内角和为,可求边长为的边所对的角为,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知,选C.4.【答题】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选项两个图形不全等,因为它们大小不一样;B选项两个图形不全等,因为它们大小不一样;C选项两个图形不全等,因为它们大小形状都不一样;D选项两个图形全等,它们大小和形状都一样.选D.5.【答题】如图,△ABC≌△CDA,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C=CAB. AB=ADC. ∠ACB=∠CADD. ∠B=∠D【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ABC≌△CDA,∴AB=CD,AC=CA,BC=DA,∠ACB=∠CAD,∠B=∠D,∠DCA=∠BAC.故B选项错误.6.【答题】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全等图形的是()A. 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 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C. 两个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D. 两个周长相等的圆【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A选项:两个周长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B选项: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C选项:两个斜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此选项错误;D选项:两个周长相等的圆,半径一定相等,故两圆一定全等,故此选项正确.选D.7.【答题】如图,△ABC≌△EDF,∠FED=70°,则∠A的度数是()A. 50°B. 70°C. 90°D. 20°【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性质得出∠A=∠FE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BC≌△EDF,∠FED=70°,∠A=∠FED=70°,选B.8.【答题】如图:若△ABE≌△ACF,且AB=5,AE=2,则EC的长为()A. 2B. 3C. 5D. 2.5【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ABE≌△ACF,AB=5,∴AC=AB=5,∵AE=2,∴EC=AC−AE=5−2=3,选B.9.【答题】下列图形中,和所给图形全等的图形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只需找出与原图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图形即可,A、B、C选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D中的图形相对于原图形顺时针作了180°的旋转变换.选D.10.【答题】△ABC≌△DEF,△ABC的周长为100cm,DE=30cm,DF=25cm,那么BC长()A. 55cmB. 45cmC. 30cmD. 25cm【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ABC≌△DEF,DE=30cm,DF=25cm,所以AB=DE=30cm,AC=DF=25cm,又△ABC的周长为100cm,所以BC=100-AB-AC=100-30-25=45cm,选B.11.【答题】下列图形中与已知图形全等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全等形的定义,能够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形,可得答案是B.【解答】解:A、圆里面的正方形与已知图形不能重合,错;B、与已知图形能完全重合,正确;C、中间是长方形,与已知图形不重合,错;D、中间是长方形,与已知图形不重合,错.选:B.12.【答题】下列各组图案中,不是全等形的是()A. B.C. D.【答案】D【分析】直接利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两图形全等,不合题意;B、两图形全等,不合题意;C、两图形全等,不合题意;D、两图形不全等,符合题意;选:D.13.【答题】下列选项中表示两个全等图形的是()A. 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B.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C.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D.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全等图形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正确;C、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此选项错误;选:B.14.【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B. 两个长方形是全等图形C. 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D. 两个正方形一定是全等图形【答案】C【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A错误;B:长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B错误;C:两个全等图形形状一定相同,故C正确;D:两个正方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故D错误;选:C.15.【答题】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几个图形就是全等形,故全等形的形状一样,大小一样,从而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的图形是全等图形的是B,故答案为:B.16.【答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⑤能够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图形.A. 5B. 4C. 3D. 2【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以及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①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②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全等图形;错误,边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③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定都相同;正确.④边数相同的图形一定能互相重合;错误.⑤能够重合的图形是全等图形.正确.选:D.17.【答题】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③和④【答案】A【分析】根据全等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解答】解:①和②能够完全重合.选: A.18.【答题】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A. ①和②B. ①和③C. ②和③D. ③和④【答案】D【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得答案.【解答】解:③和④可以完全重合,因此全等的图形是③和④.选:D.19.【答题】下列图形中,属于全等形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形是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B、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故本选项正确.C、两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D、两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故本选项错误.选:B.20.【答题】下列图形中,全等的一对是()A. B.C. D.【答案】B【分析】根据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可直接选出答案.【解答】解:由全等形的概念可知:A、C中的两个图形大小不同,D中的形状不同,B则完全相同,选B.。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 上有一点O ,射线OD 和射线OC 在AB 同侧,∠AOD =42°,∠BOC =34°,OM 是∠AOD 的平分线,则∠MOC 的度数是( )A .125°B .90°C .38°D .以上都不对 2.点 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 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 BC =2,则 AC等于( )A .3B .2C .3 或 5D .2 或 6 3.如图所示,90AOC ∠=︒,COB α∠=,OD 平分AOB ∠,则COD ∠的度数为( )A .2αB .45α︒-C .452α︒- D .90α︒- 4.平面上有三个点A ,B ,C ,如果8AB =,5AC =,3BC =,则( ). A .点C 在线段AB 上B .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C .点C 在直线AB 外D .不能确定 5.下面的几何图形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中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6.如图,90AOB ∠=︒,AOC ∠为AOB ∠外的一个锐角,且40AOC ∠=︒,射线OM 平分BOC ∠,ON 平分AOC ∠,则MON ∠的度数为( ).A .45︒B .65︒C .50︒D .25︒7.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这个正方体可能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 ).A .B .C .D . 8.若∠A=20°18′,∠B=20°15″,∠C=20.25°,则有( )A .∠A >∠B >∠C B .∠B >∠A >∠C C .∠A >∠C >∠BD .∠C >∠A >∠B 9.对于线段的中点,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若AM=MB ,则M 是AB 的中点;②若AM=MB=12AB ,则M 是AB 的中点;③若AM=12AB ,则M 是AB 的中点;④若A ,M ,B 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 ,则M 是AB 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④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0.已知线段AB =6cm ,反向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 =83AB ,D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AD 的长为____cmA .2B .3C .5D .6 11.已知线段AB=5,C 是直线AB 上一点,BC=2,则线段AC 长为( ) A .7B .3C .3或7D .以上都不对 12.两个锐角的和是(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二、填空题1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是一个有理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b c-的值是_________.14.已知,如图,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BC 的中点,且9MN =,线段1143BD AB CD ==,则线段BD 的长为________.15.如图,点D 在AOB ∠的内部,点E 在AOB ∠的外部,点F 在射线OA 上.试比较下列角的大小:∠∠;______BOD FOBAOE AOB∠∠;∠∠;____________AOB BOD∠∠.DOE BODAOB FOB∠∠;____________16.按照图填空:(1)图中以点0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2)图中以点B为端点的线段有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3)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17.乘火车从A站出发,沿途经过3个车站方可到达B站,那么在A,B两站之间需要安排不同的车票________种.18.25°20′24″=______°.19.若∠B的余角为57.12°,则∠B=_____°_____’_____”20.已知线段MN=16cm,点P为任意一点,那么线段MP与NP和的最小值是_____cm.三、解答题21.如图,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1)如图1,当∠AOB=90°,∠BOC=60°时,∠MON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2)如图2,当∠AOB=70°,∠BOC=60°时,∠MON=度.(直接写出结果)(3)如图3,当∠AOB=α,∠BOC=β时,猜想:∠MON的度数是多少?为什么?22.如图是由7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请画出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平面图形.23.如图所示,A ,B 两条海上巡逻船同时在海面发现一不明物体,A 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他的东北方向(从靠近A 点的船头观测),B 船发现该不明物体在它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从靠近B 点的船头观测),请你试着在图中确定这个不明物体的位置.24.(1)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求这个角的度数.(2)已知α∠的余角是β∠的补角的13,并且32βα∠=∠,试求a β∠+∠的度数. 25.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26.如图,点B 和点C 为线段AD 上两点,点B 、C 将AD 分成2︰3︰4三部分,M 是AD 的中点,若MC =2,求AD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由OM 是∠AOD 的平分线,求得∠AOM =21°,利用∠BOC =34°,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答案.∵OM是∠AOD的平分线,∴∠AOM=21°.又∵∠BOC=34°,∴∠MOC=180°-21°-34°=12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几何图形中角度的和差计算,根据图形掌握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试题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如答图1,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如答图2,AC=4﹣2=2.故选D.3.C解析:C【分析】先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出∠AO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D的度数,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求出∠COD的度数.【详解】解:∵∠AOC=90°,∠COB=α,∴∠AOB=∠AOC+∠COB=90°+α.∵OD平分∠AOB,∴∠BOD=12(90°+α)=45°+12α,∴∠COD=∠BOD-∠COB=45°-12α,故选:C.本题综合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关系,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分析】本题没有给出图形,在画图时,应考虑到A、B、C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再根据正确画出的图形解题.【详解】如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AC BC AB所以点C在线段AB上.故选A.【点睛】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所以能画图的一定要画图这样才直观形象,便于思维.5.C解析:C【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主视图,从左边看得到的图形是左视图,根据看到的图形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解:A、主视图看到的是2行,3列,最下1行是3个,上面一行是1个,第2列是2个;左视图是2行,上下各1个;B.主视图看到的是3行,最下1行是2个,上面2行在下面1行的中间,各1个,左视图是3行,每行各一个;C.主视图是2行2列,下面1行是2个,上面1行1个,左面1列是2个;左视图是2行2列,下面1行是2个,上面1行1个,左面1列是2个,故主视图和左视图相同;D.主视图是2行2列,下面1行2个,上面1行1个,右面1列2个,左视图也是2行2列,下面1行2个,上面1行1个,左面1列2个.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重点是看清有几行几列,每行每列各有几个.6.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得∠COB的值;OM平分∠BOC,ON平分∠AOC,则可求得∠AOM、∠AON的值;∠MON=∠AOM+∠AON,计算得出结果.∵∠AOB=90°,且∠AOC=40°,∴∠COB=∠AOB+∠AOC=90°+40°=130°,∵OM平分∠BOC,∠BOC=65°,∴∠BOM=12∴∠AOM=∠AOB-∠BOM=25°,∵ON平分∠AOC,∠AOC=20°,∴∠AON=12∴∠MON=∠AOM+∠AON=45°.∴∠MON的度数是4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计算,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首先确立各角之间的关系,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出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关系转化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动手折叠看看,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也可以.【详解】根据题意及图示只有A经过折叠后符合.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关键在于空间想象力.8.C解析:C【分析】根据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先把∠C的度数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再根据角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C=20.25°=20°15′,∴∠A>∠C>∠B,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先把∠C的度数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再进行比较是本题的关键.9.B解析:B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和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若AM=MB,M不在线段AB上时,则M不是AB的中点,故①错误,若AM=MB=12AB,则M是AB的中点,故②正确;若AM=12AB,M不在线段AB上时,则M不是AB的中点,故③错误;若A,M,B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则M是AB的中点,故④正确;故正确的是:②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和性质,线段上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是线段的中点.10.A解析:A【分析】由BC=83AB可求出BC的长,根据中点的定义可求出BD的长,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D的长即可.【详解】∵BC=83AB,AB=6cm,∴BC=6×83=16cm,∵D是BC的中点,∴BD=12BC=8cm,∵反向延长线段AB到C,∴AD=BD-AB=8-6=2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关键.11.C解析:C【分析】由点C在直线AB上,分别讨论点C在点B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求出AC的长即可.【详解】∵点C 在直线AB 上,BC=2,AB=5,∴当点C 在点B 左侧时,AC=AB-BC=3,当点C 在点B 右侧时,AC=AB+BC=7,∴AC 的长为3或7,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和与差,注意点C 在直线AB 上,要分几种情况讨论是解题关键. 12.D解析:D【分析】在0度到90度之间的叫锐角,可以用赋值法讨论.【详解】解:当∠A=10°,∠B=20°时,∠A+∠B=30°,即两锐角的和为锐角;当∠A=30°,∠B=60°时,∠A+∠B=90°,即两锐角的和为直角;当∠A=50°,∠B=60°时,∠A+∠B=110°,即两锐角的和为钝角;综上所述,两锐角的和可能是锐角,可能是直角,也可能是钝角故选D.【点睛】利用赋值法解题,可以使一些难以直接证明的问题简单易解.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b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 解析:34- 【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 ,b ,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 ∴1a 4=,1b 2=,c 1=- ∴3=-4a b c - 【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14.3【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AB 与BD 的关系CD 与BD 的关系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 与BM 的关系DN 与NC 的关系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D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AB=4BDCD=3BD解析:3【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AB 与BD 的关系,CD 与BD 的关系,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 与BM 的关系,DN 与NC 的关系,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D 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 ∵1143BD AB CD ==,∴AB =4BD ,CD =3BD . 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BC 的中点,AM =BM =2BD ,DB =BN =NC .由线段的和差,得MN =MB +BN =3BD =9.所以BD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了线段的和差,线段中点的性质.15.>><=>【分析】根据图形即可比较角的大小【详解】解:如图(1)∠AOB>∠BOD ;(2)∠AOE>∠A0B ;(3)∠BOD<∠FOB ;(4)∠A0B=∠FOB ;(5)∠DOE>∠BOD 故答案为(1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即可比较角的大小.【详解】解:如图(1)∠AOB>∠BOD ;(2)∠AOE>∠A0B ;(3)∠BOD<∠FOB ;(4)∠A0B=∠FOB ;(5)∠DOE>∠BOD.故答案为(1)>;(2)>;(3)<;(4)=;(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形进行解答.16.射线3线段6线段【解析】【分析】判断射线与线段的关键是:射线有一个端点有方向;线段有两个端点无方向表示射线必须把端点字母写在前面与线段的表示不同两字母书写时不能颠倒有始点无终点【详解】(1)由射线的 解析:射线OA ,OB ,OC 3 线段AB ,BC ,OB 6 线段OA ,OB ,OC ,AB ,AC ,BC【解析】【分析】判断射线与线段的关键是:射线有一个端点,有方向;线段有两个端点,无方向.表示射线必须把端点字母写在前面,与线段的表示不同.两字母书写时不能颠倒,有“始点”无“终点”.【详解】(1)由射线的含义可得以点O为端点的射线有3条,分别是OA、OB、OC;(2)由射线的含义可得以点B为端点的线段有3条,分别是AB,BC,OB;(3)由线段的含义可得图中共有6条线段,分别是线段OA、OB、OC、AB、AC、BC.【点睛】此题考查直线、射线、线段,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性质定义.17.20【解析】【分析】本题需先求出AB之间共有多少条线段根据线段的条数即可求出车票的种数【详解】设点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根据题意可得:图中共用=10条线段∵A到B与B到A车票不同∴从A到B的车票解析:20【解析】【分析】本题需先求出A、B之间共有多少条线段,根据线段的条数即可求出车票的种数.【详解】设点C、D、E是线段AB上的三个点,根据题意可得:图中共用()5152-⨯=10条线段∵A到B与B到A车票不同.∴从A到B的车票共有10×2=20种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求线段的条数的问题,在解题时要注意线段的条数与车票种数的联系与区别.18.34°【分析】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详解】25°20′24″=2534°故答案为2534【点睛】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解析:34°【分析】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详解】25°20′24″=25.34°,故答案为25.34.【点睛】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19.5248【分析】根据互为余角列式再进行度分秒换算求出结果【详解】5712°=根据题意得:∠B=9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余角的定义正确进行角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2 48【分析】根据互为余角列式,再进行度分秒换算,求出结果.【详解】57.12°='''57712︒根据题意得:∠B=90°-'''57712︒='''895960︒-'''57712︒=()8957︒-()'597-''(60-12) ='''325248︒故答案为'''325248︒.【点睛】本题考查余角的定义,正确进行角度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16【分析】分两种情况:①点P 在线段MN 上;②点P 在线段MN 外;然后利用两点之间距离性质结合图形得出即可【详解】①点P 在线段MN 上MP+NP=MN=16cm②点P 在线段MN 外当点P 在线段MN 的上部时解析:16【分析】分两种情况:①点P 在线段MN 上;②点P 在线段MN 外;然后利用两点之间距离性质,结合图形得出即可.【详解】①点P 在线段MN 上,MP+NP=MN=16cm ,②点P 在线段MN 外,当点P 在线段MN 的上部时,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MP+NP > MN =16,当点P 在线段MN 的延长线上时,MP+NP > MN =16.综上所述:线段MP 和NP 的长度的和的最小值是16,此时点P 的位置在线段MN 上, 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线段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比较线段的长短.三、解答题21.(1)45°,理由见解析;(2)35;(3)12α,理由见解析 【分析】(1)求出∠AOC 度数,求出∠MOC 和∠NOC 的度数,代入∠MON =∠MOC ﹣∠NOC 求出即可;(2)求出∠AOC 度数,求出∠MOC 和∠NOC 的度数,代入∠MON =∠MOC ﹣∠NOC 求出即可;(3)表示出∠AOC度数,表示出∠MOC和∠NOC的度数,代入∠MON=∠MOC﹣∠NOC 求出即可.【详解】解:(1)如图1,∵∠AOB=90°,∠BOC=60°,∴∠AOC=∠AOB+∠BOC=90°+60°=150°,∵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MOC=12∠AOC=75°,∠NOC=12∠BOC=30°,∴∠MON=∠MOC﹣∠NOC=75°﹣30°=45°;(2)如图2,∵∠AOB=70°,∠BOC=60°,∴∠AOC=70°+60°=130°,∵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12∠AOC=65°,∠NOC=12∠BOC=30°,∴∠MON=∠MOC﹣∠NOC=65°﹣30°=35°.故答案为:35.(3)如图3,∵∠AOB=α,∠BOC=β,∴∠AOC=∠AOB+∠BOC=α+β,∵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MOC=12∠AOC=12(α+β),∠NOC=12∠BOC=12β,∴∠MON=∠MOC﹣∠NOC=12(α+β)﹣12β=12α.【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角的有关计算,关键是求出∠AOC、∠MOC、∠NOC的度数和得出∠MON=∠MOC-∠NOC.22.画图见详解.【分析】分别画出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注意所有看到的棱都要表示到三视图中.【详解】如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所有看到的棱都要在三视图中表示出来是画图的关键. 23.见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这个不明物体应该在这两个方向的交叉点上,根据图示方向在A 点向东北方向作一条线,在B 点向南偏东60°方向作一条线,交点即是.【详解】根据题意,分别以A 和B 所在位置作出不明物体所在它们的方向上的射线,两线的交点D 即为不明物体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点D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在生活中的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4.(1)50°;(2)150°【分析】(1)设这个角为α,则补角为(180°-α),余角为(90°-α),再由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0°,可得方程,解出即可;(2)根据互余和互补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答案.【详解】(1)设这个角为α,根据题意,得18039010()a α︒-=︒-+︒.解得:50α=︒.答:这个角的度数为50︒.(2)根据题意,得190(180)3αβ︒︒-∠=⨯-∠且32βα∠=∠, ∴60α∠=︒,90β∠=︒.∴ 150αβ∠+∠≡︒.【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掌握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25.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析】根据平面图形: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可知:它们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点睛】此题考查认识平面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对图形的识别.26.AD=36.【分析】根据点B 、C 将AD 分成2︰3︰4三部分可得出CD 与AD 的关系,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MD=12AD ,利用MC=MD-CD 即可求出AD 的长度. 【详解】∵点B 、C 将AD 分成2︰3︰4三部分,∴CD=49AD , ∵M 是AD 的中点, ∴MD=12AD , ∵MC=MD-CD=2, ∴12AD-49AD=2, ∴AD=3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优选整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42图形的全等测试(原卷版).doc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4. 1图形的全等课时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下列各组图形屮,是全等的图形是oB c 82.如下图所示,判断各组屮的两个图形是否是全等图形.A B C 83.下列图形能分成两个全等图形的是()4.下而是网球场地,A、B、C、D、E、F几个区域中,其中全等图形的对数为()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B.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图形.C.所有半径相等的圆都是全等图形.D.所有反方形都是全等图形.6.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7.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这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C.这两个三角形的而积相等D.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下列图中,与左图中的图案完全一致的是()9.如图,△AOD关于直线0进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BOC,下列不正确的是().图2亠A. ZDAO=ZCBO, ZADO=ZBCOB.直线0垂直平分AB、CDC. △MOD和厶BOC均是等腰三角形D.AD=BC, OD=OC10.如图,\ABC^\CDA, ZBAC=ZDCA,则BC的对应边是()A. CDB. CAC. DAD. AB11.对于图形的全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來的图形全等B.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來的图形全等C.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D.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r、//V②/\一 - )7⑦A.②已④B.⑤<⑧C.①幻⑥D.③已⑦13.如图,ZC=40°, ZEAC=30°, ZB=30°,则ZEAD=( );A. 30°B. 70°C.40°D. 110°14.如图,点B在射线AE上,△CBA沿射线AE翻折后能与A DBA重合,则正确的是()A. CA=DBB. ZCAE=ZDBEC. AC=ADD. ZCBA=ZDBE15.公路BC所在的直线恰为AD的垂直平分线,则下列说法中:①小明从家到书店与小颖从家到书店一样远;②小明从家到书店与从家到学校一样远;③小颖从家到书店与从家到学校一样远;④小明从家到学校与小颖从家到学校一样远.正确的是()A书店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二、填空题(共10小题)16.若两个图形全等,则其中一个图形可通过平移、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 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17.如图ZMBC,使A与D重合,贝I JAABC A_____ DBC,其对应角为_______ ,对应边是IJ18.如图⑴〜(⑵中全等的图形是___ 和______ ;___ 和_____ ;____ 和_________ 和______ ; ____ 和_____ ; _____ 和 _____ ;(填图形的序号)—C廿匚口⑥•⑴⑵⑶⑷⑸⑹3夸• O辔中V⑺_(8)一⑼一㈣_(ID 一妙19.如图,△ABDSZXACE, AE=3cm, AC=6 cm,则CD= ______________ cm.21._______________ 如图8 (下页),4D是三角形力BC的对称轴,点E、F是AD ±的两点,若BD=2, AD=3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小明在平面镜里看到的电子钟示数,这吋的实际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23.(本题8分)如图,把大小为4x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例如图1,请在下图中,沿着虚线画出四种不同的分法,把4x4的正方形方格分割成两个全等图形.El 巨法, a^2 画法3 画注424.你能将下图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12块吗?不要满足于一种分法哦,把你的方法和其它同学交流一下,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25.如图,MBC^ADEF, ZA=25°, ZB=65°, BF=3 cm,求ZDFE 的度数和EC 的长.26.已知△ ABC竺MB'C, ZC=25°, BC=6 cm, AC=4 cm,你能得^B'C中哪些角的大小,哪些边的长度?27.如图所示,请你把下列梯形分成四个全等的四边形.。
数学七年级下北师大版4-2图形的全等习题4
5.已知如图,在ΔABC中,∠ACB=90°,AC=BC,AE为BC边上的中线,过点C作CF⊥AE,垂足为F,在直线CD上截取CD=AE.
求证:
(1)BD⊥BC;
(2)若AC=12cm,求BD的长.
6.探究题:“有两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命题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之;若不成立,请试举一反例,并将命题作适当改正,使之成为一真命题.
A.8cmB.10cmC.12cmD.20cm
3.如图,ΔABC与ΔB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BD.若ΔABC不动,将ΔBDE绕点B旋转,则在旋转过程中,AE与CD的大小关系为()
A.AE=CDB.AE>CDC.AE<CDD.无法确定
4.已知∠P=80°,过不在∠P上一点Q作QM,QN分别垂直与∠P的两边,垂足为M,N则∠Q的度数等于()源自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3.2图形的全等》习题
1.如图,在ΔABC中,AB=AC,高BD,CE交与点O,AO交BC于点F,则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A.7对B.6对C.5对D.4对
2.如图,在ΔABC中,∠C=90°,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与点E,若ΔDEB的周长为10cm,则斜边AB的长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4.2图形的全等同步练习含答案
4.2图形的全等
1.观察如图5—34所示的各个图形,指出其中的全等图形.
2.如图5—35所示,判断各组中的两个图形是否是全等图形.
3.如图5—36所示,试判断图中的两个图形是否全等;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若全等,请说明怎样做才能使它们重合,
4.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与其全等的图形.
5.画一个长方形,再用尺规作一个图形,使它们成为全等图形.
6.在一个梯形上画出你喜爱的图形,然后复制6个并拼成一个较大的图案.7.用相同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为2:1)尽量拼成几种不同的图案.
8.如图5—37所示,把梯形分割成两对全等的图形.
9.按下列步骤设计图案.
①画一个ΔABC,其中AB=AC;
②去掉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l,2,并且BD=CD′;
③将三角形1,2分别放在3,4的位置,其中AE=BD=AE′.
参考答案
1.解:①和⑥,②和⑤,③和⑧分别为全等的图形.2.解:甲不是,乙是.
3.解:两个图形全等;折叠能使它们重合.4.略.5.略.6.略.7.略.
8.解;如图5—38所示.
9.解:如图54—39所示.。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2《图形的全等》 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4.2《图形的全等》-北师大版姓名:班级:座号:一、单选题(共8题;共32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D. 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不能判定ΔABD≅ΔCDB的条件是()A. AB=CDB. AD=BCC. AD//BCD. ∠A=∠C3.已知:△ABC ≅△DEF,∠A=∠D=90°,∠B=37°,则∠E=()A. 37°B. 53°C. 37°或53°D. 37°或63°4.如图,已知△ABC≌△CDE,其中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AC=CEB. ∠BAC=∠ECDC. ∠ACB=∠ECDD. ∠B=∠D5.如图,若△ABN≌△ACM,且BN=7,MN=3,则NC的长为()A. 3B. 4C. 4.5D. 56.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A. 90°B. 120°C. 135°D. 150°7.如图,在△ABC中,AB=AC,D、E在BC上,BD=CE,AF⊥BC于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A. 1B. 2C. 3D. 48.下列四个图形中,属于全等图形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②和④二、填空题(共6题;共36分)1. 如图,△ABC≌△DEF,BE=7,AD=3,AB=________。
2. 如图,△ABC≌△DEF,点A与D,B与E分别是对应顶点,且测得BC=5cm,BF=7cm,则EC长为________cm。
3. 如图,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全等,则∠A′=________°,∠A=________°,B′C′=________,AD=________。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检测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上有一点O,射线OD和射线OC在AB同侧,∠AOD=42°,∠BOC=34°,OM是∠AOD的平分线,则∠MOC的度数是()A.125°B.90°C.38°D.以上都不对2.如图.∠AOB=∠COD,则( )A.∠1>∠2 B.∠1=∠2C.∠1<∠2 D.∠1与∠2的大小无法比较3.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上任意一点,则下列表示线段关系的式子不正确的是()A.AB=2ACB.AC+CD+DB=ABC.CD=AD-12 ABD.AD=12(CD+AB)4.已知: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B=20 cm,那么线段AD等于()A.15 cm B.16 cm C.10 cm D.5 cm5.如图∠AOC=∠BOD=90︒,4位同学观察图形后分别说了自己的观点.甲:∠AOB=∠COD;乙: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6个;丙:∠AOB+∠COD =90︒;丁:∠BOC+∠AOD = 180︒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4个B .3个C .2个D .1个6.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射线OC ,OD 在直线AB 的同侧,∠AOD =40°,∠BOC =50°,OM ,ON 分别平分∠BOC 和∠AOD ,则∠MON 的度数为( )A .135°B .140°C .152°D .45°7.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且OC ⊥OD ,若∠COA=36°则∠DOB 的大小为( )A .36°B .54°C .64°D .72°8.如图,在ABC 中,90BAC ∠=︒,点D ,E 分别在BC ,CA 边的延长线上,EH BC ⊥于点H ,EH 与AB 交于点F .则1∠与2∠的数量关系是( ).A .12∠=∠B .1∠与2∠互余C .1∠与2∠互补D .12100∠+∠=° 9.“枪挑一条线,棍扫一大片”,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 ).A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B .线动成面,面动成体C .点动成线,面动成体D .点动成面,面动成线 10.如图,点A 、B 、C 是直线l 上的三个定点,点B 是线段AC 的三等分点,AB =BC +4m ,其中m 为大于0的常数,若点D 是直线l 上的一动点,M 、N 分别是AD 、CD 的中点,则MN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 )A .MN =2BCB .MN =BC C .2MN =3BCD .不确定 1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 、B 、C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他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内的三个数依次为( )A .1,-2,0B .0,-2,1C .-2,0,1D .-2,1,012.下列事实可以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来说明的是( )A .从王庄到李庄走直线最近B .在正常情况下,射击时要保证瞄准的一只眼睛在准星和缺口确定的直线上,才能射中目标C .向远方延伸的铁路给我们一条直线的印象D .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二、填空题13.硬币在桌面上快速地转动时,看上去象球,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已知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是一个有理数,且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代数式a b c-的值是_________.15.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 、B 、C 三个住宅区,A 区有30人,B 区有15人,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要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_____区.16.如图所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__个,以点A 为顶点的角有________个,图中所有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________个.17.如图,若AOB ∠是直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COB ∠,则MON ∠=________.18.把棱长为1cm 的四个正方体拼接成一个长方体,则在所得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大等于________2cm .19.如图,OC AB ⊥于点O ,OE 为COB ∠的平分线,则AOE ∠的度数为______.20.如图,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124EOF ︒∠=,则AOB ∠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线段12cm AB =点C 在线段AB 上,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1)若点C 恰好是AB 中点,求DE 的长;(2)若4cm AC =,求DE 的长;(3)若点C 为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点C 不与A ,B 重合),求DE 的长. 22.已知90AOB ∠=︒,OC 为一条射线,OE ,OF 分别平分AOC ∠,BOC ∠,求EOF ∠的度数.23.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若9,6AC cm CB 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cm M N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4.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画直线AB 、CD 交于E 点;(2)画线段AC 、BD 交于点F ;(3)连接E 、F 交BC 于点G ;(4)连接AD ,并将其反向延长;(5)作射线BC .25.如图,以直线AB 上一点O 为端点作射线OC ,使70AOC ∠=︒,在同一个平面内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注:90DOE ∠=︒)(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那么COE ∠的度数为______;(2)如图2,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如果OC 恰好平分AOE ∠,求COD ∠的度数;(3)如图3,将直角三角板DOE 绕点O 任意转动,如果OD 始终在AOC ∠的内部,请直接用等式表示AOD ∠和COE ∠之间的数量关系.26.如图,已知C 是AB 的中点,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1)若DE=9cm ,求AB 的长.(2)若CE=5cm ,求DB 的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由OM是∠AOD的平分线,求得∠AOM=21°,利用∠BOC=34°,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答案.【详解】∵OM是∠AOD的平分线,∴∠AOM=21°.又∵∠BOC=34°,∴∠MOC=180°-21°-34°=12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几何图形中角度的和差计算,根据图形掌握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AOB=∠COD,∴∠AOB-∠BOD=∠COD-∠BOD,∴∠1=∠2;故选B.【点睛】考查了角的大小比较,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3.D解析:D【解析】解:A、由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B=2AC,正确,不符合题意;B、AC+CD+DB=A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则AC=12AB,CD=AD-AC=AD-12AB,正确,不符合题意;D、AD=AC+CD=12AB+C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A 【分析】根据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可知AC=CB=12AB,CD=12CB,AD=AC+CD,又AB=4cm,继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0cm,∴BC=12AB=12×20cm=10cm,∵点D是线段BC的中点,∴BD=12BC=12×10cm=5cm,∴AD=AB-BD=20cm-5cm=15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的知识,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根据余角的性质,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甲∠AOB+∠BOC=∠BOC+∠COD=90°,∠AOB=∠COD,故甲正确;乙∠AOB,∠AOC,∠AOD,∠BOC,∠BOD,∠COD,故乙正确;丙∠AOB=∠COD,故丙错误;丁:∠BOC+∠AOD=∠BOC+∠AOB+∠BOD=∠AOC+∠BOD=180°,故丁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补角的定义和角的有关推理的应用,能正确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6.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各种角的关系直接可求出题目要求的角度.【详解】因为∠AOD=40°,∠BOC=50°,所以∠COD=90°,又因为OM,ON分别平分∠BOC和∠AOD,所以∠N OD+∠M OC=45°,则∠MON=∠N OD+∠M OC+∠COD=13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知识,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OC⊥OD,∴∠COD=90°,又∵∠AOC+∠COD+∠DOB=180°,∴∠DOB=180°-36°-90°=54°.故选B.8.C解析:C【分析】先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1=∠BCE,再根据∠BCE+∠2=180°,得出∠1+∠2=180°即可.【详解】∵EH⊥BC,∴∠1+∠B=90°,∵∠BAC=90°,∴∠BCE+∠B=90°,∴∠1=∠BCE .∵∠BCE+∠2=180°,∴∠1+∠2=180°,即∠1与∠2互补,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 9.A解析:A【分析】根据从运动的观点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枪挑”是用枪尖挑,枪尖可看作点,棍可看作线,故这句话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得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将生活中的实物抽象为数学上的模型. 10.C解析:C【分析】可用特殊值法,设坐标轴上的点A 为0,C 为12m ,求出B 的值,得出BC 的长度,设D 为x ,则M 为2x ,N 为122m x +,即可求出MN 的长度为6m ,可算出MN 与BC 的关系. 【详解】设坐标轴上的点A 为0,C 为12m ,∵AB =BC+4m ,∴B 为8m ,∴BC =4m ,设D 为x ,则M 为2x ,N 为122m x +, ∴MN 为6m ,∴2MN =3B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题关键是注意特殊值法的运用及方程思想的运用. 11.A解析:A本题可根据图形的折叠性,对图形进行分析,可知A对应-1,B对应2,C对应0.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据此可解此题.【详解】解:由图可知A对应-1,B对应2,C对应0.∵-1的相反数为1,2的相反数为-2,0的相反数为0,∴A=1,B=-2,C=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本题如果学生想象不出来图形,可用手边的纸剪出上述图形,再根据纸片折出正方体,然后判断A、B、C所对应的数.12.B解析:B【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得出答案.【详解】在正常情况下,射击时要保证瞄准的一只眼在准星和缺口确定的直线上,才能射中目标,这说明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的性质,利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联系得出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面动成体【分析】本题是面动成体的原理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根据面动成体原理解答即可【详解】硬币在桌面上快速地转动时看上去象球这说明了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掌握面动成体原理是解解析:面动成体【分析】本题是面动成体的原理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根据面动成体原理解答即可.【详解】硬币在桌面上快速地转动时,看上去象球,这说明了面动成体,故答案为面动成体.【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掌握面动成体原理是解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bc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与-1相对应∴∴【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解析:3 4【分析】将此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观察a ,b ,c 分别对应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将图中所示图形折叠成正方体后,a 与4相对应,b 与2相对应,c 与-1相对应, ∴1a 4=,1b 2=,c 1=- ∴3=-4a b c - 【点睛】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15.A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ABC 各点时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求解【详解】∵当停靠点在A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 当停靠点在B 区时所有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A 、B 、C 各点时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求解.【详解】∵当停靠点在A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 , 当停靠点在B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100+10×200=5000m , 当停靠点在C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300+15×200=12000m , ∴当停靠点在A 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A 区.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比较线段的长短,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要能把线段的概念在现实中进行应用,比较简单.16.3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 ∠C ;以A 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 ∠BAC ∠DAC ;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 ∠BAC ∠D解析:3 7【分析】根据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方法,依题意求得答案.【详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2个:∠B ,∠C ;以A 为顶点的角有3个:∠BAD ,∠BAC ,∠DAC ;大于0°小于180°的角有7个:∠BAD ,∠BAC ,∠DAC ,∠B ,∠C ,∠ADB ,∠ADC .故答案为2,3,7.【点睛】利用了角的概念求解.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角.角的表示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角+3个大写英文字母;2.角+1个大写英文字母;3.角+小写希腊字母;4.角+阿拉伯数字.17.45°【分析】结合图形根据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到∠MON与∠AOB的关系即可求出∠MON的度数【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AOC∠NOC=∠BOC∴∠MON=解析:45°【分析】结合图形,根据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找到∠MON与∠AOB的关系,即可求出∠MON的度数.【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12∠AOC,∠NOC=12∠BOC,∴∠MON=∠MOC-∠NOC=12(∠AOC-∠BOC)=12(∠AOB+∠B0C-∠BOC)=12∠AOB=45°.故选答案为4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属于基础题,此类问题,注意结合图形,运用角的和差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18.【分析】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拼的表面积是6要使拼接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则重合的面要最少当四个正方体排成一列时面积最大重合的有6个面【详解】解:当四个正方体排成一列时面积最大重合的有6个面根据以上分析解析:18【分析】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拼的表面积是6,要使拼接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大则重合的面要最少,当四个正方体排成一列时,面积最大.重合的有6个面.【详解】解:当四个正方体排成一列时,面积最大.重合的有6个面.根据以上分析表面积最大的为:4×(4×1)+2×(1×1)=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的考查了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关键是要分析出什么情况下表面积最大.19.135°【解析】【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得∠AOC ∠BOC 的度数是90°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COE=∠BOC 最后根据∠AOE=∠COE+∠AOC 从而可求得∠AOE 【详解】因为于点O 所以∠AO解析:135°【解析】【分析】先根据垂直的定义求得∠AOC 、∠BOC 的度数是90°,然后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知∠COE =12∠BOC ,最后根据∠AOE =∠COE +∠AOC 从而可求得∠AOE. 【详解】因为OC AB ⊥于点O,所以∠AOC=∠BOC=90°,因为OE 为COB ∠的平分线, 所以∠COE =12∠BOC =45°, 又因为∠AOE =∠COE +∠AOC,所以∠AOE =90°+45°=135°.故答案为:1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的定义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垂直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20.【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再根据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平分平分∴∴∴【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解析:112︒【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计算出2AOC COE ∠=∠,2BOC COF ∠=∠,再根据角的关系,即可求解.【详解】∵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2AOC COE ∠=∠,2BOC COF ∠=∠,∴2()2248AOC BOC COE COF EOF ︒∠+∠=∠+∠=∠=,∴360248112AO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6cm ;(2)6cm ;(3)6cm【分析】(1)根据中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2)由中点的定义,先求出DC 和CE 的长度,然后求出DE 即可;(3)利用中点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因为点C 是AB 中点, 所以16cm 2AC BC AB ===. 又因为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所以1116cm 222DE DC CE AC BC AB =+=+==, 故DE 的长为6cm .(2)因为12cm AB =,4cm AC =,所以8cm BC =.因为点D ,E 分别是AC 和BC 的中点, 所以12cm 2DC AC ==,14cm 2CE BC ==, 所以6cm DE =. (3)因为111222DE DC CE AC BC AB =+=+=, 且12cm AB =,所以6cm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题. 22.45︒【分析】本题需要分类讨论,当OC 在AOB ∠内部时,根据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即可求出EOF ∠的度数;当OC 在AOB ∠外部时,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所以1122EOF FOC EOC BOC AOC ∠=∠-∠=∠-∠,即可解决. 【详解】解:①如图,当OC 在AOB ∠内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COE AOC ∠=∠,12COF BOC ∠=∠, 所以1122COE COF AOC BOC ∠+∠=∠+∠, 即12EOF AOB =∠∠.又因为90AOB ︒∠=,所以45EOF ︒∠=.②如图,当OC 在AOB ∠外部时.因为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C ∠,所以12EOC AOC ∠=∠,12FOC BOC ∠=∠, 所以1111()452222EOF FOC EOC BOC AOC BOC AOC AOB ︒∠=∠-∠=∠-∠=∠-∠=∠=.综上所述,45EO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度的计算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分类讨论思想,并且画出图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1)7.5;(2)12a ,理由见解析;(3)能,MN=12b ,画图和理由见解析 【分析】(1)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先求出MC 、CN 的长度,再利用MN=CM+CN 即可求出MN 的长度即可.(2)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CN 即可得出答案.(3)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NC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12AC=4.5cm,CN=12BC=3cm,∴MN=CM+CN=4.5+3=7.5cm.所以线段MN的长为7.5cm.(2)MN的长度等于12 a,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CN=12AC+12BC=12(AC+BC)=12a;(3)MN的长度等于12 b,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NC=12AC-12BC=12(AC-BC)=12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注意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也是关键.24.见解析.【分析】(1)连接AB、CD并向两方无限延长即可得到直线AB、CD;交点处标点E;(2)连接AC、BD可得线段AC、BD,交点处标点F;(3)连接AD并从D向A方向延长即可;(4)连接BC,并且以B为端点向BC方向延长.【详解】解:所求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知识,即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画出图形即可.25.(1)20︒;(2)20︒;(3)20COE AOD ∠-∠=︒或20COE AOD ∠=︒+∠.【分析】(1)如图1,如果直角三角板DOE 的一边OD 放在射线OA 上,则∠COE =20°; (2)由角平分线可得70COE AOC ∠=∠=︒,再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即可; (3)分别用∠COE 及∠AOD 的式子表达∠COD ,进行列式即可.【详解】解:(1)∵90DOE ∠=︒,70AOC ∠=︒∴907020COE DOE AOC =∠-∠=︒-︒=︒∠故答案为:20︒(2)∵OC 平分AOE ∠,70AOC ∠=︒,∴70COE AOC ∠=∠=︒,∵90DOE ∠=︒,∴907020COD DOE COE ∠=∠-∠=︒-︒=︒.(3)∵90COD DOE COE COE =∠-∠=︒-∠∠,70COD AOC AOD AOD =∠-∠=︒-∠∠∴9070COE AOD ︒-∠=︒-∠∴20COE AOD ∠-∠=︒或20COE AOD ∠=︒+∠.故答案为:20COE AOD ∠-∠=︒或20COE AO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和差关系,准确表达出角的和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6.(1)AB=18;(2)DB=15.【分析】(1)由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D=12AC ,CE=12BC ,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DE=12AB ,进而可得答案;(2)根据中点定义可得AC=BC ,CE=BE ,AD=CD ,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得答案.【详解】(1)∵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CD=12AC,CE=12BC,∵DE=CD+CE=9,∴12AC+12BC=12(AC+BC)=9,∵AC+BC=AB,∴AB=18.(2)∵C是AB的中点,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AC=BC,CE=BE=12BC,,AD=CD=12AC,∴AD=CD=CE=BE,∴DB=CD+CE+BE=3CE,∵CE=5,∴DB=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点的定义及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哈尔滨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直线上顺次三个点A 、B 、C ,已知AB =10cm ,BC =4cm .D 是AC 的中点,M 是AB 的中点,那么MD =( )cmA .4B .3C .2D .12.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的度数比2∠的度数小20︒,则2∠的度数为( )A .35︒B .40︒C .45︒D .55︒3.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且OC ⊥OD ,若∠COA=36°则∠DOB 的大小为( )A .36°B .54°C .64°D .72°4.如图,在ABC 中,90BAC ∠=︒,点D ,E 分别在BC ,CA 边的延长线上,EH BC ⊥于点H ,EH 与AB 交于点F .则1∠与2∠的数量关系是( ).A .12∠=∠B .1∠与2∠互余C .1∠与2∠互补D .12100∠+∠=°5.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α 与∠β 互余的是( )A .B .C .D .6.如图,把APB ∠放置在量角器上,P 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读得射线PA 、PB 分别经过刻度117和153,把APB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PB ''∠,下列结论: ①APA BPB ''∠=∠;②若射线PA '经过刻度27,则B PA '∠与A PB '∠互补;③若12APB APA''∠=∠,则射线PA'经过刻度45.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7.一个小立方块的六个面分别标有字母A,B,C,D,E,F,从三个不同的方向看形如图所示,则字母D的对面是( )A.字母A B.字母F C.字母E D.字母B8.对于线段的中点,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若AM=MB,则M是AB的中点;②若AM=MB=12AB,则M是AB的中点;③若AM=12AB,则M是AB的中点;④若A,M,B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则M是AB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如图所示,在∠AOB的内部有3条射线,则图中角的个数为().A.10 B.15 C.5 D.2010.如图,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是走水路、走陆路、走空中,从A地到B地有三条水路、两条陆路,从B地到C地有4条陆路可供选择,走空中,从A地不经B地直线到C地,则从A地到C地可供选择的方案有( )A.10种B.20种C.21种D.626种11.下图是一个三面带有标记的正方体,它的表面展开图是()A .B .C .D . 1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能截出如图所示的四种平面图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A .圆柱B .圆锥C .长方体D .球二、填空题13.线段3AB cm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截取1BC cm =,则AC =__________. 14.看图填空.(1)AC =AD -_______=AB +_______,(2)BC +CD =_______=_______-AB ,(3)AD =AC+___.15.在直线AB 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是8cm ,点C 与点A 的距离是2cm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16.如图,OC AB ⊥于点O ,OE 为COB ∠的平分线,则AOE ∠的度数为______.17.按照图填空:(1)图中以点0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2)图中以点B 为端点的线段有______条,分别是____________.(3)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18.如图,已知OM 是AOC ∠的平分线,ON 平分BOC ∠.若120AOC ︒∠=,30BOC ︒∠=,则MON ∠=_________.19.如图,立体图形是由哪一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请按对应序号填空.A 对应___,B 对应___,C 对应___,D 对应__,E 对应__.20.如图,线段AB 被点C ,D 分成2:4:7三部分,M ,N 分别是AC ,DB 的中点,若17MN cm =,则BD =__cm .三、解答题21.已知,A 、B 是线段EF 上两点,已知EA :AB :BF=1:2:3,M 、N 分别为EA 、BF 的中点, 且MN=8cm ,求EF 的长.22.如图,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15cm AC =,35CB AC =,D ,E 分别为线段AC ,AB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23.如图,∠AOC :∠COD :∠BOD=2:3:4,且A ,O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OE ,OF 分别平分∠AOC 和∠BOD ,OG 平分∠EOF ,求∠GOF 的度数。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几何图形初步》检测卷(有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都相同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点 A 、B 、C 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 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 BC =2,则 AC等于( ) A .3B .2C .3 或 5D .2 或 63.如图,O 是直线AC 上一点,OB 是一条射线,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且∠DOE =60°,∠BOE =13∠EOC ,则下列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①∠BOD =30°;②射线OE 平分∠AOC ;③图中与∠BOE 互余的角有2个;④图中互补的角有6对.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4.已知:∠AOC =90°,∠AOB :∠AOC =2:3,则∠BOC 的度数是( ) A .30°B .60°C .30°或60°D .30°或150°5.如图.已知//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1 50∠=︒.则2∠的度数为( )A .50︒B .65︒C .60︒D .70︒6.如图,在数轴上有A ,B ,C ,D 四个整数点(即各点均表示整数),且2AB =BC =3CD ,若A ,D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5和6,点E 为BD 的中点,在数轴上的整数点中,离点E 最近的点表示的数是( )A .2B .1C .0D .-17.如图,把APB ∠放置在量角器上,P 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读得射线PA 、PB 分别经过刻度117和153,把APB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PB ''∠,下列结论: ①APA BPB ''∠=∠;②若射线PA '经过刻度27,则B PA '∠与A PB '∠互补;③若12APB APA ''∠=∠,则射线PA '经过刻度45.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8.已知线段8,6AB cm AC cm ==,下面有四个说法: ①线段BC 长可能为2cm ;②线段BC 长可能为14cm ;③线段BC 长不可能为5cm ;④线段BC 长可能为9cm .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已知∠AOB=40°,∠BOC=20°,则∠AOC 的度数为( )A .60°B .20°C .40°D .20°或60°1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 、B 、C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他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内的三个数依次为( )A .1,-2,0B .0,-2,1C .-2,0,1D .-2,1,011.由A 站到G 站的某次列车,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A 站——B 站—C 站——D 站——E 站——F 站——G 站,那么要为这次列车制作的火车票有( ) A .6种B .12种C .21种D .42种12.小陆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礼品盒,其对面图案都相同,那么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如图,共有_________条直线,_________条射线,_________条线段.14.某公司员工分别在A 、B 、C 三个住宅区,A 区有30人,B 区有15人,C ,区有10人,三个区在一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要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总和最少,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在_____区.15.植树节,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这是因为两点确定_______条直线.16.如图,已知OM 是AOC ∠的平分线,ON 平分BOC ∠.若120AOC ︒∠=,30BOC ︒∠=,则MON ∠=_________.17.钟表在8:3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为________,2:40时,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是_________.18.如图所示,若∠AOC =90°,∠BOC =30°,则∠AOB =________;若∠AOD =20°,∠COD =50°,∠BOC =30°,则∠BOD =______,∠AOC =________,∠AOB =________.19.如图,上午6:30时,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_____.20.有高度相同的一段方木和一段圆木,体积之比是1:1.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方木加工成尽可能大的圆柱,将圆木加工成尽可能大的长方体,则得到的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三、解答题21.马小虎准备制作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他先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下图所示拼接图形(实线部分),经折叠后发现还少一个面,请你在下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添加所有符合要求的正方形,添加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22.作图:如图,平面内有 A,B,C,D 四点按下列语句画图:(1)画射线 AB,直线 BC,线段 AC(2)连接 AD 与 BC 相交于点 E.23.如图,C,D两点将线段AB分成2:3:4三部分,E为线段AB的中点,AD .求:6cm(1)线段AB的长;(2)线段DE的长.24.线段AD=6cm,线段AC=BD=4cm ,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求EF.25.小刚和小强在争论一道几何问题,问题是射击时为什么枪管上有准星.小刚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以枪管上才有准星.”小强说:“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我当然知道,可是若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这样不是有三点了吗?既然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那弄出第三点是为什么呢?”聪明的你能回答小强的疑问吗?26.说出下列图形的名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分别找出每个图形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正方体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故此选项正确;②球从上面、正面、左侧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都是圆,故此选项正确;③圆锥,从左边看是三角形,从正面看是三角形,从上面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④圆柱从左面和正面看都是矩形,从上边看是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掌握定义是关键.注意所有的看到的棱都应表现在三视图中.2.D解析:D【解析】试题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如答图1,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如答图2,AC=4﹣2=2.故选D.3.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计算出∠AOD的度数,再计算出∠AOE、∠EOC、∠BOE、∠BOD的度数,然后再分析即可.【详解】解:由题意设∠BOE=x,∠EOC=3x,∵∠DOE=60°,OD平分∠AOB,∴∠AOD=∠BOD =60°-x,根据题意得:2(60°-x)+4x=180°,解得x=30°,∴∠EOC=∠AOE=90°,∠BOE=30°,∴∠BOD=∠AOD=30°,故①正确;∵∠BOD=∠AOD=30°,∴射线OE平分∠AOC,故②正确;∵∠BOE=30°,∠AOB=60°,∠DOE=60°,∴∠AOB+∠BOE=90°,∠BOE+∠DOE=90°,∴图中与∠BOE互余的角有2个,故③正确;∵∠AOE=∠EOC=90°,∴∠AOE+∠EOC=180°,∵∠EOC=90°,∠DOB=30°,∠BOE=30°,∠AOD=30°,∴∠COD+∠AOD=180°,∠COD+∠BOD=180°,∠COD+∠BOE=180°,∠COB+∠AOB=180°,∠COB+∠DOE=180°,∴图中互补的角有6对,故④正确,正确的有4个,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以及补角和余角,解答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出图中各角的度数.4.D解析:D【分析】根据两角的比和两角的和即可求得两个角的度数.【详解】由∠AOC=90°,∠AOB:∠AOC=2:3,可得当B在∠AOC内侧时,可以知道∠AOB23=⨯90°=60°,∠BOC=30°;当B在∠AOC外侧时,∠BOC=1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角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分两种情况讨论.5.B解析:B【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可求.【详解】解:∵AB∥CD,∴∠1+∠BEF=180°,∠2=∠BEG,∴∠BEF=180°-50°=130°,又∵EG平分∠BEF,∴∠BEG=12∠BEF=65°,∴∠2=6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和同旁内角互补这两个性质.6.A解析:A【分析】根据A、D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求得AD的长度,然后根据2AB=BC=3CD,求得AB、BD的长度,从而找到BD的中点E所表示的数.【详解】解:如图:∵|AD|=|6-(-5)|=11,2AB=BC=3CD,∴AB=1.5CD , ∴1.5CD+3CD+CD=11, ∴CD=2, ∴AB=3, ∴BD=8,∴ED=12BD=4, ∴|6-E|=4,∴点E 所表示的数是:6-4=2. ∴离线段BD 的中点最近的整数是2.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比较线段的长短.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7.D解析:D 【分析】由APB ∠=A PB ''∠=36°,得APA BPB ''∠=∠,即可判断①,由B PA '∠=117°-27°-36°=54°,A PB '∠=153°-27°=126°,即可判断②,由12APB APA ''∠=∠,得=272APA A PB '''∠∠=︒,进而得45OPA ︒∠=′,即可判断③. 【详解】∵射线PA 、PB 分别经过刻度117和153,APB ∠绕点P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PB ''∠, ∴APB ∠=A PB ''∠=36°,∵+APA A PB APB ''''∠=∠∠,=+BPB APB APB ∠∠''∠, ∴APA BPB ''∠=∠, 故①正确;∵射线PA '经过刻度27,∴B PA '∠=117°-27°-36°=54°,A PB '∠=153°-27°=126°,∴B PA '∠+A PB '∠=54°+126°=180°,即:B PA '∠与A PB '∠互补, 故②正确;∵12APB APA ''∠=∠, ∴=272APA A PB '''∠∠=︒, ∴=1171177245O AP P A A '∠︒-∠=︒-︒=︒′,∴射线PA '经过刻度45. 故③正确.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和差倍分关系以及补角的定义,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分析】分三种情况: C在线段AB上,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以及C不在直线AB上结合线段的和差以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当C在线段AB上时,BC=AB-AC= 8-6=2;当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时,BC=AB+AC =8+6=14;当C不在直线AB上时,AB、AC、BC三边构成三角形,则2<BC<14,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理解题意,进行正确的分类求解是关键.9.D解析:D【分析】考虑两种情形①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②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详解】解: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AOC=∠AOB-∠BOC=40°-20°=20°,当OC’在∠AOB外部时,∠AOC’=∠AOB+∠BOC=40°+20°=60°,故答案为20°或6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角的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学会正确画出图形,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 10.A解析:A【分析】本题可根据图形的折叠性,对图形进行分析,可知A对应-1,B对应2,C对应0.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据此可解此题.【详解】解:由图可知A对应-1,B对应2,C对应0.∵-1的相反数为1,2的相反数为-2,0的相反数为0,∴A=1,B=-2,C=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反数的概念,两数互为相反数,和为0,本题如果学生想象不出来图形,可用手边的纸剪出上述图形,再根据纸片折出正方体,然后判断A、B、C所对应的数.11.C解析:C【解析】【分析】从A出发要经过6个车站,所以要制作6种车票,从B出发要经过5个车站,所以要制作5种车票,从C出发要经过4个车站,所以要制作4种车票,从D出发要经过3个车站,所以要制作3种车票,从E出发要经过2个车站,所以要制作2种车票,从F出发要经过1个车站,所以要制作1种车票,把车票数相加即可得解.【详解】共需制作的车票数为:6+5+4+3+2+1=21(种).故选C.【点睛】本题从A站出发,逐站求解即可得到所有可能的情况,不要遗漏.12.A解析:A【分析】对面图案均相同的正方体礼品盒,则两个相同的图案一定不能相邻,据此即可判断.【详解】解:根据分析,图A折叠成正方体礼盒后,心与心相对,笑脸与笑脸相对,太阳与太阳相对,即对面图案相同;图B、图C和图D中对面图案不相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二、填空题13.63【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1条解析:6 3【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可以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有1条直线,3条线段,有6条射线.故此题答案为:1,6,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点,此类型的题,在数时,应做到有顺序,做到不遗漏、不重复.14.A【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ABC各点时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求解【详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停靠点分别在A、B、C各点时员工步行的路程和,选择最小的即可求解.【详解】∵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15×100+10×300=4500m,当停靠点在B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100+10×200=5000m,当停靠点在C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是:30×300+15×200=12000m,∴当停靠点在A区时,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点路程和最小,那么停靠点的位置应该在A 区.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比较线段的长短,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要能把线段的概念在现实中进行应用,比较简单.15.一【分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解析:一【分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根据直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这一行树所在的直线”用数学知识解释其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答案为:一.【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4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AOC=60°∠CON=∠BOC=15°∴∠MON=∠MOC-∠CON=60 解析:45°【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及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OM平分∠AOC,ON平分∠BOC,∴∠MOC=12∠AOC=60°,∠CON=12∠BOC=15°,∴∠MON=∠MOC-∠CON=60°-15°=45°;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度数的计算,关键在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推出∠MON=∠MOC-∠CON.17.75°160°【分析】钟表表盘被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5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60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6°分针转动一圈时间为60分钟则时针转1大格即时针转动30°也就是说分针转动360°时时解析:75° 160°【分析】钟表表盘被分成12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5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60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6°.分针转动一圈,时间为60分钟,则时针转1大格,即时针转动30°.也就是说,分针转动360°时,时针才转动30°,即分针每转动1°,时针才转动(112)度,反过来同理.【详解】解: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8时30分时,时针指向8与9之间,分针指向6,∴8时30分,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2×30°+15°=75°;∵2时40分时,时针指向2与3之间,分针指向8,∴2时40分,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5×30°+10°=160°故答案为75°,16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钟表表盘与角度相关的特征.能更好地认识角,感受角的大小.18.120°80°70°100°【分析】利用角度的和差计算求各角的度数【详解】若∠AOC=90°∠BOC=30°则∠AOB=∠AOC+∠BOC=90°+30°=120°;若∠AOD =20°∠COD=50解析:120° 80° 70° 100°【分析】利用角度的和差计算求各角的度数.【详解】若∠AOC=90°,∠BOC=30°,则∠AOB=∠AOC+∠BOC=90°+30°=120°;若∠AOD=20°,∠COD=50°,∠BOC=30°,则∠BOD=∠COD+∠BOC=50°+30°=80°;∠AOC=∠AOD+∠DOC=20°+50°=70°;∠AOB=∠AOD+∠COD+∠BOC=20°+50°+30°=100°;故答案为:120°,80°,70°,100°.【点睛】此题考查几何图形中角度的和差计算,根据图形确定各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9.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解析:15°【分析】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数.【详解】∵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时针1小时转动30°,∴6:30时,分针指向刻度6,时针和分针所夹锐角的度数是30°×12=15°.故答案是:15°.【点睛】考查了钟面角,解题时注意,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20.【分析】先计算方木中内切圆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再计算圆木中圆内接正方形与圆本身的面积之比由于方木底面正方形与圆木底面圆面积相等故两比值之比即为结果【详解】正方形内作最大的圆:设圆的半径为r圆的面积与解析:2 8【分析】先计算方木中内切圆与正方形的面积之比;再计算圆木中圆内接正方形与圆本身的面积之比,由于方木底面正方形与圆木底面圆面积相等,故两比值之比即为结果.【详解】正方形内作最大的圆:设圆的半径为r ,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2224r r r ππ=⨯圆内作最大的正方形:设圆的半径为R ,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比是:222R R R ππ⨯=, 因为,方木与圆木的体积和高度都相等,说明底面积也相等,即图(1)的大正方形面积等于图(2)的大圆的面积,所以,现在的圆柱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的比值是:22:48πππ=; 答:圆柱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的比值为28π.故答案为:28π.【点睛】 本题以方木圆木的体积为背景,考查了正方形的内切圆,圆的内接正方形的面积问题,熟练的掌握以上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直接画图即可.【详解】解:【点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应灵活掌握,不能死记硬背.22.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作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方法作图.【详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23.(1)10.8cm ;(2)0.6cm【分析】(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根据6cm AD =列式计算即可. (2)由E 为线段AB 的中点,且根据(1)知AB 的长为10.8cm ,即可求出DE 的长.【详解】(1)设2cm AC x =,3cm CD x =,4cm BD x =.则有236x x +=,解得 1.2x =.则234910.8x x x x ++==.所以AB 的长为10.8cm .(2)因为E 为线段AB 的中点, 所以1 5.4cm 2AE AB ==.所以6 5.40.6cm DE AD A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分析】根据题意和图形可以求得线段EB 、BC 、CF 的长,从而可以得到线段EF 的长.【详解】∵E ,F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中点,∴AB=2EB=2AE ,CD=2CF=2FD ,∵AD=AB+BC+CD=2EB+BC+2CF=6,AC=2EB+BC=4,∴AC+2CF=6,解得,CF=1,同理可得:EB=1,∴BC=2,∴EF=EB+BC+CF=1+2+1=4.【点睛】此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5.见解析【分析】根据直线的性质,结合实际意义,易得答案.【详解】解:如果将人眼看成一点,准星看成一点,目标看成一点,那么要想射中目标,人眼与目标确定的这条直线应与子弹所走的直线重合,即与准星和目标所确定的这条直线重合,即可看到哪儿打到哪儿.换句话说要想射中目标就必须使准星在人眼与目标所确定的直线上.【点睛】题考查直线的性质,无限延伸性即没有端点;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射击场景,立意新颖,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分析】根据平面图形:一个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平面图形的定义可知:它们依次是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点睛】此题考查认识平面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对图形的识别.。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图形的全等》练习题-附答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全等》练习题-附答案(北师大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 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C. 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D. 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2. 下列各选项中的两个图形属于全等形的是( )A. B. C. D.3. 如图,若△ABC≌△DEF,则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得出x的值为.( )A. 27B. 30C. 35D. 404. 如图所示,△ACE≌△DBF若AD=8,BC=2,则AB=( )A. 1B. 3C. 5D. 不能确定5. 如图,△ACB≌△A′CB,∠BCB′=30°则∠ACA′的度数为( )A. 20°B. 30°C. 35°D. 40°6. 已知△ABC≌△DEF,∠A=70°,∠E=50°则∠F的度数为( )A. 50°B. 60°C. 70°D. 80°7. 如图△ABC≌△DCB,若AC=7,BE=5,则DE的长为( )A. 2B. 3C. 4D. 58. 如图,若△ABC≌△ADE,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C=DEB. ∠BAD=∠CAEC. AB=AED. ∠ABC=∠AED9. 如图,△ABC≌△A′B′C′,其中∠A=37°,∠C′=23°,则∠B=( )A. 60°B. 100°C. 120°D. 135°10. 如图,已知△ACE≌△DFB,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C=DB②AB=DC③∠1=∠2④AE//DF ⑤S△ACE=S△DFB⑥BC=AE⑦BF//ECA. 4个B. 5个C. 6个D. 7个二、填空题11. 一个三角形的的三边长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的三边长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12. △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若AB=3,EF=4,AC=.13. 如图所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已知某些边的长度和某些角的度数,则x=.14. 如图,△ABC≌△DCB若AC=6,BE=4,则DE=______.15. 如图△ABC≌△ADE,∠B=30°,∠E=20°,∠BAE=90°,则∠EAC的度数为.16. 如图,图形的各个顶点都在3×3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1+∠2=______.17. 已知△ABC≌△DEF,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A=40°,∠E=80°则∠C=______.18. 如图△ABC≌△ADE,∠EAB=125°,∠CAD=25°,∠BAC的度数为______.19. 已知△ABC≌△DEF,BC=EF=4cm,△ABC的面积是16cm2,那么△DEF中EF边上的高是cm.20. 如图AB=10cm,AC=BD=6cm.∠CAB=∠DBA,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 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BD上由点B向点D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若使得△ACP与△BPQ全等,则x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 如图,点E在AB上△ABC≌△DEC,求证:EC平分∠BED.22. 如图,已知△ABC≌△DEF,且∠A=75°,∠B=35°,ED=10cm求∠F的度数与AB的长.23.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ADF≌△BCE,∠B=33°,∠F=27°,BC=5cm,CD= 2cm求:(1)∠1的度数.(2)AC的长.24. 已知:如图△ABC≌△DCB,AC、DB相交于点E.求证:AE=DE.25. 如图,△ABC中∠ACB=90°,AC=12,BC=16点P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2和6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PE⊥l于E,QF⊥l于F.问:点P运动多少时间时,△PEC与QFC全等?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C;2、A;3、B;4、B;5、B;6、B;7、A;8、B;9、C;10、C;11、11;12、5;13、60°;14、2;15、40°;16、45°;17、60°;18、75°;19、8;20、2cm/s或125cm/s21、证明:∵△ABC≌△DEC∴∠B=∠DEC,BC=EC∴∠B=∠BEC∴∠BEC=∠DEC∴CE平分∠BED.22、解:∵∠A=75°,∠B=35°∴∠ACB=180°−∠A−∠B=70°∵△ABC≌△DEF,ED=10cm∴∠F=∠ACB=70°,DE=AB=10(cm).23、解:(1)∵△ADF≌△BCE,∠F=27°∴∠E=∠F=27°∵∠1=∠B+∠E,∠B=33°∴∠1=60°;(2)∵△ADF≌△BCE,BC=5cm∴AD=BC=5cm∵CD=2cm∴AC=AD+CD=7cm.24、证明:∵△ABC≌△DCB∴∠A=∠D,AB=DC在△ABE和△DCE中{∠AEB=∠DEC ∠A=∠DAB=DC∴△ABE≌△DCE(AAS).∴AE=DE.25、解:∵△PEC≌△QFC,∴斜边CP=CQ,有四种情况:①P在AC上,Q在BC上CP=12−2t,CQ=16−6t∴12−2t=16−6t∴t=1;②P、Q都在AC上,此时P、Q重合∴CP=12−2t=6t−16∴t=3.5;③P到BC上,Q在AC时,此时不存在;理由是16÷6×2<12,Q到AC上时,P点也在AC上;④当Q到A点(和A重合),P在BC上时∵CP=CQ=AC=12 CP=12−2t∴2t−12=12∴t=12符合题意;答:点P运动1或3.5或12时,△PEC与△QFC全等.。
(必考题)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三角形》检测题(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BC ∆中,12AB AC cm ==,B C ∠=∠,8BC cm =,点D 为AB 的中点.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2/cm s 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为v ,则当BPD ∆与CQP ∆全等时,v 的值为( )A .1B .3C .1或3D .2或3 2.如图,AB 和CD 相交于点O ,A C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 D ∠=∠B .1A D ∠=∠+∠C .2D ∠>∠D .C D ∠=∠ 3.如图,AB 与CD 相交于点E ,AD=CB ,要使△ADE ≌△CBE ,需添加一个条件,则添加的条件以及相应的判定定理正确的是( )A .AE=CE ;SASB .DE=BE ;SASC .∠D=∠B ;AASD .∠A=∠C ;ASA4.如果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那么化简a c b b c a -+++-的结果是( ) A .2c -B .2bC .22a c -D .b c - 5.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8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 .13cmB .6cmC .5cmD .4cm 6.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AD 是ABC ∆的高的是( )A.B.C.D.7.已知如图,△OAD≌△OBC,且∠O=70°,∠C=25°,则∠OAD=()A.95°B.85°C.75°D.65°8.如图,△ABC和△AED共顶点A,AD=AC,∠1=∠2,∠B=∠E. BC交AD于M,DE 交AC于N,甲说:“一定有△ABC≌△AED.”乙说:“△ABM≌△AEN.”那么()A.甲、乙都对B.甲、乙都不对C.甲对、乙不对D.甲不对、乙对9.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有组成三角形的是()A.3cm,4cm,9cm B.8cm,7cm,15cmC.12cm,13cm,24cm D.2cm,2cm,6cm10.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 ④ BA+BC=2BF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设11.在数学课上,老师让每个同学拿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B AC∠=∠=︒,要求同学们利用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剪下两个全等的三角B C x形.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裁剪方法,如图,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的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 12.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 .S .SB .S .A .SC .A .S .AD .A .A .S二、填空题13.如图,将正方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原点,A 的坐标为()1,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14.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42∠=︒EAC ,则1∠的度为________.15.如图,已知AD 、AE 分别为ABC 的角平分线、高线,若40B ∠=︒,60C ∠=°,则DAE ∠的度数为__________.16.如图,已知ABC FDE △≌△,若105F ∠=︒,45C ∠=︒,则B ∠=________度.17.如图,ABC DEF ≅,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7BC =,4EC =,则CF 的长为___________.18.如图,Rt ABC 和Rt EDF 中,AE CF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使Rt ABC 和Rt EDF 全等.19.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b c b c a c a b --+--+-+=______.20.如图,点B 、F 、C 、E 在一条直线上(点F ,C 之间不能直接测量),点A ,D 在BE 的异侧,如果测得AB =DE ,AB ∥DE ,AC ∥DF .若BE =14m ,BF =5m ,则FC 的长度为_____m .三、解答题21.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类似地,我们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名称;(2)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设CD BE ,相交于点O ,若60A ∠=︒,12DCB EBC A ∠=∠=∠.请你写出图中一个与A ∠相等的角,并猜想图中哪个四边形是等对边四边形;(3)在ABC 中,如果A ∠是不等于60︒的锐角,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且12DCB EBC A ∠=∠=∠.探究:满足上述条件的图形中是否存在等对边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2.如图,在多边形ABCDE 中,BC CD ⊥,BF AE ⊥于点F ,且BF BC =,2CBF DBE ∠=∠,ABF CBD ∠=∠.(1)求证:AB DB =;(2)若4DE =,3BF =,求BDE 的面积.23.如图,点B 、E 、C 、F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 =∠D ,AB //DE ,老师说:再添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ABC ≌△DEF .下面是课堂上三个同学的发言,甲说:添加AB =DE ;乙说:添加AC //DF ;丙说:添加BE =CF .(1)甲、乙、丙三个同学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2)请你从正确的说法中选择一种,给出你的证明.24.如图,在AOB 和COD △中,OA OB =,OC OD =,若60AOB COD ∠=∠=︒,(1)求证:AC BD =.(2)求APB ∠的度数.25.如图,在Rt ABC △和Rt DEF △中,90C F ∠=∠=︒,点A 、E 、B 、D 在同一直线上,BC 、EF 交于点M ,AC DF =,AB DE =.求证:(1)CBA FED ∠=∠;(2)AM DM =.26.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B DE =,AC AD =.(1)请你添加一个与角有关的条件,使得ABC DEA ≌,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若65CAD ∠=︒,110B ∠=︒,求BAE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设运动时间为t 秒,由题目条件求出BD=12AB=6,由题意得BP=2t ,则CP=8-2t ,CQ=vt ,然后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分两种情况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运动时间为t 秒,∵12AB AC cm ==,点D 为AB 的中点.∴BD=12AB=6, 由题意得BP=2t ,则CP=8-2t ,CQ=vt ,又∵∠B=∠C∴①当BP=CQ ,BD=CP 时,BPD ∆≌CQP ∆∴2t=vt ,解得:v=2②当BP=CP ,BD=CQ 时,BPD ∆≌CPQ ∆∴8-2t=2t ,解得:t=2将t=2代入vt=6,解得:v=3综上,当v=2或3时,BPD ∆与CQP ∆全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D解析:D【分析】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对顶角相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1=∠2,∠A=∠C ,∠1=∠A+∠D ,∠2=∠B+∠C ,∴∠B=∠D ,∴选项A 、B 正确;∵∠2=∠A+∠D ,∴2D ∠>∠,∴选项C 正确;没有条件说明C D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并运用两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结合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来判断.【详解】解:A.添加AE=CE 后,根据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不符合题意;B.添加DE=BE 后,根据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不符合题意;C.添加∠D=∠B ,根据AAS 可证明△ADE ≌△CBE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添加∠A=∠C ,根据AAS 可证明△ADE ≌△CBE ,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AS 、ASA .关键在于应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应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全等.4.B解析: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a b c +>,b c a +>,从而得出0a c b -+>,0b c a +->,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解:∵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 b c +>,b c a +>,∴0a c b -+>,0b c a +->, ∴a c b b c a -+++-=a c b b c a -+++-=2b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和化简绝对值,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5.B解析:B【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第三边长x 的范围是:8383x -<<+,即5cm 11cm 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线段AD 是△ABC 的高,则过点A 作对边BC 的垂线,则垂线段AD 为△ABC 的高. 选项A 、B 、C 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连接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7.B解析:B【分析】根据△OAD ≌△OBC 得∠OAD=∠OB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OBC 的度数即可.【详解】∵△OAD ≌△OBC ,∴∠OAD=∠OBC ,∵∠O=70°,∠C=25°,∴∠OBC=180°-70°-25°=85°,∴∠OAD=85°故选B .考点: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8.A解析:A【分析】利用AAS 判定△ABC ≌△AED ,则可得到AB=AE ,再利用ASA 判定△ABM ≌△AEN .【详解】∵∠1=∠2,∴∠1+∠MAC =∠2+∠MAC ,∴∠BAC =∠EAD ,在△BAC 和△EAD 中,B E BAC EAD AC AD ∠=∠⎧⎪∠=∠⎨⎪=⎩, ∴△BAC ≌△EAD ,∴甲说的正确;∵△BAC ≌△EAD (AAS ),∴AB=AE ,在△BAM 和△EAN 中,12B E AB AE ∠=∠⎧⎪=⎨⎪∠=∠⎩, ∴△BAM ≌△EAN (ASA ),∴乙说的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根据题目的特点,补充适当条件,活用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3+4=7<9,∴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8+7=15,∴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12+13=25>24,∴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2+2=4<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10.D解析:D【分析】易证ABD EBC ∆∆≌,可得BCE BDA ∠=∠,AD=EC 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 DCE ∠=∠ ,即③正确,根据③可判断④正确;【详解】∵ BD 为∠ABC 的角平分线,∴ ∠ABD=∠CBD ,∴在△ABD 和△EBD 中,BD=BC ,∠ABD=∠CDB ,BE=BA ,∴△ABD EBC ∆∆≌(SAS),故①正确;∵ BD 平分∠ABC ,BD=BC ,BE=BA ,∴ ∠BCD=∠BDC=∠BAE=∠BEA ,∵△ABD ≌△EBC ,∴∠BCE=∠BDA ,∴∠BCE+∠BCD=∠BDA+∠BDC=180°,故②正确;∵∠BCE=∠BDA ,∠BCE=∠BCD+∠DCE ,∠BDA=∠DAE+∠BEA ,∠BCD=∠BEA ,∴∠DCE=∠DAE ,∴△ACE 是等腰三角形,∴AE=EC ,∵△ABD ≌△EBC ,∴AD=EC ,∴AD=AE=EC ,故③正确;作EG⊥BC,垂足为G,如图所示:∵ E是BD上的点,∴EF=EG,在△BEG和△BEF中BE BE EF EG=⎧⎨=⎩∴△BEG≌△BEF,∴BG=BF,在△CEG和△AFE中EF EG AE CE=⎧⎨=⎩∴△CEG≌△AFE,∴ AF=CG,∴BA+BC=BF+FA+BG-CG=BF+BG=2BF,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C解析:C【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一一排查即可.【详解】如图1中,∵AB=AC,∴∠B=∠C,,BE=FC=2,∠B=∠C,BF=CG=3,△EBF≌△FCG(SAS),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的有,,如图2,∵AB=AC,∴∠B=∠C,BE=CG=3,∠B=∠C,BF=CF=2.5,△BEF≌△CGF(SAS),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如图 3,∵AB=AC,∴∠B=∠C,∵∠EFG=B C x∠=∠=︒,∴∠BEF+∠EFB=180º-xº=∠EFB+∠GFC,∴∠BEF=∠GFC,BE的对应边是FC,相等情况不确定,△BEF与△CGF全等不确定,如图4,∵AB=AC,∴∠B=∠C,∵∠EFG=B C x∠=∠=︒,∴∠BEF+∠EFB=180º-xº=∠EFB+∠GFC,∴∠BEF=∠GFC,EB=FC=2,∠B=∠C,△BEF≌△CFG(ASA),剪刀沿着箭头方向剪开,能得到两个全等三角形小纸片.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从图形中找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否充足,够条件可以断定,条件不够或不确定就不断定.12.A解析:A【分析】利用SSS可证得△OCD≌△O′C′D′,那么∠A′O′B′=∠AOB.【详解】解:易得OC=O'C',OD=O′D',CD=C′D',∴△OCD≌△O′C′D′,∴∠A′O′B′=∠AOB,所以利用的条件为SSS,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边边边”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点E过点B作BF⊥y轴垂足为点F交EA 的延长线于点D证明△AOE≌△BAD得到BFDE的长度后将线段的长度转化为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点E过点B解析:(13,13【分析】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点E,过点B作BF⊥y轴,垂足为点F,交EA的延长线于点D,证明△AOE≌△BAD,得到BF,DE的长度,后将线段的长度转化为点的坐标即可.【详解】过点A作AE⊥x轴,垂足为点E,过点B作BF⊥y轴,垂足为点F,交EA的延长线于点D,∵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OA =AB ,∠OAB =90°,∵∠DBA+∠BAD =90°,∠BAD+∠EAEO =90°,∴∠DBA =∠EAO ,在△DBA 和△EAO 中,∠DBA=∠AEO,∠D=∠EAB=OA ,∴△BDA ≌△AEO ,∴BD =AE ,AD =OE ,∵A (1,3), ∴OE =AD =DF=1,BD =AE=3,∴BF=3-1,DE=3+1,∴点B 坐标为(1-3,3+1),故答案为:()13,13-+.【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一线三直角全等模型,线段与坐标的关系,根据图形的特点,熟练构造模型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4.93°【分析】根据∠1=∠C+∠CAD 求出∠C ∠CAD 即可【详解】解:∵∠EAD =90°∴∠CAD =90°﹣∠EAC =90°﹣42°=48°∵∠C =45°∴∠1=∠C+∠CAD =45°+48°=93解析:93°【分析】根据∠1=∠C+∠CAD ,求出∠C ,∠CAD 即可.【详解】解:∵∠EAD =90°,∴∠CAD =90°﹣∠EAC =90°﹣42°=48°,∵∠C =45°,∴∠1=∠C+∠CAD =45°+48°=93°,故答案:93°.【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余角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常考题型.15.【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 和∠BAD 即可【详解】解:∵∴∠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BAC=40°∵AE ⊥BC ∴∠AEB解析:10︒【分析】先求出∠BA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和高求出∠BAE 和∠BAD 即可.【详解】解:∵40B ∠=︒,60C ∠=°,∴∠BAC=180°-40°-60°=80°,∵AD 平分∠BAC ,∴∠BAD=12∠BAC=40°, ∵AE ⊥BC ,∴∠AEB=90°,∴∠BAE=90°-∠B=50°,∠DAE=∠BAE-∠BAD=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高和角平分线,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角平分线和高的意义求出角的度数.16.30【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F=10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B 的度数【详解】解:∵△ABC ≌△FDE ∴∠BAC=∠F=105°∵∠BAC+∠B+∠C=180°∴∠B=18解析:30【分析】先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F=105°,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B 的度数.【详解】解:∵△ABC ≌△FDE ,∴∠BAC=∠F=105°,∵∠BAC+∠B+∠C=180°,∴∠B=180°-105°-45°=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17.3【分析】直接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EF-CE=BC-CE 然后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BC ≌△DEF ∴BC=EF ∵BC=7EC=4∴CF=7-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解析:3【分析】直接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EF-CE=BC-CE ,然后进行求解即可;【详解】∵△ABC ≌△DEF ,∴ BC=EF ,∵ BC=7,EC=4,∴ CF=7-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应用,正确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即可得解;【详解】当时满足条件;∵∴∴在和中∴;故答案是:(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C DF =(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即可得解;【详解】当BC DF =时满足条件;∵AE CF =,∴AE EC CF EC +=+,∴AC EF =,在Rt ABC 和Rt EDF 中,AC EF BC DF =⎧⎨=⎩, ∴Rt ABC Rt EDF ≅;故答案是:BC DF =(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bc ∴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 解析:3c b a +-【分析】三角形三边满足的条件是: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根据此条件来确定绝对值内的式子的正负,从而化简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0,0,0a b c b c a c a b --<--<-+>,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a b c b c a c a b --+-+=3c b a +-故答案为:3c b 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判定绝对值内式子的正负.20.4【分析】证明△ABC ≌△DEF (AAS )得到BC=EF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DEAC ∥DF ∴∠B =∠E ∠ACB =∠DFE 在△ABC 和△DEF 中∴△ABC ≌△DEF (AAS )∴BC =EF ∴解析:4【分析】证明△ABC ≌△DEF (AAS ),得到BC=EF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 ∥DE ,AC ∥DF ,∴∠B =∠E ,∠ACB =∠DFE ,在△ABC 和△DEF 中, B E ACB DFE AB DE ∠=∠⎧⎪∠=∠⎨⎪=⎩, ∴△ABC ≌△DEF (AAS ),∴BC =EF ,∴BC ﹣FC =EF ﹣FC ,即BF =CE =5m ,∴FC =BE ﹣BF ﹣CE =14m ﹣5m ﹣5m =4m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正确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等;(2)与A ∠相等的角是∠DOB (或∠EOC );猜想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3)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BDEC ,见解析.【分析】(1)本题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就是; (2)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COE ),四边形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3)作CG ⊥BE 于G 点,作BF ⊥CD 交CD 延长线于F 点,易证△BCF ≌△CBG ,进而证明△BDF ≌△CEG ,所以BD =CE ,所以四边形DBCE 是等对边四边形.【详解】解:(1)如: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等.(2)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COE ),∵∠A =60°,12DCB EBC A ∠=∠=∠, ∴∠OBC =∠OCB =30°,∴∠BOD =∠EOC =∠OBC +∠OCB =60°,∴与∠A 相等的角是∠BOD (或∠EOC ),猜想: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3)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BDEC ,证明:如图作CG ⊥BE 于G ,BF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F ,在△BCF 和△CBG 中,DCB EBC BFC CGB BC BC ∠=∠⎧⎪∠=∠⎨⎪=⎩∴△BCF ≌△CBG (AAS ),∴BF =CG ,∵BDF ABE EBC DCB ∠=∠+∠+∠,BEC ABE A ∠=∠+∠,∴BDF BEC ∠=∠,在△BDF 和△CEG 中,90BDF CEB BFC CGE BF CG ∠∠⎧⎪∠∠=︒⎨⎪⎩=== ∴△BDF ≌△CEG (AAS ),∴BD =CE∴四边形BDEC 是等对边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定义,把证明BD =CE 的问题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问题.22.(1)见解析;(2)6【分析】(1)根据题意,直接用ASA 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2)根据2CBF DBE ∠=∠和CBD ABF ∠=∠可知ABE DBE ∠∠=,即可证明ABE DBE ∆≅∆,所以ABE DBE S S ∆∆=,继而求面积即可;【详解】解:(1)证明:BC CD ⊥,BF AE ⊥,90AFB DCB ∴∠=∠=︒. 在ABF ∆和DBC ∆中,AFB DCB BF BCABF DBC ∠=∠⎧⎪=⎨⎪∠=∠⎩()ABF DBC ASA ∴∆≅∆AB DB ∴=.(2)2CBF DBE ∠=∠,CBD EBF DBE ∴∠+∠=∠.CBD ABF ∠=∠,ABF EBF DBE ∴∠+∠=∠,即ABE DBE ∠∠=.在ABE ∆和DBE ∆中,DB AB DBE ABE BE BE =⎧⎪∠=∠⎨⎪=⎩()ABE DBE SAS ∴∆≅∆.4DE AE ∴==,ABE DBE S S ∆∆=,1143622BDE ABE S S AE F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确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3.(1)甲、丙;(2)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 ∥DE 可得∠B =∠DEC ,再加上条件∠A =∠D ,只需要添加一个能得出对应边相等的条件,即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添加AC //DF 不能证明△ABC ≌△DEF ;(2)添加AB =DE ,再由条件AB ∥DE 可得∠B =∠DEC ,然后再利用ASA 判定△ABC ≌△DEF 即可.【详解】(1)解:∵AB //DE ,∴∠B =∠DEC ,又∵∠A =∠D ,∴添加AB =DE ,可得△ABC ≌△DEF (ASA );添加BE =CF ,可得BC=EF ,可得△ABC ≌△DEF (AAS )∴说法正确的是:甲、丙,故答案为:甲、丙;(2)选“甲”,理由如下:证明:∵AB ∥DE ,∴∠B =∠DEC ,在△ABC 和△DEF 中A DB DEF AB DE ∠∠⎧⎪∠∠⎨⎪⎩=== ∴△ABC ≌△DEF (AS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24.(1)见解析;(2)60°【分析】(1)利用“SAS”证明AOC BOD ≅,即可得到结论;(2)由AOC BOD ≅得OAC OBD ∠=∠,再根据OAC AOB OBD APB ∠+∠=∠+∠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1)证明:∵60AOB COD ∠=∠=︒,∴AOB BOC COD BOC ∠+∠=∠+∠,∴AOC BOD ∠=∠,在AOC △和BOD 中,AO BO AOC BOD CO DO =⎧⎪∠=∠⎨⎪=⎩,∴()AOC BOD SAS ≅△△,∴AC BD =;(2)∵AOC BOD ≅,∴OAC OBD ∠=∠,∵OAC AOB OBD APB ∠+∠=∠+∠,∴60OAC OBD APB ∠+︒=∠+∠,∴60APB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5.(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HL 定理可得Rt △ABC ≌ Rt △DEF ,从而得到∠CBA=∠FED ;(2)由(1)所得结论和已知条件可以证得△AEM ≌△DBM ,从而可得AM=DM .【详解】证明:(1)在Rt ABC △和Rt DEF △中,90C F ∠=∠=︒AC DF AB DE =⎧⎨=⎩∴()Rt Rt HL ABC DEF ≌△△∴CBA FED ∠=∠.(2)∵CBA FED ∠=∠∴ME MB =,且AEMDBM ∠=∠ 又∵AB DE =∴AB EB DE EB -=-即AE DB =在AEM △和DBM △中AE DB AEM DBM ME MB =⎧⎪∠=∠⎨⎪=⎩∴()AEM DBM SAS △≌△∴AM DM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 、SAS 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解题关键.26.(1)添加一个角有关的条件为BAC EDA ∠=∠,使得ABC DEA ≌,理由见解析;(2)BAE ∠的度数为135︒.【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选择SAS 原理,可确定添加的角;(2)利用三角形全等,∠B 的度数,可求∠BAC+∠DAE ,问题可解.【详解】(1)添加一个角方面的条件为BAC EDA ∠=∠,使得ABC DEA ≌. 在ABC 和DEA △中∵AB DE =,BAC EDA ∠=∠,AC DA =,∴()SAS ABC DEA ≌△△; (2)在(1)的条件下∵ABC DEA ≌, ∴ACB DAE ∠=∠,若65CAD ∠=︒,110B ∠=︒,则18070ACB BAC B ∠+∠=︒-∠=︒,∴70DAE BAC ACB BAC ∠+∠=∠+∠=︒,∴7065135BAE DAE BAC CAD ∠=∠+∠+∠=︒+︒=︒, 即BAE ∠的度数为13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原理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4.2:图形的全等 同步测试和答案
4.2图形的全等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①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相同;②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大小相同;③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全等;④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已知:如图△ABC≌△DCB,其中点A与点D,点B与点C分别是对应顶点,如果AB=2,AC=3,CB=4,那么DC的长为()A.2 B. 3 C.4 D.不确定3.对于图形的全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B. 一个图形经过中心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C. 一个图形放大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D. 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4.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各个图形,其中全等图形正确的是().A. ②≌④B. ⑤≌⑧C. ①≌⑥D. ③≌⑦5.如图,已知△ABC≌△CDE,其中AB=CD,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CE B.∠BAC=∠ECD C.∠ACB=∠ECD D.∠B=∠D6.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 72° B. 60° C. 58° D. 50°7.如图,△ABC≌△A E D,∠C=400,∠E AC=300,∠B=300,则∠E AD=();A. 300B. 700C. 400D. 11008.公路BC所在的直线恰为AD的垂直平分线,则下列说法中:①小明从家到书店与小颖从家到书店一样远;②小明从家到书店与从家到学校一样远;③小颖从家到书店与从家到学校一样远;④小明从家到学校与小颖从家到学校一样远. 正确的是()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9.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③和④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全等B.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二、填空题11.如图,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婉婷同学在这张方格纸上画了∠1、∠2、∠3三个角,那么∠1+∠2+∠3=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数学下第11章图形的全等 B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ABC≌△DCB,A、B的对应顶点分别为点D、C,如果AB=7 cm,BC=12 cm,AC=9 cm,那么BD的长是 ( )
A.7 cm B.9 cm C.12 cm D.无法确定
2.如图,AC、BD相交于点O,OA=OB=OC=O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3.以下说法:
①有两个角和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有一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③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④一个锐角和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②全等图形的周长相等;③全等的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④所有正方形都全等.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5.根据下列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 A.AB=3,BC=4,AC=8; B.AB=3,BC=4,∠A=30°;
C.∠A=60°,∠B=45°,AB=6; D.∠C=90°,AB=6;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6.如图,△ABC的三边互不相等,将△AB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60°,
得到△A′B′C′,请将A′、B′、C′填到其对应的位置上.
7.已知△DEF≌△ABC,AB=AC,且△ABC的周长为23 cm,BC=
4 cm,则△DEF中的EF边等于_____________.
8.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
画出___________个.
9.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和△CBN是等边三角形,若BM=5 cm,则AN=_________.
10.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B=∠C=90°,E是BC的中点,DE 平分∠ADC,∠CED=35°,如图,则∠EAB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11~13题每题7分,第14~16题每题8分,共45分)
11.如图,已知,AF=ED,AE=FD,点B、C在AD上,AB=CD,
(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我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在△ABC中,AB=AC,E、F分别为边AB、.AC上的一点,且BE=CF,BF、CE 相交于点O,问图中还有哪些相等的角和相等的线段?试说明理由.
13.如图,有一块三角形的纸片,记作△ABC,F、E、D分别为三边AB、AC、BC的中点,请把图中的全等形找出来.若这块三角形的纸片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图中还有哪些全等形?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AD的一点,F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AF=AE,
(1)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是哪一对?
(2)在图中,可以通过平移、翻折、旋转中的哪一种方法,使△ABE变到△ADF的位置?
(3)图中线段BE与D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15.如图所示,AB=CD,BC=AD,AO=CO,△AOE与△COF全等吗?请说明理由;题中“AB=CD,BC=AD,AO=CO”,这3个条件可以用什么条件来替代,同样可以得到△AOE与△COF全等.写出来吧!
16.如图,要用一块长4米、宽2米的长方形木板,拼接出一块长5米、宽1.5米的长方形木板,为了保证牢固,要求接缝条数尽可能地少.你能用自己学过的图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设计一个拼接方案吗?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C 5.C
二、6.
7.4 cm 8.4 9.5 cm 10.35°
三、11.(1)△ABF≌△DCE,△DBF≌△ACE △ADF≌△DAE. (2)提示:先证明△ADF≌△DAE. 12.AE=AF,OB=OC,OE=OF 13.△AFE、△FBD、△EDC和△DEF是全等的三角形.若这块三角形的纸片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图中的全等形还有:四边形AFDE、四边形BFED、四边形CEFD是全等的四边形;四边形EFBC、四边形DEAB、四边形FDCA是全等的四边形. 14.(1)
△ADF≌△ABE. (2)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变到△ADF的位置. (3)BE与DF垂直且相等.由“SAS”证△ADF≌△ABE.再延长BE交DF于点G. ∠FDA=∠EBA,∠DEG=∠AEB.∴∠DGB=∠BAE=90°.∴BE ⊥DF 15.全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