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辞书_忧_愁_条义项分合商兑_孙淑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5期2014年10月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33No.5Oct.2014
①《辞源》只为“忧”、“愁”之“忧虑”义设立义项,
但就其举的例子来看,“忧”、“愁”均当为“忧愁”义,如《诗·大雅·卬》:“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辞源修订组:《辞源》(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149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辞源》(修订本),第1152页)《汉语大字典》“愁”字条(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322页)的处理与《大词典》一致,“忧”字条(第2341页)的处理则与《辞源》同。

收稿日期:2014-06-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YY104);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2YY16)
作者简介:孙淑娟(1975-),
女,博士,讲师,ssj8127313@163.com.文章编号:1674-0076(2014)05-0048-03
大型辞书“忧”、“愁”条义项分合商兑
孙淑娟
(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99)
摘要:《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等现代语文辞书,给汉语研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有些词语义位
之间因有重合、不易区分给辞书释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文章选取表“忧虑”义与“忧愁”义的“忧”及“愁”为研究
对象,就二者在表互为因果联系的“忧虑”义与“忧愁”义时在语法功能、表现形式、反义的表达及文献用例时间先
后上的差异进行分析,为将二者分列不同的义项提供了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辞书;忧;愁;释义;商兑
有关“忧”、“愁”之“忧愁”与“忧虑”义位,《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将二者合并为一个
义项。


《现代汉语词典》释“忧愁”为“因遭遇困难
或不如意的事而苦闷”,“忧虑”为“忧愁担心”[1]。

很显然,“忧愁”与“忧虑”两义位有重合,不易区分,
这为辞书释义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窃以为“忧”、“愁”之“忧愁”与“忧虑”作为因果连续统上既相区
别又相联系的两个客体,宜应区分,故不揣浅陋,略陈愚见,不当之处,祈请方家博雅諟正。

一、“忧愁”义与“忧虑”
义之“忧”、“愁”辨首先,二者语法功能有异。

“忧愁”之“忧”及“愁”是一元谓词,在句中只带一个必有论元,即主体论元,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庸也》)“纣杀比干而囚箕子,为炮烙之刑,杀戮无时,群下愁怨,皆莫冀其
命。

”(《韩诗外传》卷四)前者“忧”的主体论元为“人”(泛指),后者“愁”的主体论元为“群”
(即众人,百姓)。

而“忧虑”之“忧”、“愁”则属于二元谓词,在句中须带两个必有论元,即主体论元和客体论
元,如“夫仁义者,忧天下之害,趋一国之患,不避卑辱,谓之仁义。

”(《韩非子·难一》)“故古者圣贤帝王,未尝贫于财货也,乃常苦贫于士,愁大贤不至,人
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以是不称皇天心。

”(《太平经·丙部之十二》)此两例中“忧”、“愁”的主体论元分别为“仁义者”与
“古者圣贤帝王”,其客体论元分别为“天下之害”与“大贤不至,人民不聚,皆欲外附,日以疏少,以是不称皇天心”。

有时客体论元会隐而不现,但据前后文仍可以补出,如“汤曰:‘……今围会宗者人众不足以胜会宗,唯陛下勿忧!’”(《汉书·陈汤传》)此例“忧”的对象据前文可补,当为“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这件事。

“愁”亦如此,例多不举。

其次,二者存在外显与内隐的对立。

忧愁是一
种外显的心理状态,汉语里“忧色”、“忧容”、“忧颜
”、“愁容”、“愁颜”、“愁眉”、“愁眉苦脸”、“愁眉苦眼”等词就是很好的明证。

此外,文献用例亦有证,如“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
断,以此参之,万不失一。

”(《史记·淮阴侯列传》)“周文王之为世子也,朝于王季日三,鸡鸣至于寝门,问于内竖,内竖曰‘安’,文王乃喜;‘不安’,则色忧,行不能正履。

”(陶渊明《天子孝传赞》)“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丘中有一士,不知
其姓名。

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二首》之一)现代方言材料亦可证,如“伊即
个人着是看破看不开,规日忧头苦面,亻不知咧激心甚物不知在犯愁苦恼什么?”①[2]“他坐到那里愁面耷嘴,咋个什么事话都不讲。

”②[3]“容色”、“色”、“貌”、“面色”、“头”、“面”等形貌之词均暗示了“忧愁”义之“忧”与“愁”是可以忧形于色或愁形于色的。

既然忧愁会露形于色,故别人便可借貌观愁了。

“忧虑”则主要是一种内隐的心理状态,一般没有外在的表现,唯有自己方能感知。

下面这个例子能有力地证明二者之间的这种区别:
其须达后有七子,六个婚娉已讫,第七小者未取妻房,须达常忧。

朋友见忧而问之曰:“何不悦?”“忧此小子上来之事。

”(《敦煌变文校注·祇园因由记》)
“悦”的反义词之一是“忧
忧愁
”,“不悦”明此段话中的前两个“忧”应是“忧愁”义;据前后文不难看出,“忧忧愁”的主体均是“须达”。

“朋友见忧”是指朋友见须达忧愁,“见”字很好地诠释出了“忧愁”是一种外显的心理状态,“何不悦”是朋友借貌观愁后对须达忧愁原因的询问。

“忧此小子上来之事”是须达对忧愁原因的一个解释。

此处的“忧”因为带了客体论元“此小子上来之事”,故当理解为“忧虑”义。

“忧此小子上来之事”即“忧虑最小儿子的婚事”之谓。

据上下文,“忧此小子上来之事”的主体当是说话者本人———须达,是他自己将内心的那种忧虑告诉朋友的。

正因为“忧虑”是一种内隐的心理状态,故其主体往往是说话者本人。

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卜儿云)孩儿,你去罢,则要你一路上小心在意,频寄个书信回来,休着我忧心也。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其三,二者互为果因联系,不应等同。

如上举《敦煌变文校注·祇园因由记》例。

此例中的前两个“忧”为“忧愁”义,第三个“忧”为“忧虑”义。

“何为不悦(笔者按,‘不悦’即‘忧愁’)”?因为“忧此小子上来之事”。

前是果,后是因,显矣。

当然,因果联系作为一个连续统,并不是都能一刀切,二者之间存在着模糊地带,如:
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歌曰:“……为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史记·河渠书》)
“久之,先生曰:‘天下固当忧,圣人不应只管忧。

如“乐亦在其中”,亦自有乐时。

”((《朱子语类》卷四四《论语二十六》)
以上前一例中的“愁”及后一例中的第二个“忧”既可以理解为“忧愁”义,也可以理解为“忧虑”义。

以前一例为例,“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可以理解为“河水泛滥不止使百姓极为忧愁”,亦可理解为“百姓对河水泛滥不止极为忧虑”。

最后,二者的反义表达形式也不同。

在“忧愁”这个义位上,“忧”、“愁”的反义常用词“喜”、“乐”等来表达,如“不忧头似雪,但喜稼如云。

”(白居易《与诸公同出城观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范仲淹《岳阳楼记》)“说钱心不喜,见死元不愁。

”(《王梵志诗》070首③)“鹤喜仙还,珠愁主去。

”(秦观《喜迁莺》)“樵子愁柴少,王孙喜炭增。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家遇吉祥反不乐,时逢喜事顿添愁。

”(《三侠五义》第一回)而在“忧虑”这个义位上,“忧”、“愁”的反义则一般用劝阻性否定副词“不/勿/莫+忧/愁”的短语形式来表达,前者例如“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

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

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

’”(《战国策·燕策一》)“九族潘遭违敕罪,死生相为莫忧身。

”(《敦煌变文校注·捉季布列传文》)后者例如“达人所以不愁死者,非不欲求,亦固不知所以免死之术,而空自焦愁,无益于事。

”(《抱朴子·勤求》)“卧听穹庐外,北风驱雪云,勿愁明日雪,且拥狐貂温。

”(欧阳修《书素屏(至和二年)》)“官职王郎莫愁,从此富贵到老。

”(《敦煌变文校注·金刚丑女缘》)且在“忧虑”义位的否定表达上其常与“放心”相对而出,如“继室答道:‘今日得大官人来家做个主张,便有山高水低,也更不忧。

’柴进答道:‘尊婶放心。

’”(《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行者道:‘师父……放心且走,莫要多忧。

’”(《西游记》第八十回)“外郎说这缘故,呌化的说:‘哥哥不要愁,我背去山峪里蔵的来。

’……外郎说:‘我才子放心,你如今回去。

’”“你的母亲在家呵,早起晚夕,我小心侍奉,你莫愁,放心去。

”(《训世评话》下)
此外,二者出现时间有先后。

尽管从现有文献用例上殊难断定“忧”之“忧愁”义与“忧虑”义的产
94
第5期孙淑娟:大型辞书“忧”、“愁”条义项分合商兑
①②③按,“忧头苦面”即“愁容;愁眉苦脸”的意思。

按,“愁面耷嘴”为萍乡方言,即“愁容满面,嘴角耷拉着”的意思。

编号据项楚《王梵志诗校注》。

生孰先孰后,但从“忧”为“頁心”的假借字入手分析,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頁心”《说文·心部》:“愁也。

从心,从页。

徐锴曰:‘頁心形于颜面,故从页。

’”据徐锴注释可知,“頁心”的本义当为“忧愁”。

“忧”假借为“頁心”当是就其“忧愁”义位而言的。

由于忧虑是忧愁的原因之一,故通过结果转指原因,“忧”可引申出“忧虑”义。

就此就有理由推测,“忧”之“忧愁”义当先于“忧虑”义。

“愁”之二义出现时间先后文献有较清晰的反映,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前者战国已见,如“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

”(《左传·成公六年》)后者东汉才见,如“此父母贫极,则子愁贫矣,与王治相应。

”(《太平经·丙部之一·分别贫富法》)
二、结束语
鉴于以上几点,笔者认为“忧”、“愁”之“忧愁”与“忧虑”义当以分属不同的义项为妥。

几部大型辞书或将其并为一个义项,或只收释其中一个,这或许与二者联系紧密不易区分有关。

大型辞书对“忧”、“愁”之“忧愁”与“忧虑”义的不当处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心理概念词是主观性强,差异繁复的一类词,义位之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但我们并不能因为二者之间的这种模糊性的存在而忽视二者之间的区别,这有悖于大型辞书应尽可能客观反映词语的义位、义系的义项确立原则,这也正说明了进行常用词尤其是抽象义常用词研究的紧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44.
[2]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2卷):厦门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998:127.
[3]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872.
Discussion on items of“You/忧”and“Chou/愁”in dictionaries
SUN Shuju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Arts,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chang330099,China)
Abstract:Some modern Chinese dictionaries such as Chinese Dictionary,Hanyu Dazidian and Ciyuan have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Chinese researchers,but still some words are difficult to define in dictionaries because there ex-ist some overlapping semantics and they are not easy to distinguish from each other.This article selects two Chineses words“You/忧”and“Chou/愁”expressing worry and sad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nalyses their differences in grammatical function,forms,the expression of antisense and the time appearing in literature.It provides certain evidence for the two of them listed on different meanings.
Key words:dictionaries;“You/忧”;“Chou/愁”;interpretation;discussion
05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