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测评网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 鼎尚图文 整理制作 《口技》训练题哈师大呼兰实验学校 刘英彬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会.宾客大宴 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呓语.. 两股战战... 不能名.其一处 几欲先走. 妇抚.儿乳.厅事.. 施.八尺屏障.. 抚尺.. 儿含乳.啼 众宾团坐.. 满坐.寂然 欠伸.. 呜.之 絮絮..不止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侧目.夫齁.声起 盆器倾侧.. 曳.屋许许..声 奋.袖出臂 二.指出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善:京中有善口技者 擅长 止:渐拍渐止。
停止 指:手有百指。
手指。
王曰:“善。
”好止增笑耳。
通“只”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坐:满坐寂然。
通“座”绝:以为妙绝。
极又间令吴广。
暗中坐屏障中。
坐在群响毕绝。
消失妙:众妙毕备。
妙处。
发:一时齐发。
发出会:会宾客大宴。
适逢,正赶上。
以为妙绝。
奇妙。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与皆来会计事。
集会闻: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听见乳:妇抚儿乳。
喂奶微: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隐约约吾闻二世少子也听说。
儿含乳啼。
乳头。
微斯人没有。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乳头还是哭,妇人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哼唱着哄他睡觉。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的听着,微笑着,默默的赞叹,认为妙极了。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任何)一种(声音)。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面三刀腿发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犬吠____几欲先走____2.释词间____奋____俄而____战战____3.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
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
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一词可以看出。
4. 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6.用‖ 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实践拓展】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响!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哪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
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口技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29 《口技》习题精选
一、自主实践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B.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2.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并解释。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 )
(2)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 )
(3)众妙毕备。
( )( )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
(5)曳屋许许声。
( )
3.下列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会宾客大宴
c.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D.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4.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名无实
B.名不虚传
c.莫名其妙
D.至理名言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20.口技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宾客意少舒()③曳屋许许声()()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⑤夫齁声起()⑥夫叱大儿声()⑦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⑧盆器倾侧()2.下边是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改正。
①虽(虽然)人有百手()②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③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④两股(大腿)战战()⑤不能名(说出)其一处()⑥几欲先走(行走)()⑦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⑧妇抚儿乳(吃奶)()⑨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⑩京中有善(擅长)口技者()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请指出这个词及其词性变化,加以并解释①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②妇抚儿乳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③妇手拍儿声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④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4.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H.忽然(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3)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二、课内阅读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测试
《口技》同步测试
《口技》同步测试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呓语()犬吠()齁声()许许声()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2)众宾团坐。
()
(3)几欲先走。
()
(4)群响毕绝。
()
3.指出下列语句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2)既而儿醒,大啼。
()
(3)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
(4)俄而百千人大呼。
()
4.本选自__________,是清代的___________。
5.从场景描写的角度看,《口技》一的体可看作是________;从介绍口技艺术的角度看,又可看作是__________。
6.口技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逼真形象的表演给人们带了无穷的乐趣。
我国像口技一样能寓教于乐的传统艺术还有很多种,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改为与本相关的开放性题。
7.(2007年河北中考题)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测试题
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
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
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
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
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
4、解释以下句子中的词语:
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⑵会宾客大宴(会:)
⑶施八尺屏障(施:)
⑷众宾团坐(团:)
⑸妇拍而呜之(呜:)
⑹奋袖出臂(奋:)
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
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
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以下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测试题
39、口技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
携一药囊。
售其医。
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
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
内外动息俱冥。
至夜许,忽闻帘声。
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
”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
”三人絮语间杂。
剌剌不休①。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
”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②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身如百钧重。
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
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大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
帘又响。
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
阿姑行且缓。
”遂各各道温凉声④,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
即闻女子问病。
九姑以为宜得参⑤,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术,苍术,药名)。
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无何,折纸戢戢然⑥,拔笔掷帽丁丁然⑦,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⑧。
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
九姑之声清以越⑨,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
然亦奇矣!(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口技》)【注释】①刺刺不休:话语不断。
刺刺,多言的样子。
②拗哥子:脾气别扭的男孩。
③千里且溢:即一千里还多。
④各各道温凉:犹言彼此问寒问暖。
⑤宜得参:应该用人参治疗。
⑥戢戢(jíjí及及)然:折纸的声音。
⑦丁丁(zhēng zhēng 争争)然:掷落毛笔铜帽的声音。
⑧苏苏:物摩擦声。
⑨清以越:清脆而高昂。
以,而。
1、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俄)闻帘钩复动:(旋)闻女子殷勤声:(既而)声渐疏:(食顷)始定:(无何),折纸戢戢然:(顷之),女子推帘:2、找到一处采用具体描暮的地方,并说出好处______________3、找到描写众人神情和动作的句子,并说出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面句子。
七年级语文 《口技》同步练习 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山东教育版《口技》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给加点字注音:①犬吠.()②曳.屋许许..声()()③几.欲先走()④呓.语()⑤少顷..不止()..()()⑥絮絮⑦夫叱.大儿声()⑧夫齁.声起()⑨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的词:①会.宾客大宴()②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③虽.人有百手()④两股.战战。
()⑤几欲先走.。
()⑥当是.时()⑦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⑧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总结本文的一词多义:4、总结本文的词类活用:5、时间词填空:①表示突然发生:()()②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③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④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6、填空:①《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朝的。
《虞初新志》则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②课文第一段四个“一”和“而已”,即、、、,列举演出场地上有限的物件,点出道具的简单,以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③课文第四段连用个“大呼”、个“百千”浓墨重彩说明由于火是从屋内卧室蔓延邻近火场而传来的各种声响。
重叠使用这些“百千”,加强了火情的气氛,突出火势的,救火人的和慌乱。
④课文第五段结尾以“一人”领起,重复开头的四个“一”,既起到了首尾的作用,也突出了舞台、的简单,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口技,而不是借助于外物。
7、阅读文段,完成练习:①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②既而儿醒,大啼。
③夫亦醒。
④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⑤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⑥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⑦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⑴上文中描摹一种声音单独表演的句子是第句,描摹几种声音混合表演的句子是第句。
⑵上文第六句话描写了表演者以口技模仿四口之家被深夜犬声惊醒的经过,下列对这种模仿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有()(多项选择)A. 由近到远B. 由远到近C. 由外到内D. 由内到外E. 由大到小F. 由小到大G. 由疏到密H. 由密到疏⑶上文从三个方面写“满坐宾客”的反应:描写入神、专注、欲解其妙是“”;刻画心领神会、表示满意之状的是“”;写出为表演者的技艺所折服,但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的是“”。
七年级下册《口技》同步练习.doc
《口技》同步练习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便有妇人惊赏欠伸()A.jueB. jiao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anB. jian3.宾客意少舒()A.shaoB. shao4.曳屋许许声()A. xuB. hu5.两股战战,儿欲先走()A. jlB. ji6.夫婀声起()A. hanB. hou7.夫咯大儿声()A. chiB. chi8.满坐宾客无不伸觌,侧目()A. jingB. jing9.曳屋许许声()A. yeB. zhuai10.盆器倾侧()A. qlngB. qlng二、下边对句子划线中的词的解释,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J”,错误的,改正过来, 写在括号内。
1.虽(虽然)人有百手()2.会(适逢)宾客大宴(举行宴会)()3.但(但是)闻屏障中抚尺一下()4.两股(大腿)战战()5.不能冬(说出)其一处()6.几欲先走(行走)()7.当是(这)时,妇手拍儿声()8.妇抚儿乳(吃奶)()9.中间(其中)力拉崩倒之声()10.京中有置(擅长)口技者()三、下面语句与原文完全相同的是哪一句?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答()A.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吃语。
B.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C.妇扶儿乳,儿含乳啼,妇拍儿呜之。
D.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参考答案一、1A 2B 3A 4B 5B 6B 7A 8B 9A 10B二、1即使2 V 3 H 4 V 5 V 6跑7 V 8喂奶9夹杂 10 V三、D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求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模拟试题】七年级语文《口技》课文同步测试
18、《口技》课文同步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语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
(6分)屏.障( ) 少顷.( ) 呓.语( )崩.倒( ) 曳.屋( ) 许许.( )2、解释加点的词。
(10分)(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于.厅事之东北角(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众妙毕.备(5)以为妙绝. (6)虽.人有百手(7)几欲先走. (8)不能名.其一处也(9)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10)宾客意.稍舒3、把下列词语分类。
(5分)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1)表示同时发生的词语:(2)表示突然发生的词语:(3)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词语:(4)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的词语:(5)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词语:语言表达4、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4分)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5、下面是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说明下面统计表反映的情况;并简要谈谈你对这种情况的看法。
(5分)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榜样人物统计表课内同步测试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6分)(1)名 (2)股 (3)走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6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8.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6分)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要学好本课就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以及很多套的练习题,练习才能进步,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整理给大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则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
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
3、说出下列各句中“于是”的含义。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
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 3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
4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_________________
5大家一鼓励,我于是恢复了信心___________
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这里是“说出”的意思,你知道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在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文言文练习,所以七年级上册语文口技同步练习内容大家一定要及时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在考试中不再打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口技》同步训练1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口技》[基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呓语()齁声()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犬吠()夫叱大儿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作作索索()百千齐作()(3)众宾团坐()满坐寂然()(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5)以为妙绝()群响毕绝()(6)于厅事之东北角()妇拍而呜之()(7)众妙毕备()以为妙绝()(8)其夫呓语()不能指其一端()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妇抚儿乳(2)不能名其一处也(3)不能指其一端(4)京中有善口技者(5)忽然抚尺一下(6)宾客意少舒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古义:今义:(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今义:(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今义:(4)两股战战古义:今义:(5)几欲先走古义:今义:5.填空。
(1)《口技》一文选自《》,该书是朝编选的笔记小说,《口技》的作者,字,(朝代)人。
(2)“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有什么作用?6.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7.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 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____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七年级语文:《口技》同步练习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授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授课方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授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口技》同步练习1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授课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授课使用。
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录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绘堪称栩栩如生:⑴描绘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此后,各样声音有。
⑵描绘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绘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模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聚精会神并听得仔细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模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今后的状况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模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讲解以下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贵宾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会集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深的一个词是。
7、以下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够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描绘一场优秀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明技艺。
b、本文既能够看作场景描绘的记述文来读,也能够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响衬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绘。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重申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技
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以为妙绝。
1.《口技》节选自《》,___朝____编选的___________(体裁).
2.解释下面各组语句中指定的词。
①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
②绝:群响毕绝.()以为妙绝.()
③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②宾客意少舒。
4.对上文的表现手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B。
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是正面描写。
C.听众者的神态是侧面烘托。
D。
以侧面描写不主,正面描写为辅。
5.以上文字表现口技人表演音响的顺序是()
A.由远及近,由少到多 B。
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C.由远及近,由内到外 D。
由近及远,由静到闹
6.给这段文字分层,并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7.文段中有一个表示评价赞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中提到的口技属于民间技艺。
请你再列出你喜欢的一种民间技艺,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二.忽一人大呼“火起”……几欲先走。
1.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解词并给加点词注音。
①间.:②名.:③走:④之:⑤股:
3.下面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摸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4.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5.翻译下列句子: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这段文字选自《》,课文点明题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
B.“先走”两字写出宾客以假为真,惊慌欲逃的神态。
C.用五个“百千”组成的长短句和夸张的手法,极写声响的复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
D.“走”就是行走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
(以下为2006年南宁市中考题为)
三.京中有善口技者,……一抚尺而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②群响毕绝.()
2.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
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
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
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
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
龙船如飞,争先恐后,
紧张激烈。
,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
场面蔚为壮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案:
一.1.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清张潮笔记小说
2.①妙处好②停止极③擅长好④喂奶乳头
3.①在同一时间里一齐发出,各种妙处都具备了。
②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4.D 5。
A 6。
分层:众妙毕备,//满坐宾客中心:写口技表演者模仿四口之家深夜被犬声惊醒的过程和宾客对表演者高超技艺的默叹。
7。
众妙毕备
8.举例:剪纸、踩高跷等。
(理由略)
二.1.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后一处可停可不停)
2.①jiàn 夹杂②míng 说出③逃跑④的⑤大腿
3.C
4.不能。
因为描写宾客的反应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5.①中间(还)夹杂着辟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②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张嘴,(一张)嘴的一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处啊。
6.口技京中的善口技者 7。
D
三.1.①适逢,正赶上。
②消息,停止。
2。
C(解释为“比”,其余解释为“在”)
3.要有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的名称,还要有具体生动的描述。
4.①宾客们心情稍稍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②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