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五页,共113页,
一、环境 huánjìng 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环境是 以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主的生态环境 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
地理学: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其环 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
第六页,共113页,
一、环境 huánjìng 的概念
什么是环境
广义环境的概念 系统科学中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系统以外的事物,也就是说环境总是相对于某 个中心 zhōngxīn 事物或研究主体而言的,
环境是相对的,没有边界的,
环境不是研究的主体,但与研究主体不可分,
系统
环境 系统
环境
滑坡地下水系统与环境; 斜坡地下水系统与环境; 流域地下水系统与环境,
第七页,共113页,
一、环境 huánjìng 的概念
局域地质环境系统具有明显的演化特征,
第二十一页,共113页,
地质环境 huánjìng 的性质
地质 dìzhì 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 地质重环属境性的自然属性
自然地质作用
内动力地质作用 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二十二页,共113页,
地质环境 huánjìng 的性质
地质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 shuāngchóng 属性
等,
时间:不同时间的地质背景和人工活动,通常采矿结束后,矿
山地质环境仍然不断演化
第三十二页,共113页,
地质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 jiégòu 和 功能
矿山地质 dìzhì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
矿山地质环境系统功能 采矿、矿物输出、视觉环境变化
降雨、矿区排水
当功能失调障碍时,引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如何避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第三十四页,共113页,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题

(完整word版)环境地理学题

一.判断题(对下列一些说法,你认为对的在括号内划“√”;你认为错的在括号内划“×”。

)(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降低而增大。

()2.城市生态系统是经过人类充分改造过的人工环境。

()3.我国水资源按人均占有量计,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

()4.臭氧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电离层。

()5.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

()6.形成烟雾型大气污染的最不利的气象条件是温度高。

()7.两噪声的声压级均为69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69.3分贝。

()8.引起骨痛病的重金属污染物是Hg。

()9.水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水的总体。

()10.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群落多样性。

()11.中国人口问题所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是年龄结构呈老龄化。

()12.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大气颗粒物污染。

()13.导致温室效应最为明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14.环境科学道德观的核心是尊重自然。

()15.有机氯农药易于富集在动物的骨骼中。

()16.“环境状态”“环境容量”可列入资源范畴。

()17.藻类→甲壳虫→小鱼→大鱼这种食物链属捕食性食物链。

()18.导致米糠油事件的污染物是多氯联苯。

()19.铅、镉、汞元素可随食物链富集。

()20.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贝,从而使机体中富集了铬。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在以下列举的自然资源中,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是[ ]A. 水资源B. 铁矿C. 石油D. 古生物化石2.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如果人类只能获取地球上植物总产量的1%,那么地球只能养活[ ] A.80亿人 B. 100亿人 C. 500亿人 D. 800亿人3.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及大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温度变化而划分的大气圈层,自地球表面各层依次为[ ]A.电离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C.对流层、平流层、过渡层、逸散层D.中间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4.稳定人口的主要措施是[ ]A. 发展生产B. 降低总和生育率C. 提高人口素质D. 优生优育5.世界上公害事件中,哪一类的污染事故最多[ ]A.水污染事故B.食品污染事故C.土壤污染事故D.大气污染事故6.可适用于人类饮用的淡水和河流的水量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不到[ ]A.1% B.2% C.3% D.4%7.排放污染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环境危害最严重的污染源是[ ]A.生活污染源B.工业污染源C.交通污染源D.农业污染源8.我国环境保护三大政策是[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B.谁污染谁治理,排污许可证,污染集中控制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D.强化环境管理,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限期治理9.有机物在水中的主要降解作用是[ ]A.化学氧化B.光化学氧化C.化学氧化和光化学氧化D.生物化学氧化10.新文明时期的新发展观主要表现在[ ]A.资源观和价值观;B.道德观和资源观;B.道德观、资源观和价值观;D.道德观、环境发展和价值观11.酸雨的pH值范围是[ ]A. 7.0以下B. 6.5以下C. 6.0以下D. 5.6以下1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硫化氢D. 氟利昂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于[ ]A.1979年B.1983年C.1989年D.1999年14.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综合指标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B.C.机械增长率D.自然增长率15.环境科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A.整体性和特殊性B.区域性和综合性C.整体性和综合性D.系统性和变动性16.人口长期自然增长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的结果是[ ]A.人口稳定B.人口老化C.人口减少D.人口增长17.若人口年自然增长率r=10%,则人口增长一倍所需的时间为[ ]A.17年B.7年C.35年D.70年18.属于物理污染的是[ ]A.汞污染B.放射性污染C.霉菌污染D.染料污染19.有机物好氧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 ]A.CH4 B.H2S C.CO2D.NH320.下列人类活动中造成SO2排放量最大的是[ ]A.热电厂B.炼油厂C.石油燃烧D.燃烧天然气21.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被上一个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仅占其能量的[ ]A.5% B.10% C.15% D.20%22.人类关于环境必须加以保护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但一般认为,环境科学产生于[ ]A. 19世纪90年代B. 20世纪40年代C. 20世纪50-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23.一般认为,人口增长的类型属于[ ]A.直线增长B. 负指数增长C. J型增长D.指数增长24.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食物来源不足B.天敌繁殖过快C.盲目过度捕杀D.生存环境破坏参考答案:1.A;2.A;3.B;4.B;5.D;6.A;7.B;8.C;9.D;10.B;11.D;12.D;13.C;14.D;15.C;16.B;17.B;18.B;19.C;20.A;21.B;22.C;23.D;24.D三.名词(概念)解释(每小题3分,共36分)1.温室效应——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和氯氟烃(氟利昂)等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因而当这些气体的浓度(含量)增加时,会引起的地球平均气温上升,此即所谓的“温室效应”。

环境地质学权威复习资料

环境地质学权威复习资料

第一章1、环境地质学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第二章1、地质环境:狭义上是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

广义上是由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下部组成的体系。

包含物质组成、地质结构和动力作用三种基本要素。

2、地质环境的上限是地表或岩石圈的表层;3、对地质环境下限位置的确定,目前有多种意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衡量,把下限定为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活动的能力所能达到的地壳深部;另一类则是从环境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适宜性来衡量,其下限达到与区域地壳稳定程度有关的地壳深部甚至地幔。

4、地质作用: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进行着密切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

这种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关系常称为“地质作用”。

5、地质环境的作用: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②提供地质资源;③接纳人类排放的废物。

6、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7、地质资源,指地质环境系统内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取决于贮藏量和更新速度)。

在现阶段,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①矿物资源;②能源资源;③建筑材料资源;④土地资源;⑤地下水资源;⑥地质景观资源;⑦地质空间资源等。

8、地质环境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弃物的容纳能力,取决于地下水、土壤和岩石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9、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①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是决定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有: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地形稳定性、地基稳定件、岩层性质以及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②原生地球化学背景:环境的地球化学背景值是地质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

《环境地质学》考试题型1. 名词解释(每题3分,10题,共30分)2. 选择题(每题4分,10题,共40分)3. 简答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4. 论述题(10分)《环境地质学》重点考察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 环境地质学概念?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地球化学法(3)系统分析法(4)环境地质制图法(5)模型模拟和预测方法。

(6)环境地质评价(7)现代科学技术方法3. 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1)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的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2)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其评定好坏的条件有: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地质资源丰富程度,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3)地质环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质环境对人类施加的某种干扰的适应性。

(4)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即地质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后对这种干扰做出某种反应的作用。

是准确预测环境变化的基础,是环境地质学的核心问题。

4. 环境地质作用?是指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

(1)各种自然地质因素、自然地质现象对人类的作用,即自然地质作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与反作用,即人为地质作用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

人为地质作用,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人为剥蚀地质作用,2、人为搬运地质作用,3、人为堆积地质作用4、人为塑造地形作用5、人类活动的其他地质作用。

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其基本含义是指在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种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河流和洪水1. 侵蚀基准面与河流的平衡剖面侵蚀基准面,对大多数河流而言,是河流所流入的水体的表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然河流在泥沙的侵蚀和沉积之间趋于一种平衡或均衡,这时一条河流从河源至河口的纵剖面呈现一种独特的凹形,称为河流平衡剖面,代表河流已发育成熟。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

环境地质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A. 地震- B. 古生物- C. 矿产资源- D. 水资源2. 环境改变是指什么?- A. 地层变化- B. 过程地貌形成- C. 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状态变化- D. 气候变迁3.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 A. 地貌学和气候学- B. 地震学和火山学- C. 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 D. 地层学和年代学4. 以下哪个是环境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A. 矿产勘探- B. 建筑工程- C. 河流治理- D. 园林设计5. 环境地质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沉积环境的演化- B. 地质历史的重建- C. 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 D. 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影响6. 下列哪种环境地质过程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 A. 风蚀作用- B. 水侵蚀作用- C. 地震活动- D. 洪水灾害7.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建立地层地球化学模型- B. 探索地下矿产资源- C. 预测自然灾害- D.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 环境地质学的发展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A. 提供资源开发指导- B. 揭示环境演变规律- C. 预测自然灾害- D. 指导污染治理技术9.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古地理环境- B. 灾害地质- C. 地下水资源- D. 气候变化10. 环境地质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A. 野外考察和实验室分析- B.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 C.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D. 数据统计和趋势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试题及答

地理学试题
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2. 地球上的经线又称为什么?
答案:经线也被称为经度线或子午线。

3. 请列举出地球上的五大洲。

答案: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4. 描述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

5. 什么是地质活动?
答案:地质活动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发生的各种变动和运动,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构造运动等。

环境科学试题
1. 什么是环境污染?
答案:环境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对生态
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2. 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环境污染源。

答案: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工业废水、垃圾填埋场等都是常
见的环境污染源。

3. 描述一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法。

答案: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包括焚烧、填埋、回收和处理等。

4.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答案: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生成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5. 请列举出几种常见的环保措施。

答案:节约用水、减少废物产生、推广可再生能源等都是常见的环保措施。

以上是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标出的页码只是为方便大家更快找到相关的一些内容,但并不是说只限于这些内容,书本上有些章节的内容也是有交叉的,所以其它页也会有相关的内容,请自己复习时进行综合,有必要也可自己查资料)1-1. 环境地质学的含义是什么? 其所涉及的内容有哪些?p1-31-2. 环境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p4-61-3. 学习、研究环境地质学有何重要意义?2-1.什么是地质环境的容量?什么是地质环境的质量? P112-2.地质环境有那些基本特征?p11-122-3.请阐述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p13-173-1. 请结合土地的基本特性阐述土地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p233-2. 土地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哪些方面的负环境效应?p26-364-1. 水资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40-424-2. 人类活动是如何使地球上的水平衡循环系统发生改变的?p45-47,p138-1414-3. 水资源开发的负环境效应有哪些?简述它们产生的原因?p68-764-4.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地表水有哪些不同?简述地下水污染途径的决定因素有哪些?p42/58-595-1. 矿产资源露天开采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87-915-2. 地下开采矿山资源会引起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p91-955-3. 矿产资源开采为何会破坏水文地质环境?其具体表现有哪些?7-1. 简述环境工程地质学与传统工程地质学有何不同?7-2.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p125-1317-3. 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有哪些?p141-142城市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P248为何要进行地质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p251-2517-4. 请以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阐述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P1457-5. 城市废弃物在进行地质填埋处理时应如何考虑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屏障的作用?p152-153 8-1.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p164你如何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8-2.简述原生灾害效应、次生灾害效应和后续灾害效应的特点8-3.谈谈你怎样认识人类在进行技术应用和资源配置时与地质灾害的协调关系。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洪卫东 2010~2011 (1)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1、地球从地表到核心可分为地壳、地幔与地核三个最基本的层圈。

2、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3、地震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

4、采矿过程中采掘出来而未经加工的天然物体称为。

5、由于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层叫做。

6、含水层上直接覆盖具有渗透性的岩层(或土层),称为含水层。

7、板块边界类型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型断层边界、敛合型板块边界。

8、地震按其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人工触发地震四类。

9、地震按震源深度,可以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浅源地震。

10、震源在地表投射点称震中。

11、震源至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

12、地震后地面上地震烈度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称等震线。

13、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4、地理信息系统英文简称GIS,成为环境资源综合评价、规划、管理、决策的现代技术手段。

15、环境地质学属地球科学,是应用地质学和地理学原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地质学、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科学。

16、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的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17、长石、石英、白云母等富含Si、Al,颜色浅,称为浅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富含Fe、Mg,称暗色矿物。

18、根据火成岩岩浆中SiO2的含量的多少,可以将岩浆分为超基性岩浆(SiO2<45%、基性岩浆(SiO245%~52%)、中性岩浆(SiO252%~65%)和酸性岩浆(SiO2>65%)四种类型。

19、板块边界类型主要有:离散型板块边界、转换断层边界、敛合性板块边界。

20、地震波包括两种在介质内部传播的体波和两种限于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环境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

1.环境地理学:是地理与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他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某一区域-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组织结构,调节与发展以及改造与利用的科学,具有科学与基础科学全重性。

2.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研究任务: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

3.学科特征:区域性,复杂性,时序性,应用性。

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1)与太阳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各类生物生长2)有生命活动必须的液态水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有较强的磁场,阻挡来自太阳风的高能粒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5.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圈层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

6.地球环境系统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

内部:地壳地幔、地核8.岩石圈界面特性:外动力作用和过程集中;不稳定性与内外营力共同作用;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作用的场所;人类的参与。

9.地球环境系统的能量来源:一是由外部环境输入的各种形式的能量。

称为外来能量。

另一种是地球环境系统内部组成物质本身产生的能量,称为内生能量。

10.地球环境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大气循环,水分循环生物循环表地面循环内地质系统循环。

11.地球环境系统的6特征:整体性开放性相对稳定性时空层次性灾害群发性人类影响日益显著。

************************************************************************************************************12.农村环境:城市及工矿区以外的广大范围的区域环境。

13.农村生态系统:是一种经过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

14.农业环境的特点:范围广阔;不稳定性;农业环境质量恶化不易察觉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特点:人工性社会性和区域性波动性综合性选择性开放性15.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系统+农业环境系统+人为调节控制系统16.生态破坏:是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是外界的压力和冲击超过了系统的忍耐力或阀值,它导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

环境地质学复习题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第一章绪论一、环境地质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任务环境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应用地质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的基本特性、功能和演变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

任务:在分析地质环境组成要素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揭示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势,全面评价地质环境质量,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与方法,为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环境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全球变化的研究区域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各章)资源开发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三、四、五、六章)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八章)城市环境地质研究(七章)重大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研究(七章)医学环境地质研究(九章)生态环境地质研究(各章)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地质学的应用研究☐研究方法自然历史分析法地球化学法系统分析法环境地质制图方法模型模拟与预测方法环境地质评价方法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第二章环境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地质环境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二、环境地质作用人类-地质环境系统中的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作用的基础概念内容。

☐ 1.如何理解地质环境概念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与人类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场所,它构成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客观实体。

☐与其它环境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及宇宙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地质作用)☐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质环境的容量:可用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提供人类利用的地质资源量和对人类排放的有害废物的容纳能力来评价。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环境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5*3')1、环境水文地质学:指以水文地质学,特别是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地质环境与环境质量关系的学科。

2、环境问题:指在人类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地球环境仍以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并且不断的反作用于人类,因此常常发生环境问题。

3、环境水动力学作用:指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变化对周围岩土体稳定性等方面产生的环境影响作用。

4、腐殖质:指有机物在微生物的分解后转化成的一种胶体物质,具有粘结性,分子结构十分复杂,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

5、地方病: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

6、生物地球化学地方病:指因环境中某些元素的不足或过剩而引起的地方性疾病。

7、地方性甲状腺肿:指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食物摄入低于生理需要量或过量的碘,从而引起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体征的地方性疾病。

8、地氟病:指由于一定地区的外环境中的氟元素过多,致使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

9、大骨节病:指一种伴有机体改变的,进而造成四肢畸形的地方性疾病。

10、地下水污染: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水质变化朝着恶化方向发展的现象。

11、地下水污染物:凡是人类活动导致进入地下水环境,会引起水质恶化的溶解物或悬浮物,无论其浓度是否达到使水质明显恶化的程度。

12、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地下水所经过的路径。

13、地下水污染起始值:指在地下水开始发生恶化时污染物的起始含量,也就是某城市或某地区地下水中该种污染物的最大本底值。

1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进而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二、填空题(30')1、环境水文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生环境水文地质、人为环境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研究方法。

2、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健康问题在宏观方面主要与地貌、岩石、土壤、水、环境地质因素有关,在微观上与化学元素有关。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地质学考试复习资料

1.自然环境: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所组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即客观物质世界或自然界。

2.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和机构等社会环境。

3. 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质作用(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作用。

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滑坡及地质环境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生物效应问题(地方病等);二是人为活动改变地质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人类对自然的作用改变了环境或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所带来的问题。

如水污染、资源枯竭、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废物处置不当使地表元素分布更为不均等。

4. 1962 年国外首次提出了“环境地质学”的概念;我国70 年代末“环境十年” ,80 年代末“减灾十年” ,90 年代末“能源十年” 。

5.环境地质学研究方法首先要以地质环境的研究为基础,其次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最后环境地质学是一个涉及面广泛的综合性学科。

6.生态学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意义: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负载定额、协调稳定、时空有宜。

(P7)7.地质环境:是指与大气、生物、水相互作用最直接,又是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那部分岩石圈。

地质环境是有空间概念的。

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技术—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环境地质则无空间概念。

(P9)8. 自然系统具有典型的复杂性:(1)在自然界某一行为过程中,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2)自然界中完全不同的行为作用可能导致相似的特征现象;(3)盲目地遵循“均变法则”或“递变法则”而导致的误解。

9. 环境的负效应,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的必然表现。

表现方式不同:超采—地表形变(坍塌,沉降)表现程度不同;表现时间不同:短期,长期认识意识与手段的差别水坝建设;具有异位特点:地下水污染,与水的流动性有关;具有连锁性:过量开采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水质恶化,农业漫灌-土壤盐渍化-肥力降低-农业成本提高。

环境地质学课后习题

环境地质学课后习题

1、环境地质学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是什么?答:环境地质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及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各个学科都从自身专业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深入到环境领域,而传统的地质科学也在逐渐延伸着自己的研究领域。

世界地质工作发展整体上也正由以资源勘查为重点的时代进入到更加强调社会化与环境的时代;地质工作部署的重点正逐渐由山脉和盆地转移到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

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转移到灾害减轻、废物处置、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公众健康等环境领域上来。

因此,环境地质工作,尤其是城市环境地质和矿山环境地质已成为当前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推动地质科学发展的重任。

2、人—地关系包括那些内容?答: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人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什么把系统科学作为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答:因为概念是科学的基石,先进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现的先导。

因此,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必然具有强烈的科学方法论的色彩,以达到多学科的综合及普适性规律认识的目的。

所以,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系统。

4、环境地质学重点研究哪些科学问题?答: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背景(自然与社会)、地质学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地质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探索地质环境问题防范、治理对策,以服务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居环境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研究四个科学问题,即: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第三讲:崩塌1、坚硬块状岩体和软弱碎裂岩体崩塌的各自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答:①由厚层坚硬的岩层如灰岩、砂岩、砾岩、花岗岩、闪长岩等构成的斜坡体,岩石强度大,裂隙发育,形成高陡边坡;②相对软弱的岩层如页岩、泥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强度较小,裂隙细密,岩石常呈碎块,个体稳定性较差,在稍陡的坡面上甚至偶尔的刮风或因人为踩踏,单个块体就会失稳,而形成泻溜。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环境地质学试题答案

第二章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人地复合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和地球环境两大系统耦合而成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而有序的开放系统。

人地复合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智慧圈。

2.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向1着眼于地球是个复杂系统,是个多层次结构,以及通过各圈层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来研究全球性环境变化。

不仅是研究现代的,而且研究过去地质历史时期,同时对今后21世纪内全球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全球性变化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全球性气候(包括古气候)、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全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等等,并且对这些全球性变化给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后果进行预测。

2.以动态观点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来探索地质环境演化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灾变预报的可能性。

影响环境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双重的作用。

这些因素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无序的,是一个非线性问题。

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成为热点问题。

3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我国四大生态脆弱带:黄土高原与北部毗邻的沙漠、岩溶石山区、南方贫瘠的红壤区以及西部高寒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我国的环境地质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1.淡水资源危机正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开展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的新的一轮区域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是综合分析水资源问题的基础性地质工作。

同时迅速建立多种水资源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研究制图、预报网。

全国统一环境水文地质监测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各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前景分析的科学依据。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10环本《环境地学》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一、名词解释:宇宙: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天体:宇宙中各种各样的星体叫天体日界线:180°经线被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为日界线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转动而使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力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23°27′。

恒星日: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统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d6h9min9.5s成为一个恒星年。

二、填空题:1、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两组,即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地球固体地表以内可以分为三层,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3、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经线。

5、全球共有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三、简答题:1、地球自转产生哪些地理意义?⑴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⑵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⑶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⑷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⑸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2、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⑴太阳辐射几种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⑵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

⑶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⑷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

⑸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环境地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地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地理学复习资料1环境的含义:环境地理学上,环境是指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物质和能量)和条件(地质、地貌、水、土壤、生物等)的综合。

2环境的分类:①按环境的空间结构分类:居室环境、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

②按环境的介质类别分类:大气环境、水环境、岩石—土壤环境、社会环境(客观的物质因素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因素)3环境问题: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4环境问题的分类:按成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问题,指各种自然力引起的自然灾害(火山喷发、干旱)。

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指人为作用引起的各种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如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5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任务。

研究对象:以区域人类—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某一区域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与发展、组织与结构、调节与控制以及改造与利用的科学,具有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双重性。

内容:着重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环境质量的区域差异、环境的历史发展、演化与预测、环境污染物质的发生、分布、迁移、转化和自净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等。

任务:目的是要认识地理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演变规律,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趋利避害,是地理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6大气的结构:平流层臭氧的保护作用;对流层天气现象变化多端;等详细知识点。

7大气污染: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自然过程改变大气圈中某些原有成分以及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恶化大气质量,影响原来有利的生态平衡体系,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农业生产,以及对建筑物和设备财产造成损害的现象。

8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分类:(1)按污染物的来源: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2)按污染物的存在形式: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或流动污染源(3)按污染物排放方式:点源、线源、面源(4)按污染物的排放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间源。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土壤习题与答案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土壤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土壤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不包括()。

A.同化B.肥力C.缓冲D.保护正确答案:D2、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

其最终目标是到(),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A.2040年B.2020年C.2030年D.本世纪中叶正确答案:D3、为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了我国第一个“十二五”国家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不属于《规划》中提出的需要重点防控的第一类污染物有()。

A.AsB.CrC.PbD.Ni正确答案:D4、下列哪些不是城市土壤的特点?()得分/总分A.土壤板结、结构差B.土壤微生物活性差C.土壤具有明显的层次,腐殖质较薄D.土壤杂物多正确答案:C5、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的平原灌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A.灌排系统不配套B.利用矿化度较小的地面水或地下水进行灌溉C.渠道渗漏D.大水漫灌、串灌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下列哪种类型土壤属于城市土壤?()A.垃圾填埋场填埋土壤B.绿化带土壤C.工业设施所覆盖土壤D.被建筑所覆盖的土壤正确答案:A、B、C、D2、城市土壤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A.土壤风化B.土壤污染C.土壤贫瘠D.土壤盐碱化正确答案:B、C、D3、土壤污染物种类中,属于有机污染物有()。

A.汞B.多氯联苯C.酚D.多环芳烃正确答案:B、C、D4、土壤污染主要途径包括()。

A.固体废弃物污染型B.生产污染型C.大气污染型D.水污染型正确答案:A、B、C、D。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气候习题与答案

城市环境地学:城市气候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关于蒸发量和蒸散量,叙述错误的是()。

A.蒸发量和蒸散量在数量上基本相同B.蒸发量是指一定时段内,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 散布到空气中的量C.制约蒸散量的因素包括由土壤湿润程度和导水能力所决定的土壤供水状况D.蒸散量是指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正确答案:A2、关于城市边界层热岛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有()。

A.由高烟囱等排放出的人为热B.城市冠层中的暖空气通过上升运动进入城市边界层C.夜间,城市边界层之上,有较强的悬浮逆温层,下垫面粗糙度大,机械湍流可冲破逆温层底部,使上层冷空气向下传输D.城市边界层中诸如黑碳气溶胶在白天能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正确答案:C3、关于城市冠层热岛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人为热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加强城市热岛B.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有利于加强夜间热岛C.稳定的、气压梯度小的天气形势有利于热岛的形成D.城市的风更小正确答案:D4、城市热岛环流的成因是()。

A.郊区空气与市区空气的混合B.城市暖空气上升辐散下沉至乡村后流向城市C.郊区暖空气上升D.乡村高层冷空气流向城市后加热成暖空气正确答案:B5、城市能见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

A.城市辐射增加B.城市风场改变C.城市热岛D.高浓度的气体污染物正确答案:D6、城市化导致城市冠层和边界层风场的变化包括()。

A.下垫面的改变B.风速、风向的改变C.能见度的改变D.空气质量的改变正确答案:B7、城市洪涝灾害危险程度的决定因素包括()。

A.相对湿度指数B.能见度指数C.热岛效应指数D.暴雨危险指数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关于城市大气环境的垂直分层,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边界层是由建筑物顶向上到积云中部高度B.城市冠层由建筑、道路、植被等多种因子等组成C.城市气候的大气环境包括城市冠层和之上的城市边界层D.城市冠层是指城市建筑物顶以下至地面的这一层次正确答案:A、B、C、D2、关于下垫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环境2. 大气污染物3. 潜水4. 烈度5.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7反气旋8温室效应9地面变形10矿产资源11体波12土壤退化13. 硅镁层14.软流层
15.上层滞水16土壤16.冷锋17热岛效应18暖锋19震级20荒漠化21台风22.气象灾难23湍流24湖泊25绿洲效应
1.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因子
2. 大型水库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3. 水循环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4. 我国水资源具有的特点。

5. 污水灌溉的利弊
6.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破坏
7.火山活动的资源效应
8.黄土湿陷的特点与成因
9.地面沉降的危害
10.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
11.地球上热量分布不均衡会引起什么运动
12地球的圈层是由什么面分割而成的。

13地质运动的特点
12.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4. 矿产资源枯竭的原因
15. 矿产资源的特性
13.城市化的危害
16. 酸雨的危害。

17. 大气降水如何净化大气。

18. 哪些因素影响降水净化大气作用
19. 一般大气有几个分层,分层的依据
20水力侵蚀有哪些营力
21土壤肥力
22土壤形成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23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
24.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环境问题的特点
25. 土壤圈的作用与地位
26.生物因素怎么影响土壤形成的。

27气候变暖对环境的影响28.风与湍流对气体污染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