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必修一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参考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设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2)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3)能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引导学生发现指数函数的性质;(2)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函数图象的绘制和分析;(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形式2.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4. 指数函数的过定点性质5.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2)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2)指数函数的奇偶性的证明;(3)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进行函数图象的绘制和分析;3.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结合实例,展示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指数的基本概念,如指数幂的运算;(2)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
2. 新课讲解:(1)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2)引导学生发现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并进行证明;(3)讲解指数函数的奇偶性,并进行证明;(4)引导学生发现指数函数的过定点性质。
3. 案例分析:(1)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展示指数函数的图象;(2)分析指数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3)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具体问题。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2.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4.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5. 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 难点:指数函数图像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 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指数知识,引发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介绍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分析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评价其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评价其合作交流和探究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指数函数的性质。
3. 练习题: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
4. 实际问题:收集与生活相关的指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分析单调性和奇偶性。
2. 第3课时:探讨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 第4课时: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应用。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图像。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2. 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3. 学会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2. 指数函数的表达形式:指数函数可以写成y=e^(xln(a))的形式;3.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当a>1时,指数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当0<a<1时,指数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4.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指数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5. 指数函数的周期性:指数函数没有周期性;6. 指数函数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形式、单调性和应用;2.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形式、单调性和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问题;3.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形式;2. 第二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 第三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4. 第四课时:讲解指数函数的应用;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表达形式的理解;2. 课堂练习:让学生解答相关例题,检验对单调性的掌握;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奇偶性、周期性和应用的理解。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提供多层次的学习资源;2. 利用多媒体工具,如图表、动画等,直观展示指数函数的性质;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互动性。
八、教学延伸1. 探讨指数函数与其他类型函数的关系;2. 研究指数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3. 引入指数对数函数,比较其性质和应用。
九、课后作业1. 练习题:巩固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研究题:探究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拓展题:深入了解指数函数的更深层次性质。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概述·指数函数是高中新引进的第一个基本初等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在高中数学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及其他初等函数的基础,当然指数函数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应重点研究.二、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指数函数的图象所过的特殊点.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知识展示过程和思考方法,如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特别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函数的方法等.4.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善于在现实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在上一小节,学生学过了有关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性质等知识,将指数幂由整数集推广到了实数集,这为本节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打下了学习的基础.2.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有关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知识,并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在研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学生可以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的思路来研究,由于正在形成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研究问题,所以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还可能会感到有所困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把研究抽象函数概念及性质的方法,类比地应用到研究指数函数的概念及性质.23.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对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撑,尽量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等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数学实验模型.4.注意渗透和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利用指数函数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是重点,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发现、概括、记忆函数的性质,提高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教学环境:网络教室2.教具:课件,动画,投影仪,木三角板,粉笔.3.学具:计算器,铅笔,三角板,直尺.4.课件资料:从或/搜索“指数函数”材料.六、教学过程教学情景设计七、教学评价设计课后练习: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一个分裂为两个).经过3个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繁殖成().(A)511个(B)512个(C)1023个(D)1024个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axxf=)(与x axg=)(的图象可能是().3.指数函数①xmxf=)(②x nxg=)(满足不等式01>>>mn,则它们的图象是( ).4.曲线4321,,,CCCC分别是指数函数xx byay==,,x cy=和x dy=的图象,则dcba,,,与1的大小关系是( ).)(A d c b a <<<<1 )(B c d b a <<<<1 )(C d c a b <<<<1 ()D c d a b <<<<15.若01<<-x ,那么下列各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x x x2.022<<- (B )x x x -<<22.02(C )x xx222.0<<- (D )x x x 2.022<<-6.已知)(x f 是指数函数,且25523=⎪⎭⎫⎝⎛-f ,则____)3(=f . 7.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122-=xy ; (2)xy -=3)31( ;(3)12+=x y ; (4))1,0(1)(≠>-=a a a x f x .8.请判断下列哪些函数为指数函数:xy ⎪⎭⎫⎝⎛=31,x y 3-=,x y -=π,3x y =,x y 32⋅=,14+=x y ,x y 22=,)3()2(>-=a a y x ,)1,0(≠>=x x x y x ,x y )21(-=,22x y =.9.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这种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84%,请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探究,经过多少年后,这种物质的剩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1个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B ; 2.B ; 3.C ; 4.D ; 5.D . 6.125;7.(1)R x ∈;(2) }3|{≤x x ;(3)R x ∈;(4)由01≥-xa 得1≤xa ,当1>a 时,}0|{≤x x ;当10<<a 时,}0|{≥x x .8.解:是指数函数的有:)3()2(,2,,312>-===⎪⎭⎫⎝⎛=-a a y y y y x x x xπ;不是指数函数的有:22,)21(),1,0(,4,32,,313x xxx xxy y x x x y y y x y y =-=≠>==⋅==-=+.9.解:设这种物质最初的质量是1,经过x 年,剩留量是y . 经过1年,剩留量184.0%841=⨯=y ; 经过2年,剩留量284.0%841=⨯=y ; ……一般地,经过x 年,剩留量x y 84.0=.由上表,我们可得到:约经过4年,这种物质的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 另解:我们也可以用计算机画出函数xy 84.0=的图象如下:从图上看出5.0=y ,只需4≈x . 所以,约经过4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基本的运算规则。
2.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2. 指数函数的运算规则3.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4.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5. 指数函数的周期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运算规则、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2.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周期性的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指数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
3. 运用例题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幂函数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
2. 新课讲解: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和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
3. 性质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并提供相应的证明。
4. 应用练习: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指数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巩固知识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包括增长速度和渐近行为。
2. 培养学生运用指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2. 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3. 指数函数的渐近行为4. 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模型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增长速度和渐近行为。
2018年必修一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参考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从实际问题引出指数函数。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
2()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并掌握其性质。
3(4()能在实际环境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运用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2 )培养学生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1()通过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3(形结合的方法等。
3 、情感目标)通过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由特殊到一般地认识事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通过老师与学生,)2(物的意识。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3(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
三、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基本流程 6 / 1六、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学生活动老师活动教学内容环节)用函数的1学生独立思)1)组织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1中时2在本节的问题)1引入新课碳观点分析小组讨论,考、所提出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含量14和碳间的对含量模型14推举代表解释从函数的定义出发来解释两个值增长GDP和这两个问题中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和问应关系:变量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定义出发)2模型中变量yx值GDP与中时间1题为什么构成函列出函数关系式并提问。
之间的对应的对应关系数。
关系。
能否构)从实际问2代表说出这)2列出题出发,一函数关系成函数?函数关系式,式。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2增加学生学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习兴趣。
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这两问都是x,那么以时间84%的为引出指数y年为自变量,残留量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函数的概念 . 做准备 6 / 2指数函数概指数函数概指数函数概念:指数函数概念:新课念: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对应关)1以上函数关系式有什)1 探究念:)抽象概括1)学生思考,1 么共同特征?注意提的形式.系概括到出指数函数2讨论,概括共)给出函数的概念:的取值范围与自变量示底数同特征。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基本形式;2.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能够判断指数函数的增减性;3.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奇偶性,能够判断指数函数的奇偶性;4. 让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能够绘制出指数函数的图像;5. 培养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基本形式;2.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4. 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5. 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2. 难点:指数函数图像的特征,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指数函数的性质;2. 利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3. 采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2. 新课:讲解指数函数的定义与基本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图像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指数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特征;5. 练习与拓展: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指数函数的性质。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分析能力。
2.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3. 知识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的场景,检验学生将指数函数应用于现实问题的能力。
4.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估自己在学习指数函数过程中的进步和理解深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包括:1. 学生对指数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澄清。
人教版高中教材数学必修1教材《指数函数及性质》教案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指数函数图象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三)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媒体(如计算机或计算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教学过程两个关系式中的底数是一个正数,自变量为指数,即都可以用xy a =(a >0且a ≠1来表示).形成概念理解概念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x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回答: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1)22x y +=(2)(2)xy =- (3)2xy =-(4)xy π=(5)2y x = (6)24y x=(7)xy x =(8)(1)xy a =- (a >1,且2a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000,0xx a a x a ⎧>⎪=⎨≤⎪⎩x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若a <0,如1(2),,8x y x x =-=1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若a =1, 11,x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注意个别指导,学生探讨分析,教师点拨指导.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从图中我们看出12()2x x y y ==与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通过图象看出12()2x x y y y ==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实质是2xy =上的x,y 点(-)x y x,y y 1与=()上点(-)关于轴对称.2讨论:12()2xx y y ==与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所以这两个函数是偶函数,对吗?②利用电脑软件画出115,3,(),()35x x x x y y y y ====的函数图象.2 4所以0(0)1f π==,133(0)f ππ==,11(3)f ππ--==.归纳 总结1、理解指数函数(0),xy a a =>101a a ><<注意与两种情况2、解题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可有利于清晰地分析题目,培养数型结合与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学生先自回顾反思,教师点评完善.通过师生的合作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形成知识体系.课后 作业作业:2.1 第四课时 习案 学生独立完成 巩固新知 提升能力备选例题例1 指出下列函数哪些是指数函数: (1)x y 4=; (2)4x y =; (3)x y 4-=; (4)xy )4(-=; (5)xy π=; (6)24x y =;(7)x x y =; (8),21()12(>-=a a y x且)1≠a . 【分析】 根据指数函数定义进行判断. 【解析】 (1)、(5)、(8)为指数函数; (2)是幂函数(后面2.3节中将会学习); (3)是1-与指数函数x 4的乘积;(4)底数04<-,∴不是指数函数; (6)指数不是自变量x ,而底数是x 的函数; (7)底数x 不是常数. 它们都不符合指数函数的定义.【小结】准确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是解好本问题的关键.例 2 用计算机作出的图像,并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指出它们与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的关系,⑴y =12+x 与y =22+x . ⑵y =12-x 与y =22-x .解:⑴作出图像,显示出函数数据表比较函数y =12+x 、y =22+x 与y =x2的关系:将指数函数y =x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12+x 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 =x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2+x 的图象⑵作出图像,显示出函数数据表比较函数y =12-x 、y =22-x 与y =x 2的关系:将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12-x 的图象,将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2-x 的图象小结:⑴当m >0时,将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m 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m x -2的图象;当m >0时,将指数函数y =x 2的图象向左平行移动m 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y =2x m +的图象。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优秀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象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③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②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展示函数图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而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批 注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1、折纸实验:①观察对折的次数x 与所得的层数y 之间又怎样的关系?②假设现在纸张的面积为1,则对折次数x 与对折后每页纸的面积y 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①这两个关系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这两个关系式中的底数是一个正数,自变量为指数,即都可以用xy a =(a >0且a ≠1来表示). 二.讲授新课1、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x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提问:(1)为什么指数函数的概念中明确规定a>0,a≠1?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000,0xx a a x a ⎧>⎪=⎨≤⎪⎩x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若a <0,如1(2),,8xy x x =-=1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若a =1, 11,x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
因此,只有满足(0,1)xy a a a =>≠且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有何特征?应用1: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x y 32∙= (2)13-=x y (3)3x y = (4)x y 3-= (5)()xy 4-= (6)x x y =(7)x y -=4 (8)x y π=应用2:已知指数函数()xf x a =(a >0且a ≠1)的图象过点(3,π),求(0),(1),(3)f f f -的值.分析:要求(0),(1),(3),,xf f f a x π-13的值,只需求出得出f()=()再把0,1,3分别代入x ,即可求得(0),(1),(3)f f f -.(3)要求出指数函数,需要几个条件?从方程思想来看,求指数函数就是确定底数,因此只要一个条件,即布列一个方程就可以了。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共8篇)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尚义县第一中学乔珺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说明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老师的教应本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在原有知识的根底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我将以此为根底对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数学本质: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从“数”的角度用解析式不易解决,转而由“形”——图象打破,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通过分类讨论,通过研究两个详细的指数函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发现指数函数的图象规律,从而归纳指数函数的一般性质,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引导学生探究出指数函数的一般性质,从而对指数函数进展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必修1》第二章2.1.2节的内容,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
是在学生已经较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将指数扩大到实数范围之后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根本初等函数。
它既是对函数的概念进一步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与幂函数的根底。
因此,在教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严密的联络,尤其表达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局部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目的分析^p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对抽象的指数函数及其图象缺乏感性认识的实际情况,确定在理解指数函数定义的根底上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由图象得出的性质为本节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为此,特制定以下的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直接性目的〕: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简单应用、能根据单调性解决根本的比拟大小的问题.2〕才能目的〔开展性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归纳等思维才能,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思想,增强学生识图用图的才能。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能够灵活应用指数函数进行问题求解。
二、教学内容:1.指数函数的定义:y=a^x,其中a>0且a≠12.指数函数的特点:(1)当a>1时,指数函数是递增函数,图像上升;(2)当0<a<1时,指数函数是递减函数,图像下降;(3)当x=0时,指数函数的值为1;(4)a>1时,指数函数趋于正无穷大;(5)0<a<1时,指数函数趋于0。
3.指数函数的性质:(1)a^m·a^n=a^(m+n);(2)a^m/a^n=a^(m-n),其中a>0且a≠1;(3)(a^m)^n=a^(m·n)。
4.指数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选择几个点,计算其函数值,然后在坐标平面上绘制出来,再根据函数的性质画出整个图像。
5.指数函数的应用:例如,在生活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满足指数函数关系m=1.5^t,使用指数函数可以计算物质的质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问题引入指数函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在一些游乐园中,他的体力在短时间内会减少一半,然后再下降一半,再下降一半......已知小明开始时的体力为100,问n次下降后,小明的体力还剩下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体力为100的一半是50,再减去一半得到25,再减去一半得到12.5......可以看出,小明的体力随着下降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0,这种规律可以用指数函数来描述。
2.指数函数的定义及性质的讲解:对指数函数进行定义的说明,并同学们一起讨论指数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递增、递减性质,以及当x=0时函数值为1,a>1时函数趋于正无穷大,0<a<1时函数趋于0等性质。
3.指数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讲解:通过几个具体例子,讲解如何绘制指数函数的图像。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教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及图像特征;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性质;能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指数函数的性质;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指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及图像特征;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性质。
2. 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及应用;指数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为切入点,如手机信号强度衰减、人口增长等,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式及图像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性质,并通过例题演示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指数函数的性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5. 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后的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指数函数实例,并加以分析。
五、教学反思2.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后作业的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本次课程中对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掌握程度。
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相互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取长补短。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互动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指数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
必修一: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教案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2)能够运用指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问题情境的探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列表计算中结果的分析,它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性质的直观工具,利用图象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因此,本节的学习要注重类比分析法、发现法、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应用,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体验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底数的关系 互动探究:一、课堂探究: 1、问题情境设疑情景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什么?情景2、当生物死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
根据此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内碳14含量P 与死亡年数t 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式应该怎样表示呢?探究一、函数57301()(0)2tP t =≥与函数*2()x y x N =∈有什么共同特征?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如果用字母a 来代替数157301()2和2,那么以上两个函数都可以表示为形如xy a =的函数,其中自变量x 是指数,底数a 是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变量。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指数函数:xy a =(01a a <≠且)。
探究二、xy a =(01a a <≠且),当x 取全体实数对xy a =中的底数为什么要求01a a <≠且? 方法:可举几个“特例”,看一看a 为何值时,x 不能取全体实数;a 为何值时,x 可取全体实数;不能取全体实数的将不研究。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表达形式;2. 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过定点等;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形式;2. 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 指数函数的奇偶性;4. 指数函数过定点的性质;5. 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指数函数的定义、表达形式及其性质;2. 难点:指数函数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指数函数的图像;3. 结合典型例题,讲解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细胞分裂、放射性衰变等,引导学生感受指数函数的增长速度;2. 讲解:介绍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及过定点的性质;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指数函数解决问题;教案部分(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仅提供部分内容):一、指数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形式1. 定义:一般地,形如y=ax(a>0,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2. 表达形式:指数函数可以写成y=a^x的形式,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1. 当0<a<1时,指数函数y=a^x是单调递减的;2. 当a>1时,指数函数y=a^x是单调递增的。
三、指数函数的奇偶性1. 指数函数y=a^x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四、指数函数过定点的性质1. 指数函数y=a^x恒过定点(0,1),即当x=0时,y=1。
五、实际问题中的指数函数应用1. 细胞分裂:假设细胞每分裂一次,数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求经过n次分裂后,细胞的总数。
2. 放射性衰变:某种放射性物质每过一个half-life 期,剩余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求经过n个half-life 期后,剩余质量是多少。
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共7页
[教案]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高一新授课)教材:人教A版数学必修1第54~58页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讨论的方法,增强识图用图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运用.难点: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及指数函数图象与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前面我们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有关性质及指数的运算,今天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学习一类新的基本函数.它的传染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 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 与x 的关系式是:x y 2=.问题2:某种机器设备每年按%6的折旧率折旧,设机器的原来价值为1,经过x 年后,机器的价值为原来的y 倍,则y 与x 的关系为x y 94.0=.思考:你能从以上的两个例子中得到的关系式里找到什么异同点吗?共同点:变量x 与y 构成函数关系式,是指数的形式,自变量在指数位置,底数是常数; 不同点:底数的取值不同.大家能给这样的函数起个名字吗?(想让学生对数学的形式化有一认识)(指数函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一个新的基本函数——指数函数.(引出课题)二、探索研究(一)指数函数的概念:形如)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函数解析式三大特征:1、指数是自变量x ;2、底数是非1的正数;3、系数为1. 练习: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为指数函数。
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课题:《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函数的一般性质和指数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他基本初等函数和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它对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现在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等方面,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底数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画图和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学生自己感受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这一堂课的突破口。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画指数函数的图象,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会简单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归纳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种不同角度研究函数性质,使学生获得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和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1)在平等教学氛围中,通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我校是县级重点中学,学生素质较高,学生已经初步会指数运算,掌握了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学生对函数和图像的关系已经构建了一定的认知结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高中数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案
数学公开课教案课上练习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深入探求总结规律1.下列函数中,那些是指数函数()xy41=()42xy=()xy43-=()144+=xy(1)是,(2)(3) (4)不是题后感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只需判定其解析式是否符合指数函数的结构特征。
二.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怎样得到指数函数图像?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如下函数的图像:xy2=xy)21(=xy3=xy)31(=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描点,连线3步,师生共同完成图象。
2.指数函数图像的特点?底数11<<>aa和两类进行研究3.通过图像,你能发现指数函数的哪些性质?学生展示答案老师归纳学生动手与老师补充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课上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定义的理解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让学生掌握图象的规律和性质知识小结体会反思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是一种直观而形象的方法,记忆指数函数性质时可以联想它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生共同归纳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规律方法深入探讨五:知识拓展思考题:如图是指数函数①x ay=②x by=③x cy=④x dy=的图象,则a,b,c,d的大小关系()A. dcba<<<<1 B. cdab<<<<1C. dcba<<<<1 D. cdba<<<<1分析:(1)底数a的变化,对图像有什么影响?(2)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如何证明?课后作业知识巩固课本P59页第5.6.7题。
学生课后动手实践练习亲自动手才能有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从实际问题引出指数函数。
(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
(3)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并掌握其性质。
(4)能在实际环境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运用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
(2)通过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3、情感目标(1)通过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认识事物的意识。
(3)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与性质。
三、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基本流程 1 / 6
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在本节的问题2中时1)组织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1)学生独立思1)用函数的所提出的问题,注意引导学生考、小组讨论,观点分析碳新课的对间和碳14含量从函数的定义出发来解释两个推举代表解释14含量模型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问题中和GDP值增长应关系:和问模型中变量2)引导学生从函数的定义出发变量间的关系xy题1中时间与GDP值之间的对应列出函数关系式并提问。
为什么构成函的对应关系关系。
数。
能否构2)代表说出这2)从实际问成函数?一函数关系题出发,列出2)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式。
函数关系式,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增加学生学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习兴趣。
的84%,那么以时间x这两问都是年为自变量,残留量y为引出指数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函数的概念做准备. 2 / 6
新课指数函数概念:指数函数概念:指数函数概指数函数概念:探究1)以上函数关系式有什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对应关念:么共同特征? 1)学生思考,1)抽象概括系概括到的形式.注意提2)给出函数的概念:讨论,概括共出指数函数示底数的取值范围与自变量一般地,函数同特征。
的模是哪
一个。
2)记住这一概x叫做y a(a 0,且a 1)型。
2)分析这一概念:念,注意老师2)给出函数指数函数(exponential A、指数函数的定义是一个形式的分析,并进概念。
function),其中x是定义,要引导学生辨析。
行消化。
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B、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取值范为R。
围,引导学生分析底数为什么不能是负数、零和1。
C、指数函数不是特指某一个函数,而是一族函数的总称。
底数a其实是参变量,a取不同值,得到不同的指数函数。
3)独立思考,3)利用指数3)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3)课堂巡视,个别辅导,针对尝试解决课本函数的定义定义解决课本练习2,3学生的共同问题集中解决. 练习2,3,并求指数型函吗?且小组讨论、数的定义域交流;和写出指数函数模型的函数解析式,巩固指数函数概念。
3 / 6
新课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指数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图象与性质探究 1)提示学生用描点法画图,课与性质x1)画出函数与函y 2堂巡视,个别辅导,再用多媒1)独立画图,1)会用描点
1x y ()数的图象。
2体课件(几何画板)展示整个同学间交流。
法画这两个画图过程。
观看老师的画函数的图象. 图过程。
2)教师引
导学生回顾需要研究2)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2)给出研究2)学生独立思函数的哪些性质,讨论研究指数性质时的方法,指出指数函数性考,提出研究数函数性质的方法。
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方质的思路。
指数函数的基用多媒体展示所得结论(表格法吗?本思路。
1)。
3)会根据某3)师生,学生3)根据以上方法,师生共同探3)根据图象研究上述两两个指数函与学生间共同讨,强调数形结合,强调函数个指数函数的性质。
数的图象研讨论,图象研究性质中的作用。
究这两个函板书或投影讨论出来的结果。
数的性质。
4)为方便起见,老师直接在几4)从特殊到一般,改变4)注意从特4)一边认真观何画板中,任意改变底数a,画底数a,画出图象,并观殊到一般的察一边思考,出不同的函数图象。
察这些函数图象的的特思想方法的讨论。
一边画一边与学生讨论,提示点与变化规律。
应用,注意分请代表回答讨学生注意分类,即与0 a 1类讨论的方论的结果。
时函数图象的变化。
a 1法,渗透观察最后给出一个总的概括。
(如能力,分析能下表格2)力与概括能力的培养. 新课函数xx
探究 4 / 6
y ay a(0 a 1)(a 1)
图象定义域 R R 值域
(0, )性质(1)过定点(0,1),即x=0时,y=1 (2)在R上是减函数(2)在R上是增函数(3)当x>0时,y>1, (3)当x>0时, 0<y<1, 当x<0时,0<y<1. 当x<0时, y>1. 新课5)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5)提示学生底数a的取值不但5)学生思考,5)给出指数影响指数函数分组讨论。
函数的另一探究的性质:函数递增或递性质,进一步减的速度。
代表说出所得x还的单调性,y a(a 0,且a 1)培养学生以结论:一般地,对于指结论。
影响函数递增或递减的速度。
上能力。
x数函数,当y a(a 1)再一次用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底数越大,函数递增的象随a取值不同的变化过程。
速度越快,如右图;对提示分类讨论。
(图象)于指数函数x当底,y a(0 a 1)数越小时,函数递减的最后归纳结论。
速度越快。
6)从画出的图象中你能6)用多媒体展示这两个函数的6)观察图象及6)总结出两图象与这两个函数的性质结论发现函数的图象表格,表述自个指数函数(表格1)。
y 己的发现:两图象关于轴函数的自变量对称时其解和函数的图象 5 / 6
有什么关系?可否利用概括出根据对称性画指数函数的取值互为相析式的特点图象的方法. 反数,其函数并利用轴对的图象画出值相等,两图称性画指
数象关于y轴对函数的图象。
的图象?称。
7)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函数的图7)观察图象及7)给出一般7)上述性质推广到一般象与一般指数函数的性质结论表格,表述自的函数也具x的指数函数与y a (表格2)。
己的发现:对有上述性质,1x y ()()。
a 0,a 1于一般函数来培养学生从指出对于一般函数来说,也有a说也有上述性特殊到一般上述性质。
质。
的归纳能力。
1)明确底数例题课本66至68页例6,例先让学生看课本上解答,再评认真看书,可是确定指数析。
讨论。
讲解 7,例8。
1)例6中指出确定一个指数函专心听评析。
函数的要素数需要的条件。
2)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一2)例7中指出利用函数单调性,些应用。
通过自变量的大小关系可以判3)给出指数断相应函数值的大小关系。
函数的一个3)例8是指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课堂实际应用,指也对指数型函数有一个初步的数型函数的认识。
小结概念。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思考、小组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本节课的和补充. 论,推举代表对指数函数有什么认知识进行归叙述,其他同识?教科书是怎样研究纳概括. 学补充;指数函数的? 布置作业:习题2.1 A组第5题,第6题,第7题的(1),(2)。
练习:第8题作业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