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新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遗存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中期
时间
距今约7 000~5 000年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下游的_大__汶__口__文化和长江 代表
下游的河姆渡文化
仰韶 生产 文化 生活 河姆渡
文化
典型器物是彩___绘__陶__器__,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居民种植_水___稻__,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知识梳理(四) 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 汤 灭夏后建立商朝。
(2)统治:
迁都
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_殷__,所以商朝 也称殷朝
甲骨文
殷墟遗址出土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是 商人刻写的__占__卜__记录,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 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国家机构
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 内__外__服__制
3.经济 (1)农业: ①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青铜 农 具极少。 ② 井田制 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2)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
主题一 源远流长,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起源 [析史料实证]
材料一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
遗址名称 巫山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3.晚期 (1)时间:距今约5 000年。 (2)代表:黄河流域的 龙山 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 长江下游的 良渚 文化。 (3)生产生活:会制造精美的 玉器 ,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 和神庙。
(4)社会发展: ①父权制取代母权制。 ②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 私有制 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 阶层。 ④氏族贵族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 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19张ppt)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宗法制的特点,并根据所学说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商和西周
01
特点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02
关系
商和西周
问
题
阅读教材并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归纳我国早期政治制
情 度的特点? 境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红山文化
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
河姆渡文化
距今约7000年
燕辽文化区 山东文化区 中原文化区
江浙文化区
大汶口文化
距今约6500-4500年
良渚文化
距今约5300-4500年
龙山文化
距今4000年
中国远古文化遗存具有哪些特征?
《尚书》载,王曰:“封! 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 越在外服,侯、甸、男、卫、 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 尹、惟亚、惟服、宗工。”
简要说明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商朝 统治者采用什么样的行政 管理制度来加强统治?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中央VS地方:内外服制 (定期向王纳贡;奉命征伐)
商和西周
西周的统治
5
西周的建立
新石器时代
区分标准
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
制作方法
打制
打磨结合
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
▲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1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
2 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内 服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
尹及各类事务官。
商王直接统治的 王畿地区
②内外服制
外服
商王间接控制的 方国和部落
重点探讨 商王与附属国(外服)的关系
相关史料
商王与附属国的关系: “乙卯卜,争,贞沚爯册,王比伐土方,受有佑”
商王控制着附属国,但
—《甲骨文合集》 6087正
②中央: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 中央设有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夏部族直接统治,其他间接统治
(3)灭亡: BC1600年,商汤灭夏
(4)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
是夏文化的遗存
二里头文化遗址
时间地域都吻合夏文化, 但缺少印证夏朝的文字。
三 商和西周
商朝(BC1600—BC1046年)
(1)建立: BC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多次迁都后 定于殷,也称为殷商。
B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可以判断北京人( )
A.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结成群体,共同劳动 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房屋和纺织缫丝
时代 大致时间 区分标准 生活方式 文化遗存 社会组织
旧石器 约300万年
时代
前—约1万 年前
约1万年
新石器 前—约 时代 5000年前
打制
渔猎、采集 群居、用火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 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 世袭特权
思考:分封规则是什么?
宗法制
1.定义: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 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2.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②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家国同构) 3.影响: 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使一些庸才成为统治者,影响政治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尧以为“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 其利”。在舜和丹朱之间,在其子得“利”与得“病”之间犹豫 彷徨。最后“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如《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同时还“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三、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夏
商
西周
东周(前770-前 221年)
(2)新石器时代社会生活(距今一万年至5000年左右)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仰韶文化 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 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河姆渡文化 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良渚文化 精美的玉器,祭坛、神庙
辽河 红山文化 精美的玉器,祭坛、神庙
母系氏族社会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史出记自(·《大夏戴本礼纪记》》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出自《吕氏春秋》
(2)城邦时代
由聚族而居到“万邦”时代
(3)夏朝开创国家时代 由禅让制到“家天下”世袭时代 由万邦林立到“大国主宰”
(1)概念解析:
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家假定的一个时间区段,为考古学上 的术语。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出现人类到青 铜器的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至2000 年左右。
结合教材说明新旧石器时代的中国古人类社会生 活状况(年代、经济、社会组织)
时间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以民为本的思想,在古代以及现代的治国理政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
课堂小结:
[特别提醒]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1)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商和西周的经济发展——奴隶制社会经济走向繁荣的时期
(1)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少量青铜农具
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2)手工业: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 ①青铜铸造 ②陶瓷业 ③玉器制造业
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鬼吹灯》中利簋: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采用上圆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铜簋的典型造型,同时也是中国古人对天圆地方这种古老观念的体现。作器者名“利”,他随武王参加战争,胜利后受到奖赏,铸造这件铜器以记功并用来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③西周衰亡:
西周时期,国家实行国、野分治。“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 “国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并有一定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只承担兵役,不向国家缴纳粮食,而“野人”的地位较低,只缴纳粮食不承担兵役。
君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君主权力。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摘编自姜军主编《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
从良渚墓葬的考古发现中我们能获取信息:阶级分化非常明显;贫富差距或阶级差距非常大。还存在着一套以玉器为代表的礼仪系统。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3张ppt)
《竹书纪年》、《尚书》等文献中有关于夏朝 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制定刑法,军队、监狱) 世袭制的记载
第三章 早期国家
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思考:夏、商、周在地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制度?早期国家在政治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夏朝的国家组织还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传统的父系血缘集团一氏仍然比较,
01 殷人——事鬼神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礼记·祭义》
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局面。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 1、青铜铸造; 2、土地国有制;
思想: 1、呈现较浓厚的鬼神迷信色彩。 2、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早期“民本”思想
地理分布: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名词解释: 多元:分布广泛,各具特色 一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旧石器时代
文明的蒙昧
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 定上层建筑
原始人群
新石器时代
文明的曙光
夏朝的建立
Hale Waihona Puke 文明的形成商和西周文明的发展
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出现阶级分化,公 共权力的设立,早
03
• 青铜时代
•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 门;青铜主要用于祭祀与军事,少 量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多用木、 石、骨等材质的工具
4.商周思想
02 西周——敬天保民(民本观念)、祖先崇拜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唯惠之怀。 ——《尚书 · 蔡仲之命》
从旧石器到新石器,分布上有什么变化?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50张ppt)
贫富分化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 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从部落到国家
•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自认 为功高三皇五帝。这里的三皇五帝指的是 谁呢?国家又是什么时候首次出现的呢?
• 阅读教材回答下面的问题 • 夏朝是由谁建立的? • 传位于谁? • 继承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建立时间?灭亡时间?
商王对外服控 制力有限,尚 未实现权力高
度集中
• 西周的建立
• ①背景:
•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生活腐朽,炮烙之 刑残害臣民,引起公愤。
• ②概况:
•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双方在牧野展开激战, 商军倒戈,商朝灭亡,建立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 安西),史称西周。
• ③政治制度:
• 1.禹 • 2.启 • 3.禅让变为世袭 • 4.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 情境小练习
• 王某林现在需要选定公司的继承人,候选 人有他的儿子王某聪,以及公司有才能的 高管赵某,两人分别代表什么传承方式?
• 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禅让制
王位世袭 制
传贤
传子
公天下 家天下
三、商和西周
将自己的行为说成天的意志,
国家大事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甲骨文:中国文字成熟 的标志
知识点三:商和西周
(2)中央官僚制度:商王是 最高统治者,商王以下设尹 及各类事务官。
王事:多宰、小臣 神事:巫、祝、卜、 史 民事:小藉臣、司工 军事:多马、多射、 师、旅
(3)内外服制度(地方 管理制度)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 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 国和部族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6张ppt)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 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3.知道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向食物的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中国古代食物的生产及 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
生产力水 平低; 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
距今约5000— 4000年
距今约五六千年
距今约5000年— 4000年
黄河流域 黑陶(蛋壳陶)
辽河流域 精美玉器
长江下游 大规模祭坛神庙
父系氏族 社会
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 部落联盟 向国家过 渡
思思考考132::观请请察概比两括较幅中两地华种图文观,明点分起,析源你早的认期特为人点哪类?一分种布更的合特理点??为什么?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新石器 时代 晚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时间
地域
文明表现 社会形态 社会特征
距今约7000— 5000年
黄河中上 游
①彩绘陶器 ②以粟为主要栽 培作物
距今6500—4500 年
黄河下游
养猪较普遍
距今7000-5000 年
长江流 域
种植水稻;修建 村落 掌握养蚕缫 丝技术
母系氏族 社会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原始农耕、驯养牲畜、南稻北粟
仰韶文化代表——姜寨聚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特征: 以血缘为纽带聚居、尚未贫富分化 、母系社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规模增加、定居成为可能、村社体系诞生 (生产力有所提高,但水平仍然较低)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9张ppt)
文明判断标准有四:文字;冶炼金属;城市;国家
文明如何起源
劳动分工是私有制产生的社会前提,剩余产品的增加是私有制产生的 物质前提。私有制的发展使得社会分裂为阶级。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 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时间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约170万年
约1万年
原始社会
约5000年
奴隶社会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旧石器时代 元谋人、北京人
原始人群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三皇五帝时代: 炎黄部落 尧舜时期
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的分工和分化
何以知道文明起源
关于史前,特别是新石器时代,也不是光靠考古,还会有一些文字上的 记载。这些文字记载基本属于传说,目前我们还不能把它完全当做百分之百 的历史来看待,只能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这么一个说法。故事也好,传说 也罢,它一定会有真实的基础在里面,但它还会有一些虚构的东西,而且传 说越往前推就越离谱,稍微往后一点的就比较像真的。考古和文字这两个系 统的材料逐渐接近,但还不能完全合一,这就是史前时期。
根据考古发现,目前在中国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 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他们从 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他们已经学会用火。他们是目前已知的生 活在中华大地上最早的人类。
分期
考古中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2张ppt)
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初中知识点: 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
特征。 4.生产状况:①采集狩猎 ②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二、从部落到国家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 成。太古以来,诸族 错居,接触交通,各 去小异而大同,渐化 合以成一族之形,后 世所谓诸夏是。
——梁启超《饮冰室 合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4.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 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2)统治:夏王是 最高统治者,夏朝社会仍是聚族而居。①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 构与职官。②部族: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 族进行间接统治。(3)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历法《夏小正》。
人面鱼纹彩陶盆类和文化遗存
玉蟾岩出土的稻谷
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刻符龟甲和骨笛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 化粟和黍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
河姆渡遗址出 土的猪纹陶钵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山东龙山文化遗 大汶口遗址出 址出土的高柄杯 土的白陶鬶
良渚遗址出 土的玉琮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程标准 (1)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时空定位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按生产力水平(劳动工具材质)分期
(1)旧石器时代1)含义: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 时代。2)代表:元谋人(约公元前170万年)、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封制
诸 侯天子
大 夫
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嫡长孙)嫡长子士
大宗 (宗主)小宗大宗小宗大宗小宗
含义: 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 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 子继承制特点: 周王既是最高的统治者,又 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 族长。意义: 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补充, 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利和财产 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维护周天 子统治。
华夏族的传说
炎帝黄帝
炎黄部 落联盟
华夏始祖
黄 帝华 夏 部 落 木爱禹苗蛮
夷蚩尤部部落
2、 万邦时代
势
租。
黄海
国家产生的背景及概况背景:禹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概况: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 家夏朝。
3、 国家的产生
概况:禹死后,启继位,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官理: 聚族而居, 夏王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其他部族实行 间接统治。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 .未定国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 - - - 特别行政区界注:图中所有要素为今内容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红 费o生河梁 回 北京 韵
南 海
澳喝
南诸
二、从部落到国家
1、 华夏的始祖
(2)天文和历法 夏朝历法《夏小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 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商朝的历法相当完善,为阴阳合历。干支纪日是 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纪日方法。
西周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与井田制血缘纽带(里)分封制 宗法制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表)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3张ppt)
黄河流域: 红山文化
头遗 骨文;
共和行政;
仰韶文化、 (辽河上
址
青铜器
犬戎破京
大汶口文化;游);
长江流域: 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使 用火(元谋人、 北京人)
从生产方 从生产 式划分 关系划分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生活逐渐稳定(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男性社会地位高于女性, 婚姻关系由"从妻居"变为"从夫居",子女 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和父亲财产的继承者。 贫富现象出现,私有财产萌芽。父系氏族 社会后期,氏族社会走向瓦解,阶级社会 开始出现。
探究: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的 墓葬有哪些区别?反映什么现象? 区别:墓葬随葬品的多少 现象: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 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中国即将 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良渚墓葬中有大量随葬品,其中玉器占90%以上,象征财富的玉器和象征
神权、军权的玉琮、玉钺,为研究阶级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余杭县反山氏族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遗存,时代在公元前3000年,墓
葬中各种玉器占全部随葬品总数的90%以上,11座墓中计出土3200余件,其
上古穴居而野处——《周易》
采集渔猎
单位面积 内果兽数 量有限, 人口分布 不能密集。
采集渔猎 受时节影 响大,食 物供给不 稳定。
人口有限
旧石器之光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新石器时代是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早期: 时间 距今约1万年前 生产生活 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遗存 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3)中期:
高中历史统编版( 2019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
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 辽 河 上游:红山文化 长 江 下游:良渚文化
3
私有制的产生与早期国家的出现 私有制的产生
原始社会分为:原始
人群、母系氏族公社
和父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 生产力低下, 氏族成员共同
社会贫富分化与 不平等的萌芽开 始出现。
劳动,成果共
氏族间的联系趋
多元:满天星斗,多点开花、星罗棋布、多姿多彩、覆盖面 广; 一体:多元的同时又有主次,主源头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半坡遗址碳化谷物 彩陶鱼纹盆
01 02
原始人定居生活 03 04 磨制石刀
简要说明 根据所学分析新石器时 代有哪些特征?
出现陶器
从事原始农业, 开始定居生活 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 私有制已经产生,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 的建立与巩固
史前时代 旧石器时代: 250万年 前~1万年前 新石器时代:1万年 前~2000多年前
早期国家 夏:前2070~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问题引入
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直立行走 河姆渡聚落房屋 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思考问题: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呢?
① 分布广泛 ② 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 ③ 遍布南北,沿大江大河; ④ “星罗棋布、多点开花” ⑤ 本土化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及特征
比较
文化0000约新至年 石器大 河仰时汶姆韶口渡代文文文文化化化多化元遗一存黄黄长体分河河江、中下下布中游游游特原点核:彩 种心绘 植的陶 水栽缫方器 稻培丝粟, ,向主 养发要 蚕展母。系 社氏 会族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41张ppt)
壹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一)按生产力水平分期(石器制作技地点
特征
仰韶文化
早期
(距今约7000至 大汶口文化
新 石
5000年前) 河姆渡文化(浙)
器
时
龙山文化(鲁)
代
晚期
红山文化(辽)
(距今约5000年)
良渚文化(浙)
伏
图中神话人物是谁?你知道与他们相
羲
关的神话故事吗?
女
娲
女娲造人是远古时期最为经典的神话
图
之一,女娲创造了人类。伏羲也是古
代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之一。在西方
也有上帝造人的神话。
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
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
怎样生活的?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目
录
从部落到国家 商和西周
贰 从部落到国家
(二)早期国家形成 1.夏朝的建立
思考一:阅读p5学思之窗,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 说法?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非风平浪静,而可能存在斗争,甚至激烈斗 争的可能性更大。
思考二: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能否印证夏朝的存在?
1.夏朝历史没有明确的纪年 2.碳14测年法只能测定夏文化文物的大致年代,误差可达一二百 年。 3.后世史书中关于夏王朝的记载过于简略,后人可以多种理解。 4.迄今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资料。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北方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彩绘陶器、粟作农业
养蚕缫丝、稻作农业 蛋壳黑陶 精美玉器
壹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二)按生产关系阶段特征分期(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教科书内容分析本课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题,其中“中华文明的起源”部分勾画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
“早期国家”部分缕析了夏商西周国家机构的完善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富于理想、乐于开拓、敢于创新、积极向上。
但是,一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不深,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课内容量大,时空跨度大,从史前文明一直讲到西周灭亡,这对缺乏相应知识储备的高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以有必要确定课题主旨,围绕核心概念搭建历史学习能力框架。
三、教学目标1.全面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历史。
通过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特征等入手,分析并论证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2.对比新石器时代的姜寨聚落遗址和陶寺遗址,掌握早期国家产生的一般条件。
3.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内容,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
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了解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为高中的历史学习奠定初步基础。
4.了解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认识中华文明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产生对中华文明的高度认同感。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早期国家的特征。
难点:中华文明的起源。
五、教学设计思路主题聚焦——科学取舍,引领深度学习;时空建构——自我探究,理顺历史逻辑;比较论证——同读共研,侧重问题解决;情感浸润——文明为线,涵养家国情怀。
具体教学内容:以文明为主线,展开三个话题:大河源头,文明曙光(回顾史前历史的分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走出蜜光,迈向文明(重点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之间的关系);王朝时代,千古回响(概括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大河源头,文明曙光(视频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境内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进址和文化遗存。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0张ppt)
▲ 红山牛河梁遗址 祭坛、 积石冢、女神庙
▲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遗址有宫 殿建筑、天文 建筑、礼器
▲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葬数据
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 文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良渚古城遗址和龙山文化中的山西 襄汾陶寺墓地遗址都说明当时已出 现了私有制,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 化,并出现了大型公共建筑,有专 家甚至认为已进入国家初始状态, 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一)夏朝的统治:王位世袭制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国家管理:聚族而居,直接与间接统治结合。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司马迁记载“夏”是 姒姓夏后氏、有扈氏、 有男氏、斟鄩氏、彤城 氏、褒氏、费氏、杞氏、 缯氏、辛氏、冥氏、斟 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 部落的名号,以“夏后” 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 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晚期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三皇五帝时代: 炎黄部落 尧舜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
木石为主,少量青铜时代
夏
商
西周
夏商西周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 ——石器时代
中华文明的产生 ——万邦时代
中华文明的发展 ——青铜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
史料2:阶级、阶层或等级之类的出现是国家得以建立的社会基础,凌驾于全社会之上 的强制性的公共权力系统的设立则是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机器的本质特征。国家及其 强制性的权力机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最初的统治与管理机构,是为了解决经济 上的冲突而发展起来的,是统治阶级压制被统治阶级的机器。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1.文明(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知识概览]
知识梳理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概念 遗址 生活
以 打制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
北京人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概况 ①分布特征: 多元一体 。 ②生活方式: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 陶器 畜,生活逐渐稳定。
3.社会经济 (1)地位:商和西周是我国 奴隶制社会 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成就 ①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 具,青铜农具极少。历史文献中所说的 井田制 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② 青铜铸造 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 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素养解读】 周王自称“天子”,具有神化王权的意图,同时提高了周天子的地位,凸显了 人的色彩。旨在通过相关文字的阅读,提炼相应的信息,考查史料实证的素 养。
[重难归纳]
商周时期的社会特征 1.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2.农业和以青铜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3.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构成了早期政治制度 的主要内容。 4.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补充,有利于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 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5.出现了一种成熟的文字,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黄河流域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郑裴李岗 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都与仰韶文化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说明各种文 化在相互影响中发展,故C项正确。
二 商周时期的社会特征
【材料一】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 权。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朝社会的各个领域,是研 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大约有 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 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与后 代汉字是一致的。 用许慎“六书”来衡量,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在字形 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字使用上转注(互训,即 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是占卜者写刻的,有它的 局限性,不一定包括商朝的所有文字。 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 用。 又由于是用刀刻成,难免变形,不易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
探究2
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基本土地制度 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1.分封制是政治制度;
2.社会生产部门
农业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
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 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井田制是经济制度。 2.分封制以井田制为基础,没有
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3.两者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
1965 年 5 月,中国地质科学院 的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 的一个小山坡上,挖掘到两颗古人类 门齿化石。这种形状的牙齿,在人类 学中被称为铲形门齿.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 元谋人门齿化石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 1 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分期、文明代表及其基
请给分封制下个定义:分封的对象、内容、具体经过、目的等
《三字经》:“周武王,始
西
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
分
封
、
宗
法
制
分封制
王
侯
目的 “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卿
士
对象 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
平民 工商
封国 晋、卫、宋、鲁、齐、燕、吴等
特点 统治集团内部进行层层分封, 形成了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作用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 疆域;形成了等级序列;巩固 了统治。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 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打制石器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
红山文化玉龙
磨制石器
大汶口文化红陶
龙山文化蛋 壳陶
良渚文化玉琮
▲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
知识 链接
姜寨聚落遗址是由5个大家 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 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 随葬品不多,也差别不大,反 映了尚未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 公社状况。姜寨聚落是仰韶文 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脑容量1300毫升, 能偶人工取火,利用磨 制方法制造精致的石器, 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服, 利用标枪、弓箭狩猎。 代表有:山顶洞人等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的人类社会)
历史概念: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遗址代表:
遗址 时间 发现地点
元 谋
距今约 云南省元谋
人 170万年 县上那蚌村
商文化的影响
政治: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燕山
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
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陇山
大海
②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
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江汉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①文献:《尚书》《诗经》和《史记·殷本纪》等 ②考古:殷墟甲骨文、铭文、青铜器
西 周
建立 地位 制度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
▲ 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
▲ 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
新石器时代众多人类遗址的分布:
红山文化
(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 (约7000— 5000年前)
仰韶文化 (约7000— 5000年前)
良渚文化
(5000年前)
龙山文化
(5000年前)
历史概念: 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遗址代表: 遗址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时间 距今约 7000— 5000年
距今约 5000年
发现地点
生产生活
黄河中上 游地区
长江下游
会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取代大汶口文 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 化和仰韶文化 被称为“蛋壳陶”
本特征。 2.了解夏商周三朝的建立、政治经济制度并分析中华
文明形成的特点及根据。 3.概述分封制、宗法制内容、特点及相互关系。
人类的起源: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脑容量500毫升, 使用天然工具, 不会制造工具, 最是由猿到人的 过渡类型。
脑容量600毫升, 能够制造使用简 单工具,
脑容量1000毫升,学会 使用天然火,会打制不 同用途的石器,是人类 进化的最关键的阶段。 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 北京人等
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的分布:
探究1 我国早期人类
分布有什么特点?
1.数量多,范围广,遍及 中国南北地区 2.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 珠江流域的冲积平原上。 3.证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 地之一
打制石器的标志——贝壳状解理
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智人出现的重要标志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至公元前2070年)
探究:指出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证明。 论点: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多源性和统一性 相结合) 论据: 1.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大汶口、龙山、红山、 良渚文化等多元文化奠定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基础。 2.三皇五帝建立了部落联盟,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 族的核心;邦国时代的禅让制又为进入文明社会奠 定了基础。 3.夏商周三代(由世袭到宗法分封)政治体制不断 完善,以井田制为主的经济继续发展,文化上创造 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体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学习拓展 我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在《关于重建中国 史前史的思考》中说:“相对于世界其它几 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 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它的发展不 是一条线贯彻始终,而是多条线互有交错的 网络系统,但又有主有次。各大文化区系既 相对稳定,又不是封闭的……中国文明之所 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 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 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 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 系。
——
夏
三、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
朝 的
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
砍 头
武
地位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器
制度 ①世袭制:创立者——禹
夏
青
②国家治理模式:
铜
夏朝聚族而居。夏王称为“后”;中央设有机构与 钺
职官;地方主要实行间接统治。
史料
①文献:《尚书》《诗经》和《史记·夏本纪》 ②考古: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
河姆渡文化 (约7000— 5000年前)
探究1
问题:指出中国早期文明形 成特点和根据。
特点:多元一体 根据: ①发现的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存数量多,分布广泛, 各有特点,具有多元性。 ②使用陶器;原始农业,饲养 家畜;修建村落,定居生活; 出现原始宗教神权等共同特点, 体现一体化的趋势。
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产生私有制,阶级 大汶口文化、龙山
分化,出现权贵阶 文化、红山文化、
层。
良渚文化
问题:指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其影响
变化
父 权制
私 有制
战争
生产力 提高
贫富 分化
部落 联盟
阶级
影响:原始社会必将走向尽头,人类即将迈 入文明的门槛
史料阅读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 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 (luǒ)蜯(bàng)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 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dú)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 武征伐。
宗法制
含义 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 系和名分的制度,即解决宗族内部权力 和财产的继承问题的制度。
特点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史料 链接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 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 亲,皆有等衰(cuī)”
——《左传·桓公二年》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韩非子·五蠹 (dù)》
二、从部落到国家——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 1.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
三皇: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五帝: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前(2717-2599)
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过程 统一战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探究1
意义 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多元一体的 特点与风格,炎黄部落联盟,被后 世尊为华夏始祖。
西周走向强盛。
手工业
青铜铸造 ——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养蚕缫丝 ——绢帛是商周贵族普遍的衣着材料
问题 探究
思考:材料中反映初西周时期产生 了怎样的治国观念?这种观念的产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生有什么意义?
观念 关注民生的民本观念
意义
1.这种理念要求统治者发展经济、 稳定社会,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有利于约束统治者,施行仁政。 2.孔孟继承了西周的民本思想,提 出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商 朝
——
▲ 西周的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
司
母
戊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內
鼎
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
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是目前
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商
建立 地位 制度
史料
公元前1600年,汤,殷(今河南安阳)
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时期 经济:井田制
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学思之窗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 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 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 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 自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