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
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二年级上册数学表内乘法(一)学习资料。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1. 乘法的意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表示就是3×4 = 12或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 像2+2+2+2+2这样5个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2×5或5×2。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3×5 = 15这个算式中,3和5是因数,15是积。
二、1 - 6的乘法口诀。
1. 1的乘法口诀。
- 1的乘法口诀很简单,一一得一,即1×1 = 1。
2. 2的乘法口诀。
- 2的乘法口诀有:一二得二(1×2 = 2,2×1 = 2),二二得四(2×2 = 4)。
- 可以通过数一双筷子有2根,两双筷子有4根这样的生活实例来帮助记忆。
3. 3的乘法口诀。
- 3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1×3 = 3,3×1 = 3),二三得六(2×3 = 6,3×2 = 6),三三得九(3×3 = 9)。
- 一个三角形有3条边,两个三角形就有6条边,三个三角形有9条边,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3的乘法口诀。
4. 4的乘法口诀。
- 4的乘法口诀:一四得四(1×4 = 4,4×1 = 4),二四得八(2×4 = 8,4×2 = 8),三四十二(3×4 = 12,4×3 = 12),四四十六(4×4 = 16)。
- 我们可以用正方形的边数来记忆,一个正方形有4条边,两个正方形有8条边等。
5. 5的乘法口诀。
-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1×5 = 5,5×1 = 5),二五一十(2×5 = 10,5×2 = 10),三五十五(3×5 = 15,5×3 = 15),四五二十(4×5 = 20,5×4 = 20),五五二十五(5×5 = 25)。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重点、难点和必考知识点带练习
一、重点、难点1、乘法的初步认识(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在做一做2题中,应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的乘法口诀(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的乘法口诀(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7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在此,我将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我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乘法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的意义及运用。
2. 教学重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人数乘以座位数为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 知识讲解:讲解乘法的基本概念,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用多媒体展示例题,边讲解边板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乘法的基本概念2. 乘法的意义3. 乘法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3个5相加是多少?(2)5个3相加是多少?(3)2个7相加是多少?2. 答案:(1)3个5相加等于15,计算过程:5 + 5 + 5 = 15(2)5个3相加等于15,计算过程:3 + 3 + 3 + 3 + 3 = 15(3)2个7相加等于14,计算过程:7 + 7 = 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如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单元表内乘法一二知识点归纳2
第4、6单元表内乘法〔一〕〔二〕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
(2)乘法的各局部名称: 2 × 5 = 10;
乘数乘号乘数积
(3)乘法算式的写法:3个5相加,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4)加法算式:3和5相加,3+5=8
(5)乘法算式的读法:如2×3=6,读作2乘3等于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
写作:2×3=6,口诀:二三得六。
2、乘法口诀表
〔1〕一一得一
一二的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一八得八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就相差几。
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一单元的第三节《乘法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计算相同加数的和,以及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计算方法,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乘法背后的规律,以及如何将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乘法表、实物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苹果,告诉学生有3个苹果,每个人想要2个,我们可以怎么分配?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可以通过3个2来实现,即3×2=6。
2. 乘法的意义:我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就是将相同的数加多次。
例如,3×2就是将3加2次,即3+3=6。
3. 乘法计算:我带领学生学习乘法计算,通过PPT展示乘法表,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乘法背后的规律。
同时,我给出了几个例子,让学生口头计算,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4. 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有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2个糖果,一共需要多少个糖果?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为10。
5. 小组活动: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例如,一个水果店里有3种水果,苹果每斤2元,香蕉每斤3元,橙子每斤4元,如果想要买2斤苹果和4斤橙子,需要多少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为10元。
六、板书设计乘法的意义:相同的数加多次乘法计算:3×2=6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2个糖果,一共需要10个糖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1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表内乘法(一)四1.乘法的初步认识温故知新1.细心算一算。
6+6+6=18 8+8+8+8=32 7+7+7= 3+3+3+3=1241+41=82 30+30+30=90 40+40= 20+20=40322112908040新课先知2.教材第47页例1。
已知信息:有( 5 )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 3 )人;有( 4 )节小火车车厢,每节车厢里有( 6 )人;过山车有( 7 )排座位,每排坐( 2 )人。
所求问题:(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534672新课先知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1)求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5 )个( 3 )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计算为 3+3+3+3+3=15(人) 。
(2)求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个( 6 )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计算为 6+6+6+6=24(人) 。
(3)求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7 )个( 2 )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计算为 2+2+2+2+2+2+2=14(人) 。
53+3=15(人)466+6+6722+2+2+2+6=24(人)+2+2=14(人)新课先知(4)观察上面的加法算式,可以发现: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 ),像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用相同的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相乘,如加法算式2+2+2+2+2+2+2=14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2×7=14或7×2=14。
相同新课先知(5)“×”叫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读作“乘”,“=”读作“等于”。
如2×7=14读作: 2乘7等于14 ;7×2=14读作: 7乘2等于14 。
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新课先知3.教材第48页例2。
(1)有( 3 )束气球,每束都有( 5 )个气球。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课《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表象,为后续乘法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乘法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来建立。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物和图形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乘法。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观察中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和提供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乘法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合作交流法: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实物、图形、计算器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2.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出乘法的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部编版》;统编;新人教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的乘法口诀1课时)(4的乘法口诀2课时)(乘加乘减2课时)(6的乘法口诀2课时)(解决问题 2 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引言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常用于对物体的数量或大小进行计算。
它通常表示为“×”或“*”。
本课时将介绍乘法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乘法。
乘法的定义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结果。
乘法符号“×”或“*”的左右两边的数称为乘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称为积。
例如,3×4=12,其中3和4是乘数,12是积。
乘法的性质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指,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数的顺序影响。
例如,2×3=6,3×2=6,它们的积都是6。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以上数相乘的结果与它们运算的顺序无关。
例如,2×3×4=24,(2×3)×4=24,它们的积都是24。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是指,一个数乘以两数之和的结果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之和再相加的结果。
例如,2×(3+4)=2×3+2×4=14。
乘法的应用乘法在排列组合中的应用在排列组合的计算中,乘法常常被用来计算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例如,从5个人中选取3个人组成团队的排列组合方式共有10种,可以用以下式子进行计算:5×4×3 ÷ 3×2×1=10其中第一个式子表示从5个人中选取3个人的不同排列方式,第二个式子表示将不同排列方式除以相同的重复计数。
乘法在面积和体积计算中的应用在面积和体积计算中,乘法常常被用来计算物体的面积和体积。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和宽的乘积进行计算:面积 = 长 × 宽。
一个立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边长的立方进行计算:体积 = 边长³。
结论乘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运算,具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性质。
在数学的许多领域及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初步认识乘法开始,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乘法的进阶知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乘法的初步认识 (1)》
3
5
加法算式:__5__+_5_+_5_=_1__5
乘法算式:____3_×__5_=_1_5_
或:___5__×__3_=_1_5_
巩固练习
二、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表示5个4相加的算式是( ② )。 ①5+5+5+5 ②4+4+4+4+4 ③5+4
2.将2×4用画“ ( ② )。
或7×2=14 7→相同加数的个数
乘号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
(1) 3+3+3+3+3=15
( 5 )个( 3 )
3×5=15或5×3=14
3→相同的加数 5→相同加数的个数
(2) 6+6+6+6=24
( 4 )个( 6 )
6×4=24或4×6=14
6→相同的加数 4→相同加数的个数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2. [教材P48 做一做 第2题]
( 8 )个( 4 ) 加法算式:_4_+__4_+__4_+__4_+__4_+__4_+__4_+__4_=__3_2_ 乘法算式:4_×__8_=__3_2__或__8_×__4_=__3_2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3.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巩固练习
一、看图写算式。 [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
1.
2.
2
4
加法算式:___4_+__4_=_8___
乘法的初步认识_小学二年级教案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快速计算加法的一种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乘法运算符,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具。
2.准备乘法表和乘法表格的练习题。
3.准备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物品进行引导,如:2个苹果,每个苹果5元,那么一共要花多少钱?请学生用加法计算。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很多个苹果,用加法计算会很麻烦,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快速计算呢?3.教师引出乘法的概念,解释乘法是通过加法来快速计算的一种方法。
Step 2 学习乘法表1.教师通过展示乘法表来让学生了解乘法表的规律,如:1乘以1等于1,1乘以2等于2,依次类推。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表的特点,如:每一行的第一个数都是这一行的数,每一列的第一个数都是这一列的数。
3.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乘法表,让学生熟悉乘法表中的数字。
Step 3 计算乘法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套乘法表格练习题,让学生用乘法表格来计算乘法。
2.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注意两个数字的位置,如:2乘以3和3乘以2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3.检查学生的答案,让学生互相检查,进行讨论和解释。
4.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来解决问题,如:小明有3个篮球,每个篮球5元,他一共要花多少钱?Step 4 总结与延伸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乘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乘法的性质,如:交换律、分配律等。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乘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察乘法表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延伸,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的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一. 教材分析《1、乘法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从而为后续的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理解乘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新的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到乘法的作用。
2.让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2.乘法运算的初步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乘法的规律。
3.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
2.学习材料:包括卡片、小棒等操作材料。
3.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小明的生日聚会”,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规律。
同时,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运用小棒、卡片等操作材料,进行乘法的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对乘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发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逐步对乘法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境和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概括出每道题是几个几相加,并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列式。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去游乐场玩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场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朋友在玩哪些游乐项目?生:有玩小飞机的,有玩小火车的,还有玩过山车的……(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体会加法含义。
师:从小朋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咱们先来看看小飞机里有多少人?出示:师:怎么算出来的?谁来列算式?生:3+3+3+3+3=15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式呢?生:6+6+6+6=24师:我们最后来看看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师:怎样来列式呢?生:2+2+2+2+2+2+2=142.认识“相同加数”和“几个几”。
出示:3+3+3+3+3=156+6+6+6=242+2+2+2+2+2+2=14师:请你观察上面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小结: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称这些加数为“相同加数”。
这些算式就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说说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是在求几个几相加?3+3+3+3+3=155个3相加6+6+6+6=244个6相加2+2+2+2+2+2+2=147个2相加3.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刚才写了这么多个2,算式很长,写起来比较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今天学习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乘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乘法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本章节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知乘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乘法的进一步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知识,对重复加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乘法的概念,他们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活动,让学生感知乘法,建立乘法的表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2.学生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游戏和合作交流,感知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实物模型,如水果、小棒等。
3.练习题、作业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故事中,小猴子和同学们一起去采水果,每个人采了3个苹果,一共采了12个苹果。
引导学生思考,一共采了多少个苹果?怎样算出一共采了多少个苹果?呈现(10分钟)1.呈现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苹果,怎样算出一共采了多少个苹果。
2.引导学生发现,3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就是12个苹果。
这就是乘法的概念。
3.用课件展示乘法的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有一堆实物(如小棒、水果等),每组需要用重复加法的方式,计算出实物堆的总数。
2.每组完成后,进行汇报,大家一起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巩固(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乘法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的概念。
2.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2)
每袋有( 1 )个 ,有( 5 )袋, 一共有( 5 )个 。 1 × 5 = 5 (个)
或 5×1=5(个)
(3)
有( 5 )个盘子,每盘里有( 4 )个 , 一共有( 20 )个 。 5 × 4 = 20(个)
或 4×5=20(个)
(教材P6 T7)
3.(1)4个6相加,和是( 24 ), 乘法算式是( 6 )×( 4 )。 或4×6
★★ ★
加法算式:3+3+3+3+3+3=18(个)
6个3相加
乘法算式: 3 × 6 = 18(个)
6 × 3 = 18(个)
加法算式:3+3+3+3+3+3=18(个)
6个3相加
乘法算式: 3 × 6 = 18(个) 6 × 3 = 18(个)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我摆你说。
每堆摆5个 , 摆了3堆。
每层楼有9扇窗 户,3层楼共有 多少扇窗户?
你能尝试列出 乘法算式吗?
9+9+9 =27(扇)
9×3=27(扇) 3+3+3+3+3+3+3+3+3 =27(扇)
3×9=27(扇)
你还能提出哪些乘法问题并解答?
6 6 6
一共有多少盆花? 你还有其他 6+6+6=18(盆) 方法吗?
6×3=18(盆)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一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户,3层楼共有 多少扇窗户?
9 9 你 如何还列有式其解他 9 解 决决呢方?法吗?
9+9+9 =27(扇)
3 33 3 33 3 33 3+3+3+3+3+3+3+3+3 =27(扇)
探究新知
读作:6乘4等于24。
课堂小结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数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通过实例学习乘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会正确运用乘法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1. 教学板、书本、练习册。
2. 练习卡片:卡片上分别写有不同的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乘法的概念: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张练习卡片上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算式代表什么意思。
2.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请学生依次回答这个算式代表的意思,并解释为什么这个乘法算式的意思是如此。
二、讲解乘法运算方法(10分钟)1. 老师在教学板上写出乘法表格,并解释了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三、通过实例进行乘法练习(15分钟)1. 练习卡片配对游戏:老师把练习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按照乘法表格的定义,找到对应的答案卡片,并配对。
2. 随机出示练习卡片:老师随机出示练习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计算出答案,并回答。
四、小组合作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相互合作完成练习册上的乘法题目。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五、讲评与总结(5分钟)1. 老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练习册上的答案,回答疑问。
2. 总结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方法,并让学生复述。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练习册上与乘法相关的作业题目。
2. 提醒学生在家中重点复习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加深了对乘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堂上的活动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板上的讲解要尽量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迅速理解。
在小组合作练习环节,老师应当及时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乘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1《乘法的初步认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认识和掌握乘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的结构。
2.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乘法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
2.采用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和发现乘法的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理解乘法。
2.准备乘法算式卡片,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用于学生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3行小鸟,每行5只,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算式的结构。
如:3个5是多少,可以写成3×5或者5×3,读作三乘五或五乘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乘法算式卡片进行计算。
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乘法的意义。
1. 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运算。
- 在数学中,当我们有多个相同的数相加时,为了更简便地表示这种运算,就可以用乘法。
例如,3 + 3+3+3+3 = 15,这里有5个3相加,我们就可以写成乘法算式:3×5 = 15或者5×3 = 15。
其中,3表示相同的加数,5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3×5 = 15这个算式中,3和5是因数,15是积。
二、乘法的表示方法。
1. 用图形表示乘法。
- 我们可以用小棒或者图形来表示乘法。
用圆形表示,每行画4个圆形,画3行,求一共有多少个圆形。
我们可以用加法算式4+4 + 4=12来表示,也可以用乘法算式4×3 = 12或者3×4 = 12来表示。
这里4表示每行圆形的个数,3表示行数。
2. 生活中的乘法实例。
-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乘法的例子。
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3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3个4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4×3 = 12(个)来计算。
三、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1. 加法是乘法的基础。
- 乘法是由加法演变而来的,是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写法。
例如2+2+2+2 = 8,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4 = 8或者4×2 = 8。
2. 乘法比加法简便。
- 当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时,用乘法计算比用加法计算更简便。
比如10个3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3+3+3+3+3 = 30,而写成乘法算式就是3×10 = 30或者10×3 = 30,明显乘法算式更简洁。
乘法的初步认识怎么渗透课程思政教育
乘法作为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对于初步认识乘法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问题,将其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方法:
引入实际问题:引入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通过乘法来解决。
例如,可以讨论社会问题,如资源分配、环境保护等,然后引导学生使用乘法来计算相关数据,分析和探讨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
数量与价值的关系:乘法可以涉及到数量和价值的关系。
通过举例,让学生思考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了解到乘法是用于计算数量和价格的关联性。
数据分析与统计: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数据集,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运用乘法计算相关的指标和比例。
可以以国内外的社会经济数据、人口数据、环境数据等为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数据的含义和背后的思政教育意义。
社会问题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多个影响因素,并通过乘法运算来分析和量化这些因素的关系。
例如,讨论贫困问题,让学生计算贫困率、收入差距指数等,了解乘法在分析和量化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通过以上方法,结合具体的思政教育内容,将乘法引入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应用,并将其与社会问题、价值观等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
同时,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