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 人民版选修41
高中历史 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教案 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2、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3、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表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又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
3、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孔子其人1、早年生活贫穷艰苦(1)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3岁丧你,家道中落,母子俩从陬邑迁到鲁城的阙里。
幼年的孔子常常学习摆设礼器,施行礼仪,以此作为游戏。
16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辞世。
孔子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粮仓的小官)和乘田(管理放牧的小官)。
(2)尽管早年生活贫穷艰苦,但他一直为学不倦,并且有虚心求教的精神。
他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0岁时,他已精通礼、乐、御、书、数六艺。
由于孔子博学,有人向他学,于是他收徒授课,首创私学。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1
【2019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1——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 ) A.热衷于从事政治B.专门研读六艺C.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成为靠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从此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
答案: C2.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过犹不及”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有教无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主张的再认再现能力及理解能力。
A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B体现的是中庸的主张;D是孔子的教育主张。
C主张贵贱有序,是“礼”这一主张的反映。
答案: C3.《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材料表明孔子体贴他人,注重调整人际关系,通过体察民情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礼”,维护等级秩序,A、B、D与此相反。
答案: C4.下列对孔子关于“仁”和“礼”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形式B.在维护“礼”的权威时,可以暂时不要“仁”C.在“仁”、“德”的标准下,“礼”就可能成为虚无的形式D.“仁”是“礼”的形式,“礼”是“仁”的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孔子主张“仁”和“礼”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之,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
答案: A5.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最新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时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 人教部编版选修4
第1课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考报告】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加试孔子的生平 b 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 c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c考点一孔子的生平(b)1.少年学礼(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少年时立志学习礼乐,苦研《诗》《书》《礼》《乐》。
(3)三十岁时精通“六艺”,开始收徒讲学。
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
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要点孔子的生平史料明代《圣迹图》(局部),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退修诗书、教授弟子的生活片断。
思考(1)图片中,孔子周游列国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图片中孔子退修诗书具有怎样的意义?(3)孔子周游列国和晚年献身文教体现的共同追求是什么?提示(1)宣传自己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主张。
(2)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是孔子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延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3)实现传承礼乐文化、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
1.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过:“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 500年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他这样说指的是孔子( )A.开办私学B.开创儒家思想C.提出“礼”“仁”“中庸”等思想D.立志学习礼乐,把“六经”融会贯通解析孔子把当时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已融会贯通,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钱穆才这样说。
答案 D2.(2017·浙江慈溪中学模拟)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 )A.热衷于从事政治B.专门研读六艺C.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成为以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从此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
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二第一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案.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要求: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兴办私学的简要情况;了解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及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
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流程】投影: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孔子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预习导引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少年学礼: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2.讲学收徒: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私学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5.献身文教: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深化认知] 从孔子的经历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经验可以看出: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于我们而言,要立志成才,矢志不渝,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1)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
(2)违背周礼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内容(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
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提出中庸思想。
他认为“过犹不及”,要恰到好处,“和而不同”。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知识点拨] 孔子的思想因为有利于社会稳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所以封建社会的历代君主基本上都用该思想统治国家,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过长期积淀,已渗透进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学。
2.教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君子”。
君子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
3.教育内容(1)起初为使学生“成人”,主要教授《诗》《书》《礼》《乐》。
(2)为使学生成为“君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4.教育方法(1)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2)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1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传承礼乐文化,实现礼治社会。
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
“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影响:(1)孔子提出“礼”的思想,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2)提出“仁”的思想,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3.孔子的一生主要有哪些重要活动?(1)学习礼乐(15岁)(2)收徒讲学(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3)从政生涯(51岁)官: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加强,削弱抑制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晚年整理文化典籍,献身文化★孔子一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从政、教学、著述三个方面。
试述其主要活动二、孔子为什么要开创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有何影响?1、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原因:①背景:春秋时期是的时期,充满的矛盾。
违背行为司空见惯。
表现为: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目的:孔子决心恢复,传承和改善。
2、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礼、仁、中庸A.礼,是政治概念....①礼的地位:是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②礼的含义:③关于礼的做法:克己复礼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④评价:积极:有利于建立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消极:维护奴隶制的规范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其思想保守的一面。
B.仁,属于伦理概念....①仁的地位:②仁的含义:③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④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爱有等级。
高中历史 专题二 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导学案 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整体感知】本专题主要介绍了东西方的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提出了“礼”、“仁”、“仁”与“礼”的关系等思想;其次开创私学;其学说对中国、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柏拉图是西方古典哲学家的代表,提出了著名的哲学观点:理念论;设想并实践其“理想国”思想;创办柏拉图学园。
他的思想和活动,影响了世界政治和文化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有继承又有突破。
研究的兴趣和范围非常广泛,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兴建“吕克昂”学园,提出“中庸之道”。
【知识疏理】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第一,孔子的青少年时代:自学礼乐①孔子名丘,字仲尼;②公元前551年出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③3岁丧父;16岁母亲病故;④30岁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第二,齐国岁月(原因、活动、结果)第三,在鲁从政①管理内政;②外交胜利;③改革碰壁;④失意去鲁第四,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仁政德治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
第五,晚年结局:献身文教①孔子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整理六经;②公元前479年,73岁病逝后,其言行被弟子记录在《论语》中。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儒学创立的背景①时代背景:随着的兴起,文化下移,阶层出现。
②历史传统: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③个人作用:孔子崇拜,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是周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自我道德约束,首先是“”,其次是行“”。
)A、礼①礼的含义: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等级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尊尊:就是把人区别为许多等级,并保持低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
首先是。
(等级原则和君主制)亲亲:就是对的爱,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时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时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中。
[深度点拨] 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关键点拨] (1)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出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2)孔子思想中的“礼”,指周礼,即周代的礼乐制度。
而儒家思想体系中的“礼”,经历代统治者和儒家学者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封建伦理道德。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件人民版选修4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既要答最直接的 作用,如增长见识等,也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回答,如为儒学的创立打 下基础等;第二小问要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来作答,注意要抓住孔 子教育思想中的精华。第(2)问要从总体上分析孔子受人尊敬的原 因,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一二三
一、孔子其人 1.圣人出生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 2.青年勤学 30岁时已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3.收徒授课 35岁时无意从政,便收徒授课,弟子日多,影响日甚。 4.政治生涯 (1)从政: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后升为大司寇,执掌鲁国的治安、 司法事务。 (2)显名:齐鲁两国的夹谷之会使孔子名望大增,孔子出任鲁国代 理宰相职务,达到政治生涯的顶峰。
一二三
(2)仁: ①“爱人”:认为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亲,最爱的是与自己有血 缘关系的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才是其他人。 ②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礼与仁相结合。 ①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②一方面,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另一方 面,社会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能够推己及人,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 向对抗。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 (1)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五经”,是孔子留给中国的宝贵 遗产,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 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封建统 治者都尊崇孔子的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 化的主流思想。 (3)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发展,积淀下来,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 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河北省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导学案人民版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作业前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
【知识梳理】1、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背景?时代背景(1)政治上: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王室衰微,社会动荡,战争连年不断,分封宗法制日趋崩溃,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
(2)经济上:战乱使生产遭到破坏,铁器、牛耕使用,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3)社会关系上:“礼崩乐坏”,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制度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重新构建新的社会秩序。
(4)文化上:西周以来贵族垄断学术文化的局面逐渐被打破,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历史传统:鲁国文化传统深厚,鲁国比较保守,保存的周礼最多。
个人因素:孔子熟悉西周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化,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2、如何理解礼、仁、中庸三者之间的关系?(1)“仁”是孔子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希望通过仁爱来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稳定。
(2)“礼”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并将礼和仁有机结合起来,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以此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3)孔子又提出“中庸”思想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避免过犹不及,实现礼和仁的和谐统一。
总之,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
3、对孔子的评价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贡献:对中国①政治:儒家学派创始人,所开创的以仁、礼、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西汉后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完整word版)高中历史专题2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案人民版选修4解析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重点: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
2.难点:对孔子思想的评价。
教材整理1 孔子其人1.青年时期(1)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30岁时已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首创私学。
2.在鲁从政(1)管理内政,任中都宰,后为大司寇,执掌治安、司法事务。
(2)夹谷之会收回被齐国强占的土地,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
(3)出任代理宰相职务,这是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3.周游列国(1)原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2)目的:游说各国君主实施他的政治主张。
(3)结果:主张未被采纳。
4.献身文教68岁回到鲁国,放弃为官,专心从教,整理古典文献,其言论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5.因病逝世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
【深化拓展】孔子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教材整理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地位西周以来随着私人讲学风气的发展,春秋晚期,孔子创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儒学主张(1)礼:即周礼,主张尊尊、亲亲、贵贱有序,还提出“正名”思想以规范人的行为。
(2)仁:首先是“爱人”,其次是行“忠恕”之道。
(3)中庸: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教材整理3 孔子的历史影响1.教育(1)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促使文化教育下移,“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政治(1)要求施行仁政和“举贤人”,并提出“内圣外王”的理想贤人标准。
(2)其人才主张成为中国古代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人治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思想(1)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
(2)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深化拓展】关于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4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一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
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诸子百家考》(1)材料一中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概括指出评价的主要依据。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的?参考答案(1)评价: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
依据:孔子是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孔子是政治家,其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
(2)孔子学说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2.导学号22174008(2017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
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精选-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人民版选修4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思维点拨] 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史论要旨] 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 1 课儒家文化首创人孔子学习目标要点难点1.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看法和政治主张及其 1. 要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2. 研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2.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影响。
和评论。
一、追求礼乐的一世1.自学礼乐少年时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 岁时精晓“六经” ,创办私学。
2.从政失败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试图增强君权、削弱医生权、克制陪臣,结果失败。
3.漫游列国率徒漫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未被采用。
4.整理文籍68 岁回到鲁国后,整理文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 特别提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波及领域极其宽泛,记录了孔子对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办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件。
[ 课中思虑 ]阅读教材P21[ 资料回放 ] ,思虑: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提示】孔子在少年时就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是周文王拟订的,故孔子的话表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漫游列国的目的。
二、创始儒家思想1.背景(1)社会转型:春秋期间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期间。
(2)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的行为习以为常,人际关系紧张。
2.目的孔子信心经过恢复周礼,肩负传承文化和改良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内容(1) 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次序。
(2)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是办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中庸:为适合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 特别提示 ]孔子尊崇周礼,恢复周礼,本质是保护风雨飘摇的奴隶社会的规章制度,表现了其思想守旧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一致平定、和睦有序的社会场面,令人们生活平定,有踊跃意义。
高中历史 专题二 东西方的先哲 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后训练 人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后训练人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2012年2月28日,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正式启动建设。
孔子一生坎坷,标志着其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是()A.年轻时做过委吏和乘田B.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C.52岁时升为大司寇D.夹谷之会后代理宰相职务2.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频率很高,达109次之多。
这一现象说明()A.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B.“仁”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主流C.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D.“仁政"为春秋时期多数统治者所接受3.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过犹不及”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有教无类”4.孔子的学生冉有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出孔子在教育上主张()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5.春秋时期,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这表明孔子主张(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教育的方式要多样C.教育的对象要广泛 D.教育的手段要先进6.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诸将皆有儒者气象”是因为(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五经”的流传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孔子学案人民版选修4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孔子学案人民版选修4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目标导航] 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思维点拨] 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新)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 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4一、选择题1.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 ) A.热衷于从事政治B.专门研读六艺C.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成为靠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从此放弃为官,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
答案: C2.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过犹不及”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有教无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孔子思想主张的再认再现能力及理解能力。
A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B体现的是中庸的主张;D是孔子的教育主张。
C主张贵贱有序,是“礼”这一主张的反映。
答案: C3.《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
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材料表明孔子体贴他人,注重调整人际关系,通过体察民情稳定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礼”,维护等级秩序,A、B、D与此相反。
答案: C4.下列对孔子关于“仁”和“礼”的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是 ( )A.“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形式B.在维护“礼”的权威时,可以暂时不要“仁”C.在“仁”、“德”的标准下,“礼”就可能成为虚无的形式D.“仁”是“礼”的形式,“礼”是“仁”的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孔子主张“仁”和“礼”之间关系密切,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之,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
答案: A5.在短暂的从政生涯结束以后,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高中历史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__孔子课件人民版选修4ppt版本
考查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研究的 基本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
方法相同但角度和立场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第(3)问评价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一样要做到客观全 面,论从史出,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 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惠及平民;提出了合理的 教学方法。(2)方法:阶级分析法、一分为二。
•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 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 进步的。
•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谢谢
2019/11/13
专题 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学习目标
学 探究学案
孔子其人
• 1.出生:春秋时期___鲁__国__人,公元前551年生于鲁 陬国邑_______。
• 2数.六勤艺学。:30岁时已精通__礼_____、乐、射、御、书、
• 3.授徒:35岁时无意从政,便收徒授课,弟子日多, 影响日甚。
•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 ④“有教无类” • A.①② B.①③ • C.①④ D.②④
• 解析: ②属于孔子的政治思想,④属于孔子的教 育思想,都不是孔子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 答案:B
3.祭孔大典是孔子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 容,2011 年祭孔大典在形式上更具有参与 性,主办方在孔庙大成殿前设计了一个 “仁”字造型,邀请 200 名贵宾为孔子献花, 鲜花造型的“仁”字完整地呈现在来宾面 前。仁的思想( )
• (1)教育: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以往官方垄断办学的 传 而统 促。 使他 文主化张教有教育“无下__类移__。______”,扩大了教育对象,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天安门长安街东侧,一座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前落成。
孔子青铜雕像由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创作,高7.9米,石头基座高1.6米,总高为9.5米。
基座上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为塑像题写的“孔子”二字以及孔子的生卒时间。
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衣饰简洁,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让人感觉是一位仪态大方的老者正招呼着四方宾朋。
雕像与国家博物馆及附近的天安门广场在文化场景上的高度呼应、和谐,塑造出当代中国人心中中华民族伟大哲人的风神韵度。
思考:孔子像的落成有何意义?
提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孔子像的落成,体现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它可以大大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
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______。
2.30岁时,孔子已精通礼、____、射、____、书、数六艺。
3.35岁时,鲁国的三家______控制实权,孔子无意从政,收徒授课。
4.51岁开始,曾相继担任过中都宰、________,并在________上为鲁国赢得了外交胜利,名望大振。
但由于鲁国公室权力不张,孔子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
5.55岁时,孔子又一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____年的周游列国的漂泊生活。
但各国君主也都未采纳他的________。
6.孔子68岁回到鲁国后,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和________的整理。
7.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其言论由其弟子辑录在《______》一书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
二、孔子的贡献及影响
1.创办私学
(1)背景:春秋时期,______对学术文化的垄断局面被逐渐打破,私人讲学的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概况:春秋晚期,孔子开始兴办私学,主张“________”。
(3)影响
①打破了______垄断办学的传统,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使文化教育______。
②私学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传统,“________”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创立儒家学派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长期动荡,西周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出现了“________”的局面。
(2)主张
①思想主张:主张“____”和“____”,认为只有二者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②政治主张:主张施行仁政,实施仁政的关键在于“________”。
孔子推崇周礼,实质上是要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制度,体现了其思想的保守方面;但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这体现了其思想的积极方面。
(3)影响
①孔子“礼”和“仁”的思想成为中国________的核心内容,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社会矛盾。
②孔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才的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的标准,也是一个______社会中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③自汉武帝推行“__________________”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________,在中国思想界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孔子的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8世纪后,儒学传到欧洲,对欧洲思想家产生了一定影响。
答案:一、1.陬邑
2.乐御
3.显族
4.大司寇夹谷之会
5.14 政治主张
6.古典文献
7.论语
二、1.(1)贵族(2)有教无类(3)官方下移学在民间
2.(1)礼崩乐坏(2)礼仁举贤人(3)传统文化
人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意识形态
问题1: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试谈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
提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具有丰富的内涵。
本问题阐述了对孔子“仁”
)“仁”是春秋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潮。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
较大影响。
试分析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提示: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了解
【例题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明天理,灭人欲
解析:在待人方面,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
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自己不想做的事,别强加给别人;你不想让别人伤害你,你就不要伤害别人。
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A项与儒家思想不符,因为孔子主张有差等的爱;C、D两项都是儒家礼的思想,是人外在的一种行为规范;B项才是人的内心修养,引导人形成道德自觉。
项。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在于没有从本质上把握孔子
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是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正统思想,被统治者作为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
兴建文庙,祭祀孔子,都是为了弘扬儒家思想,巩固封建统治。
答案:A
1 (原创)“三十而立”是孔子对自己30岁时所达到的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30岁的孔子()。
A.精通六艺,勤学不倦B.步入政坛,政绩显赫
C.周游列国,展示抱负D.整理典籍,专攻教育
2 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夹谷之会
A.夹谷之会发生在鲁国和齐国之间
B.孔子在夹谷之会上仅用礼就挫败了强大的齐国
C.鲁国通过夹谷之会取得外交胜利
D.夹谷之会并没有使孔子稳固在鲁国政坛的地位
3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孔子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4 阅读下列材料: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论语》请完成:
(1)据材料,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孔子“仁”的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1.A
2.B 解析:在夹谷之会时,孔子制定了正确的策略,兵礼兼用,迫使齐国归还了之前强占的鲁国的土地。
因此,B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3.C 解析: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不同,这是因材施教的表现。
4.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恭、宽、信、敏、惠。
主要目的: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并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在当今社会,“仁”的思想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都有积极影响。
解析:孔子将“仁”分为五种道德规范。
恭指为人要庄严自重,宽是宽厚,信指诚实,敏是勤快敏捷,惠指慈惠。
这些都有利于调节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
关于“仁”的现实意义,主要应强调它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