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文献综述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活动的材料投放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活动的材料投放作者:宋志佳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活动。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创设可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所以材料的投放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探讨1.根据教育目标投放科学区域活动是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指导的好机会。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应符合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紧密联系。
应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相适应的材料,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材料的选择应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探索水的浮力时,我们为幼儿提供石块、木块、海洋球等材料,让幼儿在实验中感知水的浮力。
在探索空气的存在时,我们就准备了塑料袋、充气玩具和水等材料,让幼儿用塑料袋或充气玩具到处抓空气,然后把有空气的塑料袋放入水盆中,打开袋口挤一挤,就能看见空气在水中变成了气泡。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投放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投放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材料是区域活动的载体,应提供幼儿感兴趣的材料,使他们产生动手、动脑参与活动的兴趣。
例如,让幼儿探究和发现不同纸的吸水性,就需要为幼儿选择几种特点和差别明显的纸(牛皮纸、包装纸、复印纸和宣纸);让幼儿发现磁铁的特性则需要为幼儿提供磁铁和各种能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
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小班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动手能力都比较弱;而中大班的幼儿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有明显提升。
所以材料投放的时候也要有所差别。
如在《吹泡泡》游戏中,小班幼儿可提供成品的吹泡泡材料,而大班的幼儿有了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开始探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化,因此就可以直接引导他们如何制作泡泡水。
幼儿园区域活动文献综述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发展历程 、现状和趋势。
实地调查法
对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区域活动的具体实施情 况,包括活动环境、材料、教师指导等方面。
案例分析法
对选择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 的问题。
实践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城市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实践。该幼儿园在区域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通过设置丰富的活 动区域和材料,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和探索。同时,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研究方法
国内研究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等手段,深入了 解区域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03
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国内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更加重视
,研究内容更加丰富,涉及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研究更加注重 儿童发展理论的应用。研究者们关注区域活动如何促进幼 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创造性
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和创造力,通过操作、探索和 表达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区域活动的目的
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通过操作材料和探索环境,促进幼儿感 知、观察、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
展。
激发学习兴趣
区域活动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
区域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自由的学习环境,有 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因此受到广泛欢 迎。
随着研究的深入,幼儿园区域活动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也逐渐显现出来,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学,通过对孩子进行精神方面的培养,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幼儿学习阶段经常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教学,在游戏活动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本篇文章通过对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教学意见,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选择;投放引言:对于幼儿教学来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科学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体验感,并且能够在活动当中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质量。
在科学活动进行的过程当中,科学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活动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选择合适的科学活动的材料,才能够让幼儿在科学活动当中大胆的进行尝试,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而本篇文章通过对该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幼儿活动教学的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活动材料的选择(一)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新课标的要求下,在进行幼儿科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根据身边的事物和现象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索。
对于幼儿来讲,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少,所以生活当中所有的经验是帮助学生进行未知事物未知领域探索的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内容来挑选活动材料,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二)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幼儿教学来讲,在进行科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
了解这些内容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利用问题来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了解到幼儿学习的需求和兴趣。
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充分了解幼儿活动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相关材料,能够让孩子自己决定在科学活动当中应用什么样的材料,如何使用材料。
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孩子通过材料验证自己的想法,提高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关于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影响的文献综述一、选题缘由和意义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的工具,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的东西来帮助,才能满足玩的欲望。
”英国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在97%的自由活动中,孩子都在玩某些玩具。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的专家则发现,玩玩具可以刺激神经元多长出25%的突触。
可见,游戏材料对于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使用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故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以期通过该文献能引导教师为孩子创设适合其年龄特点、科学合理的幼儿游戏活动区,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影响(一)、游戏材料种类的不同对幼儿游戏的影响邱雪青和王春燕在《材料对教师组织游戏活动影响》中指出游戏材料是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撑,材料缺乏可能会导致游戏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而黄静在《从幼儿的指尖出发——游戏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也谈到:在游戏中,作品或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指导是有限的,引导幼儿大胆创造和探索尝试才是它的“生命支柱”。
而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性发展的载体则是引导幼儿使用大量的、各种个样的材料与辅助材料以及提供幼儿看、想、说、做的机会。
为此,我们把游戏材料种类对幼儿游戏的影响分为两部分来研究。
1、传统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的影响传统游戏一般都是群体性游戏,王海燕在《民间传统游戏的失落与回归》中指出民间传统游戏材料或是就地取材,或是对自然材料进行简单加工、改造,或是自制游戏材料。
如跳皮筋、丢沙包、跳方格、踢毽子等,它对幼儿及儿童身体、认知、人格、社会性及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莫晓超、李姗泽在《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中指出,民间游戏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民间游戏本身是民间孩子自己创编的活动。
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游戏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大班科学区是幼儿园的重要教学环境之一,科学区的材料投放和调整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材料的投放和调整原则两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材料的投放原则。
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在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难度上要经过精心的选择。
科学区的材料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质,可以涉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科学实验、自然资源等。
投放的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能够促进他们的感知、认知、思维、语言、动手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的材料要因材施教,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发展特点和需要不同,投放材料要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比如,对于3-4岁的幼儿,材料的投放要注重感官经验的培养,如提供各种颜色、形状、质地的材料;对于4-5岁的幼儿,材料的投放要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如提供简单的实验材料、拼图等。
此外,材料的投放要注重季节性和主题性,及时更换和调整材料,以适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其次,材料的调整原则。
科学区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在调整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适应能力原则。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在材料的选择和调整上要符合他们的实际能力水平,材料的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要有适当的挑战性,能够融入幼儿的学习情境。
其次是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的认知发展是连续的、逐渐提高的过程,材料的调整要有阶段性,要根据幼儿的发展变化和学习需要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以促进幼儿的持续进步。
再次是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其个体差异,调整材料要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地投放和调整,让每个幼儿在科学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材料。
最后是参与性原则。
科学区的材料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参与性,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浅谈幼儿园大班科学区的材料投放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80 学法教法研究好河山的历史画面,此情此景,教师已不必言语,便能达到“课伊始,意境即生”的艺术境界。
当课堂小结时,让学生谈及学完这段历史的感受是什么?努力学习、壮大国防、强大祖国、振兴中华等等。
课程的三维目标自然而然的达成,同时也让历史回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点。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造成青少年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可见学习需要方法,教学亦是如此。
二、历史影视信息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消极影响历史教学中恰当地选择使用历史影视资料,能给中学历史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落实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但影视剧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打着“历史剧”旗号,戏说历史等传播错误的历史事实,如史实错误、服饰穿帮、称谓错位等,不但无法承担其必须具备的历史教育功能,还传播大量的错误历史知识和错误的历史观,带来负面的作用。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功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让影视创作拥有了丰厚的资源和肥沃的土壤。
从文化传播功能上来看,戏说历史影视剧不仅没有达到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功能,反而歪曲了历史。
为了追求收视率,适合现代人口味需要,剧中的历史人物就会被美化,缺点消失,优点放大。
如《雍正王朝》中的雍正,被塑造成一个爱民且劳碌而死的旷世明君,在其一朝大兴文字狱,对人们的思想进行钳制却丝毫不提;再者曹操是汉魏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和诗人,他在汉末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是值得后人称颂的。
《三国演义》中曹操“名托汉相,实为汉贼”,是个奸诈虚伪、善于玩弄权术、残忍嗜杀的“奸雄”。
历史方法论而言,这是不全面的。
2012年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批宫斗剧胡编乱造煽色腥到极致》,文中指出“这种对历史的解构背后隐藏着对权力、恩宠、一夜走红、一夜暴富的向往和对享乐主义的崇拜,既无益于认识历史,也无益于思考人生。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关 键词 :大 班 :12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674—9324(2013)26—0265—02
幼 儿 园 的科 学 区域 活 动是 对 科 学 集体 活动 的一 种 延 伸。在科学 区域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大量的丰富的可操作性 的材料 ,供幼儿在游戏 中学习和探索 。幼儿在操作游戏时 主动 去操作 ,不但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而且在发现 的过程 中感 到快 乐 ,更 能学 到 丰富 的科 学知 识 。在幼 儿 园 每 日一 次的区域活动中 ,孩子们都会选择 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 科学角里的孩子也很多,他们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很强 ,对 任何 新 鲜事 物都 很 好 奇 。所 以材 料 的投 放在 大班 科 学 区域 活动 中显得 尤 为重 要 。
一 、 科 学 区域 活动 材料 的投放 可 引导 幼儿 积极 探 索 、 发现 、思考
学 龄 前儿 童 在 好 奇 心 和科 学 兴 趣 的指 引下 ,通 过感 知 、操作 、思考和交流 ,探索 、发现和理解周围世界 中的事 物和现象 。在科学活动 中他们不是在“听科学 ”,不是被动 地接受科学 ,而是主动地探索科学 。所 以操作 的材料起到 了关键的引导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材料的引导性。如果教 师提供 的材料五花八 门,对操作没有任何意义 ,对幼儿的 探究就不能起到好的引导作用。所 以在我们班 的科学区域 里投 放 的材 料都 是 根据 我班 幼 儿 实际 能力 准备 的 ,这 样才 能保证教育 目标 的实现 。其实材料的引导性 ,不在教师的 语言 和帮助 ,而是材料给孩子一个指引方 向,所以活动中 准备与结果相关 的材料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更好地探索、 发现 、思 考 。科学 活 动 中 ,幼儿 可 以在 教师 投放 的提示 卡 中 探索 、发现 、思考 。这个提示卡就是教师准备 的引导性材 料 。在整个操作的活动中幼儿 自主操作 ,基本不需要教师 提示 ,如果幼儿遇到困难教师可适 当提醒 。但这些起着重 要引导性作用的材料教师要 因人而异 ,掌握本班幼儿已有 的水平 ,有针对性地投放 ,并考虑怎样让幼儿将这些半成 品变成成 品。所 以说活动中教师准备的提示卡或示意图等 操作材料是起着重要 的引导性作用的。在区域投放材料时 一 定要投放和实验或活动相关的提示卡 。如《会变得水》中 我班提供 的提示卡片上 ,有几组不 同的图案。幼儿根据提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之材料投放和使用
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之材料投放和使用材料投放和使用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就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和使用进行探讨。
首先,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科学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来进行。
比如,如果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水的性质,那么合适的材料可能包括水杯、水瓶、漏斗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安全因素。
确保所选材料无毒、无害,以避免对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在材料投放和使用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材料应摆放整齐,让幼儿一目了然。
可以利用盒子、托盘等容器将材料分类存放,方便幼儿使用和整理。
其次,材料要放置在幼儿可以自由获取的地方,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材料的摆放位置应与科学活动的内容相呼应,从而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接下来是材料的使用。
在幼儿开始使用材料之前,教师应向他们介绍材料的名称、性质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幼儿们可以观察和摸索材料,了解其特点。
比如,在水的性质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水杯里的水,并与幼儿一起观察水的形状、颜色、味道等。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比如倒水、灌水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首先,确保幼儿使用材料的环境安全,比如水壶的盖子要盖紧,以防热水溅出造成烫伤。
其次,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保证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及时清理和整理使用过的材料,保持活动环境的整洁。
除了投放和使用材料,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工具来增强科学区域活动的效果。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图片、图表或实物模型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起来,材料投放和使用是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选择和使用材料能够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和探索兴趣。
科学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策略的文献综述
科学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策略的文献综述1 国内研究现状1.区角活动特点的研究在玩中学、做中学——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特点和价值这篇文章中对该项活动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其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游戏体验还给幼儿带来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该篇文章是由沈娟编写的。
在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这篇文章中对适用不同年龄段的该项活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对其相同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这些活动都具备创新的特点,不仅如此,幼儿们在活动中非常地自由,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
该篇文章是由刘志清编写的。
在浅谈区角活动教室和幼儿的互动这篇文章中对该项活动的优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该项活动主要有三个优点,第一,该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要,第二,该项活动可以让孩子们的心情保持愉悦,第三,孩子们在该项活动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
这篇文章是由王从编写的。
2.关于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1)关于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的研究在乌鲁木齐市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的现状研究这篇文章中对该项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主要提出了五点:第一点,该项活动没有体现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二重视材料的结构等特点,忽略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三教师对活动区材料的更新不及时;四教师自制玩教具的利用率太低。
(2)有关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方式与幼儿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这篇文章中不仅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还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到:所投放的材料比较丰富不是说的数量的多少,而是种类上的多少;幼儿间的比赛可以提高材料使用的频率。
该篇文章是由朱若华所编写的。
在游戏材料的不同投放方式对幼儿角色游戏行为的影响这篇文章中主要对投放的方式对孩子们所造成的影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投放的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全逼真游戏材料,第二种类型是全替代游戏材料,第三种类型为半真半替代游戏材料。
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大班科学区
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大班科学区区域游戏是一种在幼儿园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营造一个创造性、互动性和合作性的游戏环境,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
其中,材料投放是区域游戏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在大班科学区进行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一些考虑和实践经验。
首先,科学区作为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学习环境,需要优选适合幼儿发展的材料进行投放。
选择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适宜性。
材料不能有尖锐的边缘和易碎的部分,以免伤到幼儿。
此外,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材料。
比如,在大班中,可以投放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易拉罐、小漏斗和滴管等,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学习科学知识。
投放材料时,幼儿园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引导和挑战。
引导包括对材料的简单说明和使用方法的示范。
通过引导,幼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同时,适当地设置一些挑战,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
比如,在科学区投放一些问题卡片,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尝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任务,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比如,可以投放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拼图或建筑材料,让幼儿组队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幼儿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
在投放材料之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当幼儿遇到问题或困惑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还可以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参与游戏。
最后,教师还要对科学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更新。
定期检查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及时更换损坏的材料,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
同时,根据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总之,区域游戏材料投放在大班科学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适的材料选择、引导和挑战,合作性的游戏任务以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可以促进幼儿的科学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
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在幼儿园的科学区,材料投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科学区是孩子们进行实验、观察、探索的重要场所,而材料投放则是构建科学区的基础。
本文将从材料投放的角度,为大班的科学区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材料的选择。
科学区的材料需要与大班儿童的认知发展相适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观察类材料。
观察类材料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认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材料。
比如,显微镜、放大镜、手镯、磁铁、放大镜、透镜等。
2. 实验类材料。
实验类材料是让孩子们进行实验、探究、发现、验证、总结等方式,认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材料。
比如,烧杯、试管、滴管、烧瓶、漏斗、草酸钙、小石子、小木棍等。
3. 制作类材料。
制作类材料是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制作、组装、拼接等方式,认识事物的特征和规律的材料。
比如,乐高积木、拼图、橡皮泥、纸板、彩纸、颜料、笔等。
以上三类材料都是科学区必备的材料,可以根据大班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适当增减材料种类和数量。
二、材料的摆放。
材料的摆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摆放位置。
科学区的材料应该摆放在孩子们能够自由接触、使用的地方,比如,低桌、地垫、架子、柜子等。
科学区的材料应该尽量避免放在高处,以免孩子们无法接触和使用。
2. 摆放方式。
材料的摆放方式应该简单清晰,易于孩子们理解和使用。
同一类材料应该放在一起,比如,观察类材料放在一起,实验类材料放在一起,制作类材料放在一起。
每一类材料都应该有明显的标识,比如,标签、图片、图表等。
3. 摆放数量。
材料的数量应该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过多的材料会让孩子们感到无从下手,过少的材料则会限制孩子们的探究和发现。
材料的数量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整。
三、材料的维护。
科学区的材料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材料的完好和安全。
具体维护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材料。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污染和磨损,需要定期清洁。
比如,烧杯、试管、滴管等实验类材料需要用肥皂水清洗,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类材料需要用干净的布擦拭。
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
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大班阶段是培养幼儿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关键时期。
为了丰富大班科学教育的内容,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投放一些材料,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就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可以投放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比如放大镜、小型显微镜、磁铁、天平等。
这些器材可以让幼儿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其次,我们可以投放一些生物标本,比如昆虫标本、植物标本等。
这些标本可以让幼儿们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生物的形态特征,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同时,通过观察生物标本,可以引导幼儿们学会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投放一些科学图书和科普读物,比如《探索自然》、《科学小百科》等。
这些图书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可以引导幼儿们主动阅读,了解科学知识,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素养。
最后,我们可以投放一些与季节和节日相关的科学材料,比如四季植物、节日气象等。
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们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感受季节的交替,认识节日的由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综上所述,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是为了丰富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通过投放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生物标本、科学图书和与季节节日相关的科学材料,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科学学习体验,让他们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快乐成长。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贡献一份力量,让幼儿在科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
大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科学区是幼儿园中一个重要的探索和学习空间,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样的材料和资源,帮助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实验。
材料的投放对于科学区的设计和使用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班科学区中材料的投放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科学区的材料应当多样化。
幼儿园的科学区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涵盖了不同的科学概念和实验主题。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物质变化的实验中,可以提供不同的材料,如小火山模型、气体反应实验等,以激发孩子们对物质变化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材料的投放应当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大班的科学区应该根据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当的材料。
太过简单的材料可能无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挑战他们的思维,而太过复杂的材料则可能使他们失去兴趣和信心。
投放材料时,幼儿园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材料的投放应当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
科学区的材料应该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材料的设计应该具有开放性,不仅可以提供固定的实验步骤,还可以提供一些灵活的变化和延伸。
例如,一个简单的材料盒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排列方式,让孩子们发现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关系。
这样的设计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投放材料时也应该考虑到安全性。
科学实验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可能带有风险的材料,比如化学试剂、电路元件等。
在投放这些材料之前,幼儿园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和措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
如果有需要,可以采取一些替代方案或者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以保证实验的安全进行。
最后,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应该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结合起来。
虽然科学区强调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但教师的角色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概念和实验原理。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摘要: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改革,科学教育的重心转为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幼儿的发展过程是不断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实践的过程。
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顺应改革的要求,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引导其通过感知、体验和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也就需要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
科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科学活动兴趣与积极性,使其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究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选择和投放引言:在针对幼儿开展的科学活动中,教师会为其自主探索的活动提供相关的操作材料,鼓励其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但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要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注重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将其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1.重视操作材料的选择,加强对材料投放的预备性实验教师是科学活动内容的制定者,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主导者,其对操作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探索能否有效开展,而对操作材料投放的重视,直接影响着投放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重视操作材料的选择,选择必须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还要充分认识到材料投放的意义、作用以及预备性实验的重要性;其次,幼儿园要注重教师的能力,为其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和进修机会,使其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有更生层次的理解,明确材料的选择应该具备什么特点以及投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比如,教师在投放前应该重点了解选择的材料数否具有安全性、是否与活动主题相吻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探索性,规避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伤害[1]。
1.丰富科学活动材料的选择,投放多元化材料教师要对班级内的可利用材料有明确的掌握,明晰什么活动应该运用什么类型的材料,在班级内的资源无法满足科学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时,可以利用家庭生活或社区的资源,还可以要求儿童参与到材料的搜集与制作的过程中,从而科学活动的材料具有多选择性。
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
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在幼儿园中,科学区是一个培养儿童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区域。
通过在科学区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幼儿可以参与自主的探索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中,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相关问题。
首先,大班科学区的材料应该具备多样性。
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各不相同,因此,科学区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各类实验器材、生活中的物品、自然界的材料等。
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显微镜、透镜和显微镜玻璃片,让幼儿观察微小的物体;还可以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树叶和花朵,让幼儿触摸并学习它们的特征;同时,也可以放置一些磁铁、杯子、橡皮泥等物品,让幼儿通过触摸和操作,探索物体的性质。
通过这些多样的材料,幼儿可以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更丰富的触觉、视觉和听觉体验。
其次,材料的投放应该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大班阶段,幼儿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好奇期,但他们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仍然有限。
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感知和操作难度,并适当提供帮助。
比如,对于显微镜等复杂器材,可以摆放在低桌上,搭配简单的操作指导,帮助幼儿正确使用;对于需要触摸和操作的物品,可以选择易于拿取和操作的大小和形状。
此外,为了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将一些团体游戏和合作活动纳入科学区的材料投放中,让幼儿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成长。
此外,材料的投放也应该与季节和主题相关。
季节的变化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应该充分利用并与科学区的材料投放相结合。
例如,春季可以准备一些花卉和昆虫,让幼儿观察它们的生长和变化;秋季可以提供一些水果和树叶,让幼儿通过触摸和嗅闻,感受季节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主题,准备相应的材料,例如,在进行太阳系探索时,可以放置一些星球和宇航器材料;在学习动物时,可以提供一些动物模型和骨骼模型。
通过根据季节和主题的变化进行材料投放,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
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在大班科学教学中,投放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好的投放材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那么,如何选择和使用好的投放材料呢?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的经验和建议。
首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内容的投放材料非常重要。
在选择投放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投放材料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比如,在学习动物生活习性的课程中,可以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其次,投放材料的多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多样的投放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除了图片和视频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实物模型、实验器材或者教具来进行投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和探索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此外,投放材料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使用投放材料时,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正确地观察和理解投放材料。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投放材料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与投放材料相关的实验或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及时总结和反馈也是使用投放材料的重要环节。
在使用完投放材料后,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练习或者开展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之,好的投放材料对于大班科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学生的投放材料,保证投放材料的多样性,注重使用方法和及时总结反馈,这些都是我们在使用投放材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希望以上的经验和建议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大班科学区投放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文献综述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材料投放策略文献综述1.关于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投放材料策略的现状的研究徐艳贞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物质材料投放的策略》中一文中指出:区域活动已经成为现今幼儿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能够实现教育目标最核心的途径,“通过与设备和材料的巧妙设计的互动,孩子会发展肌肉和肌肉的协调,外部世界的概念,创造力,社交技巧和自我意识。
”精心设计的材料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在区域游戏中,很少有与材料没有关系的活动,不科学、不合理的材料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全方面发展。
2.关于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投放材料策略有关问题的原因的研究严英在《变封闭为开放———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中有指出:如果我们有机会跟踪儿童游戏发展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材料更精湛的长期吸引力的儿童游戏的美好的东西,孩子们面对的是同一种材料将很快成为不满的情绪。
也就是说,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游戏素材,有少数种类的孩子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操作和兴趣的探索。
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提供的儿童材料的操作一般都过于封闭,足够开放,以满足儿童的需要不断探索。
3.关于教师在区域游戏中投放材料策略的有关策略的研究叶明芳在《自主性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一文提出有关区域游戏中投放材料的策略:首先,通过独立谈判,使墙环境会说话。
二是利用图标使游戏更加独立活动。
三是合理规划,使材料更加有序。
四是利用家使物质更生活。
五是把材料通过情感互动。
总的来说,在游戏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环境的营造和发射材料会对儿童自主学习的影响,教师应提供适合儿童发展的活动的“舞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有一种自豪感自信、获得身心全方面的发展。
钱佳晖在《浅谈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中有说:应根据儿童游戏的使用规划,将游戏材料以传递的形式加以多样化,并动员孩子和家长收集适当的活动素材。
幼儿园游戏的选择和运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环节的材料都体现了教师的技能和教育理念,把游戏材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指导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浅谈大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教育论文资料】
浅谈大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上海奉贤区西渡幼儿园于莉摘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科学区域活动是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
因此科学区域活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重视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的表现,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课程指南》明确指出,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1+1=2”,不但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用什么做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所以,如何在大班正确的投放区角活动材料非常重要,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一、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引导幼儿的积极思维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
引导性是体现科技活动教学的教育性的科学性的重要因素。
试想,如果我们只强调活动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供各种材料,百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这些材料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等等。
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材料的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
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文献综述
作者:周月青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44期
摘要:科学区活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对探究感兴趣,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
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索,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支持和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关键词:幼儿;科学区;目标的制定;材料投放与选择;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253-02
为研究如何科学选择、投放科学区的材料,使得科学区的材料更加符合幼儿兴趣、更贴近幼儿生活、帮助幼儿更好发展,笔者翻阅了莫林·戴利的《早期教育理论的实际运用》、玛利亚·蒙台梭利的《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精华》、管旅华主编的《案例式解读》、张俊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等,翻阅了国内权威期刊,如《早期教育》《上海托幼》《幼教博览》《教育导刊》等,查阅了各类权威网站,如中国知网、学文网、幼教网、幼儿教师网等,现将对幼儿园大班科学区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投放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对国内科学区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
说起科学区的活动,老师们第一个会想到什么?对一些老师而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学实验,各种小实验、记录,磁铁、水的浮力、摩擦力、碳酸实验,各种物理实验、化学实验。
老师设计一些记录表之后,为孩子们提供在区域活动之中,然后让孩子自己实验、自己记录。
记录什么?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记录下来之后呢?孩子们又了解到了什么呢?这时候去询问孩子,孩子们往往是一头雾水,知道了鸡蛋壳加醋会软化,那孩子们能够真正了解到其中碳酸钙和醋酸在发生作用吗?科学小游戏是有趣的,孩子们也是需要的,但是如果在科学区中都是这样子的“科学实验”,那是否违背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亲近自然?温秀琴认为科学区材料的难易度不恰当,无法促进幼儿科学学习核心经验,特别是有一些教师,在投放时最多关注的就是这材料是不是与现阶段的主题有关,是否和课程挂钩,反而对于游戏的主体孩子却是一种忽略的存在,忽视了孩子对于材料的适应,以及材料是否真正适合孩子的发展,导致材料无法支持幼儿学习,甚至于高于幼儿的发展水平,远离幼儿生活。
李似男认为一些教师在投放材料,特别是低结构材料时,往往就是“随心”投放,盲目投放在各个区域中,没有关注到材料本身所蕴含的价值。
而且在投放新材料时,教师也会花费很多精力时间来介绍材料,却压缩了孩
子们和材料互动的时间。
在投放材料时,把新材料一股脑地全投放到区域中,忽略了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材料的层次性。
很多时候,教师都只关注了材料表面,而忽略了材料内在。
二、对《指南》关于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的研读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幼儿科学探究给出的指导意见是,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对周围世界感兴趣,并由此产生探索的兴趣,自己积极动手探索解决问题。
日本《幼儿园教育纲领》中指出,幼儿要在与自然地接触中发现生活,以发现其壮观、美丽和不可思议等;通过季节去发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法国《对母育学校的方向指导》指出:可以通过观察风景、空间、时间、季节和气候,使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
余烨认为,幼儿学习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要靠幼儿自身的探索,在探索中发掘知识。
从本质上说,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是认知的、运动的、情感的、社会的多方面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孩子需要的科学活动,是自然的、贴近生活的、便于理解的、符合兴趣的,幼儿不是要从科学活动中获得什么知识,而是要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的力量,从而体验到自然科学的神奇,了解到探究活动的趣味,再到喜欢探究、喜欢动脑。
幼儿的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三、对于幼儿如何在亲近自然中发现自然的力量的研究
《基础阶段课程指南》中提到,教师需要给儿童提供机会,让他们经常参加户内外体育活动,使他们有机会在户内外之间随意转换。
只要保证安全,儿童可以运用诸如倒掉的大树、落叶等自然材料,因为这些廉价的资源可以调动各个感官来学习。
蒙台梭利相信,当孩子在与大自然的美丽与奇妙接触之后,一种眷恋就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并对其个性、兴趣、精神产生影响,孩子们的感官能力也由此得到加强。
张俊发现幼儿对动植物有着特别的感情。
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引导他们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典型外部特征,探索和初步了解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由此,足以见得亲近自然对于幼儿以及幼儿学习各种经验的重要性。
四、对于“贴近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的研究
乔治·福门提出了“寻常时刻”的概念,他认为寻常时刻是对儿童日常活动的记载。
如果教师能够抵挡只把最激动的时刻记录下来的诱惑,我们就可能发现一个身在两者之间的真实的儿童。
张俊认为科学就在幼儿的生活中,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
幼儿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鲜活生命个体。
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活动的时候,不能脱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而重复的进行一些“所谓的科学活动”,耽误幼儿的发展。
如:在中班上学期的一节科学活动课《我的动物朋友》中,有一个活动目标是“认识小猫、小狗、马、牛几种常见的小动物并知道它们的饮食习惯”。
幼儿经过一年的小班学习,已经对这一目标的要求掌握的很扎实,而且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还经常给有些小动物喂食,和它们一起玩,所以,这一目标的确立就明显地脱离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没有达到促进幼儿科学能力发展的
要求。
因此,我们在确立科学活动的目标时,不仅要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而且要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设置合理的最近发展区。
只有从幼儿的生活中来,才能到幼儿的生活中去,使幼儿产生共鸣、产生兴趣,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兴趣。
五、对于如何引导幼儿在探究中发现新世界的研究
《指南》强调,激发探究兴趣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任格格在活动中发现,受孩子们的喜爱的,大都是一些有趣的、有可操作性的材料,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欲的,都是有趣的,并反映该科学知识的直观的教玩具和可操作性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索欲。
当代科学教育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学习的模式,他界定的探究活动是:儿童通过自主地参与知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
同时,张俊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由教师教给儿童的,而是要通过他们的经历和体验。
他根据研究,提出了幼儿自主式探究科学教学的策略:①将教师指导寓于幼儿自主的学习之中。
②将科学学习寓于过程性的探究之中。
教师固然可以直接给幼儿问题的答案,但是这个结果和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究获得的结果是不大一样的。
笔者认为,也许幼儿获得的经验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教师可以在幼儿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重新去发现、了解,从而修正自己的认识。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游戏中往往不满足于已经达到的行为水平,他们总是以略高于日常的水平来尝试新的游戏行为。
在材料投放过程中,只有体现关注个体差异,跳一跳能够着,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游戏的主体始终是孩子,比起教孩子玩,不如将玩的方式、探索的方式教给孩子,任何真正的教育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
此外,还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
参考文献:
[1]温秀琴.主题活动背景下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导刊,2014,(8):41-43.
[2]李似男.《指南》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3),112-113.
[3]管旅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案例式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60-162.
[4]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精华[M].林检妹,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2:70.
[5]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7-244.
[6]中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09.
[7]任格格.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J].学前教育,2013,(6):265.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meaning of kindergarten science area is make the child close to nature,be interested in exploration,they will find the new things and sense around them when exploring. The core of scientific activities is to explore. Teachers should help children stay in the environment that can create exploratory behavior,and support children's active interaction with materials.
Key words:children;science area;goal setting;selection of materials;journals review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