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操作培训大纲

合集下载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引言
•介绍环境微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引出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概述本课程的目标和结构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1.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见环境微生物的分类及特征
3.微生物鉴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4.实践操作:微生物鉴定实验
第二部分:环境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1.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特性
3.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能量来源
4.实践操作:微生物生长实验
第三部分:环境微生物的生活史和遗传特征
1.微生物的繁殖和生活史
2.微生物的遗传特征和遗传物质
3.环境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
4.实践操作:微生物遗传实验
第四部分:环境微生物的功能和生态学
1.环境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微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调控
3.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相互作用
4.实践操作:环境微生物的生态学实验
第五部分:环境微生物学应用与前沿研究
1.环境微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环境微生物学在美食生产中的应用
3.环境微生物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4.环境微生物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和趋势
结语
•总结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强调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和研究
以上是《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的大致内容安排,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共同探索环境微生物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发现。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绪论一、掌握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分布二、熟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和意义三、了解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发展史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一、掌握1.细菌细胞壁、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2.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二、熟悉1.细菌的中介体、核糖体、质粒、异染颗粒的概念2.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三、了解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第二章细菌的生理一、掌握1.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2.与医学有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二、熟悉1.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2.常见生化反应3.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三、了解1.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2.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3.细菌的分类原则与层次第三章消毒与灭菌一、掌握1.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和无菌操作的概念2.高压蒸气灭菌法、紫外线杀菌应用范围及注意点二、熟悉1.热力灭菌、辐射杀菌法和滤过除菌的种类、应用范围及注意点2.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三、了解1.超声波杀菌法2.干燥与低温抑菌法第四章噬菌体一、掌握1.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二、熟悉1.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2.毒性噬菌体三、了解噬菌体的应用第五章细菌的遗传和变异一、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二、熟悉1.细菌的变异现象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三、了解1.基因突变与损失后修复2.细菌遗传变异的实际意义第六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掌握1.条件致病菌形成的特定条件2.细菌的致病机制3.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二、熟悉1.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微生态学、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感染量、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带菌者和带菌状态的含义2。

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3.细菌感染的来源4.传播方式与途径5.感染的类型三、了解1.外毒素的作用机制2.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第七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掌握1.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2.标本采集和送检的原则3.人工免疫与生物制品定义一、熟悉1.获得性免疫产生的方式2.病原菌的检验程序3.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三、了解1.动物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检验方法2.DNA重组疫苗、核酸疫苗、治疗性疫苗、抗菌血清、胎盘球蛋白第八章球菌一、掌握1.葡萄球菌的形态染色、分类、凝固酶、肠毒素、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2.链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分类、链球菌溶素和抗O试验、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3.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要点4.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与免疫性、标本采集及注意点5.淋病奈瑟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所致疾病与免疫性、二、熟悉1.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微生物检查法2.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抵抗力、致病物质、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4.肺炎链球菌5.脑膜炎奈瑟菌荚膜多糖群特异性抗原、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6.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三、了解1.葡萄球菌的生化反应,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链球菌的生化反应、超抗原、B群、D群链球菌3.肺炎链球菌的菌体抗原、肺炎链球菌O、脂磷壁酸、神经氨酸酶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5.淋病奈瑟菌的生化反应、抗原结构与分类6.卡他布兰汉菌第九章肠杆菌科一、掌握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及其所致疾病2.志贺菌属的致病性3.沙门菌属的致病性与免疫性4.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与微生物学分离鉴定有关的生物学特性二、熟悉1.肠杆菌科的共同特性2.大肠埃希菌与人类关系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3.埃希菌属、志贺菌属和沙门菌属的微生物学检查步骤4.肥达试验三、了解1.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2.志贺菌和沙门菌的防治原则3.沙门菌分类4.其他肠道细菌第十章弧菌一、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二、熟悉1.霍乱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免疫性和防治原则2.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诊断与防治三、了解1.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2.副溶血弧菌的致病物质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一、掌握1.破伤风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致病性和防治原则二、熟悉1.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特性2.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3.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4.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5.产气荚膜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6.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和标本采集三、了解1.破伤风梭菌和肉毒梭菌的微生物学检查2.厌氧菌的种类与分类,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第十二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一、掌握1.放线菌的概念2.硫磺样颗粒二、熟悉衣氏放线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诊断三、了解诺卡菌属第十三章棒状杆菌一、掌握1.白喉棒状杆菌和形态染色和培养;2.白喉外毒素3.白喉的防治原则二、熟悉1.白喉棒状杆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2.白喉棒状杆菌所致疾病及免疫性3.Shick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及判定4.白喉棒状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三、了解其他棒状杆菌属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一、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免疫特点、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预防二、熟悉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和免疫机制、微生物学检查法三、了解1.分枝杆菌属的通性和种类2.非结核分枝杆菌3.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第十五章动物源性细菌一、掌握动物源性细菌的概念二、熟悉1.布鲁菌种类、形态、致病性、免疫性及防治原则2.鼠疫耶氏菌菌形态、致病性及防治原则3.炭疽芽胞杆菌形态、培养特点、抵抗力、致病性及防治原则4.蜡样芽胞杆菌的致病性三、了解1.布鲁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2.鼠疫杆菌培养、生化、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3.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假结核耶氏菌4.炭疽芽胞杆菌抗原结构和分型;致病物质,微生物学检查第十六章其他细菌一、熟悉1。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纲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纲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大纲一、目录1、微生物是什么?(微生物基础)2、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危害)3、怎样控制微生物?1、微生物定义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

(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

2、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

2.1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2.2生长旺,繁殖快(大肠杆菌在它的适宜37~44°C之间,20~30分钟繁殖一代);2.3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种):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水、空气、土壤等;2.4个体小:小于0.1mm。

肉眼不可见;2.5适应性强,易变异;2.6代谢强,转化快。

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水、空气、土壤、人和动植物3、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极为广泛,水中、高山、海底、荒漠、极地、空气等到处都生存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3.1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它具备微生物正常发育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土壤中含有适当的水分;大多数中性偏碱,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土壤中还含有气体,主要是CO2、O2和N2;温度变化不大(10-25°C)。

3.2水中的微生物水也是微生物存在的天然环境,水中的细菌来自土壤、尘埃、污水、人畜排泄物及垃圾等。

水中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因水源不同而异。

受到污染的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适合微生物的生存。

静水中的微生物多,流水中的少;离岸近处微生物多,离岸远处少;经过大城市的河流,水受到污染,含有大量的粪便.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
为了确保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灭菌操作规程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内容,可以包括在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中。

首先,培训需要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微生物的性质、传播途径及危害性。

接着需要详细讲解微生物灭菌的目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这其中,需要介绍常用的灭菌设备和消毒剂,以及它们的使用要求和注意事项。

其次,培训中需要重点强调个人防护措施,包括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等。

此外,培训还应包括对工作场所的卫生和环境监测要求,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此外,实践操作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现场演示和实践操作,能够帮助参与者熟练掌握微生物灭菌的操作流程,并了解注意事项和应对方式。

实践操作还可以帮助参与者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对微生物灭菌的操作技能。

最后,培训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考试或者实际操作来评估参与者对微生物灭菌操作的掌握程度。

并且建议定期进行复习和培训,以确保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持续的提升和巩固。

微生物灭菌操作规程培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系统性
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才能确保在微生物实验室中进行安全可靠的工作,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微生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微生物学》授课大纲学时数: 72讲课:72学制:四年制本科适合专业:生物科学有关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以取代的重要作用的学科,故本课程分为理论解说和实践授课两大部分(实验部分还有授课大纲)。

理论课授课主要解说微生物发展的历史、微生物的形态构造、营养和代谢特点、遗传规律、生态、传染与免疫和系统分类等内容。

(二)课程的任务:本课程主要面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讲课,是专业必修课。

经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生化、生长生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判断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互有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认识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认识微生物的基本特点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好多课程关系亲近,应在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进步行学习,并为今后专业课,如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确定基础。

三、授课内容(一)第一章绪论一、本学期的授课安排二、微生物和你三、微生物学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五、 20 世纪的微生物学六、 21 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授课基本要求: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必定第一认识什么是微生物、主要种类、特点、发展情况、研究意义等等。

本章要修业生在联系本质的情况下掌握微生物的见解、特点,并提起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微生物的见解、类群及特点。

(二)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别和纯培养一、无菌技术二、用固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三、用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四、单细胞(孢子)分别五、选择培养分别六、微生物的珍藏技术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第三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一、细菌和古菌二、真菌三、藻类四、原生动物授课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别技术、培养技术及显微镜技术。

微生物工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工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微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学科,它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微生物的培养、改造和利用,开展相关研究与应用。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微生物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了解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微生物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

2. 掌握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技术。

3. 能够设计和实施微生物工程的实验及相关研究项目。

4. 了解微生物工程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内容1. 微生物工程概述1.1 微生物工程的定义和研究领域1.2 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历程1.3 微生物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微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2.1 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特性2.2 微生物培养技术及其影响因素2.3 微生物工程中的代谢工程和遗传工程3. 微生物工程实验技术3.1 微生物分离与培养技术3.2 微生物鉴定及其相关技术3.3 微生物发酵和生物转化技术3.4 微生物检测和分析技术4. 微生物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4.1 微生物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2 微生物工程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4.3 微生物工程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4.4 微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 微生物工程的未来发展及趋势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主讲课程内容,注重概念的讲解和原理的阐述。

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和分享相关经验和观点。

4. 案例分析:分析和讨论微生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评价及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数据结果分析等。

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1. 主教材:《微生物工程导论》,作者:XXX。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学时数:90 专业:临床医学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义务微生物学是一门自力的学科,重要特点是与其它的差不多学科及临床感染病学等有紧密的关系,是培养优良的临床大夫所必弗成少的差不多学科之一。

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操纵微生物学的全然理论,并对相干的临床疾病及感染规律有初步的明白得,为感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打下差不多。

二.课程教授教化的全然要求1.微生物学理论课:明白得微生物学的成长汗青,操纵各类微生物的差不多常识,并使学生操纵收集相干常识、信息的思路、技能,明白得致病性微生物与响应感染的关系。

2.微生物学实验:依照微生物学教授教化改革的成长,实验课内容将逐步削减,情势上以示教为主,着手实验为辅。

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分布、分别、培养及无菌操作技巧等有必定的明白得。

三.教授教化内容第一章.绪论目标与要求:使学生明白得微生物学的成长汗青,相干范畴的研究进展及微生物学涉及的内容、范畴、微生物与感染病的关系、进修的方法。

学时:2小时内容:1、微生物学成长汗青与近况2.微生物与感染病。

感染病的病原学诊断3.新技巧对感染病操纵的意义和应用偏向4.微生物的分类第二章.细菌的构造目标与要求:明白得细菌的细胞构造,与生物学功能及抗菌感染药物感化的关系。

学时:3小时内容:1、细菌的进化地位2.细菌的全然构造及抗菌药物的感化靶目标3.细菌的专门构造及生物学功能4.细菌的形状学检查方法与应用第三章.细菌的进展与代谢目标与要求:明白得细菌进展的必须前提,细菌滋长的方法、速度及其生物学和临床的意义。

操纵细菌在人体的分布及意义,培养基的重要种类和应用。

明白得细菌代谢产品在临床疾病及诊断中的意义。

学时:3小时内容:1、细菌的进展方法、进展曲线2.细菌进展的前提:养分物、ph值、温度、气体情形。

“定植”的概念3.细菌的代谢特点4.代谢产品及其生物学的意义5.培养基的制备与应用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目标与要求:明白得细菌的基因构造、遗传规律。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大纲.doc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代码: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0学时,实验:20学时)总学分:课程类别:必修开课对象:医学类专业(本科)一、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教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形状、感染与免疫的机理以及特异性诊断和防治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包括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细菌学部分、病毒学部分和真菌学部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有关课程和对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奠定基础。

三、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原则性建议1、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用辨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动态、方向和新成就,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要以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通过操作或演示,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发展的方向,要对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资料总结方面的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和工作的能力。

四、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1、本大纲的内容是以陆德源主编《医学微生物》(第五版)教材的章节顺序编写,分为细菌学、真菌学和病毒学等三篇,共35章,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之比为2:1,实验考核2学时。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传授,或以讲授为主、或携领式指导学生自学、或以实验带理论等多种灵活形式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本大纲是我教研室教师在多年教学中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晶,在大纲编写之际,我们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各位教授(师)表示深切的谢意。

大纲正文五、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目的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种类(包括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等三型八大类)。

掌握医学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旨在教授学生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和参考书目,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体系;2. 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特性和病原机制;3. 学习微生物感染与抗感染的免疫学机制;4. 掌握微生物检测方法和常见微生物致病原理;5.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微生物学概述1.1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1.2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特性1.3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2. 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2.1 微生物的传播途径2.2 微生物的感染机制2.3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3. 免疫学与微生物3.1 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3.2 免疫系统对微生物感染的免疫机制3.3 免疫学在微生物感染治疗中的应用4. 微生物检测和致病原理4.1 常见微生物检测方法4.2 微生物致病原理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措施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知识和相关概念;2. 实验教学:开展微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3. 讨论与案例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学科竞赛和学术研讨:组织学科竞赛和学术研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能力。

六、参考书目1. 《医学微生物学》李华主编2. 《微生物学导论》刘伟主编3.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张明等编著最后,希望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医学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为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分类、生理特性、遗传和进化等内容。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微生物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熟悉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理解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4. 了解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过程;5. 理解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6. 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7. 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微生物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1.1 微生物学的定义1.2 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2. 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菌的结构和功能2.2 真菌的结构和功能2.3 病毒的结构和功能2.4 寄生虫的结构和功能3. 微生物的分类和特征3.1 细菌的分类和特征3.2 真菌的分类和特征3.3 病毒的分类和特征3.4 寄生虫的分类和特征4.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和代谢4.1 细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2 真菌的生理特性和代谢 4.3 病毒的生理特性和代谢4.4 寄生虫的生理特性和代谢5. 微生物的遗传和进化5.1 微生物的遗传特性5.2 微生物的进化过程5.3 微生物的基因工程应用6. 微生物实验技术和方法6.1 纯培养和鉴定方法6.2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6.3 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技术6.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7. 微生物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7.1 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7.2 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7.3 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7.4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授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实验:安排微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3.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4.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5. 报告和展示:要求学生撰写报告并进行展示。

五、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4. 实验评价: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质量。

202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培训

202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培训

202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培训随着药物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药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微生物限度测试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加强对微生物限度测试的认识和掌握,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我们组织了202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一、微生物限度测试的概念及意义1. 什么是微生物限度测试?2. 微生物限度测试的意义和作用3. 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国内外标准及法规要求二、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基本原理1. 微生物的分类及特点2. 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基本原理3. 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常用方法三、微生物限度测试的样品处理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2. 样品的制备及稀释3. 样品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微生物限度测试的操作步骤1.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 实验操作流程及方法3. 实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微生物限度测试的结果判定1. 微生物限度测试的结果评定标准2. 不合格样品的处理流程3. 结果记录与报告撰写六、微生物限度测试的质量控制1. 实验室环境及设备管理2. 人员操作规范培训3. 内部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七、案例分析与讨论1. 微生物限度测试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2. 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3. 经验共享与交流以上是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安排,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培训,使各位同事对微生物限度测试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为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人民裙众用药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八、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应用与实践1. 微生物限度测试在药品生产中的重要性2. 微生物限度测试在不同类型药品中的应用3. 微生物限度测试与药品质量安全的关系微生物限度测试作为药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疗效。

在不同类型药品中,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应用也会略有差异,例如在注射剂、口服液、眼药水等不同的药品中,针对微生物限度测试的要求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还将重点共享微生物限度测试在不同类型药品中的应用实践经验,帮助同事们更好地掌握微生物限度测试的实际操作技能。

微生物操作培训大纲.doc

微生物操作培训大纲.doc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大纲一.玻璃器皿准备(1)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进玻璃器皿处理新构进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浸于洗液或20ml/L盐酸内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待干燥后,灭菌备用。

日常清洗注意事项a.一切使用过得玻璃器皿,用完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热的肥皂水洗刷清洁,再用清水冲数次,蒸馏水冲洗两次,自然风干,备用。

如果肥皂水洗刷仍未清洁,可用洗液浸泡,洗出后用清水冲洗5次以上,再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b.吸管用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即可,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c.附有油污的器皿,若用热的肥皂水不能洗净时,切不可用洗液浸泡,而应先用热的酒精、汽油或丙醇洗涤;或用氢氧化钠热溶液2(%)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稀盐酸洗一次,用水冲洗数次。

油污如仍未出去,再重复以上手续一次。

洗液的配制和使用:a.在35ml重铬酸钾饱和液(重铬酸钾180g溶于100ml水中,或63g重铬酸钾溶于35g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1000ml玻璃器皿一般在这种洗液中浸泡2h以上即可除污。

如将其加热至80-100℃(但不可加热至发烟或煮沸,此时温度达240-250℃),浸泡10-15分钟,效力更大。

b.溶解80g重铬酸钾于1000ml温水中,待凉后,徐徐加入粗制浓硫酸100ml于水中即成含硫酸10%的清洗液,使用时,将玻璃器皿先浸于这种洗液中24h,然后清水和蒸馏水冲洗。

c.溶60g重铬酸钾于300ml热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460ml,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此液产生大量热,在配制时应用耐热容器,并放在水槽中以便冷却。

一般玻璃器皿在此溶液中浸泡6h以上即可。

如何判定清洗干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微生物检测常用玻璃器皿及规格所用玻璃仪器及规格:吸管:1ml和10ml,标有0.1ml刻度平皿:皿底直径为9cm试管:15×150mm、18×180mm、20×200mm、酒精灯三角瓶:250ml、300ml广口瓶:用于采样大肠菌群:双料:、单料、复发酵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20g蛋白胨、10g乳糖、5g胆盐、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6ml(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 制法:将各成分溶于1000ml水中,溶解后将PH值调至7.4分装于18×180mm试管中,115C高压灭菌15分钟。

环境微生物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大纲绪论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特点,了解微生物学发展简史,明确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领会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名词解释微生物: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人类的生态环境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知识要点1、微生物定义微生物(microorganism)指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通常包括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

2、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比表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速(4)适应性强,易变异(5)种类多,分布广3、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1)史前时期:17世纪中叶以前,直观应用时期(2)初创时期:始于17世纪下叶,形态学水平,代表人物:列文虎克(3)奠基时期:始于19世纪下叶,生理学水平,代表人物:巴斯德、科赫、贝耶林克、维诺格拉德斯基(4)发展时期:始于20世纪初,生物化学水平,代表人物:E. Euchner(5)成熟时期:始于20世纪50年代,分子生物学水平4、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1)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1)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1)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1)废水、废气、固废的生理处理中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三、重点、难点(一)重点1.微生物定义2.微生物特点2.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内容(二)难点1.微生物特点2.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一章非细胞结构微生物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掌握病毒的形态、大小和基本特征,掌握病毒粒子结构、主要的化学组成及其繁殖方式,掌握噬菌体的形态、类型以及溶源性细菌的特性,了解动物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形态及其基本特性。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名词解释1.病毒: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特定活细胞内寄生的生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大纲一.玻璃器皿准备(1)玻璃器皿的清洗新购进玻璃器皿处理新构进的玻璃器皿,均含有游离碱,故应先浸于洗液或20ml/L盐酸内数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待干燥后,灭菌备用。

日常清洗注意事项a.一切使用过得玻璃器皿,用完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热的肥皂水洗刷清洁,再用清水冲数次,蒸馏水冲洗两次,自然风干,备用。

如果肥皂水洗刷仍未清洁,可用洗液浸泡,洗出后用清水冲洗5次以上,再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b.吸管用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即可,如附有污物可用洗液浸泡。

c.附有油污的器皿,若用热的肥皂水不能洗净时,切不可用洗液浸泡,而应先用热的酒精、汽油或丙醇洗涤;或用氢氧化钠热溶液2(%)浸泡10-15分钟,然后再用稀盐酸洗一次,用水冲洗数次。

油污如仍未出去,再重复以上手续一次。

洗液的配制和使用:a.在35ml重铬酸钾饱和液(重铬酸钾180g溶于100ml水中,或63g重铬酸钾溶于35g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1000ml玻璃器皿一般在这种洗液中浸泡2h以上即可除污。

如将其加热至80-100℃(但不可加热至发烟或煮沸,此时温度达240-250℃),浸泡10-15分钟,效力更大。

b.溶解80g重铬酸钾于1000ml温水中,待凉后,徐徐加入粗制浓硫酸100ml于水中即成含硫酸10%的清洗液,使用时,将玻璃器皿先浸于这种洗液中24h,然后清水和蒸馏水冲洗。

c.溶60g重铬酸钾于300ml热水中,慢慢加入粗制浓硫酸460ml,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因为此液产生大量热,在配制时应用耐热容器,并放在水槽中以便冷却。

一般玻璃器皿在此溶液中浸泡6h以上即可。

如何判定清洗干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微生物检测常用玻璃器皿及规格所用玻璃仪器及规格:吸管:1ml和10ml,标有0.1ml刻度平皿:皿底直径为9cm试管:15×150mm、18×180mm、20×200mm、酒精灯三角瓶:250ml、300ml广口瓶:用于采样大肠菌群:双料:、单料、复发酵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20g蛋白胨、10g乳糖、5g胆盐、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6ml(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 制法:将各成分溶于1000ml水中,溶解后将PH值调至7.4分装于18×180mm试管中,115C高压灭菌15分钟。

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单料除水外其他各成分加倍, 分装于18×180mm试管中. 乳糖发酵管:20g蛋白胨10g乳糖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0.6ml(0.04%溴甲酚紫水溶液25ml)蒸馏水1000ml PH值调至7.4取3ml分装于12×120mm试管中,1150C高压灭菌15分钟。

(3)玻璃器皿的准备、包扎、高压灭菌条件棉塞制备:用普通棉花纱布做成所需大小的棉塞,高压灭菌固定。

吸管:在吸管的上端塞上一小段棉花,防止吸管中的菌液、酸液、碱液等吸入口中。

塞入的棉花应与吸管口保持5mm左右的距离棉花全长不短于10mm,赛好棉花后用截成条的旧报纸包装,先把吸管的尖端放在纸条的一端,45度角折叠纸条,包住尖端。

以螺旋式包扎剩余的纸条折叠打结,也可把塞好棉花的吸管放入铁皮筒中,加盖密封1210C高压灭菌15分钟。

平皿:用过的培养皿中有废弃的培养基,为了防止杂菌传播污染环境,也应先经高压灭菌或沸水煮沸半小时后,倒掉污物洗涤。

新的培养皿可直接洗刷,洗净后用蒸馏水冲洗三次,培养皿全部向下,一个接一个压着皿边,然后扣在桌子上空净水。

用报纸包好或装在铁皮筒中,1210C15分钟。

三角瓶:洗刷干净的三角瓶塞上塞子用截成方块的旧报纸包好,用绳子捆住。

二.培养基选用、配制、成分作用、高压灭菌条件(表格)三.高压锅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规则1)松开紧固螺杆,将器盖翻开,放入消毒物后,为胆内注水,并观测水位至最高水位线即可,在顺时针方向拧紧螺杆后,消毒器就可以接通电源。

2)加热时,应把放气阀推向垂直放气的位置,使冷空气加热由筒内逸出。

3)等较急的蒸汽冒出时,关闭蒸汽阀直至压力表指针上升至消毒物所需压力后开始记消毒灭菌时间。

4)消毒完毕,切断电源,开启上边放气阀,待汽排尽压力表指针回到0时才能打开器盖,开启下面放水阀,排放胆内热水。

5)对瓶装溶液消毒完毕压力表指针回到0后,必须在放汽水咀打开下,等冷却20分钟左右,方能打开器盖,否则溶液瓶回因突然遇冷而发生爆炸事故。

6)每次使用完毕应擦干各部件,以防生锈。

注意事项1)严禁使用不在有效期内的或其它型号的压力表和安全阀2)该仪器使用一年时必须进行外部检查,使用三年时,必须进行内外部检查;使用六年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3)严禁在消毒器内有压力时打开器盖。

4)盖上器盖时应轻旋,并在橡胶圈上涂上滑石粉,提高密封圈使用寿命。

5)不用时消毒器应放在通风处。

四.灭菌后培养基的存放注意事项最好及时用完,不宜保存过久,以免减低其营养价值或化学变化。

培养基在储存期间,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为酸性。

五.无菌室注意事项(人员、环境、灭菌要求)1.无菌室要保持清洁整齐,室内仅存放最必须的检验用品,如:酒精灯、酒精棉、火柴、镊子、接种针、接种环、记号铅等。

2.室内检验用具及桌凳应保持固定位置,不随便移动。

3.每2—3周用2%石碳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门、窗、桌凳及地面,然后用2%石碳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

4.定期检查室内空气无菌状态,进行细菌和霉菌的检查。

5.无菌室杀菌前应将所有物品置于操作之部位,然后打开紫外灯杀菌半小时,时间一到,关闭紫外灯待用。

6.进入无均室以前,必须于缓冲间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7.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定进行,操作少说话,不喧哗,以保持环境的无菌状态。

六.无菌室常用消毒方式及消毒剂1.紫外线杀菌1)紫外线灯的安装一般悬空吊装在接种室或培养室的上方,吊装紫外灯的个数,应根据房间的大小而定,容1-2人操作的接种室,吊装一个30瓦的紫外灯就可以了。

如果有的接种室或培养室的空间较大,则除悬空吊装紫外灯之外,还可以在房间的不同角度,安装紫外线灯(开关需要设置在杀菌区室外),以达到比较彻底杀菌的目的。

2)紫外线灯的作用一般在接种室使用之前,应打开紫外灯,照射约20-30分钟,就基本上可以使室内空气和室壁表面上无菌。

3)使用紫外线应注意的事项紫外线对物质的穿透很小,对普通玻璃也不能透过,因此,紫外线只能进行空气和室壁表面的杀菌。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尤其是对人的眼睛具有杀伤力,所以,不要对着紫外线进行操作,以免眼睛受到伤害。

2.喷洒石炭酸1)常用浓度为50ml/L石炭酸(酚)溶液,配制时,可先将盛石炭酸的瓶放在水浴中,使之溶解,再用吸管吸取,配制为50ml/L的石炭酸溶液。

2)喷洒方式最后退出房间,关门,稍等片刻,即可使用,对于较大的房间,以背负式喷雾器较好,以利于房间死角的消毒。

3)注意事项石要接触炭酸对于皮肤有很强烈的毒害作用,使用时不皮肤。

喷洒石炭酸可以与紫外线杀菌结合使用,这样可增加其杀菌效果。

3.硫磺熏蒸1)用量每立方米空间需用硫磺3-4g,熏蒸前,须把硫磺放在金属容器内加热,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硫进行熏蒸。

熏蒸前需将地面和墙壁撒水少许,以增加灭菌效果,熏蒸完毕,房间需要密封过夜后才能使用。

次方法灭菌效果比较好,但比较麻烦。

熏蒸时,硫磺蒸汽刺鼻,影响操作和身体健康,应适当注意。

二氧化硫对金属器皿有腐蚀性,熏蒸前应把金属器皿事前搬出,以免发生腐蚀。

4.乳酸加热熏蒸按熏蒸空间计算,以1ml/m3的量,量取80%的乳酸溶液,盛在可加热的容器内,用铁架或其他加热架支好。

在酒精灯或酒精炉内加入适量酒精(以能蒸干所有乳酸溶液为宜,不要超过太多)。

确认待处理区域内没有生产原料、包装材料、成品及半成品,以及所有的生产用容器均以有效保护(盖紧或覆盖严密)。

关闭所有门窗,以及空调、通风系统。

点燃酒精灯或酒精炉,所有人员迅速撤离,关闭出口的门。

任乳酸溶液煮沸挥发。

酒精灯或酒精炉应能在乳酸蒸发完后即自行熄灭。

熏蒸后保持门窗关闭12h以上,再进行通风,放出剩余有刺激性的气体。

通风时间大约需要12h。

5.甲醛加热熏蒸甲醛使用量为2-6ml/m3,常用浓度为36%-40%。

方法步骤同乳酸加热熏蒸6.甲醛氧化熏蒸1)使用量:按甲醛加热熏蒸所需的用量量取定量的甲醛溶液。

按甲醛溶液用量的1/2称取高锰酸钾,置于一个非金属容器内。

2)使用方式:同乳酸加热熏蒸法,确认处理区域内准备完全后,把甲醛溶液到入盛有高锰酸钾的容器内,人员迅速撤离,关闭出口。

在与高锰酸钾作用产热下,甲醛溶液即沸腾挥发。

熏蒸后保持门窗关闭12h以上,再进行通风,防出剩余有刺激性的气体。

通风时间大约需要12h。

七.超净工作台工作原理、注意事项工作原理进风经过初、中效过滤器后(中效过滤器金属框架内饶无纺布制成,其过滤对象是1-10mm的尘埃,使用一段时间后积尘增多阻力增大效率降低要定期修理或更换;高效过滤器金属框架内饶超细玻璃纤维滤纸制成过滤对象为小于1um尘埃,为主要部件)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压后,经过顶部的高效过滤器过滤的洁净空气垂直送到工作区,然后一部分排至室内,大部分通过台面上的孔回风进行循环。

注意事项1).超净工作台操作区为垂直层流区,因此出风面操作位置不应置多余的物品,以免防碍气流的正常流动,影响洁净度。

2).操作人员应穿洁净的工作服,不宜在工作区附近快速行走,避免把工作区外的空气带入操作区,操作时手的动作要尽量减少洁净空气外流。

3).超净工作台面板上的孔作为回风用,使用时要避免有液体或其它物漏入孔中。

4)打开风机后5分钟可以自净。

8.无菌操作、注意事项(酒精灯、接种针或环)无菌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如接种针和吸管等)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如样品、菌苔或菌悬液等)于培养基上,这个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在实验室检验中的各种接种必须是无菌操作。

实验台面不论是什么材料,一律要求光滑、水平。

光滑是便于用消毒剂擦洗;水平是倒琼脂培养基时利于培养皿内平板的厚度保持一致。

在实验台上方,空气流动应缓慢,杂菌应尽量减少,其周围杂菌也应越少越好。

为此,必须清扫室内,关闭实验室的门窗,并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处理,尽可能地减少杂菌的数量。

空气中的杂菌在气流小的情况下,随着灰尘落下,所以接种时,打开培养皿的时间应尽量短。

用于接种的器具必须经干热或火焰等灭菌。

接种环的火焰灭菌方法:通常接种环在火焰上充分烧红(接种柄,一边转动一边慢慢地来回通过火焰三次),冷却,先接触一下培养基,待接种环冷却到室温后,方可用它来挑取含菌材料或菌体,迅速地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上。

(图3-4)然后,将接种环从柄部至环端逐渐通过火焰灭菌,复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