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把握文章内容。

2、积累: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感悟:抓住关键词句,联系写作背景,领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诵读、积累。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微妙复杂的心境,领悟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1、朗读法:引导学生朗读,感知文章内容,体悟微妙复杂情感。

2、想象体验法:想象体验,用诗意的语言描绘月色之美。

3、知人论世法:结合作者身世和写作背景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本着“长文短教,短文深教”的方法,抓住游记散文的特点,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想象体验、知人论世的过程中深入领悟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作品1、由国庆旅游的话题导入。

2、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3、走近文题。

请同学们看文章的题目,你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二、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准课文。

⑴指名朗读,检查预习。

①读准字音②读准节奏⑵聆听范读。

⑶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⑷全班齐读。

2、读懂课文。

⑴疏通文意。

①重点字词②重点句子⑵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朗读一遍课文,要读得顺畅、明白、有感情。

三、赏——同游承天寺,赏庭中月色1、文章叙事部分叙述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去承天寺找张怀民一起赏月呢?2、苏轼与张怀民这对好友漫步在承天寺的庭院中,看到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面对如此美景佳句,请同学们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或者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长春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长春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

本文语言简练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

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

因而,这一课的教学既有学生自主探究的一面,又有教师具体指导的一面。

(三)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学家布卢说过:“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首要环节。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以此来指导教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必须是使学生从低效、沉重、苦闷的学习重负下解放出来,不但使他们学会,而且要使他们会学、乐学、善学。

因此我根据教材、学情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2、欣赏文中清幽宁静的意境,背诵全文。

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

(四)、重点难点安排重点:理解用比喻句描写庭中月色的好处。

难点:体会作者自嘲自解达观的人生态度。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二、说学法从知识获得的途径来看,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学法上我引导学生以发现学习为主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质疑法、讨论法以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自主学习。

1、朗读法:汉朝学者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理解的基石、积累的捷径、语感的源泉。

学习文言文难就难在词句古奥难懂,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朗读。

2、圈点勾画法: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生字难词,尤其是文言实词和虚词,需要圈点勾画出来,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字词,学习写景方法。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

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代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预习展示,把握文章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

2、请一位同学大致通译课文内容。

3、交流填写好的表格,了解文章基本内容。

夜游的时间十月十二日夜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夜游的对象贬官之人张怀民夜游的地点黄州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庭院赏月三、自主学篇。

2、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自主学习要求:找出文中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1)放慢语速,放低语调。

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4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4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4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

2、了解二篇短文的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读写结合;3.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妙,培育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热爱生活、追求美妙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2、赏析写景,体会感情。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

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老师组织学生相互帮助解答。

2、自主学习。

结合工具书和解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3、老师点拨。

(1)古今异义①古来共谈(古义:称赞今义:谈论)②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③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④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2)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用作动词,辉映)提问1: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接着分“晓”与“夕”两层来写。

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目标导学二:赏析写景,体会感情提问2: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明确: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山的峻峭,水的明丽。

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6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6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教学目的】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八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

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如水的庭院中漫步。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本文篇幅虽小,写景抒怀却有独到之处,一切都像信手拈来,却创造了一个明净悠闲的境界。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比喻手法,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的充满诗情画意,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才思和豁达宽广的胸襟。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文学常识复习导入,进而介绍《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

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

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二、整体感知1、解题“记”即游记。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并非名刹,点明游的地点。

“夜”点明时间。

2、听老师范读,掌握重点字词的发音和文章停顿。

3、掌握重点字词,梳理文章大意。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门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走出门。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精选10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精选10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精选10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品析写景语句并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面对如此美景,真让人忍不住要出门去好好欣赏一番。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去承天寺,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二、诵读译读,初读感知课文1、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做好标记。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3、生个别读,其他点评。

4、生齐读课文。

5、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用小组对抗赛和新旧知识结合的方法来落实课文重点词的理解和课文翻译。

三、品味赏析,深入理解课文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景的?有何特点?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1)添一添,品意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2)删一删,品修辞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3)调一调,品虚实A、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这样的调换好不好,为什么?2、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提示:要注意“闲人"的含义。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5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

2、理清“记”文体中包含的记叙、描写、抒情表达方式的运用3、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审题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明确:时间、地点、事情。

“记”记叙了一件事情。

在承天寺那天晚上游玩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确、清晰。

2、再读课文,读出文中苏轼具体记了什么事情?明确:记了承天寺夜晚游玩的一件事;记了当天晚上的景色;记了自己的情感。

三、深入课文(一)记了游玩的事情。

1、“游”是一个过程,你能具体说说游玩的过程吗?明确:欣然——无与——亦未寝——相与3、随着游玩过程的清晰,随着游玩从一个人变成二个人,这当中苏轼的情感发生怎样的变化?明确:欢喜——失望——喜悦4、在叙事中作者的情感在逐渐展开于我们的眼前,下面请一个同学为我们朗读叙事部分,读出一种情绪的变化。

提示学生:夜、无与、亦、相与(二)记了景色1、请同学读读描写月色的句子。

2、在这段话中描写了怎样的一幅月夜图,请你为我们描写一下。

3、在这样的描绘中,你们觉得当晚月色的特点是什么?明确:空明、清澈、透明5、让我们在朗读中把月色之美表现出来提示:如、盖(三)记了情1、苏轼眼中的景很美,他为什么能欣赏得到这样的美景,请从文中找出原因。

明确:闲人2、何为“闲人”?明确:清闲3、看材料,探究苏轼黄州生活清闲吗?4、如何理解这个“闲人”一词?明确:对自己一种自嘲,被贬官无事可做。

心中的一种悠闲自得。

6、朗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18篇)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精选1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篇1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了解背景(导入)1、简介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抵抗蝗灾;常山求雨;整肃流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43岁任湖州太守。

44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49岁任登州太守:教习水军,加强海防建设。

53岁任杭州太守:筑苏堤。

55岁被贬颍州太守:赈济淮浙流民,治理颍州西湖。

56岁任扬州太守:改革税务,识破道士巫术。

58岁被贬惠州:建议捐资修建铁索桥。

61岁被贬儋州:打凿东坡井,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的政治生涯,人生坎坷,积极向上,政绩裴然)2、了解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有人故意扭曲苏轼的诗句,网罗其罪名,苏轼因此被投入监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但不得签署公事,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形同流放。

在黄州,他写了四篇精品文章,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以及《记承天寺夜游》。

二、走进作品,共赏月色(一)朗读正音1、读准字音2、读对节奏3、读出情感(二)自主探究1、是什么引起苏轼夜游的兴致?(理解“户”“欣然”、“念”意思)2、苏轼与谁一起夜游呢?(了解张怀民、理解“遂”“相与”的意思)3、夜游中,苏轼与朋友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原句回答,说说大意)?(翻译、赏析)4、看到苏轼笔下的夜景,你还能想到哪些写“月”的诗句?三、放飞想象,感悟苏轼1、夜游中,苏轼与朋友会谈些什么呢?说说你的根据。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八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八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八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八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通文意。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10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10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诵读、积累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有一人: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

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滴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

(生译读,师巡回质疑)抢答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 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2) 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 月色入户:(门)(4)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 怀民亦未寝:(睡)(6) 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5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5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5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

3、了解背景,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文意,背诵全文,揣摩文中写景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题激趣)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

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展示目标:见前页。

(三)课前检测:1、注音:藻()荇()寝()2、填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朝人,号()。

(四)精讲点拨:1、初步感知课文。

要求: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划分朗读停顿:(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4)庭下如积水空明提示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翻译理解。

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划出疑难词语,向同学或老师质疑。

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欣然:高兴地。

逐:于是。

盖:原来是。

但:只是。

相与:一起。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五)强化训练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提问后明确:因为月色很美,去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

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把自己的失意寄托于欣赏月色。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精选17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精选17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精选1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精选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教学目标: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

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

并不“悲伤憔悴”。

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

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

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变了。

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皎洁、空灵、清丽、淡雅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

”一段话,好不好?不好。

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记承天寺夜游》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教案:《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怨妇的罗衫。

回忆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古诗文名句积累很到位。

是啊,这轮明月曾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发思乡之情,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

当苏轼被贬黄州,面对承天寺的这轮明月他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就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师:同学们,对于本文的作者苏轼,你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苏轼呢?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收录在《宋学士文集》里。

师: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知道并能介绍给大家呢?生:宋神宗时期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政敌就借其讽刺新法的诗,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二、文本解读触心灵师:升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回忆一下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它呢?生1:读课文,翻译课文。

生2:赏析文中的句子,感悟作者的情感。

生3:需要背诵。

师:好,归纳起来就是读-译-赏-悟-创,这既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的环节。

师:首先我们来听读,注意读音、停顿。

师:本课有哪些字我们第一次接触,停顿有哪些句子需要注意呢?生1:藻、荇这两个字注意字形,记住读音。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生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同学们节奏划分得很准确,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生4:读得很好,音很准,停顿很正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刚才要求,齐读课文。

有关《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篇

有关《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篇

有关《记承天寺夜游》教案4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1有目标,才有动力。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疏通文句,熟读成诵。

2、在读的过程中赏析文章,观赏文中月景,理解特别心境。

抓重点,突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 理解的特别心境。

讲方法,提效率。

朗读、争论、赏析教学过程:(一)文学积累引入: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大家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吗?(苏轼)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指生介绍,并把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本文选自《》。

( ),字( ),号( ),北宋( )家,( )家。

他是( )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2、依据拼音写汉字。

Zǎo ( ) xìng ( ) suì( )(三)、指导生朗读课文。

(1)指生检查读。

(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读,找出读错的字音。

)(2)老师范读。

(听准读音,留意停顿和断句。

)(3)同学自由读。

(读准字音、断句、节奏,试着读出感情(4)展现读。

(5)齐读。

(四)、再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从原文中找出“记”的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

其次层,写景,写了( )的景色。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

3、依据课下解释结合自己的理解翻译课文。

把重点字、词、句的翻译写一写,记一记。

(五)、研读课文,提难质疑。

同学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由于月色很美,想去赏月)2.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转变?变了。

原文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皎洁、空灵、清丽、淡雅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春江的流水,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怨妇的罗衫。

回忆我们所学的古诗文,你想起了那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
生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古诗文名句积累很到位。

是啊,这轮明月曾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发思乡之情,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

当苏轼被贬黄州,面对承天寺的这轮明月他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今天,我们就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对于本文的作者苏轼,你了解多少呢?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苏轼呢?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主要收录在《宋学士文集》里。

师: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哪位同学知道并能介绍给大家呢?
生:宋神宗时期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政敌就借其讽刺新法的诗,以“讪谤朝政”的罪名把苏轼投进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黄州,成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近乎于流放。

二、文本解读触心灵
师:升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回忆一下我们都用了什么方法来学习它呢?
生1:读课文,翻译课文。

生2:赏析文中的句子,感悟作者的情感。

生3:需要背诵。

师:好,归纳起来就是读-译-赏-悟-创,这既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的环节。

师:首先我们来听读,注意读音、停顿。

师:本课有哪些字我们第一次接触,停顿有哪些句子需要注意呢?
生1:藻、荇这两个字注意字形,记住读音。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生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同学们节奏划分得很准确,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生4:读得很好,音很准,停顿很正确。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刚才要求,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棒,对于本文的你们是否有深入学习的欲望呢?接下来我们疏通文意,请同学参看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如有疑难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师:哪位同学有不理解的字词?
生5:“相与”是什么意思?
生6:“庭下积水空明”怎么翻译?
师:那位同学知道并予以解答?
生7:“相与”是共同、一起。

生8: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澄澈透明。

师:解答得很好,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整的翻译课文,对课文内容充分了解。

师:译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次齐读课文。

三、赏析佳句品译妙处
师:同学们,本文是一篇写月夜小景的美文,那么文章中的哪个句子是描写月夜美景的呢?
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吗?如果喜欢请说明理由。

首先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左邻右舍听,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生2:我喜欢这个句子,因为作者采用了两个比喻来写月光,写出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

生3:这个句子写出了月色之明,月色之清,月色之浓。

生4:这个句子采用了侧面描写,全文无一字写月,却不无一字不是在写月。

生5:这个句子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有一种动静相承之美。

师:在同学们的品评中,我仿佛看到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正穿过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它以动静相承的诗意之美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淡雅而具有风韵的透明世界,在这样的
世界中岂不让人达到物我两忘、天地相容的境界,岂不让人感到欣喜和愉悦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情再次齐读课文。

四、感悟情怀,体会深意
师:如此的美文,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共同讨论这几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生1:“欣然起行”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生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表现作者孤独、寂寞之情。

生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表现了他的宽慰之情。

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他的被贬的悲凉。

生5.这句话的“闲人”表现了他失意的落寞。

生6. “闲人”表现了他悠闲赏月的欣喜。

生7. “闲人”还表现了他自我排遣的达观。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苏轼20岁即中进士名震朝野,才华横溢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在城外租了50亩土地耕种借以养家糊口,生活非常窘困。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他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梦想落空了,他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理想破灭了,他的一腔忠诚热血就这样被生生冷却在了黄州的田垄中,怎能不感受到悲凉和失意的落寞呢?难得的是他没有像白居易那样在人生失意之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也没有像柳永那样在不被赏识之际,甘心“偎红依翠”,忍把浮名换作了“浅酌低唱”而是以一种达观的心来面对人生的苦难,以一颗从容的心态欣赏到这样的月白风清之景,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苏轼,再次齐读课文!同学们,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同学们是否想把它永远记在心里呢?那么就请同学们参看老师给大家提供的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二、联系实际、抒发感想
师:短短84字让闲人苏轼踏就如水的月光写就了经典,他的旷达的人生态度闪耀着独具魅力的光彩,那么同学们知道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是在什么时期形成并真正成熟的呢?那就是黄州。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州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黄州成了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

被贬的苦难如同重锤敲击着他的心脏,又像雕塑家塑造了他不朽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对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观的塑造,也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面对着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面对着自己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面对
这自然界的风雨,他从容洒脱地应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同学们面对着如此豁达乐观的苏轼,当你面对人生风雨的时候,你又将如何对待呢?请你说说你的心声吧:生1.如果我再面临生活坎坷师,我也要像苏轼一样乐观洒脱。

生2.回想我所经历的挫折与苏轼比起来相差太多,而我却不能豁达面对,实在汗颜。

生3.今后学习中生活中再有困难,我一定乐观对待,相信风雨后彩虹会更加绚烂。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也被你们感动了。

同学们苏轼之所以名垂千古,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不仅仅在于他的政绩,他的散文、诗歌,更在于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面对人生坎坷时,就请常读一读苏轼吧!相信我们的心灵会更加澄澈明净,我们的人生会更加豁达从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