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性训练(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中考语文考试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基础知识:
(一)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三)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二.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快速浏览全篇文章。
答题前应快速浏览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结果。
可适当做标记。
2.带着问题读文章的相应段落。
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开头.结尾.过渡句段.修辞句.抒情议论句画上角标记号。
注意从题干中找出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中相应段落。
3.答题。
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运用下文常见答题技巧回答;如无法判断,可摘抄提炼原文原句。
字迹工整,卷面干净;可用①②③等序号对答案进行标注。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第一章:记叙文阅读中考要点概述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 品味文章语言,鉴赏表达技巧4. 理解并运用记叙文写作方法二、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1. 选择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把握2. 简答题:侧重考查对文章主旨、情感的理解3. 作文题:侧重考查记叙文写作能力三、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策略1. 熟悉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明确复习目标3. 精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 模拟练习,提升应试技巧第二章:记叙文阅读核心概念解析一、记叙文的基本特点1. 真实性与虚构性的统一2. 时间、地点、人物的明确性3. 事件的完整性二、记叙文的写作手法1.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平叙2. 描写: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3.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4. 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三、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1. 抓住文章,预测文章内容2. 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3. 细读题目,明确考查要点4. 精读相关段落,提炼关键信息第三章:记叙文阅读理解训练一、训练目标1.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的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记叙文结构的能力3. 锻炼学生品味记叙文语言的能力二、训练内容1. 选择题训练: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内容、结构的把握2. 简答题训练: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主旨、情感的理解3. 作文题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记叙文写作方法的能力三、训练方法1. 精讲精练:分析典型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解题思路3. 模拟测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第四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策略一、答题技巧1. 选择题答题技巧:仔细审题,对照选项,找出正确答案2. 简答题答题技巧:抓住问题核心,简洁明了地回答3. 作文题答题技巧:突出记叙文特点,注重情节、情感的表达二、应试策略1. 分配时间:合理分配阅读和答题时间2. 审题:仔细审题,避免答题偏离题目要求3. 检查:答题后进行简要检查,确保答案准确、完整第五章:记叙文阅读中考模拟训练一、模拟训练目的1. 检验学生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效果2. 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二、模拟训练内容1. 中考真题:选取近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进行训练2. 模拟试题:根据中考考点编写模拟试题三、模拟训练步骤1. 发放试题:给学生发放模拟训练试题2. 答题:学生独立完成答题第六章:记叙文阅读中的细节理解与分析一、细节理解的重要性1.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2. 细节描写对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3. 细节描写对丰富文章情节的作用二、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1. 筛选关键信息,理解细节含义2. 联系上下文,推断细节作用3. 揣摩作者意图,感受细节表达效果三、细节理解与分析的训练策略1. 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细节感知能力2. 设计细节理解的练习题,培养学生分析细节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提升学生理解细节的水平第七章:记叙文中的情感与主旨分析一、情感分析的重要性1. 情感分析对理解人物形象的作用2. 情感分析对把握文章主旨的作用3. 情感分析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的作用二、情感与主旨分析的方法1. 识别情感类型,理解情感内涵2. 分析情感变化,把握情感发展脉络3. 联系文章主旨,探讨情感与主旨的关联三、情感与主旨分析的训练策略1.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情感的能力2. 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情感与主旨的关系3. 结合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情感与主旨分析技巧第八章:记叙文中的叙述手法与结构分析一、叙述手法分析的重要性1. 叙述手法对文章生动性的影响2. 叙述手法对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 叙述手法对读者体验的影响二、叙述手法分析的方法1. 识别不同的叙述手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2. 分析叙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和效果3. 探讨叙述手法对文章结构的影响三、叙述手法与结构分析的训练策略1. 通过阅读实例,让学生熟悉不同的叙述手法2. 设计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叙述手法3. 结合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多样的叙述手法第九章:记叙文中的描写手法与形象塑造一、描写手法分析的重要性1. 描写手法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2. 描写手法对环境氛围营造的作用3. 描写手法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二、描写手法分析的方法1. 识别和分析不同的描写手法,如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2. 探讨描写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和效果3. 评价描写手法对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的贡献三、描写手法与形象塑造的训练策略1.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描写手法的能力2. 设计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描写手法的作用3. 结合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描写手法塑造形象1. 系统复习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3. 整理和归纳解题步骤和常见题型的应对方法1. 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的技巧2. 应对不同题型的策略和方法3. 考试中的时间管理和心理调节技巧三、复习和应试的心理准备1. 建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复习成果3. 调整作息,确保考试时的最佳状态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中关于中考记叙文阅读考查目标的明确,特别是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和写作方法的考查。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真正的希望必须是现实的延伸,是一步步往前走的路,是不断为美好的下一步作准备的实现。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题型预测与应对技巧:1.解释词语的语境义:答题技巧是:先解词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
注意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
常用的词有:"这里指……"。
2.层次结构--划分段落或层次。
一是要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或句子,二是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弄清人物的关系。
三是明白事件的全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
记叙文的结构层次一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
3.题目--题目的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意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4.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应对技巧:概括语段:主要的方法有:1)摘中心句。
2)摘要归纳。
3)并列的,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4)段末归纳,段中的几层意思层层深入,摘取最后的归纳的意思。
形成:记叙(交待)了"人"+"事"(心情、经过、背景、感受)。
概括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什么结果"。
概括中心:(1)分析文章标题;(2)分析文章的结尾;(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句式:"通过……(事情),表达了(赞扬、抒发)……的.感情(精神、品质)"。
5.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强调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1)结构上作用: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等。
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讲解和训练(教案和学案全套)105
【基础知识巩固】一、导入:记叙文是一种怎样的文章形式呢?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
二、对记叙文的考查,主要是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下几点:1.分清记叙的要素、线索、顺序。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4.体会象征、讽刺、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5.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6.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7.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8.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0.结合文章的内容、情感、价值观谈看法,或引申出其他话题,考查学生质疑、迁移和鉴赏、创新能力。
三、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四、答题方法及答题技巧(一)考查文章的线索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结构、把握中心有很大的作用。
2)线索的形式有哪些?结合学过的课文说。
①以时间为线索;《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渡江时间的先后《邓稼先》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邓稼先的生平事迹②以事件为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③以某物线索;《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
④以某人为线索;《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以“我”为线索。
⑤以见闻感受为线索;《最后一课》《故乡》)——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学校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文题解读,主要考查同学对文题的理解及文题对阅读文本所供应的必要关心,目的在于告知同学通过阅读文题的途径来选择课外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综上,透过文题,可知文章的体裁;或是叙事的线索、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二、整体感知,主要考查同学在阅读过程中,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力量,包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三、文意把握,主要考查对搜集的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感悟、评价等,从而体会的态度、观点、情感及文本的价值取向。
四、语言品尝,主要考查同学对语言材料的阐释说明、理解感悟、分析推断、归纳整理等力量,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五、作品感受,主要考查同学对形象、情感、价值、语言表达的领悟力量。
详细说就是,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大事,感受主旨;对文和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面的理解以及对艺术特色的理解;理解词句的感情颜色,感受作品的情感价值;对各种描写的作用理解等。
六、赏评拓展。
主要考查同学阅读文字作品。
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思索感情倾向,能联系相关的背景和自身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对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领会其中的含义。
返回名目语文学习建议一、基础学问,注意积累语文学习主要靠平常积累,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打步步推动的阵地战,见到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学问点,应当多看几遍争取以后遇到了不用再花时间去记忆。
在平常阅读和学习中,遇到就肯定要查字典或词典,查出个毕竟来,然后记到一个小本上或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利用点滴时间加以巩固,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复习时,汉字的音、形、义复习任务轻了许多,而那些平常的积累也成了绝好的复习资料。
文学文化常识的学习也可以实行类似的方法,除了平常的学习中对这些学问多加了解,加深记忆,拓展学问面,我们也可以找个本子或卡片,把每课解释部分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摘录下来,平常一点一滴,不费劲气,一学期下来,即能硕果累累,收益颇丰。
中考语文记叙文基本能力题答题规范
中考记叙文基本能力题阅读指导阅读记叙文,必须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以及线索,准确理解记叙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
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下面从四个方面介绍阅读记叙文的常用方法。
一、把握记叙的要素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一般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生的原因、发展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把文章所写的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把握时间和地点要素时,如果时间和地点具有连续性,就要注意整体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要注意把时间、地点要素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
在把握人物要素时,首先要弄清各个人物之间的主次关系。
其次要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
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在阅读时,要理清线索,抓住全文梗概,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作者写这一人物的目的。
在把握事件要素时,不能仅仅只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更要挖掘事件的意义,理解它们与主题的密切关系。
具体方法是:分析文章的选材与材料的详略安排情况,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倾向。
也就是说,看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个事来写,为什么对此详写对彼略写,这件事表现了什么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并非写了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
对于这类文章要先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及倾向,然后事事相连,看看总体上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二、理清记叙顺序要理清文章记叙的顺序,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才能获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首先,分辨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
方法是:仔细读课文,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是事件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
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的方式。
其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
文章选择某种记叙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和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思考:这种叙述方式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
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最全的初三语文记叙文答题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常见答题误区及满分答题技巧是对同学的阅读题解题力量有很大提升的方法,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盼望能关心到您。
一、常见考点1.筛选整合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结构,理清思路;2.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意;3.分析、评价人物形象;4.拓展延长,创意表达。
二、命题角度1.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2.人物形象分析概括;3.语言品尝;4.主旨把握;5.作品感悟等。
三、语段阅读题答题总规章1.先读题干再读文章。
读题时留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章;2.读文章时要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3.预备作答时,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4.答题时,详细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就要对相关段落反复研读;涉及全篇,就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做概括。
四、题型及答题方法1、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常用格式:(时间+地点)+人物+大事(1)记叙类:必需包含两个要素:①人物+大事;②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月)、地点、环境假如有某种特定意义,大事的整体进展状况都应做概括。
留意点:这里的人通常指仆人公,因此要分清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比较取巧的种做法是,看用哪个人物的笔墨多,也可以把题目中所提到的最多次数的人物作为推断仆人公的依据,并做相互印证,确保万无一失。
(2)描写类:景物+特征(3)抒情类: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2)以详细的人、事、物为线索;(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进展变化)为线索。
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命题角度:(1)对人物描写的详细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从两个方面入手:(1)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中考复习语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200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九大考点之辨识性考点——答题指导之一现代文阅读题材料通俗易懂,试题开放性强,能够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强调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迁移和创新,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文学因素的凸现。
怎样才能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呢?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探究,总结了2009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九大考点专题答题指导。
这九个考点是:一、辨识型考点二、概括型考点三、解说型考点四、语用型考点五、品析型考点六、迁移型考点七、见解型考点八、想象型考点九、欣赏型考点每个考点都有考点内涵解说、应对技法点拨、综合练习和答案提示,通过这种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在考试中拿到高分。
【考点内涵解说】辨识型考点是中考阅读题中最为基础的考点。
它着眼于考生能否运用有关的文体知识与文章结构方面的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辨识,在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题目中常常出现。
其常用的设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要求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进行辨识。
常见的考题有“指出画线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文章第x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的表达方式”“这篇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最主要的是哪两种”等。
一种是要求对文或段的结构进行辨析与划分,对文中的观点与材料进行区分。
如“这段文字中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竖线在下面标出”“指出这篇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等都是常见的考题。
有时候出题者也从综合的角度出题,如“如果要将这篇文章用空行隔开,分为两部分,这一空行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这个题,表面上考划分,实际上考对表达方式的辨识。
【应对技法点拨】辨识型考题是阅读考查中比较容易得分的题,所以应该确保不失分。
在答题时应注意:依靠自己最基础的语感,对表达方式进行正确判断。
1.在说明是哪种表达方式时,应该运用语文教材上的说法而避免运用其他说法,特别是在辨识论证方法时更要做到这一点。
2.在回答“主要的方法是两种”时,要先进行辨识,然后再概括、比较,不要轻率落笔。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复习教案(含答案)
课题《中考阅读—记叙文答题技巧》时间备课人审核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记叙文阅读的相关考点及常见题型。
过程与方法: 掌握记叙文六大题型答题思路及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们有充分的准备迎战中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记叙文六大题型答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教师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掌控中考》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课时流程教学活动(课前预设)备注1一课题导入目标导航一、导入同学们,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拼搏吧!青春的脚步,为我们敲响了出征的战鼓;誓言的手臂,为我们扬起了奋蹄的长鞭,让我们展开飞翔的翅膀,迈开坚定的步伐,跨过命运的门槛,朝着理想奋勇出击。
剩下的日子里,每天都是冲刺,每天都是挑战,每天都得搏击,每天都得奋斗。
困难再大,诱惑再大,我们都得咬紧牙关,迈大步子。
同学们,中考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别无选择。
“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搏何时搏!我们唯有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基础,高超的技能,全身心的奋战中考,以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家长、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无悔青春!二作品简介夯实基础首先面对一篇文章,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
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捷径:一看前端标题,二看文后注释。
2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记叙文常识一.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6、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7、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中考记叙文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中考复习指导)一、文章的主要内容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二、线索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明线与暗线所谓明线,就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它可以是一条或几条,也可以是主线或副线。
所谓暗线,就是由作品中末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暗线大都是副线,有时也可以是主线。
一般情况下,暗线只有一条,与明线构成有机的情节整体,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答题格式: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例1】这篇散文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分)2012四川眉山《枯竹》【解析】这属于以具体事物为线索,不难发现事物是枯竹。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
记叙文阅读中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记叙文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要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答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形式和常见特点。
2. 记叙文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快速捕捉文章主题、理解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等方法。
3. 情节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起承转合,理解记叙文的情节结构和作用。
4. 人物分析:教授如何分析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5. 环境分析:指导学生识别记叙文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理解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记叙文阅读方法的应用。
2. 难点: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情节、人物、环境的分析。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练习法:提供中考真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讲解记叙文阅读方法。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的情节,理解情节的作用和意义。
3. 第三课时:分析记叙文的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记叙文的环境,理解环境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5. 第五课时:批判性思维训练,提高答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演示:通过分析具体的记叙文例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
3. 练习反馈:定期进行阅读练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阅读中的误区。
4. 策略指导: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类型的记叙文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记叙文,了解作者背景和文章大意。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相关推荐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应用频繁的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篇1一、记叙文阅读规则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第一部分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携带需要解答的题目,使阅览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群体把握文章的首要内部实质意义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个段落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文章要看两遍或以上。
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答题技巧归纳:1.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1)必须包括两个要素:人物+事情;“谁做了什么”或“谁怎么样”(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2、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还有标题。
3、文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首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首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4、记叙的线索及作用:线索:(1)焦点人物(2)焦点物质⑶焦点事件(4)时间(5)地点(6)笔者的情感作用:是贯串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路,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5、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成长顺序)作用:叙事善始善终,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边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牵挂、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活泼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进去相干的另外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增补、衬托作用,丰富形象,凸起中心。
6、语言特色:(形象活泼、清爽柔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炼深刻、通俗易懂、音韵、节奏感强等)答题套路:本文语言(天然朴素或活泼柔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干句子)”,它“……(适当地选入底下词库摘抄的语言)”。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性训练(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性训练(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中考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性训练(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姓名:王晨风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崔惠娟授课主题记叙文阅读(下)教学目的现代文阅读类型题目强化训练教学重点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性授课日期及时段 xx.09.26 08:00--10:00 (第二次课)教学内容一、知识清单记叙文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开展进展表达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局部书信等。
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记叙文知识清单作用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顺序顺叙(按事情开展先后顺序)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防止表达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补叙(在叙事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表达)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来历、性格作补充介绍,或对某一事物作解释性说明,以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构造、把握中心有很大作用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1、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2、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3、以人物为线索4、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为线索6、以地点变换为线索构造(1)按时间的先后安排构造(2)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构造(3)按事件情节的开展阶段安排构造(4)按照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安排构造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描写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开展;提醒文章主题。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开展;(3)、渲染气氛;(4)、衬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
中考语文复习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答出“最重要和核心”2分,答出“矛盾冲突”2分)18.(4分)答:不能用圣人、伟人的操行标准作为依据来指导家庭生活,不能用书记、省长的行政命令作为要求来组织家庭生活,不能用专家学者的学术理论作为教条来规X家庭生活。
(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3分,答到三点给4分)19.(4分)答:理由:他(她)本来就在“家”,《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1分),猪能吃苦耐劳,甘于寂寞,堪当此任。
(1分)好处:恰好突出了家长地位低下、角色尴尬,但又不可缺少;这个比喻一反常态,新颖独到,不落俗套,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分号前后各得1分,意思相符即可)20.(4分)答案示例:家应该是明媚的春天,是美丽的花园。
可有时家也是阴晦的冬天,荒凉的沙漠。
(符合仿写要求,酌情给分。
)(2010,某某省某某自治州,12—17,1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温总理打给母亲的李晓○1他的亲人,有13 亿之众。
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
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2他的母亲,叫杨秀兰。
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
早年,她只是某某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
那时,他和母亲住在某某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X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
后来,她的儿子成了国家总理。
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 1942 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姓名:王晨风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崔惠娟
授课主题记叙文阅读(下)
教学目的现代文阅读类型题目强化训练
教学重点记叙文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性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5.09.2608:00——10:00(第二次课)
教学内容
一、知识清单
记叙文
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知识清单作用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顺序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补叙(在叙事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来历、性格作补充介绍,或对某一事物作解释性说明,以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或事件
线索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有很大作用线索的形式有如下几个方面:
1、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
2、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3、以人物为线索
5、以时间为线索
6、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结构(1)按时间的先后安排结构
(2)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3)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安排结构
(4)按照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描写
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塑造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写作手法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