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_总体性的辩证法_再思考_读_历史与阶级意识_
论卢卡奇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
论卢卡奇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作者:宋憶冰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6期摘要:卢卡奇认为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的理论忽略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囿于经济决定论、宿命论等囹圄的做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和否定。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阐述了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这一辩证法是在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阐述基本上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总体性历史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6-0218-02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深刻反思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第二国际“正统”理论家没有领悟马克思思想的真谛,没有用正确的理论来武装无产阶级的头脑,从而使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出现了危机。
以伯恩施坦为首的第二国际“正统”理论家们忽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而遵循经济决定论等具有物化意识特征的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因此,卢卡奇认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要想成功,前提条件就是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无产阶级,树立真正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冲破资本主义物化意识的桎梏。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因此,应该重新去认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运用总体性的历史辩证法思想指导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一、总体性、历史性:卢卡奇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卢卡奇指出,第二国际“正统”理论家们奉行经济决定论等庸俗马克思主义,抛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做法是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因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总体性”特征是使马克思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
卢卡奇认为,所谓“总体性”就是指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则统御着部分。
这种“总体性”并不是无根之萍,无中生有的。
卢卡奇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
简析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刘春元简析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读《历史与阶级意识》摘要:卢卡奇一生留下诸多著述,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写下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本著作的问世代表着其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身份的确立。
阶级意识理论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一个核心的理论,卢卡奇不仅阐述了其对阶级意识的理解,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发展过程,还重点介绍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历史性作用。
卢卡奇对阶级意识的重视旨在于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调动无产阶级革命的积极性,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阶级意识理论卢卡奇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发展形势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特点使得他开始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
卢卡奇认为西欧无产阶级失败的原因在于无产阶级受物化意识以及修正主义的侵袭,已经丧失了革命性,因此最重要的是要恢复作为历史主客体同一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阶级意识做了详细的论述,在受马克思阶级意识理论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阶级意识理论。
1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形成背景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主义工业进程的快速发展,劳动分工程度以及机械化和合理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被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替代。
这种物化现象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种普遍且独有的现象。
卢卡奇认为这种物化现象会侵入无产阶级的意识中形成物化意识,物化意识也即“无意识”,是对自身阶级地位、阶级使命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弱化了无产阶级的主体性。
其次是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恩格斯逝世后,第二国际内部出现了以伯恩斯坦为首的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歪曲和篡改,他们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进行了掩盖,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向无产阶级鼓吹和资产阶级进行合作以和平进入社会主义才是最好的方法,诱骗他们用暂时利益来牺牲长远利益。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本文概述《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 Lukács)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3年。
该书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篇之作。
卢卡奇在书中深入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关于历史的主体、阶级意识以及历史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核心问题。
他试图通过批判第二国际的机械决定论和经济主义倾向,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总体性观点。
在本书中,卢卡奇强调了历史是一个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总体过程,阶级意识则是这个过程的关键。
他批判了将经济因素作为历史发展唯一动力的观点,认为这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阶级意识在历史变革中的作用。
卢卡奇还提出了“物化”的概念,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导致了人的异化和阶级意识的丧失。
本书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通过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阶级观以及革命理论,为我们认识当代社会和历史提供重要的理论武器。
二、卢卡奇的历史观卢卡奇的历史观体现在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具有鲜明且独特的特点。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一种总体性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进程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总体过程。
他认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这个总体过程的一部分,不能将其孤立地看待。
卢卡奇进一步指出,历史的总体性不仅仅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相互关联上,更体现在人的主体性和阶级性上。
他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而人的主体性又是通过阶级性表现出来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阶级会根据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历史使命,推动历史的发展。
卢卡奇还强调了历史的阶级意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阶级意识是阶级存在的反映,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
只有当无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地推动历史的进步。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就是指在对待事物、问题的认识上,强调整体思考、系统思
考和历史思考,旨在深入理解事物和问题的本质。
这种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研究
中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也是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从孤立、单一的角度出发,而
是通过分析事物和问题的各个方面,考量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系统。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揭示其内部矛盾和变化
趋势,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整体性思考外,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注重历史思考。
他认为,每一个事物或
问题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全面考虑其历史渊源、
发展过程和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发现其中的客观必然性和主
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施策。
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总体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
实践经验来进行验证和实践。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步深化人们的认识,
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系统、历史地认识科学问题的方法,它强
调整体性思考、历史思考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指导人们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也可
以应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实践。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_读_历史与阶级意识_有感
摘要:虽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提出先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公开发表,卢卡奇本人在晚期时候也曾对《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思想作过反思和自我批评,其晚期社会存在本体论也正是在对前期思想批判的基础上才完善了理论自身和实现了理论的自我超越,但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对卢卡奇早期物化理论作一个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从而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卢卡奇思想前后发生变化的轨迹和卢卡奇思想的全貌。
关键词:物化;历史与阶级意识;异化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3-0046-04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读《历史与阶级意识》有感高茹(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广东广州510050)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写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重要主题之一,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物化是其存在的本质特征,物化现象不仅是外在客观世界的根本特点,也是人的内在世界的根本特征。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公开发表十年以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才于1932年发表,因此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上世纪最早、最系统提出物化理论的一部著作。
一、提出物化理论的背景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非常丰富,在西方所引起的震动是强烈而广泛的。
物化理论直接影响了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萨特的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哲学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社会主义异化论的体系化者—沙夫与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哲学。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如此之大有其深刻的时代原因和理论原因。
(一)时代原因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战争、危机与矛盾的交织,帝国主义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人类社会在现实和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同时,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斗争,胜利者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失败者则损失惨重。
但由于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和自身因素,各社会主义国家既取得过巨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甚至是错误,这给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各自的弊端给民众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情感上造成的创伤,不但没有愈合,而且是旧伤痕上又添新伤。
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探析——重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 “ 正统” ——方法更准确地说就是总体性辩证法 体 由各个层次 的局部构 成 ,局部在 总体形成 的过 程起着 沟通 了, 而它 的本质及 其核心便 是总体性 范畴 。 个别的中介作用。“ 无产阶级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中介 , 把其 总体性辩 证法 的产 生背景 存在的直接性提高到意识的水平上” , 只有让工人阶级意识到
缺 陷及其 当代价值 来探析 总体性辩证 法在 马克思主义研 究上的历史地位 。 以期 为当代理解马克 思主义提供新的视性 : 中介
【 中图分类号】 B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4 2 4 4 ( 2 0 1 3 ) i 0 — 2 1 6 — 2
匈 牙利 哲学 家 、 文学 批评 家格 奥尔 格 ・ 卢卡 奇 , 同时也 兼 立事实 作为历史发 展的环节 并把它们 归结为一 个 总体 的情 况
具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身份。 他最早以其扛鼎之作《 历 下 。 对事实 的认 识才能 成为对现实 的认识 。 这种认 识从上述 简 史与 阶级意识 》 为世人所知 , 他在 该书 的第 一篇文 章开 头就发 单 的、 纯粹 的 ( 在 资本主 义世 界 中) 、 直 接 的、 自发 的规定 出发 , 问: 什么是 正统 的马克主义 。关于这个 问题 , 作者 在随后 的整 从它们 前进到对具 体 的总体 的认识 ,也就是 前进 到在观念 中
一
、
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 卢卡奇同大多数马克思主义 他们 的每一次举 动最后都 会构成决定 社会 的总体 行为 ,他 们 者一样 。 力 图恢复 马克 思主义的哲学性 。 卢 卡奇认为 , 一定 的理 才会将个别的革命运动重复下去 , 使量变推动质变实现革命 。 中介 ” 是构成 社会 总体 的基 本要 素 , 是联 系现象 和本 质 的环 论必须 以一定的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 , 理论研究 方法的性质直 “ 要超越 经验 的直 接现实性 以实现对 总体 的理 『 生 认识 , 就必 接决定 了理 论本身的价值意蕴 。 卢卡奇以他一贯 的勇气大胆越 节 。 过“ 马克思主义” 的跳板. 直奔回最早的马克思本身。相同的事 须 借助 中介 的范畴 。 实, 不同的解读 , 追溯缘由研究方法的迥异使然 。 经验论者试图 ( 三)“ 只有 当真实不仅被理解为客体, 也被理解为主体 …… 才可 以认 为主体 和客体 、 思想 和存在 、 自由和 必然 的 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 对事实进行不偏不倚的研究 ; 机会主义 时. 卢卡奇总体 性辩证法 的思想 集 中表 现在 主 、 者却力求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抗革命的辩证法。 两者所凭 对立得 以淌除 。” 客体的关系方面 :主体 的能动性产生辩证的总体 ,总体也是 借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本身 , 就须将研究的事实从所处的环境 客体辩证统一 的产物 ; 主、 客体任何 一方 的缺位 , 都 会导致 剥 离抽象 出来 , 再 以冷眼孤立 、 静止地 观察 。 这种研究方法 恰 恰 主、 总体性意 义全无 ;反 过来 ,总体 性也决 定 了认识 的主体及客 有悖 于马克思辩证法联 系、 运动 的观察视角 。 体。在黑格尔那里 , 主、 客体统一的实现就是主体完全的 自我 这种统一最 终被归结 为绝对精 神 , 卢 卡奇 则放 言 他不止一次地引述马克思 《 哲学的贫困》 “ 每一个社会中的生 意识 的实现 , 产 关系都 形成一个 统一 的整体 ……它们构 成一个 总体 的各 个 主客体统一的实现就是无产阶级, 他既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 , 也是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无产阶级作为社会总体中的重要组 环节 , 一个统 一体 内部 的差别 ” 。 与 自然科学研 究方 法相对 , 总 在进 行 自 我认识 的同时也是对社 会做 客观理解 , 总体 体性是将各个历史现象归入整体的方法 , 撕破了自然科学研 成部分 ,
《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著读后感
《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代表作之一,本书通过对历史和阶级意识的探讨,提出了“总体性”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读完这本书,我对卢卡奇的理论和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卢卡奇认为,历史是一个整体的过程,任何个体或群体都无法脱离历史而存在。
他强调,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理解历史,我们才能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一部分,才能理解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当今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本书中,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人的异化,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变成了商品,人的价值和意义被剥夺。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人们在这种意识形态的统治下,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
这一观点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卢卡奇在书中还提出了“总体性”的概念。
他认为,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只有通过总体性,我们才能理解社会和历史。
总体性的观点要求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放在整个社会和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看待。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
第二篇范文《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和发展,他以独特的方式探讨了历史、阶级意识和总体性这三个核心概念。
通过全新的视角,我对卢卡奇的理论和观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书中,卢卡奇对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
他认为,历史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有着重要的启示。
卢卡奇对阶级意识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认为,阶级意识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对自身阶级地位的认识。
他指出,阶级意识的形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阶级斗争则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浅析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辩证法
浅析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辩证法作者:姚嘉张泽峰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8期摘要: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以“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为主题,在20世纪的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部著作力图论证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根据,并由此出发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
关键词:辩证法总体性物化无产阶级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8-0223-021923年可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较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匈牙利学者、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卢卡奇写下了对左翼分子影响巨大的史诗级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
在社会研究领域和对时代特征的敏锐捕捉的前提下,卢卡奇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认清这个时代。
于是他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从理论上总结人们发动革命所产生的经验和教训,探索革命前进发展的新战略。
一、总体性的辩证法总体性的观点,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提出的最重要的观点之一。
卢卡奇试图通过总体性的思想打破已有的理论所造成的困境,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提升到改变现实的应有的水平,以此唤醒无产阶级应有的认识,实现总体的统一,并完成使命。
总体的观点,从形式上来讲就是总体是大于部分的总和,或者是总体对于各个部分拥有绝对的优越性;但是从实质上来讲真正的学科必须深入到它应有的高度,也就是深入到总体性的现实当中,并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总体性的高度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根据卢卡奇的论述,总体性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条:一是整体对于局部在方法上的不同。
局部需要整体的说明,但整体也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
据此,卢卡奇反对自然科学在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他认为孤立化的研究方法对于个别研究很有帮助,但是将其放入社会研究中,社会本质也将模糊。
总体性观点的第二则是:对直接性的事实必须进行辩证的和历史的考察。
卢卡奇强调,总体绝不是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将矛盾包含的具体总体,它需要很多“中介”的参与,将主客体联系起来。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卢卡奇(Lukács György,1885-1971)是20世纪中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早期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和《现代唯物主义的重建》(1923年)被认为是他思想的里程碑,其中他对“历史”和“总体性”的分析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将对其早期思想进行简要的分析。
卢卡奇对“历史”的分析可以看作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指出了作为历史发展的对象的“社会的全体人类”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
他认为,历史是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动的,而人类的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反映。
他强调人类的实践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对实践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历史的实际形态。
卢卡奇进一步指出,历史不仅仅是各个个别事件的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他强调了历史的总体性,即历史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都是与其他历史事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历史总体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内部的矛盾和矛盾的运动规律。
卢卡奇对“总体性”的理解可以看作是他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
卢卡奇认为,整体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对于揭示历史的实际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了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将其纳入到一个更大的历史总体中进行分析。
卢卡奇还强调了历史的矛盾性,并将其与辩证法联系起来。
他认为,历史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只有通过对矛盾的揭示和分析,才能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他提出了历史的辩证法,即历史是由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运动所推动的。
卢卡奇的早期思想中,还强调了人类对历史的认识和改造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历史的科学认识,才能指导人类的实践,实现历史的发展。
他强调历史的实践性,即历史不仅仅是被认识的客观存在,更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关于“总体性”的含义,卢卡奇在批判经济决定论时作了简单的规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别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总体性”,“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
在卢卡奇看来,“总体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曾多次谈及总体性范畴和总体性原则,他认为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性的辨证法是一种方法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的辩证法首先是一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他高度评价总体性的方法在哲学中的地位,他说“毫无疑问,《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的‘科学性’打入冷宫的总体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向占有的方法论的核心地位。
”卢卡奇认为,哲学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批判和超越的纬度,才能有超越物化的现实力量。
卢卡奇指出:“如果哲学能够彻底改变其研究方法,集中注意那些能够并且应该知道的具体的物质整体的东西的话,那么哲学才会有可能做出这样的综合。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打破由退化为一种完全破裂状态的形式主义所设立的障碍。
”卢卡奇认为,只有用整体性的方法来观察社会和历史,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以,卢卡奇断言:“这种辩证法的整体概念似乎已经远离现实,似乎很‘不科学’地塑造现实。
但是,它是能够理解和再造现实的唯一方法。
”二、总体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总体性原则应当高于经济原则。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寇瑶2012摘要:卢卡奇针对第二国际中普遍不重视辩证法,而流行经济决定论、命定论等错误的思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方法即辩证法的观点。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着重论述了他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同实证主义自然科学的方法相区别,总体性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是一种历史的总体,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总体性包含着整体和部分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卢卡奇对辩证法的理解基本符合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84-03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教师;陕西,西安,710049《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反思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理论产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盛行的氛围中,他试图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
他矛头直接指向第二国际那些所谓“正统”的理论家们。
他认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革命的客观条件不成熟,而主要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能领悟和遵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头脑,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
而这样的失误主要是由以伯恩斯坦为主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因此,卢卡奇认为革命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质,用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理论武装工人阶级,从而冲破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形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而这些都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树立起“总体性”思想,卢卡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理解为方法,即辩证的方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副标题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就说明了这一点。
总体性辩证法的提出是出于对现实的批判,是为了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重新树立马克思辩证法权威的一种理论探索。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
浅析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最有学术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的学术思想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制约,既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影响,又深受20世纪40年代以来实践与政治的影响。
在卢卡奇的早期学术思想中,“历史”和“总体性”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卢卡奇早期的“历史”与“总体性”进行浅析。
卢卡奇从他的哲学教授获得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手知识中,就认识到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历史才是真正的现实、真正的内容和真正的思想。
卢卡奇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提出了“全面历史”这一概念,他认为历史必须从一个“全面的”角度来看待,从而去研究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卢卡奇早期的历史思想强调研究历史发展的全貌和内在联系,尤其注重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研究,并认为历史的本质是某些特定社会形态的产物,这些社会形态的兴衰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某种规律。
卢卡奇的历史思想旨在摆脱传统历史研究中的局限性,从而去发现历史的真正本质。
他主张通过对历史发展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历史的内在规律性,并调动人类历史发展中蕴含的深刻动力。
卢卡奇的历史思想是为他高度统一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打下基础的重要一步。
在卢卡奇看来,社会现象不可能简单地被割裂开来研究,必须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研究。
因此,卢卡奇在早期的学术研究中提出了“总体性”这一概念。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对传统学术计划的一种批判,更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新视角。
他认为,社会现象是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所以我们必须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研究社会现象,并将其放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下来研究。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个框架将各种看似无关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使得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能够被更好地把握,从而更好地解释社会现象。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的贡献在于将人们的研究焦点从单个现象移向了对整体的探讨,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和方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于总体性辩证法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他看来,总体性辩证法是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是对世界和历史的综合性理解和分析。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基于霍克海默的哲学思想和列宁对于辩证法的理解而发展起来的。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和分析的哲学视角。
在他看来,整体是由众多的部分构成的,而这些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整体并不是简单地将部分加总起来得到的,而是通过部分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而形成的。
总体性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整体内部部分之间的结构和关系。
卢卡奇强调了整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他认为,整体不是被动地接受部分的影响,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
整体通过对部分的选择和组合,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结构和形式。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为整体的发展和变化是由部分的活动与作用所决定的。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整体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整体内部存在着各种因素和矛盾,这些因素和矛盾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过程。
要深入理解整体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必须对整体内部的结构和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指出,整体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整体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对矛盾和冲突的深刻分析,才能揭示出整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
卢卡奇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对现实总体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揭示了现实总体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只有通过对现实总体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全面理解和把握现实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了对现实总体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以及对现实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和揭示。
在总体性辩证法的指导下,卢卡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和思想,强调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存,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
青年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评价_读_历史与阶级意识_周荣
第12卷第4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收稿日期:2010O 08O 10作者简介:周荣(1977)),女,江苏盱眙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青年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评价)))读5历史与阶级意识6周 荣(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摘 要:5历史与阶级意识6是卢卡奇早年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阶级意识理论是其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是批判第二国际的机械性、宿命论式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它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关系问题,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哲学基础。
卢卡奇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关键词:卢卡奇;阶级意识;主体性;物化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O 4970(2010)04O 0013O 04 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哲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
卢卡奇在其代表作5历史与阶级意识6中首次对阶级意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考察,这种对阶级意识的分析考察不仅表明卢卡奇从独特视角解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更表明他试图对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其意义是深远的。
正如他自己指出的,/这些著作并不仅仅说明我个人的思想发展阶段;它们同时也表明一般精神发展的道路,并且,只要以批判的眼光加以对待,它们对于了解今天的情况和以此为基础的继续前进是不会没有意义的0[1]1O 2。
一、青年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历史考察阶级意识理论是卢卡奇的5历史与阶级意识6一书的主要论题,也是青年卢卡奇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促成卢卡奇形成阶级意识理论的最主要因素有:总结革命经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清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影响;克服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以及卢卡奇本人思想历程的逻辑发展等。
卢卡奇的总体范畴──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卢卡奇的总体范畴──读《历史与阶级意识》]本文从现实的视角去阅读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分析近代社会的片面性和近代科学的抽象性所造成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向哲学总体观念提出的要求,探讨了总体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作为方法论的科学性以及作为世界观的归属和载体,卢卡奇的总体范畴──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近年来,关于人的行为的片面功能的自觉,对自然界向人类发起报复的忧虑,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短期效应”、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不同步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开始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哲学的总体性范畴。
因而,介绍卢卡奇的总体观念的文章不断增多,但这种介绍总是试图按照某种哲学模式对卢卡奇进行剪裁,使人很难搞清楚卢卡奇究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
本文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总体思想作以客观叙述,笔者力求摒除自己已有的哲学知识的干扰,目的在于以这种形式引出真正对卢卡奇的总体思想作出认真研究的文章,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对于思考“全球问题”、“人类的困境”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问题都有启发意义的因素。
一. 总体范畴的提出历史研究是指向未来的,人们希望通过研究历史去找到解决那些人们将要遇到的问题的方法。
然而,研究历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透过历史的表层抓住其本质,然后,基于对这种本质的认识,展开对社会历史总体的把握;另一条是经验主义的或实证主义的对历史表象的热恋,社会文化论文《卢卡奇的总体范畴──读《历史与阶级意识》》。
◆分享好文◆卢卡奇主张走第一条道路,他说,马克思的名言:“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
在卢卡奇看来,从整体出发,还是从单独孤立的部分出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出发点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结论。
从单独的孤立的部分出发,其结论必然是抽象的;而从整体出发才是认识具体性的保证。
一切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的科学,都必须清楚地和准确地掌握对象的实际存在同它们的内部核心之间、它们的表象和关于它们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总体性辩证法。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形成的,而这些部分也受到整体的影响。
因此,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一切都是一切的条件”。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不是一种简单的和谐主义,强调社会和自然界中的部分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于整体的运动和变化起着推动作用,促进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也强调了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
历史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进化过程,而现实则是历史的某个特定的时刻。
历史和现实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历史决定了现实的发展和变化,而现实则反过来影响和推动历史的进程。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任何时刻的现实都是历史性的产物,任何历史时期都是现实性的表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了人类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人类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
人类在历史中不断地创造、发展、改造着自然和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认为人类是一个有创造性、积极向上的力量,是历史前进的驱动力。
总体性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相互依存和矛盾冲突,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作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支配着卢卡奇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体系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事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对我们认识历史、前进方向以及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都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卢卡奇总体性思想述评——以《历史与阶级意识》为中心
、
总体 性思 想 的提 出
卢卡 奇 ( 8 5 1 7 ) 匈 牙 利 人 , 0世 纪 有 世 1 8— 9 1 , 2 界影 响 的著名 思想 家之 一 。他青 年时 代 曾在德 国求 学并 深受 西方思 想 的浸染 。一 战的残 酷现 实促 使他
寻求新 的世 界观 , 于是 他 把 目光 转 向了黑 格 尔 和马
2 1 年 6月 01
延 边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n in Unv ri ( o il ce c ) o r a fYa ba iest S ca in e y S
J n 2 1 u .0 I Vo. 4 No 3 I4 .
第4 4卷 第 3期
作, 认识 到 马克思 是 一 位 全 面 的 思想 家 和 伟 大 的辩
与 阶级 意 识 》 整部 著作也 贯穿 了必 须恢 复被第 二 国 “
际 的领 袖 们所 遗忘 和歪 曲了 的马克 思 主义 的真 正哲 学 意 义 的思 想 ” 【 他 矛 头所 向 , 指 第 二 国际 那 些 。 3 直 所 谓“ 正统 ” 的理论 家 们 。他 认 为 , 时欧 洲 无 产 阶 当 级 革命 没 有取得 成功 的原 因 主要是无 产 阶级政 党 不 能 领悟 和遵 循真 正 的 马克 思 主 义 理 论 , 别 是 用 正 特
变 的阶段 ,历史 与 阶级 意 识 》 中反 映 了他 此 时 的 《 集 理 论探 索与 思想 转变 。 《 史 与 阶级 意识 》 历 决不 是青 年卢 卡奇 的 即兴之 笔, 而是 他深 刻反 思无 产 阶级 革命 失败 教 训 、 索无 探 产 阶级革 命新 道路 、 捍卫 和发 展 马 克 思 主义 的心 路 历程 的证 明 。在 国际 共 产 主 义运 动修 正 主 义 、 条 教 主义 和机 会 主义盛 行 的氛 围中 , 试 图“ 法掌握 真 他 设 正按共 产 党人 意义 理 解 的马 克 思 主义 ” [ 而 《 史 , 历 2
浅谈卢卡奇的“阶级意识”观——《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
浅 卢 奇 “ 级 识’ 谈 卡 的阶 意 ’ 观
《 史 与 阶 级 意 识 》 后 历 读
● 王 瑞 华
( 西南大学 政 治与公共 管理 学院, 四川 成都 4 0 1 ) 0 0 7
摘
要: 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 作 乔治 ・ 卢卡奇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 了开创 性的作用 。在他 的代表 著作
的形式 出现 , 使他们的认识狭隘了 , 只关 注 自身眼前 的利益 ; 它 使无 产阶级在 劳动 过程 中客体 化、 对象化 了 , 而丧失 了无 产 从
、
阶级 意 识 的 定 义
卢 卡奇认 为曾经的等级制度 掩盖了真正 的 , 但仍 是无 意识
的一 经济存在 和社会 经济 总体 之 间的关 系。以前 的等级制 度 把意识直接 固定在 其特 权之 上 , 例如 宗教 改革 时期 的骑 士 , 或
卢卡奇认 为 , 阶级 意 识 就 是 理 性 的 适 当 的反 应 , 这 种 反 而 应 则 要 归 因 于生 产 过 程 中 特 殊 的 典 型 地 位 。阶 级 意 识 因 此 既
《 史与阶级意识》 书中, 历 一 卢卡奇运用其特有的 总体 范畴哲 学和物化的观点详 细阐述 了“ 阶级 意识” 个观点 , 这 而对 于该
观 点 的认 识 正是 其 马克 思主 义理 论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关键词 : 阶级 意识; 总体 范畴哲 学; 物化 ; 等级意识 ; 虚假意识 中图分类号 : 5 2 7 B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5 (0 9 0 一O 9 一O 10 - 4 82 0 )3 2 3 3
为是理解 阶级 问题 的核心 。卢 卡奇 在其 哲学 中特别 强调 了 意 识 和阶级意识的历史意义 。他认为“ 历史过程 的基础按本 质上 说是 意识 , 意识使 历史 朝 着早 就 包 含在 其 中的 目的发 展。 可 ” 见, 在研究阶级意识这个 问题 时 , 卢卡奇 用历史 的观点 , 特别是 其 总体范畴哲学的观点和物化的观点 , 以资本 主义社会 为历 史 条件来分析阶级意识 这个 问题 。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以德国哲学家埃里希·卢卡奇的名字命名的哲学理论体系,该理论主张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社会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层面和要素组成,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
他主张要从这个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或单个要素的研究。
他关注社会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内在联系,通过研究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社会现象具有辩证性,即既包含矛盾又具有发展的趋势。
他强调社会现象的矛盾性,认为社会因为内部的矛盾而发生变化和演进。
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利益冲突等矛盾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的困境。
卢卡奇认为通过对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和解决,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强调社会的历史性和变动性。
他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卢卡奇主张研究社会的历史变化和演变过程,通过对历史的批判和反思,可以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他认为理论家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不仅要分析当下的状况,还要考察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未来的走向。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将社会视为系统,关注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
它试图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研究来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卢卡奇的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12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ol.18 No.12 2005年12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 2005卢卡奇“总体性的辩证法”再思考——读《历史与阶级意识》倪菁(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摘要:本文主要依据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一经典文本,从卢卡奇、马克思和黑格尔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总体性的辩证法”由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并探讨“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含义。
文章认为“总体性”首先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
其次,“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与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
最后,分析论述了“总体性的渴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总体性的辩证法”是卢卡奇为了消解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要转向。
关键词:卢卡奇;辩证法;总体性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60(2005)-0172-0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随着马克思的手稿、遗著和笔记的陆续出版,随着人们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入,对于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传统的解释模式——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的解释模式,以及在这一模式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对马克思哲学的特定的问题域的理解也开始面临挑战。
如果说,新材料的发现促使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作出新的思考的话,那么,对黑格尔、马克思的深入研究也促使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两位大思想家的关系。
而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的卢卡奇的研究成果。
他在这方面的创造性探索在其早期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中有明确体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
正是从这样的见解出发,卢卡奇十分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并把它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知识,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任务之一即是批判“物化意识”(reified consciousness),确立无产阶级作为革命主体的自觉的阶级意识。
卢卡奇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新思考,经历了一个在早年进行文学创作、后由文学转向哲学的过程,而布洛赫在此起了重要作用,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卢卡奇关注本体论的研究,这也是其哲学持续一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他越过马克思主义回到马克思,建立马克思意义上的历史观——卢卡奇反对斯大林的正统思想,最初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表现出来,在此意义上,卢卡奇实现了哲学的转向,创立了一种马克思主义传统。
也就是说,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年)一书中,为了培养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批判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机械决定论、实证论的解释模式,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以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意识批判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拟就对这一新形态的哲学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做一思考和研究。
青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批判了第二国际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唯科学主义的理论解释模式,认为他们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看作是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自然过程,忽视了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培养和作为历史主体的作用,因而无法抵御由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物化意识”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阶级的欺骗,造成了工人阶级的主观革命意识的匮乏和阶级意识的危机——革命过程中的合法性的呆小病和非法性的浪漫主义,最终导致了西欧无产阶收稿日期:2005-09-18作者简介:倪菁(1956- ),女,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经济学和经济学.第12期 倪菁:卢卡奇“总体性的辩证法”再思考173级革命的失败。
对此,卢卡奇指出,只有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真正洞悉历史的本质,对抗“物化意识”的侵袭,找到人的自由解放之路。
由此出发,卢卡奇首先批判了作为唯科学主义的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从而提出了“总体性的辩证法”。
卢卡奇认为,一定的理论必须以一定的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性质直接决定了理论本身的价值意蕴。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之所以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实证论的解说,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基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立场,将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直接运用于哲学研究中。
卢卡奇指出,对现实的一切认识都应该从“事实”出发,但不同的研究方法却决定了“事实”的不同意义。
当时的经验论者希望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实”采取所谓的“不偏不倚”的研究;而机会主义者则力求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抗革命的辩证法。
针对这两种倾向,卢卡奇认为,主张对“事实”进行不偏不倚的纯客观研究,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已经决定了我们将如何解释“事实”的意义。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将其研究对象“事实”从“事实”所处的环境中抽象出来,孤立静止地看待“事实”本身。
这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当然也被机会主义者所接受,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研究方法和马克思辩证法的对抗性。
卢卡奇由此分析了这种自然科学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实质及危害。
在卢卡奇看来,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实际上来源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
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不断“合理化”以及对纯粹数量的片面追求,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分工越来越细密,生产过程和劳动者的劳动也被“片段化”,“于是出现了‘孤立的’事实,‘孤立的’事实群,单独的专门学科(经济学、法律等)”[1],而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实证论也得以发展。
卢卡奇接着指出了这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片面性是“这种看来非常科学的方法的不科学性,就在于它忽略了作为其依据的事实的历史性质。
……这种错误来源的实质在于,统计和建立在统计基础上的‘精确的’经济理论总是落后于实际的发展”[1]。
而建立在这种研究方法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会无批判地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内在结构,从而钝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维度。
因此,卢卡奇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决不是这种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而是“总体性的辩证法”——这种方法对辩证法的性质作了重新确定:以前正统马克思主义将辩证法定义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学说,而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最主要的是一种辩证的方法,它只有在人与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对话中才有意义,只存在于人的社会历史领域,是社会历史范畴;对恩格斯强调自然界的辩证持批判态度,认为恩格斯将辩证法扩大至自然领域,是对马克思的歪曲。
这种总体性的方法,是从历史地分析和了解社会关系为出发点的,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对卢森堡非常赞赏,认为她首先提出辩证的方法。
卢森堡考察了历史的方法是一种社会分析的总体性方法,通过阐述“总体性的辩证法”的哲学内涵表达了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或总体是他阐述辩证法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
《历史与阶级意识》中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1]。
提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总体范畴的统治地位,是科学中的革命原则的支柱”[1]。
这一范畴的思想渊源,一方面来自于黑格尔关于哲学是“真理是整体”的观点,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考察,应指出卢卡奇之所以强调总体性范畴,不但反映了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整体化、综合化的一大趋势,而且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弊端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割裂社会现象的形而上学方法(其中对二者片面强调数量,单纯用数和数的关系表现的本质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见《历史与阶级意识》第53-61页中均有论及——这似乎也可反映出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思想联系)。
但另一方面,卢卡奇的总体性主要是依据于马克思,他反复引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表述的“每一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他看来,总体性渗透在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中,而且不限于理论概念本身的阐释,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对社会问题的实际分析和研究,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始终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一个总体,而从总体中分析把握资本主义的各种现象,正是具体运用总体性方法的典范。
因此,卢卡奇的“总体范畴”的具体含义包括:第一,“总体”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
一方面,它是在最高的思维形式中再现事物的整体联系,另一方面它又存留个体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
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由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
所以,总体范畴要求对社会生活进行总体的、全面的理解,孤立的个别事实也只有在总体中才可以得到理解。
卢卡奇以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为例,指出总体性的辩证法与资产阶级的实证主义方法存在根本差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方面使一切经济形式的资本主义性质达到极点,把整个社会描绘为只有资本家和无产阶级存在,创造了一种以最纯粹形式存在的思想环境,但另一方面,当这种思维方式刚要产生结果并形成理论的时候,它又立即化成了幻影。
因此,这种辩证的总体观似乎如此远离直接的现实,把现实构造得如此“不科学”,但它却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
第二,“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与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
卢卡奇认为,在总体性中,主体和客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否则总体性就不会存在。
总体性只有把主体174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自身作为一个整体时,才能真正把客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
马克思的“总体性的辩证法”是通过超越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理性主义思维方式形成的。
自笛卡尔以来的近代哲学强调逻各斯中心主义,强调主、客体相分离,强调理性,将不符合理性原则的都拒斥于哲学体系之外。
卢卡奇认为,尽管康德哲学力图弥补这种主客二分对立的状况,但由于他脱离了具体的社会历史,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因而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与对立并未真正消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把认识仅仅归结为对现象的认识,而达不到对物自体的认识;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又将解决主、客体对立问题的希望寄托于人内心的道德评价,实际上这种统一只是人内心中的统一而不是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统一。
黑格尔虽然开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解决主、客体的关系,他承认历史的重要性,将整个存在,包括我们的历史本身都看作是我们自己的产物,即我们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产物,这样主体与客体就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同时,黑格尔认为应该将历史置于具体的总体中加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