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优质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一节《地球自转》。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球自转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地球仪、地图、挂图、黑板、粉笔、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自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3小时56分。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期。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2)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周期:约23小时56分。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通过观察天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自转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导学内容: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导学步骤: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2. 请同砚们回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运动,并简单诠释其意义。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1. 请同砚们思考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2. 请同砚们列举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三、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的诠释
1. 请同砚们思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2. 请同砚们诠释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导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能够诠释昼夜交替、季节变化等现象。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地球的运动是引起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我们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不息探索地球的奥秘,为珍爱地球环境和增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教案 1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同学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培育同学的试验力量〔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试验〕、推理力量和想像力量〔依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通过熟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同学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预备:1、分组试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挂图或投影仪——地球的自转〔标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1〕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2〕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呢?〔3〕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4〕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2、你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学习新课:1、指导同学熟悉地球的自转〔1〕讲解并描述: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则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看法。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看,始终以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时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
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看和深化思索,熟悉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未联想一些熟识的现象: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假如看船上的物体能发觉吗?为什么?〔3〕讲解:当我们伴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
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同时,通过观看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推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状况。
《地球自转》教案13篇
《地球自转》教案13篇《地球自转》教案1一、内容与说明1、内容地球自转的概况——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典型地理现象——地方时。
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2、能够理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
3、能够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各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4、能够计算两个地区之间的时差。
【设计思想】注重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区时的计算、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的计算。
四、教学课时1课时。
(“地球自转偏向力”另外安排一课时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停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新课教学1.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因素,引出地球自转的几个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2.教师设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出地球自转的定义——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
注意自转轴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进而让学生判断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
得出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做一做,小练习: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如下图:【设计思想】单是口头描述“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这些词语,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仍然是模糊的;如让学生边用地球仪演示边观察,就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
3.复习经纬线的知识,如“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等。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转)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难点)学习目标1.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2.学会时差计算的方法,运用综合思维理解日期变更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方向偏转的规律,解释相关自然现象,提高地理实践力。
第1课时昼夜交替自主学习1.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1)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不停地。
2.图解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半球,即背着太阳的半球;乙为半球,即向着太阳的半球。
(2)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即图中的圆圈。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1)周期:1个日,24小时。
(2)意义: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黑夜不会过于,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太阳日是基本的单位。
[微点拨]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自学参考自主学编号12104班级:姓名:1.晨昏线的构成项目内容构成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正值日落2.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即图2中∠α=∠β。
(5)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15°/h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3.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晨线昏线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分界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的分界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昼半球的西侧)的昼夜分界线夜半球西侧(昼半球的东侧)的昼夜分界线时间法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昼夜分界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昼夜分界线图示现如今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有晨昏线功能,让整个地球白天和黑夜的分界一目了然,各个地区的昼夜交替变得无比直观。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地理》教材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基本知识。
2. 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地图、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地球自转有什么地理意义?2. 知识讲解(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3小时56分。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例题讲解(1)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2)说明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地球自转的方向。
(2)计算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地球自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3小时56分。
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2)解释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3)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
2. 答案(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
(2)地球自转使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当某个地区处于地球自转方向与太阳之间的半球时,该地区为白天;当该地区处于地球自转方向背离太阳的半球时,该地区为夜晚。
1.3 《地球的运动》学案(一)
1.3 《地球的运动》学案(一)制作人:时江松 使用时间:9月13日【课标解读】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方向、速度和周期;3、运用比较法,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
【学习重点】1、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基础知识导学】地球运动的形式有 和 两种基本形式。
一、地球自转:(根据演示地球自转,回答1—2题)1、自转运动是地球绕_________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_附近。
2、,北极上空看_____________,南极上空看__________。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1日,一个恒星日的时间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1个太阳日的长度是___________。
4、读教材P14“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思考总结:(1)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2)地球自转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特点(3)南北极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为多少?___________。
二、地球公转:1、公转运动是地球绕___________的旋转运动。
2、方向是______________,周期为 (______日____时_____分___秒)。
3、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________________,太阳位于___________上。
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___________(即______月初)最快,___________(即______月初)最慢。
【问题探究】 NS1、毛泽东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你认为可信吗?若真的可以,还需不需要附加一定的条件呢?2、北极点极昼的天数为186天,南极点极昼的天数为179天,造成这种日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反馈练习】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天D.在地球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2.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A.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B.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不同C.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D.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不同3.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C.酒泉(40°N)D.库鲁(5°N)4.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逐渐加快B.逐渐减慢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5.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描述最吻合的地点是A.北京B.上海C.新加坡D.莫斯科6.不考虑地形因素,下列地区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A.长春B.济南C.上海D.台北7.在下图中表示太阳日的是A.aB.bC.a+bD.a-b8.读图练习:(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半球。
第二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导学案
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运动班级姓名责任人:刘学美审核人:崔平 2013.05.14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
3.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绘图、计算能力。
自主学习学案【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完成)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1.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
在下面图中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3.周期:1恒星日:(___时___分__秒)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外,其它各点均为(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两极为。
点拨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约为赤道的一半。
其他各纬度(φ)的线速度(vφ)与赤道线速度V的关系为vφ=Vcos φ。
二、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是半球,乙处所在半球是半球(2)昼夜界线:AB线为_______。
(3)交替周期:1个_______判断下图中的晨昏线:OA为线,OB为线 SON为线 OA为线,OB为线点拨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
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2.产生时差(1)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分钟。
(2)时区划分:为使用方便,全球共分为24时区,每时区跨经度,相邻时区时间差1小时。
如图:(3)区时:每个时区________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点拨 (1)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的地方时。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自转及其相关概念。
2.理解地球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自转轴及其倾角等现象。
3.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自转是什么?为什么地球会自转?2.地球的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是怎么产生的?3.地球自转轴及其倾角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三、教学重点、难点1.地球的自转及自转轴的概念。
2.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的产生原理。
3.自转轴及其倾角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精心准备的讲解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自转轴及其倾角等概念。
2.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现象。
3.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自转的相关原理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如: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地球的自转轴的倾角对我们生活有影响吗?等等。
2.概念讲解:用图示和动画等形式展示地球的自转、自转轴和倾角概念,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3.实验体验: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现象。
4.讨论交流: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讨论自转带来的日夜交替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自转轴及其倾角对地球的影响。
5.总结:归纳总结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日夜交替、自转轴及其倾角等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资源1.基础教学教材学生用书。
2.多媒体投影仪或黑板白板。
3.实验器材:球体、日光灯等。
七、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评价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情况。
2.小组讨论情况汇报及口头检测。
3.课堂测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自转》。
具体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特点、地理意义以及自转产生的现象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速度等基本特征。
2. 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更替等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新课(1)地球自转的概念与特征利用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速度等。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等现象。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地球自转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关于地球自转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地球自转的概念、特征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3. 地球自转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时差等现象。
2. 答案:(1)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自西向东旋转。
周期为一天,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即地球的一半始终面向太阳,另一半则背向太阳。
由于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还会产生时差现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较好,但对产生的地理现象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专题4 地球运动-自转导学案1
年级班级姓名(中英文)西外国际高中部文科组地理学科专题4 地球运动-自转导学案1(第1课时共100分)【学习目标】1)简述地球自转的特点;2)掌握计算地方时和区时、测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地理技能;3)举例说明地转偏向力对水流、气流运动的影响;4)进一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运动有关,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重点】1)理解地方时和区时以及地转偏向力规律实际运用。
【自主预习】(30分)1、地球自转方向为,从北极上空看是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时针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是一日,由于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长度、名称也不同。
如以恒星为参考点,这一日的长度为小时分秒,叫做日。
如以太阳为参考点,则一日的长度为小时,叫做日。
3、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外,处处相等,约为°/小时;自转线速度的规律为最大,向逐渐递减. 处既没有角速度也没有线速度。
4.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后)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刻要(早/晚)。
经度每隔°,时间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分钟。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时相同。
5.我们把全球分为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时区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时区)的区时,即(经线)的地方时作为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就是“北京时间”。
6.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与(经度)经线重合;自西向东越过此线,从十二区进入十二区,日期需(加、减)一天。
7.地球自转的意义:○1产生了交替;○2经度不同各地,不同;○3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不偏.【合作探究】(60分)1.下列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 D.广州2.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地点的线速度相同B.线速度自赤道向高纬度逐渐减小C.地球上所有地点的角速度相同D.角速度自赤道向高纬度逐渐减小3.地方时和区时计算:1.北京的经度为116°E,北京的地方时为12:00.上海的经度为121°E,求上海的地方时是多少?2.图中实线为中央经线,虚线为时区的范围,在图的下方标上各时区的名称;上方中央经线上标上经度数.总结中央经线度数计算规律.3.121°E位于哪个时区?4.121°E的地方时为12:04,求中时区区时是多少? 此时纽约时间(西五区)区时是多少?5.某一游船横穿太平洋,船上的游客连续过了两次元旦,这是因为A.从东12区进入西12区B.从西12区进入东12区C.从东往西越过了日界线D.从西往东越过了本初子午线6.下列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从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B. 从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C.从西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减一天D. 从东十二区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7.北京的一位学生,想在3月21日晚上9点和远在纽约的母亲通过网络聊天,那么,他母亲应当在当地什么时间上网(纽约位于西五区)?8.从某处(160ºE,60ºS)朝正东方向发射的远程炮弹,落弹点在()A.西半球的中纬度某地B.东半球的60ºS某地C.西半球的60ºS某地D.西半球的高纬度某地9. 下列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思考与实践】我的思考:实践活动:观看纪录片《寰宇轨迹》,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拓展延伸】对待人类的科技发展,而我们我们人类对宇宙中的天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宇宙中所有的天体基本上都在旋转,当然我们地球也不例外,地球,自从诞生以来,已经有了46亿年的年纪了,而我们人类也才诞生几百万年而已,对于地球的来源,,我们知道的还是少之又少的,就有小伙伴们会不会:既然地球是一直在旋转着,那我们为什么一点感觉都没有?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转呢?其实如果你认真的观察这5个现象,那么你就会发现地球一直是在自转!第一那就是最明显的了,那就是夜晚和白天的区别,一般在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太阳每天都会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的地球也有了昼夜之分。
1.3《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doc
1.3《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海林林业一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导学案命题人:杜广平时间:1.3 (一)地球自转第1课时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大小、形状)2.了解地轴的空间特征。
3.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方向、速度和周期。
(一)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方向、速度和周期。
(二)教学难点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方向、速度和周期。
二、自学导航(A级,必做)1.基础前奏:a.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 km…b.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且南北半球不对称的不规则椭球体。
c.地轴:是地球仪上假想的轴。
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倾斜方向不变一始终指向北极星。
2.阅读课本P16正文并自己模拟演示地球仪,思考下列问题:什么是地球自转?根据地球自转的定义分别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俯视图——(教师给出底图):结论:地球自转方向为侧视图 ------- 自—向;俯视图---- 从北极上空看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时针。
2.(B级,选做)阅读课本P16活动及图1—12回答问题1:根据太阳日和恒星日的定义完成表格:(写出计算过程)结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1 日;1 日是昼夜交替的真正周期。
3.阅读课本P17完成活动问题1表格:(写出计算过程)结论:60° N/S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线速度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大约为 o线速度:因________ 而不同,由________ 向递减。
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 O三、自学检测1.概念自转轴心方向周期恒星日:太阳日:速度角速度线速度2.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360° )的时间为24小时,就是平时所说的一天B.南北纬60°处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两倍C.地球上地势高的地点线速度大于地势低的地点D.航天发射场一般选址在纬度较高的地点,为的是借助较大的线速度。
3.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西向东B.从北极上空看成顺时针方向旋转C.从南极上空看成逆时针方向旋转D.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就线速度而言,北京小于上海;就角速度而言,北京大于上海高雄与台北的角速度相同南北两极点的线速度为0,但角速度最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A.②④B.①②C.①④D.②③四、木节小结:。
地球的自转 学案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学案
1、概念: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
2、地球自转的绕转中心是 ,地球自转的方向: 。
3、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轴一直指向 (恒星名)也称为帝星。
4、从北极上空看呈 旋转,南极上空看呈 旋转。
【牛刀小试】画图:
(同学们自己用箭头标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5、填表: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比较。
参考点 所用时间 旋转角度 太阳日
恒星日
【牛刀小试】填空: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
(恒星日、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恒星日、太阳日)。
S N。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
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初中地理《地球的自转》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够观看得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等根本特征;能够通过地球仪演示得出昼夜交替、晨昏线、地方时等地理学问。
2.运用试验法,培育学生的空间概念,熟悉地球自转,养成地理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力量。
3.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地理特征。
【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悬导入法。
设置疑问:毛主席诗中曾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可是我们明明每天见到的事物、所在的地点都是一样的,是不是诗句写错了呢?引发学生思索,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地球自转的根本特征【展现活动用具】地球仪【问题】(1)请同学们观看教师手中的地球仪分别由哪几局部组成?(2)该地球仪是否是固定不动的?【教师活动】拨动地球仪中的地球使其转动。
【学生活动】自主思索,答复。
(1)分别由底座、半弧形的外圈、一根固定轴及一个小地球组成;(2)其中的小地球是可以转动的。
【师生共同总结】其实生活中,我们的地球也并非固定不动的,它就像我们的地球仪一样是会转动的。
【教师活动】可是它毕竟是怎样进展转动的呢?请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旋转这个地球仪,其他同学观看两位同学是否消失错误。
【学生活动】试验,自主思索,答复。
【师生共同总结】地球仪上的地球是围绕固定轴进展旋转的,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同样也有一根地轴,地球也无时无刻不在围着地轴进展旋转运动,旋转时分为两个方向,而正确方向则是自西向东不断旋转。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展现活动道具】手电筒及地球仪【试验活动】请两个同学上台,一个同学手持手电筒,翻开手电筒照耀小地球的一面,关闭后再次翻开,另一个同学旋转地球仪中的小地球。
【问题】小地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自主思索,答复。
当有光源照耀在地球上时,小地球仪被照耀的一面变亮而另一面则为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
1.看图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分析归纳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掌握晨昏线的特点会读图应用;会计算时间、日期。
级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从北极上空俯视: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呈方向旋转2.周期
(1)恒星日:是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
(2)太阳日:时间为小时
3.速度
1.产生昼夜交替
(1)成因地球时刻在
地球是个的球体(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
(3)交替周期是,即1个日
2.产生时差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地点比地点先看到日出。
(2)划分:同一时刻,不同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地方时相差(3)时区与区时
时区:全球划分为个时区,每时区跨
区时:每个时区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如“北京时间”即的区时或的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2)偏转规律:北半球偏转,南半球偏转,赤道上偏转
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参看创新方案12页),判断右图晨线
是,昏线是------B级
2. 晨昏线的特点-----A级
3.晨昏线的应用----C级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
球呈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
地方时是,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AN地方时是。
(3)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
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南极圈及
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
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
节气是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
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
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
与线交点的地方时。
4.计算公式-----B级
某地地方时= 某地经度= 某地时区号数= 某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某时区区时=
日界线与日期的变更----C级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一般情况下有两条和
(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即0点所在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自转,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不停
自东向西交替,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
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一
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一天(如上图所示)。
(2)人为界线(固定不变):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
线日期要一天(如上图所示)。
从右图中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
所跨的经度范围。
(3)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
时为点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于一半;当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内,
地球上新的一天于一半。
1.下图所示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2.(C级)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
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
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2009·广东)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3~4题。
3. (B级)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4. (A级)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
向的是( )
5. (B级)(2009·海南)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1∶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2009·北京海淀模拟)读下图,完成5~6题。
5.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
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6.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12月22日白昼时间甲地大于乙地
(2009·北京东城调研)下表为CA161航班某日飞行情况,表中时间都为当地时间。
据此回答下题。
7.该航班的飞行时间约( )
A.3小时35分 B.2小时35分
C.2小时25分 D.4小时35分
8.假设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地球上下列地理现象中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日、月东升西落现象 B.南半球河流一般右岸多沙滩
C.昼夜现象 D.120°E的地方时早于90°
9.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__极点为中心
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方向,P点地方时为时。
(2)在图中添画出太阳光线。
(3)为线,其中是线,是线。
相对于地表的运动方向是时针。
(4)此时,北京时间是时。
(5)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月日时分。
(6)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东、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