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合集下载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区域比较分析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群也逐渐形成。

城市群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城市组成的区域。

在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引导,一些具备条件和优势的地区迅速形成了城市群。

本文将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群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和原因。

首先,华东地区是中国最早形成并最具活力的一个城市群地区。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

这一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周边省份密集发展。

华东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入。

此外,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关部门将经济特区设立在华东地区,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放,在经济发展上给予了巨大支持。

其次,在华北地区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

这一地域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城市群拥有中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最大的港口和最发达的交通网络,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相关部门也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另外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四个省份。

这一地区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交通便利且资源丰富。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并且相关部门也在这一地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力度。

此外,在西部地区也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城市群,如成渝城市群、西北五省(自治区)城市群等。

西部地区具备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在能源开发、旅游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部门也在这些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流入。

总的来说,中国各个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差异主要受到自然条件、支持和资源禀赋的影响。

华东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实施了一系列开放,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流入。

京津冀城市群则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相关部门支持。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

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导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聚落。

传统聚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进步历程,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空间层次结构的角度对中国传统聚落进行解析,探讨其特点和演变过程,以期加深对中国传统聚落的理解。

一、聚落的定义和分类传统聚落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社交需求,相对集中地聚居在一起的地区。

依据聚落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传统聚落分为农业聚落、工业聚落、商业聚落等。

本文主要关注农业聚落,因为农业聚落在中国传统聚落中占据了重要塞位。

二、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中国传统聚落的空间层次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整体布局、建筑群落和单元空间。

这三个层次互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聚落空间的特点。

1. 整体布局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是指聚落的总体规划和空间组织方式。

中国传统聚落的整体布局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紧凑布局:传统聚落基本上是呈现出“三合一”布局,即乡村、田地和水系的紧密结合。

这种紧凑的布局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沟通,也能够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

(2)中轴线布局:浩繁中国传统聚落都接受了中轴线布局,即乡村的中心轴线上有主要的建筑和道路。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中庸之道的思想。

(3)环境适应性:传统聚落通常会思量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来规划布局,以适应当地的气候、地形和丰水状况。

依据不同地域的特点,聚落的布局也有所不同。

2. 建筑群落建筑群落是指传统聚落中由许多建筑物组成的聚居区域。

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形式多样性:中国传统聚落的建筑形式多样,既有木结构的传统民居,也有砖石结构的府邸和寺庙。

建筑形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传统聚落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统。

(2)分层建筑布局:传统聚落的建筑群落通常接受分层建筑布局,即将建筑物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空间结构。

(3)公共空间的重视:中国传统聚落分外重视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利用。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摘要】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

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加强化横向联系,而事实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间在发展上往往没有重视横向协作与整合,共同发展。

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实质,并从操作层面上展开行动。

城市群是在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上有相似性的以及整合共同发展繁荣的区域。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地域单元其内外集聚和扩散功能强劲,在经济全球化拥有良好根基的前提下,我国城市群经济发展迅速,形成在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实力和活力等方面最具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群的组织结构、产业组织、发展模式、经济资源,特别是沿海城市群越来越趋向于合理,形成城市群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共赢状竞争压力。

与此同时,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和全面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也推动我国城市群经济将从板块化向网络化发展。

尽管“协调”和“一体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这在客观上也要求进行全方位的整合来形成合理分工,但是“整合”比这两个词更具有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它不仅指竞争、紧密联系和协同合作的城市群经济新秩序,还是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

1、整合的动因和目标。

整合是出于提高自身整体空间联系与传递过程的需要,经济竞争能力及与抗衡外部竞争压力的要求。

为赢得外部市场的竞争,城市群内部经济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群内部的要素用加强流动来增强城市整合,以影响和控制城市周边地区,使城市群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及形成多样化对外作用。

2、整合的动态性。

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

城市群空间是由点线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城市群整合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城市群内部要素由外力作用传导并相互作用使这些要素不断进行调整来达到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

中国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

中国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发展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 间结构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认识, 为城市群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研究可以关注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探讨城市群如何通过优化功能布局 和空间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针对中国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 可以进一步加强,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深入探讨城市群内部各功能要素的空间分布特 征和相互作用关系。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过程
01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出现一些初级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的
形成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
级而逐渐形成的。
02
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国家经
济实力增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形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实证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城市群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 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02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 发展
中国城市群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大城市为中心,由多个功能互补、联系紧 密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城市集合体。
特点
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彼此协作分工,形成一种复杂的 空间结构。
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特点
功能多中心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互补性、协同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多样性是指城市群中城市类型的多样性,互 补性是指城市之间在资源、产业、功能等方面的互补,协同性是指城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动态性是指城 市群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有新的城市加入或老的城市退出。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叶浩;濮励杰;张鹏【摘要】采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数据,运用最近邻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了1985-2010年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985-2010年间,中国城市的整体分布主要呈集聚型,其集聚程度有着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类型存在很大差异.集聚强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大而降低,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互斥作用不断加强.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由均匀分布转变为随机分布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相对降低.从局部区域上城市的空间集聚或空间关联性质来看,其集聚特征的反差十分鲜明.东部地带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都较为发达,形成了高水平均衡模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分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空间极化特征.【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最近邻分析;局部Moran's I;中国【作者】叶浩;濮励杰;张鹏【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320;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3;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00 引言城市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城市的分布结构的有机整体,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体系的演变不仅为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也日益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1-2]。

城市体系研究是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及相关研究的传统课题,分析城市体系变化的特征及其趋向对于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地确定城市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依据城市人口规模、GDP及建成区面积等指标对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研究[3-5]。

具体到城市空间分布的形态与模式研究中,主要从城镇分布密度、平均最邻近距离、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重心等方面进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6-7]。

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

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
大学 环境 与规划学 院 , 山东聊城 ,5 09 2 25 )
【商 】 着改 革 开 放后 中国 经济 的 飞 速发 展 , 国城 市群 体 系不 断 完善 。运 用 分 形 理 论 的基 本 思 想 , 用 a g 软 件 对 中 国 }要 随 中 利 ri cs
城 市 群 的 空 间分 布 定 量 分析 发 现 , 国城 市群 的 不 均 衡 分 布 态势 和 空 间轴 线 分 布特 征 明显 。 中
定 阶段 的必然结 果 , 城市 群萌芽 于工业 化前期 , 工业
7 0
12 中国城 市群 的发展 阶段 划分 . 中 国的城 市群 发展可 以划分 为 3个历史 发展 阶
段 : 建 国初 期到 17 从 9 8年改革 开放 属于 城市 群孕育 萌 芽阶段 , 虽然在 此期 间中国城 市化 的波动 比较大 ,
出现 的 主 要 原 因 。
局 。苗长虹认 为 中国现 已发育有 可 以分 为 3大梯
队的 1 3个城市 群 , 在地 理空 间上显 现出“ 四大板块 ”
的分布形 态 。
l 中国 城 市群 发 育 与 划 分
1 1 城 市 群 发 育 过 程 .
城市起 源于 第 二次 社会 劳动 大 分工 ]是 社 会 , 生产力和科 学文 化发 展 到一 定 水平 、 会 劳 动地 域 社 分 工达到一 定程度 的产物 。城市 群是城 市发展 到一
城市发展研究 1 5卷 20 0 8年 6期 u bnSu isV 11 o62 0 ra tde 0 .5 N . 0 8
董 青等: 中国城市群划分与 分布研究 空间
但 中国 的城 市体 系 发 育 已相 对 成 熟 , 市 群 的雏 形 城 已基 本 显现 。从 17 年 改 革 开放 到 19 98 9 8年是 城 市 群 体系 形成 发展 阶段 , 市 化 比率 从 1 .%增 加 到 城 79 3 . %∽ 。中国进 入 城 市 化 快 速 发 展 时 期 , 大 城 04 三

关中城市群地区区域空间分异与重构研究

关中城市群地区区域空间分异与重构研究
多方 案选择 和 多方 面综 合衡 量 的过 程 ,但 是 最 主要
关 中城 市群地区区域空 间分异 与重构研 究
钱 慧 ,姚 秀 立
( 京 大 学 城 市 与 区域 规 划 系 , 苏 南 京 南 江 209) 10 3

要 : 以 “ 中城 市 群 建 设 规 划 ” 空 间结 构 的研 究 为例 ,提 出 了一 种 新 的 空 间 重 构 的 方 法 . 首 先 运 用 Arma 关 c p软 件
s r n h,t wn a iy s a u nd e o og c r s rc i n s n c p t ol. Se o t e gt o nd ct t t s a c l i e ti to u i g Ar ma o s c ndl y, t e e o he d v l pme nt p t nta nd i e i n of he ov r m e a e d e t wo k ut h po e i l pa i l t u t e f t e o e i la nt nto t g e n nt r a d d o r o t e t nta s ta s r c ur o h
Ke r s: M i - y wo d d Sha nx o i c r a g o e a i n; s ta fe e ta i n; r c ns r c i a iPr v n e u b n a gl m r to pa i ldif r n i to e o t u ton
维普资讯
西
9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第4 3卷 20 0 7年 第 3期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从单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艾。职业流动使职业走向市场化,区域流动使区域走向
开发区建设要以城镇为依托。开发区的建立和发
展,为新形势下郊区副中心和卫星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契 机。一些特大城市抓住这一良机,将开发区配置于郊区 副中心和卫星城镇,建成集工业生产、居住、生活娱 乐、商业、教育于一体的社区型开发区,带动了郊区工 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于城 市郊区和外围地带,且多以群体形式布点。因此,必须 加强卫星城镇的工业集聚规模,培植支柱产业体系,同
人口和产业职能的作用,仅对缓解大都市住房紧张起了
些许作用,又由于职住远离,更加剧了母城与卫星城之
间的交通紧张程度。而只有少数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与 母城有一定距离、配置了各种产业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 及服务中心、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舒适环境的卫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批准号498 01(10s
城3 5座,但由于数量过多,分布较广,且以职能单一的 卧城居多,因而多数卫星城并未真正起到疏解大都市区
要的城市形态;当前,许多小城市和中等规模的城市仍
是单中心城市。由于在单中心城市中,人口和工商业活
动高度集中于狭小的建成区内,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市中 心区人口密度过高、工业企业过多、工业区与居住区犬 牙交错等现象,既导致城市交通、住房和基础设施拥 挤,又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还带来了特大城 市“摊大饼”式的蔓生扩张。
界各国都在力图限制大城市扩展,但大城市的增长却似
乎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不仅大城市的数量在增加,而且 地域范围也不断扩展,甚至出现众多的城市连绵区、大 都市圈。1900年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座,
1 9 5
城市化的进展,逐渐将大城市的发展重点放到郊区,在 大都市区周围建设若干卫星城镇,作为疏散中心城市人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组建筑物朝向的选择,需考虑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照晒和有良好自然通风,同时冬季能获得充足太阳辐射。

图为“某省会城市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轨迹线和昼长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琼B.闽C.苏D.冀2.冬至日,该地朝向南偏东45°的墙面可照时长大约()A.6h B.7h C.8h D.9h3.该城市建筑物的最佳朝向为()A.南偏东15°B.东偏南15°C.南偏西15°D.南偏东30°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平流海雾。

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月份中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最小的是()A.3~4月B.6~7月C.9~10月D.12~次年1月5.白令海峡附近平流海雾多发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与东北航道、中央航道相比,西北航道更需关注()A.低温寒冷B.狂风巨浪C.海雾弥漫D.复杂地形约800年前长白山火山的喷发形成了大面积的裸地。

熔岩裸地要经过长时期的风化侵蚀、积累水分和有机质等过程才能逐步形成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

目前北坡植被的垂直分异已较完整,其他坡向植被的垂直分异尚不明显或无分异。

图为“长白山火山灰、浮石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北坡山麓地带植被的典型特征是()A.林木稀疏,矮曲成丛B.针阔混交,林相复杂C.板根深埋,茎花点缀D.高山苔原,苔藓遍布8.与长白山北坡相比,东坡植被垂直分异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坡度差异使得沉积不同B.不同坡向太阳光照不同C.裸地演化所需时间不同D.不同坡向水分条件不同卓尔山属于祁连山脉的一条支脉,坐落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河北,主要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有相当大的影响。
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3.相互作用模式
各种相互作用模式的产生,旨在寻求空间组织中 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比较著名的有引力模式、 潜力模式。
(1)引力模式
引力模式是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来的。
该模式认为,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 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其一般形式如下:
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不断地通过交通、 通讯等联系通道发生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 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
用(spatial interaction) 。
通过空间相互作用,使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 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6
一、相互作用的分类
(一)相互作用的类型
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过程。
实际上,现象的空间扩散过程常常采取多种方式。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1)阻力 新事物接受者的接受情况 阻力因人而异,从而影响接受的时间长短、
所形成的空间格局和接受者比率的饱和程 度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1)阻力
新事物接收者的数量和时间分布呈正态分布
2、空间扩散的阻力和障碍
Iij
Wi Pi Wj Pj D b ij
Iij为i、j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量,Pi为第 i个城市的人口规模。 Dij两个城市间的距离,b为测量距离摩擦作用的指数。 WiWj为经验确定的权数。
25
(2)潜力模式
计算一个城市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 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用引力模式分 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 求和,就可以得到。总结成公式形式如下:
新英格兰南部的节结地域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

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演化与空间逻辑+—基于新国家空间视角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LOGIC OF SPATIAL PLANNING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EW STATE SPACE张衔春唐承辉许顺才岳文泽ZHANG Xianchun; TANG Chenghui; X U Shuncai; YUE Wenze【摘要】国家空间重构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成为缓解城市间竞争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本文基于新国家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征,结合国家空间选择性探讨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空间逻辑,包括空间特征与空间效应。

研究表明:首先,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及其扮演的角色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转型折射出国家空间选择性由城市尺度向区域尺度转变;其次,在社会转型宏观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是国家对区域崛起的制度回应,通过多样化策略的分层叠加,塑造 了动态与嵌套的国家空间形式;最后,作为柔性的尺度重组策略,城市群空间规划以灵活与低成本的方式引导资本在特定城市群地区实现了再领域化和权力尺度重组,提高了国家空间治理能力,实现了治理模式转型。

然而,中国城市群空间规划主要依赖高尺度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存在实 施效果不一致等现实矛盾,亟待强化国家空间策略的内部整合与国家空间项目的衔接。

【关键词】新国家空间;城市群;空间规划;尺度重组;中国ABSTRACT: In the restructuring o f state space, sp a tia l p la n n in g o f urban a g g lo m e r a tio n s has functioned as an important m eans to alleviate the fierce intercity com petition and enhance regional co m p etitiv en ess. B ased on the new state space theory, this paper exam ines the developm ent process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 f 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gglom erations in C hina, and explores its spatial logic in com bination w ith the conceptual fram ework o f state spatial selectiv ity, including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effects. This paper unfolds that firstly,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he contents and the role o f spatial planning vary that state spatial selectivity has changed from thesca le o f city to that o f region. S eco n d ly, underthe m acro background o f social transform ation,the 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gglom eratio n s inChina is deem ed as a strategical deploym ent o f thestate in response to the rise o f city-reg io n s, andthrough layered superposition o f diverse strategies,a dynam ic and em bedded form o f state space isshaped. In the end, as a flexible rescaling strategy,spatial planning o f urban a gglom eration s bringsabout capital re-regionalization and power rescalingin sp ecific regions in a flexible and low-cost way,w h ich im proves the national spatial govern ancecapacity and realizes the transform ation o f localgovernance m ode. H ow ever, the spatial planningo f urban a g g lo m er a tio n s in C h in a has h e a v ilyrelied upon top-dow n prom otion from upper-levelgovernm ents, and there are structural tensions in its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It is urgent to strengthenth e internal in teg ra tio n in the im p lem en ta tio no f d ifferen t n a tion al sp atial str a teg ie s and theconnection o f national projects.KEYWORDS: n e w s t a t e s p a c e;u r b a nagglomeration; spatial planning; rescaling; China1970年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国家间竞争转向核心城市及其所属城市群间的综合角逐m.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重塑政府角色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将国家管制权力向城市群等区域尺度下放.重建新的国家竞争力121。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潜力模式
根据引力模式,我们能计算一对城市间预 期的相互作用量。如果我们计算一个城市 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 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 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 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求和,就可以 得到。
四、空间扩散
空间扩散是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采取空间扩散方式的流是在特定的时间和 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 散到接受者中。
2)中心地理论的出现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 成。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 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 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 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 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
瑞典的城市规划(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50年代,美、英等国学者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的中心地体系作了大量的验证。60年 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
K值
固定(K=3,4,7) 非固定、K=3、4、7、9……
二、市场网 在需求圆锥体的基础上,廖士进一步阐述了市场
去由圆形转为六边形的过程。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六边形具有最接近于圆的优点,也具有比三角形和正 方形等其他多边型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因此需求可
达到最大化。
廖士体系比起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体系更
为一般的中心地体系。廖士的体系中克里 斯泰勒的3种形式(K=3、4、7)仅是其中 的特例。廖士通过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 和大小,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K=3、4、 7、9、12、13、16、19… …)。
空间扩散理论是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于1953 年提出的。空间扩散研究被益为本世纪人 文地理学研究中两项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元生点向外作空 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 们叫做传染扩散。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和树种组成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和树种组成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和树种组成红树林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它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海岸线上。

在中国,红树林分布广泛,拥有大量的面积和丰富的树种组成。

本文将介绍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和树种组成,并探讨红树林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红树林是一种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潮汐带以下的滨海地区。

红树林的典型植被包括红树科、柳科、马鞭草科等植物,其中红树科植物最为重要。

红树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独特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

它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包括鸟类、鱼类、贝类等。

防护作用:红树林对于海岸线的防护作用十分显著,可以抵御风浪侵蚀,保持海岸线的稳定。

净化水质:红树林可以净化海水,吸收污染物,提高水质。

经济价值:红树林的木材和果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红树林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和东南沿海地区。

据2019年统计,中国红树林总面积约为4万公顷,其中自然红树林约为7万公顷,人工红树林约为7万公顷。

以下是中国主要红树林区的分布情况:海南岛: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岛屿,也是红树林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沿海城市。

广东省:广东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红树林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深圳、汕头、珠海、湛江等城市沿海地区。

福建省:福建省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厦门、福州、莆田、泉州等沿海城市,其中鼓山涌泉寺红树林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浙江省:浙江省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等沿海城市,其中舟山群岛的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

江苏省:江苏省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京、连云港、盐城等沿海城市,其中连云港市的云台山红树林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山东省:山东省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青岛、日照、烟台等沿海城市,其中烟台市的长山岛红树林是该省最为著名的红树林景区之一。

中国红树林的树种组成丰富多样,其中自然红树林的树种主要包括桐花树、秋茄树、木榄、海漆等。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一、本文概述《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一文旨在深入探究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时空分异现象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

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地理、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城镇化在时空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本文旨在揭示这些差异性的具体表现,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回顾了城镇化概念的发展历程,界定了城镇化时空分异的内涵,并阐述了研究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接着,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城镇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城镇化时空分异的多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人口流动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影响,共同塑造了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的格局。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城镇化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优化城镇化布局,提高城镇化质量,缩小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文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的突破点。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城镇化时空分异现象的理解,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也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在时空上呈现出显著的分异特征。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的城镇化经历了从缓慢发展到快速推进再到当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一过程中,城镇化的速度和规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

早期,城镇化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而后逐渐向内陆和中小城市扩展。

这种时序上的分异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变化,也揭示了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

在空间维度上,中国城镇化的分异特征同样显著。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最新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论文选题参考方向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实证计量分析;金融方向;企业行业区域方面;新农村建设方向;国际贸易方向;三农;证券市场;产权制度改革等等二、论文参考题目1.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2.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再认识3.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启示4.资本增殖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5.马克思分配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创新6.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的进一步完善7.中国个人收入差距变动的现状趋势及政策调整8.论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9.论文代写口口舞依依漆久吧漆久叁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市场化的矛盾分析11.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改革举措12.中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发展13.“三农”问题与城乡统筹发展14.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三农”问题15.从经济增长模式到经济发展模式16.农民增收问题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7.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建设18.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绩效分析19.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之路的选择与政策支持20.论创业与就业和创意经济的关系21.城市化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2.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调查23.农村居民医疗制度改革探讨24.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分析25.企业整体上市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26.循环经济的实践与理论分析27.政府失灵与有效的政府职能28.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调控29.区域统筹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0.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健全及改革举措3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32.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及政策分析33.中国市场化程度测量研究34.中国经济民营化进程与趋势35.对三鹿奶粉食品安全事件的经济分析36.三鹿奶粉食品安全实践对我国食品产业的影响37.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38.试论矿难事件与煤炭生产的相关关系39.人民币汇率升值与进出口变动关系分析40.某省(市县)区经济发展水平数量分析41.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研究4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研究43.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研究44.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机制研究45.发展混合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研究46.经济新常态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研究47.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研究48.“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与国内外产业的转移研究49.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50.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转变的研究51.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需求增长关系研究52.过剩产能的市场性退出与政策性退出比较研究53.城市群形态演化规律与都市圈经济研究5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55.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户籍制度同步改革问题研究5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反贫困研究57.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58.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59.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60.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61.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62.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6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64.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6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66.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67.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68.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69.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70.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71.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72.甘肃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7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74.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75.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76.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77.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78.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7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8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8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82.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83.技术体制视角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经济效率实证研究84.加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85.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86.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87.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我国电力消费特征的计量研究88.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89.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90.劳务派遣合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91.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92.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93.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演进研究94.民营企业财务风险形成与扩散机制研究95.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96.农户居住空间演变及区位选择研究97.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98.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99.企业家创新精神与企业成长100.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实施机制研究101.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102.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103.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成长10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105.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10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和养老金账户研究107.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08.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109.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1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影响因素与测度的实证研究111.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研究112.社会互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113.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14.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115.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116.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研究117.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118.网络游戏产业之经济学分析119.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及效应研究120.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121.我国白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2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123.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124.我国供热行业特性与政府规制研究12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126.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127.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128.互联网金融监管创新研究129.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130.网络经济下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研究——以行业为例131.新常态下产业政策方向作用机制调整研究132.新常态下财政政策促进产业升级研究133.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134.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研究135.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136.营改增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137.城镇出租车市场新业态研究138.全球价值链与对外投资结构研究139.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40.推进我国自贸区战略与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研究141.某产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以浙江省为例14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某产业分析——以浙江省为例143.浙江省鼓励创新的制度供给研究144.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重点难点与对策研究145.浙江省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一体化研究146.浙江民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空间分布与政策研究147.新常态下货币传导途径的演变特征及其管制策略148.高速铁路网络对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149.休闲农业产业市场需求及对策研究150.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公共投入的关系研究151.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特征152.浙江省农村居民增收与消费结构变动的关系153.民营资本在浙江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54.产业类型与创新性关系研究155.某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研究156.某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研究15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某市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研究158.某市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59.浙台生产性服务业文创产业跨境电商金融产业等产业对接合作的研究160.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161.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16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163.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64.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安徽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165.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166.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167.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168.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分析与研究169.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探讨170.论优化消费结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意义171.论“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172.论当前能源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173.论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174.对我国银行业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理性思考175.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解决的对策176.论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77.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178.计算机软件业反垄断的经济学研究179.论市场机制对我国医疗行业体制改革的意义180.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分析181.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营方式的影响182.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理论差异分析183.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184.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185.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186.论如何避免城市流动人口低收入的代际传递187.论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88.安徽省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原因与对策分析189.安徽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布局研究190.安徽省城市能源消费问题及对策191.城市化对经济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以安徽省为例192.安徽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投入现状与对策分析193.粮食种植面积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194.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以安徽、江苏两个样本为例195.安徽省各地区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196.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发展战略197.和谐社会的分配体制设想198.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分析199.如何实现公司治理的中国化改造200.西部开发如何实现资源整合201.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合作经济的作用202.我国国资管理的现状与出路20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思。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一体化发展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一体化发展

中国主要的都市经济区和人口-产业集聚区(建议)
二、大都市经济区的形成及空间结构
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自改革开放 以来就置于沿海地区,现在和未来很长时 期内也都在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的率先现代化和大规模地进入国际经济循 环,无论在国家政策层面或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升级、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等等方 面,都是不争的事实。
大都市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在经济上是命令和控制中心(通过高级生产者服务 业和跨国公司总部等载体来实现)、在空间结构上是全球 城市网络重要的节点、在文化上是多元的和具有包容性的、 在区域层面是全球化扩散到地方的“门户”。 以“城市-区域”的空间形态构建应对全球竞争的国家 竞争力、国家内的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的 重要目标。
制度保障。
转移资本和产业, 以跨国投资为基础的复杂的全球生产网络, 国际经济机构的作用增强, 全球资本主义规则为资本的全球扩张提供了
经济全球化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 • • • • • 金融资本地位的上升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流动, 生产技术与技巧迅速的跨国扩散, 市场的全球化, 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知识与信息的全球性迅速流动, 跨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 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的强化、以及各国国家战略的全球化导 向。
1400 连网计算机(万台)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7.1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 1 2 信息化水平(R) 3
时间 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发展速度!
国际出口带宽(Mbps)
如何保护欠发达地区不会被“伤害”以及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 程中去?政府的缓解政策可以在三个宏观方面: 首先,支持、鼓励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参与到发达地区的垂直产业链中,即某种程 度上间接参与全球化、并以此构筑“网络”;其次,促进欠发达地区进行制度创新,改善投 资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全球化力量运作的制度氛围;第三,增加教育投入,增强这些 地区劳动力素质以及由此发展的知识创新能力。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 城市体系

城市地理学:第四章 城市体系

(3)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 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
中心地市场区最有效的理论形状是六边形,六 边形可使中心地(企业、商人)利润最大化;按 最有效市场区组成中心地等级体系有三种形态, 每种形态有各自的各级中心地数目配置(K值), 并按不同的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 则)建立;
“结合大都市统计区”(consolidate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CMSA)。包含有几个PMSA的大都市 复合体则称为
2、宏观层面
(1)单个城市区域(city region)
指由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和周围地区所组成的区域。
(2)集合城市区域(conurbation)
(1)六边形网络的形成
(2)城市等级体系
A市场原则K值
上图中,A中心市场区的边界通过6个消费点(次一级中 心),但这些消费点的需求并不是由A中心独享,而是由 A和其他生产点分享。每个生产点只享有一个消费点需求 的1/3。由此可见,一个生产点服务的完整消费点有3个, 即周围6个消费点的1/3加上生产点本身,于是,K=3。每 个较大的市场区总是包含3个比它低一级的市场区。于是 市场区的等级(镶嵌)系统的构成是:1,3,9,27,81, 243,…[K=3n-1]。
35
<50 万
129

193

2173
市、镇
2366
2010 6 10 21 103 138 158 658 19410 20068
• (2)区域城市体系――小规模的“金字塔”型
• 规模等级上一般与国家的规模等级相似,可能缺 少特大城市或大城市等级,在空间结构上呈现两 种情况:
• A 中心城市(主城)-近郊区(郊镇)-卫星 城(镇)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

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

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

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

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城市地理学PPT 第七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空间扩散的障碍
自然障碍:如河流、湖泊、山脉、沙漠等; 自然障碍 文化障碍:如语言、种族、宗教上的差异等; 文化障碍 社会障碍:反映在阶级、年龄、性别、社会 社会障碍 经济地位等; 政治障碍:如民族性、意识形态上的差异; 政治障碍 精神障碍:观念、态度、个性等。 精神障碍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一)背景 (二)有关的概念和术语 (三)理论假设 (四)克氏中心地理论的要点 (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 (六)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七)廖、克学说的比较与评价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 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有关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空间发展的几个概念 一、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二、生长极理论 三、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
第三节 核心边缘理论与城市吸引范围划分
P179) 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P179)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R.Nurkse)为代表。 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在空间上建立许多据 点,平衡投资,互为顾客,提高购买力,扩 大生产。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 不均衡增长以赫希曼(A.O.Hirschman)为代表。 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集 中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通过横向关 联效应,吸引相同产业的发展和集中;通过前 向关联效应,利用主导部门的产品发展再加工 的企业;通过后向关联效应诱发原材料生产, 扩大经济效果。
第二节 中心地理论
廖、克学说的比较
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 均质平原的假设:人口的均匀分布是否连续。 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 市场区的概念:服务中心与生产中心。 关于六边形结构的最理想形式 :最大服务 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 范围与最低级职能的门槛需要。 关于K值的含义:K值的确定;不同的商品的 关于K值的含义: 值的确定; 不同市场区。 不同市场区。 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 关于城市分布的均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2003 年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核心地位分析 (% ) Tab. 1 Analysis of the cor e position of the Str uctur es System of Ur ban Agglomer ations in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r amewor k thr oughout the countr y in 2003 (% )
国外关于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研究最早源于 20 世纪初期。E. Howard 最先从组合群体 角度研究城市群结构体系,P. Geddes 在 《 Cities in Evolution 》 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方 法,将城市演化形态归结为城市地区 (City Region)—集合城市 (Conurbation)—世界城市 (World 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城市群结构体系。芬兰 E. Saarinen 于 1918 年提出 了城市群是有机的生命体的观点[3]。W. Christaller 于 1933 年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 统化。1939 年 M. Jefferson 对城市群规模体系展开了理论探讨,1942 年 G. K. Zipf 首次将 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的分析[4]。1942 年 R.Vining 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配置格局
2.1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由不同发育程度、不同等级、不同行政隶属关系、不同成因
和空间区位的城市群,通过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知识流有机耦合而成的综合 集群体(图 1),由于受资料限制,本文研究范围暂不包括台湾省在内。
5期
方创琳 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模不等、发育程度不一的城市群组成的空间有序、分工相对合理的空间集群体 (图 2)。各
个城市群的组成及在全国大经济区中的隶属关系、核心城市个数见表 2。
3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等级划分
3.1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划分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等级主要依据城市群发育程度进行分级。鉴于经济发展水平、
国内涉及到与城市群结构体系相关的研究成果屡见于各种文献之中[18]。其中,周一星 提出了都市连绵区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MIR) 概念,认为 MIR 是城市群发展 的更高级空间形态[19, 20]。崔功豪将城市群结构划分为城市区域、城市群组和巨大都市带 3 种类型[21, 22]。许学强等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23]。顾 朝林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研究中国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与动力机 制[24, 25]。姚士谋在其著作 《 中国城市群 》 中将城市群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 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 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 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 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26, 27]。张京祥研究城市群体空间演化机理及空间运行系统[28]。 朱英明建立城市流强度模型,综合分析城市群的增长特征以及分配机制[29]。阎小培从整体 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30, 31]。代合治将我国 17 个城 市群划定为 4 个等级[32]。邓先瑞等从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功能结构角度研究城市群结构的 优化[33]。王建等在 《 到 2030 年中国空间结构问题研究 》 报告 (2005 年) 中提出建设中国 20 个都市圈的设想。
1 引言
城市群结构体系是指 3 个以上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和不同发育程度的城市群按照一 定的组合方式通过各种通道有机联系而成的空间聚合体和综合集群体。在城市群结构体 系中,每个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是多个城市和城镇的集合,类似城市体系中的一个 “独立城市”。城市群已成为全新的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它的 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因此,探 讨城市群结构体系,有助于密切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合作、结构互补,有助于为城市群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良好的产业竞争与合作之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市群结构体系中 28 个城市群 的总面积占全国的 21.98%,但却 集 中 了 全 国 44.63% 的 总 人 口 , 60.43%的非农业人口,62.29%的 固定资产投资,76.85%的经济总 量,77.72%的工业产值,70.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75%的 第三产业产值,提供着全国 67.30%的地方财政收入、73.09% 的 进 口 总 额 、 80.40% 的 出 口 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构成框 架
Fig.1 Constitutional scheme for the Structures System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的研究, 已发表论文 160 余篇。E-mail: fangcl@igsnrr.ac.cn 827-840 页
828
地理学报
60 卷
城市群结构体系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1950 年 O.Duncan 在 《 大都市与区域 》 中首次 引入“城市体系”(Urban System) 的观点[5]。1957 年美国地学者 E.L.Ullman 提出用空间相 互作用理论研究城市群内外空间相互作用机制[6]。1964 年 J.Friedmann 结合 W. W. Rostow 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提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化相关模式,以此反映城市群的发展阶段 与过程[7]。1968 年瑞典 T. Hagerstrand 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8],哈盖特 (P. Haggett) 和克 里 夫 (A. D. Cliff) 以 此 理 论 提 出 了 城 市 群 空 间 演 化 过 程 模 式 [9]。 1970 年 希 腊 C. A. Doxiadis 预测世界城市发展将形成连片巨型大都市区[10]。1985 年 D.A.Rondinelli 总结出区 域城市群体相互联系的 7 种类型[11],J. B. Mcloughlin 强调城市群应当通过理性规划约束 达到空间持续平衡发展[12]。1986 年 J.Frindmann 研究了城市体系的等级网络,指出城市体 系的等级关系将成为跨国公司纵向生产地域分工的体现[13]。1991 年 Y. N. Pyrgiotis、K. R. Kunzmann & M. Wegener 分别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国网络化城市群 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14, 15],认为城市群实际上是产业空间整合的产物,将占据全球经济的 核心位置。1994 年加拿大 T. G. McGee 提出了“城乡融合区”(Desakota) 的概念[16]。1995 年富田禾晓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对日本的城市群作了深入研究[17]。1996 年 J. G. Papaioannou 开展了全球城市群结构体系网络化发展模式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5-03-22; 修订日期:2005-07-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335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471059) [Foundation*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335049; No.40471059] 作者简介:方创琳 (1966-), 男, 博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等方面
829
2.2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定位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是中国
¡¢£¤¥¦§¨©
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 潜力的核心地区,也是一系列经
¡¢£¤ ¡¢£¤ ¡¢£¤ ¡¢£¤ ¡¢£¤
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等高度集 中且激化的地区,同时又是目前 全国和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地区。城市群发展面临的一系列 日趋激化的区域性矛盾迫切需要 通过构建城市群结构体系实现指 导与约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综观国内外城市群结构体系形成与发育态势,可知世界城市群结构体系正在形成, 城市间的等级职能正以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为指导进行重组。正如 J.弗里德曼 (Friedmann) 所言,在全球化时代,评价一个城市群的地位与作用,不在于人口规模大小, 而在于各城市群参与全球经济社会活动的地位与程度以及占有、处理和支配资本和信息 的能力[34]。未来的城市群结构体系是以不同等级的交通网络和生态网络为基本构架,以协 调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之间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形成的具 有吸引集聚能力和辐射扩散能力、具有发展潜力和扩展张力的有机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